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辨伪十六条要领
最简便的鉴别真假玉器的方法

最简便的鉴别真假玉器的方法随着骗子技术的不段改进,制作出来的假玉和真玉相比越来越相似,那么该如何鉴别出玉的真假哪?今天店铺就给大家带来关于玉的相关小知识,帮你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出玉的真假,快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鉴别玉器的小技巧1、舌尖鉴别法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
此外,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主要看有无裂痕,有裂痕的其价值大减。
2、观察纹理有条件的话,可以用10倍放大镜观察一下玉石的内部机理。
你能不能看到纤维状或颗粒状的、像石棉一样纠缠在一起的纹理呢?如果有的话,这块玉石就可能是真正的软玉或翡翠。
而另一方面,绿玉髓则是一种微晶集合体,在放大镜下看起来是均匀的。
如果在放大镜下看到类似层状的纹理,那么你的这块玉上可能叠加了一层甚至两层其他东西。
3、听声音另外一种不用测量密度来判别真伪的传统方法就是听声音,首先听听塑料珠子相互敲打是什么声音。
然后找一块你已经确定为真玉的玉石,将其与你要测试的玉石轻轻相。
如果听起来很像刚才塑料珠子的声音,那么你测试的这块玉石很可能就是假的。
如果声音比刚才深沉一点、洪亮一点,那么可能就是真的。
玉器相关小知识1、全包裹、微透明了解和玉器的成因,就知道和玉器呈浑圆状,外表有厚薄不一的皮壳,颜色常有枣红皮、秋梨皮等。
浑圆状的仔料,皮色必然是全包裹的,巧雕、人工开门子和分割成小块的除外。
皮呈微透明、亮亮的或叫“有油脂光泽”,手捂或手握1~2分钟,即见其“出汗”。
2、皮似有一层不同颜色的毛毡这类仔料多为石皮仔料,由于形成璞玉的特殊围岩条件以及透闪石矿物的纤维交织结构。
这类仔料尽管已风化磨砺为浑圆状,但是其表面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砂眼”,呈毛毡状,在10倍放大镜下可以看出。
3、颜色自然仔料在河床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松软的地方沁上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
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变浅,裂隙上的颜色则由浅至深。
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很喜人,抢眼而不碍眼,并且,色泽随岁月增进愈显亲和力。
鉴别玉器真假的常用方法:

鉴别真假玉器的常用方法:
初学者由于不懂玉,最怕遇到赝品,下面介绍一些前人总结的经验方法:
1、滴水法: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状,久不散者是真玉。
2、触摸法:若是真玉,用手摸会有冰凉润滑的感觉。
3、观察法:真玉为天然矿物,借助放大镜及强光手电观察其内部晶体结构,多不均一。
4、舌触法:舌尖轻舐,真玉有发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
5、听声音:悬挂起来敲击,真玉声音清脆,人造假玉声音发闷。
6、用刀刻:真玉能刻动玻璃产生划痕,而自身毫发无损。
但此法只能排除卡瓦石,石英岩类就不行了。
7、找气泡:借助于强光,用放大镜找,哪怕只能找到一个,也能确认是玻璃。
在玻璃上一般是作不出高浮雕和圆雕的,所以多注意牌子之类。
8、用针挑:塑胶能用钢针挑得动,也能刻出划痕,甚至扎在上面。
塑胶比重小,拿在手里发飘。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复合材料应运而生。
以上的方法不一定能得到多大的帮助,关键还是要提高个人的审美素养。
真的东西永远是自然的、美好的,假的东西永远是生硬的、做作的。
要多看真品实物,看得多了,自己都能总结出一些独到的方法,比如有些资深的玩家,单靠手颠、眼看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玩玉、赏玉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愿世上多一些温良,少一些卑劣,让人们都能够生活在真诚与纯净的世间。
玉器真假的鉴别方法

玉器真假的鉴别方法
玉器是中国悠久文化的一部分,被赋予了神秘的含义和价值。
很多人问玉器如何区分真假,判断真伪并不容易,并需要一定的技术素养。
以下是玉器真假鉴别的一般方法:
一、重量鉴定:玉器的真伪与其重量有关,真品一般会比赝品重一些。
需要拿到同等大小的相同玉器进行比较,以觉得差别。
二、观色鉴定:真品里面含有崖玉油,发亮如绿、黄、蓝等色,对比一下赝品如无此现象,即可判断真伪。
三、观质鉴定:质地好的真玉水润滑润,把它放在手掌里轻滑,有种指间玉石的滑顺感,而赝品往往质地硬邦邦的,有种僵硬的感觉。
四、先比再劈鉴定:将真伪两种玉器放在一起,用同样的重物(如一块金属片)放在其上,使用同样力量从上往下劈,如果真玉没有裂痕,而且劈声硬,而赝品碰到劈头就把裂痕,则可以判断出真伪。
五、比较鉴定:玉器表面本身以外有些此外特征差异,比如上面有没有花纹印记,拉丝、打磨是否一致,玉质等,可以进行比较和对比来区分真伪。
六、咬边痕鉴定:纯正的玉器表面有种层层叠叠的玉砂感,可以把它放在口腔里嚼一下,不觉得靠,把它从边缘碰一下,也不会有深深的痕迹。
而赝玉表面极其坚实,只要把它从边缘碰一下,就会附上深深的痕迹。
以上是我对玉器真假鉴别的初步了解,并不能保证50%的准确率,但可以表明,玉器的真伪鉴别,还是需要由专业人士来做最终判断。
如果你想收藏珍贵的玉器,建议先去专业的玉器店挑选,这样可以减少购买赝品的可能性。
有时候,珍贵的玉器往往会伴随着一些收藏料,它们可以作为对真伪玉器的支持,可以想到玉器专家借助它们来做深入研究才最为安全可靠。
真假玉器鉴定最简单方法

真假玉器鉴定最简单方法
1. 嘿,你知道看颜色可是鉴定真假玉器的重要一招哦!比如说,真玉器的颜色通常是自然且温润的,要是看到那种特别扎眼、贼鲜艳的颜色,你不觉得奇怪吗?就好像一个人本来应该有自然的肤色,却突然变成了夸张的荧光色,那肯定不正常啦!
2. 哎呀,听声音也能分辨真假呢!拿起来轻轻敲一敲,真玉器的声音清脆悦耳。
你想想,那好听的声音就像风铃一样,叮叮当当的。
可要是闷闷的声音,不就像敲在一块破木板上吗,那肯定有问题呀!
3. 用手摸也是个办法哟!真玉器摸起来是凉凉的、滑滑的,特别舒服。
这就好比摸到了一块细腻的丝绸,感觉特别棒。
但要是摸着很粗糙,或者没啥特别的感觉,那还能是真的吗?
4. 观察纹路也很关键呐!真玉器的纹路是自然流畅的,就如同大自然的杰作。
可要是那些纹路生硬得很,像是硬生生画上去的,这不是明摆着有假吗?
5. 透光性也别忽视呀!真玉器在光下会有很柔和的透光表现。
这就好像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是那么温和。
要是不透光或者透光很奇怪,那可得多个心眼啦!
6. 试试硬度也挺有用的!真玉器比较硬的,不会轻易被划伤。
可以想象一下,它就像一个坚强的战士,不会轻易被打倒。
但要是轻轻一划就有痕迹,那肯定不是好货呀!
7. 最后,重量也能提供线索哦!真玉器拿在手里是有一定分量感的。
就好像手里握着一块有价值的宝贝,沉甸甸的。
要是轻飘飘的,怎么可能是真的玉器呢!
总之,鉴定真假玉器这些方法都很简单实用啦,只要你多留意、多观察,肯定能少吃亏!。
最简单可靠辨别玉真假的方法有效

最简单可靠辨别玉真假的方法有效玉器可分为软玉和硬玉两种,硬玉又名翡翠,从化学成分来看,软玉是含钙、镁和铁的硅酸盐,而硬玉则是含钠和铝的硅酸盐。
玉怎么辨别真假最简单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最简单可靠辨别玉真假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简单可靠辨别玉真假的方法(1)水鉴别法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状,久不散者是真玉。
(2)手触摸法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凉润滑之感。
(3)观察法将玉对着光亮处观察,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的是真玉。
(4)舌尖鉴别法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
此外,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主要看有无裂痕,有裂痕的其价值大减。
玉石的品质鉴别方法①质地。
天然翡翠质地透明或半透明,表面油润亮泽,仔细观察,可见近圆形的稍透明“盐粒”和围绕其周围的纤维状物质。
②硬度。
天然翡翠是硬玉,摩氏硬度是7度,用锋利的刀具刻划,不会留有痕迹;假玉硬度低,利刀可刻划出痕迹。
③翠性。
天然翡翠对着强光观察,可见其中有其他矿物颗粒的翠色闪光,称为翠花或翠性;用玻璃、塑料、瓷料制成的伪品都无此种“翠性”特征。
④相对密度(比重)。
天然翡翠结构坚硬紧密,无气泡,密度较大,敲击时声音清脆;伪品则结构较松或有气泡,密度较小,敲击声音沙哑不清脆。
⑤色泽。
真品翠色浓艳纯正。
而有些伪品是用白玉、蛇纹石、澳洲玉、韩国玉、云石甚至杂石,经脱色后,灌入高硬塑料浆并作加色处理,或浸入绿色液体制成“加色翡翠”,在强光下观察,可见绿色纹路,杂乱而细小;有的虽不显纹路,但浑浊不清,光泽差,其重量比真品轻。
将上述假品放入煮熔的蜡液中,所灌入的颜料会慢慢析出。
这样检验,既不会损坏被检样品,又可鉴别出真假。
用塞尔西滤色镜观察,加色翠在镜下为紫红色,天然真品颜色不变。
有的假翡翠用玻璃人工熔炼而成,结构松懈,绿色均匀偏暗,有的有气泡,用硬器敲击,声音沙哑。
玉石的选购技巧①看颜色。
看颜色是否纯正、浓艳、均匀,并用聚光手电筒检查是否有隐藏的杂色。
以颜色浓艳、纯正、均匀,杂质微小者为佳。
古玉鉴别方法

古玉鉴别方法
1.颜色鉴别法
颜色是鉴别古玉的基本方法之一。
一块古玉,其颜色应该均匀,清晰、光泽亮丽。
若色泽发暗、无光泽或者颜色不均匀,那么就有可能是伪品。
2.质地鉴别法
一个古玉,其质地应该光洁光滑,细腻,有质感。
若质地糙、不光滑、有开裂,那么就有可能是伪品。
同时,不同种类的古玉在质地上也有所区别。
3.重量鉴别法
同样大小的古玉,一般来说,真品的重量比假品的重量大,且真品的重量分布比假品的更均匀。
因此,鉴别古玉的重量是一个重要的鉴别方法。
4.灰度鉴别法
通过观察古玉的灰度来鉴别其真伪。
灰度越高的古玉,其质量越好。
真品的灰度应该比伪品的高,且总体均匀。
同时还要注意灰度的过度处理,有的商家会通过处理使灰度更高,这样也会让鉴别古玉的难度加大。
5.造型鉴别法
古玉的设计和造型也是鉴别古玉真伪的一个重要标准。
真品的古玉造型或图案比假品更为规整、有层次感、立体感。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古玉造型,可以进一步判断其真伪。
一个古玉的材质是鉴别其真伪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通常,真品的材质质地比假品要高,而且不同种类的古玉材质也有差异。
比如玉髓、和田玉等。
总之,鉴别古玉真伪的方法是非常多样化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法。
此外,鉴别古玉的过程还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经验丰富的专家。
因此,如果没有足够的鉴别经验和专业知识,最好去正规的博物馆或专业店进行鉴定,以防止被假冒伪劣的古玉所欺骗。
高古玉鉴别真伪的小常识与知识

高古玉鉴别真伪的小常识与知识1.断新老:器物部分钙化,沁色过渡自然,并且深入肌理。
短时间作假,绝对不会如此。
2.看包浆:古玉除了被腐蚀外,都会有包浆,最重要的是,打孔及刀工中的包浆应该与外面的包浆一致,并且浑然一体。
有的还会有局部的氧化突起同时存在。
3.把玉器放进80度左右的温水中,钙化的,会从裂缝中连续不断的冒出细小的气泡因为钙化后,改变了内部分子结构,变得疏松了。
没有钙化部分不会出现此现象。
4.许多玉器都有自然的裂纹,这是由于玉器长期在地下,受地热、地湿等影响,张裂所致。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十玉九裂”。
这也是出土玉器的一个明显的特性。
5.出土玉器都有阴阳面,因为受地湿地热矿物质等的影响,阳面变化较阴面变化小,也就是钙化、沁色、腐蚀等比阴面差。
6.看反光,因为古玉是手工加工而成,由于用力不均,加工面由很多细小的面组成,所以迎光看时,会有不同的反光。
一畏火:“常与火近,色浆即退”。
强光的持久照射亦应尽量避免,尤其出土不久的玉器,受光热后色更易变淡。
二畏冰:“常与冰近,色沁不活”。
三畏惊气:“佩者不慎,往往坠地,如落砖石之上,重则损伤,轻则肌理含有裂纹,其微细如发,骤视之而不得见”。
1、玉料:红山文化玉器一般采用辽宁岫岩软玉,矿物成分主要为粗细不均结晶状透闪石,玉料偏青或偏浅黄色,也有黄色的,一般硬度在6~6.5,比重2.9~3.1。
一般为蜡状光泽,也有一些呈玻璃光泽。
由于粗结晶岫玉的质地较软,内部结晶体构造很粗大,所以很容易染色、上沁。
一般看到的市场上的很多仿红山文化的玉料都被上过色,但是看起来比较自然,皆原因于此。
2、雕工:红山文化玉器的雕工一般都比较简单,没有太多的纹饰,一般简单的透雕比较多,多采用打洼工就是俗称的瓦沟纹,线拉工也很少,纹饰一般都是用玛瑙或石英工具加水和解玉砂磨制而成,所以红山文化玉器一般边缘都是有尖薄刃状之感。
红山文化玉器的钻孔一般分单面钻孔、双面钻孔和倾斜对钻三种方式,每种钻孔方式中都可以看到古人的打孔痕迹。
怎么辨别玉的真假简单方法

辨别玉的真假简单方法
1.水鉴别法:将一滴水滴在要进行鉴别的玉上,如果成露珠状、久不散者就可能是真玉。
2.手触摸法:玉石是有密度的,而密度不同,手感也会不一样,如和田玉:和田玉的密度比一般玉石的密度大些,会沉一些。
触摸时会有冰凉滑腻的感觉。
3.观察法:在灯光和太阳光下,观察玉石的话,会发现玉石的内部结构自然有序,看起来是非常舒服的。
而人工仿造出来的玉石,是没有这样漂亮的排列的,有明显的人造痕迹,甚至有些内部会有气泡。
4.舌尖鉴别法: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
5.放大法: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可看到真玉的内部呈纤维交织结构,粒度细;而人造玻璃可以看出气泡。
6.刀刻法:可在玉不显眼的地方用小刀刻,刻得动的一般是假玉,刻不动的可能是真玉。
7.火烧法:是破坏的鉴定法,烧后的黑和黄色如果水洗不掉,就是假的。
真的烧后冷却会有小水珠附在表面,而且一般烧黑了拿水一洗就恢复原来的颜色。
8.看颜色:玉颜色色泽都是浑然天成的,分布均匀自然。
而对于染过色的玉,颜色就比较艳丽,看起来不够自然。
手
9.听声辨别:天然的玉,声音敲出来是清脆的,而假玉敲出来就比较闷,这里建议用玉敲玉,这样出现的声音会体现出玉石本身的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在玉器的识伪中没有仪器进行有效的测试,但是利用我们掌握的科技文化知识,利用客观科学的理论分析,完全有能力对玉器的真与伪进行有效的识别。
1、历代玉器被广泛使用的玉石材料主要有白玉、青玉、黄玉、碧玉、岫岩玉等,而目前赝品有相当一部分使用的新开发的石料、矿料,或用黄岫岩假冒黄玉。
在实践中必须掌握和分清真伪玉器材料上的差别,分清同一种材料的新旧差别。
2、要认识各种玉器材料的基本结构特征,并且要知道硬度、密度的不均匀性及玉石材料的可渗透性。
当掌握了玉石材料的基本特性以后就能够分析古玉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埋藏的时间长短,对玉器本身应该造成的影响,有哪些氧化腐蚀特征,并掌握其演化过程的各种特征规律。
而赝品不是根据材料的特性,也不根据真品的各种特征,只是根据真品的表面效果进行模仿,违反了自然氧化和演变的规律,与真品有本质上的差别。
3、要掌握真品玉器材料方面的老化特征。
这种受浸蚀而老化的现象与赝品使用新材料或老旧残料进行重新切割磨制加工,成形后所暴露出来的新工艺面会产生明显的色差或破坏原有的氧化皮层。
4、不能把区别玉器材料作为辨别玉器真伪的决定依据,因为从古至今所使用的都是千百万年形成的同一种材料,在辨伪中只能把识别材料作为单荐辨伪的依据,如果材料上无法有效地确认差别,应该从其他方面继续搜寻真伪的差别证据。
5、目前赝品所使用的是一些质量极差、价格极低的玉石杂色料或石性严重的次料进行伪造,成形以后再进行人为强化腐蚀,造成玉器表面形成极厚的氧化腐蚀皮层。
这种皮层容易脱落而且脱落后根本没有洁净透润的质地。
这种花地杂色料是历代古玉不使用的,只是现代骗人用的一种石料。
6、要认识和掌握历代玉器绘画风格及表现风格,并掌握各时代玉器造型风格结构特征。
在辨伪中,有些玉器可以从造型结构上确认真与伪,但是有些高仿赝品极难识别。
在这种情况下,要从其他方面搜寻真与伪的差别证据由于民间玉器的风格造型极其古怪复杂,因而不能以器型风格决定其真伪,而只能作为感觉效果判断的一项参考。
7、玉器艺术的工艺与美术的完美结合体,古玉完美地体现了工艺效果。
而赝品在这方面有明显缺陷和不足,要么结构造型美而工艺技术磨制却达不到这种效果,要么工艺设计有缺陷。
8、我们必须承认,机械化程度的高低必然会对产品的工艺质量和标准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
从古至今制造玉器设备工艺和工具材料在不断地改革发展提高,因此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工艺技术特征。
当我们掌握了真品的基本特征,就会认识到现代赝品哪些部位工艺不对,哪些工艺技术磨制有缺陷。
要认识到玉器的加工方式从古至今始终利用的半手工半机械化的方式,在实践中必须分析工艺效果,哪些是机械设备本身的性能造成,哪些又是人为手工操作的不稳定性造成,从这方面区别真伪。
另一方面要有能力认识玉工磨制水平的差异所造成的某些工艺效果,识破赝品故意制造工艺误差或某些工艺技术缺陷,对比真伪玉器工艺死角部位的差异。
现代加工工具的材料和研磨材料的组成成分与传统之间的差别,造成纹饰线条方面的工艺磨制产生明显不同。
这种不同是设备工具及材料造成的,不是现代设备能够模仿的。
古玉器的加工磨制主要采用游离沙式的研磨方式,这与现代赝品的固定磨削式的成形的玉器有明显的工艺差别。
要掌握历代古玉在工艺磨制程序方面的规律,以及各种工艺技术处理手段方面的特征规律,对比赝品哪些部位的程序和处理手段有差别。
9、了解赝品的制假手段和技术,掌握赝品用现代的设备和技术进行模仿的各种工艺效果特征。
要分析和掌握真伪玉器的玻璃光效果差别,以及一般光亮玉器差别,并分析出光亮方面的技术和材料差别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理,从而区别真伪亮度效果差异。
10、历代古玉普遍存在着巧色及带色料玉器的现象,但这种材料在原有的基础上又经历长期地下环境的浸蚀,造成局部色料部位被首先氧化腐蚀,必须掌握这方面的特征规律。
玉器被氧化浸蚀部位大部分是由于某部位的硬度、密度及耐腐蚀性差造成的,特别是由于内部应力造成的玉器裂纹,这种状态会被首先渗透或浸蚀,它与赝品人为制造的假效果有结构上的差别。
现代赝品利用色料、
边角脏料假冒玉器的氧化,特别是利用材料本身的氧化石皮假冒,这种造伪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模仿手段。
实际上这类赝被假冒的部位其硬度、密度结构和色差,与真品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必须识别哪些是色料杂料和天然氧化皮仿造的赝品,哪些是真正腐蚀受沁。
真正的古玉无论受到哪些氧化腐蚀受沁都会产生硬度变化、色差变化、渗透过渡等现象,而赝品人为制造的明显的渗透现象、硬度变化、色差和过渡等现象。
要在广泛的实践中掌握真品氧化腐蚀受沁的特征规律,在此基础上区别哪些是人为的强化作伪,哪些是玉器的真正腐蚀受沁。
11、掌握生坑玉器的主要特征。
所谓生坑玉器的指出土以后没有进行过任何清造处理,玉器本身粘附着各种沉积物质,而且附着力极强。
而赝品是采用人为制造在玉表的附着物,这种人造附着物质粘结密度及粘结力很差,这是辨别真伪的一方面,生坑玉器应没有任何人为处理留下的痕迹。
12、半生坑玉器主要指出土后经过人为的清洗处理,这类玉器已失掉了生坑玉器的种种出土特征。
一般情况下,死角部位或某些腐蚀残损部位能够留下沉积物质,由于清洗有些部位会出现轻微划痕,工艺棱角出会产生轻微的人为致残现象。
而仿造半生坑玉器的赝品主要采取制造表面氧化层工艺方面采用保持工艺棱角部位的锋利度,死角部位沉积物质附着力却很差。
要特别注意并有能力区别半生坑玉器。
当前仿造半生坑玉器的赝品有相当数量流入市常
13、半熟坑玉器的指出土后经过几年或几十年的收藏,手感及透润程度并没有达到相当的熟旧程度。
这类玉器表面有氧化质感并有轻微的磨损,轻微的棱角碰伤,有些死角部位仍然存留沉积物及其他各种特征。
这种玉器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仿造成这类玉器的赝品主要是采取球磨振荡设备及喷沙设备制造表面氧化质感效果,使整体结构及工艺棱角产生圆滑过渡。
这类玉器的仿造难度很大,与真品对比会找到赝品的很多漏洞。
14、熟坑玉器是长期收藏把玩使玉器的工艺棱角有相当的圆滑过渡,手感极好。
在把玩中,人体的汗液、酸、碱、植物蜡等渗透到玉器纵深,使玉器内部折射光加强交反射到玉器表面形成半透明状态的油透感,经过人为长期盘磨会使玉器表面产生不同时期的划痕重叠现象,有些残损会产生残痕圆滑过渡。
而赝品不具备这种时间和条件,因此只能采取加强表面光亮度的手段进行假冒。
当前有一定数量的假熟坑玉器,仿造效果普遍不佳。
15、必须掌握赝品用氢氟酸进行腐蚀所产生的各种状态,因为这类赝品残留有的毒气体对人体危害极大,不能在房间内摆放或随身佩带。
16、收藏玉器不能局限性只懂得玉器,必须对雕塑、瓷器、绘画、竹木牙角、金银铜器等古董项目有识别真伪的基本能力,因为其他类古董的真伪所表现的特征规律与玉器是相通的。
辨伪首先要确认真品,只有在实践中掌握真品的实质,才能够具备识伪的能力,才能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文化内涵。
更不要采取自我封闭的收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