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项训练--句子的排序与衔接;对联、修辞与仿写练习

合集下载

(提分专用)2020中考语文总复习 专项必考卷(五)句子的排序与衔接;对联、修辞与仿写练习

(提分专用)2020中考语文总复习 专项必考卷(五)句子的排序与衔接;对联、修辞与仿写练习

专项提分卷(五) 句子的排序与衔接;对联、修辞与仿写(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一、句子的排序与衔接(18分)1.(2018·桂林)下面语句的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A)(3分)①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

②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

④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

⑤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

⑥一些人在立志时则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A.③⑤①⑥④②B.③⑥④②⑤①C.⑤④①⑥②③ D.⑤①④⑥②③2.(2018·乐山)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B)(3分)①我就是这样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②当然,人们需要在规则中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方式或者基本的生命准则③一个人能做出一万种姿势,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限种可能,姿势的改变就是潜能最大限度的开发④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必须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有多大的能量,自己有什么样的需要⑤然后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⑥也能在生命的规则中找到一些让自己过得更好的方法A.②①③⑤⑥④ B.③①②⑥④⑤C.②⑥④③⑤① D.①③②④⑥⑤3.(2019·预测)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①越来越多的人擅长人机交流,而不是人际交流。

②智能手机确实给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方便,但负面影响也日益明显。

③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加强现实沟通,是新一代年轻人应遵循的生活方式。

④这使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儿逐渐变弱。

所以,我们呼吁:抵制手机诱惑,走向健康生活。

⑤人们对手机类电子产品越来越依赖,几乎时刻也离不开,由此衍生出一个新词——屏奴。

⑥从固定电话的出现,到移动电话的广泛应用,再到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

A.⑥⑤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⑥⑤C.⑥④①⑤②③ D.⑥②⑤④①③4.(2019·预测)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C)(3分)①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基础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基础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基础运用《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基础练习1.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我们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B.区长的意思,要放长线钓大鱼,设法打进他们的组织里去。

C.小妹妹拉达,是一只雏凤。

D.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

1.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参观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

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1.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B.电影《芳华》是冯小刚与严歌苓联手打造的一部反映我军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工团生活的大片。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1.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是( )A 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

B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D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1.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专题五 句子衔接、排序、仿写与对联(含修辞)

专题五 句子衔接、排序、仿写与对联(含修辞)

典例剖析
方法点拨
即学即练
考点训练
③只见坡上坡下,花连花,树挨树,层层叠叠,红绿交 替,使人仿佛身临千年前那遍植芙蓉、高下相照的古“锦 城”。 ④当秋阳普照,寒霜下的“醉芙蓉”闪闪烁烁,似朗星 点点, 色泽由白色渐渐变成粉红, 进而转为大红, 奇趣无穷。 A.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B.④③①② D.②④①③
典例剖析
方法点拨
即学即练
考点训练
[ 例 1](2016· 山东淄博 )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 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 神。读山水小品,宜 ________。读忠烈传,宜 ________。读 奸佞传,宜 ________。读“骚”宜空山悲号,可以惊壑。读 “赋”宜 ________。 ①纵水狂呼,可以旋风 ②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
典例剖析 方法点拨 即学即练 考点训练
典例剖析
方法点拨
即学即练
考点训练
1.将备选的三个短语分别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括号内, 使表达准确连贯。 (只填序号 ) 王蒙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说, 还是写小说更文学, 更想象, 更自由,更留下了创造、理解、发挥,更真实的虚构,更鲜 明的直观,还有懂与不懂、( 空间。 ①五体投地与气急败坏 看得下去与看不下去
典例剖析
方法点拨
即学即练
考点训练
【思路归纳】首先分析例句特点:结构上用关联词“ 无论„„ 还是„„ 都„„”串联起来;内容上表达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艺术 品 ”,是一种赞美的基调;修辞上 “天空和灰尘是艺术品” 运用了 比喻。仿写的句子要注意在结构、内容基调、修辞等几个方面和例 句保持一致。然后斟酌协调仿句,首先要确定句子陈述对象,例句 中 “天空 ”和“ 灰尘 ”是自然界中高大和渺小特点对比鲜明的一组 对象, 那么仿句的陈述对象也最好选择特点对比鲜明的一组, 如 “大 树和小草” “大海和小溪” “ 高山和砂石 ” “ 玫瑰和小花 ” 等。然后 按照例句句式结构和修辞运用特点,表达和例句相近的内容。

《点拨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句子的仿写、排序、衔接、修辞及对联

《点拨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句子的仿写、排序、衔接、修辞及对联

第二部分 知识积累与运用
4.(•滦南一模•2分)下面句子的排序,与上文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
(
D)
我们吸收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当表针一指到四点
的时候,我们就赶忙起床,________
①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
②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的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的亮度
比初升和正处中天时,都亮得多。
返回
第二部分 知识积累与运用
学 中考高频考点例析——揭秘河北真题
考点二 句子排序
典例2(2014·河北·3分) 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由于“这一代网络”中,各网络之间相互独立,导致网络 间的消息传递变得非常麻烦。 ②这就是NGN中最重要的“多网融合”思想。 ③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中文名字被称为“下一 代网络”。
第二部分 知识积累与运用
④把这些内容都融合到一个网络,也便于集中控制管理,促进
不同信息流间的协同合作。
⑤而在NGN里,人们可以传递语音、数据、媒体流等多种类型的
信息。
⑥所谓“下一代网络”,是针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一代网
络”而言的。
A.③①⑥⑤④②
B.⑥③①⑤②④
C.③⑥①⑤④②
D.⑥①③⑤②④
C
方法点拨
语句排列“三抓”法 一抓中心。浏览各句,看是围绕什么来说的,这样就可以根据“中心 句”“总领句”或“总结句”来确定首句或尾句。 二抓思路。从文体来说,记叙文常以时间变化、事情发展为序;议论 文常把观点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说 明文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后面的材料句用来说明事理,而材料内 部又往往遵循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 三抓标志。在句子或语段中有一些词语往往会体现出句子之间的关系。 这些词语多是一些暗示性的词语:如“换句话说”,表示等同关系, 位置在后;“同时”,表示并列关系,位置在后;“反过来说”表示 相反的关系,位置在后;“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 的顺序,不可倒置;“先前”与“后来”,“过去”“现在”与“将 来”,表示时间的先后。

中考语文备考,句子的衔接与排序专练(含答案共10页)

中考语文备考,句子的衔接与排序专练(含答案共10页)

专练06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易失分点解读】【易失分点“避雷”】【注意事项】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

句子排序问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②分析选段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③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选项。

④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一)考虑因素一般来说,语段的排序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因素:①空间关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等。

②时间关系:从早到晚,从过去到现在等。

③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此到彼等。

④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

⑤思维规律:由一般到个别,由个别到一般,由概括到具体,由具体到概括等。

先要准确的把握整体语段的基本内容,找到其中体现顺序的那道“线”,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排序。

(二)答题步骤①把握基本内容。

首先应该初步判断需调整语段的基本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基本内容倾向,然后抓住其关键语句及表明层次的语句。

②初步分层归类。

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初步确定开头、主体和结尾,并把有关语句分层次归类。

这样可把众多的语句先划分为几个小组,便于局部小范围排序。

③连缀排列顺序。

这是排序的关键一环。

一般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即先将其中连缀特征明显的句子连接成若干个小句群,然后再把这些小句群连成大句群。

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④检查调整确定。

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分析思路是否清晰并自然贯通,结构是否相对完整,句间层次关系是否恰当。

若检查出有不当之处,立即调整。

在整体审视之后,可最终确定。

【对点过关训练】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阅读一本书应该像是你与作者之间的对话。

②有关这个主题,他知道的应该比你还多,否则你根本用不着去跟这本书打交道了。

中考语文 仿写、对联与句子排序

中考语文 仿写、对联与句子排序

仿写、对联与句子排序(含修辞)一、仿写、补写、修辞1.根据画线句子仿写。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

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2.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我却偏爱冬季。

没有冬的肃杀,或许我们永远感受不出春的温柔妩媚;没有冬的单调,或许我们永远欣赏不到夏的多姿多彩;没有冬的真实,或许我们永远摆脱不了秋的虚无怅然。

冬,就像一杯浓浓的苦咖啡,虽苦却芳香撩人,让人留恋。

3.请仿照下面画波浪线句子的内容和结构仿写两个句子。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读冰心的诗歌,我感悟了纯真细腻的情感;读培根的随笔,我体会到了透彻深邃的哲理。

读傅雷的家书,我学到了谦虚严谨、积极向上的做人道理;读高尔基的小说,我拥有了战胜坎坷命运的力量;读鲁迅的诗集,我获得了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坚韧意志;读陆游的诗词,我树立了忠诚爱国、抗敌立功的志向。

4.依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一句话。

要求句式、结构相同,上下文意连贯,并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

人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

你的祝福如久旱时的一场甘霖,为我送来凉爽;如沙漠里的一片绿洲,为我带来希望;如春天里的一缕清风,为我送来芬芳。

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人生的风雨,拥抱绚丽的彩虹。

如寒夜里的一团火,为我送来温暖。

5.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

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岗;欣赏是一抹阳光,催开含苞的花蕾;欣赏是一汪甘泉,浇灌枯竭的希望。

示例:欣赏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进的方向。

中考语文总复习 专项提分卷(五)句子的排序与衔接;对联、修辞与仿写练习

中考语文总复习 专项提分卷(五)句子的排序与衔接;对联、修辞与仿写练习

学习资料专题专项提分卷(五) 句子的排序与衔接;对联、修辞与仿写(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一、句子的排序与衔接(18分)1.(2018·桂林)下面语句的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A)(3分)①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

②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

④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

⑤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

⑥一些人在立志时则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A.③⑤①⑥④②B.③⑥④②⑤①C.⑤④①⑥②③ D.⑤①④⑥②③2.(2018·乐山)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B)(3分)①我就是这样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②当然,人们需要在规则中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方式或者基本的生命准则③一个人能做出一万种姿势,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限种可能,姿势的改变就是潜能最大限度的开发④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必须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有多大的能量,自己有什么样的需要⑤然后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⑥也能在生命的规则中找到一些让自己过得更好的方法A.②①③⑤⑥④ B.③①②⑥④⑤C.②⑥④③⑤① D.①③②④⑥⑤3.(2019·预测)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①越来越多的人擅长人机交流,而不是人际交流。

②智能手机确实给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方便,但负面影响也日益明显。

③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加强现实沟通,是新一代年轻人应遵循的生活方式。

④这使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儿逐渐变弱。

所以,我们呼吁:抵制手机诱惑,走向健康生活。

⑤人们对手机类电子产品越来越依赖,几乎时刻也离不开,由此衍生出一个新词——屏奴。

⑥从固定电话的出现,到移动电话的广泛应用,再到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

A.⑥⑤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⑥⑤C.⑥④①⑤②③ D.⑥②⑤④①③4.(2019·预测)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C)(3分)①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考语文轮复习:对联与仿写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

中考语文轮复习:对联与仿写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

中考语文轮复习:对联与仿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轮复习:对联与仿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中考语文考试中,对联和仿写是常见的试题形式。

对此,考生需要通过专项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

以下是对联和仿写的专项练习题目及答案解析。

一、对联1、题目:雁落平沙,龙飞凤舞。

请写出对联。

答案:风吹柳絮满天堤,雨打芭蕉无处栖。

解析:对联要求对仗工整,表达意境相当,所以做对联的时候需要注意平仄音律。

本题的上联描述的是春天和谐美妙的景象,可以根据“春天”的特点,选取相应的平仄音韵词汇,如“吹”、“柳”、“堤”等,构成平仄相对的对仗。

下联则以“雨天”的景象为主,描述的是落寞凄凉的画面,构成平仄对仗的关系。

2、题目:烈日炎炎,沁人心脾。

请写出对联。

答案:苍天拱手,来者是客。

解析:本题的上下联难度较大,需要考生根据题目的“烈日炎炎,沁人心脾”和“苍天拱手,来者是客”的主题,选取平仄相对的韵词和表现手法,构成对仗性的对联。

二、仿写1、题目:仿写古诗《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以及“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意境,仿写一首新诗。

答案:晴霞如画描碧天,半岛晨曦尽染红。

涟漪微起海面近,远树长阴波上凭。

静坐渔村宜晚炊,浪语渔舟空灯明。

解析:本题要求对“观沧海”的意境进行仿写,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选取类似的形式和词汇进行表达。

新诗的词语需要于原文具有相似的意境和语境,同时完成表达的简练和凝练。

2、题目:仿写《枯藤老树昏鸦》。

沈从文在《边城》中,用《枯藤老树昏鸦》来描绘边城的孤独冷寂。

请仿写一首新诗,以“铁路穿越群山,枫叶染红远山”为题材。

答案:铁轨穿越群山深,飞鸟悠然经此心。

地中一线前行远,方见早秋枫叶红。

山色云霞润色彩,和风温暖补心怀。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仿写《枯藤老树昏鸦》,题材主题为“铁路穿越群山,枫叶染红远山”。

首句表达铁路穿越山区之深刻和偏远之处,中间两句讲述其经过的美景和季节变化,最后一句点明“和风”气息温暖补心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项训练--句子的排序与衔接;对联、修辞与仿写练习kj.co专项提分卷(五) 句子的排序与衔接;对联、修辞与仿写(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一、句子的排序与衔接(18分)1.(2018•桂林)下面语句的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A)(3分)①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

②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

④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

⑤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

⑥一些人在立志时则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A.③⑤①⑥④②B.③⑥④②⑤①c.⑤④①⑥②③D.⑤①④⑥②③2.(2018•乐山)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B)(3分)①我就是这样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②当然,人们需要在规则中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方式或者基本的生命准则③一个人能做出一万种姿势,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限种可能,姿势的改变就是潜能最大限度的开发④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必须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有多大的能量,自己有什么样的需要⑤然后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⑥也能在生命的规则中找到一些让自己过得更好的方法A.②①③⑤⑥④B.③①②⑥④⑤c.②⑥④③⑤①D.①③②④⑥⑤3.(2019•预测)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①越来越多的人擅长人机交流,而不是人际交流。

②智能手机确实给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方便,但负面影响也日益明显。

③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加强现实沟通,是新一代年轻人应遵循的生活方式。

④这使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儿逐渐变弱。

所以,我们呼吁:抵制手机诱惑,走向健康生活。

⑤人们对手机类电子产品越来越依赖,几乎时刻也离不开,由此衍生出一个新词——屏奴。

⑥从固定电话的出现,到移动电话的广泛应用,再到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

A.⑥⑤②①④③B.③①④②⑥⑤c.⑥④①⑤②③D.⑥②⑤④①③4.(2019•预测)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c)(3分)①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②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

④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化。

⑤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⑥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A.④⑤①③②⑥B.②⑥⑤①④③c.①④③②⑤⑥D.①③④⑤②⑥5.(2018•哈尔滨)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3分)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________;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________。

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不做什么,________。

A.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在放纵和坚守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B.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在坚守和放纵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c.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在放纵和坚守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D.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在坚守和放纵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6.(2018•广安)填在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D)(3分)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

________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深刻,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①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②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③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④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

A.①③④②B.②①④③c.②④③①D.③①④②二、对联、修辞与仿写(32分)7.(2018•广西北部湾)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选择其中的一副,续写下联。

(2分)①上联:能文能武迎挑战下联:多才多艺有担当②上联:苏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下联:曹刿请命无愧匹夫之责8.(2018•巴中)无悔青春,无憾人生,挺起国之脊梁。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

(2分)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

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

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在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

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下联:【示例】看今朝,黄大年殚精竭虑“深探”写传奇 9.(2018•河北模拟)九年级某班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时想拟一副对联做标语,同学们想出了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2分)上联:诵读唐诗宋词,感受华夏文明下联:【示例】欣赏楚辞汉赋,提高文学修养10.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3分)(1)有一种爱,它不张扬;有一种爱,它不善表达;有一种爱,它不能轻易被人读懂。

(2)人生就像一次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旅途中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3)人心齐,泰山移。

只要团结一心,天大的困难我们也能战胜。

(4)海笑了,海羞了,朝着沙滩探出冰凉而又晶润的手。

A.排比比喻夸张拟人B.拟人排比比喻夸张c.比喻拟人夸张排比D.排比夸张比喻拟人11.(2017•淄博)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3分)A.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

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把济南城外的景色比作“小水墨画”,突出了景色的秀气和色彩的淡雅,“也许……”一句又强调了画面的真实感与意境美。

)B.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再到《朗读者》,一个个有时代创意又有文化底蕴的综艺节目,如同一股文化清流,触动了无数观众对“诗和远方”的美好遐想。

(把综艺节目比作“清流”,写出了此类节目清新脱俗、涤荡人心的特点,同时,也从侧面批评了当下娱乐节目的庸俗不堪。

)c.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厚障壁”形象地写出了闰土和“我”之间的隔膜之深重,不可逾越,表达了“我”心情的沉重和内心的悲哀。

)D.“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很难想象,这样的文字竟出自漂在北京的湖北打工嫂范雨素之手。

(以“书”喻生命,用“不忍卒读”“拙劣”“装订”与“书”相呼应,使得比喻严谨完整,写出了范雨素的卑微和命运的坎坷。

)12.对下面文段中修辞手法及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3分)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A.文段开头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启发读者的思考。

B.文段中运用“读……,我……”的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的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追求。

c.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

D.文段结尾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阅读能使人内心世界更丰富、精神境界更高尚的原因。

13.(2018•黄石)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

(3分) 夏天是个好季节。

假如我是诗人,我就要写一首长诗来赞美它的热情明朗;假如我是【示例】画家,我就要画一块西瓜来证明它的独特香甜。

14.(2018•贵港)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

(4分)青春年少,放飞梦想,就像春蚕结茧成蛹,期待化为彩蝶;就像花蕾含苞待放,畅想盛开如霞;【示例】就像溪流奔入江海,视野开阔无阻。

青春因梦想而奋进。

15.(2018•聊城)“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语文灿年华。

”到传统佳节,人们会用特定的形式表达纪念和祝福。

请在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中任选一个节日,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

(4分)例句:春节——无论是放鞭炮,还是贴春联,都传递着对亲人安康的祝福。

【示例一】清明节——无论是燃香烛,还是踏青游,都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示例二】端午节——无论是赛龙舟,还是包粽子,都诉说了对故人久远的怀念。

【示例三】中秋节——无论是赏明月,还是吃月饼,都表达出对家人团圆的渴望。

16.(2017•海南)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2分)初中语文课本为你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里面有多姿多彩的形象。

朔方的雪像雨的精魂,奏唱出热烈的赞歌;勇敢的海燕像预言家,昭示着光明的未来;【示例】江南的春像小姑娘,跳跃着蓬勃的舞步。

17.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1)~(2)题。

(4分) 成长的历程镌刻着太多的怀想,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在月光似水的夜晚,我们静听心灵流淌的声音,回望花季绮丽的岁月。

在成长的旅途中,有刻骨铭心的故事,有感人肺腑的真情……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如歌般委婉;成长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将生命的轨迹清晰定格。

(1)文中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2分)(2)文中画线句形象地写出了成长的忧愁与快乐,请你仿写一句。

(2分)【示例】成长如一汪汪清澈的甘泉,给心田的禾苗不竭的滋润。

kj.c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