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游黄鹤楼有感
黄鹤楼游记高中作文5篇

黄鹤楼游记高中作文5篇“昔人一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读着崔灏的《黄鹤楼》,心中不禁充满感慨与疑惑,为什么连唐朝大诗人李白都在感叹黄鹤楼的美。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以黄鹤楼为话题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黄鹤楼为话题高中作文篇1游黄鹤楼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摇头晃脑地念“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知道了滚滚长江边立着一座千古名楼。
而今,别具风貌的黄鹤楼终于呈现在了我的面前。
缓缓移步楼前,民族风格浓郁的牌楼挺拔兀立,气势非凡。
那错落有致的亭台轩树古色古香,精巧玲珑。
尤其别致的是它的题匾:“揽虹”,“嫩川”,“衡云”还有“凝翠”--哦,小小的亭,你果真能包揽得了那茫茫无际、生机盎然的绿吗?主楼迎面一副对联实在妙极:出是路入是门,奇树穿云,诗外蓬莱来眼底;登斯楼说斯景,怒江劈峡,画中天地壮人间。
字是刘海粟大师90高龄所书,苍劲雄浑而不失隽秀,透出豪爽之气,溢出由衷之情。
步入一楼大厅,立刻被那浓郁热烈的气氛深深吸引。
高悬的六方巨型宫灯,透出温馨的橙黄色光晕那清幽婉转的笛声缓缓萦绕……二楼大厅气氛淡雅,如果说在一楼如饮醇酒,在这里则似捧一杯清茶。
卷卷书法绘画,笔调清新,寓意深刻,显示着古文化的巨大魅力。
最爱那幅《霜晨月》,在薄雾冥冥的早晨,地上铺着淡淡秋霜,轻纱般的流云间竟还挂着一弯清朗的明月,这是怎样一个动人的意境啊!那月中住着嫦娥,还有可爱的小白兔和那棵幽香袭人的桂花树……每一幅作品都为黄鹤楼增添了一份艺术感染力。
淡淡的灯光,淡淡的墨香,给人以怎样深深的陶醉呀!我迫不及待地“欲穷千里目”,顾不得三四两层,直奔顶楼而去。
哦,眼前,不就是盼望已久登高远眺的那一幕景致吗?不就是想象过许多次的云雾迷离、水天一色的绝美画卷吗?滚滚长江,波光粼粼,一个声音自耳边响起,那是谁在吟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我此时心境全无李白当年那番怅然愁情。
看长江大桥的雄姿,看龟山电视塔的倩影,看悠悠江水、点点帆影,看川流不息的车辆,沸腾奔走的人流,怎不叫人激动?怎不叫人心醉?哦,如果让这位绝代“诗仙”站在今日之黄鹤楼上,望着眼前这生机勃勃的万千气象,他又会怎样激情四溢,发出由衷赞美的感叹呢?凝神通思,我已深深融入这巨幅画卷之中。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原文翻译及赏析1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翻译黄鹤楼上远望中原,荒草烟波的地方,有着许多的城池。
遥想当年,城中花团锦簇遮住了视线,柳树成荫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
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尽是一派宫女成群、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
如今,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尘沙弥漫,战势凶险。
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
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
悲叹大好河山一如往昔,但千家万户流离失所,田园荒芜。
自己何时才能请缨杀敌,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
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登临之兴。
注释万岁山:即万岁山艮岳,宋徽宗政和年间所造,消耗了大量民力民财。
蓬壶殿:疑即北宋故宫内的蓬莱殿。
铁骑:指金国军队。
郊畿:指汴京所在处的千里地面。
风尘:指战乱。
风尘恶:是说敌人占领中原,战乱频仍,形势十分险恶。
膏:滋润,这里做被动词。
锋:兵器的尖端。
锷:剑刃。
沟壑:溪谷。
缨:绳子。
请缨,请求杀敌立功的机会。
河洛:黄河、洛水交汇的洛阳地区。
这里泛指中原。
汉阳:今湖北武汉市(在武昌西北)。
赏析这是一首登高抒怀之词。
全词由词人登上黄鹤楼所见之景发端,追忆了昔日汴京城的繁华,再回到眼前讲述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情景,最后怀想来日得胜后的欢乐之情,抒发了词人对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和光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这首壮词采用散文化写法,可分四段,层次分明。
从篇首到“蓬壶殿里笙歌作”为第一段。
写在黄鹤楼之上遥望北方失地,引起对故国往昔“繁华”的回忆。
观后感800字-游黄鹤楼的观后感800字5篇

游黄鹤楼的观后感800字5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净,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中的黄鹤楼是千古名迹,有着非常大的名气。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游黄鹤楼的观后感800字,希望能帮到各位。
游黄鹤楼的观后感800字1我曾遍阅楼台之景,见过江西滕王阁的雄伟,登过湖南岳阳楼的高耸,而它们在我心中都远不如黄鹤楼之淡雅,黄鹤楼就如同群芳中的牡丹,一枝独秀,惊艳四方。
怀揣对黄鹤楼的憧憬之情,登上蛇山,黄鹤楼便毅然出现在眼前,楼身古色檀香,风流淡雅。
江水环于楼边,浪花拍岸声不绝于耳,回荡久绝。
再抬头仰望那幅金匾,“天下第一楼”的字样笔力劲健,振奋人心,宛如一条条虬龙盘旋升舞于楼中,指引着我向前。
跨过门槛,大雅之堂庄严地陈列着古今多少诗人的赞诗,但却仅有一首被镌刻在大堂中心柱上,那正是千古绝句——崔颢的《黄鹤楼》,诗中描述的景色令多少人心驰神往。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要想遥观心中那美景,必须登上三楼观景台。
踏着朱红色的旋转楼梯,沿着历史长河来追溯先人的脚步。
乌木桌椅、红木屏风、彩绘藻井,时间仿佛在这儿凝固了一般,那古老的雕花、斑驳的碎纹诉说着的尽是王朝的变迁,时代的变换。
缓缓移步到栏边,学着诗人遥望对岸,渴望有幸能看到江对岸的棵棵汉阳树,却只看见那汉阳区早已是水泥钢筋丛林,哪还有花草树木?移目至东北边江中的鹦鹉洲,竟也成一片沙化的荒芜之地,稀稀拉拉几株蔫黄的小草在那儿苟活着,全然无崔颢笔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之美景。
索然回头,突然惊觉黄鹤楼中充斥着粗拙的模仿,墙上的诗画些许是现代所作,穹顶结构也多了些突兀的支撑。
黄鹤楼曾只有三层,几番重建后增加成了五层,而其中的韵味却不增反减,正如一杯好茶,越冲,越稀淡无味。
千百年间,想必只有这悠悠白云和滚滚长江未曾改变过。
不知崔颢若再来到此景,是否还能写出当年的千古绝句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昔日的“黄鹤楼”已离我们远去了。
黄昏将至,楼中人已稀疏,晚霞也提早来临,撒下缕缕紫红色的霞光,一层层朦胧雾霭也已悄然浮于江面,云雾迷离,早已分不清何处是路,何处是江水。
游黄鹤楼的心得体会(精品5篇)

游黄鹤楼的心得体会(精品5篇)游黄鹤楼的心得体会篇1游黄鹤楼心得体会今天我们来到了位于武汉市长江南岸的蛇山之巅的黄鹤楼。
黄鹤楼是武汉市的地标性建筑,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黄鹤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它建造于东吴黄武二年,大约在1700年前。
黄鹤楼曾经数次被毁,又数次重建。
现在的黄鹤楼是在1985年重建的,由72根圆柱支撑,6层楼高的黄琉璃瓦飞檐斗拱,十分壮观。
在黄鹤楼的每一层,都有关于黄鹤楼的历史和文化展览。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黄鹤楼的诗,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之一。
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之一,它描述了黄鹤楼的神秘和无限遐想。
除了历史和文化展览,黄鹤楼也是一个观赏武汉市美景的好地方。
从黄鹤楼可以俯瞰长江,远眺武汉长江大桥和江汉一桥,景色十分壮观。
最后,我在黄鹤楼留下了我的足迹,并在黄鹤楼的墙上写下了“黄鹤楼,我来啦!”表达了我对这座古楼的喜爱和敬意。
总的来说,黄鹤楼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它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还是一个观赏美景的好地方。
我非常喜欢这次黄鹤楼之旅,它让我更加热爱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游黄鹤楼的心得体会篇2游黄鹤楼心得体会今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叔叔和妹妹,一起去黄鹤楼游玩。
到了黄鹤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赫赫有名的黄鹤楼,它又名“黄鹤楼寄”,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是武汉的地标性建筑。
黄鹤楼飞檐五层,由72根圆柱支撑,蔚为壮观。
进入大门后,我们先坐电梯到楼顶,从上往下看,长江大桥的美景尽收眼底,真是美不胜收啊!然后我们去二楼,二楼有很多画,画着黄鹤楼的来历、诗人李白写下的关于黄鹤楼的诗,还有许许多多古代的文物。
我们又去了一楼,一楼有许多古代的文物,如铜鹤、锡鹤、金鹤,另外还有两个诗人在那里写诗,其中有一个诗人在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读着读着就仿佛看到了一幕幕的场景。
游黄鹤楼的心得体会

游黄鹤楼的心得体会黄鹤楼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
最近,我有幸游览了黄鹤楼,并从中受益匪浅。
在这里,我不仅领略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还感受到了其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魅力。
下面是我游黄鹤楼的心得体会。
一、楼外风景迷人从远处看黄鹤楼,气势磅礴,仿佛一只巨大的黄鹤翱翔于云端。
登上楼顶,可以俯瞰整个武汉市区及长江,景色美不胜收。
在这里,我仿佛进入了一个美丽的画卷,在清风徐来中尽情地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二、历史文化传承深厚黄鹤楼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据传,最早的黄鹤楼始建于东晋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这里曾经多次毁于战火,但每次都得到了修复和保护。
黄鹤楼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风华绝代和壮志凌云。
三、文人墨客的胜地在历史上,黄鹤楼是许多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和创作场所。
文化名人杜甫曾有“拜舞黄鹤楼宴平乐游孟阳楼”的诗句,而辛弃疾也曾写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名篇。
这些作品无一不流淌着对黄鹤楼的倾慕之情,使得黄鹤楼更加充满了诗意和浪漫。
四、修复工程令人惊叹为了保护和修复黄鹤楼,历代人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近年来,针对黄鹤楼的保护和修复工程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专业的团队,黄鹤楼得以焕然一新,展现出了其原汁原味的真实面貌。
这一系列的修复工程令人惊叹,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五、文化教育意义重大通过游览黄鹤楼,我不仅感受到了壮丽的景色,更是领悟到了文化的厚重与意蕴。
黄鹤楼的存在让我明白,一个国家的繁荣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作为一名学生,我深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心。
六、细节之处彰显文化游黄鹤楼的过程中,我发现细节之处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比如,黄鹤楼的彩绘龙柱,精美绝伦,图案中蕴含许多神话和历史故事;楼中的石刻,刻画精湛,文字简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最新游览黄鹤楼的个人精选观后感5篇

最新游览黄鹤楼的个人精选观后感5篇游览黄鹤楼的个人精选观后感1有人喜欢“拂拭倚天剑,西登岳阳楼”的岳阳楼,也有人喜欢“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王鸣鸾罢歌舞”的滕王阁,还有人喜欢“危楼送远目,信美奈乡情”的越王楼,但是我最喜欢“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黄鹤楼!五月初六的那一天,爸爸妈妈说要带我去看黄鹤楼,要知道黄鹤楼是我梦寐以求想去的地方。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的心情来到了中国四大名楼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黄鹤楼!来到检票处,只见人山人海,到处都是涌动的人群,五月的武汉像一个巨大的“火炉”,不一会儿,我们就汗如雨下,但是不管多热,都阻挡不了我要登上黄鹤楼的脚步!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池子,听解说员姐姐说,这叫洗笔池,据说当年“诗仙”李白在这里洗过笔,因此而得名“洗笔池”!透过微波荡漾的池子,我仿佛看到了“诗仙”李白那充满诗书气息的身影……哈哈,没想到在一千多后的今天,我还能在这“洗笔池”边,和伟大诗人李白来了一个“亲密接触”。
走到黄鹤楼下,雄伟壮观的黄鹤楼屹立在我的面前,我心里不由自主的肃然起敬。
黄鹤楼的主楼有五层,耸立在蛇山的山顶。
走进黄鹤楼,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出现在我的面前,这幅画我突然觉得好熟悉,但是又说不出在哪里见过!爸爸看着我一脸的问号,给我说“黄鹤楼作为名楼,自然有很多美丽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上仙吕洞宾游玩峨眉山之后,沿着长江来到了武昌的蛇山,他心里想“要是能在这里修一栋楼,不就更好了吗?”于是,他先来何仙姑,张果老等众仙商量,可他们都不同意,这时鲁班来了,他同意造楼。
第二天,吕洞宾来到山上,只见一栋高楼耸立在山上,却不见鲁班的身影。
原来鲁班造好楼就走了,留下一只黄色羽毛的木鹤。
吕洞宾骑上木鹤,飞上了天空…………此后,人们都叫此楼黄鹤楼!”爸爸说完,拉着我的小手,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登上了黄鹤楼。
来到楼顶,整个武昌尽收我们的眼底,真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啊!游完黄鹤楼,我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与才干!以前只在电视和书中见过黄鹤楼,当我真正见到它时,才觉得,古人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座雄伟壮观的高楼,而是就给我们一块历史的瑰宝!游览黄鹤楼的个人精选观后感2未上黄鹤楼,等于没有到过武汉。
游黄鹤楼的心得体会(精选10篇)

游黄鹤楼的心得体会(精选10篇)游黄鹤楼的篇1正如不到长城不算去北京,不看兵马俑不算去西安,那么,如果不到黄鹤楼,也不能算是去过武汉。
所以,一吃过中饭,我和爸爸妈妈就来到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参观游览。
站在景区前,远观黄鹤楼,朱红的墙柱、金黄的琉璃瓦,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
进入景区,再看眼前的黄鹤楼,是多么雄伟壮丽啊!72跟圆柱拔地而起,尽显雄浑稳健;60个翘角凌空舒展,恰似黄鹤腾飞。
楼四周还有铜雕、牌坊、亭台、楼阁等等建筑,如众星拱月般点缀着,使黄鹤楼更加层次分明,气势恢弘。
楼的正中,端写着四个镏金大字:三楚一楼。
我们直奔五楼,来到黄鹤楼的观景走廊。
举目四望,不禁被眼前的绮丽风光惊呆了!大江两岸的景色历历在望,武汉三镇尽收眼底,不尽长江滚滚流逝;大桥在脚下蜿蜒,白帆在远处飘遥……让人不由得心生诗情。
怪不得诗人崔颢说:“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诗仙李白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就连毛主席也赞叹道:“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的确,眼前的`画面壮阔、美丽,简直难以用语言去表达。
下得楼来,楼内的展品也令我们眼前一亮。
有波涛滚滚的长江画作,有展翅高飞的仙鹤雕像,有形态各异的黄鹤楼模型,还有八仙过海的根雕作品……这么多精美的画作、栩栩如生的雕塑,让我们感受到了黄鹤楼的悠久历史,领略了武汉的城市魅力。
时间如流水,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黄鹤楼。
前往下一站,宜昌! 游黄鹤楼的心得体会篇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是李白的千古绝句,黄鹤楼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
国庆节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武汉,领略了黄鹤楼的风采。
到了武汉的第二天,我们就迫不及待的来到了黄鹤楼景区。
当我第一眼看到黄鹤楼的时候,就被那巍峨壮观的气势震撼了。
黄鹤楼的排檐形态好像黄鹤展翅飞翔,楼顶全用黄色的琉璃瓦铺盖,金碧辉煌,雄伟壮观。
景区里游客很多,但我第一眼就看见了楼前的那只铜铸黄鹤,它单脚站在一只乌龟背上,体态轻盈,工艺精美。
2024年游黄鹤楼的心得体会范本(3篇)

2024年游黄鹤楼的心得体会范本“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写的诗句。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了黄鹤楼。
进入景区,首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宽阔的园林。
这个园林被一条长廊包围,只留下两扇小门供进出。
长廊的.里面有一排长长的座椅,墙壁上记载着许多古诗。
园林内种植着许多翠绿的竹子,在里面休息一会儿,酷暑的炎热全散去了。
坐了一会儿,我们便向一条幽静的小道走去。
一走到这条小径,一阵清香迎面扑来。
仔细一瞧,原来,在苍翠挺拔的大树底下种着许许多多五颜六色的小花,真美!走过小道,我们来到了一幢古色古香的小楼前。
走进去一看,原来里面有一些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的模型和一些名人的木雕,如祖冲之、詹天佑……穿过小楼,再拐几个小弯,就看到了吉祥铜钟。
铜钟光光的,圆圆的,摸上去凉丝丝的。
我好奇心盛,拉着爸爸去敲了几下,钟声清脆悦耳。
大钟的后面就是黄鹤楼。
黄鹤楼一共有八层,楼顶尖尖的,整幢楼呈深褐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砖上还刻着许多图案,十分好看。
门口刻着诗人崔灏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我们登上黄鹤楼,向下眺望。
哇!整个武汉市尽收眼底,真是好壮观!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到了晚上,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黄鹤楼。
但我依然沉浸在黄鹤楼的美景中,无法自拔!2024年游黄鹤楼的心得体会范本(2)黄鹤楼位于长江之滨,是中国古代文化名城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作为一名热爱历史文化的人,我有幸来到这座古老而庄严的楼阁,亲身感受到了它的魅力与独特之处。
以下是我游黄鹤楼的心得体会。
黄鹤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经过多次重建,现在的黄鹤楼已经有近500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重要聚集地,吸引了许多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墨客驻足留影。
站在楼上眺望,远处的江山壮丽壮观,近处的楼阁亭台美轮美奂,无不让人陶醉其中。
我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些文人墨客们的灵感涌动和情怀激荡,他们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诗词作品,对黄鹤楼的赞美和怀念使其更具魅力与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昔游黄鹤楼有感-一朋友之作,不知好坏,大家品鉴
黄河楼前湘楚风,
曾与携手共从容。
楚地烟云仍犹在,
枕畔呢喃早成空。
渐入天伦醉尘事,
恨不青衫伴萍踪。
等闲巢湖结草庐,
轻舟日月一情翁。
情至无需烟雨浓,
理贯形骸四时同。
具慧堪堪过乱世,
备谷备水不敢松。
才经苦累半途中,
可有化蝶巧书工。
自信忠厚可长久,
然借红娘一点红。
黄鹤楼前湘楚风,
曾同携手共从容。
烟云旧地仍犹在,
枕畔呢喃已早空。
渐入天伦尘事醉,
青衫恨不伴萍踪。
等闲结草巢湖面,
日月轻舟一圣翁。
天下江山第一楼,峨冠博带翠屏悠
气吞云梦楚风揽,帘卷乾坤翰墨流
扬子江翻追武穆,晴川阁揖忆吴侯
凌空一笔邀黄鹤,我复横刀对魏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