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4.1《积贫积弱的北宋》优质实用课件(30张)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一积贫积弱的北宋》363人民版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优质课评比

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一积贫积弱的北宋》363人民版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优质课评比

材料一 初,太祖谓赵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十易
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普曰:“由节镇太重,君弱臣强,今 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 曰:“卿勿言,我已谕矣。”
材料二 顷之,上与故人石守信等饮酒酣,屏左右谓曰:“我非
尔曹之力,不得至此,念汝之德,无有穷已。然为天子亦大艰难, 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今终夕未尝安枕而卧也。”守信等曰:
请回答:
(1)范仲淹这一改革主张的中心是什么?是否得以实施?
(2)这一主张的实施效果如何?原因是什么?
填空题
1.北宋建立之处,宋太祖赵匡胤把__地__方__行__政__权、__财____权、 _军___权都收归中央,加强了_中__央__集__权______.
2.北宋之初,朝廷为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__一__职__多__官___,每年 又通过科__举__制____和恩_荫__赏__赐____的方法大量授予官职,造成北宋 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
呦?他怎么 也当官了啊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虽然铲除了藩镇割据的 基础,但却导致官僚机构的迅速膨胀。到北宋中期,各 级官僚达到17000多人。这比实际所需人数多出两倍。 庞大的官僚机构中,有时三五个人担任同一项官职,互 相推卸责任,不干实事,行政效率很低。
内忧外患 王小波、李顺起义(993年—996年)
1004年澶渊之盟
北宋愁眉不展的君主
北宋皇帝 愁什么?
愁啊愁,
愁到白了头。
社会危机何时解,
让我再无心忧……
结论:穷则变,变则通, 通则久。
一 财政困难 二 土地兼并 三 农民起义 四 辽和西夏的威胁
三、庆历新政
目的:挽救统治
时间:1043年 人物:宋仁宗、范仲淹、富弼 措施: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积贫积弱的北宋》优秀课件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积贫积弱的北宋》优秀课件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集中军权
“杯酒释兵权”,削夺节度使实权 设枢密院,与统军将帅互相牵制
实行更戍法,防止武将专权
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集中行政权
分散
中央:
相权
参知政事:分行政权
枢密勇使于开:始分,军才权能找到成 三司功使的路:分财政权
地方:文官任知州 通判监督知州
集中财权:设转运使
北宋军队人数示意图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儒学得以复兴,科技发展突飞猛进,
政治也较开明,经济文化繁荣。咸平三年(1000年)的GDP为265.5亿美元 ,占据世界比
重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因推广占城稻人口从太平兴
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迅速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北宋财政支出增长示意图
剩2408万余贯 12677万余贯
所出无余
欠缺1500万余贯 13186万余贯
问题三
宋真宗 宋仁宗


宋勇功英于的开路宗始,才能找到成
巨额花费花在何处? 军费、官俸;岁币;其他费用等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
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 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2014年高中历史 4.1 积贫积弱的北宋课件 人民版选修1

2014年高中历史 4.1 积贫积弱的北宋课件 人民版选修1

原因:宋初加强 中央集权 ,其弊端越来越明显
辽 西夏
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范仲淹
富弼
吏治
变法改革
1.北宋中期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 (1)社会矛盾激化:①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 阶级矛盾激化。②辽和西夏的威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 ③改革派和保守派引发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形成:北宋建国后,军权、行政权 和财权过于集中,造成国家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斗力 弱,国力衰退,导致“积弱”局面形成;冗兵、冗官、 冗费又造成了“积贫”局面。 (3)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 不敷出。
王安石变法

积贫积弱的北宋
范仲淹曾感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湖之远,则忧其君。”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为改变这 一局面,范仲淹主持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 政”,但不久夭折。
积贫积弱的北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兵 虚 财 匮
实行养兵政策,兵丁数额大增 积弱 军事部署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 禁军轮流驻守京城,“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表现 兵费开支巨大 官俸 开支巨大 积贫 大兴土木及皇室开支增加 每年向辽和西夏交纳“ 岁币 ”
5.澶渊之盟以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 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人),不识干戈。”这段话表 明( )
①北宋的军事力量被削弱 ②辽国无力南下 ③宋辽维持了长久的和平
④我国北方畜牧业得到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本题的材料只是反映了宋辽之间边境的安定 繁荣,与北宋、辽的军事力量无关。 答案:B
7.北宋中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政府却 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困难,其原因不包括( ) A.每年送给辽、西夏“岁币” B.地主采取各种手段隐瞒田产 C.冗官、冗兵导致财政困难 D.积贫积弱局面形成 解析:北宋政府的财政困难主要是由地主隐瞒田产, 向辽、西夏输纳“岁币”及冗官、冗兵导致财政开支浩 大等三个原因导致的。D项是北宋财政困难的结果,而非 原因。 答案:D

积贫积弱的北宋优选PPT课件

积贫积弱的北宋优选PPT课件

阻碍我们去发现、去创造的,仅仅是我们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顽石。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菜园摆着一颗大石头,宽度大约有四十公分,高度有十公分。到菜园的人,不小心就会踢到那一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 儿子问:"爸爸,那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
爸爸这么回答:"你说那颗石头喔?从你爷爷时代,就一直放到现在了,它的体积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到什么时候,没事无聊挖石头,不如走路小心一点,还可以训练你的反应能力。"
课标要 求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目标分 解
掌握: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及积贫积弱局面的成因
理解:(1)北宋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造 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2)庆历新政为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奠 定了基础
1.根源:宋初,赵匡胤把地行政方权
、财
权、军权都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2.积弱
(1)养兵政策:把流民 编入军队 ,强壮士兵编入 禁军,边塞大量屯兵。
她在逛街的时候,不论你有多累,有多不想看着她一套一套的衣服试穿,也不要有任何的不耐烦,因为女人的天性是逛街购物,而和心爱的人一起逛街,更是体现你爱心的时刻,虽然你的任务是劳力和财富的支出,但是看到女人眉飞色舞的神态,你应该觉得这是值得的。 女人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轻者脾气不好,重者犹如生重病。女人天生是应该被照顾的。那几天更是,所以温柔的陪着她,以后的好处绝对是男人的。
(2)守内虚外:禁军一半驻防在京师及其附近。
(将3)不频知繁兵调”动。:禁军轮流驻守京城兵不,识“将

3.积贫 (1)冗兵:北宋养兵政策,导致军队人数激增。 (2)冗官:北宋实行一职多官制,并科举通考过试
和恩荫赏赐大量授官。

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一积贫积弱的北宋》376人民版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优质课评比

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一积贫积弱的北宋》376人民版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优质课评比

小结: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王安石变法的历史 背景
(1)加强集权,造成“三冗两积” 的局面
(2)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边疆危机严重
(3)庆历新政揭开了王安石变法的序幕, 为变法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1021-1086),字 介甫,江西临川人。二十二 岁中进士后长期在地方任职, 对百姓疾苦、社会弊病有较 多了解,学问、道德、政绩 俱获称颂。王安石个人强烈 的社会责任感,为人刚正, 意志坚强。至神宗即位,安 石已是“独负天下大名三十 余年”,大家都认为“介甫 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 生民必被其泽” 。
北宋财政支出增长示意图
所出无余 12677万余贯
13186万余贯
问题三
“冗费”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思考:巨额的北花宋费财在政花支在出何增处长?示影意响图如何?
军费、官俸、岁币、大兴土木。北宋财 政面临严重危机。
探究: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是什么?
防过 止度 割集 据权
大量授予官权 养兵政策
养兵、养官 战争赔款
2. 4万
问题二
“冗官”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思考:从真宗北到宋英官宗员年间人,数官增员长大示大意增加图的原因?有何影响?
原因:一职多官,科举考试,恩荫赏赐。根本是重文轻武的国策。 影响:官僚机构膨胀,办事效率低下。
“重文轻武”,宋太祖用文臣代替武官主管藩镇,认为即 使这些文臣全都贪污,也远远不及一个武将拥兵叛乱祸害 深重。于是他大力提倡文治,选拔大批文人才士,充实庞 大官僚机构,就是所谓“兴文教,抑武事”。因而,重文 轻武就成为宋代政治上的一大特色。宋太祖命人刻制誓牌 一块,碑上誓词有:“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
育才:改革科举考试法、改革学校制度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课件:专题四《王安石变法》第一节 积贫积弱的北宋 (共21张PPT)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课件:专题四《王安石变法》第一节 积贫积弱的北宋 (共21张PPT)

有利 条件
④经验教训:“庆历新政”失败加剧了社会矛盾, 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⑤统治者支持: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⑥个人因素:王安石具有改革精神,提出变 法措施;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一 积贫积弱的北宋
一、北宋中期的三冗二积局面(兵虚财匮)
(一)根源: 为防止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导致分裂局面,赵匡胤把地方 行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二)表现:“三冗二积” 1、集中军权(枢密院),增加军队造成“冗兵” (1) 原因: ①国家每逢灾年就将大量流民编入军队; ②为应付辽和西夏侵扰,在边防大量屯边;
3、集中财政权(三司、转运使),财政开支激增造成 “冗费”
(1) 原因: ①军队开支巨大; ②官吏的俸禄和贪污剥削; ③大兴土木费用;
④皇室开支不断增加;
⑤向辽和西夏交纳“岁币”; (2) 影响:
政府开支浩大,入不敷出,沉重的财政负担导致财政危
机、形成积贫局面。
北宋王朝收支情况 年代
1021年(真 宗) 1049年 (仁宗) 1065年 (英宗)
2、集中行政权(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改革官制造成 “冗官” (1) 原因: ①实行一职多官制;
(重文轻武) ②通过科举考试大量授予官职;
③通过恩荫赏赐大量授予官职;
(2)影响: ①官僚机构膨胀; ②行政效率低下;
③财政开支增加(财政上积弱);
2. 4万 1. 7万 1万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北宋官员人数增长示意图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②消极:造成“三冗”和积贫积弱的局面,内忧外患,社会 危机。
二、北宋中期的阶级矛盾和边疆危机(内忧外患) (一)阶级矛盾(内忧)
1、原因:

历史选修ⅰ人民版4.1积贫积弱的北宋课件(精)

历史选修ⅰ人民版4.1积贫积弱的北宋课件(精)

(教材P41)
提示:北宋消极防御的国策及统治者的昏聩,对少数民 族政权采取议和政策。
二、自我测评
为什么说北宋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它具体表现在哪些
方面?
提示: 可从官僚体制、军事、财政三方面作答,反映北 宋政权的“三冗”(冗官、冗兵、冗费)问题;从体制上找原因, 不合理的集权统治是其症结所在。
三、材料阅读与思考
A.北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 B.北宋王朝十分腐朽 C.变法内容不尽合理 D.变法没有顺应历史潮流
(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变法失败的原因
主要是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他们和范仲淹一样 同属于封建统治阶级。 答案:A
高频考点
考查澶渊之盟的签订及其影响
[示例]
阅读下列材料: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 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资,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 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搬)送至雄 州交割。治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1.背景
与 西夏 的战争惨败后,社会危机迅速加深,范仲淹等有
名望的大臣纷纷要求改革弊政。 2.概况 (1)主持人:范仲淹、富弼等人。 (2)方案:向宋仁宗呈递《答手诏条陈十事》。
(3)中心问题:整顿吏治。
3.结果 遭到 官僚贵族 的反对和诽谤以及宋仁宗的动摇,“庆历 新政”推行一年就夭折了。
①阶级矛盾 A.① C.②③ ②民族矛盾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B.①② D.①②③
(
)
解析: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表现为农民阶级与地主
阶级的矛盾;民族矛盾突出,表现为中原政权与北方少
数民族政权的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很明显,主要 是改革派与保守派的矛盾。 答案:D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积贫积弱的北宋》教学课件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积贫积弱的北宋》教学课件

声更加高涨,它揭开了北宋革新除弊、
变法改革的序幕。
1、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
C
A.辽、夏的威胁
B.官僚地主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D.土地荒芜、水利废毁
2、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 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 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 变革的一项是
•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 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戈不息,其 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 计,其道如何?”普曰:“陛下之言及也, 天下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 下自安矣。”太祖曰:“卿勿复言,朕已喻 矣。”
❖ 结合材料分析唐末以来兵戈不息的原因 ,并概括赵普的建议!

——赵翼《廿二史札记》
行 一职多官
冗官
冗费 积
政 科举选官,恩荫赏赐大量授 官
官员办事效率低
大兴土木,皇室开支、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

王小波、李顺起义
北宋人民赋税沉重
项目 商税 酒税 盐税
景德年间 (1004—1008 年

450万(贯)
428万(贯)
355万(贯)
庆历年间
(1041—1049年 )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积贫积弱的北宋》教
学课件
2020/9/19
在北宋建立前,中国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907年唐王朝灭亡至960年北宋建立,北方黄河流域出现了 五个相继存在的封建政权,南方及山西先后出现十个并存的 割据政权。
陈桥兵变
赵匡胤,涿州(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