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教案苏教版必修1 苏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教案苏教版必修1 苏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教案苏教版必修1 苏教版必修1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生物《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教案苏教版必修1 苏教版必修1原理:蛋白质与试剂产生的颜色反应材料用具:(1)实验材料:豆浆、蛋清稀释液要求: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或器官),颜色宜浅(2)仪器:试管、试管架、小量筒、滴管(3)双缩脲试剂:配制:A液:溶液(2mL),B液:液(3-4滴)使用要求:使用,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

(注意:不需要隔水加热)操作流程实验结果分析:如果待测样品中含有蛋白质,则出现色,反之,则。

注意事项1.取材:若用黄豆,必须提前浸泡1-2d。

若用蛋清作实验材料,必须稀释,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不易洗刷。

2.双缩脲试剂的A液和B液要先后加入,造成碱性环境,使蛋白质与形成紫色络合物,否则Cu2+会先生成Cu(OH)2沉淀,把紫色遮蔽。

3.B液不可过量,否则的蓝色会遮盖反应生成的紫色。

4.鉴定前应预留部分样液做对照。

[校本作业]1、下列叙述能对蛋白质的功能进行高度概括的是( C)A. B.C. D.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是A.NH—CO B.—NH—CO— C.—NH2—COOH— D.NH2—COOH 3、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有100个氨基酸形成3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量约为( D )A.12800 B.11018 C.11054 D.116384、通常情况下,分子式为C63H103O65N17S2的蛋白质分子,最多含有肽腱的个数为( D )A.63 B.62 C.17 D.165、血红蛋白分子中含574个氨基酸,共有4条肽链。

在形成此蛋白质分子时,脱下的水分子数、形成肽键数、至少含有的氨基数和羧基数分别是(D)A.573、573、573、573 B.570、573、571、571 C.570、573、4、4 D. 570、570、4、46、有一种二肽,化学式是C8H14N2O5,水解后得到丙氨酸和另一种氨基酸M,则M的R基的化学式是( D )A.—C5H9NO4 B.—C3H5NO2 C.—C5H7O2 D.—C3H5O27、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蛋白质所含氨基酸b/3 个,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多( D )A. B.C. D.8、有一种“十五肽”的化学式为C x H y N z O d S e(z>15,d>16)。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摘要】鉴于大家对自考考务考籍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供大家参考!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一、教学目的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建议
教材中本实验安排为验证性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改为探索性实验,安排在讲课之前,或与讲课同步进行。

本实验难度并不大,但内容较多,实验时间较长,因此,必须作周密安排,才能按时完成。

实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增设教师演示实验。

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准备好做演示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用具、仪器和试剂等。

同时,逐项完成还原糖、脂肪、蛋白质3 类有机物的鉴定实验。

在实验课上,将3 个实验的正确结果分别展示在讲台上,。

高一生物《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高一生物《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高一生物《蛋白质的鉴定》教案?篇一: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教案(word版)人教版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教案一、实验原理(1)鉴定实验设计的理念:某些化学试剂+ 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化合物(2)具体原理: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小颗粒+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③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二、目标要求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三、重点、难点 1.重点①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探索实验设计技巧,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难点根据此实验方法、原理,设计实验来鉴定常见食物的成分。

四、实验材料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2.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

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五、仪器、试剂1.仪器:剪刀,解剖刀,双面刀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玻璃漏斗,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研钵,石英砂,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2.试剂:①斐林试剂(0.1g/L的NaOH溶液+ 0.05g/mL的CuSO4溶液);②苏丹Ⅲ染液;③双缩脲试剂;④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⑤蒸馏水。

六、方法步骤(演示教学课件) 1.制备试剂。

2.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方法、步骤。

3.脂肪的鉴定、方法、步骤。

4.蛋白质的鉴定、方法、步骤。

七、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我们在化学中学习过物质的鉴定,其原理是被鉴定的物质与所用的化学试剂要么发生颜色反应,要么产生沉淀,我们生物学上也采用此原理,在生物学中物质鉴定的理念是: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生物必修一高中蛋白质教案

生物必修一高中蛋白质教案

生物必修一高中蛋白质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分类。

2. 理解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3. 能够描述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合成过程。

难点:蛋白质的分类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教学实验材料(如氨基酸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你知道什么是蛋白质吗?它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二、讲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
1. 蛋白质的组成:氨基酸。

2. 蛋白质的结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3. 蛋白质的功能:酶、激素、抗体等。

三、讲解蛋白质的分类(10分钟)
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蛋白质可以分为结构蛋白、酶类蛋白、激素蛋白等。

四、讲解蛋白质的合成(15分钟)
1. 蛋白质的合成是通过蛋白质合成系统完成的。

2. 发生在细胞核内的转录和发生在细胞质中的转译。

五、实验演示(10分钟)
老师为学生展示氨基酸模型,让学生观察氨基酸的结构,并理解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构建单元。

六、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总结蛋白质的重要性,布置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合成过程,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释生物体内的一些生理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参与讨论和实验操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二节 蛋白质第一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二节 蛋白质第一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二节蛋白质第一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1蛋白质(1)【学习目标】1、说出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其基本组成单位2、说明氨基酸的种类及其结构特点3、阐明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4、说出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学习重难点】1、氨基酸的种类及其结构特点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导学诱思】自主学习1、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主要由四种元素组成,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元素。

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约有种。

3、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4、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至少都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与同一个碳原子相连,而且此碳原子还分别与一个、一个相连。

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的不同。

5、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组成多肽链的氨基酸在、、上的不同。

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在和的不同。

【共同探究】课堂知能突破活动一:初识蛋白质1、人体每天都要摄入大量的食物,你知道我们的食物中哪些属于蛋白质成分吗?为什么偏食会造成营养不良?2、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成什么物质后才能被吸收?说明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活动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观察下面的几种氨基酸,分析问题:H︱HCOOH︱NH2CH3︱HCOOH︱NH2CH2SC→ 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B: 由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的过程结合上面的图示和教材P18图2-12,分析下列问题:1、脱去的水分子中的H和O的来源:H来自于 O来自于2、肽键的书写:3、由3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三肽时,形成个肽键,脱去个水。

4、观察图B中,经脱水缩合后还剩几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活动四: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可以从四个层次上加以理解:(1)组成不同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 表示不同的氨基酸△△△□□□□□□□□□□○□△○ △△○△□—(4)组成蛋白质分子的多肽链在数目和空间结构上的不同:对于某一特定的蛋白质分子而言,其空间结构是相对稳定的。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鉴于大家对自考考务考籍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供大家参考!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一、教学目的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建议教材中本实验安排为验证性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改为探索性实验,安排在讲课之前,或与讲课同步进行。

本实验难度并不大,但内容较多,实验时间较长,因此,必须作周密安排,才能按时完成。

实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增设教师演示实验。

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准备好做演示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用具、仪器和试剂等。

同时,逐项完成还原糖、脂肪、蛋白质3类有机物的鉴定实验。

在实验课上,将3个实验的正确结果分别展示在讲台上,并作扼要的介绍,以便使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教师的演示实验作比较。

2.实验中学生应分工合作。

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当每组两个学生中的一个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另一个学生可以用酒精灯将水煮开,以便缩短实验的等待时间。

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一个学生制作临时装片时,另一个学生则可以调试显微镜。

另外,在完成前两个实验时,一个学生洗刷试管、清洗玻片和整理显微镜,另一个学生则可以进行后一个实验的操作。

3.关于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并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

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同时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试管内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如果试管内溶液过于沸腾,可以上提试管夹,使试管底部离开大烧杯中的开水。

4.做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实验时,在鉴定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以便与鉴定后的样液的颜色变化作对比,这样可以增强说服力。

5.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切勿将甲液和乙液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

三、参考资料还原糖的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苏教版 必修一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教案

苏教版 必修一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教案

主备人用案人授课时间课时课题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能说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2、能判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3、了解蛋白质的功能。

重点能判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难点能判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创设情境,联系生活1、你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有哪些?提示:大豆制品如豆浆、豆腐等;奶制品如牛奶、奶粉、酸奶等,还有肉、蛋、鱼等等。

2、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主要作用有哪些?提示:结合具体例子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催化、运输、运动、结构、防御、调控等过渡:由此可见,蛋白质对于生物来说确实非常重要,那么蛋白质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功能呢?这与蛋白质的结构有关。

下面我们一同学习蛋白质的相关知识。

出示问题:1、蛋白质构成元素有哪些?与糖类比较有什么不同?2、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3、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多少种?这些氨基酸的分子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你能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吗?5、20种氨基酸如何构成多种多样的蛋白质的?6、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什么?7、如何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以上述问题作引领,教师提问学生,在问答对话中逐层展开蛋白质的知识教学:(一)构成元素问1:蛋白质构成元素有哪些?与糖类比较有什么不同?提示:组成元素:C、H、O、N,大多数蛋白质还有S元素;因此S元素是蛋白质的标志性元素。

附问:臭鸡蛋发臭是什么原因?提示:部分蛋白质分解放出H2S等气体。

学生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P19表2-4帮助理解(二)基本单位:氨基酸问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提示:氨基酸。

问3: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多少种?这些氨基酸的分子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提示:20种。

(投影几种氨基酸的结构式,让学生归总)相同处:每一种氨基酸分子都氨基和羧基,并且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同时连在同一个碳原子(称为中心碳原子)上。

高中生物《蛋白质的鉴定》课堂实验的教案

高中生物《蛋白质的鉴定》课堂实验的教案

《蛋白质的鉴定》课堂实验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蛋白质的鉴定原理及实验方法。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增强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物世界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蛋白质鉴定原理及实验操作。

2.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技巧及结果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蛋白质相关知识,如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

(2)提问:如何鉴定一个物质是否为蛋白质?2.理论讲解(1)讲解蛋白质鉴定原理: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肽键,在碱性条件下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铜离子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2)讲解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3.实验操作(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发放实验材料:双缩脲试剂、蛋白质溶液、蒸馏水、试管、滴管等。

(3)实验步骤:a.准备试管,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蒸馏水和双缩脲试剂。

b.将试管放入加热装置中,加热至沸腾。

c.观察试管内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d.对比不同溶液的颜色变化,分析结果。

(4)注意事项:a.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b.加热时,注意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c.观察颜色变化时,要准确记录实验结果。

4.结果分析(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分析不同溶液的颜色变化。

(2)提问: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如何判断一个物质是否为蛋白质?(2)拓展: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研究方法。

四、作业布置1.复习蛋白质鉴定原理及实验操作。

2.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实验?五、教学反思1.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

2.学生对蛋白质鉴定原理的理解程度。

3.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蛋白质的鉴定原理及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为今后生物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激发同学们对生物实验的兴趣,探索生物世界的奥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生物《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教案苏教版必
修1 苏教版必修1
原理:蛋白质与试剂产生的颜色反应
材料用具:
(1)实验材料:豆浆、蛋清稀释液
要求: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或器官),颜色宜浅
(2)仪器:试管、试管架、小量筒、滴管
(3)双缩脲试剂:
配制:A液:溶液(2mL),B液:液(3-4滴)
使用要求:使用,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

(注意:不需要隔水加热)
操作流程
实验结果分析:
如果待测样品中含有蛋白质,则出现色,反之,则。

注意事项
1.取材:若用黄豆,必须提前浸泡1-2d。

若用蛋清作实验材料,必须稀释,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不易洗刷。

2.双缩脲试剂的A液和B液要先后加入,造成碱性环境,使蛋白质与形成紫色络合物,否则Cu2+会先生成Cu(OH)2沉淀,把紫色遮蔽。

3.B液不可过量,否则的蓝色会遮盖反应生成的紫色。

4.鉴定前应预留部分样液做对照。

[校本作业]
1、下列叙述能对蛋白质的功能进行高度概括的是( C)
A. B.
C. D.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是
A.NH—CO B.—NH—CO— C.—NH2—COOH— D.NH2—COOH 3、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有100个氨基酸形成3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量约为( D )
A.12800 B.11018 C.11054 D.11638
4、通常情况下,分子式为C63H103O65N17S2的蛋白质分子,最多含有肽腱的个数为( D )A.63 B.62 C.17 D.16
5、血红蛋白分子中含574个氨基酸,共有4条肽链。

在形成此蛋白质分子时,脱下的水分子数、形成肽键数、至少含有的氨基数和羧基数分别是(D)
A.573、573、573、573 B.570、573、571、571 C.570、573、4、4 D. 570、570、4、4
6、有一种二肽,化学式是C8H14N2O5,水解后得到丙氨酸和另一种氨基酸M,则M的R基的化学式是( D )
A.—C5H9NO4 B.—C3H5NO2 C.—C5H7O2 D.—C3H5O2
7、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蛋白质所含氨基酸b/3 个,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多( D )
A. B.
C. D.
8、有一种“十五肽”的化学式为C x H y N z O d S e(z>15,d>16)。

已知其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几种氨基酸。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水解可得e个半胱氨酸 B.水解可得(d-16)/2个天门冬氨酸C.水解可得z-15个赖氨酸 D.水解时消耗15个水分子
(五)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引导自学]自学P22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部分,完成下列知识目标:核酸最初是从细胞核中提取出来的酸性物质;为生物大分子。

1、核酸的功能:
一是:二是。

2、核酸的分类:
核酸可分为(代号:)和(代号:)两种。

3、核酸的组成元素:是。

4、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可降解
为。

简称DNA RNA
中文名称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无机酸
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少数只有RNA,它们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

[例题]
例1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核酸由C、H、O、N元素组成 B.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有核酸存在
C.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D.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校本作业]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X、Y分别代表何种元素?X ,Y
(2)a的分子式可表示为:

(3)A可分为A
1,…,A5,…,其原因从a
①,
②,
3、下图表示细胞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A是指;E在动物中是指,在植物中主要指。

(2)F是指;它是由B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和。

(3)D是指,D形成H,H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