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附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附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附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超过346m/s的声音称为超声波B.10dB的声音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D.学生听不到教师讲课的回声,其原因是学生太多,回声被吸收2.通过观察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能得出A.音调相同,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音色相同C.音调、音色都相同D.音调、音色都不相同3.“埙(xūn)”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形状如鸡蛋,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埙的声音主要是由埙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B.人们主要依靠音调辨别出埙和其他乐器的声音C.吹埙的力度越大,埙发出的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D.用相同的力度吹埙时,按住不同的小孔,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4.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A.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

”B.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

”C.丙说:“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

”D.丁说:“是为了藏匿物品。

”5.用二胡和大提琴演奏同一首曲子时,听众的感受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A.响度不同B.音色不同C.音调不同D.频率不同6.如图所示的是小东在晚会上用古琴演奏的情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琴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琴声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C.琴声响度越大,它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大D.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琴声的音色不同7.“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

下列关于人们听到的蝉叫声和鸟鸣声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是由于人耳鼓膜振动产生的B.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D.人离蝉和鸟越近,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大8.如图是导游在旅游区常用的扩音器,用它进行讲解可以()A.提高声音的音调B.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D.增大声音的响度9.无其它声音干扰下的广场中,扬声器持续发一个音“呜------”(此声音的强弱保持不变),用分贝仪测出的声音强度用A表示,分贝仪与扬声器距离用s表示,A与s的关系如图所示。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22_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22_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2.2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以下不属于乐音的特性的是()A.音调B.音速C.响度D.音色2. 往保温瓶里灌开水时,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的水位高低,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增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减小3. 相对于同一个声源不同距离的人,听到声音的()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都不同4. 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实验是()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C.改变薄塑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5. 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是因为它们飞行时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A.振幅B.音色C.响度D.频率6. 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A.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B.吹细塑料管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会逐渐变高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7. 关于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8. 在吉他演奏中,乐手一会儿轻抚琴弦,一会儿用力弹拨,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9. 闭上眼睛我们也可以辨别熟人的说话声音,这是根据人的声带振动时,有不同的()A.音色B.振幅C.频率D.响度10.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小声说话,声音的音调一定低B.用力敲鼓,站在近处和远处的人听到的鼓声的响度是一样的C.能听出电话里谁在说话,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的D.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是在声源处消除了噪声11. 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是“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说明他说话声音的________大.12. 当声音的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时,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也会不同.如果有三列声波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分别如图A、B、C所示,________图所对应的声音的音调最高,________图所对应的声音的响度最大,这三个声音的音色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13. 二胡作为中国古典乐器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声音有缘深邃,扣人心弦而为人们所喜爱.演奏时,演奏者按弦的一只手不停地上下移动,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判断当手越往下移动拉出的声音音调越________(选填“高”或“低”),生活中我们所说的“高歌一曲”中“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4.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钢尺做“探究声音的特性”的实验:小明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2节声音的特性一、夯基达标1.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听音叉发声的同时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化,可探究()A.音调与频率的关系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音色与振幅的关系D.响度与频率的关系2.海洋中的鲸鱼在恐惧的时候会发出巨大的尖叫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巨大的声音主要反映了响度这一声音特性B.巨大的声音主要反映了音调这一声音特性C.尖叫声主要反映了响度这一声音特性D.尖叫声主要反映了音色这一声音特性3.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听清楚。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4.如图所示,小秦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

这表明()A.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5.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Hz,人们(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6.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

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

7.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能抓住一根木棍打击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

这声音是由树干的产生的,人们能区分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

二、培优促能1.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

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A.①②B.②⑤C.③④D.③⑤2.根据如图所示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C.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要大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3.琴师在使用前会对二胡进行调音,以下对调音时采用的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B.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调C.将琴枕上移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D.换一根更细一些的琴弦,是为了改变响度4.一天,王皓放学回家,刚进家门时听到电视里传来:“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他一听便知是哪个歌手在歌唱,这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慧家购买的一种新型的便携式洗碗机工作时,浸入水槽的部分发出4×104Hz的声波用于清洗碗筷等物品。

关于这种声波,说法错误的是()A.这种声波能在水中传播B.这种声波让所有人都可以听见,听起来很刺耳C.这种声波是物体振动产生的D.这种洗碗机应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C.“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们能听出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D.利用次声波可以监测地震、海啸,提前预警,使人们能及早撤离危险区域3.河北梆子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声腔剧种(如图),演唱时以梆子击节,以板胡、笛、梆子、笙等乐器伴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演员演唱时,声音通过空气传到观众的耳朵里B.观众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判断是哪种乐器C.调节板胡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D.观众通过演员的演唱感知人物的情绪,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4.“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传播时高音的速度比低音快B.“呼麦”中的高低音都是振动产生的C.“呼麦”中的低音频率应该低于20Hz D.“呼麦”中的高音频率应该高于20000Hz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D.我们无法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是因为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Hz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声纹锁是通过音调辨别不同的声音B.乙:拍打薄膜发出声音,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丙;用筷子敲击装有高度不同水的玻璃瓶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D.丁:排箫又叫“参差”,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竹管长度参差不齐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响度7.以下关于声音描述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都可以发出声音B.只闻其声,能辨其人C.倒车雷达原理是通过红外线定位D.同学唱歌的声音不可能是噪音8.端午节期间,多地要举行赛龙舟活动。

物理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上册2.2 声音的特性 课时练 含答案01

物理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上册2.2 声音的特性 课时练 含答案01

2.2 声音的特性一、选择题1.当植物缺水时,会发出频率40000-80000Hz的超声波,此数据描述了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传播速度2.使用“声控门锁”时,须先输入自己的声音程序才能使用,这是应用了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3.如图是我国的民族管乐器—箫,演奏者用手指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4.如图,甲鼓发声时鼓皮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的少,甲、乙相比( )A.发声的响度一定较大B.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C.振动的振幅一定较小D.振动的频率一定较高5.二胡是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之一,下列关于二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琴弦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二胡的音色与其材料、结构无关C.拉弓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了改变响度6.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而产生的B.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能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D.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弹古筝时,手指将琴弦按得越紧,琴弦发出的音调越高B.用手拨动橡皮筋,用力越大,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就越大C.人说话时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感觉说话越大声,声带振动越快D.在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的实验中,钢尺伸出桌面越长,音调越低8.天坛公园有一个回音壁,回音壁的中心有个三音石,如图所示站在上面拍手可能会听到三次回声,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听到的第三次声音和原声相比发生变化的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9.小提琴手在舞台上倾情演出,美妙的音乐令全场为之陶醉,说法错误的是( )A.演奏前拉紧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色B.手指按在琴弦的不同位置以改变演奏的音调C.改变拉弦的力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D.时而悠扬时而急促的演奏改变的是音乐的节奏二、填空题10.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声音,他主要模仿声音的,现场观众能欣赏到,是因为声音能在中传播。

2.2声音的特性+课时作业-+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2声音的特性+课时作业-+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2声音的特性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把一条粗细均匀的长金属管截成长度不等的四段,然后把这四段金属管由长到短依次排列悬挂起来,如图所示,若有锤子分别敲击四段金属管时,它们都会发出声音,其音调( )A. 最低的是金属管1B. 最高的是金属管1C. 都相同D. 跟敲击的位置有关2.拉二胡时,手指在琴弦上面上下移动,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二胡发出声音的( )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传播方向3.如图,小亮把尺子放在桌面上右端露出一段,一只手将尺子按在桌子上,保持尺子露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另一只手先后用不同的力度拨动尺子,则改变的是声音的( )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传播速度4.用木槌敲击同一音叉,一次重敲,一次轻敲,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的输出声波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次敲击音色相同,图乙是重敲时的声波图B. 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甲的音调也比乙的音调高C. 两次敲击音调、音色都相同,图乙是轻敲时的声波图D. 重敲时音调高,图甲是重敲时的声波图5.如图,音叉M、N完全相同,M发出440Hz的声音,原来静止的N随之振动,N也发出440Hz的声音,则( )A. M发声时每分钟振动440次B. M和N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相同C. M和N发声时的振幅一定相同D. M发出的声音无需介质就能传播6.泰兴黄桥古镇被称为“提琴之乡”,关于琴声说法正确的是( )A. 演奏小提琴时,声音是通过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B. 琴弦的粗细不同,琴弓拨动琴弦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C. 用同样的力带动琴弓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音调高D. 拨动同一琴弦的力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7.儿童节前夕,小朋友们正在排练一首合唱歌曲,歌声通过空气传播到远处的过程中(假设空气温度不变),下列关于歌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音调越来越低B. 响度越来越小C. 传播速度越来越慢D. 音色发生变化8.观察音叉、钢琴和长笛声音的波形,可知它们的( )A. 音色相同B. 音调相同C. 音色和响度相同D. 音色、音调和响度都相同9.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声音分别在两个设置不同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则( )A. 甲、乙两声音音调相同B. 乙声音音调较高C. 甲声音的发声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较多D. 甲声音的响度一定比乙的大10.把大小和材质都不同的甲、乙(如图1所示)两个水杯分别放在图2中O点处,小凯用木筷敲杯子发出声音,用专业仪器在P点测得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我们能区分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D. “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时响度要小一些2. 上课时,老师们利用“小蜜蜂”扩音器可以使声音的()A. 音调变高B. 音调变低C. 响度变大D. 音色变好3. 演员们演奏吉他时,一只手按弦的同时,另一只手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振幅D. 音色4. 我国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是由大小不同的钟组成的,钟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A. 响度B. 音色C. 音调D. 传播速度5. 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速度6. 新年晚会上,王晓丽给大家表演了独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王晓丽发出的声音是由舌头振动产生的B. 观众通过声音的响度来分辨王晓丽的声音C. 王晓丽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观众耳朵中的D. 王晓丽在舞台上“引吭高歌”是指她的声音音调高7. 音叉是常见的乐器,也是物理课上经常使用的道具。

已知甲音叉每分钟振动12000次,乙音叉每秒钟振动600次,则甲的()A. 音调高B. 音调低C. 响度大D. 响度小8. 关于声音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我们能通过说话声音区分教室外面是哪位老师,这是通过声音的音调这一特征B. 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响度小C. 物体振动的越快,其发声的响度越大D. 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9. 在探究影响物体发声音调高低的因素时,采用的物理学主要研究方法是()A. 控制变量法B. 类比法C. 转换法D. 模型法10. 在一些综艺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动物叫声时,主要是模仿动物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频率D. 音色11. 如图所示,当用木槌敲击同一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一次重敲,一次轻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敲时音调高,图丙是重敲时的声波图B. 轻敲时响度大,两次敲击音色相同C. 两次敲击音调、音色都相同,图丙是轻敲时的声波图D. 乙的音量比丙的音量大,乙的音调比丙的音调高12. 收音机、电视机上的“音量”旋钮是用来控制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声速13. 笛子是一种常见的乐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B. 笛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 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D.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14. 老师敲击了一下音叉,同学们发现,音叉在一段时间内都能发出声音,但响度逐渐变小,原因是()A. 有回声B. 音叉还在振动,振幅变小C. 音叉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 音叉还在振动,振幅不变15.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低声细语是指音调低B. 响度与振动频率有关C.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 超声波的响度很大16. 下列成语中,描述声音响度的一组是()①轻声细语②脆如银铃③震耳欲聋④隔墙有耳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③17.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声纹智能门锁广受消费者喜爱,即方便快捷,又安全可靠,声纹所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18. 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原因是()A. 蝴蝶翅膀振动的响度太小B. 蚊子翅膀振动的响度太小C. 蝴蝶翅膀振动的音调太低D. 蚊子翅膀振动的音调太低19.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B. 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C. 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 声音的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会改变20. 王老师在网上购买了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

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练习(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练习(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2节声音的特性知识点一音调1.许多青少年在“变声期”往往感觉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变粗”,这里的“粗”指的是声音的音调发生变化。

2.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在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所产生乐音的音调。

3.(2018广东广州中考)琴弦H比琴弦L每秒内振动次数多,推断此时H比L发出的声音(A )A.音调高B.音调低C.响度大D.响度小知识点二响度4.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的响度增大。

5.成语“万籁俱寂”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响度很小。

宇航员在月球上对着山崖喊话,不能(填“能”或“不能”)听到回声。

6.(2018山东济南中考)小军朗读课文时声音太小,离他较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

这里的“声音再大一点”指的是声音的(B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知识点三音色7.(2018广西梧州中考)“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软件(如图所示)。

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

“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由于两种声音的音色(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你讲话的声音是靠你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8.(2018湖北恩施州中考)有的人能将别人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主要是能模仿他们发出声音的(B )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色、响度和音调9.(2018四川达州中考)如图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D.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考点声音特征的区分10.(2018四川绵阳中考)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约为尺长的一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并观察它的振动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声音的特性1. 声音的特性有三个要素: ____________ 、 _______ 和________ 。

答案:音调响度音色2. 频率指_________ ,描述物体振动的______________ ,频率的单位为____________ 。

频率决定着_________ 高低。

答案:每秒振动的次数快慢赫兹(Hz)音调3. 将鼓轻敲一下,然后再重重地敲一下,两次敲击声音相比发生了变化的是()A. 音调 B . 响度C. 音色D. 三项均未改变答案:B10 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 “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指的是()A. 音调 B . 音色C. 响度D. 速度思路解析:大多数女生的声带薄而短,频率可达1 300 Hz ,声音的频率高,音调高,听起来尖细,所以称“女高音”。

大多数男生的声带长而宽厚,可发出低至64 Hz 的声音,声音的频率低,音调低,听起来低沉,所以称“男低音”。

答案:A2. “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A. 音调高低 B . 响度大小C.音色好坏 D .以上均有可能思路解析:“引吭高歌”是形容人精神高涨,兴奋时大声地歌唱;“低声细语”是指在特定环境、情况下小声说话。

所以这里的“高”与“低”是指响度的大小。

答案:B3. 铁路工人检查车轮时,常常轻轻敲打车轮,通过声音判断车轮有无损伤,这是根据()A. 音调B . 响度 C . 音色 D . 声音是否刺耳思路解析:当车轮有损伤时,我们可以理解成发声体本身发生了改变,而音色就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所以当车轮有损伤时,声音的特色——音色(音品、音质)就会发生改变。

答案:C4. 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A. 声音的响度B . 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 D .声音的节奏思路解析:不同乐器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音质)不同,以此可判断是哪一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答案:C5. 蝙蝠能发出超人类听觉上限的超声波,它的发声频率范围是10 000 Hz〜120 000 Hz,蝙蝠的发声器官振动一次所需的最长时间是多少?思路解析:频率指发声体1 s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高,振动越快。

1答案:蝙蝠的发声器官振动一次所需的最长时间是:------------- 1一=10-4s。

10000Hz快乐时光满意“喂,怎么样,弗瑞德利克,”父亲问,“你的女老师满意你吗?”“啊,是的,爸爸,十分满意。

”“你怎么知道?是她亲口对你说的?”“当然,爸爸。

前天她对我说,'要是所有的学生都像你这样,我马上就离开学校。

,这说明,我已经全学会了。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 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其原理是()A减少声音分散,增强响度 B .改变音色C提咼音调 D .增大发声体的振幅思路解析:病人脏器振动发出的声音太小,不能用耳朵直接听到,利用听诊器,由于固体传声性能好,声音又在细管中传播不易散失,增大了声音的响度,有利于医生诊断病情。

答案:A2.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D.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思路解析:声音的高低即音调,“男低音”、“女高音”中的“低”、“高”就是指音调的低高。

声音的大小即响度,因为女高音是为男低音伴唱的(即小声唱),故女高音的响度要小些, 男低音的响度要大些。

答案:A3. 在使用二胡之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定弦” ,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 音调 B . 响度C. 音色 D . 音调、响度、音色都改变思路解析:弦乐器依靠改变弦的松紧、粗细、长短来改变音调,乐师旋动琴弦轴“定弦”的过程是通过拧紧或放松琴弦来改变声音的音调。

答案:A4. (2010 北京海淀模拟)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这是在研究声音的()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 .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思路解析: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说明吸管材料不变,研究的因素一定与材料无关,故B和D不正确。

“同样的力”说明空气柱振动的振幅不变,因为响度决定于振幅,所以响度不变,故A 错误。

吸管长短不同导致空气柱振动频率不同,从而导致声音的音调不同,空气柱越短,空气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答案:C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B. 鼓面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也越大C. 棒击鼓面的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越大D. 声源离我们越远,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小思路解析: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会不断地吸收声音的能量,使得物体振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即振幅在传播过程中越来越小,所以响度变小,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D是错误的。

鼓面振动频率的高低决定了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响度无关,声音的响度决定于物体振动的振幅的大小,振幅与音调无关,故选项B 和C 均错误。

答案:A6. 男人说话的声音多数比女人低沉,这个“低”字反映了男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 低;“引吭高歌”中的“高”反映了声音的 ____________ 大。

思路解析:男人说话声音低沉,女人说话声音尖细,这里的“低沉”和“尖细”是指音调的高低。

“引吭高歌”是指大声歌唱,这里的“高”是指响度大。

答案:音调响度7. 拨动同样张紧的粗橡皮筋和细橡皮筋,观察到粗橡皮筋比细橡皮筋振动得 _________ ,它们发出的声音的 ___________ 不同,这说明 __________ ;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去拨动已张紧的同一根橡皮筋,观察到力大时橡皮筋振动的振幅比力小时的振幅__________ ,两次发出的声音的 ___________ 不同,这说明_____________ 。

思路解析:由生活经验可知:张紧程度相同的粗橡皮筋比细橡皮筋振动得慢,振动的快慢不同,说明频率不同。

另外,细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粗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低,这说明振动频率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拨动橡皮筋,力大时振幅大,同时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大,这说明响度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

答案:慢音调振动频率决定了音调的高低大响度响度与振幅有关8. (2010河北模拟)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 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

思路解析:“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特别强,分贝数太大,几乎把耳朵震聋,这是指声音的响度很大。

不同乐器的形状、材料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响度音色9. (2010贵州贵阳实验区模拟)2010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 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思路解析:动物的听觉频率是在次声波的频率范围内,而人的听觉频率是在20〜20 000 Hz之间,人听不到次声,而地震时产生的恰是次声波。

答案:次10.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小华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华找到了下表所列九种规格的琴弦。

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小华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⑵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路解析:研究物理问题时,我们经常采用控制变量法。

若研究猜想一,就要控制琴弦的长短和材料一定,应选用编号为A、B、C的琴弦进行实验。

若研究猜想二,应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和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应选用编号为A、D F的琴弦进行实验。

要验证猜想三,必须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和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这就必须使铜弦的长度为80 cm,横截面2积为1.02 mm,这样E、G H即可验证猜想三。

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松紧程度是否有关,就要选用同一根琴弦,在弦张紧程度不同时,测出其频率大小。

答案:(1)A B C A D F 80 1.02(2)选取一根琴弦,用一定力拉紧琴弦,拨动琴弦,测出此时振动的频率,改用不同的力拉紧琴弦,分别测出相应的振动频率,进行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某同学用5只粗细相同而高矮不同的瓶子做实验,如图1-3-1(1),用嘴分别对着5只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的音调越低。

(1) 用嘴对着5只瓶口吹气,5只瓶子均发出声音的原因是什么 (2)5只瓶子产生不同音调的原因是什么?(3) 应用上述实验结论,说明吹笛子时〔如图(2)〕用手指堵住笛孔能产生不同音调的道理。

思路解析:当人用嘴分别对着 5只瓶口吹气时,由于瓶内的空气柱发生振动,从而产生了声音。

由于瓶子高矮不同,所以瓶内空气柱的长度不同,瓶子高,瓶内空气柱长,空气柱振动慢,频率低,所以音调低;瓶子矮,瓶内空气柱短,空气柱振动得快,频率高,所以声音的 音调高。

吹笛子时,用手指堵住笛孔,就会封闭住不同长度的空气柱, 这些不同长度的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能够产生不同音调的声音。

答案:(1)瓶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了声音。

(2) 由于空气柱的长短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

(3) 手指堵住不同的笛孔时,空气柱的长短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能产生不同音调的声曰。

A.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B. 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C. 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D. 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A.空气B.水C.酒精D.钢管4.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声速比光速快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样快 5. 在欣赏民族音乐时,之所以能将二胡、笛子等乐器的声音区分开,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频率D.音色6.小明同学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并在鼓面上放些纸屑,他研究的是()A.音色与用力大小的关系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用力大小的关系D.音调与振幅的关系7. 我们常说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是指( )1.(烟台)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B_改变钢尺佃出桌边的长度C 改寒蒲塑料尺滑D 枚变吹笙过梳子的速度帽的力度扎硬纸梶接触齿 数不同的齿轮2.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高”指响度,低”指音调B.高”指音调,低”指响度8. 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A. 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 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C. 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D. 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9.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咼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10. 给暖水瓶灌水时会听到频率不同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用手轻敲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11. 当你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时,用剪刀不断剪掉吸管一部分,使吸管逐渐变短,能研究声音的()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12. 地下自来水管爆裂,检漏工人常用木棍或金属棒听漏”(如图),用木棍或金属棒的目的是()A. 增大声源振动的频率B. 让声音沿固体传播,增大响度C. 让声音沿固体传播,改变音色D. 使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增大,增大响度13. 海豚能随驯兽员的哨声在水中表演节目;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音乐起舞;钓鱼时,说话声会吓跑将要上钩的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