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模块八 案例分析-校园网建设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

• 传输层: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一、格式化信息流;二、提供 可靠传输。为实现后者,传输层协议规定接收端必须发回确认,并且假如分组 丢失,必须重新发送。
• 应用层: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比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访问、远 程登录等。远程登录TELNET使用TELNET协议提供在网络其它主机上注册的 接口。TELNET会话提供了基于字符的虚拟终端。文件传输访问FTP使用FTP 协议来提供网络内机器间的文件拷贝功能。
•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 ,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在 TCP/IP体系中,由于网络层使用IP协议,因此分组也叫IP数据报 ,或简称为 数据报。网络层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源主机运输层所传下 来的分组能够交付到目的主机。
TCP/IP四层模型
• 网络接口层:负责接收IP数据报并通过网络发送之,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 ,抽出IP数据报,交给IP层。
• 互联网层: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三方面。一、处理来自传 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收到请求后,将分组装入IP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 往信宿机的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二、处理输入数据报: 首先检查其合法性,然后进行寻径--假如该数据报已到达信宿机,则去掉报头 ,将剩下部分交给适当的传输协议;假如该数据报尚未到达信宿,则转发该数 据报。三、处理路径、流控、拥塞等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PP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用于点对点链路 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多协 议封装、链路配置、身份认证
等功能。
HDLC协议(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面向比特的同 步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具有帧 同步、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 功能。
• 应用层: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比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访问、远 程登录等。远程登录TELNET使用TELNET协议提供在网络其它主机上注册的 接口。TELNET会话提供了基于字符的虚拟终端。文件传输访问FTP使用FTP 协议来提供网络内机器间的文件拷贝功能。
•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 ,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在 TCP/IP体系中,由于网络层使用IP协议,因此分组也叫IP数据报 ,或简称为 数据报。网络层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源主机运输层所传下 来的分组能够交付到目的主机。
TCP/IP四层模型
• 网络接口层:负责接收IP数据报并通过网络发送之,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 ,抽出IP数据报,交给IP层。
• 互联网层: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三方面。一、处理来自传 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收到请求后,将分组装入IP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 往信宿机的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二、处理输入数据报: 首先检查其合法性,然后进行寻径--假如该数据报已到达信宿机,则去掉报头 ,将剩下部分交给适当的传输协议;假如该数据报尚未到达信宿,则转发该数 据报。三、处理路径、流控、拥塞等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PP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用于点对点链路 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多协 议封装、链路配置、身份认证
等功能。
HDLC协议(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面向比特的同 步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具有帧 同步、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 功能。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最全课件完整版ppt全书电子教案全套教学教程PPT课件

22
总线型拓扑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结构,网络中所有的站点共享一条数据通 道,即通过一根传输线路将网络中所有结点连接起来,这根线路称为总线。 各结点直接与总线相连接,信息沿总线介质逐个结点地广播传送,在同一时 刻只能允许一对结点占用总线通信。
五、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星型结构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23
星型网络结构是最流行的网络拓扑结构,该结构以中央结点为中心与各个结点连接 而组成的,呈辐射状排列在中心结点周围,各结点与中央结点通过点到点的方式连接, 其他节点间不能直接通信,通信时需要通过该中心节点转发。
终端 终端
终端
CCP
主机
两种连接形式
终端
主机
CCP
CCP
主机
终端
终端
B
终端 主机
主机
主机
A
终端
终端
主机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面向应用(标准化)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7
• 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网络开始向体系结构标准化的方向迈进,即正式步入网络标 准化时代。
• 对各种体系结构来说,同一体系结构的网络产品互连是非常容易实现的,而不同系统体 系结构的产品却很难实现互连。但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不同体系结构的产品都能够很容 易地得到互连,人们迫切希望建立一系列的国际标准,渴望得到一个“开放”系统。为 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于1977年成立了专门 的机构来研究该问题。1984年,ISO正式颁布了一个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的国际标准0SI7498。模型分为七个 层次,有时也被称为ISO/OSI七层参考模型。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完整版

功能
包括帧同步、差错控制、 流量控制等,确保数据的 可靠传输。
数据链路层设备
包括网卡、网桥等,用于 实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常见数据链路层协议及工作原理
以太网协议
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局域网技术, 采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 问/冲突检测)机制解决多节点同 时发送数据的冲突问题。
PPP协议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 是一种点对点通信协议,用于建立 直接连接的两个节点之间的数据链 路。
06
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
无线网络基本概念与技术标准
无线网络定义
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和通 信的网络。
无线网络分类
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 城域网(WMAN)、无线广域网 (WWAN)等。
技术标准
包括IEEE 802.11系列标准、蓝牙( Bluetooth)、ZigBee等。
移动计算基本概念与技术发展
常见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原理
防火墙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
防火墙是位于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 安全屏障,通过控制网络访问和过滤网络 数据来保护内部网络免受外部攻击。
入侵检测是指通过监控网络系统和应用程 序的运行状态,发现潜在的入侵行为和异 常活动,并及时报警和响应。
加密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
加密技术是通过将敏感信息转换为密文形 式进行传输和存储,确保信息在传输和存 储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HTTP、FTP、SMTP、DNS等,用于 实现不同网络应用之间的通信。
应用层功能
提供用户与网络应用之间的交互界面 ,处理数据表示、会话管理、安全保 密等任务。
常见应用层协议及工作原理
HTTP协议
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Web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支持请求/响应模型,传输层使用TCP协议。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

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目前,一些高速的广域网技术相继问世, 目前,一些高速的广域网技术相继问世,如POS (Packet-Over-SDH/SONET)技术,波分多路复用技 )技术, 术(WDM/DWDM)等都能为广域网连接提供高带 ) 宽,这些技术将广域网的传输速率提高到10Gbps。另 这些技术将广域网的传输速率提高到 。 外,最新的万兆以太网技术也可以支持广域网连接,传 最新的万兆以太网技术也可以支持广域网连接, 输速率也是10Gbps。这些高速广域网技术的出现使广 。 输速率也是 域网的发展开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域网的发展开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最初的ARPANET的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的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最初的 的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H H IMP IMP IMP 1 IMP 3 H3 IMP 4 IMP 5 IMP 2 H H2
H1
H5
H4
图中:H(HOST)是计算机主机 图中: ( ) IMP(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or )是接口信息处理机。 是接口信息处理机。
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2.在个人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 ⑴ ⑵ ⑶ 远程信息访问 新的通信工具 家庭娱乐
许多新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不断地涌现出 来。如: 工业自动化、辅助决策、虚拟大学、 工业自动化、辅助决策、虚拟大学、 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管理信息系统、 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管理信息系统、数字图 书馆、电子博物馆、全球情报检索与查询、 书馆、电子博物馆、全球情报检索与查询、网 上购物、电子商务、视频会议、 上购物、电子商务、视频会议、视频广播与点 过程控制,等等。 播、过程控制,等等。
第8章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

服务器
TCP连接建立过程主要作 用:一是使双方就绪。二 是协调双方的初始序号。 三是协调双方的初始窗口 值。
客户
SYN,SEQ=x SYN,SEQ=y,ACK(x+1) ACK(y+1)
TCP建立连接过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传输层
五、TCP建立连接和释放连接过程
服务器
TCP连接用于双向通信, 因此,任何一方一旦完成 数据发送,都需启动连接 释放过程。发起连接释放 过程的一方发送 FIN=1的 TCP报文, 另一方以确认 应答作为响应。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第2版)
第八章
© 2006工程兵工程学院 计算机教研室
传输层
第8章 传输层
本章主要内容
传输层端口的概念 用户数据报 传输控制协议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传输层
第8章
传输层
为什么需要传输层? 传输层实现哪些功能?
应用进程的要求 进程间通信 对数据实现差错控制 传输过程实施拥塞控制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传输层
四、TCP拥塞控制机制
流量控制取决于接收端的处理能力和网络状态; 接收端的处理能力通过确认应答中的窗口字段告 知发送端; 如何确定网络发生拥塞?在确定网络发生拥塞的 情况下,如何确定流量? 发送端确定网络发生拥塞的依据是网络传输TCP 报文过程中发生丢失报文的情况,这和重传条件是 相同的,这意味着一旦发生重传,发送端需要调节 发送流量。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传输层
四、TCP拥塞控制机制
拥塞控制机制 在TCP连接刚建立时,发送端通过逐步增大拥塞 窗口来探测网络能够承载的流量; 当发送端检测到有TCP报文丢失时,立即向下调 整拥塞窗口; 由于检测到TCP报文丢失的方法有重传定时器溢 出和连续接收到多个重复确认应答这两种,而且 这两种方法所反映出的TCP报文丢失程度也不同, 因此,发送端对应的向下调整拥塞窗口的方法也 应不同。
TCP连接建立过程主要作 用:一是使双方就绪。二 是协调双方的初始序号。 三是协调双方的初始窗口 值。
客户
SYN,SEQ=x SYN,SEQ=y,ACK(x+1) ACK(y+1)
TCP建立连接过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传输层
五、TCP建立连接和释放连接过程
服务器
TCP连接用于双向通信, 因此,任何一方一旦完成 数据发送,都需启动连接 释放过程。发起连接释放 过程的一方发送 FIN=1的 TCP报文, 另一方以确认 应答作为响应。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第2版)
第八章
© 2006工程兵工程学院 计算机教研室
传输层
第8章 传输层
本章主要内容
传输层端口的概念 用户数据报 传输控制协议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传输层
第8章
传输层
为什么需要传输层? 传输层实现哪些功能?
应用进程的要求 进程间通信 对数据实现差错控制 传输过程实施拥塞控制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传输层
四、TCP拥塞控制机制
流量控制取决于接收端的处理能力和网络状态; 接收端的处理能力通过确认应答中的窗口字段告 知发送端; 如何确定网络发生拥塞?在确定网络发生拥塞的 情况下,如何确定流量? 发送端确定网络发生拥塞的依据是网络传输TCP 报文过程中发生丢失报文的情况,这和重传条件是 相同的,这意味着一旦发生重传,发送端需要调节 发送流量。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传输层
四、TCP拥塞控制机制
拥塞控制机制 在TCP连接刚建立时,发送端通过逐步增大拥塞 窗口来探测网络能够承载的流量; 当发送端检测到有TCP报文丢失时,立即向下调 整拥塞窗口; 由于检测到TCP报文丢失的方法有重传定时器溢 出和连续接收到多个重复确认应答这两种,而且 这两种方法所反映出的TCP报文丢失程度也不同, 因此,发送端对应的向下调整拥塞窗口的方法也 应不同。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

防范措施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补丁, 使用防火墙和杀毒软件,限制不必要 的网络访问,加强用户教育和安全意 识培养等。
加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应用
加密技术作用
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常见加密技术
包括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混合加密等,以及数字签名、证书认证等安全机制。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
目录
• 计算机网络概述 •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 局域网技术基础 • 广域网技术基础 • 互联网应用与服务 • 网络安全与管理
01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定义与功能
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 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高系统可靠 性等。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以单个计算机为中 心,通过通信线路将远程终端连接起来,构 成简单的计算机网络。
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 供服务,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
物联网
通过互联网将物品与物品、人与物品进行连接,实现智能化 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是互联网的重要延 伸。
新兴技术的影响
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 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推动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06
网络安全与管理
网络安全威胁类型及防范措施
网络威胁类型
包括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间谍 软件、勒索软件等恶意程序,以及黑 客攻击、钓鱼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 攻击等网络攻击行为。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补丁, 使用防火墙和杀毒软件,限制不必要 的网络访问,加强用户教育和安全意 识培养等。
加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应用
加密技术作用
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常见加密技术
包括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混合加密等,以及数字签名、证书认证等安全机制。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
目录
• 计算机网络概述 •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 局域网技术基础 • 广域网技术基础 • 互联网应用与服务 • 网络安全与管理
01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定义与功能
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 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高系统可靠 性等。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以单个计算机为中 心,通过通信线路将远程终端连接起来,构 成简单的计算机网络。
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 供服务,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
物联网
通过互联网将物品与物品、人与物品进行连接,实现智能化 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是互联网的重要延 伸。
新兴技术的影响
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 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推动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06
网络安全与管理
网络安全威胁类型及防范措施
网络威胁类型
包括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间谍 软件、勒索软件等恶意程序,以及黑 客攻击、钓鱼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 攻击等网络攻击行为。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

网络管理系统(NMS)、简单 网络管理协议(SNMP)、远 程监控(RMON)等。
网络管理功能
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 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等。
常见网络管理应用
网络设备配置与监控、网络故 障诊断与排除、网络性能优化
等。
06
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
无线网络基本概念及类型划分
无线网络定义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数据传输的网络系统。
移动计算技术应用
应用于移动办公、移动商务、移动学习等领域, 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便利性。
THANKS
感谢观看
• FTP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是用于在网络上进 行文件传输的标准协议。FTP协议工作在应用层,基于TCP连接进行通信。它 支持文件的上传和下载,以及文件的删除、重命名等操作。
• SMTP/POP3/IMAP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 件传输协议)、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邮局协议第三版)和IMAP (Internet Mail Access Protocol,Internet邮件访问协议)是用于电子邮件 传输和管理的协议。这些协议工作在应用层,基于TCP连接进行通信,分别负 责邮件的发送、接收和管理等功能。
发展历程
从20世纪60年代的ARPANET到如今的Internet,计算机网络经历了从局域网到 广域网、从低速到高速、从单一数据通信到多媒体通信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拓扑结构
分类
根据网络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 (LAN)、城域网(MAN)和广 域网(WAN);根据传输介质可 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
03
网络管理功能
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 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等。
常见网络管理应用
网络设备配置与监控、网络故 障诊断与排除、网络性能优化
等。
06
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
无线网络基本概念及类型划分
无线网络定义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数据传输的网络系统。
移动计算技术应用
应用于移动办公、移动商务、移动学习等领域, 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便利性。
THANKS
感谢观看
• FTP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是用于在网络上进 行文件传输的标准协议。FTP协议工作在应用层,基于TCP连接进行通信。它 支持文件的上传和下载,以及文件的删除、重命名等操作。
• SMTP/POP3/IMAP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 件传输协议)、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邮局协议第三版)和IMAP (Internet Mail Access Protocol,Internet邮件访问协议)是用于电子邮件 传输和管理的协议。这些协议工作在应用层,基于TCP连接进行通信,分别负 责邮件的发送、接收和管理等功能。
发展历程
从20世纪60年代的ARPANET到如今的Internet,计算机网络经历了从局域网到 广域网、从低速到高速、从单一数据通信到多媒体通信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拓扑结构
分类
根据网络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 (LAN)、城域网(MAN)和广 域网(WAN);根据传输介质可 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
03
《计算机网络基础 》课件

传输层协议比较
TCP与UDP的比较
TCP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而 UDP提供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TCP适用于需要可靠传输的应用,而 UDP适用于实时或高速应用。
其他传输层协议
除了TCP和UDP之外,还有一些其他 的传输层协议,如SPX、ATP等,但它 们的应用范围较窄。
06
应用层协议与网络安全
DNS协议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详细描述
DNS协议运行在应用层,通过查询DNS 服务器来将域名解析为相应的IP地址。 DNS协议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将域 名和IP地址进行映射,使得用户可以通 过域名来访问互联网上的资源。
SMTP/POP协议
总结词
SMTP和POP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传输和接 收。
ATM技术概述
ATM是异步传输模式的简称,是一种面向单元的数据传输 协议。
ATM技术的特点
ATM技术采用固定长度的数据单元和信元交换方式,具有 高速、高效的特点。同时,ATM技术还支持多种服务质量 等级,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数据传输的需求。
ATM技术的应用场景
ATM技术适用于需要高速、高质量数据传输的场景,如广 域网、企业网等。
帧中继技术
帧中继技术概述
帧中继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实现快速、高效的数据传输 。
帧中继技术的特点
帧中继技术采用统计复用和流量控制机制,能够在一条物理链路上 同时支持多个逻辑连接,提高了带宽利用率。
帧中继技术的应用场景
帧中继技术适用于需要高速数据传输和多逻辑连接的场景,如企业 网、数据中心等。
ATM技术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TCP/IP模型
总结词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模型是目前互联网广泛采用的网络体系结构,它 简化了通信过程,并突出了传输控制和网络互联的核心作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08.2020
h
17
• 2.汇聚层交换服务的实现-配置汇聚层交换机
• 配置汇聚层交换机DistributeSwitch1与DistributeSwitch2的基本参数管理IP、默认网关、 VTP、端口基本参数,主要是在汇聚层交换机DistributeSwitch1上定义VLAN,配置3层 交换功能,以及其他配置。交换机VLAN及VTP的配置命令如下:
Vlan10: f0/1-10
Vlan20: f0/11-20
18.08.2020
图8-6接入层交换机AccessSwitch1
h
16
• 为接入层交换机AccessSwitch1、AccessSwitch2配置基本参数,包 括设置交换机名称、管理IP、默认网关、VLAN及VTP、接入端口、 主干道端口以及其他可选配置;例如基交换机名称、密码等的配置可 以利用超级终端登录交换机的操作系统,运行下面命令。其他配置详 细过程不再赘述。
18.08.2020
h
19
• 8.5.3广域网接入模块设计
• 在本实例设计中,广域网接入模块的功能是由广域网接入 路由器InternetRouter 来完成的。采用的是Cisco的3640 路由器。它通过自己的串行接口serial 0/0 使用DDN (128K)技术接入Internet。其作用主要是在 Internet和 校园网内网间路由数据包。除了完成主要的路由任务外, 利用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广域 网接入路由器InternetRouter还可以用来完成以自身为中 心的流量控制和过滤功能并实现一定的安全功能.
18.08.2
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要完成的系统功能包括:
• (1)在网络系统范围内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 按照总体目标,系统将分级建设和逐步完善,最 终实现网络系统的信息共享和数据、文本、语音、 图象等各类信息的传输。
• (2)实现网络系统内网点信息传输,保证其高清 晰度的图象传输。
24
54
VLAN70 XX
192.168.7.0/ 192.168.7.2 信息系
24
54
18.0V8L.2A0N2100 FWQ 0
192.168.100. 0/24
192.168.10h 0.254
服务器 群
15
交换模块设计
1.接入层交换服务的实现-配置接入层交换机
F0/23
F0/24
IOS AccessSwitch1
18.08.2020
h
2
• 校园需要的基本功能有: • 计算机教学,包括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学。 • 网络下载、网络聊天等。 • 电子邮件系统:主要进行与同行交往、开展技术合作、学
术交流等活动。 • 文件传输 FTP:主要利用 FTP 服务获取重要的科技资料
和技术文挡。 • INTERNET 服务: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主页,利用外部网
“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层次化网络设计模型。
接入层
汇聚层
核心层
图8-2层次化网络设计图
18.08.2020
h
7
• (1)核心层
• 核心层的主要提供不同网络模块之间优化传输服务,将分 组尽可能快地从一个网络传到另一个网络,通常要保证核 心层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最佳的网络性能。如图8-3。
到外围系统业务管理模块
• switch#vlan database ;进入VLAN设置
• switch(vlan)#vlan 2
;建VLAN 2
• switch(vlan)#no vlan 2 ;删vlan 2
• switch(config)#int f0/1 ;进入端口1
•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当前端口1加入VLAN 2
•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设置为干线
•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1,2
;设置允许的vlan
•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 dot1q ;设置vlan 中继
18.08.2020
h
14
8.5.1 IP 地址规划及VLAN
VLAN号
VLAN名 称
IP网段
默认网关 说明
VLAN1 ——
192.168.0.0/ 192.168.0.2 管理
24
54
VLAN10 JWC
192.168.1.0/ 192.168.1.2 教务处
24
54
VLAN20 XSSS
192.168.2.0/ 192.168.2.2 学生宿
• (4)满足各教室、办公室联网的需求。
• (5)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6)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
18.08.2020
h
13
8.4.2 结构化布线及特点
• 1.工作区子系统 • 2.水平子系统 • 3.管理子系统: • 4.设备间子系统 • 特点
– 1.模块化 – 2.灵活性 – 3.开放性
24
54
舍
VLAN30 CWC
192.168.3.0. 192.168.3.2 财务处
24
54
VLAN40 JSJ
192.168.4.0/ 192.168.4.2 计算机
24
54
系
VLAN50 RJ
192.168.5.0/ 192.168.5.2 软件系
24
54
VLAN60 DZ
192.168.6.0/ 192.168.6.2 电子系
“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层次化网络设计模型有如下优点: • 高可扩展性 - 遵循层次化模型网络比扁平式网络更具有伸缩性 和可管理性,因为各功能网络通过模块化实现,潜在问题更易于识 别。 • 易于实施 - 每一层的功能性清晰划分,简化每一层的实现。 • 易于故障排除 - 每一层的功能经过良好定义,网络更为简单, 有助于故障的隔离。模块化设计也有效限制故障影响范围。 • 易于规划和管理 - 层次化的功能划分,整个网络规划和管理更 为简单。
• 2.选择品牌时考虑比较多的是:生产厂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技术 领先性和成熟性、设备的完整系列性、设备的可升级性、是否具备完 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来支持用户的应用、是否为主流产品、在国内是否 有比较完备的备件库和维护维修能力、其安全性是否适合用户的要求。
• 为了实现网络设备的统一,本设计方案中完全采用同一厂家的网络产 品,即Cisco公司的网络设备构建。全网使用同一厂商设备的主要好 处在于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网络设备功能的互相配合和补充。本校园网 设计方案主要由以下四大部分构成:交换模块、广域网接入模块、远 程接入模块、服务器模块。
• (4)易于执行不同类型的服务和安全方针。
• (5)易于扩展和/或代替原来的技术。
18.08.2020
h
5
网络管理 安全管理 计费管理
内部接入层/汇聚层
核心交换层
出口接入换层
INTERNET
核心业务层服务器集群
CERNET
图8-1模块化网路设计图
18.08.2020
h
6
• 2.层次化的设计 • 层次化网络设计模型 对于大型网络,可以采用业界通用
h
18
• 3.核心层交换服务的实现-配置核心层交换机
• 对核心层交换机CoreSwitch1与CoreSwitch2的配置除了 基本参数配置外,还包括VLAN及VTP、路由功能以及其 他配置。路由配置命令如下:
• CoreSwitch1(config)#ip routing
• CoreSwitch1(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0.254
计算机网络基础
模块八 案例分析—校园网的建设
18.08.2020
h
1
任务8.1 功能需求分析
• 作为校园网,需要连接多少个结点,怎样使用各种网络设 备使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结点连接到一个统一的网络中, 怎样使整个网络上的结点相互联通,这些问题仅仅是校园 网需要解决问题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 资源有序地组织起来,需要实现什么功能,以满足现在和 未来在教学、科研、管理、交流等方面的需求。形成在校 园内部、校园与外部进行信息沟通的体系,建立满足教学、 科研和管理需求的计算机环境,为学校各种人员提供充分 的网络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中进行教学、研究、收集信 息等工作。
18.08.2020
h
10
教工宿舍
设计方案
网络中心
Internet
学生宿舍
教务处 软件系
18.08.2020
h
11
信息系
任务8.3 设备需求分析
• 网络设备的选型是网络运行性能和售后服务的关键,根据实践经验, 对于设备选型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 1.网络中心的中心设备,承担着整个网络性能好坏的关键,我建议 选用比较高档的中心设备,既能保证满足服务的需要,不会出现广播 风暴或通信瓶颈问题;又能保证几年之内设备不会过时;
• switch(config)#line console 0 ;进控制台口(Rs232)初始化
• switch(config-line)#line vty 0 4
;进入虚拟终端virtual tty
• switch(config-line)#login ;允许登录
• switch(config-line)#password xx ;设置登录口令xx
18.08.2020
h
4
8.2.2模块化、层次化的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