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_《中国传统文化“奇妙的对联”》课件(共31张PPT)

合集下载

奇妙的对联PPT课件

奇妙的对联PPT课件
正。谢谢大家!
2021/3/9
16
授课:XXX
5
隐字联
• 南北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 没有东西 —— 缺一(衣) —— 少十(食)
所谓隐字,就是有意识地将某些字隐去,从而 含蓄、巧妙地表达某种意思。
2021/3/9
授课:XXX
6
叠字联
•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苏州网丝园联
• 水水山山 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 时时好好奇奇 ——杭州西湖联
在联中分别有一个或数个同样的字相继重叠出
现。
2021/3/9
授课:XXX
7
顶针联
•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后一个分句的句 头字,使相邻的两个分句首尾相连。
2021/3/9
授课:XXX
8
回文联
•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厦门鼓浪屿鱼腹浦联
月季牡丹金桂,
莫非海内奇葩。 2021/3/9
授课:XXX
13
华夏儿女 文武双全建伟业。
炎黄子孙 德才兼备展宏图。
2021/3/9
授课:XXX
14
好 hào 读 书 时 不 好 hǎo 读 书
2021/3/9
授课:XXX
好 hǎo 读 书 时 不
好 hào 读 书
15
刚才的发言,如 有不当之处请多指
•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乾 隆)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纪晓岚) ——浙江新昌南明山大佛寺联
对联的上下联各自倒读和顺读完全一样 。
2021/3/9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中国传统文化----对联文化》课件(共32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中国传统文化----对联文化》课件(共32张PPT)

【第四失替应留意】
失替也是语病的一种,在同一联(上联或下联)的词语 中,平仄应给交替、有规律的出现才对。上联的第2第4第6 个字应是仄、平、仄,或是平、仄、平;下联的第2第4第6 个字应该是平、仄、平,或是仄、平、仄。如果不管上下联 第2第4第6个字出现连续两平或两仄,就叫失替。
【五 为乱脚】
脚,是指上联或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遵守上联仄收尾,下联平收 尾,即上仄下平,违背了这个规律就是乱脚。 比如: 九州迎圣火; 百载圆一梦。 上下联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这就违背了上仄下平的规律,读起来 很别扭,是因为乱脚,就不符合联律了。
王羲之春节对联经常被偷。王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 家,有着“书圣”之称。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在现代是无 价之宝,在当时也是千金难求。所以每到过年时,他家的 春联就会被人偷走。但老这样不是办法啊,于是王羲之想 了个妙招。只见他在对联上写下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的句子。人们虽然喜爱王羲之的书法,但大过年的,谁也 不会要这种不吉利的东西。到了除夕夜,王羲之见对联还 在,便补上了后半句。只见对联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人们看到后,也感到不好意思,自此也 不偷他家对联了。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 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四)、按联语来源分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 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 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 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 作出来的对联。
(五)、按内容分
2、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 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 犹如马蹄的节奏。
(六)、是内容相关
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上面说到的字数 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 “对”,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 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 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 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奇妙的对联PPT课件

奇妙的对联PPT课件
奇妙的对联
一、什么是对联?
对联,又称对子。它采用对偶的修辞方法,
按照字音平仄相对、字义虚实相当、字数相 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对语句构成,表达 相反、相关或相近的意思。它分上联和下联。 它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柱子上 的对偶语句,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 样式。对联里有思想、有情趣、有艺术。欣 赏对联有益于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 位。
名 动
方 位 名 词
种类相当 天 风 海 新 日 地 雪 山 旧 月 千 南 庆 枝 月 山 北 贺 头 白
名 形 名
孙 行 者
名 动 虚
祖冲之 (胡适之)
万 西 恭 花 风 水 东 喜 丛 清
口诀:
写对联
不用怕 辨词性 太重要 或正对 或反对 避重复 分雅俗
记住先把节奏划 工整与否莫小瞧 积累联想是精髓 平仄暂且别去顾
——鲁迅赠瞿秋白。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重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 (李 清 照 纪 念 馆 、 楹 联,郭沫若题 ) 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 )

词性相当

拳 打 南 山 猛 虎 脚 踢 北 海 蛟 龙
对联的种类
书 名 行 春 婚 挽 寿 画 胜 业 联 联 联 联 联 联 联
对联的基本知识 :
①字数相等
②词类相当 ③结构相应
④平仄相对
对联的基本要求 上下联字数相等
词性相当 种类相当 结构(格式)相似 围绕同一主题 仄起平收:ຫໍສະໝຸດ 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复
佳联欣赏:
①春联 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 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均过新年。 ②婚联 并蒂新开幸福花 同心永结富裕果 ③挽联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④赠联 人生得一知己足已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人教版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课件(共40张PPT)

人教版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课件(共40张PPT)

注意以下三种思维角度
1,相似联想
三 海 九 门 京 华 迎 奥 运
一 江 两 岸 申 城 庆 世 博
1,相似联想
两 千 年 赤 壁 览 黄 鹤 风 流
八 百 里 洞 庭 凭 岳 阳 壮 阔
牛俯 首 甘 2,相反联想 为 孺 子
指横 眉 冷 对 千 夫
发 3 散 联 想
黄 朝 鹤 游 楼
黑 夜 龙 渡 江
发 散 联 想
三 朝 游 朋 黄 四 鹤 友 楼
千 夜 军 渡 万 黑 龙 马 江
学作对联 请写出下联:
1、门前碧水环绕 下联:
2、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下联:
对联的知识要点
• 1,字数相等 • 2,词性相同 • 3,仄起平收 • 4 ,内容相关 • 忌讳“同字”“合掌”
1、门前碧水环绕 屋后青山周围 屋后青山衬托
对联与考试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当时国学大 师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先生在清学入 学考试的国文试卷中,就别出心裁地 出了一道“对联题”。 上联 :孙行者,要求学子答出下联。
胡适之 (周祖谟 )
祖冲之 (标准答案)
掀起你的盖头来
——对联常识
对联,也叫楹 (楹,就是建筑物 的柱子)联、楹帖、对子等。 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 一种传统文学样式。 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 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 远流长。对联大体可分为名胜类、 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行业类 等。
屋后青山耸出(熊志伟等同学)
庭内桂花飘香(周夏微)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山秀美水秀美山水秀美
花满园草满园花草满园(熊祖胜)
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范龙坤)
子满堂孙满堂子孙满堂(陈鑫等)

奇妙的对联PPT课件-完整29页PPT

奇妙的对联PPT课件-完整29页PPT
45、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奇妙的对联PPT课件-完整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奇妙的对联》pptPPT课件

《奇妙的对联》pptPPT课件
第2页/共51页
对联也叫“楹联”“楹贴”“联语”,俗称“对子”。它是独立于诗词曲赋 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分上下两联,有的还有横批。 对联是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 文学形式,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国粹之一。
第3页/共51页
对联常识 对联的特点
第14页/共51页
按形式分类: ①正对:亦叫同类对、并列式,就是上下联的内容
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说明是一个方 面的意思,但二者又和谐的处在统一的意境中。
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串对:亦叫走马对、流水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

2、词性相同

3、结构相应

头 重 脚








第8页/共51页
对联的特点
④平仄相对
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 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传统习惯 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 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第9页/共51页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声,古汉语中平为平声,
“上去入”三声又合起来归入仄声一类。
动物园中看动物; 图书馆里借图书。 这副所谓对联上下联从形式上看也是对仗的, 但因为缺乏内容上的关联,因此不知所云。
第13页/共51页






“五讲”
1、字数讲相等
2、词性讲相同 3、结构讲相应 4、字音讲平仄
5、内容讲相关
“二忌”
1、忌“同字” 2、忌“合掌”

奇妙的对联PPT课件

奇妙的对联PPT课件

几本启蒙读物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
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 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 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 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 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 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 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 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 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 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此联计180字,号称天下第一长联、海内长联
第一佳作,孙冉翁被后人尊称为联圣。著名 史学家郭沫若赞道:“长联犹在壁,巨笔信 如椽”。
先生生前自挽联:
这回来得忙,名心利心,毕竟糊涂到底; 此番去甚好,诗债酒债,何曾亏负着谁!
对联的写作方法:
(1)联想法 A、相似联想 由花朵想到美人
B、相反联想 “旧习” “新 风”“大”“小” C、相关联想 一代园丁乐 九州桃李香
奇妙的对联
授课教师:雷联安
“对联不但是作文的基础,也是作诗的基础。” ——“北大之父”蔡元 培 “对对子有益处,可以考出虚实字,懂得平仄 声,还可以看出读书之多,语藏之丰富,思想 之条理。” ——国学大师陈寅恪
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 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 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 形式。常见的有春联(含节日联)、 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堂 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类 等。
(2)化用法:也就是灵活变化运用诗文名言 或者成语典故来制作对联的方法。 如:有志者事竟成,破斧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 )
练习: 1、南京名园瞻园有一对联,下联词、句序已 打乱,请根据所给上联调整出下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奇妙的对联”》ppt课件(31页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奇妙的对联”》ppt课件(31页PPT)
QIMIAO DE DUILIAN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当时著名史学 家陈寅恪出国文试题,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 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结果答案五 花八门。
答案:祖冲之 韩退之 王引之 胡适之
对联的起源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 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 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 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水对。
对联的特点
上联: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
动形名 动 名 名 动名 容
词词词 词 词 词 词词
下联:斩白蛇入咸阳高祖是刘
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对联的特点
对 联 “六 相”
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反; 内容相关;结构相称;节奏相应。
如何贴对联
对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贴对联时就要分清上下。 先说说门的上下,古文都是竖排版,自右而左。这样一 来,我们面向门站立时,右手边自然就是上,左手边的 是下。再就是给对联分上下,对联是讲究平仄押韵的, 遵循着仄起平收规则。结尾仄声(三声、四声)的是上 联,结尾平声(一声、二声)的是下联,横批的书写是 自右而左。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自左往右贴的。
鉴赏对联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赏析】拆字拼字联,“僧”是“人曾” 相拼,“佛”是“人弗”相连而成,而 其中又暗藏不恭。“婢”“奴”意含讥 讽,对仗十分工稳。
鉴赏对联
僧游云隐寺, 寺隐云游僧。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赏析】回文联。顺读倒读,一气呵成。
鉴赏对联
旧雨,典故名,典出《全唐文》卷三百六十《杜甫二·秋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仄起平收,右上左下
福 仄送
万 平家
天 仄地 平和
春 匀平 一 笔仄 江 淮平 绿仄
鉴赏对联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赏析】比喻联。以天为盘星为子, 地为琵琶路为弦,气象宏大,豪迈之 情溢于言表。
鉴赏对联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赏析】谐音联。“莲子”即“怜 子”,“梨儿”即“离儿”,表达了 离别时的父母心中忧伤之情。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 “奇妙 的对联 ”》课 件(共3 1张PPT )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 “奇妙 的对联 ”》课 件(共3 1张PPT )
小大 乔帝 夫君 婿臣 是同 英骨 雄肉
二乔公园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 “奇妙 的对联 ”》课 件(共3 1张PPT )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 “奇妙 的对联 ”》课 件(共3 1张PPT )
旧雨,典故名,典出《全唐文》卷三百六十《杜甫二·秋述》。
“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意思是过去宾客遇 雨也来,而今遇雨却不来了。后以“旧雨”作为老友的代称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 中国何人领呐喊?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 文坛从此感 彷徨。 横批:领袖群伦
——悼念鲁迅挽联
• 高考对联 • 1987年: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句中
QIMIAO DE DUILIAN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当时著名史学 家陈寅恪出国文试题,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 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结果答案五 花八门。
答案:祖冲之 韩退之 王引之 胡适之
对联的起源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 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 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 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三千 国年 相犹 随带 天胭 柱脂 魂色
胭脂井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 “奇妙 的对联 ”》课 件(共3 1张PPT )
• 守株待兔 --- 缘木求鱼
• 釜底抽薪 --- 火上加油
• 兔死狗烹 --- 鸟尽弓藏 • 狗仗人势 --- 狐假虎威 • 动如脱兔 --- 呆若木鸡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 “奇妙 的对联 ”》课 件(共3 1张PPT )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 “奇妙 的对联 ”》课 件(共3 1张PPT )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 “奇妙 的对联 ”》课 件(共3 1张PPT )
横批:南北 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
【赏析】隐字联。该对联隐藏着“缺 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的 意思。
• 新笠翁对韵(一) •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 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 • • 雷隐隐,雾蒙蒙,雨伯对雷公。 •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 红杏有颜清露洗,玄关无锁白云封。
鉴赏对联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赏析】拆字拼字联,“僧”是“人曾” 相拼,“佛”是“人弗”相连而成,而 其中又暗藏不恭。“婢”“奴”意含讥 讽,对仗十分工稳。
鉴赏对联
僧游云隐寺, 寺隐云游僧。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赏析】回文联。顺读倒读,一气呵成。
鉴赏对联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 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宋史·蜀世家》记载, 五代后蜀主孟昶撰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是 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 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 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 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对联的分类
• 以功用分——春联,节日联,职业联,婚联,寿联,挽联, 交际联,名胜联,书画联,文艺联,寺庙联,庆贺联, 宣传联,题赠联,杂感联,学术联,趣巧联等。
• 以艺术形式为——回文联,叠字联,顶针联,嵌字联, 集句联,联边联,拆字联等。
• 以字数分——长联、中联、短联。 • 对联在对仗方面的格律要求和严谨程度分——宽对、工对。 • 以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对应关系,分为——正对、反对、流
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 ) • a 柳絮池塘淡淡风 • b 榆荚临窗片片雪 • c 带水芙蓉点点雨 • d 丁香初绽悠悠云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 “奇妙 的对联 ”》课 件(共3 1张PPT )
成语对联
• 望梅止渴 --- 画饼充饥 • 顺藤摸瓜 --- 按图索骥 • 雪中送炭 --- 锦上添花
洞天 门柱 千一 仞峰 锁擎 风曰 雷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 “奇妙 的对联 ”》课 件(共3 1张PPT )
三祖寺对联
• 是僧皆佛印
• 无客不东坡

——潜山三祖禅寺客堂
• 佛说法时,白鹿衔花猿献果
• 僧谈经处,青龙侧耳虎低头

——三祖寺大佛殿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 “奇妙 的对联 ”》课 件(共3 1张PPT )
黑对白,绿对红,日下对天中。 依依河畔柳,郁郁涧边松。 楼外春阴鸠唤雨,庭前日暖蝶翻风。
清暑殿,广寒宫,明月对清风。 朝霞对晚露,彩云对长虹。 腊梅吐芳迎Hale Waihona Puke 日,绿柳展枝舞春风。连一连
世事洞明皆学问 青山有幸埋忠骨 一寸丹心图报国 发愤识遍天下字
白铁无辜铸佞臣 两行清泪为思亲 立志读尽人间书 人情练达即文章
水对。
对联的特点
上联: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
动形名 动 名 名 动名 容
词词词 词 词 词 词词
下联:斩白蛇入咸阳高祖是刘
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对联的特点
对 联 “六 相”
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反; 内容相关;结构相称;节奏相应。
如何贴对联
对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贴对联时就要分清上下。 先说说门的上下,古文都是竖排版,自右而左。这样一 来,我们面向门站立时,右手边自然就是上,左手边的 是下。再就是给对联分上下,对联是讲究平仄押韵的, 遵循着仄起平收规则。结尾仄声(三声、四声)的是上 联,结尾平声(一声、二声)的是下联,横批的书写是 自右而左。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自左往右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