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1)

合集下载

专业课学习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专业课学习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专业课学习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培养创新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专业课学习作为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关键在于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和开展跨学科交流。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详细讨论专业课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首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专业课学习并提供相关支持。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专业课学习的竞赛活动,并为获奖的学生提供奖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学校应该建立科研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鼓励他们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创新精神。

其次,学校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

例如,可以建立图书馆,购买专业书籍和学术期刊,供学生参考和阅读,帮助他们拓宽思路,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行业专家来校园进行讲座,借助他们的经验和智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专业课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实践课程、实习、实训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软件开发项目,体验真实的工作场景,并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科技创新竞赛,例如科技发明大赛、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让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开展跨学科交流专业课学习不应该只停留在自己的学科范围内,还应该开展跨学科的交流。

学校可以组织专业课展览、学术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不同学科的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讨论。

通过跨学科交流,学生可以从不同学科的视角看问题,拓宽思维,培养创新思维。

例如,在设计课程中,我们可以邀请数学专业的学生一起参与,通过数学方法解决设计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专业课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其中关键在于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和开展跨学科交流。

只有通过这些方式,我们才能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在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1)

在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1)

1532009年第13期(总第83期)E-mail:cmee@在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王喜然 姚 怀 王要力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洛阳 471003摘 要:通过专业课教学改革实践,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还可培养其科研思维、文献的查阅及科技论文的写作等科研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专业课 教学改革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基础扎实、具有一定科研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随着新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这一目标显得更加突出。

而专业课程教学是教师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传统的专业课教学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果充分利用专业课教学,将知识传授和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还可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完成本科教育的任务和实现大学教育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改革专业课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对在校大学生,如何加强素质教育、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如何使他们在基础理论、科研能力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是近年来关注的焦点之一。

如果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不知何为创新,觉得实验设计十分困难。

如果能够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进行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就可以使学生在做毕业论文前,知道如何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就能够在毕业设计实践中进一步训练自己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因此,就要改变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专业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增强学术性,给学生以有效的学习与科研引导,激发学生的科研使其对科研有清醒的认识。

将知识灌溉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启发科学思维、提高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式、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参与意识,将科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思维与大学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

专业课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

专业课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

专业课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在当今高度竞争的社会中,创新和创造力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

专业课学习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专业课学习如何帮助学生培养创新和创造力,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

首先,专业课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专业知识。

专业课程通常涉及学科的各个方面,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

这种广泛的专业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专业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到当前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从而激发他们对创新和创造的兴趣。

其次,专业课学习提供了学生实践和应用知识的机会。

专业课程通常包括实验、实习、项目等实践环节,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通过实践和应用,学生可以锻炼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践也是学生发现自己潜在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创新和创造力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此外,专业课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在专业课程中,学生通常需要与同学合作完成项目或实验,这要求他们积极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通过与他人合作,学生可以借鉴他人的思路和观点,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团队合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实现创新和创造非常重要。

除了专业课学习本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创新和创造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索。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发展。

在课堂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交流、科技竞赛等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创新和创造力。

学术交流可以提供学生展示创新成果的平台,让他们与其他同学和专业人士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供科学研究的机会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是他们积极投入到科学研究中的动力源泉。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情境,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提出一些有趣的科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知识竞赛、科技展览等活动,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和竞争,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和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提供科学研究的机会和创新实践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只有亲身实践和实际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科学实验和研究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实验和数据收集,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社团和科研团队,提供更广阔的科研平台和合作机会。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和科研竞赛,学生将能够深入学习和应用科学知识,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科学研究和创新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合作与交流,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在学校的科研项目中,学生可以分组合作,共同完成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将不仅能够互相学习和启发,还能够分享和整合不同的思维和观点,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科学家和创新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和报告,与学生分享他们的科学研究和创新经验,激发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和创新思维。

在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在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培 养 ,就 可 以使 学 生 在 做 毕 业 论 文 前 ,知 道 如 何 查 阅
收稿 日期:2 0— 4 2 090—8
作者 简介:王喜然 ,硕士 ,助教 。
专 题讨 论 。这 样将 教 学和 科研 两者 有 机 的结合 在 一起 , 强 调科 研在 教 学 中 的渗 透 和 以科研 为 背景 的教 学 ,在 整 个 环节 中,学 生 由被 动学 习转 向积 极 思辨 与主 动探 索 ,
二 、通过专业课教学培养学生 文献查阅能力
进 入2 世 纪 , 人类 基本 进 入 了信 息 时代 ,其 特 点 1 是 :信 息 量 大 , 信 息传 递 快 。面 对 无 穷 无 尽 的信 息海 洋 ,如 何 找 到 相 关 的信 息 成 了学 生 必 须 具 备 的 能 力之
才 能获得 文献 收集 、管 理和 阅读 能
作 能 力
在学 生 掌握 了必 备 的文献 查 找 、筛选 、 阅读及 写作 方法等 知 识之 后 ,如果 不进 行 实践 ,就 好像一 个人 虽然 学 习 了游 泳 的技 术 ,却 从 来 没 有 进 到 水 中 游 过泳 。 因 此 ,应在 专业 课教 学 中注 重学 生论 文写 作能 力 的训练 。
式增 进 学 生 的学 习兴趣 ,提 高 学 习 的主动 性 ,促进 学 生 科研 创 新 能力 。 专业 课 教师 的课 堂 教学 应增 强 学术 性 ,给 学 生 以有
力 的培 养 。如 果充 分利 用 专业 课 教学 ,将 知 识传 授和 培 养 学 生的科 研 创新 能 力结 合起 来 ,不 仅可 以传 授 学生 专
识 、培养 创新 能 力 ;如何 使他 们 在基 础 理论 、科 研 能力 以及 独立 工 作能 力等 各方 面 得到 全面 发 展 ,是近 年 来关

强化专业课堂教学 着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

强化专业课堂教学  着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
基 本 环 节 ,对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起 着 至 关 重 要 的作
是 民族 的希 望 所 在 。大 学 的课 堂 教 学 是 实 施 素 质 教 育
的 主 渠 道 , 课 堂 教 学 应 着 力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能 力 ,应 以 “ 主 创 新 学 习 ” 课 堂 教 学 活 动 为 主 要 途 径 , 把 创 自
浮 剂 、微 乳 剂 、干 悬 浮 剂 等 剂 型 物 化 性 质 、 调 控 规 律 研 究 是 当前 研 究 的 热 点 和 难 点 之 一 。 这对 学 生从 事 科 研 创新 和 技术 开 发 大有 裨益 。 ( ) 给 学 生提 供 博 采 众 长 的 机 会 二
要 实 施 创 新 活 动 ,其 主 体 必 须 有 独立 思 考 、发 现 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的能 力 。在 当代 ,学生 是 教 育 过 程 中 的 主 体 ,这 已是 国 内外 教 育 界 绝 大 多数 人 士 的共 识 , 已无
可 争 议 。创 新 教 育 更 应 强 调学 生 的 主体 性 。教 师 的指
导 作用 只 有在 尊 重学 生 主 体地 位 、发挥 学 生 主体 作 用 、 调 动 学 生 主 体积 极 性 的前 提 下 ,才 能 发 挥 出 来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 自主 性 应 成 为 培 养 创 新 素 质 的基 本 手 段 。
何 依 据 润 湿 方 程 选 择 润 湿 剂 。整 个 理 论讲 述 过程 由 实
践 到理 论 再 回到 实 践 中去 ,学 生 听 得 津 津有 味 ,由学
在 的 问题并 了解 国际 学 术前 沿 动态 的理 念 。 在农 药 学授 课 过 程 中 ,引 导 大 家 查 阅 文 献 前 沿 动

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大学生需要具备优秀的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来适应未来的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培养大学生的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一、加强理论学习首先,大学生需要加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只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够为技术研发与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

因此,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专业相关的课程,深入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此外,还可以参加一些技术讲座、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

二、积极参与实践项目除了理论学习,大学生还应该积极参与各类实践项目。

实践是技术研发与创新的关键环节,通过实践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可以选择参加学校的实验课程、科研项目或者实习机会,与同学们组队完成一些小型的工程项目,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

此外,还可以参加一些技术竞赛,通过与其他优秀的团队竞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在技术研发与创新过程中,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个人能力,还需要能够与他人合作。

因此,大学生应该加强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可以参加一些团队项目,学会与他人沟通、分工合作。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可以不断学习他人的优点与经验,促进自身的成长。

四、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技术研发与创新的核心能力。

大学生需要培养敢于思考问题、敢于打破常规的创新思维。

可以通过多读书、多思考,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还可以参加一些创业活动,与创业者交流,学习创业经验,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此外,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类的比赛也是锻炼创新思维的好方法。

五、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技术研发与创新是一个不断更新知识的过程。

大学生应该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追求新知识。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期刊论文,关注前沿科技的最新进展,了解各种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参加在线课程、学习网站等,学习一些新的技术知识。

大学生创新能力在专业课堂中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在专业课堂中的培养

实践 中 学 习 的 能 力却 被 弱 化 。 这 种 教 学 干 突破 人们 传 统 思 维 模 式和 习惯 认 识 的 束 在 开 具 模 式 下 , 生 学 习的 主 动性 和 积 极 性 受 到 缚 , 发 个 人 的 创 造性 能 力 , 有十 分 重 要 学 了 压 抑 。 大 地 阻碍 了学 生 创 新 思 维 的训 的 推 动 作 用 。 大
维和 创 新 思 维 的 能 力 。 关键 词 : 堂教 学 创 新 思 维 自主 思 维 辐射 性 课
中图分 类号 : 4 G6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 7 —0 8 2 0 ) 9 c一0 4 2 1 4 9 x( 0 9 0 () 1 —0 6 7
创新 教 育 是 指 对 人 的 创 新 精 神 、 新 创 能 力和 创新 素 质 的 培 养 和 教 育 , 学 生 具 使 有 独 立 思考 能 力 。 佛 大 学 前 校 长 陆 登 庭 哈 在 北 京 大学 演 讲 时 也指 出 : 在 迈 向新 世 纪 “ 的 过 程 中 , 种 最 好 的 教 育 就 是 有利 于 人 一 们 具 有 创新 性 , 人们 变 得 更 善 于思 考 , 使 更 有 追 求 的理 想 和 洞 察 力 , 为 更 完善 , 成 成 更 功 的人 ” 『 培养 具 有 创 新 精 神 和 创 新 能 力 的 高 素 质人 才 是 历 史 赋 予 高 校 的 重要 使 命 , 新 创 精 神 教 育 的 任 务 是 培 养 学 生 不 墨守 成 规 , 敢于怀疑 、 于思考 、 善 勇于 探索 的精 神 ; 创 新 能 力教 育的 任 务 是 培 养学 生 掌 握 坚 实 的 基 本 知 识 、 本 技 能 , 广 的知 识 面 , 强 基 宽 较 的 实 践 能 力 ; 新 素 质 教 育 是 对 学 生 责 任 创 心 、 取 心 和 自信心 的 培 养 , 创新 人 格 的 进 即 培 养 。 三 方面 的培 养 是 融 会 贯通 、 互促 这 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3
2009年第13期(总第83期)
E-mail:cmee@
在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
科研创新能力
*
王喜然 姚 怀 王要力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洛阳 471003
摘 要:通过专业课教学改革实践,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还可培养其科研思维、文献的查阅及科技论文的写作等科研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专业课 教学改革 科研创新能力
培养基础扎实、具有一定科研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随着新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这一目标显得更加突出。

而专业课程教学是教师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传统的专业课教学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果充分利用专业课教学,将知识传授和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还可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完成本科教育的任务和实现大学教育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改革专业课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对在校大学生,如何加强素质教育、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如何使他们在基础理论、科研能力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是近年来关注的焦点之一。

如果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不知何为创新,觉得实验设计十分困难。

如果能够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进行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就可以使学生在做毕业论文前,知道如何查阅
资料、设计实验,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就能够在毕业设计实践中进一步训练自己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因此,就要改变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专业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增强学术性,给学生以有效的学习与科研引导,激发学生的科研使其对科研有清醒的认识。

将知识灌溉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启发科学思维、提高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式、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参与意识,将科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思维与大学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

请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政治家和管理专家开设前沿课程,增加学生实践环节,引导和指导学生参与前沿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

例如:讲授试验设计方法和数据处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讲授基本知识之后,就以提高锌焙砂浸出率为题目,由学生进行试验因子水平的设计、实验方案的确定,并分析给出实验数据,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这样学生在实例练习中掌握了试验设计和相关数据分析的知识,同时又和生产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

另外,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一些学术前沿课题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专题讨论。

这样将教学和科研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强调科研在教学中的渗透和以科研为背景的教学,在整个环节中,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积极思辨与主动探索,
收稿日期:2009-04-28
作者简介:王喜然,硕士,助教。

*本文系河南科技大学实验项目开发基金资助(SY0708051)。

154
2009年第13期(总第83期)
E-mail:cmee@
这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习兴趣,学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通过专业课教学培养学生文献查阅能力
进入21世纪,人类基本进入了信息时代,其特点是:信息量大,信息传递快。

面对无穷无尽的信息海洋,如何找到相关的信息成了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通过文献检索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参加工作后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培养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信息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总结的能力。

因此,我们在讲授冶金专业实验研究方法有关文献检索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安排两个学时的时间给学生介绍科技文献的种类及检索方法,大型检索工具的使用如,S C I、E 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以及本校图书馆的资源和使用方法和检索技巧,并介绍一些本学科相关的重要期刊。

然后进行2~4学时的上机操作,利用计算机面对面教学生针对某一主题进行文献的检索和检索技巧的练习。

文献检索的要求,无非两个词,“查全”与“查准”。

为了具体需要的不同,有时着重在“查全”,有时着重在“查准”。

要做到“查全”,即不漏掉有用的信息,使用的搜索词应当尽量简短;而“查准”则要较多地使用搜索词,尝试不同的词语搭配,并配合语法,以尽量贴近目标,排除无关因素。

在这期间,学生可能既经历了检出上千篇文章的茫然,也可能有自以为好漂亮的表达式却检出零篇的尴尬。

由于摘要检索的关键是自由词或者关键词的使用和搭配,学生只有在反复检索练习中,才能掌握检索的技巧和关键词的使用及搭配的诀窍。

同时,对于文献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也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

因此,我们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介绍了一些文献阅读技巧。

用实例分析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论文的组成和阅读文章的技巧,阅读论文先看摘要,然后根据摘要内容决定是否看论文;想要了解某一课题的研究现状,论文阅览主要是综述类的文献;如果是了解实验方法,文献的实验材料与方法部分是重点,而对于结果和分析则根据需要可粗读或细阅;先看最近发表的文章,然后根据文后的参考文献查找相关的论文,再进行进一步阅读,针对性更强;另外,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随时做笔记,将自己的想法或者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时写下来,避免以后重新从大量的文献中寻找,浪费大量的时间。

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注重专业词汇和翻译技巧的讲解和训练,给学生介绍和示范一些好的翻译软件和专业电子词典如,有道、金山词霸、冶金专业电子词典等,从提高学生看英文文献的速度。

通过课堂训练和课后作业由学生自己练习的方式,学生经过反复的实践
才能获得文献收集、管理和阅读能力。

三、通过专业课教学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在学生掌握了必备的文献查找、筛选、阅读及写作方法等知识之后,如果不进行实践,就好像一个人虽然学习了游泳的技术,却从来没有进到水中游过泳。

因此,应在专业课教学中注重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训练。

如进行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给学生布置论文类的作业题目,由学生在课外进行进行文献的收集、阅读、整理,然后按照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撰写成论文。

由教师对论文进行批阅,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进行反复修改,这样使学生明白科技论文的写作过程、写作格式、写作要领和写作技巧,以及文章的条理性、用词的准确性和简洁性及参考文献的规范性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对于写的好的文章可以进行投稿发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科研创作热情。

同时,专业课教学应与学生科研项目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相互配合,使学生的科研创新、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为学生的科研创新思想提供更多的实现舞台,激发出学生们成才的欲望和创造的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科学研究的团队精神、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实践表明,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尝试既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又使学生的科研思维、科研创新、文献查找和管理、文献阅读、科技论文写作等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继续深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促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尽快成才,早出成果。

参考文献
[1]孙盛涛.大学生科研能力训练与专业课程教学并轨问题探究[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7,24(2):113~115.
[2]行龙.引入研究性教学理念着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7(22):44~45.
[3]王洁.大学本科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文教资料[J].2008(20):166~167.
[4]王岚.刘赞英.构建以研究为本的本科研究性教学模式[J].江苏高教,2007(4):72~74.
[5]王永飞,马三梅.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尝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8):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