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中学2015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西藏高三月考模拟地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拉萨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考试时间:____分钟题型材料选择简答题总分得分材料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下图中,OA、OB、OC、OD为某时刻四地直立旗杆(长度10m)的影长及其朝向示意图,O为旗杆原点。
读图完成1~2题。
1.此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2.若图示时间正值密西西比河进入汛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①昼长与③夜长相等B. ②地纬度高于①地C. ③地昼短夜长D. ④地正值日落材料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2015年11月10日晚浙江省丽水市发生山体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下图为该地区地层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最易发生滑坡灾害的地点是()A. ①B. ②C. ③4.对图中区域叙述正确的是()A. a、b两河河谷形态均呈U型B. 此地地壳一直处于下降状态C. 甲处地貌形成与流水堆积有关D. 乙断层可能受张力影响所致材料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抑制全球变暖仍是会议的主题。
读地表碳循环示意图,完成5~6题。
5.人类影响大气中C0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A. ①C. ⑨D. ④6.对地表碳循环作用表述正确的是()A. 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B. 导致海平面上升C. 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 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材料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7.据图3可知,流经甲城市的河流应发源于()A. 昆仑山C. 祁连山D. 秦岭8.古代采玉主要在河床拣玉,古人采玉的理想地,应分布在()A. ①B. ②C. ③D. ④9.据提供信息可推断,在该地采玉的最佳时期应在()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材料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图4为“一月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西藏拉萨中学2015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理(含解析)

西藏拉萨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已知全集U=R,集合M={x|2x>1},集合N={x|log2x>1},则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A.M∩N=M B.M∪N=N C.M∩(∁U N)=∅D.(∁U M)∩N=∅2.(5分)不等式≥2的解集为()A.[﹣1,0)B.[﹣1,+∞)C.(﹣∞,﹣1] D.(﹣∞,﹣1]∪(0,+∞)3.(5分)在等差数列{a n}中,3(a3+a5)+2(a7+a10+a13)=24,则此数列前13项的和是()A.13 B.26 C.52 D.564.(5分)已知p:|x﹣2|<3,q:0<x<5,那么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5分)函数f(x)=的图象在点(1,﹣2)处的切线方程为()A.2x﹣y﹣4=0 B.2x+y=0 C.x﹣y﹣3=0 D.x+y+1=06.(5分)下列命题中为假命题的是()A.∃x∈R,log a x=﹣1(a>0,a≠1)B.∃x∈R,tanx=2014C.∀x∈R,a x>0(a>0,a≠1)D.∀x∈R,x2+ax+a2>0(a∈R)7.(5分)已知f(x)=x2+sin,f′(x)为f(x)的导函数,则f′(x)的图象是()A.B.C.D.8.(5分)经过圆C:(x+1)2+(y﹣2)2=4的圆心且斜率为1的直线方程为()A.x﹣y+3=0 B.x﹣y﹣3=0 C.x+y﹣1=0 D.x+y+3=09.(5分)已知F是抛物线y2=x的焦点,A,B是该抛物线上的两点,|AF|+|BF|=3,则线段AB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为()A.B.1 C.D.10.(5分)若向量的夹角为60°,,则向量的模为()A.2 B.4 C.6 D.1211.(5分)设函数y=f(x)在R上有意义,对给定正数M,定义函数f M(x)=,则称函数f M(x)为f(x)的“孪生函数”,若给定函数f(x)=2﹣x2,M=1,则y=f M(x)的值域为()A.[1,2] B.[﹣1,2] C.(﹣∞,2] D.(﹣∞,1] 12.(5分)设P是双曲线﹣=1(a>0,b>0)上的点,F1、F2是焦点,双曲线的离心率是,且∠F1PF2=90°,△F1PF2面积是9,则a+b=()A.4 B.5 C.6 D.7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5分)给出下列结论:①命题“∀x∈R,sinx≠1”的否定是“∃x∈R,sinx=1”;②命题“有些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否定是“所有正方形不都是平行四边形”;③命题“A1,A2是对立事件”是命题“A1,A2是互斥事件”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④若a,b是实数,则“a+b>0且ab>0”是“a>0且b>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其中正确结论的是.14.(5分)已知O为坐标原点,点M(3,2),若N(x,y)满足不等式组,则的最大值为.15.(5分)设a为g(x)=x3+2x2﹣3x﹣1的极值点,且函数f(x)=,则f ()+f()的值等于.16.(5分)关于函数,有以下四个命题:①函数f(x)在区间(﹣∞,1)上是单调增函数;②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③函数f(x)的定义域为(1,+∞);④函数f(x)的值域为R.其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共70分17.(10分)已知等差数列{a n}满足a1=3,a4+a5+a6=45.(Ⅰ)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Ⅱ)求数列{}的前n项和T n.18.(12分)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Ⅰ)求的值;(Ⅱ)若,b=2,求△ABC的面积S.19.(12分)函数f(x)=x3﹣x2+ax+1(a∈R)的导函数为f′(x).(Ⅰ)若函数f(x)在x=2处取得极值,求实数a的值;(Ⅱ)已知不等式f′(x)>x2+x﹣a对任意a∈(0,+∞)都成立,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20.(12分)已知向量,(1)当∥时,求2cos2x﹣sin2x的值;(2)求在上的值域.21.(12分)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点F1,F2分别是椭圆C的左,右焦点,以原点为圆心,椭圆C的短半轴为半径的圆与直线x﹣y+=0相切.(1)求椭圆C的方程;(2)若过点F2的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M,N两点,求△F1MN的内切圆面积的最大值和此时直线l的方程.22.(12分)已知f(x)=x2﹣px+q,其中p>0,q>0.(1)当p>q时,证明<;(2)若f(x)=0在区间,(0,1],(1,2]内各有一个根,求p+q的取值范围.西藏拉萨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数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已知全集U=R,集合M={x|2x>1},集合N={x|log2x>1},则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A.M∩N=M B.M∪N=N C.M∩(∁U N)=∅D.(∁U M)∩N=∅考点: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求出M与N中不等式的解集,确定出M与N,求出M与N的交集,并集,M与N的补集找出M与N补集的交集,M补集与N的交集,即可做出判断.解答:解:由M中的不等式变形得:2x>1=20,得到x>0,即M=(0,+∞),由N中的不等式变形得:log2x>1=log22,得到x>2,即N=(2,+∞),∴M∩N=(2,+∞)=N,M∪N=(0,+∞)=M,∁U N=(﹣∞,2],∁U M=(﹣∞,0],则M∩(∁U N)=(0,2],(∁U M)∩N=∅.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各自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5分)不等式≥2的解集为()A.[﹣1,0)B.[﹣1,+∞)C.(﹣∞,﹣1] D.(﹣∞,﹣1]∪(0,+∞)考点:其他不等式的解法.分析:本题为基本的分式不等式,利用穿根法解决即可,也可用特值法.解答:解:⇔⇔⇔⇔﹣1≤x<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简单的分式不等式求解,属基本题.在解题中,要注意等号.3.(5分)在等差数列{a n}中,3(a3+a5)+2(a7+a10+a13)=24,则此数列前13项的和是()A.13 B.26 C.52 D.56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可得a3+a5=2a4,a7+a13=2a10,代入已知可得a4+a10=4,而S13==,代入计算可得.解答:解: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a3+a5=2a4,a7+a13=2a10,代入已知可得3×2a4+2×3a10=24,即a4+a10=4,故数列的前13项之和S13====2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和求和公式,涉及整体代入的思想,属中档题.4.(5分)已知p:|x﹣2|<3,q:0<x<5,那么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专题:简易逻辑.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利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解答:解:由|x﹣2|<3,得﹣3<x﹣2<3,即﹣1<x<5,∵q:0<x<5,∴(0,5)⊊(﹣1,5),即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应用,根据条件求出不等式的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5分)函数f(x)=的图象在点(1,﹣2)处的切线方程为()A.2x﹣y﹣4=0 B.2x+y=0 C.x﹣y﹣3=0 D.x+y+1=0考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专题:计算题;导数的概念及应用.分析:求出曲线的导函数,把x=1代入即可得到切线的斜率,然后根据(1,2)和斜率写出切线的方程即可.解答:解:由函数f(x)=知f′(x)=,把x=1代入得到切线的斜率k=1,则切线方程为:y+2=x﹣1,即x﹣y﹣3=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会利用导数求曲线上过某点的切线方程,考查计算能力,注意正确求导.6.(5分)下列命题中为假命题的是()A.∃x∈R,log a x=﹣1(a>0,a≠1)B.∃x∈R,tanx=2014C.∀x∈R,a x>0(a>0,a≠1)D.∀x∈R,x2+ax+a2>0(a∈R)考点:全称命题;特称命题.专题:简易逻辑.分析:A举例说明命题正确;B应用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判断命题正确;C根据指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判断命题正确;D举例说明命题错误.解答:解:对于A,当x=时,log a=﹣1,∴命题正确;对于B,∵tanx∈R,∴∃x0∈R,使tanx0=2014,∴命题正确;对于C,根据指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知,∀x∈R,a x>0(a>0,a≠1)是正确的;对于D,当x=a=0时,x2+ax+a2=0,∴命题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通过命题真假的判断,考查了正切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问题,是综合题.7.(5分)已知f(x)=x2+sin,f′(x)为f(x)的导函数,则f′(x)的图象是()A.B.C.D.考点: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函数的图象.专题:导数的概念及应用.分析:先化简f(x)=x2+sin=x2+cosx,再求其导数,得出导函数是奇函数,排除B,D.再根据导函数的导函数小于0的x的范围,确定导函数在(﹣,)上单调递减,从而排除C,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解答:解:由f(x)=x2+sin=x2+cosx,∴f′(x)=x﹣sinx,它是一个奇函数,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故排除B,D.又f″(x)=﹣cosx,当﹣<x<时,cosx>,∴f″(x)<0,故函数y=f′(x)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故排除C.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函数的正负之间的关系,即当导函数大于0时原函数单调递增,当导函数小于0时原函数单调递减.8.(5分)经过圆C:(x+1)2+(y﹣2)2=4的圆心且斜率为1的直线方程为()A.x﹣y+3=0 B.x﹣y﹣3=0 C.x+y﹣1=0 D.x+y+3=0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恒过定点的直线.专题:计算题.分析:由题意先求出圆心C的坐标,再代入点斜式方程,再化为一般式方程.解答:解:由题意知,直线过点(﹣1,2),斜率为1,代入点斜式得,y﹣2=x+1,即直线方程为x﹣y+3=0.故选A.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最后要化为一般式方程,这是容易忽视的地方.9.(5分)已知F是抛物线y2=x的焦点,A,B是该抛物线上的两点,|AF|+|BF|=3,则线段AB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为()A.B.1 C.D.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根据抛物线的方程求出准线方程,利用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列出方程求出A,B的中点横坐标,求出线段AB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解答:解:∵F是抛物线y2=x的焦点,F()准线方程x=,设A(x1,y1),B(x2,y2),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AF|=,|BF|=,∴|AF|+|BF|==3解得,∴线段AB的中点横坐标为,∴线段AB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解决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问题,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将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10.(5分)若向量的夹角为60°,,则向量的模为()A.2 B.4 C.6 D.12考点:向量的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分析:分解(a+2b)•(a﹣3b)得|a|2﹣|a||b|cos60°﹣6|b|2,因为向量的夹角、已知,代入可得关于的方程,解方程可得.解答:解:(a+2b)•(a﹣3b)=|a|2﹣|a||b|cos60°﹣6|b|2=|a|2﹣2|a|﹣96=﹣72,∴|a|2﹣2|a|﹣24=0.∴(|a|﹣6)•(|a|+4)=0.∴|a|=6.故选C点评:求常用的方法有:①若已知,则=;②若已知表示的有向线段的两端点A、B坐标,则=|AB|=③构造关于的方程,解方程求.11.(5分)设函数y=f(x)在R上有意义,对给定正数M,定义函数f M(x)=,则称函数f M(x)为f(x)的“孪生函数”,若给定函数f(x)=2﹣x2,M=1,则y=f M(x)的值域为()A.[1,2] B.[﹣1,2] C.(﹣∞,2] D.(﹣∞,1]考点:函数的值域.专题:计算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先求出f M(x)的表达式,由表达式易求y=f M(x)的值域.解答:解:由f(x)=2﹣x2≤1,得x≤﹣1或x≥1,因此,当x≤﹣1或x≥1时,f M(x)=2﹣x2;当﹣1<x<1时,f M(x)=1,所以f M(x)的单调递增区间时(﹣∞,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新定义型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理解好新定义的分段函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5分)设P是双曲线﹣=1(a>0,b>0)上的点,F1、F2是焦点,双曲线的离心率是,且∠F1PF2=90°,△F1PF2面积是9,则a+b=()A.4 B.5 C.6 D.7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专题:计算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勾股定理,△F1PF2面积是9,可得c2﹣a2=9,结合双曲线的离心率是=,求出a,c,可得b,即可求出a+b的值.解答:解:设|PF1|=m,|PF2|=n,则|m﹣n|=2a①由∠F1PF2=90°,可得m2+n2=4c2,②则①2﹣②得:﹣2mn=4a2﹣4c2,∴mn=2c2﹣2a2,∵△F1PF2面积是9,∴c2﹣a2=9,∵双曲线的离心率是=,∴c=5,a=4,∴b=3,∴a+b=7.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基本性质.在涉及到与焦点有关的题目时,一般都用定义求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5分)给出下列结论:①命题“∀x∈R,sinx≠1”的否定是“∃x∈R,sinx=1”;②命题“有些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否定是“所有正方形不都是平行四边形”;③命题“A1,A2是对立事件”是命题“A1,A2是互斥事件”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④若a,b是实数,则“a+b>0且ab>0”是“a>0且b>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其中正确结论的是①②③.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专题:简易逻辑.分析:①写出命题“∀x∈R,sinx≠1”的否定可判断①②写出命题“有些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否定可判断②;③命题“A1,A2是对立事件”⇒命题“A1,A2是互斥事件”,反之,不成立,如抛骰子试验中,A1={1点},A2={2点},可说明必要性不成立,可判断③;④若a,b是实数,则“a+b>0且ab>0”是“a>0且b>0”的必要充分条件,可判断④.解答:解:①命题“∀x∈R,sinx≠1”的否定是“∃x∈R,sinx=1”,故①正确;②命题“有些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否定是“所有正方形不都是平行四边形”,正确;③命题“A1,A2是对立事件”,则“A1,A2是互斥事件”,充分性成立;反之,若“A1,A2是互斥事件”,则“A1,A2不一定是对立事件”,如抛骰子试验中,A1={1点},A2={2点},A1,A2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即必要性不成立,故③正确;④若a,b是实数,则“a+b>0且ab>0”是“a>0且b>0”的充要条件,故④错误.故答案为:①②③.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着重考查命题的否定与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及应用,考查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关系,属于中档题.14.(5分)已知O为坐标原点,点M(3,2),若N(x,y)满足不等式组,则的最大值为12.考点:简单线性规划.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由于=(3,2)•(x,y)=3x+2y,设z=3x+2y,再利用z的几何意义求最值,只需求出直线z=3x+2y过可行域内的点A时,z最大即可.解答:解:先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则=(3,2)•(x,y)=3x+2y,设z=3x+2y,将最大值转化为y轴上的截距最大,当直线z=3x+2y经过交点A(4,0)时,z最大,最大为: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用平面区域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简单的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属中档题.巧妙识别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我们研究规划问题的基础,纵观目标函数包括线性的与非线性,非线性问题的介入是线性规划问题的拓展与延伸,使得规划问题得以深化.15.(5分)设a为g(x)=x3+2x2﹣3x﹣1的极值点,且函数f(x)=,则f ()+f()的值等于8.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专题:计算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令g′(x)=0,可得极值点,由题意可求a值,从而可得函数f(x)解析式,利用对数运算性质可求答案.解答:解:g′(x)=4x2+4x﹣3=(2x﹣1)(2x+3),令g′(x)=0,得x=或x=﹣,由题意可知a=,∴f(x)=,∴f()+f()=+=2+=2+6=8,故答案为:8.点评:该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分段函数求值,考查对数的运算性质,属基础题.16.(5分)关于函数,有以下四个命题:①函数f(x)在区间(﹣∞,1)上是单调增函数;②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③函数f(x)的定义域为(1,+∞);④函数f(x)的值域为R.其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①②④.考点: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对数函数的值域与最值;对数函数的单调区间.专题:探究型.分析: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判断①的正误;利用函数的对称性判断②的正误;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判断③的正误;函数的值域判断④的正误;解答:解:函数在x>1时函数是减函数,x<1时是增函数,所以①正确;函数,函数的图象关于x=1对称,所以②正确.函数的定义域是x≠1,所以③不正确;函数,函数的值域是实数集,所以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基本性质,包括对称性、奇偶性、单调性,考查计算能力,好题,常考题型.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共70分17.(10分)已知等差数列{a n}满足a1=3,a4+a5+a6=45.(Ⅰ)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Ⅱ)求数列{}的前n项和T n.考点: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专题:计算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Ⅰ)由a4+a5+a6=45可求a5,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可求公差d,从而可得a n;(Ⅱ)表示出,拆项后利用裂项相消法可求T n.解答:解:(Ⅰ)∵a4+a5+a6=45,∴3a5=45,a5=15,∵a1=3,∴d===3,∴a n=3n.(Ⅱ)由(Ⅰ)a n=3n,a n+1=3(n+1),则==,∴T n===.点评:该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求和,裂项相消法对数列求和是2015届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要熟练掌握.18.(12分)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Ⅰ)求的值;(Ⅱ)若,b=2,求△ABC的面积S.考点:解三角形;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专题:解三角形.分析:(Ⅰ)利用正弦定理把题设等式中的边转化成角的正弦,整理后可求得sinC和sinA 的关系式,则的值可得.(Ⅱ)先通过余弦定理可求得a和c的关系式,同时利用(Ⅰ)中的结论和正弦定理求得a 和c的另一关系式,最后联立求得a和c,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Ⅰ)由正弦定理设则===整理求得sin(A+B)=2sin(B+C)又A+B+C=π∴sinC=2sinA,即=2(Ⅱ)由余弦定理可知cosB==①由(Ⅰ)可知==2②①②联立求得c=2,a=1sinB==∴S=acsin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中恒等变换的应用.考查了学生基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运算能力.19.(12分)函数f(x)=x3﹣x2+ax+1(a∈R)的导函数为f′(x).(Ⅰ)若函数f(x)在x=2处取得极值,求实数a的值;(Ⅱ)已知不等式f′(x)>x2+x﹣a对任意a∈(0,+∞)都成立,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导数在最大值、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专题:导数的综合应用.分析:(Ⅰ)利用导数的运算法则可得:f′(x)=ax2﹣x+a,由于函数f(x)在x=2时取得极值,可得f′(2)=0.解出并验证即可.(II)方法一:由题设知:ax2﹣x+a>x2+x﹣a对任意a∈(0,+∞)都成立.⇔a(x2+2)﹣x2﹣2x>0对任意a∈(0,+∞)都成立.设 g(a)=a(x2+2)﹣x2﹣2x(a∈R),则对任意x∈R,g(a)为单调递增函数(a∈R),利用一次函数的单调性可得g(0)≥0,解出即可.方法二:由题设知:ax2﹣x+a>x2+x﹣a,对任意a∈(0,+∞)都成立,⇔a(x2+2)﹣x2﹣2x>0对任意a∈(0,+∞)都成立,分离参数可得:对任意a∈(0,+∞)都成立,即,解出即可.解答:解:(Ⅰ)f′(x)=ax2﹣x+a,由于函数f(x)在x=2时取得极值,∴f′(2)=0.即 4a﹣2+a=0,解得,此时f′(x)在x=2两边异号,f(x)在x=2处取得极值.(Ⅱ)方法一:由题设知:ax2﹣x+a>x2+x﹣a对任意a∈(0,+∞)都成立.即a(x2+2)﹣x2﹣2x>0对任意a∈(0,+∞)都成立.设 g(a)=a(x2+2)﹣x2﹣2x(a∈R),则对任意x∈R,g(a)为单调递增函数(a∈R),∴对任意a∈(0,+∞),g(a)>0恒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g(0)≥0,即﹣x2﹣2x≥0,∴﹣2≤x≤0,于是x的取值范围是{x|﹣2≤x≤0}.方法二:由题设知:ax2﹣x+a>x2+x﹣a,对任意a∈(0,+∞)都成立,即a(x2+2)﹣x2﹣2x>0对任意a∈(0,+∞)都成立于是对任意a∈(0,+∞)都成立,即,∴﹣2≤x≤0,于是x的取值范围是{x|﹣2≤x≤0}.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考查了恒成立问题的等价转化方法,考查了分离参数法、一次函数的单调性、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难题.20.(12分)已知向量,(1)当∥时,求2cos2x﹣sin2x的值;(2)求在上的值域.考点: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及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1)利用向量平行的坐标运算,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得到tanx的值,然后化简2cos2x﹣sin2x即可(2)先表示出在=(sin2x+),再根据x的范围求出函数f(x)的最大值及最小值.解答:解:(1)∵∥,∴,∴,(3分)∴.(6分)(2)∵,∴,(8分)∵,∴,∴,(10分)∴,(12分)∴函数f(x)的值域为.(13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考查平面向量时经常和三角函数放到一起做小综合题.是2015届高考的热点问题.21.(12分)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点F1,F2分别是椭圆C的左,右焦点,以原点为圆心,椭圆C的短半轴为半径的圆与直线x﹣y+=0相切.(1)求椭圆C的方程;(2)若过点F2的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M,N两点,求△F1MN的内切圆面积的最大值和此时直线l的方程.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专题:综合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1)利用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可得e==,椭圆C的短半轴为半径的圆与直线x﹣y+=0相切,求得a,b的值,则椭圆方程可求;(2)设出直线l的方程x=my+1,和椭圆方程联立,得到当最大时,r也最大,△MF 1N的内切圆面积也最大,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把△MF1N的面积转化为含有m的代数式,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值并得到直线l的方程.解答:解:(1)∵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e==,∵椭圆C的短半轴为半径的圆与直线x﹣y+=0相切.∴b==,∴a=2,∴椭圆C的方程为;(2)设直线l的方程为:x=my+1,代入椭圆方程可得(3m2+4)y2+6my﹣9=0.△=(6m)2+36(3m2+4)=144m2+144>0.设M(x1,y1),N(x2,y2),∴y1+y2=﹣,y1y2=﹣,∴=|F 1F2||y1﹣y2|==≤3(m=0时取等号),△MF 1N的内切圆半径为r,则=(|MN|+|F1M|+|F1N|)r=4r,∴r max=,这时△MF1N的内切圆面积的最大值为π,直线l的方程为x=1.点评:本题考查了椭圆方程的求法,考查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直线与曲线联立,根据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是处理这类问题的最为常用的方法,但圆锥曲线的特点是计算量比较大,要求考试具备较强的运算推理的能力,是压轴题.22.(12分)已知f(x)=x2﹣px+q,其中p>0,q>0.(1)当p>q时,证明<;(2)若f(x)=0在区间,(0,1],(1,2]内各有一个根,求p+q的取值范围.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与系数的关系.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1)当p>q时,分别化简、,再把它们作差判断符号,即可证得结论.(2)由题意可得,求得,画出点(p,q)(p>0,q>0)组成的可行域,由线性规划知识求得p+q的范围.解答:证明:(1),,∴,∵p>q>0,∴,即,∴;(4分)解:(2)∵抛物线的图象开口向上,且f(x)=0在区间(0,1],(1,2]内各有一个根,∴∴点(p,q)(p>0,q>0)组成的可行域如图所示,设z=p+q,由线性规划知识可知,1<z=p+q≤5,即p+q∈(1,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的性质,等产数列的定义和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
西藏拉萨中学2015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4-2015学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题3分,共45分)1.(3分)(2014春•清远期末)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B.基因突变引起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来诊断C.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D.近亲结婚可使各种遗传病的发病机会大大增加2.(3分)(2014秋•拉萨校级月考)下列各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①口腔上皮细胞②受精卵③极核④子叶细胞⑤初级精母细胞⑥次级卵母细胞⑦种皮细胞.A.①③④B.③⑥C.④⑤ D.⑥⑦3.(3分)(2014秋•拉萨校级月考)人体血红蛋白分子中的一条多肽链有146个肽键,则形成这条多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和它们在缩合过程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A.146 146 B.146 145 C.146 147 D. 147 1464.(3分)(2014•宜兴市校级学业考试)下表为四种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正确的是()选项细胞细胞壁光合作用染色质细胞全能性A 蓝藻细胞有有有无B 洋葱根尖细胞有有有有C 兔成熟红细胞无无有有D 蛙受精卵无无有有A. A B. B C. C D. D5.(3分)(2015春•枣阳市期末)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2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B.由图1知该生物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C.分别处于图2中的BC、DE段的细胞为图1中的乙、丙D.图1中乙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6.(3分)(2008•潮州二模)如图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A、B、C 分别表示不同代谢过程.以下表达正确的是()A.C中水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产生于第三阶段,测定叶片的C的强度一定要将装置放在黑暗中B.B在叶绿体囊状结构上进行,一定在黑暗中才可以进行C.A中产生的O2用于C的第二阶段,生成CO2,释放出少量能量D.X代表的物质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为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囊状结构7.(3分)(2014•四川模拟)图甲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中将R型活菌和S型死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体内,R型细菌向S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转化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乙图中搅拌的目的是提供给大肠杆菌更多的氧气,离心的目的是促进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分离C.用32P、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分别主要在上清液、沉淀物中D.若用无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体内含35S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8.(3分)(2014春•秦州区校级期末)四倍体大麦的一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在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的染色体数目是()A.7条B.56条C.28条D. 14条9.(3分)(2014•章丘市校级模拟)在科学史上许多科学家分别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在下列生物领域的发现中,科学家与其使用的技术或方法对应完全一致的一组是()科学发现科学家科学家的思想或方法A 基因在染色体上萨顿假说﹣演绎法B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假说﹣演绎法C 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卡尔文同位素标记H218OD DNA是遗传物质艾弗里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A. A B. B C. C D. D10.(3分)(2014秋•拉萨校级月考)下列各项中,在现代刑侦领域,可以用来进行DNA指纹鉴定的是()A.DNA上的脱氧核苷酸种类B.DNA的双螺旋结构C.DNA上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D.DNA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11.(3分)(2014秋•拉萨校级月考)对下列四种物质的分析,正确的是()甲:DNA 乙:磷脂丙:核糖核苷酸丁:葡萄糖.A.都属于能源物质B.彻底水解后产物用斐林试剂检测,均出现砖红色沉淀C.如果丙含有核糖,则丙是甲合成的原料D.都可在植物细胞内检测到12.(3分)(2014春•沙河口区校级期末)细菌在14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4N,然后再移入15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其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③B.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③C.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②D.亲代的DNA应为④13.(3分)(2011秋•邵阳期末)已知某信使RNA的碱基中,U占20%,A占10%,求它的模板基因中胞嘧啶占()A.25% B.30% C.35% D.70%14.(3分)(2011秋•天心区校级期末)如图为脉胞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从图中不能得出()A.精氨酸的合成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C.若基因②不表达,则基因③和④也不表达D.若产生鸟氨酸依赖突变型脉胞霉,则可能是基因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15.(3分)(2014秋•拉萨校级月考)下面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基因重组产生新基因C.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D.基因重组能产生新表现型二、非选择题16.(11分)(2014秋•拉萨校级月考)如图为植物和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1)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甲、乙两种细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转换器”,二者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有:,为酶提供更多的附着位点.都含有分子,是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都具有双层膜结构,另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还有.(2)图中甲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绿色植物在适宜光照条件下,若适当提高C02的含量,短时间内C3含量将,[H]和ATP的含量将.(3)人如果一次摄入大量糖类,血糖首先通过(填序号)过程合成糖元.(4)发生在人体细胞结构乙中的生理过程是(填序号),在缺氧情况下,物质A通过过程⑤形成的物质C是.(5)物质A在肝脏内可以在谷丙转氨酶的作用下进行作用.此作用在人体内只能生成氨基酸.17.(10分)(2014秋•拉萨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为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 [ ] .它由1 、2 和含氮碱基三部分组成.(2)若3为胞嘧啶,则4应是.两者之间通过键相连.(3)图中8示意的是一条的片段.与另一条片段的位置关系是.(4)构成DNA分子的碱基有种,但由于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因此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18.(10分)(2014秋•拉萨校级月考)如图表示人体正常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有关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表示过程,原料是;这个过程在中完成.(2)乙图表示过程,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的上.(3)丙图代表的RNA的功能是.A、B、C、D四条链中,一定具有传达DNA上遗传信息功能的是链.(4)假设D链上碱基(A+U)与(G+C)的比值为0.4,则形成D时对应的模板链上(G+C)与(A+T)的比值为.(5)以上过程不可能发生在.A.神经细胞B.肝细胞C.成熟的红细胞D.脂肪细胞.19.(14分)(2014秋•拉萨校级月考)如图是某家族系谱图,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乙种遗传病(基因为D、d),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1)甲病属于遗传病.(2)从理论上讲,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由此可见,乙病属于遗传病.(3)Ⅱ﹣2基因型为,Ⅱ﹣3基因型为.Ⅱ﹣2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4)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5)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50个正常人中有1个甲病基因携带者,Ⅱ﹣4与该地区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孩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几率是.2014-2015学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题3分,共45分)1.(3分)(2014春•清远期末)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B.基因突变引起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来诊断C.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D.近亲结婚可使各种遗传病的发病机会大大增加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分析:本题是人类遗传病及遗传病类型的题目,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回忆相关知识点分析判断选项.解答:解:A、遗传病的概念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A正确;B、基因突变引起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由圆饼状变成镰刀状,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来诊断,B错误;C、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对基因控制的疾病,C错误;D、近亲结婚可使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的发病机会大大增加,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遗传病的概念和遗传病的类型和预防,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2.(3分)(2014秋•拉萨校级月考)下列各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①口腔上皮细胞②受精卵③极核④子叶细胞⑤初级精母细胞⑥次级卵母细胞⑦种皮细胞.A.①③④B.③⑥C.④⑤ D.⑥⑦考点: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它们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性母细胞及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不含同源染色体,其他细胞均会同源染色体.据此答题.解答:解:①口腔上皮细胞为体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①错误;②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含有同源染色体,②错误;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极核不含同源染色体,③正确;④子叶细胞为体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④错误;⑤初级精母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⑤错误;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次级卵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⑥正确;⑦种皮细胞为体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⑦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识记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明确同一染色体的来源;其次还要求考生掌握减数分裂过程特点,明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次级性母细胞和配子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再作出判断.3.(3分)(2014秋•拉萨校级月考)人体血红蛋白分子中的一条多肽链有146个肽键,则形成这条多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和它们在缩合过程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A.146 146 B.146 145 C.146 147 D. 147 146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分析: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解答:解:根据题意,氨基酸分子数=肽键数+1=146+1=147.生成的水分子数=肽键数=14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氨基酸脱水缩合,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公式“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的运用.4.(3分)(2014•宜兴市校级学业考试)下表为四种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正确的是()选项细胞细胞壁光合作用染色质细胞全能性A 蓝藻细胞有有有无B 洋葱根尖细胞有有有有C 兔成熟红细胞无无有有D 蛙受精卵无无有有A. A B. B C. C D. D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2、细胞器分布的归纳: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低等植物细胞也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和液泡;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3、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解答:解: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染色质,A错误;B、洋葱根尖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C、兔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含遗传物质,不具有全能性,C错误;D、蛙受精卵没有细胞壁,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含有染色质,也具有全能性,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识记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3分)(2015春•枣阳市期末)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2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B.由图1知该生物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C.分别处于图2中的BC、DE段的细胞为图1中的乙、丙D.图1中乙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分析图1: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分析图2: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解答:解:A、图2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A正确;B、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该生物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B正确;C、乙和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有2个DNA分子,因此这两个细胞都对应于图1的BC 段,C错误;D、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应为初级卵母细胞,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3分)(2008•潮州二模)如图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A、B、C 分别表示不同代谢过程.以下表达正确的是()A.C中水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产生于第三阶段,测定叶片的C的强度一定要将装置放在黑暗中B.B在叶绿体囊状结构上进行,一定在黑暗中才可以进行C.A中产生的O2用于C的第二阶段,生成CO2,释放出少量能量D.X代表的物质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为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分析题图可知,A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B 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C是细胞的有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解答:解:A、据图分析可知:C 是有氧呼吸,测定叶片的有氧呼吸一定要在黑暗中进行,排除光合作用的影响,A正确;B、B是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只要有ATP和[H]供应,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B 错误;C、A 中产生的O2用于C的第三阶段,生成H2O,释放出大量能量,C错误;D、X代表的物质是ATP,移动的方向从叶绿体的囊状结构移到叶绿体的基质,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过程、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7.(3分)(2014•四川模拟)图甲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中将R型活菌和S型死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体内,R型细菌向S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转化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乙图中搅拌的目的是提供给大肠杆菌更多的氧气,离心的目的是促进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分离C.用32P、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分别主要在上清液、沉淀物中D.若用无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体内含35S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解答:解:A、甲图中将R型活菌和S型死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体内,R型细菌向S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转化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是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A正确;B、乙图中搅拌的目的是促进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分离,离心的目的是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分层,便于观察放射性物质的分布,B错误;C、由于32P标记的是DNA,而35S标记的是蛋白质,所以用32P、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分别主要在沉淀物、上清液中,C错误;D、若用无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体内含35S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在子代噬菌体中,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3分)(2014春•秦州区校级期末)四倍体大麦的一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在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的染色体数目是()A.7条B.56条C.28条D. 14条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四倍体大麦有四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染色体数目7×4×2=56.解答:解:由“四倍体大麦的一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可知四倍体大麦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7×4=28,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所以四倍体大麦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28×2=5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染色体组、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9.(3分)(2014•章丘市校级模拟)在科学史上许多科学家分别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在下列生物领域的发现中,科学家与其使用的技术或方法对应完全一致的一组是()科学发现科学家科学家的思想或方法A 基因在染色体上萨顿假说﹣演绎法B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假说﹣演绎法C 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卡尔文同位素标记H218OD DNA是遗传物质艾弗里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A. A B. B C. C D. D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1、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研究的伴性遗传等.2、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指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3、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解答:解:A、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错误;B、孟德尔通过假说演绎法提出遗传定律,B正确;C、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是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通过同位素标记H2180得出的,卡尔文用放射性二氧化碳发现了暗反应过程,C错误;D、艾弗里用体外转化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遗传学中的科学研究方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0.(3分)(2014秋•拉萨校级月考)下列各项中,在现代刑侦领域,可以用来进行DNA指纹鉴定的是()A.DNA上的脱氧核苷酸种类B.DNA的双螺旋结构C.DNA上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D.DNA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考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分析:遗传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 mRNA 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 3个相邻的碱基.反密码子:是指 tRNA 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 mRNA 上的特定的 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解答:解:DNA指纹是指遗传信息,即DNA上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故选:C.点评:本题以DNA指纹为素材,考查遗传信息的相关知识,只要考生识记遗传信息的概念,明确DNA指纹就是遗传信息,进而作出准确的判断.11.(3分)(2014秋•拉萨校级月考)对下列四种物质的分析,正确的是()甲:DNA 乙:磷脂丙:核糖核苷酸丁:葡萄糖.A.都属于能源物质B.彻底水解后产物用斐林试剂检测,均出现砖红色沉淀C.如果丙含有核糖,则丙是甲合成的原料D.都可在植物细胞内检测到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分析:1、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载体,在生物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2、磷脂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属于脂质.3、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包括一分子的核糖、一分子的碱基和一分子的磷酸.4、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解答:解:A、甲表示DNA、乙表示磷脂、丙表示核糖核苷酸,这三种物质不属于能源物质,A错误;B、甲彻底水解得到的脱氧核糖,丙彻底水解后得到核糖,以及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而磷脂不属于还原糖,斐林试剂鉴定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B错误;C、丙代表核糖核苷酸,而甲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C错误;。
西藏拉萨中学2015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pdf

西藏拉萨中学2016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拉萨中学高三年级(2016届)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文科综合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图1为甲河流域(局部)不同时期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地层形成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②①③④D .③①②④ 2.与1980年代相比,图示区域2000年代A .河流含沙量增大B .坡面径流量增加C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D .坡面下渗量增加每年六月到七月初,我国东部地区常会出现右图所示的天气系统,读图回答3~4题。
3.该天气系统在此地区停留期间,甲地 A .正午日影逐渐变短B .6时以后日出C .正午太阳高度比乙地小D .昼长比乙地短4.如果该天气系统在此地区停留时间过短,我国东部地区可能会 A .南旱北涝B .南涝北旱C .南北皆旱D .南北皆涝读世界某区域局部地图(图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5.图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正确的是A .向南 寒流300N图3B.向北寒流C.向北暖流D.向南暖流6.从气压带风带的角度推断,图中城市为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式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图4为“2005~2013年江苏、新疆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
读图回答7~8题。
图47.与新疆相比,江苏城市化()A.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慢B.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快C.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慢 D.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快8.影响两省区城市化进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数量B.工业水平C.环境质量D.自然资源9.关于城市等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越少B.城市等级越低,其服务范围越大C.城市等级越高,其人口规模一般越大D.城市等级越低,其数目越少,平均距离越近图5为“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状况比较图”。
读图回答10~11题。
图510.甲地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农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11.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A.专业化程度低B.机械化水平高C.科技水平低D.生产规模小二、综合题36.(24分)材料一:图甲是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降水资料图,图乙新加坡降水资料图。
西藏拉萨中学2015届高三化学第四次月考试题

化学试题〔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Al-27 S-32 Fe-56 Cu-64 Br-80第1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一小题4分,共40分〕1、如下物质分类正确的答案是:A.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D.SO2、SiO2、 CO均为酸性氧化物2、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如下说法中,错误的答案是......:A.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铁罐贮运浓硝酸B.明矾常作为净水剂,双氧水通常可用于作杀菌消毒C. 合成氨工业中通过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平衡常数K,来提高氨的产率D.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响速率,对平衡移动没有影响3、用右图所示装置进展如下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瓶中盛有适量浓H2SO4,从A口进气来枯燥NH3B.从B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CO2C.瓶中盛满水,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NO2D.瓶中装满水,A口连接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测量生成H2的体积4、如下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响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2溶液中;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④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⑥向水玻璃溶液中参加过量盐酸。
A.①③④⑤ B.③④⑤⑥ C.②③⑥ D.①④⑥5、短周期元素X、Y、Z,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位于同一周期。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
如下选项正确的答案是:A.元素非金属性: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Y<XC.原子半径:Z<Y<X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6、A、B、C、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去〕,如下说法错误的答案是:A.假设X为O2,如此A可为硫化氢B.假设X为KOH溶液,如此A可能为AlCl3C.假设X为Fe,如此C可能为Fe(NO3)2D.假设A、B、C均为焰色反响呈黄色的化合物,如此X可能为Na7、在如下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c(Al3+)=0.1 mol/L的溶液中:Na+、K+、AlO2-、SO42-B.通入过量SO2气体的溶液中:Fe3+、NO3-、Ba2+、H+C.pH=1的溶液中:NH4+、Fe2+、SO42-、Cl-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 mol/L的溶液中:Na+、HCO3-、Cl-、Br-8、在一定条件,将A2和B2两种气体通入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响:x A2(g)+y B2(g)2C(g)。
西藏拉萨中学202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1. 北极东北航道若能开通,对下列海上重要道航运影响最大的是
A. 德雷克海峡 B. 巴拿马运河
C. 苏伊士运河 D. 霍尔木兹海峡
【答案】10. B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北冰洋夏季海冰融化吸热,上层暖而湿的空气做水平运动,与下沉冷空气接触后温度低于露点,逐渐冷却而形成雾。特别是东西伯利亚海(丙)-白令海峡(乙)间,海域开放,夏季有大部分时间是雾天,故B项正确。商船在甲乙段行驶过程中先后经过黄海沿岸寒流、对马暖流、千岛寒流,商船行驶到北海道以北地区后,转为逆水流状态,故A项错误。极光多在极地冬季可见,此时为8月,没有观测极光的客观条件。故C项错误。丁-戊段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域终年不冻,夏季气温较高,不存在浮冰现象。故D项错误。故选B。
(1)分析玻利维亚发展羊驼养殖业的主要原因。
(2)简述波波湖干涸的主要原因。
【答案】(1)玻利维亚西部是高原,适合羊驼生长;羊驼养殖对植被破坏少,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羊绒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有利于增加经济收入;养殖历史悠久,技术经验丰富;市场需求大,前景广阔
(2)降水量少,全球变暖后,蒸发加大;人类过度使用其支流中的河水,湖泊水变浅;管理者缺乏管理。
【7题详解】
圣地亚哥附近河流众多,左岸被冲刷,这与当地降水量、所处的半球位置有关,与图示山脉关系不大,A错。因为图示山脉位于南美大陆西部,海拔高,两侧地势低,东、西两侧地表径流由高处流向低处,分别流入大西洋和太平洋,B对。卡萨布兰卡谷地成为世界葡萄酒之都,这主要是因为当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适宜葡萄种植和酿造,与图示山脉关系不大,C错。图示太平洋沿岸形成世界著名大渔场,主要是因为沿岸产生上升流,与图示山脉不相关,D错。所以选B。
西藏拉萨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试卷 文

西藏拉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试卷文(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计44分)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题。
1.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A.河流、明确的 B.湖泊、模糊的C.交通线、模糊的 D.山脉、明确的2.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的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
据此完成下题。
“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位下降C.降水异常减少 D.温室效应加剧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3.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A.月球或水星 B.水星或金星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土星4.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地表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④体积和质量很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读“武汉市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5.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
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6.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图1-7是一幅经纬网格图,据此回答第7题:7.A点的地理坐标是A.(10ºS,170ºE) B.(10ºN,170ºW)C.(10ºN,170ºE) D.(10ºS,170ºW)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回答下面各小题。
8.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A.地壳中 B.上地幔中C.下地幔中 D.地核中9.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A.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C.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读图1,完成10-11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A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
候
2.图中B地所在半岛,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A.石油 B.煤炭 C.金刚石 D.铁矿
读下图,回答3~4题。
3.甲乙两城的所临海域分别是:
A.红海,波罗的海 B.加勒比海,阿拉伯海
C.黑海,中国南海 D.墨西哥湾,孟加拉湾
4.甲乙两城市每年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A.滑坡 B.泥石流 C.飓风 D.寒潮
下图是沿A(129º23'E,40º42'N),D(140º28'E,35º22'N)两点连线
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AB之间的海洋是:
A.东海 B.日本海 C.黄海 D.鄂霍茨克海
6.图中BD之间的陆地部分属于:
A.山东半岛 B.朝鲜半岛 C.九州岛 D.本州岛
7.关于图中BD之间陆地所属国家经济发展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工业为主 ②以农业为主 ③海运和渔业发达 ④国内市场狭
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水域),回答8~10题。
8.关于上图所在大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河多由东南流向西北 B.大陆西南沿海渔业资源丰富
C.气候湿热,气候类型单一 D.近年来,最高山峰雪线下降
9.有专家指出,禽流感进入该大洲会给人类带来“极端的灾难”,主要是因为该
大洲:
A.经济发达,家禽饲养规模大 B.外来人口数量居各洲之首
C.经济贫困,医疗卫生条件差 D.国际贸易发达,会导致禽流感全球流
行
10.若某生态学家在调查中发现图中M点及周边植被景观分布近似于左侧上图部
分所示(注:大圆的直径约2~4千米),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
C.年降水量由M点向四周递增 D.地下水由M点向四周降低
11.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裂谷带位于西部,那里有最大的湖泊坦噶尼喀湖
B.东部高原上,有最深而狭长的湖泊维多利亚湖
C.有“热带大陆”之称,没有亚热带、温带、寒带气候
D.矿产、森林、畜产品和热带经济作物(咖啡、可可等)有优势
读下图,一艘由西向东航行的船经过P点,此时船员的影子长度为一天中最
短。回答12~13题
12.该船经过P点时,北京时间是:
A.10分40分 B.11时20分 C.12时40分 D.13时
20分
13.该船计划在M港装运该国出口贸易最大的矿产,其矿产是:
A.金刚石 B.锡矿 C.煤炭 D.铁矿石
下图是某湖泊及其沿岸示意图。据此回答14~15题。
14.对图中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位季节变化小 B.冬季无结冰现象
C.北部湖水比南部的含盐量大 D.北部湖底坡度较缓,南部湖底坡度
较陡
15.图中甲地附近水草丰美,农牧业发达。其主要原因是: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B.受到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
C.冬季风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D.多高山冰雪融水,水源较为丰富
读某地区海陆分布图,回答16~18题
16.图中曲线P表示某地区1月份20℃等温
线,虚线P1,P2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等温线P应向P1方向弯曲
B.等温线P应向P2方向弯曲
C.等温线P通过P1,P2之间没有弯曲
D.等温线P夏季向P1方向弯曲,冬季向P2方向弯曲
17.图中阴影部分地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其限制性因素,采取的有
效措施是:
A.营造农田防护林 B.发展混合农业
C.东水西调 D.禁止过度抽取地下水
18.下列关于该国农业发展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草原上自流井多,气候干燥,促成了发达的畜牧业 ②降水的地域差异明显是
受山脉和东北季风的影响 ③冷冻科技革新,促成了畜牧产品的大量出口 ④
与北半球的农产品供应和市场需求具有季节互补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
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
点冰穹A地区落成,它位于(80025'S,77006'
E),海拔4087米,是人类在南极地区建立
的海拔最高的科考站。根据材料和“我国南
极考察站分布图”回答19~20题。
19.这里被学者称为“不可接近之极”,最
主要原因是:
A.多暴风雪 B.高寒缺氧
C.降水稀少 D.日照强烈
20.关于我国三个南极考察站的叙述,正确
的是:
A.都位于我国最东端的西南方 B.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C.距海口最近的是中山站 D.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东南方
拉萨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综合题(共40分)
21.读下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c三城市1、7月平均气温和降雨量,其中温差最小的是
________城,降雨量年内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_城,请简述其原因。(6分)
(2)概述该国综合性工业中心分布的特点,简述a城市的区位优势。(6分)
(3)列举该国主要的经济作物(至少三
种)。(6分)
22.读美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2
分)
(1)图示农业带中,①为 带,
②为 带。(2分)
(2)从右边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上,可
以反映出美国的农业特点是( )(2分)
A、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B、农业生产一体化
C、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D、农业生产集约化
(3)③为乳畜带,该地发展该农业带的区位优势有哪些?(8分)
(4)图中③所在地区是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它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有
哪些?(8分)
(5)图中⑤处阴影部分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该地区早期的传统农业利用
方式对该地区有哪些不利影响?(2分)
⑤
拉萨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C B D C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B D B A C B B C
二、综合题
(共40分)
21.(18分)
(1)c;(1分)b;(1分)原因:c城地处赤道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太阳高
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小;(2分)b城属热带草原气候,湿季时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
升气流,多雨,干季时受东南信风控制,干燥。(2分)
(2)巴西综合性工业中心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气候温和、矿产资源丰富的东南沿
海地区。(2分)
a城市的区位优势: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舒适;地处沿海平原,地势平坦,开发历史
悠久,工农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地处沿海,交通便利。(答对任2点,得满分4分)
(3)咖啡、香蕉、甘蔗、剑麻等。(答对任3点,得满分6分)
22.(22分)
(1)小麦(1分);玉米(1分)
(2)A(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