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单元测试 鲁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发展同步练习岳麓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发展同步练习岳麓版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I卷(选择题)1.“1991年岁末,莫斯科风雪弥漫,克里姆林宫屋顶上已不见印有锤子和镰刀的鲜艳红旗”。

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宪章运动失败B.巴黎公社失败C.赫鲁晓夫改革失败D.苏联解体2.苏联解体的时间是()A.20世纪80年代中期 B.1989年下半期 C.1990年初 D.1991年底3.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正式宣布辞职,苏联正式解体。

这一事件震惊了世界。

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那么下面哪些是它的弊端()①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②产品品种单调,质量差③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④阻碍了工业化的进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1991年12月25日,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镰刀锤子旗下降,之后升起了白蓝红三色旗,这件事反映的史实是()A.苏联解体 B.两德统一C.捷克斯洛伐克分裂 D.南斯拉夫解体5.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进行了改革。

其中成效较为突出的国家是A.保加利亚 B.匈牙利C.捷克斯洛伐克 D.南斯拉夫6.“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印有锤子和镰刀的国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悄然滑落,它似乎带着无奈与遗憾、不甘与挣扎向人们诉说着什么。

寒风中,只有几个匆匆过客看到了这个历史性的场面。

一个苦难辉煌交织的大国就这样在历史的烟尘中无声地消失了……”。

材料中“一个苦难辉煌交织的大国”指的是()A.英国 B.德国 C.苏联 D.西班牙7.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最高苏维埃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立国69年的苏联从此正式解体。

导致苏联解体的最根本原因是( )A.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B. 戈尔巴乔夫实行错误的政策C. 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D. 民族矛盾的激化8.“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2课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习题2岳麓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2课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习题2岳麓版

第12课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选择题:1、为了区别“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老师出了下面一题,看看你能否选对:1956年匈牙利事件爆发的内在因素是()A、苏共“二十大”后对斯大林的批判的影响B、匈牙利兴起的要求民族自主和改革的潮流。

C、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D、苏联出兵干涉,激起人民的不满2、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东欧国家纷纷进行改革,力图摆脱危机。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中,较为突出的改革是()A、匈牙利改革B、捷克斯洛伐克改革C、民主德国改革D、波兰改革3、抓住重要年代进行归纳学习,是学习历史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下列社会主义国家发生的大事中,不属于1956年的是()A、苏共二十大B、匈牙利事件C、布拉格之春D、中共八大4、80年代至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不能表明()A、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B、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C、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验D、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5、老师让大家找出,20世纪80年代东欧国家出现的经济困难的表现,小慧找出了以下四点,老师说,有一项是错误的。

你能看出来吗?()A、外债负担沉重B、通货膨胀C、生活水平下降D、苏联放松对东欧的控制6、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共产党纷纷下台,社会制度发生了改变。

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B、国家外债累累,人民生活水平下降C、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影响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7、“布拉格之春”遭到镇压的主要原因是()A、改革没有顺应民意B、改革强烈要求摆脱苏联模式C、改革损害了华沙条约国的利益D、改革的条款损害了苏联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东西。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练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练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练习题(附答案)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知识要点:赫鲁晓夫改革、苏联解体、匈牙利改革、东欧剧变一、选择题1、苏联共产党最后一任书记是()A、赫鲁晓夫B、戈尔巴乔夫C、列宁D、斯大林2、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领导国家的权力和能力后,俄罗斯领导人()控制全局。

A、叶利钦B、普京C、普里马科夫D、伊万诺夫3、1993年,()国家可能不存在了A、波兰B、苏联C、美国D、英国4、东欧剧变实际是()在变。

A、各国执政党的变化B、社会制度的变化C、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D、各国经济制度的变化二、填空题1、1953年后,斯大林逝世后,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进行改革。

2、年月日,苏联解体。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模式进行经济建设,他们也进、行了系列改革,其中的改革较为突出。

其它的改革成效都不大,1968年,试图摆脱苏联控制的改革,被苏联镇压。

绒、三、简答题1、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2、“八一九事件”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吗?3、简述匈牙利改革的内容?4、东欧巨变的表现?四、材料分析题1、去年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世界是的格局已经结束,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上各种力量分化组合,新旧矛盾交织,天下依然很不安宁。

----------摘自1992年3月李鹏的政府工作报告请回答:①这个“剧烈变化”是指什么?②你认为这个“剧烈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写两点)③这个变化对于我国有何启示?第五单元一1、B2、A3、B4、B二1、赫鲁晓夫;2、1991年;3、斯大林模式,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1、他的改革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他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下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曾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改革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被迫下台。

2、八一九事件只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一个原因,但是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很多,政治原因,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经济原因,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民族矛盾加剧。

2018年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单元小结检测题课件

2018年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单元小结检测题课件

材料二:1968—1973年,匈牙利国民收入年均递增6%,人民消费水平 以5%-6%的速度提高,外贸平衡略有盈余,经济领域都呈现一定活跃状态。 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匈牙利改革因遇到一系列困难,改革出现低 潮。 材料三: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在杜布切克的领导下开始全面改革:政 治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经济上扩大企业自主权,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外 交上奉行独立自主。改革受到群众的欢迎,被称为“布拉格之春”。但是 捷共的改革遭到了苏联的反对,后来苏联竟纠合其他国家公然入侵捷克斯 洛伐克,干涉其改革。“布拉格之春”因遭到“莫斯科寒流”的侵袭而中 断。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匈牙利在经济、政治上改革的举措。(2分)
【点拨】1953年斯大林逝世,苏联人民在赫鲁晓夫领导下进行了改革,在农 业上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业发展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 展,故选C项,A、B、D的举措分别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1928—1932年、 1921年。 3.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在政治上的改革不包括( C ) A.批判个人崇拜 B.加强民主法制 C.发动清洗运动 D.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10.(广西来宾中考)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在短短的一年里南斯拉夫一分 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统一,这些现象 反映的是( B ) 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 C.欧洲结盟 D.中东战乱 11.(四川达州中考)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动荡,出现了 雪崩式的政治变化。下列选项与此无关的是( C ) A.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 B.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C.中苏关系恶化 D.改革成效不大,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点拨】本题考查东欧剧变的原因。C项不正确,中苏关系恶化与东欧剧变 没有关系,况且中苏关系恶化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而东欧剧变发生 于20世纪80年代末,故选C项。 12.(2015· 四川雅安中考)“1991年12月25日19点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 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徐徐地、却是永久地降下。它从事实上宣告一个时 代就此终结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C( A.南斯拉夫分裂 B.两德统一 C.苏联解体 D.捷克斯洛伐克分裂

岳麓版中考一轮复习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复习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岳麓版中考一轮复习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复习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3.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A.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B.各国的共产党完全失去了人心 C.各国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 D.各国党和政府过分重视轻工业


4.右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 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5.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 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 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 A.国家已经四分五裂 B.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D.执政党失去了政权 6.曾一度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的匈牙利也发生了社会 剧变,我们从东欧剧变中得到的启示是: A.根据本国国情建设社会主义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D.坚持计划经济体制


7.2002年欧洲有3亿多人民正式告别了他们祖辈多年使用的本 国货币,开始共同使用唯一合法货币—欧元,这体现了 A、国际联盟的成立 B、联合国的成立 C、欧洲的联合 D、亚太经济合戈尔巴乔夫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长就加深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23.历史结论的提出,必须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下 列历史结论,不正确的是( ) 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意味着帝国 主义列强之间矛盾的彻底消除 C.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 结 D.纳米比亚的独立,宣告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 几百年的历史结束
1.目前,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的世界上最大的经 济体 A.三国同盟 B.联合国 C.欧洲联盟 D.国际联 盟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单元测试题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单元测试题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单元测试题命制人:师怀军命制时间:3月3日一.选择题(共25小题,50分)1.20多年前,一位老年妇女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为骄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引发这位老年妇女感慨的事件是()A.十月革命 B.东欧剧变 C.华约建立 D.苏联解体2.“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冷战消失了”的标志性事件是()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美苏争霸 D.苏联解体3.赫鲁晓夫说:“一些部长坐镇在莫斯科,而他们的下属企业却远在萨哈林岛,要从莫斯科来管理这些企业是很困难的.”为此,苏联采取的改革措施是()A.大力推广玉米种植 B.重点发展重工业C.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D.扩大企业自主管理权4.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宣告苏联解体,这标志这()A.雅尔塔体系的结束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瓦解C.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D.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5.“苏联的领袖们并没有像罗曼•罗兰期待的那样,及时发现和纠正包括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内的一些政策弊端,以至于积重难返,丧失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苏联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些政策弊端”不包括()A.经济计划统得过死B.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C.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D.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6.下列属于同一性质的改革是()①大化改新②北魏孝文帝改革③巴黎公社④当代中国农村改革⑤美国南北战争⑥赫鲁晓夫改革⑦戈尔巴乔夫改革.A.①②⑤B.③④⑦C.④⑥⑦D.⑤⑥⑦7.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的“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A.国家已经四分五裂 B.社会制度发生变化C.国家名称发生变化D.执政党失去了政权8.“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十月革命 B.匈牙利事件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9.“1991年12月25日19点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徐徐地、却是永久地降下。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 单元检测(答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  单元检测(答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单元检测(答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单元检测(答案)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课程标准]● 知道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了解苏联的改革与变化以及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中考考点]4.1991年12月25日,红蓝白三色旗取代了镰刀锤子红旗,以此为标志而结束的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A.67年B.69年C.75年D.74年5.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是A.《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B.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建立独联体的文件C.俄罗斯等三国领导人签署明斯克协定D.叶利钦及其支持者掌握国家政权6.下列有关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发生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苏联进行政治改革②苏联进行经济改革③“八一九事件” ④苏联完全解体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7.1992年,国内一旅游团要出国旅游,在旅游行程表中不会出现的国名是A.法国 B.苏联 C.意大利 D.英国8.“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

它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国家?A.英国 B.苏联 C.美国 D.中国9.亚历山大二世、列宁、戈尔巴乔夫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们都对当时而临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改革。

下列对他们所领导的改革评价准确的是A.三次改革都使国家性质发生了变化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列宁的改革,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土义国家D.戈尔巴乔夫改革,加强了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10.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

”据此判断,他评说的是A.列宁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邓小平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11.《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讲到:l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事件是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 C.赫鲁晓夫改革 D.美苏争霸12.美苏争霸的两极解体的标志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一超多强”局面的暂时形成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第三世界国家的奋起13. 匈牙利在政治方面的改革包括①改善党的领导②发扬社会主义民主③健全法制④改革管理体制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14. 东欧剧变的原因不包括A. 高度集中的体制B. 严重的经济困难C. 改革措施不当D. 共产党丧失政权15.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A. 执政党丧失政权B. 更改国家名称C. 社会动荡不安D. 社会制度变化二、非选择题1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50年,(苏联)农业总产值已经接近1940年的水平,其中,籽棉、甜菜、肉、蛋、奶的产量还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但是粮食生产停滞不前,长期处于落后状态,1950年全苏联的粮食产量仅有81 200万吨,比1940年还少440万吨。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13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特色训练 岳麓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13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特色训练 岳麓版

第13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特色训练30分钟训练(巩固类练习,可用于课后)1.苏联解体的标志是(A.《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B.C.赫鲁晓夫改革D.2.东欧剧变的实质是(A.B.C.D.3.1990年苏联政局动荡的直接表现是(①苏共放弃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②国民经济大滑坡③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裂严重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4.苏联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A.B.C.D.5.苏联解体表明(A.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B.C.“苏联模式”的失败D.6.(1)图52图52(2)他在什么事件以后掌握了国家大权?(3)他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7.连线题: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二的国家德国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五的国家东欧剧变后实现统一的国家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列宁全集》材料二:东欧的事件对我们来说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

东欧的问题首先出在内部。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三:这些事情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

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

这些事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现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1)根据材料一分析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最根本的任务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东欧剧变的原因。

(3)谈谈社会主义国家从东欧剧变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9.有人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10.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单元测试(五)
一、单项选择题
1.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在苏联开始进行改革的是()
A.勃列日涅夫B.赫鲁晓夫C.安德罗波夫D.契尔年科
2.苏联“八一九”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B.苏联经济改革出现困难
C.1990年苏联局势动荡D.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
3.“八一九”事件后,掌握苏联国家大权的是()
A.戈尔巴乔夫B.叶利钦C.亚纳耶夫D.发动政变的党内高级干部
4赫鲁晓夫开始担任苏联领导人是在()
A.1951年 B.1953年C.1955年 D.1957年
5.斯大林逝世后,首先在苏联推行改革的领导人是()
A.勃列日涅夫 B.戈尔巴乔夫 C.赫鲁晓夫 D.叶利钦6.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哪个领域()
A.政治 B.经济C.军事 D.外交7.戈尔巴乔夫改革后的苏联政体是()
A.无党制 B.一党制C.两党制D.多党制
8.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的时间是()
A.8月19日 B.7月19日 C.9月18日 D.7月18日9.政变事件后得以控制全局的俄罗斯领导人是()
A.利加乔夫 B.安得罗波夫 C.叶利钦 D.普京
10.苏联解体是在哪年的年底()
A.1990年B.1991年 C.1992年 D.1993年
11.对赫鲁晓夫改革评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改革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D.改革使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
12.对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使苏联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B.使国家权力分散
C.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D.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
13.“九一八事件”的直接影响不包括()
A.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 B.使苏联立即解体
C.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D.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
14.首先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加盟共和国不包括()
A.俄罗斯 B.白俄罗斯 C.立陶宛D.乌克兰
15.导致世界两极格局终结的历史事件是()
A.东欧剧变B.苏联解体C.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D.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16.东欧剧变开始的时间是()
A.20世纪80年代初期B.20世纪80年代中期
C.20世纪80年代末期D.20世纪90年代初期
17.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各国政党变化B.各国国名变化C.经济制度变化D.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18.东欧剧变的历史原因是()
A.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B.东欧多数国家发展缓慢
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东欧国家松绑
D.西方推行“和平演变”策略的结果
19.1991年12月25日,红蓝白三色旗取代了镰刀锤子红旗,以此为标志的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A.67年B.68年C.69年D.70年
20.东欧剧变前,导致其严重政治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党内出现了反对派B.执政党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
C.自身严重的经济困难D.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
21.匈牙利事件发生于
A.1956年 B.1968年 C.1980年 D.1989年
22.1968年被苏联镇压的改革发生在()
A.匈牙利 B.罗马尼亚 C.南斯拉夫 D.捷克斯洛伐克23东欧剧变发生于()
A.1956年 B.1968年 C.1989年 D.1991年
24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五的国家是()
A.捷克斯洛伐克 B.南斯拉夫C.匈牙利 D.波兰
25.东欧社会主义建设走弯路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方势力干涉 B.因民族矛盾加剧 C.按斯大林模式进行 D.因党派之间斗争26.匈牙利在政治方面的改革包括()
①改善党的领导②发扬社会主义民主③健全法制④改革管理体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东欧剧变的原因不包括()
A.高度集中的体制 B.严重的经济困难 C.改革措施不当 D.共产党丧失政权
28.东欧剧变后,下列哪一国家内战频烦,且分裂出多个国家()
A.匈牙利 B.波兰 C.罗巴尼亚 D.南斯拉夫
29.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执政党丧失政权 B.更改国家名称C.社会动荡不安 D.社会制度变化30.现在如果你去欧洲旅游,你不可能去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 C.德国 D.捷克斯洛伐克
二、搭配题
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二的国家德国
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五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
东欧剧变后实现统一的国家南斯拉夫
三、材料解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东西。


──《列宁全集》材料二东欧的事件对我们来说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

东欧的问题首先出在内部。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这些事情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

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

这些事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现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1)根据材料一分析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最根本的任务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东欧剧变的原因?
(3)谈谈社会主义国家从东欧剧变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2.阅读下面的材料:
1991年12月25日晚,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的职务,同时,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镰刀锤子红方旗徐徐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至此,存在了七十年之久的苏联最终解体。

回答:
(1)二战后到苏联解体前世界格局是怎样的?
(2)继戈尔巴乔夫之后入主克里姆林宫的俄罗斯领导人是谁?
(3)苏联的解体,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苏联的解体给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四、问题探究
1.讨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

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请谈谈你的想法。

2.从东欧剧变,谈谈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的影响。

单元测试(五)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B 5. 6.B 7.D 8.A 9.C 10.B 11.D 12.D 13.D 14.C 15.B 16.C 17.D 18.A 19.C 20.C 21.A 22.D 23.C 24.B 25.C 26.A 27.C 28.D 29.D 30.D
二、搭配题
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二的国家德国
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五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
东欧剧变后实现统一的国家南斯拉夫
三、材料解析:
1.(1)发展生产力。

(2)东欧剧变的原因主要出自内部,具有必然性。

没有找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人民不满,西方推行“和平演变”策略。

(3)社会主义建设要从本国国情出发,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2.(1)美苏争霸的两极对抗(2)叶利钦(3)两极格局的世界宣布终结,美国开始独霸世界(4)①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它宣告了苏联模式的失败。

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蒙上了一层阴影。

②改革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并加强党的领导。

③要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④对西方敌对势力的作法要采取正确对策。

四、问题探究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改革,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改革,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出现不同的结果可从这几个方面分析:①改革中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②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③是否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④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等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对策。

(学生可以先分成小组讨论,再进行全体交流。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深入思考,言之有理)
2.东欧各国大都照搬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在二战后初期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作用,但以后这一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东欧各国出现经济困难,有的国家进行了改革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因各种原因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导致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东欧剧变最深刻的社会根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