怀旧是现代人类的普遍心理

合集下载

对“怀旧”的再认知

对“怀旧”的再认知

对“怀旧”的再认知作者:周爽来源:《东方教育》2018年第13期摘要:“怀旧”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医生,学者和艺术家对“怀旧”的认知经历了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人们对这一心理和文化现象的观点和态度也更加接纳和包容。

本文尝试探讨“怀旧”心理的特征,“怀旧”现象产生的心理和社会成因,“怀旧”现象的本质。

最终以一种创造性情绪的视角,探讨“怀旧”心理对于人类情绪体验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怀旧;创造性情绪怀旧”已经成为了一种正常的人类反应和一种社会学现象,它既带有浓烈的个人特征,也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他既可以是个体的记忆碎片,是个体对过去生活的追溯和逝去时光的美好向往;同时也可以是人类对集体家园的哀悼,可以关乎整个民族的过去和未来。

一、对“怀旧”的认知过程(一)起源于乡愁:可医治的疾病。

怀旧是一种多么正常的情感,所以我们通常不会想去医治“怀旧”的处方。

在十七世纪,怀旧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医治的疾病,集中于士兵群体。

瑞士医生都相信,“怀旧”可以医治,鸦片,水蛭,外加到瑞士阿尔卑斯山的远足,就能治愈怀旧的病症。

作为一种病症,"怀旧"会令患病者丧失或切断与现时的联系,他们仅仅关注思念故乡。

病人会毫无生气,憔悴,冷漠,与世隔绝,混淆过去与现在、真实与幻想。

显然,在当时处境下,人们对“怀旧”缺少了一份理解与接纳。

(二)灵魂的疾病:不可治愈的情怀。

后来专业医生发现在人的躯体和灵魂里找不到怀旧的位置。

“像是一种疑似灵魂的疾病”,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情怀。

从十八世纪起,诗人和哲学家开始以文学作品来探所怀旧,怀旧被当作与往昔的浪漫纠葛。

怀旧是诗人和哲学家的品格和情怀,浪漫怀旧的对象是超越了现实经验的。

所以,那时候的怀旧不是一种普通的情感,它是一种浪漫的想象,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情怀。

(三)一种制度化的国家策略:集体记忆的乌托邦。

再后来,怀旧逐渐演变成一种制度化的国家策略。

在二十世纪中期,在博物馆和纪念馆里,怀旧被制度化和机构化。

我们为什么会怀旧

我们为什么会怀旧
j _ N G _ M M _ I 心灵密码


我们 为什么会怀 旧
0 王俊逸
当下 ,怀 旧是一种时 尚,一种文化 ,一种心理需 求 。怀 旧已经成为正常的人类反应和社会学现象 ,已 不局限于个体对 自己过去的回忆 ,或是一种 “ 年华渐

从更深的心理 学层 面分析 ,怀 旧隐含着人 的 “ 退 行”心理 ,是一种心理 防御机制。 当面临矛盾 和冲突
感 与 安全 感 。
面情感 ,也有失落、悲伤和渴望等负面情感。但 总体
而言 ,怀 旧情感多是正面 的 ,通过过滤不愉快因素来 保持或强化个人 的自我认同。 正所 谓过犹不及 ,过 度怀 旧而否认现在 和将 来 , 就会陷入 病态。这是 因为当事人遭遇社会变迁、价值 观改变 ,或是 生活环境改变等 ,不能及时调 整自己的 心 态去积极 勇敢地面对生活 ,反而 自我收缩 ,采取 了
回避或对立的态度 ,就会陷于怀 旧不能 自拔 。更糟糕 的是 ,过 于怀 旧会造成更大 的挫折和不适应 。继续强 化对过去的依恋 ,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作为一种记忆功能和心理安慰的手段 。怀 旧产生 的满足感能使人生更加充实。但怀旧应 适可而止 ,人
叹夸大过往的人和事 ,其中优点居 多,甚至忽略了不
足 ,呈现 出想象胜 于实际的特征 。如故友相见 ,杯 酒
正酣 ,对 少年 亲密无比的朋友关系之怀念 ,对社会 复
杂人际关系之感慨 ;如锦衣华服 ,荣归故里 ,独 自站
立于已然干涸 的小溪前 ,感慨昔 日下河摸鱼的欢 乐
时光
们可 以尝试通过听音乐 、看书、锻 炼等 方式打发时间 或调解 隋,切勿过度怀 旧。
怀 旧也 要 适可 而止

怀旧心理的名词解释

怀旧心理的名词解释

怀旧心理的名词解释【怀旧心理的名词解释】怀旧心理是指个体或群体对过去时光的感慨和追忆的一种情感体验。

它是人们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美好时光和值得珍惜的回忆在心灵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的情感表达。

怀旧心理反映了人们对过去时光的深情厚意和对美好回忆的向往,也是个体成长和群体记忆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怀旧心理的来源和特点怀旧心理的源头来自个体或群体对过去时光的记忆和回忆。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忙碌的工作、紧张的生活压力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

这些忙碌和压力冲刷着人们的生活,使得人们渴望在疲惫中寻求片刻的安宁和回忆旧时光的美好。

而怀旧心理正是满足了这种需求,让个体或群体能够回忆和感知自己走过的路。

怀旧心理的特点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是纯粹的个体或群体情感体验,不受外界干扰和压力影响,是个体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表达。

其次,怀旧心理常常与美好时光的回忆和人们共同经历的记忆相关联,使得人们有意愿或无意识地重新感受过去的幸福。

再次,怀旧心理具有复杂性。

它既可表现为对某段特定时光的思念,也可以是对整个年代或某种文化形态的留恋。

这种复杂性使得怀旧心理成为人们情感生活中的多样化并富有深度的一部分。

二、怀旧心理的影响和作用怀旧心理对个体和群体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首先,怀旧心理能够带给人们情感上的温暖和满足感。

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怀旧心理可以成为个体的精神安慰和情感支持,让人们重新感受到过去的幸福和美好。

其次,怀旧心理对于个体的身心健康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感受过去的幸福情绪,可以缓解个体的焦虑、压力和抑郁情绪,提高个体的心理幸福感。

怀旧心理对于群体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首先,怀旧心理能够加强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当一个群体共同怀念某段时光或特定文化形态时,他们将因此而紧密联系,形成共同的记忆和认同。

其次,怀旧心理对于传承文化和激发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回顾过去的美好,群体可以从中吸纳经验和智慧,为当下的生活和文化创造注入新的活力。

怀旧文化与国民心态

怀旧文化与国民心态

怀旧情结与国民性格怀旧作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在二十世纪中后期才受到应有的关注,而在此之前的漫长历史时间里,它被看作一种自然而然的东西。

怀旧情结也在不自觉的状态下逐步形成并愈发浓厚,进而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可以说,怀旧心理及其造成的影响贯穿着整个历史。

中国人很怀旧,对历史和过去有着深厚的感情。

这种感情是如此的深厚,以至于它成为影响国民性格的重要因素。

一句话,怀旧文化影响了国民性格,国民性格中许多方面是怀旧文化的反映。

一、国人的怀旧情结怀旧(也称为怀乡、乡愁等),是指怀念往事和旧日有来往的人。

从心理学角度讲,怀旧表现为美化故乡、夸大过去的人和事的优点而忽略其不足的心理历程,并表现出想象胜于实际的特征。

按照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的说法就是:“过去总会被合法化”。

从文化现象角度讲,怀旧表现在人类文明的诸多方面,宽泛的讲,回忆是怀旧,历史传承是怀旧,以过去为母题的文学艺术作品更是怀旧;具体地讲,文艺复兴是西方文明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怀旧,唐宋古文运动是对秦汉散文、儒学原道的怀旧;反映到人们日常生活上,如对绿色食品的需求、服饰返古、家居装饰自然化等;反映到艺术追求上,如摄影界的“黑白艺术”、建筑界的“老房子”系列、民俗学神话学的复兴等等。

怀旧是人类的普遍现象。

弗洛伊德认为存在一种叫做退行的心理防御机制,怀旧心理是与此有关的。

人怀旧是因为矛盾, 这种矛盾可以是内心的( 如自己的本能与道德、良心之间的矛盾) , 也可以是外界的( 如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有矛盾就会寻求安全保护, 这是人本能的反应。

而怀旧通过退行到过去或家乡替代性地满足了人的本能欲求。

然而,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之下,在一个文化认同日渐模糊,传统日益被颠覆的时代,怀旧才真正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而怀旧通过退行到过去或家乡替代性地满足了人的本能欲求。

然而,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之下,在一个文化认同日渐模糊,传统日益被颠覆的时代,怀旧才真正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怀旧心理研究:概念、理论及展望

怀旧心理研究:概念、理论及展望

怀旧心理研究:概念、理论及展望作者:王国轩董安南段锦云来源:《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年第03期摘要怀旧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复杂情感,能够给个体带来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整合以往研究对于怀旧的分类,发现其维度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划分。

怀旧的研究多采用内容分析法、问卷法以及实验法。

怀旧及其理念多应用在市场营销、心理治疗等领域。

目前,可以从生理、情感、人际的角度解释怀旧的产生。

未来怀旧的研究应重视量化和质性研究方法相结合,实验法和测量法并重,开发适合中国不同年龄群体的怀旧量表,加强怀旧内在机制的探讨和纵向研究,重视怀旧的积极作用,并拓宽其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怀旧;概念分类;解释理论;应用展望分类号B842.6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8.03.0041引言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压力的增加,理想与现实差距带给人们不同程度的焦虑甚至是身心疾病,个体越来越多地通过怀旧以慰藉惆怅的心灵,怀旧(nostalgia)在个体面对生活压力事件时的缓冲作用越来越重要。

怀旧体验不再局限于老年人群体中,也不仅仅是个体对过去事件的简单回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怀旧甚至超越了个体化的、情感性的心理范畴层面,成为一件社会化、全民性的集体事件和一个极其普遍的社会文化景观(赵静蓉, 2009)。

国内怀旧研究始于80年代,从最初的文学研究逐渐拓展到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哲学等领域。

从心理学视角去分析怀旧内在心理机制以及对个人心理发展的影响也是近年来才展开的。

怀旧作为一种时尚和情感体验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

怀旧曾被看作生理和心理疾病,被认为是一种生理或者心理的紊乱(李玥, 2012)。

但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学者们认为怀旧是跨年龄、跨文化、跨群体的,是人类一种普遍的、正常的心理体验,可能贯穿人类一生的各个阶段(Routledge, Wildschut, Sedikides, & Juhl, 2013)。

大学生怀旧心理状态分析

大学生怀旧心理状态分析

大学生怀旧心理状态分析作者:汪可馨来源:《知识文库》2018年第12期当今社会的怀旧心理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本文从大学生的角度切入,分析了怀旧的产生与现代定义,认为怀旧是一种心理体验。

进而讨论了大学生各年级怀旧的现状,认为前途的迷茫、独立与依赖的矛盾、交互关系的转变是产生怀旧心理的主要原因。

再进一步论述了怀旧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最后认为保持本心、积极向上是对待怀旧心理的最好方法。

自古以来,“怀旧”便时常是人们抒发情感的主题。

不论是“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暗含的怀念故人之情,还是晏殊在夜色下举杯念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时的感慨,如此怀旧的情结,自是从友人到物件,这些记忆里深深的挂念,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深深的怀旧情感。

现在的生活中,因为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坏境变化,人们也常常会怀念过往的日子。

服装首饰中兴起的“复古风”,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悄然建起的砖瓦仿古房屋,似乎都在向人们传达着对过往的回忆和留恋。

在群体中怀旧心理也呈集体性展现,其中值得一谈的便有大学生群体。

在身边的坏境突然有了较大变化的这群青年身上,怀旧所体现出的特征、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都是十分具有典型性的存在。

所以,研究大学生的怀旧心理,也可以更好地推进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研究。

1 对怀旧的理解和性质分析当代很多研究者将怀旧看作是一种情绪体验。

一些研究者认为怀旧是正性情绪(Batcho,1995),能够让人们去除回忆中痛苦的方面,而更多地体验到温暖快乐的部分。

但也有学者认为,怀旧带来一种失落悲伤的情绪,因为涉及以往不太美好的经历。

当然,也有研究者认为其中喜忧参半。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在界定回忆的体验类别有所分歧,但是基本一致认同了怀旧是情绪的一种输出方式。

笔者更倾向于第三种,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怀旧本身是对过往美好经历的一种留恋和回忆,但这种怀旧往往建立在现实生活不尽如人意或是过大的压力之上,所以是存在着一定冲突的。

综上所述,怀旧从病理性的界定转变成了人类普遍拥有的心理体验,是从更为科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领域。

浅析当代社会中的“怀旧”风

浅析当代社会中的“怀旧”风

制, 当我们面对矛盾和冲突的时候, 我们就会怀旧, 通过对过去 的回忆来寻求安全保护。 ” 怀旧” 一词在《 辞海》 中的解释是: 追念古昔, 怀念旧友。 在 古人的诗词中有着明显的表现 : 东汉班固的《 西都赋》 : ” 愿宾虑 怀旧之蓄念 , 发思古之幽情” ; 唐代元稹在《 赠吴渠州从姨兄士 则》 中写到: ” 泪因生别兼怀旧, 回首江山欲万行” ; 杜甫在《 秦赠 萧二十四使君》 中抒怀: ” 结欢随过隙 , 怀旧盖沾巾” 。怀 旧是一 种在人们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 , 同时也是伴随历史变迁
情景一下呈现在眼前 ; 《 东风破》 中把” 月圆I I . l , I t 烛火I I ,  ̄ l I I 酒壶” 、 ” 水东流I t N I t 花落I I I I 古道i l l l l 琵琶曲” 等具象结合在一起 , 令古典 诗词积淀下来离愁别恨更加深刻难忘。 还有《 青花瓷》 、 《 本草纲 目 》 等耳熟能详的歌曲, 将” 中国风” 书写的淋漓尽致。 不仅让听 和社会 发展具有 时代 特征的社会意识行 为 。 众有感 . 也使得这种淡雅的曲风更加的引人注目。 作为人类的一种最基本 理情绪体验,怀旧是一种” 向 出现这样强烈的怀旧潮流趋势, 有其深刻的主客观原因。

当代社会是—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 它所追求的发展更新速 度超过了以往. 怀旧风是在当下社会去看原有的事物的潮流。 在乡土文学 、 历史题材小说、 文化散文中, ” 怀旧” 倾向表现 的尤为明显以张承志、 韩少功、 苏童、 叶兆言、 王安忆、 陈忠实、 余秋雨、 李锐等为代表。他们用他们的笔端写出了形形色色的 形象, 将” 童年” 、 ” 思乡” 、 ” 往昔” 表现的极为深刻 , 将其怀旧思想
所蕴舍 的审美心理 内 容也令人深思 , 而且存在 着 多种形态。 【 关键词】 当 代社会; 怀旧; 审美心理; 形态 从2 O 世纪9 O 年代 以来 , ” 怀 旧” 之风兴 起 以来 。 市 场上形 成 怀旧餐饮则是—个新兴产业 , 它在怀旧与创新中凸显餐饮 了怀旧餐饮、 怀 旧服饰、 怀旧电影、 怀旧旅行 、 怀 旧装修以及怀 文化内涵, 让人有种” 他乡遇故知” 之感 , 使得人们 的记忆与其 旧网站等等; 学术文化领域有新儒学的出现, 以及近几年出现 相连, 把握住人们的怀旧心 , 形成回味, 从而增加餐饮的内涵和

我们的怀旧心理

我们的怀旧心理

我们的怀旧心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引发了全民一起追忆青春的热烈回应,在网络上也刮起一阵怀旧风,出现了各种恶搞的网络流行语:“那些年,我们没看完的漫画”、“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股票”、“那些年,我们一起骂的老板”……在这个纷繁嘈杂的时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生活与过去越来越不相同,因此怀旧成为了现代人们生活中的主题,我们的怀旧心理日益爆棚。

人们怀念过去的生活方式,追求返璞归真、粗茶淡饭和田园生活。

甚至在年轻的70、80后群体中,也刮起了一股怀旧风。

比如,前不久上映的《蓝精灵》和《丁丁历险记》引领无数70、80后粉丝集体怀旧;网络上有关90年代语文课本的帖子,引发网友热捧,纷纷跟帖讲述自己读书时期的趣事;铁皮青蛙、铁皮直升机、回力胶鞋、梅花牌运动服……这些经典国货,成为了小店的热销货。

这些都反映了现代人内心挥之不去的怀旧心理。

怀旧指的是因思慕家乡而引起的痛苦。

事实上,怀旧概念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在西方学者那里最初被看作是一种生活疾病或心理疾病,而现在则被视为一种自我意识的情绪。

简单来说,怀旧是指个体对过去的渴望,这种渴望的对象也许是一件事、一个人或一个地方,它更多的与温暖的过去时光、快乐的童年等相联系。

这种情绪状态可以是正面的,如对过去温暖的感觉、充满快乐的回忆;也可以是负面的,如对个人过去的失落、悲伤和痛苦;还可以是苦乐参半的情绪,即让人伤感又令人向往,通常这种既快乐又悲伤的矛盾情绪来自于将糟糕的现在和满意的过去对比所产生。

怀旧的内容和对象非常丰富。

人物、纪念事件、场景、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宠物、物品、过去的自己等都可以成为怀旧的对象。

比如,仅仅是初中英语课本中的李雷和韩美美图片,就可以引发使用过此课本的80后唏嘘不已。

从怀旧的内容来看,怀旧是个体对过去记忆的理想化重现,这样的记忆不一定是真实的,很有可能是通过想象和内心的渴望重新建构而成。

比如,很多人都会觉得过去优于现在,童年是充满爱和欢乐的,这实际上表达了个体想逃避目前的生活而渴望回到过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旧是现代人类的普遍心理,古代诗词隽味悠长,带给人们丰富的幻想,而一个城市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幻想力。

锦江即是一条浩瀚诗河,徜徉在锦江畔的人们,工作生活、置业投资在锦江区的人们,将会拥有多少幻想力?一个区域的标识会因其深重的历史韵味而历久不衰。

我尽己所能,在本文中搜寻了唐宋年间有关锦江的诗词,谨作素材之用: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的唐?张籍《成都曲》“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送蜀客》“蜀客南行祭碧鸡,木绵花发锦江西。

”唐?杜甫《登楼》“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奉引滥骑沙苑马,幽栖真钓锦江鱼。

”《览柏中允兼子侄数人除官制词因述父子兄弟四》“三止锦江沸,独清玉垒昏。

”《怀锦水居止二首》“朝朝巫峡水,远逗锦江波。

”《谒先主庙》“锦江元过楚,剑阁复通秦。

”《诸将五首》“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

”唐?刘禹锡《浪淘沙》“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唐?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

”“万国同风共一时,锦江何谢曲江池。

”“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

”“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

”《荆门浮舟望蜀江》“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临》“峨眉山上月如眉,濯锦江中霞似锦。

”唐?王维《送王尊师归蜀中拜扫》“大罗天上神仙客,濯锦江头花柳春。

”唐?王建《织锦曲》“锦江水涸贡转多,宫中尽著单丝罗。

”唐?武元衡《酬太常从兄留别》“别离无可奈,万恨锦江流。

”《赠别崔起居》“别泪共将何处洒,锦江南渡足春风。

”唐?崔备《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得前字、秋字二篇》“遥连雪山净,迥入锦江流。

”唐?元稹《寄赠薛涛》“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唐?李涉《中秋夜君山台望月》“大堤花里锦江前,诗酒同游四十年。

”唐?施肩吾《吴中代蜀客吟》“峨眉风景无主人,锦江悠悠为谁绿。

”唐?姚合《送李余及第归蜀》“日饮锦江水,文章盈其怀。

”唐?张祜《散花楼》“锦江城外锦城头,回望秦川上轸忧。

”唐?雍陶《哀蜀人为南蛮俘虏五章?初出成都闻哭声》“锦江南度遥闻哭,尽是离家别国声。

” 唐?贾岛《送李余及第归蜀》“云当绵竹叠,鸟离锦江飞。

”唐?李频《送友人游蜀》“星临剑阁动,花落锦江流。

”唐?罗隐《魏城逢故人》“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唐?唐彦谦《奏捷西蜀题沱江驿》“锦江不识临邛酒,且免相如渴病归。

”唐?郑谷《蜀中春日》“何事晚来微雨后,锦江春学曲江春。

”唐?韦庄《伤灼灼》“流落锦江无处问,断魂飞作碧天霞。

”《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锦江风散霏霏雨,花市香飘漠漠尘。

”唐?黄滔《马嵬》“锦江晴碧剑锋奇,合有千年降圣时。

”唐?徐夤《笋鞭》“筇竹岩边剔翠苔,锦江波冷洗琼瑰。

”唐?李建勋《蔷薇二首》“锦江风撼云霞碎,仙子衣飘黼黻香。

”唐?刘兼《蜀都春晚感怀》“可惜锦江无锦濯,海棠花下杜鹃啼。

”《新回车院筵上作》“因问满筵诗酒客,锦江何处有鲈鱼。

”《重阳感怀》“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

”《登郡楼书怀》“烟雨楼台渐晦冥,锦江澄碧浪花平。

”唐?无名氏《斑竹簟》“闲窗独卧晓不起,冷浸羁魂锦江里。

”唐?贯休《到蜀与郑中丞相遇》“剑阁霞粘残雪在,锦江香甚百花开。

”唐?齐己《闻贯休下世》“锦江新冢树,婺女旧山秋。

”《因览支使孙中丞看可准大师诗序有寄》“锦江增古翠,仙掌减元精。

”唐?牛峤《女冠子》“锦江烟水,卓女烧春浓美。

”唐?魏承班《黄钟乐》“何事春来君不见,梦魂长在锦江西。

”唐?欧阳炯《春光好》“开宴锦江游烂熳,柳烟轻。

”唐?薛涛《续嘉陵驿诗献武相国》“卓氏长卿称士女,锦江玉垒献山川。

”唐?李珣《浣溪沙》“早为不逢巫峡梦,那堪虚度锦江春,遇花倾酒莫辞频。

”唐?孙光宪《生查子》“乍占锦江春,永认笙歌地。

”宋?黄庭坚《答王道济寺丞观许道宁山水图》“自言年少眼明时,手挥八幅锦江丝。

” 《送焦浚明》“西瞻岷山兮东望峨眉,锦江清且涟漪。

”宋?王安石《偿薛肇明秀才桤木》“濯锦江边木有桤,小园封植伫华滋。

”宋?陈济翁《踏青游》“濯锦江头,羞杀艳桃秾李。

”宋?苏轼《满江红》“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

”《南乡子》“濯锦江头新样锦,非宜。

故著寻常淡薄衣。

”《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老去尚餐彭泽米,梦归时到锦江桥。

” 宋?王采《蝶恋花》“濯锦江头春欲暮。

枝上繁红,着意留春住。

”宋?王灼《春光好》“回首锦江烟一色,不分明。

翻为离别牵情。

”宋?范成大《虞美人》“锦江城下杯残後,还照鄞江酒。

”宋?丘崈《洞仙歌》“锦江桥那畔,罗绮重重,曲巷深坊暗香度。

”宋?程垓《望江南》“身在汉江东畔去,不知家在锦江头。

”宋?李廷忠《贺新郎》“濯锦江头路。

望祥云、密拥旌幢,初开天府。

”宋?李刘《浣溪沙》“濯锦江边玉树明。

碧油幢里彩衣荣。

”宋?高观国《金人捧露盘》“斜缄小字,锦江三十六鳞寒。

”宋?魏了翁《水调歌头》“携手锦江箍隐,觌面墨池玄叟,扶杖蜀君平。

”宋?冯取洽《金菊对芙蓉》“夜深欢极忘归去,锦江酿透碧筒香。

”宋?吴潜《暗香》“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

”《八声甘州》“一舸风帆烟浪,拟竖锦江桅。

”宋?李曾伯《满江红》“旧说沈香亭北似,今虽濯锦江头少。

”宋?周申《沁园春》“试问丹砂,聊乘凫舃,来种锦江桃李春。

”宋?李宏模《庆清朝》“梦入锦江,香里归路。

”宋?陈人杰《沁园春》“看锦江好在,卧龙已矣;玉山无羔,跃马何之?”宋?陆游《长歌行》“世上悲欢亦偶然,何时烂醉锦江边?”《风入松》“十年裘马锦江滨。

酒隐红尘。

”《成都书事》“剑南山水尽清晖,濯锦江边天下稀。

”《成都行》“易求合浦千斛珠,难觅锦江双鲤鱼。

”《春晓》“拂窗新柳色,最忆锦江头。

”《得都下八月书报蒙恩牧叙州》“凤城书到锦江边,故里归期愈渺然。

”《冬暖颇有春意追忆成都昔游怅然有作》“濯锦江边罨画楼,金鞭曾护犊车游。

” 《冬夜》“长安故人日已远,锦江小筑天之涯。

”《感旧》“巫峡已回行雨梦,锦江空忆浣花遨。

”《江楼吹笛饮酒大醉中作》“锦江吹笛余一念,再过剑南应小留。

”《快晴》“瓦屋螺青披雾出,锦江鸭绿抱山来。

”《梅》“三十三年举眼非,锦江乐事祗成悲。

”《梅花绝句》“濯锦江边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

”《偶过浣花感旧游戏作》“正月锦江春水生,花枝缺处小舟横。

”《遣兴》“西州落魄九年余,濯锦江头已结庐。

”《秋兴》“樵风溪上弄扁舟,濯锦江边忆旧游。

”《人日饭昭觉》“雪水初融锦江涨,梅花半落绿苔香。

”《书怀》“濯锦江头成昨梦,紫芝山下又新年。

”《书叹》“今岁顿惊丝鬓改,此生难继锦江游。

”《睡起书事》“京华豪饮酹千锺,濯锦江边怯酒浓。

”《送华师从剑州张秘书之招》“三年相伴锦江头,一日翩然不可留。

”《送杰上人归成都》“春夜挑灯话别愁,此心已在锦江头。

”《探梅》“锦江赋诗忽万里,蓬山把酒今三年。

”《晓过万里桥》“晓出锦江边,长桥柳带烟。

”《忆昨》“当年落魄锦江边,物外常多宿世缘。

”《幽居春夜》“要知清梦游何许,不钓桐江即锦江。

”《幽居晚兴》“锦江秋雨芙蓉老,笠泽春风杜若芳。

”《种花》“不是无心看开遍,锦江烟柳待归来。

”《自蜀州暂还成都奉简诸公》“不染元规一点尘,行歌偶到锦江滨。

”《次韵答马中玉三首》“锦江春色熏人醉,也到壶中小隐天。

”王启涛批注:近又从韩国高丽时代文人所编选的一部唐诗选集《十抄诗》里辑得唐人吟唱锦江的诗篇共4首(中国本土已经失传),弥足珍贵,兹录于后:唐?雍陶《送姚鹄及第归西川》“春游曾上大罗天,游罢荣归濯锦川。

双泪有恩辞座主,一杯无恨别同年。

晓离孤馆星垂栈,晚渡空江雨满船。

却到相如题柱处,知君心不愧前贤。

” 唐?李雄《濯锦江》“绿阴红蕊漾清涟,应绕人家绣户边。

步障影移金谷畔,回文波动玉窗前。

晴光远送朝朝思,暮景轻翻处处烟。

假色近来时更重,不须辛苦此江。

”《张仪楼》“锦官城畔拂云楼,草没楼基锦水流。

花外有桥通万里,槛前无主已千秋。

铜梁雾雨迎归思,玉垒烟霞送暮愁。

人去人来自惆怅,夕阳依旧浴沙鸥。

”(按:《郡齐读书后志》卷二:“雄,洛巩人。

庄宗同光甲申岁游金陵、成都、邺下,各为咏古诗三十章,以三国鼎峙,故曰《鼎国集》。

”《鼎国集》后世无传,《全唐诗》也没选李雄诗。

这里十首诗二首写魏,五首写吴、三首写蜀,显然是出自原《鼎国集》中的)唐?崔承佑《春日送韦尉自西川除淮南》“广陵天下最雄藩,暂借名侯重寄分。

花送去思攀锦水,柳迎来暮挽淮坟。

疮痍从此资良药,宵旰终须缓圣君。

应念风前退飞鷁,不知何路出鸡群。

”另:又从《全唐诗》卷七七四里辑得一首吟唱锦江的诗:唐?吉师老《看蜀女转昭君变》:“妖姬未著石榴裙,自道家连锦水。

檀口解知千载事,清词堪叹九秋文。

翠眉颦处楚边月,尽卷开时塞外云。

说尽绮罗当日恨,昭君传意向文君。

”∙∙【Q】【Q】∙5位粉丝∙30楼势夺秦川八百里,天孙织就云图。

锦江日与坠蓉浮。

西南佳丽地,千古一成都。

百代繁华犹未歇,满城花木扶疏。

画船载酒客争沽。

且凭今夕月,再访文君垆。

汾酒能拿出多少诗词,和川酒友情比比: 锦城满目是烟花,处处红楼卖酒家。

坐看浮云横玉垒,行观流水荡金沙。

----北宋大诗人汪元量写的成都酒肆清代苏州大才子金圣叹的《病中无端极思成都》卜肆垂帘新雨霁,酒垆眠客乱花飞。

余生得至成都去,肯为妻儿一洒衣。

势夺秦川八百里,天孙织就云图。

锦江日与坠蓉浮。

西南佳丽地,千古一成都。

百代繁华犹未歇,满城花木扶疏。

画船载酒客争沽。

且凭今夕月,再访文君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