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秒杀溶液问题

合集下载

行测混合溶液问题

行测混合溶液问题

行测中溶液题目:十字交叉法2010年04月13日星期二下午 10:55在浓溶液里加入水将它稀释为稀溶液,称为溶液的稀释。

在浓溶液里加入含有相同溶质的稀溶液,称为溶液的混合。

在溶液稀释与溶液混合的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了,但稀释前浓溶液里所含溶质的质量与稀释后稀溶液里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浓溶液中溶质质量与稀溶液中溶质质量之和。

抓住这一点,就抓住了这类计算的关键。

其实溶液的稀释也可以看作是溶液的混合,即把水看作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的稀溶液。

这样就可以合并成为一个问题来讨论了。

有关溶液混合的计算公式是:m(浓)×c%(浓)+m(稀)×c%(稀)= m(混)×c%(混)由于m(混)=m(浓)+m(稀),上式也可以写成:m(浓)×c%(浓)+m(稀)×c%(稀)= [m(浓)+m(稀)]×c%(混)此式经整理可得:m(浓)×[c%(浓)-c%(混)]=m(稀)×[c%(混)-c%(稀)]这个计算式也可以写成十字交叉图式,即利用这个十字交叉图式,可以比较简单地进行有关溶液混合的计算。

若进行溶液的稀释时把c(稀)视为水,把c(稀)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视为0%即可。

用十字交叉法解题过程可分为以下4步:(l)设出要求的未知数。

(2)把有关数据对号入座。

浓溶液的质量写在c(浓)的左方,稀溶液的质量写在c(稀)的左方,将c(浓)-c(混)、c(混)-c(稀)所得的差写在各自的右方,并用虚线画上方框。

(3)取四角虚线方框内的数值列成比例式。

(4)解比例式。

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十字交叉法的运用。

(1)将52%的KOH溶液与42%的KOH溶液以怎样的质量比混合,才能得到50%的KOH溶液?【解】设需52%的KOH的质量为x,需42%的KOH的质量为y【答】52%的KOH溶液与42%的KOH溶液的质量比为4∶l。

(2)将140g95%的硫酸与260g15%的硫酸混合后,所得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设所得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答】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3%。

行测之溶液问题大全

行测之溶液问题大全

题九之溶液问题大全解答方法也是很多的,比较灵活。

像十字相乘、鸡兔同笼、大学所学的加权平均法等都可以运用的(先加再除,先除再加都可以)。

万能的方程在这我们就不提到了。

直接进入实践,从实践中找解答方法。

1、A,B,C为三种酒精溶液。

按质量比2:6:1混合,质量分数为30%;4:5:1混合时,为28%;6:1:1混合时,为25%。

现缺少C种溶液,需要配置大量28%的溶液需要A和B的质量比是A1:2 B1:3 C1:4 D1:5这个题目如果列方程的话:我想应该全部的人都会列,2A+6B+C/9=30%4A+5B+C/10=28%6A+B+C/8=25% 说白了就是加权平均数的列式。

A=0.2B=0.3C=0.5然后十字相乘一下:0.2 0.020.280.3 0.08所以比就是0.02:0.08=1:4或者继续方程一下也可以得出来。

当然这题我们也可以有这样的思路:已知给我们的条件是三种溶液不同比例混合后的各溶液浓度,所求的正好是混合后的其中一种浓度,所以我们可以巧借其它两种混合形式后来解答。

具体的:28%的浓度可以这样得来:用一下十字相乘法:30% 3%28%25% 2% 据此得知两种比例是3:2,记得这是质量比。

所以我们就要凑出来3:2的比例,方法很多。

可以让两者质量先相等,再分别*3和*2,或者是2+6 +1=9 6+1+1=89:8 如何得到3:2 就是前者*4或者*3所以就是8:24:4 和18:3:3然后混合后就是26:27:7然后题目给我们的是28%浓度也可以根据三者4:5:1得来的。

我们要消去C的影响。

就是让C一样。

所以就是同*7。

得到的是28:35:7A:B=28-26:35-27=1:4了。

2、小明到商店买红、黑两种笔共66支。

红笔每支定价5元,黑笔每支定价9元。

由于买的数量较多,商店就给予优惠,红笔按定价85%付钱,黑笔按定价80%付钱,如果他付的钱比按定价少付了1 8%,那么他买了红笔多少支?这个也可以方程的,我们就直接跳过了。

数学运算溶液浓度问题 公务员考试

数学运算溶液浓度问题    公务员考试

数学运算溶液浓度问题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部分的考点比较多,基本上每个试题会涉及到一个知识点,不同的试题用到的解题技巧不同,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一定要牢固的掌握各种题型的特点以及相应的解题技巧,从而快速的解答试题。

浓度问题,是公务员考试常见题型之一,这类试题的难度并不太高,重点需要我们理清试题中变化的情况。

一、浓度问题的概念浓度问题,主要指的是在公务员考试中,将涉及到溶液浓度问题的试题称为浓度问题。

我们知道溶液会涉及三个量:溶质、溶剂和溶液;溶质:被溶解的固体或者液体;溶剂:起溶解作用的液体,一般是水;溶液:通俗来说,就是将固体或者液体溶解在另一种液体中,得到均匀的混合物。

在浓度问题中,主要涉及到的就是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通常来说,有以下公式:浓度=溶质/溶液=溶质/(溶质+溶剂)。

【注】我们知道,溶液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分,所谓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则是指可以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所以我们在解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此外,还需要注意,饱和溶液是相对于具体的溶质而言的,如果某种溶液相对于溶质A 是饱和溶液,那么这种溶液是不能继续溶解溶质A,但是有可能可以溶解其他溶质。

二、浓度问题解题思路在解答浓度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握其中的不变量来分析,根据其中的等量关系列出算式,计算解答。

通常来说,我们可以以浓度问题的公式为基础,利用列方程、十字交叉、比例、特殊值等方法来解答。

一般来说,列方程的方法是最基础的方法,只需要我们找出试题里面的等量关系即可,所以在此我们不做深入的讲解。

(一)公式法所谓公式法,就是根据浓度问题的基础公式来解答,在解题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其中的不变量以及变化量,从而能够合理的列出计算式。

此外,在采用公式法解答试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能不能再继续溶解该种溶质。

【例题】在某状态下,将28克某种溶质放入99克水中,恰好配成饱和溶液。

溶液问题常见解题思路

溶液问题常见解题思路

溶液问题常见解题思路华图教育姜洋溶液问题是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这篇文章就主要针对这类题型的解题思路进行梳理,希望对准备考试的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想要解决溶液问题,首先要掌握溶液问题的基础公式:溶液=溶质+溶剂;浓度=溶质÷溶液,溶质=溶液×浓度,溶液=溶质÷浓度。

解决溶液问题要抓住“溶液”、“溶质”和“溶剂”的关系,这是解题的关键和基础。

常用的思路有一下几个:第一,运用基本的溶液公式解题。

这类题型相对比较简单,直接带入公式解题,现在出现的频率已经很低了。

第二,利用比例关系解题,在溶液问题中经常会用到这样的方法,一般题干中没有给出我们具体的数值,只是给出我们一些比例关系,我们还会发现,题目叙述中存在一个不变的量,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比例关系,结合赋值思想来解题,比如等溶质增减溶剂问题。

第三,抓住变化趋势较为简单的量作答,比如有一类题目,溶剂和溶质同时变化的,其中溶剂的变化是一会儿多,一会少,变化情况比较复杂,研究起来就相对困难;而溶质的变化是一直减少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抓住溶质的变化,用连乘的方法来解题。

【例题1】当含盐30%的60千克盐水蒸发为含盐40%的盐水时,盐水重量为多少千克?()A.45B.50C.55D.60【答案】A。

【解析】A,这就是一道可以直接利用浓度公式解决的问题,溶液=溶质÷浓度=30%×60÷40%=45。

这一类简单的溶液问题在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当中几乎绝迹。

【例题2】已知盐水若干千克,第一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盐水浓度变为6%,第二次加入同样多的水后,盐水浓度变为4%,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水后盐水浓度是多少?( )A.3%B.2.5%C.2%D.1.8%,【答案】A。

【解析】A,这是一道等溶质增减溶剂的问题,在不断加水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是没有变的,假设溶质质量12,第一次加水之后溶液的质量=12÷6%=200,第二次加水之后,溶液质量=12÷4%=300,溶液质量从200变化到300,证明加了100的水,第三次加入同样多的水之后,溶液质量变为400,浓度=溶质÷溶液=12÷400=3%。

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溶液问题

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溶液问题

在各种公务员考试的行测数学运算模块中,“溶液问题”是个重要的考点,那么当遇见这种问题的时候,考生朋友们应该如何快速地求解出来呢?首先我们应该熟练的运用溶液问题的核心公式:溶液=溶质+溶剂,浓度=溶质/溶液。

其次要根据不同的题型按照不同的求解方法:近年来涉及到溶液问题主要考察的题型为是溶质不变型,其题目特点即为溶质不改变。

通常试题情况分为三种:加水、蒸发、混合。

解决这三种题型的核心要点是把握溶质不变。

我们通过几个典型的例子进行理解:【例1】浓度为70%的酒精溶液100克与浓度为20%的酒精溶液400克混合后得到的酒精溶液的浓度是多少?()A.30%B.32%C.40%D.45%本题是简单的混合类题目,混合之后总的溶质是原各个部分的溶质之和,溶液量为各个部分的溶液量之和,所求浓度即为。

【例2】甲杯中有浓度为17%的溶液400克,乙杯中有浓度为23%的溶液600克。

现在从甲、乙两杯中取出相同总量的溶液,把从甲杯中取出的倒入乙杯中,把从乙杯中取出的倒入甲杯中,使甲、乙两杯溶液的浓度相同。

问现在两杯溶液的浓度是多少?()A.20%B.20.6%C.21.2%D.21.4%本题是混合类型,看似混合过程复杂,其实我们只需要看结果,甲乙两杯溶液的浓度相同,如果将两杯溶液混合,其最终溶度和题目要求的浓度时相同的,因此只需要求混合之后两杯的总浓度即可:。

【例3】一杯糖水,第一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糖水的含糖百分比为15%;第二次又加入同样多的水,糖水的含糖量百分比为12%;第三次加入同样多的水,糖水的含糖量百分比将变为多少?()A.8%B.9%C.10%D.11%本题是典型的加水过程,即溶质不变型,其核心要点是把握溶质不变。

对于此题,我们可以运用特值法,对于15%和12%,为了变成溶质不变的模样,将其通分,分子变成一样,即,那么第三次加入的水量为100,浓度变为,答案为C。

通过三个例题我们可以看出,解决溶质不变型的核心要点是整个过程中溶质的量保持不变!。

【公考辅导】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学运算秒杀八大技法

【公考辅导】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学运算秒杀八大技法

【公考辅导】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学运算秒杀八大技法【公考辅导】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学运算秒杀八大技法一,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学运算秒杀中的直接代入法【例1】某次考试中,小林的准考证号码是个三位数,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2倍,十位数字是百位数字的4倍,三个数字的和是13,则准考证号码是()。

A.148B.418C.841D.814【答案】A【例2】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16。

其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3。

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495,则原来的三位数是()?A.169B.358C.469D.736【答案】B【例3】某单位组织职工参加团体赛表演,表演的前半段队形为中间一组5人,其他人按8人一组围在外围,后半段队形变为中间一组8人,其他人按5人一组围在外围。

该单位职工人数为150人,则最多可有多少人参加?A.149B.148C.138D.133【答案】D二,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学运算秒杀中的数字特性法【例1】一个四位数“□□□□”分别能被15、12和10除尽,且被这三个数除尽时所得的三个商的和为1365,问四位数“□□□□”中四个数字的和是多少?A.17B.16C.15D.14【答案】C【例2】一个班级坐出租车出去游玩,出租车费用平均每人40元,如果增加7个人,平均每人35元,求这个班级一共花了()元。

A.1850B.1900C.1960D.2000【答案】C【例3】某公司为客户出售货物,收取3%的服务费;代客户购置设备,收取2%的服务费。

某客户委托该公司出售自产的某种物品并代为购置新设备,已知公司共收取该客户服务费200元,客户收支恰好平衡,则自产的物品售价是多少元?A.3880B.4080C.3920D.7960【答案】B三,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学运算秒杀中的多次相遇型【例1】A大学的小李和B大学的小孙分别从自己学校同时出发,不断往返于A、B两校之间。

现已知小李的速度为85米/分钟,小孙的速度为105米/分钟,且经过12分钟后两人第二次相遇。

2015年425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答案

2015年425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答案

2015年425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答案及解析常识部分第一题:答案:CA白居易27岁时参加科举,考中之后与其他同僚一起到西安的慈恩塔下游玩,所写的诗.表现了作者当时少年得志,意气风发的心情具体意思是:在慈恩塔下我们曾一起留刻名字,而我,是一行十七人中最年轻的啊!B.“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完善科举制,扩充国学,国学生员达到三千多人,但每次进士录取不过一百多人,录取门槛极高。

C: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

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D:唐·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第二题:CA:马踏匈奴石雕,突出表现在大型纪念性石刻和园林的装饰性雕刻上,是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墓石刻,是留存至今的一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石雕作品。

B:东汉击鼓说唱陶俑于1957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天回山。

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

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C:昭陵六骏是指陕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

D:唐代乾陵石雕刻,在今陕西乾县梁山,是唐高宗李治(628-683)和武则天(624-705)合葬陵墓前石雕群第三题:DA:张飞,三国人物B程咬金,唐朝开国大将C李逵北宋D牛皋(1087年—1147年),字伯远,汝州鲁山(今河南鲁山)人,南宋抗金名将。

牛皋出身农民家庭,初为射士,精练武功,擅长骑射。

南宋初年聚集人民抗金。

绍兴三年(1133年),加入岳家军、长胜军。

牛皋使用双锏,乃金所制。

后隶归岳飞,为其推重,对金作战中屡立战功。

曾参加镇压杨幺起义。

岳飞被害后,因始终反对宋金议和,被秦桧害死。

公考数资备考-《吃透公式——搞定溶液问题》

公考数资备考-《吃透公式——搞定溶液问题》

吃透公式——搞定溶液问题溶液问题是数量关系中公认的容易出难题的题型。

解决溶液问题,可以使用方程、代入排除、十字交叉等方法,当然也可以吃透公式、巧用公式来解决。

通常情况下应用基本公式来解决此类问题十分有效,甚至可以达到秒杀的效果。

想要吃透公式,首先需要掌握公式的本质。

溶液问题是关于溶质、溶剂、溶液、浓度这四个概念的关系,主要考查基本公式的使用。

一般而言我们运用到的是以下几个公式:溶液=溶质+溶剂浓度=溶质÷溶液溶质=溶液×浓度混合浓度=总溶质÷总溶液然而,万变不离其宗,纵使再多的方法都只是基本公式的不同演绎,只要对基础公式有深刻的理解,对于溶液问题,我们一定可以做到“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正确答案就在灯火阑珊处”。

基本公式很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灵活应变。

下面我们来看几道题:【例1】向500kg浓度为10%的溶液中加入水稀释为浓度8%的溶液。

需注入多少kg的水?A.120B.125C.130D.135【答案】B【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用公式法解题。

第二步,整个过程只有水的注入,溶质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根据公式:溶质=溶液×浓度,求得溶质为500×10%=50(kg)。

第三步,根据公式:溶液=溶质÷浓度,可得混合后的溶液为50kg÷8%=625(kg)。

第四步,注入水的质量为:625-500=125(kg)。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本题是加水稀释类问题,把握住稀释前后溶质相同的等量关系,紧紧围绕着“溶质=溶液×浓度”这一基本公式即可快速解题。

【答案】B【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反复操作类。

第二步,每一次倒完,剩下溶液的溶质是原来的60%,而倒入清水之后,溶液保持不变。

则浓度变化:60%→溶质溶质原浓度=新浓度=溶液溶液,每一次操作的新浓度都是原浓度的60%。

第三步,反复操作三次后,剩余溶液的浓度为80%×60%×60%×60%=17.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秒杀溶液问题
福建公务员考试网:根据往年福建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推测:2015年福建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在2015年3月份上旬发布,报名时间为3月中旬,准考证打印时间为4月上旬,笔试时间为4月中下旬,面试时间与资格复审时间待定。

各位考生可以时刻关注福建公务员考试网,我们将会第一时间更新相关信息。

行测答题技巧:在行测考试中,“溶液问题”是一类典型的“比例型”计算问题,大家首先要熟悉“溶液”、“溶质”和“溶剂”三者的关系,这是解题的基础和关键,然后还需掌握溶液问题常用的方法和技巧,比如方程法,赋值法等。

一、需要掌握的相关公式
溶液=溶质+溶剂
浓度=溶质÷溶液
溶质=溶液×浓度
溶液=溶质÷浓度
二、相关题型
溶质不变型(简单溶液混合、等溶质增减溶剂、溶液比例问题)
溶质变化型(混合稀释问题)
饱和浓度型
三、解题方法
简单溶液混合:运用溶液基本概念或基础公式
等溶质增减溶剂:设出溶质,得出溶液,即可解决
溶液比例问题:运用设整思想,根据所给条件将溶质或者溶液设出
1
宁德中公教育·公职类考试培训首选品牌
溶质变化混合稀释问题:抓住浓度本质,看溶质最后剩下多少就能快速得到答案
四、相关例题
例1:一容器内有浓度为30%的糖水,若再加入30千克水与6千克糖。

则糖水的浓度变为25%。

问原来糖水中含糖多少千克?
A.15千克
B.18千克
C.21千克
D.24千克
【答案】B
【解题方法】方程法。

设原有糖水里糖为3X,则糖水的质量为10X,(3X+6)÷
(10X+36)=25%。

可知3X=18,原有糖水中含糖18千克。

例2:杯中原有浓度为18%的盐水溶液100ml,重复以下操作2次,加入100ml水,充分配合后,倒出100ml溶液,问杯中盐水溶液的浓度变成了多少?
A.9%
B.7.5%
C.4.5%
D.3.6%
【答案】C
【解题方法】加入比例为1,则浓度为:18%×(1/2)2=4.5%,选择C。

例3:将28g某种溶质放入99g水中恰好配成饱和溶液,从中取出溶液加入4g溶质和11g水,请问此时浓度
A.21.61%
B.22.05%
C.23.53%
D.24.15%
【答案】B
【解题方法】由于99g水最多可溶解28g溶质,则11g水最多可溶解28/9g溶质,即小于4g的溶质,因此饱和溶液加入4g和11g谁为饱和溶液,故浓度为28/(28+99)=22.05%。

例4:将10克盐和200克浓度为5%的盐水一起加入一杯水中,可得浓度为2.5%的盐水,则原来杯中水的克数是
A.570
B.580
C.590
D.600
【解题方法】设原杯中有水x克.根据配制前后的溶质的量不变可列方
程 (x+200+10)*2.5%=10+200*5%,解得x=590 即原杯中有水590克。

2
宁德中公教育·公职类考试培训首选品牌
2015福建公务员考试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请点击:
/html/fujiangongwuyuan/5506
3
宁德中公教育·公职类考试培训首选品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