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ppt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 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 瓜是绝对不能少的。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 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 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 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 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 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 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 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 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 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 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宋代的中 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02 神话传说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 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 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 写照。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 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 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 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 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 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 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 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 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 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 薪”的记载。
有关中秋节的资料

有关中秋节的资料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为“月夕”。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农历中秋之夜,也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以下是有关中秋节的一些资料:
1. 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夏朝时期,主要是为了祭祀月神。
后来,中秋节逐渐过渡为一个丰收和家庭团聚的节日。
2. 传统食物:中秋节最具象征性的食物是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糕点,有各种不同的馅料,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此外,人们还会吃柚子、糖藕、柿子等与丰收和团圆有关的食物。
3. 传统活动:中秋节有很多传统活动,如赏月、猜灯谜、放天灯等。
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会在户外或家中布置临时观赏点,赏月的同时品尝月饼和其他传统食物,祈求团圆和幸福。
4. 传说故事:中秋节还有很多与之相关的传说故事,最著名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传说中,嫦娥是一个美丽的仙女,她因为误食了蟠桃而变成了不老不死的仙女。
后来,她飞上了月亮并与玉兔相伴。
5. 中秋节在世界范围内的庆祝:中秋节不仅在中国有重要地位,也在世界各地华人社区中庆祝。
例如,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韩国等地也有庆祝中秋节的习俗和活动。
总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之一,代表了家庭
团圆和丰收的寓意。
通过食物、活动和传说,人们庆祝这个节日并祈求幸福、团圆和繁荣。
中秋节特点和寓意

中秋节特点和寓意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富有浓郁文化气息的节日。
它是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庆祝的,也称为月圆节。
在中秋节当晚,人们观赏皓月、赏月、燃灯和吃月饼,这些活动构成了中秋节的特点和寓意。
一、特点:1. 月亮:中秋节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庆祝美丽的圆月。
在中国文化中,月亮代表着团圆和思乡之情。
中秋节是秋分后最圆的一轮月亮,也是人们最美好的祝愿。
在这一天夜晚,人们会出门去欣赏皓月,与家人一同赏月,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 赏月:赏月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人们争相出门观赏明亮的月亮,寻找安静的地方,一家人坐在一起,共同欣赏着皓月的美景。
赏月时,人们会提前准备好水果、茶水和月饼,边赏月边享受美味的节日食物。
3. 燃灯:中秋节的特点之一是燃灯。
人们会将灯笼挂在门口或院子里,为节日增添热闹的氛围。
一盏盏五彩斑斓的灯笼点亮了夜空,让人们感到喜悦和幸福。
同时,灯笼也象征着明亮和希望,寓意着带来好运和吉祥的新年。
4. 吃月饼:中秋节少不了的传统美食是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的糕点,里面填充有各种不同的馅料,如莲蓉、豆沙和坚果等。
每年的中秋节,人们会互送月饼,表达彼此对美好祝福的心意。
同时,月饼也象征着团圆和和睦,寓意着家人团聚的幸福。
二、寓意:1. 团圆:中秋节是一个家庭团圆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带着思念之情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
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会积极努力地赶回家,与亲人共享这一美好时刻。
中秋节传达了中华民族重视家庭团圆的传统价值观,也表达了人们对亲情的珍视与关爱。
2. 和谐:中秋节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这一天,人们会相互赠送月饼,互相问候和祝福,以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友谊。
在此之前,人们会互相探望,传递祝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中秋节鼓励人们和睦相处,传递友爱之情。
3. 祈福: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向月亮祈福。
他们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中得到好运和幸福,也祈祷家人和朋友平安健康。
祈福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人们感到信心和希望,相信未来会更加美好。
中秋节

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
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 大传统节日。
二
中秋节的别称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 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三 中秋节的传说
嫦娥奔月
三、中秋节的传说
很久以前,一个叫后 裔的青年与嫦娥结为
0 5
玩 花 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 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 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 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 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赏月 吃月饼 观潮 燃灯 玩花灯 玩兔儿爷 猜谜 烧塔 舞火龙
01 04 07 10
02 05 08
03 06 09
赏桂花、饮桂花酒
0 1
赏 月
赏月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 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俗。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 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 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 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 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 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 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 戏连坐至晓”。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 人,达旦不绝。
夫妻。
三、中秋节的传说
不久,天上就出现了 十个太阳,对人们伤
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简介1. 什么是中秋节?中秋节,又称为团圆节、月夕、仲秋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又因为中国农历将一个月分为四个阶段,中秋节恰好是秋季的中间,因此得名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与春节齐名的节日之一。
2.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风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间,后来在明清时期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很多传说和故事,其中最有名的是关于嫦娥奔月的传说。
传说嫦娥是一个仙女,她因为偷吃了长生不老草,被天帝贬到月亮上。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就能看到嫦娥在月亮上。
3. 中秋节的习俗3.1 吃月饼吃月饼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传统的月饼是由豆沙、蛋黄、莲蓉等多种馅料制成,外层是一层酥皮。
人们通常会团圆时一起吃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祝福。
3.2 赏月中秋节的当晚,很多人会外出赏月。
人们会在庭院或露台上放一张桌子,上面摆上水果、茶叶和月饼,与家人、朋友一起欣赏明亮的月光。
在一些地方,还有舞龙灯、放孔明灯等的传统活动。
3.3 点灯笼点灯笼是中秋节习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人们会在中秋节的晚上,在家门前或庭院里挂起彩灯、纸灯笼,给节日增添喜庆的氛围。
4. 中秋节的意义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背景。
中秋节不仅是团圆的象征,也是人们感恩和祈求丰收的时刻。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可以与亲人朋友团聚,共享团圆的喜悦,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5. 中秋节的祝福语中秋节是一个传递祝福的重要时刻,人们常常用一些特别的祝福语来表达自己的祝福和思念。
一些常见的中秋节祝福语包括:“家和万事兴”、“圆圆满满”、“团团圆圆”等等。
6. 结语中秋节是中国人民热爱的传统节日之一,它象征着团聚、祈福和感恩。
在这一天,人们和亲人朋友团聚,共享团圆的喜悦,并通过赏月、吃月饼等习俗来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
中秋节不仅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一个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时刻。
中秋节的十大风俗

中秋节的十大风俗中秋节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拥有丰富多样的风俗习惯。
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人们通过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
以下是中秋节的十大风俗。
1. 赏月:中秋节的主题之一是赏月。
人们在这一天晚上会一起欣赏明亮的月亮,将月亮看作是家人团聚的象征。
听着家人的笑声,大家一起坐在户外,品尝着月饼和茶水,也借此机会互赠礼物。
赏月时,我们也会享受宁静的夜晚并祭拜祖先。
2. 吃月饼:中秋节最有名的风俗莫过于吃月饼了。
月饼是中秋节的必备食品,以寓意团圆和幸福为主题。
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月饼的味道和外观也各不相同,有的是甜的,有的是咸的。
人们在吃月饼时会感受到温馨的家庭氛围,传递着对亲人的思念。
3. 猜灯谜:在中秋节期间,人们喜欢参与猜灯谜的活动。
猜灯谜是将文字隐晦地编成谜语,需要观察和思考才能找出答案。
这种活动不仅展示了人们的智慧,还增加了节日的乐趣。
猜灯谜也成为人们聚集在一起交流的机会。
4. 舞龙灯:舞龙灯是中秋节活动中一项重要的表演艺术形式。
人们使用竹子和彩色纸片制作成一条长龙,然后在夜晚挥舞着龙灯。
这一传统活动寓意的是希望获得好运与繁荣。
在舞龙灯的过程中,人们团结一致,形成一个紧密的社群。
5. 点亮孔明灯:孔明灯是一种薄纸制成的灯笼,其中装有火焰。
在中秋节晚上,人们会在灯笼上写下自己的愿望,并点燃灯笼将其放飞。
这象征着将祝福和美好的愿望传递给天空中的神灵。
孔明灯也代表了人们对幸福和吉祥的追求。
6. 赛月亮:赛月亮是一项有趣且有竞争性的活动。
人们制作各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玩具月亮,然后进行比赛。
比赛内容包括最快、最美和最有创意的月亮模型。
这一风俗活动营造了欢乐的氛围,给人们带来快乐和乐趣。
7. 搭建花灯:在中秋节期间,人们会搭建各种精美的花灯。
花灯通常由竹子、彩纸和蜡烛制成,形状生动多样。
在夜晚,亮起的花灯散发出温暖的光芒,为中秋节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人们在花灯下拍照留念,分享欢乐时光。
中秋节资料

中秋节资料1. 节日背景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农历八月十五日的节日,通常在公历九月中旬。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已有超过3000年的历史。
中秋节是中国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6年确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 传统习俗2.1 赏月中秋节的最重要习俗之一就是赏月。
在中秋之夜,人们会相聚在一起,观赏明亮的月亮。
这一习俗源自中国古代的祭月仪式,人们认为中秋节的月亮特别明亮圆满,寓意团圆和幸福。
赏月时,人们会携带月饼、糖果等食品,共同品味中秋的快乐。
2.2 吃月饼中秋节的另一个重要习俗是吃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
传统月饼的外层一般是酥皮,内馅有各种口味,如莲蓉、豆沙、蛋黄等。
吃月饼是中秋节团圆的象征,也是人们表达美好祝愿的方式之一。
2.3 赏中秋灯笼赏灯笼也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人们会在中秋节期间制作各种精美的灯笼,如红灯笼、彩灯、提灯等。
在夜晚,街道上挂满了五彩斑斓的灯笼,熠熠生辉,为中秋节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3. 历史故事3.1 嫦娥奔月中秋节有很多与月亮相关的传说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
据传说,古代有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人民。
为了保护这力量过强的后羿,王母娘娘赐给了他一种不死药。
不料,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喝了不死药,最终飞上了月亮。
3.2 武则天赏月唐朝时期,著名的女皇帝武则天非常喜爱中秋节。
每年中秋之夜,她都会和宫廷的妃嫔一起赏月。
据传说,武则天非常喜欢吃水果,所以她在赏月时,会让宫廷的妃嫔们带着水果,一起欢度中秋。
4. 中秋节的其他习俗4.1 点燃香烛中秋节有一项习俗是点燃香烛。
人们会在中秋节晚上点燃香烛,寓意祈愿家庭安康、身体健康。
香烛的火焰也象征着希望明亮绽放。
4.2 悦耳的中秋歌曲中秋节期间,人们会演唱一些与中秋有关的歌曲,如《月亮代表我的心》、《中秋月》等。
这些歌曲常常把月亮、团圆、爱情等元素融入其中,表达人们对中秋节的美好祝愿。
中秋节有关的

中秋节有关的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
它是一个家庭聚会的时刻,也是感恩和祈福的时刻。
中秋节与月亮、家人、传统食物和神话故事等诸多元素紧密相连,在亿万中国人心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一、月亮:中秋节的标志物中秋节与月亮紧密相关。
古代人们相信,月亮可以给人们带来祝福和好运。
所以,中秋节晚上,人们会一起赏月,佩戴兔子造型的饰品,吃月饼,表达对月亮的敬意和美好祝愿。
在这一天晚上,明亮的月光洒满大地,人们会围坐在一起,观赏和赞美美丽夺目的明月。
同时,有的地方还会举行赏月比赛,选举最美的月亮,增加了中秋节的趣味性。
二、家人:团圆的时刻中秋节被公认为是一个家庭聚会的时刻。
很多人在这一天会回家与亲人团聚,共度欢乐时光。
在城市生活中,很多人因为工作和学习等原因,无法常常回家看望家人,但是在中秋节这一天,无论远近,无论困难,都会尽量安排时间回家与家人相聚。
家人团聚的场面充满温馨和幸福,成为人们共同的回忆。
三、传统食物:月饼与其他美食中秋节的传统食物是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食品,不同地区的月饼口味各异,有豆沙馅的、莲蓉馅的、五仁馅的等等。
除了月饼,中秋节还有一些其他美食。
比如,各地的特色小吃、水果和糖果,都会成为人们庆祝中秋节时的美食享受。
四、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和吴刚中秋节还与古代神话故事紧密相连。
最有名的故事就是嫦娥奔月。
相传,嫦娥吃了长生不老药后,变成了仙女,她不想死去的丈夫和弟弟失去长生不老药,于是偷运了长生不老药,最终升上了月宫。
另一个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是吴刚。
吴刚是一个普通的木匠,他因为负罪被判定要在月亮上劈柴。
据说,他至今仍然在月亮上劈柴,成为中秋节的象征之一。
五、中秋节的其他习俗除了以上述要素,中秋节还存在许多其他的习俗。
比如,人们会制作和放飞孔明灯,希望灯会带走病痛和不幸,让自己可以平安健康。
还有一种习俗是玩兔子灯笼,兔子被视为繁衍和吉祥的象征,人们在中秋节制作和展示各种可爱的兔子灯笼,希望带来好运和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在家里聊天,聊到
了中秋节的来历,我突然想到,中秋节有吃月饼
的习俗,我跃跃欲试地问妈妈:妈妈,我们自己
做月饼吃好不好?妈妈回答说:好啊!
于是,我们就开始忙碌起来。
我在网上查到了
一个做月饼的方法,拿纸记下了需要买的东西。
记完之后,我和妈妈去了超市,买了糯米粉、淀粉、白砂糖、红豆沙等月饼原料,我提着大包小
包回了家。
我和爸爸妈妈开始做月饼了。
我先将牛奶、白糖、油、藕粉放入盆中搅拌均匀,再将糯米粉、
淀粉倒入搅拌均匀,形成了一盆面糊。
面糊在常
温下放置了三十分钟后,我将面糊放入蒸锅里蒸。
我实在是太想吃自己做的月饼了,每隔几分钟都
要去看面糊蒸熟了没有。
过了二十分钟,我将蒸
熟的面糊从锅作文里取出来,搅拌均匀,晾凉。
我又将一些糯米粉放在锅里炒熟并晾凉。
我在手
上和案板上撒上了炒熟的糯米粉,先将冷却好的
面糊拿出来一小坨,放在案板上压成薄饼,又拿
一点桂花红豆馅放在面皮上,再将面皮包起来团
成一个圆球,最后将包好的圆球放入模具里,压出好看的花型图案。
图案有花朵形状、蝴蝶结形状,还有DIY字样、LOVE字样和花纹形状的。
做好的月饼非常美丽,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像一个个小月亮一样。
我看着这像艺术品一样的月饼,都舍不得吃了。
中秋节一家人相聚在一起和和美美,大家都夸我做的月饼非常好吃:月饼馅里有桂花的香气,还有红豆的沙甜,饼皮粘粘的,富有弹性。
与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美食,看着圆圆、明亮的月亮,我心里美滋滋的,非常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