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第2课时粗盐的提纯习题课件(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第3课时粗盐的提纯教案(新版)鲁教版

答案:影响粗盐提纯效果的因素包括溶解度、过滤速度、结晶条件等。
4. 题型四:判断粗盐提纯实验的成功与否
题目:请给出判断粗盐提纯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
答案:判断粗盐提纯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包括结晶出的盐结晶良好、过滤纸上无残留物、滤液清澈等。
5. 题型五:海水晒盐提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海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介绍海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包括海水淡化、海水化学资源提取等。
《化学实验技巧》:深入解析化学实验操作的技巧,包括溶解、过滤、结晶等基本操作。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展示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深入了解海水晒盐提纯的原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现代工业海水晒盐的过程和技术。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海水晒盐提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④ 判断粗盐提纯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结晶出的盐结晶良好、过滤纸上无残留物、滤液清澈。
⑤ 海水晒盐提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食品工业中的食盐生产、化工产业中的氯碱生产。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3课时 粗盐的提纯教案(新版)鲁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第3课时粗盐的提纯教案新版鲁教版

第3课时粗盐的提纯本节课主要介绍氧气的性质和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间的转变,从而为学生学习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知识打下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氧气的制法的迫切愿望,因此本节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什么试剂可以分别除去溶液中的Ca2+、Mg2+、SO2-4,并进一步知道如何选择试剂。
(2)知道除去可溶性杂质时,所加试剂一般要过量,过量的试剂也要在后续实验中除去。
(3)在加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试剂除杂时,知道如何考虑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评价等方式,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重结晶法提纯粗盐。
【教学难点】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及除杂质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一、导入新课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如何将粗盐进行分离和提纯,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呢?这是本节课探究的主要内容。
二、推进新课活动1 复习巩固【投影】1.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2℃时将20g甲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将t2℃时乙的某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恰好达到饱状态,该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将t2℃时甲、乙晶体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1℃,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填“>”、“=”或“<”)乙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
2.通过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判断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是大还是小?为什么要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得到食盐,而不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
从氯化钠溶解度曲线图中可知,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其高温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氯化钠晶体的量少,大部分还溶解在水中。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第 海水“晒盐”的过程练习新版鲁教版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第1课时海水“晒盐”的过程[学生用书P22]1.关于海水“晒盐”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海水降温析出晶体B.海水晒盐后的母液因食盐减少而变成不饱和溶液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晶体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分解得到食盐晶体2.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实验操作中,可以将食盐水中的食盐结晶出来的是( ),A ) ,B ) ,C ) ,D )3.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4.含有蔗糖晶体的溶液a,从冰箱冷藏室里取出放置一段时间后,晶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
对于溶液a和b,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假设溶剂没有蒸发)( ) A.溶液a和b均为饱和溶液B.溶液a和b均为不饱和溶液C.溶液a一定饱和,且浓度a<bD.溶液a一定饱和,且浓度a>b5.下列有关海水晒盐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后才能析出晶体B.盐场必须建在阳光充足、雨量少的地区C.结晶池中析出盐后的母液没有用途,为防止污染须排入大海D.盐场利用日晒、风吹晒盐,采取的是蒸发结晶的方法6.25 ℃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A) ,B),C) ,D)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结晶B.蒸馏水中加硝酸银溶液不会出现沉淀C.饱和溶液浓度一定比较大D.海水晒盐余下的母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8.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⑤增加溶剂,⑥蒸发水。
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②③⑥9.[2018·梧州]海水综合利用流程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从母液中可进一步制得金属镁B.①处操作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还含有杂质D.析出粗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10.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的步骤,与粗盐提纯(只除去不溶性杂质)的三个实验步骤相同的是( )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B.从医用酒精中提纯酒精C.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不考虑其他可溶性杂质)D.从双氧水制氧气的废液中回收二氧化锰粗盐提纯(只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操作步骤依次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一、海水中的物质1.海水中的元素由多到少的顺序:O、H、Cl、Na、Mg2.海水中的物质由多到少的顺序:H2O、NaCl、MgCl23.从海水中提炼金属镁:发生的化学反应:①MgCl2 + Ca(OH)2 = Mg(OH)2↓ + CaCl2(从海水中分离出镁元素)②Mg(OH)2 + 2HCl = MgCl2 + 2H2O(转化成可电解的氯化镁)③MgCl2 通电Mg + Cl2↑二、海底矿物1.常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2.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产生的能量多,污染少。
3.金属矿物:多金属结核——锰结核三、海水淡化1.常用方法:蒸馏是通过加热蒸发而将液体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方法。
2.其他海水淡化的方法:“多级闪急蒸馏法”“结晶法”“膜法”第二节海水“晒盐”一、海水晒盐的过程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二、饱和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注意:⑴饱和溶液只是针对某一种溶质来说的,对于其他溶质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如饱和食盐水,对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而该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蔗糖。
(2)描述饱和溶液时,必须指明温度。
如“100g,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而不能说“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
2.判断:①根据食盐溶液中是否有未溶解固体来判断,如果有未溶解的食盐固体存在,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②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质,如果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溶质,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三、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计算1.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注意:1)概念中的四要素:①一定温度;②100克溶剂;③饱和状态;④质量;⑤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2克,表示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7.2g 氯化铵达到饱和。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海水“晒盐” 海水中的化学

(2)在操作④中过滤的速度很慢,其原因是 _制_作__过_滤__器__时_滤__纸_边__缘_没__有__紧_贴__漏_斗__内_壁__,__留_有__气_泡__(或__过__滤_前__浑_浊__液_体__没__有_经___ _过_静__置_沉__淀__而_直__接_进__行_过__滤__,_答__案_合__理_即__可__) _________________ (答一条) 。 (3)在操作⑤中容易造成液滴飞间溅歇加,热为(答尽案量合减理即少可液) 滴飞溅,除连 续用玻璃棒搅拌外,还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NaCl
H2O
[说明] 试剂加入N的aO顺H序+有H多Cl种==选=_择__,__但__碳_+酸_钠__溶__液__必_ 须在氯化钡溶
液之后加,否则过量的氯化钡无法除去;过滤之后再加盐酸。
知识点三 食盐的用途
食盐是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必需品,是重要的__调__味____品 和食品添__加_剂_____。食盐还是制造烧碱、氯气、盐酸和纯碱等的 基本原料,被广泛用于制造化学肥料、塑料、合成橡胶和染料 等。
知识点二 粗盐的提纯
1.粗盐的成分
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往往含有_可__溶_性____杂质(如氯化镁、氯
化钙等)和___不_溶__性__杂质(如泥沙等)。
2.粗盐的提纯(不溶性杂质)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溶解
大颗粒粗盐研磨后再溶 解
过滤 “一贴、二低、三靠”
蒸发
较多量固体析出时,停 止加热
玻璃棒的作用
核心二 粗盐的精制
例2 2017·青岛 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 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 转化为沉淀。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 精盐水。实验操作过程如图8-2-2所示:
2020年春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单元复习教学课件(共39张PPT)

精制 饱和 吸氨 饱和 碳酸化 碳酸
食盐水
氨盐水
氢钠
过滤 热解
纯碱
NaCl+NH3+CO2+H2O === NaHCO3+NH4Cl 2NaHCO3 =△=== Na2CO3+CO2↑+H2O
优点:原料经济易得、CO2和NH3可回收利用; 缺点:CaCl2用处不大,污染环境。 NaCl利用率低。
2.侯氏制碱法
D.④①③②
【迁移训练9】(2019春•沛县校级月考)下列关于 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中的说法合理是 ( C ) A.将氯化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B.烧碱既可以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 制碱法”制取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D.高温煅烧生石灰可以得到熟石灰
十、复分解反应 1、概念: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
B.盐场必须建在阳光充足、雨量少的地区 C.海水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后才能析出晶体 D.盐场利用日晒、风吹晒盐,采取的是蒸发结晶的方法
【迁移训练4】(2019•株洲中考)我国海水晒盐具
有悠久的历史,所得“盐”的主要成分是( B )
A.Na2SO4 C.CaCl2
B.NaCl D.Na2CO3
五、固体溶解度 1.定义: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 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海水提镁 常规矿物 可燃冰 锰结核 原理 方法
原理 流程 优缺点 原理 流程 优点 化学性质 用途
2 知识回顾
一、海水中的物质 1.海洋中有丰富的化学资源,其中: (1) 海水中最多的物质是__水_____ (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依次是 O、H、Cl、Na 。 (3)海水中最多的金属离子是_钠__离__子__;海水中最多的非金 属离子是__氯__离_ 子 ;它们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Cl 。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节 海水“晒盐” 课件

3.流程:海水
蒸发池
结晶池
粗盐 母液
。
二、结晶 1.结晶:固体物质从它的 饱和 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2.像NaCl这样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一般用 蒸发结晶 的
方法得到其晶体。 3.降温结晶: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可采取 冷却热饱和溶液 .
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这种方法称为降温结晶。
A.漏斗
B.玻璃棒
C.烧杯
D.酒精灯
5.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40 ℃和85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均为40 g B.该物质在60 ℃时的溶解度比40 ℃时的溶解度大 C.40 ℃时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D.将85 ℃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60 ℃,此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
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t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t1 ℃时,30 g乙加到100 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t2 ℃时,各100 g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析出固体甲多于乙 D.t2 ℃时,75 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 g水得到20%的溶液
9.(2016重庆)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B、C析
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 ℃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C 。 (2)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 BC (填
序号)。
A.降低温度 B.增加溶质 C.蒸发溶剂
(3)t2 ℃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 ℃,溶液中溶剂 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忽略水的挥发) A=C<B 。
三、溶解性与溶解度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课时作业 (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课时作业(新版)鲁教版(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关于海水晒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结晶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海水中氯化钠质量分数B.由于水分蒸发,蒸发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到一定数值C.母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也是所含杂质MgCl2、CaCl2的饱和溶液D.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雨量少、阳光充足有利于海水“晒盐”2.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若得到较为纯净的硝酸钾晶体,可采用的下列方法是( )A.过滤B.蒸发结晶C.降温结晶D.蒸馏3.(2012·黄冈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蔗糖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B.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是31.6 g,则100 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 gC.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D.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4.(2012·咸宁中考)现将粗盐提纯,并用制得的精盐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后停止加热B.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8 g,水42 gC.粗盐溶解和过滤操作时,都用到了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相同D.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5.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⑤6.(2013·潍坊中考)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甲、乙两者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D.40℃时,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得到乙的不饱和溶液7.(2013·河北中考)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 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未溶解固体的质4.2 2 0 9.2量/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C.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共26分)8.(3分)(2013·天津中考)如图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1)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