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案-15页精选文档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案

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字媒体创作与设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文学艺术素养和较高的政治水平,掌握数字媒体艺术基本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获得系统的数字艺术创作训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在传统的广电领域、数字媒体领域、专业设计机构、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数字媒体创作与交互设计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数理、交互设计、外语等基础课程的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与文学艺术修养,技术与艺术相结合,能够利用数字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与创作。
本专业毕业生要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掌握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视听结合的思维与表达能力;2.掌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设计方法和相关技术;3.掌握影像传播与制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影像创作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技巧;4.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从交互性、用户体验等角度出发,独立进行从数字媒体产品的前期策划到后期制作的整个流程;5.了解党和国家相关仿真、政策、法规,了解数字媒体艺术前沿理论和最新动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主干学科设计学。
四、专业主干课程艺术概论、传播学、组合媒介策略、交互设计、影像作品分析、数字媒体策划与营销、网络原理、网站设计与实现、数字表现技法、数字动画制作、数字影像特技、设计美学、用户体验研究。
五、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修满163.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类课程44.0学分,专业教育类课程86.0学分,实践环节33.0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六、学年教学进程表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第一学年教学进程表附表专业选修课目录七、实践性教学环节统计表八、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九、有关说明1.学校为学生开设了大量的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和全校任选课,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分三个模块,要求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完成4.0学分,其中文史经典与世界文明模块需选修2.0学分,人文艺术与美学欣赏模块和社会、经济与管理类模块各选修1.0学分;在第四年前必须修满8.0学分的全校任选课(其中全校任选课6.0学分,“数学文化”课程2.0学分)。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各级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文化传播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制作、策划、运营和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政治思想与道德素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遵守法律法规,热爱广播电视事业,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2.专业素质(1)掌握广播电视编导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流程、编导技巧、编剧方法、摄影摄像技术、剪辑合成等。
(2)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实际工作中独立承担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编导、制作等工作。
(3)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能独立分析评价广播电视节目,提出改进意见。
3.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能够适应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需要,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专业课程1.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等。
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广播电视编导概论、影视艺术概论、摄影摄像技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广播电视编导与策划、广播电视史等。
3.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电视剧编导、电视新闻编导、综艺节目编导、广播电视节目评价、广播电视运营与管理等。
4.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创作实践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课堂讲授、实践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3.加强校企合作,引进行业专家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五、考核与评价1.采用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2.注重实践环节的考核,通过实习报告、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定期进行课程评价和教学反馈,根据学生意见和行业发展趋势,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广播电视编导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较 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 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撰稿、音响设计等以及宣传、管理等工作的复合 型、创作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1 .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和广播电视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①具有扎实的新闻学基础理论与知识。 ②具有扎实的传播学基础理论与知识。 ③具有扎实的广播电视编导的基础理论与知识。 2 .具备扎实的文史等知识基础。 ①具备扎实的文学知识。 ②具备扎实的历史知识。 3 .掌握广播电视编导各类型节目策划、采写、摄像、编排、制作等业务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创意、策划与编导能力。 ②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前期采访、拍摄技巧与技能。 ③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包装技巧与技能。 4 .具备较强的社会活动与交往能力。 ①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②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③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④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社会。 5 .了解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及党的新闻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6 .了解中国广播电视节目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广播电视节目发展动态。 ①掌握电视节目的发展历史,了解电视节目的发展动态。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结构及实际修读的学分一览表 课程类型 公共必修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 公共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 合㊀计 学分数 3 9 1 2 3 8 4 8 3 8 3 0 1 6 1 1 6 1 1 0 0 2 4 7 6 学分总数 百分比 ( %)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案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案1. 专业概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门以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导演和制作为核心内容的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导演和制作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创作能力,能在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制作等相关领域从事创作和实际操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2.1 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导演和制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导演和制作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拍摄技术、剪辑技术和后期制作技术。
2.2 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具备独立开展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导演和制作的能力;•具备广播电视节目创意设计和创新能力;•具备解决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2.3 文化修养与职业素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3. 主要课程设置3.1 必修课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广播电视编导基础•广播电视广告制作•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影视编导与剧本创作•电视摄影与剪辑•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影视艺术与评论3.2 选修课程•影视音乐与配乐•影视特效技术•电视中的人物形象•动画编导与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市场营销•媒体素养与传播学4. 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熟悉实际操作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具体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习实训:学生需要参与一定时期的实习实训,与相关机构或媒体公司合作进行广播电视编导实践活动。
•课程设计:学生需完成一定数量的课程设计项目,包括节目策划、导演和制作等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毕业实践:学生在毕业前需完成毕业实践项目,通过实际操作和创作,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一定质量的作品。
5. 就业前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广播电视台、广告公司、影视制作公司等相关单位就业,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导演和制作、广告制作等工作。
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方案

传媒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属性专业名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代码:050420学科门类:艺术学支撑学科:文学授予学位:文学学士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扎实地掌握广播电视编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电视传播理论和电视编导技术,进行创意策划、电视采访、文艺编辑、节目摄像、剪辑制作、受众调查和节目评估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为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音像出版社、节目制作公司、网络媒体、广告公司、演出公司、传媒集团、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等方面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为了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本计划实行“2+2”即平台加模块的教学模式,即第一、第二两个学年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和学科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第三学、第四两个学年主要学习广播电视编导方向课程和模块选修课程。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广播电视编导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节目策划、摄制、编辑、制作、管理与评估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基本实践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独立制作和完成广播电视节目、纪录片和剧情短片,具备一定的电视拍摄和编导能力。
2、熟悉党和国家新闻及文艺宣传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3、了解国内外广播电视现状、理论前沿,以及技术发展的动态。
4、掌握电视摄像、采访、制作、策划、编辑、传输、受众调查、节目评估等专业技能;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6、具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较高的艺术修养与艺术创新能力;7、掌握所学专业及其方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发展动态。
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
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
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8、对四川以及西部影视文化具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9、普通话、外语、计算机等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案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案1.专业概况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培养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创作与制作技术,具备较高美学和文化素养的专门人才。
学生将通过系统学习广电传媒理论、电影电视美学、剧本创作、导演实践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其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广电编导专业人才。
2.人才培养目标2.1培养目标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和素养:(1)掌握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具备广播电视视听语言的表达能力;(2)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创作与制作流程,具备广播电视编导的基本技能;(3)具备电影电视美学以及文化艺术素养,能够运用美学原理和传播学方法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创作和制作;(4)能够独立进行广播电视剧本创作和导演实践;(5)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广播电视领域的工作环境。
2.2培养要求(1)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创作与制作理论和技术,能够根据不同的传播需求进行方案设计和创作;(2)具备独立完成广播电视剧本创作和导演实践的能力;(3)具备一定的美学素养和文化自觉,能够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和制作;(4)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能够适应广播电视行业的工作要求;(5)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从事广播电视行业的工作。
3.专业课程设置3.1必修课程(1)广播电视学概论:介绍广播电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广播电视行业有全面的了解。
(2)电影电视艺术欣赏:讲授电影电视的基本表现手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美学意识。
(3)剧本创作与分析:教授剧本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剧本创作能力。
(4)导演实践:讲授导演的工作流程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导演实践能力。
(5)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介绍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广播电视制作能力。
3.2选修课程(1)影视编剧:讲授影视剧本的构思、撰写和修改,培养学生的编剧能力。
(2)影视艺术评论:介绍影视艺术的批评方法和理论,培养学生的批评能力和理论思维。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案

文学教育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案(2016 级)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度责任心与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的能够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及其他传媒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采写、拍摄、策划、编导等方面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了解党和国家关于新闻和文艺宣传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艺术学、文学、美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艺术修养。
2•掌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采写、拍摄、策划、编导等方面的技能。
3•具备广播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等方面的基本管理能力和视听结合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同时掌握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创作的基本技能。
4•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和使用网络、计算机的基本能力。
三、主要课程广播电视传播概论、电视节目编导、电视摄像、电视编辑、艺术学概论、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采访、电视解说词写作、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创作、非线性编辑等。
四、主要实践性环节认识实践、广播电视采编实践、电视纪录片创作实践、微电影创作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五、主要专业实验无六、标准学制四年七、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八、周次分配10课程教学进程表课程教学进程表(续)1^一、集中实践性环节教学进程表十二、课程模块学分分配表十三、课程学时分配表十四、有关说明1. 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两门课程均按专题分散进行,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2. 在修业期间,非英语类专业学生应至少选修2门“英语选修类”通识选修课程(4学分)方可毕业。
3. 在修业期间,学生必须完成2学分的创新实践学分方可毕业。
创新实践学分可以通过选修创新创业类通识选修课程、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等方式获得。
专业系主任:印兴娣二级学院院长:张建波教务处审核:李俊生学校审批:王传金2016年4月18日。
最新山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案

山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本专业以培养文理兼容、文艺兼容的现代视听媒体编创和研究人员为基本目标。
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在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艺术摄影、音响设计、编剧撰稿、编辑制作、节目主持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规格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质端正;熟悉党和国家新闻及文艺宣传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学风严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掌握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及大众传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现代视听传播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发展动态;有敏锐的观察生活和捕捉社会发展走向的能力,以及用大众视听媒体手段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创造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
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学制基本学制为四年。
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三、教学活动时间安排四、课程结构五、教学计划总表术,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五代宋元美术,明清美术,近现代美术。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外造型艺术的源流,风格流派,各个时代的艺术特色、著名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同时了解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等。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造型艺术理论和修养。
081200103 摄影技术与艺术72学时 3学分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讲授照相机的种类、照相机的构造、镜头种类及其特点、光圈、快门、测光与曝光、景深、取景与测距、照相机的使用(含数码相机)、黑白摄影、自然光照明、闪光灯照明、彩色摄影、摄影构图、摄影艺术造型法则、摄影专题、摄影技法、新闻摄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本专业以培养文理兼容、文艺兼容的现代视听媒体编创和研究人员为基本目标。
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在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艺术摄影、音响设计、编剧撰稿、编辑制作、节目主持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规格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质端正;熟悉党和国家新闻及文艺宣传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学风严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掌握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及大众传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现代视听传播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发展动态;有敏锐的观察生活和捕捉社会发展走向的能力,以及用大众视听媒体手段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创造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
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学制基本学制为四年。
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三、教学活动时间安排五、教学计划总表六、课程简介081201901 数字媒体技术90学时 4学分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讲授数字图像媒体、数字广播、数字电视、多媒体计算机体系、网络媒体等数字媒体,以及发展中的数字媒体与管理、数字电视技术概述、数字电视信源编码技术、数字电视信道编码及调制技术、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数字电视信息存储及显示技术、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数字电视组网技术以及数字交互式电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数字媒体的概况、技术原理,尤其是数字电视技术,了解数字媒体的相关设备和工具,提高使用数字媒体设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字媒体意识”,使他们能在数字时代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同时也为后继广播电视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081201902 中外艺术史54学时 3学分内容提要:外国艺术讲授原始、古代美术,欧洲中世纪美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17、18世纪欧洲美术,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20世纪美术,亚洲美术,非洲、拉丁美洲美术;中国美术简史包括史前及先秦美术,秦汉美术,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五代宋元美术,明清美术,近现代美术。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外造型艺术的源流,风格流派,各个时代的艺术特色、著名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同时了解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等。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造型艺术理论和修养。
081201903 摄影技术与艺术72学时 3学分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讲授照相机的种类、照相机的构造、镜头种类及其特点、光圈、快门、测光与曝光、景深、取景与测距、照相机的使用(含数码相机)、黑白摄影、自然光照明、闪光灯照明、彩色摄影、摄影构图、摄影艺术造型法则、摄影专题、摄影技法、新闻摄影。
通过该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摄影基本技术和基本理论,注重对学生摄影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训练。
先修课程:数字媒体技术081220201 现代汉语60学时 2.5学分内容提要:现代汉语主要讲授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包括声韵母、音节音调、音变、音位、朗读和语调以及语音规范化;文字,包括汉字形体结构、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以及正确使用汉字;词汇,包括词义的分解聚合、语境和语义等;语法,包括词类、短语、句型、标点知识以及复句和句群等;修辞,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和辞格的使用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081220202 写作基础45学时 2学分内容提要:本课程讲授写作的含义、功能与特点,文章的立意,材料的选择与运用,结构及其内涵,运用语言的基本要求,写作方法论,文体基本知识包括记叙文体、议论文体、说明文体、应用文体,写作习作等内容。
通过写作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理论,摆脱传统的写作模式,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以此加强学生对影视艺术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081220203、081220205 中国古典文学132学时 7学分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讲授上古神话,古代诗经,先秦散文,汉代乐府民歌,建安文学,唐代诗歌,古文运动和韩愈的古文,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宋词简介,元杂剧的崛起和兴盛,明清小说及其代表作家等内容。
通过系统而精练的学习研究,掌握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鉴赏水平,为语言艺术和相关文学体系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081220204 素描60学时 2学分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讲授素描的概念与意义,素描的风格包括古典、写实、表现、抽象,素描的要素包括线条、明暗、质感、形、空间、构成,素描的表现手法,包括线性素描、调子素描、结构素描、综合材料素描,素描的分类,包括静物素描,石膏像素描等。
通过讲授对客观事物的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训练造型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同时,强化素描中的基本概念——形、面、体积;空间、透视;明暗关系、光影;质感,培养整体观察和严谨造型能力。
081220206 影视艺术概论54学时3学分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讲授电影电视艺术的理论,对影视艺术的审美、思维、语言、基础等方面的特征及其规律进行了阐释,以丰富生动的中外经典影视作品片段为实例,介绍、分析、讲解、体验影视艺术生成、发展、创作、欣赏的过程和魅力。
同时介绍了电影电视艺术之间的差异与类同。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开阔视野空间,提高艺术修养,陶冶心灵情操,掌握传播语汇,培养综合素质。
081220207 Photoshop图像处理54学时2学分内容提要:本课程包括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基础和艺术设计两部分。
第一部分讲授Photoshop的基本操作,色彩原理和选取颜色,Photoshop工具与绘图,图像编辑,控制图像色彩和色调,使用图层,使用路径、通道、蒙板和滤镜。
第二部分讲授变形影像艺术设计,合成影像艺术设计,特殊影像艺术设计,广告影像艺术设计。
本课程是摄影的配套课程,通过软件学习和计算机应用实验,使学生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技术与艺术技巧,初步学会计算机图像设计的创意、方法和技巧。
先修课程:摄影技术与艺术081220208 速写与构图54学时 2学分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进行风景速写训练和绘画构图训练。
风景速写训练包括:各种速写笔的特点、风景速写的步骤与不同处理、风景速写构图的基本法则、风景速写构图的基本形式、透视角度与视平线、建筑物速写及要点、树木的速写等;绘画构图训练包括:构图的基本理论、构图要素与视觉心理、构图与视知觉、形式美要素、构图技法等内容。
先修课程:素描081220209 艺术学概论 54学时3学分内容提要:本课程讲授艺术的基本规律和特征。
艺术总论,包括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文化系统中的艺术;艺术系统,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艺术种类,包括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系统的艺术知识,为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先修课程:中外艺术史081220210 文学概论54学时 3学分内容提要:本课程是学习文学基本规律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文艺理论导论,文艺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文艺创造过程,文艺创造原则,文艺作品的类型和体裁,文艺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艺形象的理想形态,文艺批评等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要素,了解基本的文艺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创作方法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生利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先修课程:中国古典文学081220211 中国现当代文学54学时 3学分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讲授思想启蒙与文学重建,自由思潮与文学自觉,左翼运动与文学转变,战争文学与国统区、沦陷区文学,文艺整风与解放区文学,文学“转折”与新的矛盾冲突,走向“文革文学”、80年代文学概况,当代各种文体概述,经典作家作品重读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基本的了解,掌握文学演变的规律,加强分析当今文坛动向的能力。
先修课程:中国古典文学081220212 中外电影史 54学时 3学分内容提要:中国电影史部分的内容包括奠基阶段的中国电影,30年代电影,战时与战后电影,“十七年”中国电影,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新时期”的中国电影。
分别介绍中国电影在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倾向和创作特点,以及主要作品和代表艺术家。
外国电影史部分包括电影的诞生,电影叙事形式的发展,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美国好莱坞“黄金时代”,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民族电影兴起中的日本电影,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新好莱坞电影与新德国电影。
先修课程:艺术学概论081220213 摄像技术与艺术72学时 3学分内容提要:本课程包括技术和艺术两部分,技术部分主要介绍摄像机的分类、基本原理、技术性能和操作方法;艺术部分以电视画面构成要素作为贯穿线索,分别讲述形象元素的叙事、表意作用,视觉思维公式和运用视觉思维公式的三个步骤;画面构图的各种方式及其相应的表现作用;光线和影调的造型作用及其艺术表现力;色彩的抒情作用及其控制方法;各种运动镜头的造型效果和艺术表现力;各种光学镜头的造型作用和艺术表现力。
先修课程:摄影艺术与技术081220214 数字动画基础72学时3学分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讲授数字动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包括数字动画的概念、分类,数字动画的制作流程,制作数字动画的二维、三维动画软件,同时掌握网络动画FLASH 的制作技术技巧。
教师授课和上机实验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FLASH软件进行动画创作。
081220215 色彩构成 54学时2学分内容提要:本课程简要介绍色彩的三个特性,混合出来的色彩,色彩的对比,色彩的调和,色彩的意蕴,色彩的启示等内容,并着重介绍色彩构成的要素、方法、步骤。
本课前半段主要是手绘练习,后半段还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字软件Painter、Illustrator10在计算机上进行绘画。
先修课程:素描081220216 外国文学54学时 3学分内容提要:本课程分西方文学和东方文学两大部分。
西方文学包括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7世纪文学,18世纪文学,19世纪文学和20世纪文学等内容。
东方文学包括古代文学,中古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概述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从希腊文学到现代外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及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先修课程:文学概论081220217 影视语言与导演54学时 3学分内容提要:本课主要讲授影视视听语言,然后以导演蒙太奇艺术理论为核心,讲授电视编导分类,策划,采访,编导艺术构思,导演的思维特征,导演的前期工作,导演与演员,拍摄中的导演工作,叙事与表现,导演场面调度,导演创作风格等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