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2
北京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5份(东城西城海淀朝阳丰台)Word版含答案

目录东城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1)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10)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23)2015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34)丰台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46)东城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三语文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6题。
中国的谜语源远流长。
好谜语的审美标准,移植严复翻译《天演论》时提出的“信、达、雅”三字就很恰当。
“信”,指谜作的内容要求。
整条谜作要符合情理、文理和谜语本身的内在逻辑.。
“达”,可以依据字典解说为三层意思:一是通达,指谜面文义要通顺,谜思要通明,谜路要通畅;二是全面,达观,扣合妥贴.,无断章取义....、支.离破碎、穿凿牵强.等缺陋;三是达到,实现,指谜作的艺术构思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雅”,包含的内容远比前二者丰富和深厚。
第一,是正确,合乎规范,所谓“雅者,正也”(《毛诗序》);第二,是高尚,美好,“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荀子·荣辱》注);第三,才是文雅,高雅,即我们一般人理解的雅致.、优雅。
这还是第二义引申.出来的意思。
因此,“雅”不仅指对形式美的追求,还应指对谜作思想性方面的要求:首先,谜作的思想甲(格调/腔调)一定要正确;其次,内容乙(方向/倾向)要健康,立意要积极向上,不能矮化道德水准,放任庸俗、低俗、粗俗的问题存在。
另外,就“雅”所包含的丙(形式/形势)美感这一层,要包括谜面、谜底、谜目以及标注的谜格。
如果谜底不“雅”、褒.贬失当,谜目拉杂不堪、混浊不清,都将损害谜作的品位。
因此,“雅”主要是指对谜作思想内涵的要求。
谜语,其闪光点在于创意,它要求创作者能大胆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另辟.蹊径,更新理念,变革技法,充分运用汉字的音、形、义等多种变化,以及之间具有的丁(奇妙/微妙)关系和特点,创造新的语境,力求特立独行....,成就别出心裁....的佳作,使中华谜作不断推.陈出新...,走入新的境界,迈向新的高峰。
北京市丰台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丰台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三语文2015.1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0分)初学为文,常觉文思枯涩难以为继。
有人认为疗治之方是多读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甲(虽然/固然)可以充实学问增广见闻,主要的还是有利于思想的启发,否则纵然腹.笥便便,搜章摘句,也不过是诠.释之学,不见得就能达到“文如春华,思若涌泉”的地步。
想象不充,分析不精,辞藻.不富,这是造成文思不畅的主要原因。
度过枯涩的阶段,便又是一种境界。
提起笔来,有个我在,“①。
”对于什么都有意见,乙(而且/况且)触类旁通,波澜.壮阔,有时一事未竟而枝节横生,有时逸.出题外而莫知所届,有时旁证.博引而轻重倒臵,有时竟至“骂题”,洋洋洒洒,拉拉杂杂。
也许有人喜欢这种“②”式的文章,觉得里面有一股豪放恣.肆的气魄。
不过就作文的艺术而论,似乎尚大有改进的余地。
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个阶段的征象。
须知敝帚究竟不值珍视,需要大刀阔斧地加以削删。
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丙(整洁/整齐)而有精神,简单而有力量。
所谓“③”,就是这种境界。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腹.(fǔ)笥豪放恣.肆B.诠.(quán)释波澜.壮阔C.辞藻.(zǎo)逸.出题外D.枝蔓.(wàn)旁证.博引2.依次填入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虽然况且整洁 B.固然而且整洁C.虽然而且整齐 D.固然况且整齐3.在文中①②③处依次填入语句,恰当的一项是(3分)A. ①绚烂之极趋于平淡②长江大河一泻千里③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B. ①长江大河一泻千里②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③绚烂之极趋于平淡C. ①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②长江大河一泻千里③绚烂之极趋于平淡D. ①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②绚烂之极趋于平淡③长江大河一泻千里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修辞手法,与画线句中“敝帚”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人际交往中,巧妙的沟通、机智的表达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而用拳头代替舌头..的愚蠢行为则常常葬送一切。
2015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5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11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麻痹(bì)悭吝(qiān )亲家母(qìn )毁家纾难(shū) B .讣告(fù)关卡(kǎ)入场券(quàn )余勇可贾(gǔ) C .龋齿(qǔ)内讧(hòng )和稀泥(huò)自怨自艾(ài ) D .巨擘(bò)窥伺(sì)捋袖子(1uō)抵掌而谈(zh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疏浚天然气囿于成见口惠而实不至 B .振撼照相机改弦更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 .肖像萤火虫披肝沥胆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D .募捐冷不防知情达礼毕其功于一役3、下列语句中,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皇帝的新装”,则成了一个事实上的_____,从皇帝出发,每个人都有“新装”,每个人都有人性的弱点,而这些弱点必将被_____人性的骗子抓住,一旦我们不能______这些试卷第2页,共10页人性的弱点,我们就只能上当受骗。
“新装”,因其具有普遍意义、教育意义和警世意义而广为人知。
A .象征洞察减少B .比喻洞察剔除C .比喻感觉减少D .象征感觉剔除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台湾民进党立法采用夜晚宿在“立法院”等非理性的闹剧来牵绊国民党,如果国民党任凭他们三人成虎,岂不是只能处于被民进党钳制的状态?B .很快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枝加叶,投一些哥们所好,故意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
北京市西城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2015.1 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分。
1-4 大家都知道,韩愈因反佛被皇帝贬谪,在半道上写下了“云横秦岭家何在,□□□□□□□”这样杰出的诗句。
应该说,捍卫儒家“道统”的 甲 (热情/激情),使韩愈在这方面的论述带有明显的臆断式排他倾(qīng)向。
例如他对佛教传入前后的漫长历史的总体判断,以及他误以为佛教是在炫耀信奉者的长寿,或追求一种惩(chěng)罚性的灵验等等,都是义气用事的草率之言。
他不明白,他所排列的从尧到孟子的所谓“道统”是一种理论假设,而一个泱泱大国的广大民众却需要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这种宗教信仰在实际展开时,往往伴有特殊的非理性仪式。
儒家学者再高明,也不应该以自己的思维逻辑来框范天下。
尤其是对于他们很少有发言权的关于生命的终极意义和彼岸世界等课题,乙 (更/但)不应该阻止别人去思考。
其实更多文人没有韩愈这么极端。
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三种完全不同的审美境界出现在中华文化之中。
一种是温柔敦厚,载(zài)道言志;一种是逍遥自由,直觉天籁;一种是拈(niān)花一笑,妙悟真如。
中国文化人最丙 (熟习/熟悉)的是第一种,但如果从更高的精神层面和审美等级上来看,真正不可缺少的是后面两种。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倾(qīng)向 B.惩(chěng)罚 义气用事 C.载(zài)道言志 泱泱大国 D.拈ān)花一笑 逻辑 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雨打芭蕉叶带愁 B.影入平羌江水流 C.遥望洞庭山水翠 D.雪拥蓝关马不前 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热情 更 熟习B.激情 更 熟悉 C.热情 但 熟悉D.激情 但 熟习 4.对末段文字中三个一种依次指代的对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儒家 道家 佛家B.儒家 佛家 道家 C.道家 佛家 儒家D.佛家 道家 儒家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只大熊猫入以来,游客人气。
2015届扬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扬州市)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M370失联成了无法破解的谜。
在一些人看来,239人的生命遭到了马航的。
及时公布细节真相本来是马航的责任,但的是,马航并没有这么做。
而另一方面,多个国家主动参与到搜救活动中。
各国动用了从太空、空中到海上、水下等多个领域的高科技设备,展开了一场的国际大搜索。
A.忽视事与愿违震古烁今B.漠视事与愿违史无前例C.忽视出人意料震古烁今D.漠视出人意料史无前例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涌现的互联网精英以其崭新的理念和独特的方式,诠释着时代的大趋势。
B.为减少细颗粒物(PM2.5)浓度,北京将进一步淘汰不符合首都功能的污染企业,以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治理北京市工业污染。
C.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祖父一辈被我们忽略了,他们离我们如此遥远,以至于不知道他们有着怎样的孤独和悲伤。
D.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市委市政府不仅表现出了应有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媒体也显示出了难得的宽容和真诚。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一个人立志从事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的事业,应该是出于自身最内在的精神需要。
__________ 所以,立足于自救的人,他面对外部世界时的心态是平静的。
①在精神生活与世俗生活之间,他的价值取向是明确的,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困惑。
②他在精神生活的范围内几乎一定有很重大的困惑。
③他自己是在做着他今生今世最想做、不能不做的一件事,只要环境还允许他做下去,何失落之有?④所以对于他来说,不管世道如何,他都非自救不可,惟自救才有生路。
⑤张三弃文经商,成了大款,李四媚俗哗众,成了大腕,这一切与他何干?A.①④②⑤③ B.①②⑤③④ C.②④①⑤③ D.③⑤②①④4.下列诗句与“细水浮花归别涧”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碧天如水倚红楼 B.断云含雨入孤村C.冷红泣露娇啼色 D.雁迷寒雨下空壕5.下列诗文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宜未雨而绸缪......”,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应及早进行,而不能等险情出现后再补课,......,毋临渴而掘井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2015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5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22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阅读下面句子,请选择按照语意排列最连贯的一组。
(2分) ①在好友晒心情、发图片、道晚安时,第一时间点个赞。
②点赞,可说是互联网时代的微表情、新风景。
③点赞之“赞”,肇始于网络社区的“赞”功能。
④也可以在自己阅新闻、听音乐、看电视,举手之劳点个赞。
⑤轻轻一击、图标点亮,用户以这种间接直观的方式,表达对相关内容的喜爱或赞同。
A .①③④⑤② B .②③④⑤① C .③⑤①④② D .④②⑤①③试卷第2页,共11页第II 卷(非选择题)二、作文(题型注释)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70分)天寒地冻的夜晚,两只小鸡冻醒后望着皎洁的月光,天真地说:“要是我们能到月亮上溜冰那该有多好啊……”一旁的鸡妈妈听了,教训小鸡道:“以我尝遍的人生滋味告诉你们——你们以后的路会走得很苦的。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④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三、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第86届奥斯卡:横看竖看都很完美 戴 威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刚刚落下帷幕,大家嚼着匹萨拿着金人心满意足,而至于奖项的分配也没有半点爆冷。
《为奴十二年》凭借最佳影片、最佳女配、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大奖笑至最后,《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两位男星分享男主男配殊荣。
当然,本届的最大赢家自然还是《地心引力》。
这部时代佳作完美重现了当年《发明男孩雨果》横扫技术奖项的盛况,一连收获7座小金人!至此,这样一届横看竖看都完美到不像话的奥斯卡圆满结束。
江苏省无锡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无锡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江苏省无锡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太子头上的江苏省无锡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2015年1月命题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制卷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注意事项及说明: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卷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选考历史的考生,还要做附加题,答案写在附加答卷上,共200分,时间为180分钟。
3.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答卷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前,春联是用毛笔书写的,稍为讲究的用上好墨汁,书写出来的春联字体光洁明亮,还散发出墨香。
那时,在一个村的大门或者祠堂所张贴的春联,无论是内容还是书写都颇为讲究,多数由该村具有文化且毛笔字写得好的族人来,因为张贴在村门口或祠堂的春联是代表该村或家族是否有文化的象征。
村与村之间书写的春联内容地形成一种竞争,串门走亲访友看到那些春联,书写内容和字体都是不拘一格,如同看当今的书法展一样,是一种美的享受。
如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上文方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清淡操刀心照不宣B. 清新主笔不约而同C. 清淡主笔心照不宣D. 清新操刀不约而同1.C清淡:清高淡泊、清新恬淡、颜色、气味等不浓、食物含油脂少的、买卖不兴旺;营业额少生意清淡。
清新:指清爽而新鲜,中国古典诗词有相关语言风格(道家哲学思想)。
其特点是语言新颖,不落俗套。
清爽而新鲜。
如空气清新;另指一类人:文艺小清新。
2. 以下语句是从上文中划横线处抽出来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春联只剩下“华丽的空壳”而没有了“魂”张贴春联在不少人心目中只不过是一种形式缺乏生气和美感印刷体的春联给人千联一面之感A.B.C.D.3. 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3分)A.令媛今年能考取大学,多亏老师们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非常感谢。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1.C A 项哈.达hǎ; B项身陷囹圄.yǔ;D肄.业yì2.C A.唢呐唉声叹气;B.壶觞得鱼忘筌;D.博眼球皇天后土。
3.D 放任:不加约束、听其自然放任自流。
放置:是安放。
安贫乐道:道,主张,思想。
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
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安身立命:安身是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是精神有所寄托。
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不是…而是…”表并列关系。
“不仅是…而且是…”表递进关系。
4.D A“评价,浏览,分享”语序不当,应该先浏览,再评价,最后分享;B“据…显示”句式杂糅,“问鼎冠军”语义重复;C“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暗中更换主语。
5.B 应是“病死的晴雯”。
6.C C项对应的原文“自秦汉以后,‘远人’开始强调文化距离,词义转移,侵入到‘夷狄’的外延”不是“外延”扩大,而是概念的内涵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外延”发生混淆。
7.A A项对应的原文为“于是就出现释‘远人村’为‘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子’的说法。
此说法颇有‘六经注我’的嫌疑。
由此句可看出作者不赞同把“远人村”解释为“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子”的原因是“此说法颇有‘六经注我’的嫌疑”,犯了强拉因果的错误。
8.D D项对应的原文为“‘暧暧远人村’,正是陶渊明眼前景观的如实反映,并没有什么‘远离人世俗情’的‘大义’”。
而选项中有“没有情感的表现”属于无中生有。
9.C 领:兼任。
10.B ②是马超的部将庞德亲手斩杀郭援,人物不对;④表现的是马超有谋;⑤表现的马超“甚得羌、胡心”,性格不对。
11.B 原文“是刘璋立即投降俯首称臣,刘备便任命马超为平西将军”,从前文的“闻先主围刘璋于成都”可以看出。
省略的人称补充错误。
12.(1)于是马腾派遣马超跟随钟繇在平阳讨伐郭援和高干,战斗中被箭射中,马超立即用布带裹好受伤的小腿又继续战斗。
(“为……所”,被动句;“囊.其足”,裹好,名词作动词;句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三语文2015.01 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是礼仪之邦,慷慨好客是我们的民族性格,好客自然讲究待客之道。
待客之道,首在分清宾主。
主即待客迎送的一方,宾即拜谒.、暂.居的一方。
主人居主位,自家环境,礼俗成习,言语行动一任自然。
客人居客位,避地移形,俗异物换,其所为必然谨慎小心察言观行。
主客相遇,是否彼此相得,关键在东道主。
一般来说,发自内心的尊重关爱应该是主人待客的基本态度。
具体而言,中国宾礼讲究让客人舒适,没有陌生感,如同在自己家里一样。
所以如是,是由于身处客位的人,经常会遇到种种蹇.难不便,自己又无法解决。
因此古人记载羁.旅愁思的诗文特别多,如孔尚任《桃花扇》:“伤往事,写新词,【甲】乡梦乱如丝。
”南朝沈约亦有句:“闻雁夜南飞,【乙】夜沾衣。
”宋代张咏的《雨夜》写得更凄苦:“帘幕萧萧竹院深,【丙】孤寂伴灯吟。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这种种情形,亟.需细心的主人关心体谅。
所以亚圣谆谆告诫我们:“敬老慈幼,无忘宾旅。
”主人待客如此,居客位的一方也需讲究“客道”。
主人为客人尽.量想得周到,客人也尽量不给主人添麻烦。
“□□□□”和“□□□□”两个成语,最能反应.“客道”的真谛。
这两条做到了,主人就会由“色难.”变成“色喜”。
另一个成语“恭敬不如从命”,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客道”最忌讳的是“反客为主”,这有违传统礼仪,被视作对东道主的大不敬。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暂.(zhàn)居羁.旅愁思B.色难.(nàn)拜谒.C.亟.(jí)需蹇.难不便D.尽.(jìn)量反应.2.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礼记》中“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就是这一层意思。
②敬是诚的显相,惟敬可以不逾礼数,不使客人有怠慢之感。
③诚是前提,无论哪方客人,都须以诚相待。
④最后是见客而喜,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⑤纳是接受和容纳,是拒排的反面。
A.①②③⑤④ B.⑤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⑤④ D.②③④①⑤3. 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客愁客泪客怀 B.客泪客怀客愁C.客愁客怀客泪 D.客怀客泪客愁4.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成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宾至如归客随主便 B.入乡随俗相敬如宾C.喧宾夺主不速之客 D.入乡随俗客随主便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东道主”一词出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因当时郑国在秦国之东,接待秦国出使东方的使节,故称“东道主”。
后以“东道主”指称待客或宴客的主人。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论语》,南宋朱熹曾将《论语》与《礼记》《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四书”作为儒家经典,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深远。
C.孔尚任是清朝初期著名的戏剧作家,与《长生殿》的作者洪升并称为“南洪北孔”。
其代表作《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是中国传奇剧的典范。
D.“亚圣”即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
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
我们熟悉的“君子远庖厨”“明察秋毫”“缘木求鱼”均出自《孟子》。
6.北京有许多老字号常以对联突显产品或经营的特色,以下对联与“一得阁”“同仁堂”“王致和”“全聚德”“张一元”这些老字号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
②香酥嫩脆鲜全聚,德寿康宁福满弘。
③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
④剪裁奇妙随心动,斩切艰难任意行。
⑤同气同声济世济民,仁心仁术医国医人。
⑥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雪魂。
⑦鸿鹄高飞志在千里,宾朋满座亲如一家。
A.④⑤②①⑥ B.③⑤①②⑥ C.③⑤①⑦② D.⑥①②⑤③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
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
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
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
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
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
’吾时俯而.不答。
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
《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
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
”《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
”《后汉书》载:“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
’悉以.金马还之。
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
”呜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杜子美诗:“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
”一本作“廉耻将”,诗人之意未必及此。
然吾观《唐书》言,王佖为武灵节度使。
先是,吐蕃欲成乌兰桥,每于河壖先贮材木,皆为节帅遣人潜载之,委于河流,终莫能成。
蕃人知佖贪而无谋,先厚遗之,然后并役成桥,仍筑月城守之,自是朔方御寇不暇,至今为患,由佖之黩..货也。
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
得此意者,郢书燕说,或可以治国乎?(节选自顾炎武《日知录》)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弃礼义,捐.廉耻捐:抛弃B.年已十七,颇晓书疏.疏:文书C.亦不愿汝曹.为之曹:等,辈,们D.由佖之黩.货也黩:滥用8.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悉以.金马还之在小足以.守矣B.由佖之.黩货也此人之.教子也C.吾时俯而.不答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D.国家其.有不亡者乎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那些曲意逢迎、卑劣地献媚于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惭愧吗?B.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
一个国家必须有慈孝廉耻的风尚,那就可以用牺牲去换得生存。
C.使金如粟,不以入怀。
使用金钱如同消耗粟米一样,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D.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
所以贪财的人担任统帅,边关的大门到晚间也还洞开着无人把守。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鸡鸣不已于风雨”写出了“独醒之人”身处乱世,也会毅然决然发出正义的声音。
②古人治军以廉耻作为基础,将士们懂得礼义廉耻的道理,便足以克敌制胜,保存自己。
③作者借颜之推讲述齐朝一士大夫教育儿子的事例,表达了反对后人出仕做官的观点。
④作者倾向于杜甫的诗句是“安得廉耻将”。
虽有牵强附会之嫌,却蕴藏着作者的期许。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11.作者在文章第一段结尾指出“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意思是说士大夫没有羞耻心,可以称之为国耻。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作者这一认识的看法。
(不少于200字)(12分)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画线处断句。
(5分)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
袁盎骑,并车揽辔。
上曰将军怯邪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侥幸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奈高庙太后何上乃止。
(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
(8分)①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如“,”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景物的色彩变幻。
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②醉翁亭所在的琅琊山,在欧阳修的笔下渐入佳境,“乐亦无穷”。
如“山间之四时”:春来“”,入夏“”,秋日“风霜高洁”,冬至“水落而石出”,令人流连忘返。
③孔雀开屏美在尾,文章收篇好在巧。
总的来说,文章的结尾应简明有力,犹如《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演奏一样:“,”,留给读者豹尾劲扫的感觉和咀嚼回味的余地。
④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多用典故,如写到刘裕,由他早年生活的遗迹联想到他两度挥戈北伐,几乎克复中原的功业。
只是这样的英雄业绩“总被雨打风吹去”,只有那“,”供后人凭吊。
⑤在《师说》的作者韩愈看来,“古之圣人”是从师学习的榜样,因为“,”,与“今之众人”的“耻学于师”形成鲜明的对比。
⑥《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
其中“,”两句,回顾抗金往事,雄放豪迈,对仗工整,为人们广泛传诵。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①—③题。
(11分)秋日赴阙注题潼关驿楼【唐】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阙”指唐代都城长安,此诗写于作者赴长安应试途中。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此诗开篇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对萧萧红叶的描写透露出作者一缕悲凉的意绪。
B.颔联写山间风雨,“残云”与“疏雨”相应,绵绵秋雨让深秋的凄寒萧瑟更深一层。
C.颈联亦写景,诗人站在高处,望树色茫茫,听黄河远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D.尾联中的“帝乡”与题目中“赴阙”照应,长安不远,作者心中又生出别样的情愫。
②本诗第二句“长亭酒一瓢”蕴含着惜别的离情,阅读下列诗句,将你认为没有表达....这种情感的两项诗句序号选出来,填写在【】内。
(4分)A.倘忆江边卧,归期愿早知。
B.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
C.东风未晓放船行,卧唱阳关出渭城。
D.花柳湖西别此翁,十年鬓雪忽重逢。
E.目断归帆何太疾,风吹柳絮正愁人。
③上面这首《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另有一个版本,题为《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内容与前诗有不同之处。
请结合诗歌内容,比较这两首诗尾联所表达感情的不同。
(4分)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唐】许浑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