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奇妙的对联_课件_2[1]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第四单元第十课《奇妙的对联》课件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于并老,文 章道德圣人家。
F 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 G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璧,湘 流应识九歌心。
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 天纬地大诗篇。
H 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半碎霸图空
I 督亢图中不杀人;咸阳殿上空流血。
J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 著成信史照尘寰。
六、对联练习 1、指出下列对联所指行业。
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工夫。 男添庄重女添悄,夏透风凉冬御寒。
2分别指出下列联中写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外,心存燕国潇寒易 水古今流。
B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C 鬼狐成性格,笑骂成文章。
D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LING臣。
E 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 立 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S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T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U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V 载酒江湖,人比黄花瘦; 校碑栏槛,梦随玉笛飞。
W 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法 誓扫还金阙 ;
对联知识讲解
一、对联的概叙 对联,也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
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 偶句,来源于律诗的四联八句。
二、对联的分类(按时间和场合分)
1、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 2、楹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面柱子上的对联, 多用木版雕刻,具有永久性。 3、 装饰联—多悬在堂屋的墙上、中堂两侧、 书房墙上、名胜古迹的柱子上。
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K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L 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M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F 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 G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璧,湘 流应识九歌心。
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 天纬地大诗篇。
H 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半碎霸图空
I 督亢图中不杀人;咸阳殿上空流血。
J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 著成信史照尘寰。
六、对联练习 1、指出下列对联所指行业。
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工夫。 男添庄重女添悄,夏透风凉冬御寒。
2分别指出下列联中写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外,心存燕国潇寒易 水古今流。
B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C 鬼狐成性格,笑骂成文章。
D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LING臣。
E 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 立 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S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T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U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V 载酒江湖,人比黄花瘦; 校碑栏槛,梦随玉笛飞。
W 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法 誓扫还金阙 ;
对联知识讲解
一、对联的概叙 对联,也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
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 偶句,来源于律诗的四联八句。
二、对联的分类(按时间和场合分)
1、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 2、楹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面柱子上的对联, 多用木版雕刻,具有永久性。 3、 装饰联—多悬在堂屋的墙上、中堂两侧、 书房墙上、名胜古迹的柱子上。
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K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L 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M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奇妙的对联PPT课件

奇妙的对联
一、什么是对联?
对联,又称对子。它采用对偶的修辞方法,
按照字音平仄相对、字义虚实相当、字数相 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对语句构成,表达 相反、相关或相近的意思。它分上联和下联。 它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柱子上 的对偶语句,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 样式。对联里有思想、有情趣、有艺术。欣 赏对联有益于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 位。
名 动
方 位 名 词
种类相当 天 风 海 新 日 地 雪 山 旧 月 千 南 庆 枝 月 山 北 贺 头 白
名 形 名
孙 行 者
名 动 虚
祖冲之 (胡适之)
万 西 恭 花 风 水 东 喜 丛 清
口诀:
写对联
不用怕 辨词性 太重要 或正对 或反对 避重复 分雅俗
记住先把节奏划 工整与否莫小瞧 积累联想是精髓 平仄暂且别去顾
——鲁迅赠瞿秋白。
⑤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重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 (李 清 照 纪 念 馆 、 楹 联,郭沫若题 ) 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 )
词性相当
拳 打 南 山 猛 虎 脚 踢 北 海 蛟 龙
对联的种类
书 名 行 春 婚 挽 寿 画 胜 业 联 联 联 联 联 联 联
对联的基本知识 :
①字数相等
②词类相当 ③结构相应
④平仄相对
对联的基本要求 上下联字数相等
词性相当 种类相当 结构(格式)相似 围绕同一主题 仄起平收:ຫໍສະໝຸດ 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复
佳联欣赏:
①春联 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 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均过新年。 ②婚联 并蒂新开幸福花 同心永结富裕果 ③挽联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④赠联 人生得一知己足已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一、什么是对联?
对联,又称对子。它采用对偶的修辞方法,
按照字音平仄相对、字义虚实相当、字数相 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对语句构成,表达 相反、相关或相近的意思。它分上联和下联。 它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柱子上 的对偶语句,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 样式。对联里有思想、有情趣、有艺术。欣 赏对联有益于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 位。
名 动
方 位 名 词
种类相当 天 风 海 新 日 地 雪 山 旧 月 千 南 庆 枝 月 山 北 贺 头 白
名 形 名
孙 行 者
名 动 虚
祖冲之 (胡适之)
万 西 恭 花 风 水 东 喜 丛 清
口诀:
写对联
不用怕 辨词性 太重要 或正对 或反对 避重复 分雅俗
记住先把节奏划 工整与否莫小瞧 积累联想是精髓 平仄暂且别去顾
——鲁迅赠瞿秋白。
⑤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重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 (李 清 照 纪 念 馆 、 楹 联,郭沫若题 ) 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 )
词性相当
拳 打 南 山 猛 虎 脚 踢 北 海 蛟 龙
对联的种类
书 名 行 春 婚 挽 寿 画 胜 业 联 联 联 联 联 联 联
对联的基本知识 :
①字数相等
②词类相当 ③结构相应
④平仄相对
对联的基本要求 上下联字数相等
词性相当 种类相当 结构(格式)相似 围绕同一主题 仄起平收:ຫໍສະໝຸດ 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复
佳联欣赏:
①春联 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 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均过新年。 ②婚联 并蒂新开幸福花 同心永结富裕果 ③挽联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④赠联 人生得一知己足已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完美版)ppt优秀课件

答案: 早行节俭事 , 免过淡泊年。
▪ 苏东坡年轻时聪明机智。一年春节, 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一位白发老人拿了一本 书向苏东坡请教,结果苏东坡发现这 本书上有很多字都不认识,顿时恍然 大悟,添了四个字,对联就变成?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卷上 二 冬〔节选〕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 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苦
有
心 人
▪ 梳理探究
志 者
天
事
不
竟
奇妙的对联 负
成
卧
破
薪
釜
尝
沉
胆
舟
三
百
千
二
越
秦
甲
关
可
终
吞
属
吴
楚
——走进对联
一、对联的起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王安石这首诗中提到的“新桃〞“旧符〞就是对联的别称 “桃符〞。它起源于繁荣兴旺的唐诗之后,相传是五代时后蜀 皇帝孟昶首创的。当时人们在门口挂桃符板,桃符板上刻有 “神荼〞和“郁垒〞两位神名来压邪驱妖,孟昶就在归宋前之 除夕把两句诗题写在桃符上,为“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故称“题桃符〞,又因时春节所提,后来又叫做“春联〞。相 传这是最早的对联。到了宋代对联就盛行起来,文人学者纷 纷以题联为趣。
▪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岳家父子同, 两朝少保冤,夕阳亭里,风波两地心伤 下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
▪ ▪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
▪ 苏东坡年轻时聪明机智。一年春节, 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一位白发老人拿了一本 书向苏东坡请教,结果苏东坡发现这 本书上有很多字都不认识,顿时恍然 大悟,添了四个字,对联就变成?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卷上 二 冬〔节选〕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 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苦
有
心 人
▪ 梳理探究
志 者
天
事
不
竟
奇妙的对联 负
成
卧
破
薪
釜
尝
沉
胆
舟
三
百
千
二
越
秦
甲
关
可
终
吞
属
吴
楚
——走进对联
一、对联的起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王安石这首诗中提到的“新桃〞“旧符〞就是对联的别称 “桃符〞。它起源于繁荣兴旺的唐诗之后,相传是五代时后蜀 皇帝孟昶首创的。当时人们在门口挂桃符板,桃符板上刻有 “神荼〞和“郁垒〞两位神名来压邪驱妖,孟昶就在归宋前之 除夕把两句诗题写在桃符上,为“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故称“题桃符〞,又因时春节所提,后来又叫做“春联〞。相 传这是最早的对联。到了宋代对联就盛行起来,文人学者纷 纷以题联为趣。
▪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岳家父子同, 两朝少保冤,夕阳亭里,风波两地心伤 下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
▪ ▪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
(新教材)人教版语文奇妙的对联PPT课件1

天雾
连锁
回文联,用回文
水
山
形式写成的对联,
尾
头
既可顺读,也可倒
水 连
山 锁
读。不仅它的意思 不变,而且颇具趣 味
天雾
祸福 不无 单双 行至
昨今
日朝
行至
急转联,就是对联的 语句写到半句时,语意 陡然变换,联句下半截 的文词改变上半截的内 容,从而使全联格调一 变,翻出新意。
《唐伯虎点秋香》
(1)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 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5.文艺高峰的出现,除客观社会环境 外,创 作主体 至关重 要。政 治清明 、经济 繁荣、 文化昌 盛,为 文艺家 勇攀文 艺高峰 创设良 好客观 条件, 但伟大 杰出作 品的产 生依然 有赖于 文艺家 自身努 力,换 句话说 ,创作 主体高 度决定 文艺高 度。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 向现代 ,从单 一走向 多元, 生产技 术装备 不断升 级,农 产品产 量快速 增长都 得益于 科技对 农业的 支撑。 7.小说结尾聚焦于父亲与林掌柜的三 举杯, 这一情 景极具 仪式感 ,既是 雪夜酒 叙情节 的收束 ,也是 全文的 升华, 带给读 者无限 遐想。 8.作者指出人之所以能适应人生境遇 的种种 变化, 就是因 为这些 变化是 在相当 长的时 间里达 到的。 9.时间之所以让人感到渺茫和不可思 议,是 因为和 空间相 比,时 间既无 法把握 ,又无 法挽留 。 10.这篇散文语言优美、细腻,文采 飘逸、 富有想 象力, 字里行 间流露 出浓浓 的文学 韵味, 让人回 味无穷 。
拳打南山猛虎
脚踢北海蛟龙
名动方名形名
词词位词容词
名
词
词
墙上芦苇 山间竹笋
《奇妙的对联》pptPPT课件

第2页/共51页
对联也叫“楹联”“楹贴”“联语”,俗称“对子”。它是独立于诗词曲赋 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分上下两联,有的还有横批。 对联是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 文学形式,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国粹之一。
第3页/共51页
对联常识 对联的特点
第14页/共51页
按形式分类: ①正对:亦叫同类对、并列式,就是上下联的内容
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说明是一个方 面的意思,但二者又和谐的处在统一的意境中。
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串对:亦叫走马对、流水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
嘴
2、词性相同
尖
3、结构相应
皮
头 重 脚
厚
轻
腹
根
中
底
空
浅
第8页/共51页
对联的特点
④平仄相对
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 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传统习惯 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 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第9页/共51页
•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声,古汉语中平为平声,
“上去入”三声又合起来归入仄声一类。
动物园中看动物; 图书馆里借图书。 这副所谓对联上下联从形式上看也是对仗的, 但因为缺乏内容上的关联,因此不知所云。
第13页/共51页
对
联
知
识
小
结
“五讲”
1、字数讲相等
2、词性讲相同 3、结构讲相应 4、字音讲平仄
5、内容讲相关
“二忌”
1、忌“同字” 2、忌“合掌”
对联也叫“楹联”“楹贴”“联语”,俗称“对子”。它是独立于诗词曲赋 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分上下两联,有的还有横批。 对联是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 文学形式,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国粹之一。
第3页/共51页
对联常识 对联的特点
第14页/共51页
按形式分类: ①正对:亦叫同类对、并列式,就是上下联的内容
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说明是一个方 面的意思,但二者又和谐的处在统一的意境中。
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串对:亦叫走马对、流水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
嘴
2、词性相同
尖
3、结构相应
皮
头 重 脚
厚
轻
腹
根
中
底
空
浅
第8页/共51页
对联的特点
④平仄相对
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 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传统习惯 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 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第9页/共51页
•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声,古汉语中平为平声,
“上去入”三声又合起来归入仄声一类。
动物园中看动物; 图书馆里借图书。 这副所谓对联上下联从形式上看也是对仗的, 但因为缺乏内容上的关联,因此不知所云。
第13页/共51页
对
联
知
识
小
结
“五讲”
1、字数讲相等
2、词性讲相同 3、结构讲相应 4、字音讲平仄
5、内容讲相关
“二忌”
1、忌“同字” 2、忌“合掌”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课件

对联禁忌:
1、忌“合掌”。即上下联意思 相同。
2、忌“同字”。上下联中不可 有相同的字。
墙上芦苇 头 重 脚 轻 根 底 浅;
山间竹笋 嘴 尖 皮 厚 腹 中 空。
└┘ └┘ └—┘ └—┘ └—┘ |
方位 并列 主谓 主谓 方 位 │
└——┘
│
│ └—┘
偏正
│
│
主谓
└┬┘
└———┴—————┘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 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 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 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 霜。
【注】楼船:汉武帝曾大修昆明,治楼船,以操习水
军,打通从滇池通往印度的路径。铁柱:唐时吐蕃犯 边,唐军九征,建铁柱于滇池以勒功。玉斧:玉斧 为文房古玩,作镇纸用。北宋初年,王全斌平蜀, 欲乘势取云南。帝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诏,以玉 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革囊:元忽必 烈征大理至金沙江,乘革囊皮筏渡河。
下联: 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 (为)
• 1、(浙江卷)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 拟下联: 上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问藏今古
下联:1 才识贯中西 2 智慧集东西
2.南京名园瞻园有一副对联,下联词、句序已 打乱,请根据所给上联调整出下联。上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
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顺序已乱): 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
【注】五百里:《云南通志》“滇池为南中巨浸,周 广五百余里。” 帻zé:古时一种头巾。神骏:指昆明 东面金马山。翥zhù:飞举。灵仪:指昆明西面鸡碧山 蜿蜒:指昆明北面蛇山。缟素:指昆明西面白鹤山。 蟹屿螺洲:指滇池中如蟹似螺的小岛小洲。风鬟雾鬓: 喻摇曳多姿的垂柳。翠羽:翠鸟。丹霞:红霞。九夏: 指夏季九十天。芙蓉:莲花。
奇妙的对联上课课件ppt

1.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2.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
司马迁 项羽
3.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 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诸葛亮
4.披上战甲,踏上霜花,将一腔热血抛出,
沙场里傲那些英雄好汉
花木兰
洗了征尘,妆了水粉,把双目柔情施尽,
人世间活他个万紫千红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二)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 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上联进行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 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 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莺唤起 看池边绿树 此间有尧天舜日
答案: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 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三)读对联,猜人物: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
其它联——同字异音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一、四、六“朝”读chao(潮), 二、三、五、七“朝”读zhao(早晨)
下联:一、四、六“长”读zhang (涨潮), 二、三、五、七“长”读chang(常常)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欣赏这一副对联,看上下联在词性上有什么特点?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
四 面 湖 山 归 眼 底;
奇妙的对联(课件2)

点击高考
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 下联。4分(全国卷二)
春晖盈大地
科学能致富
瑞气满乾坤 温情洒人间 喜气入家门 捷报映长空 美事满神州
勤劳可兴家 教育可兴邦 勤劳可聚财
分析: “春晖盈大地”, “科学能致富”从
句式上来说都是“二一二”式,内容上来讲是表 达新春喜庆的气氛的,由此我们可以这样分别对 出下联。
拆字联
•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分片切瓜,竖八刀横七刀。
所谓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 成几个独体字。
隐字联
• 南北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 没有东西 —— 缺一(衣) —— 少十(食)
所谓隐字,就是有意识地将某些字隐去,从而 含蓄、巧妙地表达某种意思。
同偏旁部首联
•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3、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 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 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 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4、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 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后一个分句的句 头字,使相邻的两个分句首尾相连。
谐音双关联
• 狗啃河上骨。——苏 轼(和尚) 水流东坡诗。——佛 印(尸)
• 清风满地难容我。——“清”暗寓清朝统治。 明月何时再照人。——“明月”怀念明代。
利用语言文字同音,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 到两件事情或两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作者所要 表达的意思。
。
学习目标
1. 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 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是春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全国卷二)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老健康少健康老少健康 老吉祥少吉祥老少吉祥 老欢欣少欢欣老少欢欣 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上联由 “国 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三个主谓 结构分句组成;并且“国”,“家”又能组合 成词语 “国家” ,词语“兴旺”又重复;内 容都是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
3、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 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 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 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4、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 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调整式
这种题型既测试了对联的相关知识,也测 试了语言表达连贯、正确使用修辞方法等 考点。
练习: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 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 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 看池边绿树 ,一庭佳丽莺唤起 ,此间有尧天舜日。
池馆重新接草堂 宦游西蜀 烟尘誓扫还金阙 志复中原 诗继少陵 派开南宋 更入清风明月 高吟铁马铜驼 [点拨] 这种题型和相关的文学常识、语言连贯等考点结 合起来,综合性较高。要正确把这些短语组合成一副对 联,先要判断对联所写的是谁。把陆游的生平及 “王师 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 马冰河入梦来”等诗句和提供的短语相对照,可知对联 写的是陆游。然后根据语言连贯及对联上联和下联结构 相同、词性相对、仄起平收等特点,加以组合。 [参考答案] 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3.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 下联。(4分) (全国卷一)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 树一代新风 树世纪新风 祖国江山好 大地气象新 神州大地新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老健康少健康老少健康 老吉祥少吉祥老少吉祥 老欢欣少欢欣老少欢欣 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
二、调整式
题型示例:江西南昌滕王阁有 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 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 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阁中帝子,问江上 才人,古今才一瞬,当年风景如何比。 下联调整为: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 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上 联: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
。
趣联故事
郭沫若少年进的私塾设在一座古庙 里。有一次,他和同学偷吃了和尚种的 桃子。和尚责怪老师管教不严。老师很 恼怒,出了一副对子的上联,挖苦偷桃 的学生:“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 谁?”并声称对出下联者免罚。郭沫若 一听便说:“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 我!”
2005年春节晚会地方对联
广东上联: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 广西下联: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 湖南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湖北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河北上联: 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 河南下联: 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
凯歌高奏龙腾雅典
捷报频传狮醒东方
四、概括式
[题型示例]用对联形式为下列新闻拟一则标题。 新华社香港 9 月 9日电 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代表团 9 日 结束了为期 3 天的访港活动,他们在香港市民的欢送下 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访问。迎候在码头的数百名澳门居 民以鲜花、欢呼和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健儿的来访,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到澳门外港码头迎接。
[点拨] 首先要对这五个句子的外部顺序进行调整,即 调整为: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 红雨树边,此间有尧天舜日。 其次,上联“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为顶针修 辞格,故下联也应作如下调整:小苑西回,一庭佳丽 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舜日。 最后,根据对联仄起平收的特点,进一步调整为: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 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前瞻 高考
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一种文学艺术, 对联在2004年高考试卷中闪亮登场,并 获得一致好评。然而,七份涉及对联的 试卷都采用给出上联对出下联的命题方 式,这未免太过单一。估计对联题在今 后的高考中还会在多份试卷中保留,而 且命题方式会趋向多样化。
一、组合式
[题型示例] 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赞颂 我国南宋一著名诗人的对联。
练
习
请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昔闻 先忧 杜少陵始可言诗 范希文庶几知道 今上 后乐 [答案]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注解]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 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 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 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三、情境式
[ 题型示例 ] 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 体育健儿不惧强手,奋勇拼搏,取 得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二的历史性突 破。请你据此拟一副对联。 [ 点拨 ] 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 结合 "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考生拟写 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 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参考答案: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上联由 “国 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三个主谓 结构分句组成;并且“国”,“家”又能组合 成词语 “国家” ,词语“兴旺”又重复;内 容都是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
4.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 对出下联。4分(全国卷三)
第一题:爆竹声声脆 祖国日日新
到澳门时,等候在那儿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当刘翔、田亮、郭晶晶等名星运动员走到近前时,人们 争相拍照,闪光灯亮成一片,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表 达了与金牌健儿重逢的喜悦。 [参考答案] 香港欢送金牌选手
澳门喜迎体坛精英
概括式
这种题型的特点是把拟写对联和压 缩语段的考点结合起来。做这种对联题, 首先要求把主要信息筛选出来并加以概 括,然后用对联形式加以组织。
博学慎思红梅吐香今日蟾宫折桂当仁不让,
明辨笃行宝剑出鞘明朝长风破浪舍我其谁?
三、对联的特点:
1、 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 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这是对句形 的要求,这样才能整齐、对称、平衡,给 人以视觉美感。 2、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பைடு நூலகம்,就是名词对名词, 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2.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 下联。4分(全国卷二) 第一题:春晖盈大地
瑞气满乾坤 温情洒人间 喜气入家门 捷报映长空 美事满神州
科学能致富 勤劳可兴家 教育可兴邦 勤劳可聚财
分析: “春晖盈大地”, “科学能致富”从 句式上来说都是“二一二”式,内容上来讲是表 达新春喜庆的气氛的,由此我们可以这样分别对 出下联。
点击高考
1.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浙江卷)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文明播东西 智慧贯西中 知识达亚欧 道德照乾坤
[分析]本题从句式上来说是“二一二”式,
而且又是一图书馆楹联,由此我们便可以从图 书馆的作用这一点上去思考,图书馆的作用至 少有两个:一是藏书,二是传播知识。这样我 们便可以认为上联说出了第一个作用即藏书, 那么我们便可以对出下联。
满园春色好 神州面貌新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5.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 对出下联。4分(全国卷四) 第一题:处处春光好
家家气象新
一代园丁乐 九州桃李荣
第二题: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7.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 (平仄不论)3分(福建卷)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下联: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活变化地运用天文、地理、时令等知识,以 及熟语、诗文名句、成语典故等来拟作对联。 如蒲松龄撰写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 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就巧妙地把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皇天不负 苦心人”“卧薪尝胆”等成语典故融于一联。 再如“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可以 用“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来对,其 中融进“青出于蓝”“庖丁解牛”成语典故。
拟写对联的方法
1、分析“出句”特点 :结构、词性、意义、平
仄 2、善于联想 (1) 相似联想:春晖盈大地,瑞气满乾坤。 (2)相对联想: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迎万载新景) 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 (3)相关联想:一代园丁乐,九州桃李荣。 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3 、善于化用。 所谓化用,指的是灵
五、话题式
[ 题型示例 ] 请你从 " 勤学 "" 立志 " 等词语中任选取
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对联。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种话题式 题型只给考生提供一个话题,而其他方面都 不加限制,这就为考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 了自由而广阔的舞台,人人得以展个性,显 才情,见灵气。 [参考答案]勤学--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立志--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