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声音计算题
物理声现象计算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计算题集锦1、列车运行前方有一高大峭壁,司机鸣笛后1.2秒听到来自峭壁的回声,如果列车前进速度为72千米/时,则司机鸣笛时离峭壁多远2、远处开来一列火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空气中传来的声音早2秒,求火车离此人多远?(此时气温15℃,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米/秒)3、某人面对远处的山崖喊话,经过2.8秒听到回声。
设空气中的声速为340米/秒,求山崖与人之间的距离。
4、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米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米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
已知气温是15℃,求汽车的行驶速度?5、有一段长为18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和340m/s 。
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6、打靶子,靶子到打靶人之间的距离是340m,从子弹离开枪口后经过1.5s打靶人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若空气阻力不计,求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速度7、如果火车钢轨每根长25米,若在45秒内听到车轮和钢轨接头处撞击声30次,火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注:第一次听到撞击声时开始计时)8、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l5海里/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___海里。
9、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下表)。
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
当气温为20℃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管的另一端的同学最多能听到_____次敲击声。
如果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离敲击时间为1.2s,则这条直铁管长约为___________ m。
10、某渔船为了测一处海底的深度,用声呐系统垂直向下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回声,问此处海底的深度是多少千米?(声音在海水的速度是1500m/s)11、一根钢管长为762m,在它的左侧敲一下,往右端的人可听到两次响声,若两次响声相隔2.04s,求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0=340m/s)12、人将前后两个声音区别开的条件是:两次声音到达耳朵的时间差至少要有0.1 s。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声学运动计算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声学运动计算题知识点回顾在声学运动中,我们常常涉及到声速、频率和波长等概念。
声速是指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通常用v表示。
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信号重复出现的次数,通常用f表示。
波长是指波动的一个完整周期所包含的距离,通常用λ表示。
问题一一辆车以65 km/h的速度驶过一个人,当人听到汽车喇叭发出的声音后,调查人员发现声音比实际发出的声音晚0.5秒才到达人耳。
求声音的速度。
解析:设声音的速度为v,车子相对于声音的速度为u。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出如下公式:声音的速度 =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340 m/s车子相对于声音的速度 = 车子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 声音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 (65 km/h) - (340 m/s) ≈ (65*10^3 m/3600 s) - (340 m/s) ≈ 18.06 m/s声音的速度 = (距离) / (时间) = (18.06 m/s) / (0.5 s) ≈ 36.12 m/s所以,声音的速度约为36.12 m/s。
问题二声源在空气中以440 Hz的频率发出声音,声速为340 m/s,求声波的波长。
解析:设声波的波长为λ,频率为f,声速为v。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出如下公式:声速 = 频率 ×波长340 m/s = 440 Hz × λλ ≈ (340 m/s) / (440 Hz)λ ≈ 0.7727 m所以,声波的波长约为0.7727 m。
总结本文根据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声学运动的内容,解答了两个与声速、频率和波长相关的计算题。
通过这些题目的解析,我们可以加深对声学运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二物理声音专项练习题

初二物理声音专项练习题一、选择题1. 声音是一种横波,下列哪个参数与声音的音高有关?A. 振动频率B. 振动幅度C. 波长D. 振动周期2. 声音以一定的速度传播,下列哪个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快?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真空3. 当声音从空气传播到水中时,以下哪个参数不会改变?A. 频率B. 波长C. 速度D. 音速4. 下列属于声源的是:A. 音响设备B. 路边报刊亭C. 吹口哨的人D. 电视广播5. 听力损失是指听力器官遭受了哪种损伤?A. 外耳损伤B. 中耳损伤C. 内耳损伤D. 脑部损伤二、填空题1.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40米,记作_______。
2. _______是声音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
3. 振动频率的单位是_______。
4. 波长的单位是_______。
5. _______是指人耳对声音高低的主观感受。
三、解答题1. 请解释声音的传播过程。
2. 请解释声音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请解释什么是共鸣现象,并举例说明。
4. 请解释什么是声音的干涉现象,并举例说明。
5. 请解释什么是声音的衍射现象,并举例说明。
四、计算题1.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40米,某声音在空气中的频率为1000赫兹,求该声音的波长。
2. 声音在某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1500米,波长为0.5米,求该声音的频率。
3. 某声音的频率为2000赫兹,波长为0.17米,求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 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40米,波长为0.5米,求该声音的频率。
5. 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40米,频率为2000赫兹,求该声音的波长。
以上是初二物理声音专项练习题,您可以根据每题的题目和要求进行解答。
祝您顺利!。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计算题

1、如果火车钢轨每根长25米,若在45秒内听到车轮和钢轨接头处撞击声30次,火车の速度是多少千米/时?(注:第一次听到撞击声时开始计时)2、远处开来一列火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の声音比空气中传来の声音早2秒,求火车离此人多远?(此时气温15℃,声音在钢铁中の传播速度是5200米/秒)3、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米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米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の回声。
已知气温是15℃,求汽车の行驶速度?4、列车运行前方有一高大峭壁,司机鸣笛后1.2秒听到来自峭壁の回声,如果列车前进速度为72千米/时,则司机鸣笛时离峭壁多远?5、某人面对远处の山崖喊话,经过2.8秒听到回声。
设空气中の声速为340米/秒,求山崖与人之间の距离。
6、某同学乘坐の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钟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340米/秒,求:(1)若汽艇静泊水面,他离高崖多远?(2)若汽艇以10米/秒の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多远?7、一木匠在屋顶敲钉,每秒敲4次。
一观察者恰巧在看到木匠把槌举到最高时,听见敲钉の声音,问观察者与木匠最短距离为多少?8、两座高山相距340m,某人站在两山之间某处高喊一声,他听到两次回声の时间差为1s,试求人与两山之间の距离.(9分)9、乘火车旅行の一位旅客,在火车行到一隧道口前一段距离时,火车第一次鸣笛.经过3s 后,他听到回声,再过4s后,火车第二次鸣笛,此次只经过了2s时间他就听到了回声,试求火车第一次鸣笛时离隧道口の距离及火车の速度.(旅客到车头の距离不计)(1分)10、如果钢轨每根长25m,火车运行时若在45s时间内听到轮和钢轨接头处の撞击声共计30次,则火车の速度是多少?(9分)11、在一充满水の直自来水管の一端敲击一下,要在另一端听到三声,则此水管の长度至少为多长?(已知v空=340m/s;v水=1500m/s;v铜=5200m/s)(10分)12、铁桥长153m,在它の一端用锤敲一下,另一端将耳朵贴在桥上の人听到两次敲击声,听到两次声音の时间间隔,是0.42s,求声音在铁中の传播速度?13、在汽车行驶の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以54千米/时の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经3秒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山多远?还需多少时间才能开到山脚下(当时空气中の声速是340米/秒)?(提示:先画示意图。
物理练习题初二声音

物理练习题初二声音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它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种机械波,通过介质传播到人耳,使我们能够听到声音。
初二物理课本中常有与声音相关的练习题,本篇文章将围绕声音练习题展开讨论。
1. 问题一:某人听到的声音频率为500 Hz,求此声音的周期是多少?解析:声音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单位用Hz(赫兹)表示。
而周期则是指振动完成一个完整循环所需要的时间。
频率和周期之间存在以下公式关系:频率 = 1 / 周期。
根据题目给出的频率值可得,周期 = 1 / 500 Hz = 0.002 秒。
2. 问题二:某人站在距离火车站轨道20米处,听见火车发出的声音总共用时0.05秒,求火车的声速。
解析:题目中给出了火车发出声音用时,以及站立位置与火车站的距离。
我们可以利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来求得声速。
声速 = 距离 / 时间。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声速 = 20m / 0.05s =400m/s。
3. 问题三:某地火车站到学校的距离为3千米,当晚上有雷电时,雷声总共传到学校的时间为12秒,求雷声的传播速度。
解析:雷声的传播速度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相同,即都是声速。
题目给出了雷声传到学校的时间,以及火车站到学校的距离。
我们可以使用声速 = 距离 / 时间的公式来解题。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传播速度 = 3000m / 12s = 250m/s。
4. 问题四:某人站在距离电铃100米处,当电铃响起时,他听见声音的时间差是0.5秒,求电铃的声音速度。
解析:声音速度是指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这道题中,声音速度等于两个声源之间的距离除以时间差。
声速 = 距离 / 时间差。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声音速度 = 100m / 0.5s = 200m/s。
通过以上练习题的解析,我们了解了声音与频率、周期的关系,以及声音在不同场景中传播的速度计算方法。
掌握这些概念和计算方法对于理解声音在物理中的基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计算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计算题1、某人看见闪电经过5s 才听到雷声,那么,打雷处到这个人的距离约为多少米?2、百米赛跑时,起跑点的枪声需要经多长时间才能传给终点的计时员?3、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小明同学百米赛的时间是14.00秒,当时气温15°c,则李明同学百米赛跑的真实时间是多少秒?4、某人发现前方有一座大山,他就地击一掌,经过1.4s 听到回声,那么,他距离大山约为多少米?(设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s m /340 )5、.某人站在两座山之间大喊一声,大喊一声之后,他首先听到的两次回声时间间隔为4S ,若两山之间的距离为1000m ,则此人距两山的距离分别为多少?6、一位猎手在山谷间鸣枪后经1秒钟后听到第一声回声,大约又经过了2秒钟后又听到了第二声回声。
则产生回声的这两座山之间约相距多少米?7、某人站在行驶的船上对着远处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3s 听到回声,若船靠近悬崖的速度是5m/s,空气中声速是340m/s,高喊时船离悬崖有多远?8、一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S1=700m 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S2=40m 后,司机刚好听到笛声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9、一个人在高处用望远镜注视地面上的木工以每秒一次的频率钉钉子,他听到声音时恰好看到击锤的动作,当木工停止击锤后,他又听到两次击锤声,则木工离他多远?(空气中声速为340m/s )10.甲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在铁管另一端敲一下,甲听到两次响声.如果铁管长为l ,铁和空气传播声音的速度分别为1v 、2v ,求两次响声间隔的时间t 为多少?11、人用锤子敲击一段较长的铁管的一端,另一人在铁管的另一端能听到两次声响,请说明两次声响各通过什么介质传播的?若两次声响的时间间隔为2S ,求这段铁管的长度为多少?(已知声音在铁中的速度V=5×103m/s )12、已知一段铁轨的长度为l ,小明在一段敲一下铁轨,小华在铁轨另一端间隔t 听到两次声响,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1v ,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2v 为多少?。
八年级物理声学计算题练习

八年级物理声学计算题练习
本文档提供了一些八年级物理声学计算题的练题目,旨在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声学的基本计算概念和方法。
题目一
某物体的频率为200Hz,求其周期。
题目二
一根弦的长度为30cm,其第二级谐波的频率为240Hz,求波速。
题目三
某声源以60dB的强度发出声音,如果离声源1m处的声音强度为40dB,求离声源2m处的声音强度。
题目四
某人站在距音源10m处,他听到的声音强度为60dB,他移动到距离音源20m处,求他此时听到的声音强度。
题目五
某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频率为500Hz,求其波长。
题目六
某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最小可分辨强度为10^-12 W/m^2,求这种乐器发出的最小可分辨响度。
题目七
某光速蜗牛发出一次短暂的声音,声音传播的时间为0.02秒,求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
题目八
某声音在喉咙中形成的时间为0.1秒,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为32m,求声音在喉咙中传播的速度。
以上是一些八年级物理声学计算题的练题目。
希望能帮助学生们提高对声学计算的理解和运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计算题专项训练2(声传播现象)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计算题专项训练2(声传播现象)(解析版)注意:1、训练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2、训练内容:回声测距(船或车静止)问题、回声测距(车向前运动)问题、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问题、跑步鸣枪问题。
3、解题思路及技巧:s—路程,国际单位米,符号m;t—时间,国际单位秒,符号s;v—路程,国际单位米/秒,符号m/s;常见速度单位换算关系:1m/s=3.6km/h;(2)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速,声速大小跟介质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
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3)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最少需要0.1s,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4)回声测距方法: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1.(2022秋•沭阳县期中)我国南极科考队的一艘测量船上科考人员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如图所示),测出从发射超声波到接受发射回波所用时间是4s,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求:(1)所测的海水深度。
(2)利用此法能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试简述理由。
【解答】解:(1)超声波从海面处传到海底的时间t′=×6s=3s,所测的海水深度h=s′=v′t=1500m/s×3s=4500m;(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地球和月球之间是真空环境,声音不能传播,所以无法测量距离。
答:(1)所测的海水深度为4500m;(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地球和月球之间是真空环境,声音不能传播,所以无法测量距离。
2.(2021秋•黄冈期末)海岭又称海底山脉,一般在海面以下,如图,为对某海岭进行勘测,某勘探船停在该海岭底部的A处正上方向海底发出声呐,5.24s后收到回波信号。
之后勘探船以1节的平均速度沿直线行驶到达海岭最高点B处正上方,用时2h。
到达B处正上方停下后,该船再次向海底发出声呐,经3s后收到回波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计算题(对折26份)
1、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再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
求:(1)大炮距坦克多远?(2)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2、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20m/s的速度行驶,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按响喇叭,2s后听到回声,求按喇叭时距山崖有多远?(V声=340m/s)
3、一个人对着深为136m的矿井下大喊一声,他经多长时间才能听到回声?这回声能否和原声明显地区分开?为什么?(声速为340m/s)
4、宁陵县实验中学举行100m田径比赛,发令员在起点,计时员在终点,小明同学比赛时,计时员听到枪声才给小明计时,请问你计时员给小明少计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一、计算题
1、714m 1190m/s
2、解: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2分)
声音传播的距离:,(2分)
设按喇叭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1分)
所以。
(2分)
3、试题详解: 0.8s;能;因为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0.8s>0.1s,所以能区分开回声和原声
4、解:S=100m V声=340m/s
t===0.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