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无机酸的性质特点
无机酸

含氧酸的通式为XOm( OH )n,式中X为中心原子。 含氧酸的结构比氢酸复杂,其结构与中心原子X所在的周期数有关。第二周期中有、和。、、都是平面形结构, 都含有离域大键。 由于含氧酸的结构较为复杂,探讨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的方法也较多,主要有Pauling-Ricci经验规则。
感谢观看
氢酸
含级酸
无机酸氢酸的通式为MHm,结构比较简单,是元素周期表中、、族元素的某些氢化物。它们在水溶液中,可 以给出质子,呈现酸性。
对于氢酸,其中心原子M的电负性愈高,吸引电子的能力愈强,愈易给出质子,它的酸性也就愈强。对于同一 周期中,随着M的族次变化,的序列中,M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其对应的MHm的酸性也逐渐增强。
相同点 都可以解离或水解出氢离子,都具有酸性。 不同点 有机酸是有机物,无机酸是无机物。 有机酸很多用来做成有机酯,或缩聚成高分子;而无机酸则通常被用作来提供氢离子。
分类
电离程度
组成成分
氢离子数
1.含氧酸 有:正酸、原酸、偏酸、亚酸、次酸、高酸、连酸、过氧酸、同多酸、杂多酸、代酸(取代氧原子,如硫代硫 酸)、取代酸(取代羟基,如卤磺酸)等 2.无氧酸 3.络合酸 4.其他酸 无机酸5.混酸 6.超酸 酸性极强的酸
强酸(Ka≥1):硫酸,盐酸,硝酸等 弱酸(Ka<1):碳酸,氢氟酸等 强酸可完全电离,如1mol盐酸可电离出1mol的氢离子 弱酸不能完全电离,如1mol氢氟酸不能电离出1mol氢离子
一元酸(如)、二元酸(如)、三元酸(如)、四元酸(如)、五元酸(如) 三元酸及其上的酸合称多元酸。
结构与性能
按照组成成分,无机酸可分成含氧酸、无氧酸、络合酸、混酸、超酸等,按照解离程度,则可以分为强酸和 弱酸,还按照分子中能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酸的性质和分类

酸的性质和分类酸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之一,它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酸的性质和分类,并探讨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应用。
一、酸的性质1.酸味和腐蚀性:酸通常呈酸味,且具有腐蚀性,可以腐蚀或侵蚀许多物质,如金属和皮肤等。
这是由于酸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2.酸性溶液的导电性: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的离子,这些离子能够导电。
酸能够在水中产生杂质离子,如H+离子和对于它们有强烈吸引力的阴离子。
3.酸和金属的反应:酸能够与金属发生反应并产生氢气。
例如,硫酸可以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4.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酸可以与碱进行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
这是因为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OH-)结合形成水。
二、酸的分类按照性质和来源的不同,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无机酸:无机酸是指由无机物质形成的酸,如硫酸(H2SO4)、盐酸(HCl)和硝酸(HNO3)等。
它们广泛应用于化肥、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等领域。
2.有机酸:有机酸是指含有碳元素的酸,如乙酸(CH3COOH)、柠檬酸(C6H8O7)和醋酸(C2H4O2)等。
有机酸主要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体内,并且在食品加工、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有重要应用。
3.单质酸:单质酸是指由单质原子形成的酸,如二氧化碳(CO2)和一氧化碳(CO)等。
尽管它们不是典型的酸,但在某些条件下能够表现出酸性。
4.超强酸:超强酸是指具有极强酸性的酸。
它们通常是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混合物,如三氟化硼(BF3·HF)和三氯化铁(FeCl3)等。
超强酸在有机合成和石油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三、酸的应用1.食品加工:柠檬酸和苹果酸等有机酸可以用作食品酸味剂和防腐剂,提供食物的酸味并延长其保鲜时间。
2.医药制造:许多药物的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酸来催化或调节反应,例如合成维生素C和抗生素等。
3.化学工业:酸在化学工业中具有广泛应用,其中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广泛用于生产肥料、玻璃、纺织品等。
固体无机酸

固体无机酸固体无机酸是一类具有固体形态的无机化合物,其特点是具有酸性。
本文将从固体无机酸的定义、性质、应用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固体无机酸的定义固体无机酸是指在常温下呈固体形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酸性质。
与液体无机酸相比,固体无机酸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也更加稳定。
1. 酸性:固体无机酸能够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具有明显的酸性。
2. 导电性:固体无机酸在溶解或熔融时能够导电,这是因为酸分子或离子能够在溶液中自由移动,从而带动电荷的流动。
3. 腐蚀性:固体无机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能够对金属、玻璃等物质造成腐蚀破坏。
4. 溶解性:不同的固体无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有所不同,有些酸能够完全溶解,有些酸只能部分溶解。
三、固体无机酸的应用1. 工业生产:固体无机酸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
例如,硫酸常被用于肥料制造、矿石冶炼等领域;盐酸常被用于金属清洗、氯化物制备等过程中。
2. 化学实验:固体无机酸也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之一。
例如,硝酸可以用于制备硝酸银试剂,盐酸可以用于酸碱中和实验等。
3. 医药领域:固体无机酸在医药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某些无机酸可以用于药物的合成和纯化过程中。
四、固体无机酸的安全注意事项1. 防止吸入:固体无机酸具有刺激性气味,吸入过多可能对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和损伤。
在使用固体无机酸时应保持通风良好,并佩戴防护口罩。
2. 避免皮肤接触:固体无机酸对皮肤具有腐蚀性,使用时应穿戴防护手套,并及时清洗皮肤。
3. 避免眼睛接触:固体无机酸进入眼睛后会引起灼痛和损伤,使用时应佩戴护目镜。
4. 储存注意:固体无机酸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与易燃物、易爆物等存放在一起。
固体无机酸是一类具有固体形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酸性质。
在工业生产、化学实验和医药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使用固体无机酸时,我们需要注意安全事项,避免吸入、皮肤接触和眼睛接触,同时储存时需要注意防火防爆等问题。
高考化学常见酸碱

高考化学常见酸碱一、酸的定义及分类酸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化合物。
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特点,酸可以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
无机酸是指由无机物质形成的酸,常见的无机酸有盐酸、硫酸、硝酸、磷酸等。
这些酸通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使金属发生反应,并且具有酸性溶液的特点。
有机酸是指由有机物质形成的酸,常见的有机酸有乙酸、柠檬酸、醋酸等。
这些酸通常具有酸味,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酸性溶液。
二、碱的定义及分类碱是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特点,碱可以分为无机碱和有机碱。
无机碱是指由无机物质形成的碱,常见的无机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这些碱通常具有强碱性,能够中和酸,并且具有碱性溶液的特点。
有机碱是指由有机物质形成的碱,常见的有机碱有胺类物质。
这些碱通常具有碱性,能够和酸反应形成盐和水。
三、酸碱的性质和反应(一)酸的性质和反应1. 酸具有酸味。
酸性物质具有酸味,如柠檬酸、醋酸等。
2. 酸能够形成酸性溶液。
酸溶液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例如酚酞溶液是酸性溶液时呈现红色。
3. 酸和金属反应。
酸能够和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和相应的盐。
例如,盐酸和锌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
4. 酸和碱反应。
酸和碱能够中和产生盐和水。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5. 酸和金属碱反应。
酸和金属碱反应能够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例如,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二)碱的性质和反应1. 碱具有苦味。
碱性物质具有苦味,如氢氧化钠。
2. 碱能够形成碱性溶液。
碱溶液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例如苏丹红溶液是碱性溶液时呈现红色。
3. 碱和酸反应。
碱和酸能够中和产生盐和水。
例如,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4. 碱和金属反应。
碱和金属反应能够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例如,氢氧化钠和铝反应生成铝盐和氢气。
5. 碱和酸性氧化物反应。
碱和酸性氧化物反应能够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酸、碱、盐的定义

酸、碱、盐的定义酸、碱、盐是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酸、碱、盐的定义,以及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一、酸的定义酸是一种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通常具有酸味、能够腐蚀金属、变红蓝石蕊试纸等特点。
根据酸的来源,酸可以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
无机酸:无机酸是指由无机物质(如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等)与水反应而产生的酸。
常见的无机酸有硫酸、盐酸、硝酸等。
无机酸具有腐蚀性强、导电性强等特点。
有机酸:有机酸是指由有机物质(如酒精、醋酸等)与水反应而产生的酸。
常见的有机酸有乙酸、柠檬酸、酒石酸等。
有机酸通常具有酸味、可溶于水、导电性较弱等特点。
酸的性质:酸与金属反应会释放氢气;酸能够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能够与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会使得酚酞试纸变红、蓝石蕊试纸变红等。
酸的应用:酸可以用于制备盐和其他化合物;酸可以用于酸洗、脱垢等清洁工作;酸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增酸、酸化等作用;酸可以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的生产过程。
二、碱的定义碱是一种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通常具有苦味、腥味、具有腐蚀性、变红蓝石蕊试纸等特点。
根据碱的来源,碱可以分为无机碱和有机碱。
无机碱:无机碱是指由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与水反应而产生的碱。
常见的无机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无机碱具有腐蚀性强、导电性强等特点。
有机碱:有机碱是指由有机物质(如胺类化合物)与水反应而产生的碱。
常见的有机碱有乙胺、苯胺等。
有机碱通常具有苦味、腥味、可溶于水、导电性较弱等特点。
碱的性质:碱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能够与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会使得红蓝石蕊试纸变蓝。
碱的应用:碱可以用于制备盐和其他化合物;碱可以用于中和酸性溶液;碱可以用于清洁剂、洗涤剂等的生产;碱可以用于医药、农药等的生产。
三、盐的定义盐是由酸和碱反应产生的化合物,通常具有晶体结构、没有酸碱味道、不导电等特点。
化学清洗剂中无机酸的种类及原理详解

化学清洗剂中无机酸的种类及原理详解酸是处理金属表面污垢最常用的化学药剂。
清洗中常用的酸包括无机酸和有机酸两类。
无机酸是无机化合物中酸类的总称,也称为矿酸,如硫酸、盐酸、硝酸、磷酸等。
无机酸通常是由氢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
酸是一种电解质,它在水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
但是各种酸在水中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不同。
常用溶液的pH值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pH 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负对数,pH=-lgcH+。
中性水溶液在常温下,氢离子浓度为10-7mol/L,所以水的pH=-lg10-7=7。
在酸的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10-7mol/L,所以酸的pH<7。
在相同浓度情况,酸溶解的pH值越小说明此酸电离出的氢离子越多,它的酸性越强。
酸对各种金属的溶解能力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关,越活泼的金属越易与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反应而转变成金属离子。
金属变成金属离子的难易顺序为:Li>K>N9>Ca>Mg>Zn>Cr>Fe2>Cd>Co>Ni>Pb>Sn>Fe3>[H]>Cu>Ag>Hg>Au 这种顺序又称为金属活动顺序,其中氢以前的金属易于在酸中转变成金属离子,它们在酸中与氢离子反应时被溶解,同时有氢气发生。
在上面的顺序中Fe出现两次,Fe2表示铁转变成二价铁离子(Fe2+),Fe3表示转变成三价铁离子(Fe3+),在前一转变过程中金属铁更为活泼。
已知,假如在金属表面由于发生了氧化作用产生了耐腐蚀的氧化覆盖膜时,酸对金属时的溶解作用会明显地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金属的钝化。
在用各种酸清除污垢的过程中,H+离子起着主要作用,但酸根离子对污垢的溶解也有一定作用,有时还是很重要的,比如F-离子可使水垢中的SiO2发生化学反应而溶解,而别的酸根(阴离子)是不行的。
因此在用酸作化学清洗剂时不仅要考虑到酸的强度,也要考虑不同酸的特性。
化学酸的分类

化学酸的分类化学酸是一类常见的化合物,其具有特定的物化性质和化学反应。
根据酸的性质和组成,可以将酸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两大类。
一、无机酸无机酸是指不含碳元素的酸,主要由无机物质组成。
常见的无机酸有硫酸、盐酸、硝酸、磷酸等。
1. 硫酸硫酸(H2SO4)是一种强酸,具有无色、无臭的液体。
它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与许多物质反应。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包括制造肥料、炼油、制药等。
2. 盐酸盐酸(HCl)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酸,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盐酸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它还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盐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金属清洗等领域。
3. 硝酸硝酸(HNO3)是一种强酸,具有无色或微黄色的液体。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反应。
硝酸在农业、化工、炸药制造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
4. 磷酸磷酸(H3PO4)是一种无色的固体酸。
磷酸具有中等强度的酸性,可与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磷酸盐。
磷酸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领域。
二、有机酸有机酸是指含碳元素的酸,主要由有机物质组成。
常见的有机酸有乙酸、柠檬酸、醋酸等。
1. 乙酸乙酸(CH3COOH)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是一种无色液体。
乙酸具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
乙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化妆品工业、制药工业等领域。
2. 柠檬酸柠檬酸(C6H8O7)是一种天然有机酸,常见于柠檬和其他柑橘类水果中。
柠檬酸呈无色结晶状,具有酸味。
柠檬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饮料工业等领域。
3. 醋酸醋酸(CH3COOH)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是一种无色液体。
醋酸具有酸味和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
醋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化妆品工业、医药工业等领域。
总结:无机酸和有机酸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类酸。
无机酸主要由无机物质组成,包括硫酸、盐酸、硝酸和磷酸等。
有机酸主要含有碳元素,包括乙酸、柠檬酸和醋酸等。
这些酸在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盐酸和硫酸的性质比较

盐酸和硫酸的性质比较盐酸(HCl)和硫酸(H2SO4)是两种常见的无机酸,它们在化学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尽管它们都是酸,但它们在性质上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比较盐酸和硫酸的性质,从而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应用和特点。
一、化学结构盐酸的分子式为HCl,是一种单质化合物。
它由氢原子和氯原子组成,其中氯原子与氢原子形成共价键。
硫酸的分子式为H2SO4,是一种复合化合物。
它由氢原子、硫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其中硫原子与氢原子形成离子键,氧原子与硫原子形成共价键。
二、物理性质1. 盐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它可以溶于水并迅速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量。
2. 硫酸是一种无色至浅黄色的液体,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
它也可以溶于水,并且与水反应,释放出大量热量。
三、酸性1. 盐酸是一种强酸,可以完全解离成H+离子和Cl-离子。
溶液的pH值通常小于1,是一种较为浓烈的酸性溶液。
2. 硫酸也是一种强酸,可以完全解离成2H+离子和SO4^2-离子。
溶液的pH值通常小于1,也是一种较为浓烈的酸性溶液。
四、化学反应1. 盐酸与碱反应会产生盐和水,例如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反应示意为:HCl + NaOH -> NaCl + H2O。
2. 硫酸与碱反应也会产生盐和水,例如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反应示意为: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五、腐蚀性1. 盐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能够腐蚀金属并与许多物质反应。
因此在使用和储存时需要格外小心。
2. 硫酸的腐蚀性更强,可以腐蚀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包括金属。
与盐酸相比,硫酸在储存和使用时需要更加谨慎。
综上所述,盐酸和硫酸在化学结构、物理性质、酸性、化学反应以及腐蚀性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在实验室和工业上使用这两种酸时,必须谨慎操作,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免对身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氢氟酸(hydrofluoric acid)1.分子式:HF2.相对分子质量:20.013.主要成分:含量高浓度55.0%;低浓度40%4.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5.理化性质:(1)熔点(℃):-83.1(纯)(2)沸点(℃):120(35.3%)(3)相对密度(水=1):1.26(75%)(4)相对密度(空气=1):1.27(5)溶解性:与水混溶(6)稳定性:稳定(7)避免接触的条件(禁忌物):强碱、活性金属粉末、玻璃制品6. 健康危害(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2)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
创面苍白、坏死,继而成紫黑色或灰黑色。
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
本品灼伤疼痛剧烈。
眼睛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角膜穿孔。
接触其蒸气,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等。
慢性影响: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有鼻,嗅觉减退。
可有牙齿腐蚀症。
骨骼X线异常与工业性氟病少见。
7. 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
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食入:误食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8. 防护措施:(1)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封闭式)或空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2)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3)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4)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硝酸(nitric acid)1. 分子式:HNO32. 相对分子质量:63.013. 主要成分:65.0~68.0% HNO34.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或淡黄色液体,有酸味5. 理化性质:(1)熔点(℃):-42(无水)(2)沸点(℃):86(无水)(3)相对密度(水=1):1.50(无水),GR 试剂为1.4g/ml。
(4)相对密度(空气=1):2.17(5)溶解性:与水混溶(6)稳定性:易分解(7)避免接触的条件(禁忌物):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铜、胺类6. 健康危害(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2)健康危害:其蒸气有刺激作用,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呛咳,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
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引起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以及窒息。
皮肤接触引起灼伤,出现黄色,皮肤坏死。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7. 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
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食入:误食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8. 防护措施:(1)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封闭式)或空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2)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3)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4)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9.国家标准要求:GB626-89盐酸(hydrochloric acid;chlorohydric acid)1. 分子式:HCl2. 相对分子质量:36.463. 主要成分:36~38%HCl气体水溶液4.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5. 理化性质:(1)熔点(℃):-114.8(纯)(2)沸点(℃):108.6(20%)(3)相对密度(水=1):1.20(GR试剂为1.18g/ml)(4)相对密度(空气=1):1.26(5)溶解性:与水混溶,溶于碱液(6)稳定性:稳定(7)避免接触的条件(禁忌物):碱类、碱金属、胺类、易燃或可燃物6. 健康危害(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2)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nv),齿龈出血,气管炎等。
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
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皮肤表皮坏死。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7. 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
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食入:误食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8. 防护措施:(1)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封闭式)或空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2)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3)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4)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9.国家标准要求:GB622-89氯化氢(hydrogen chloride)1. 分子式:HCl2. 相对分子质量:36.463. 主要成分:纯品4.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 理化性质:(1)熔点(℃):-114.2(纯)(2)沸点(℃):-85.0(3)相对密度(水=1):1.19(4)相对密度(空气=1):1.27(5)溶解性:易溶于水(6)稳定性:稳定(7)避免接触的条件(禁忌物):碱类、活性金属粉末6. 健康危害(1)侵入途径:吸入(2)健康危害:本品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眼痛、咳嗽、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
重者发生肺炎、肺水肿、肺不张。
眼角膜可见溃疡或浑浊。
皮肤直接接触可出现大量粟粒样红色小丘疹而呈潮红痛热。
慢性影响:长期较高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胃肠功能障碍。
7. 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
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8. 防护措施:(1)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2)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3)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服。
(4)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硫酸(sulfuric acid)1. 分子式:H2SO42. 相对分子质量:98.083. 主要成分:98% H2SO44.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5. 理化性质:(1)熔点(℃):10.5(2)沸点(℃):330(3)相对密度(水=1):1.83,GR试剂可达1.84g/ml。
(4)相对密度(空气=1):3.4(5)溶解性:与水混溶(6)稳定性:稳定(7)避免接触的条件(禁忌物):强还原剂、碱类、水、碱金属、易燃或可燃物。
6. 健康危害(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2)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蒸气和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浑浊,以至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水肿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灼伤以至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
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有小伤痕,重者引起溃疡,愈后瘢痕收缩影响功能。
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7. 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
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食入:误食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8. 防护措施:(1)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封闭式)或空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2)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3)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4)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9.国家标准要求:GB625-89高氯酸、过氯酸(perchloric acid)1. 分子式:HClO42. 相对分子质量:100.463. 主要成分:70.0~72.0% HClO44.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发烟液体5. 理化性质:(1)熔点(℃):-122(2)沸点(℃):130(爆炸)(3)相对密度(水=1):1.76(4)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5)溶解性:与水混溶(6)稳定性:不稳定(7)避免接触的条件(禁忌物):强酸、强碱、酰基氯、醇类、胺类、易燃或可燃物。
6. 健康危害(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2)健康危害:有强烈腐蚀性。
皮肤粘膜接触、误服或吸入后,引起强烈刺激症状。
7. 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
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食入:误食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8. 防护措施:(1)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封闭式)或空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2)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3)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4)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9.国家标准要求:GB623-92 过氧化氢、双氧水(hydr ogen per oxide)1. 分子式:H2O22. 相对分子质量:34.013. 主要成分:30% H2O24.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
5. 理化性质:(1)熔点(℃):-2(2)沸点(℃):158(无水)(3)相对密度(水=1):1.46(4)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5)溶解性:溶于水、醇、醚,不溶于苯、石油醚(6)稳定性:不稳定,避光保存(7)避免接触的条件(禁忌物):强酸、强碱、酰基氯、醇类、胺类、易燃或可燃物。
6. 健康危害(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2)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