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岸带遥感监测及时空变化
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海岸线变迁监测与预测的方法

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海岸线变迁监测与预测的方法中国拥有众多海岸线,这些海岸线不断发生变化,对于沿海城市和沿岸地区的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而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海岸线变迁的监测与预测,可以为相关领域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从而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海岸地区的资源和环境。
一、测绘技术在海岸线变迁监测中的应用测绘技术在海岸线变迁监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地面观测技术和遥感技术。
地面观测技术利用测量仪器对海岸线进行实地观测,主要包括全站仪、GNSS等仪器的使用。
全站仪可以通过在不同位置进行观测,得到一系列离散点的数据,从而绘制出海岸线的变迁图。
而GNSS则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定位和测量,可以实时监测海岸线的变化。
二、遥感技术在海岸线变迁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则通过卫星或无人机等载体进行海岸线的高分辨率图像获取,从而进行变迁监测与预测。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广阔的海岸带图像,能够实现大规模和长期的海岸线监测。
无人机遥感技术则更加灵活,可以获取更细致的海岸线图像,对于一些特定区域的监测更为适用。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海岸线变迁监测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的一种技术,可以对海岸线进行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和展示。
利用GIS技术,可以将地面观测和遥感数据导入到系统中,进行海岸线变迁的时空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变迁趋势和预测结果。
同时,GIS技术还可以将测绘数据与其他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地形、植被等,从而为海岸线变迁的原因和趋势提供更深入的理解。
四、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海岸线变迁的预测海岸线变迁的预测是利用历史数据和变迁趋势来推测未来的变化情况。
通过对海岸线变迁的监测和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一些规律和趋势。
利用这些规律和趋势,可以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海岸线变迁的预测。
利用测绘技术获取的高质量数据和GIS技术的支持,可以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海岸线变迁监测的意义和挑战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海岸线变迁监测和预测,可以为沿海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遥感技术在海岸带与海洋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指南

遥感技术在海岸带与海洋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指南导言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记录和解释远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能量来研究和监测地球表面的方法。
在现代科学中,遥感技术在海岸带与海洋环境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遥感技术在海岸带与海洋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并提供相关的实操指南,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与指导。
一、遥感技术在海岸带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海岸带是土地与海洋交界处的地区,对于海洋生物、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技术在海岸带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海岸线演变观测与分析:通过监测和记录海岸线的变化情况,遥感技术可以提供海岸带的演变趋势,分析海岸侵蚀、海岛连接与断裂、沙滩沉积等问题,为海岸带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海岸沙蚀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资料,提供海岸带沙滩的覆盖范围、沙粒大小分布、沙滩表面起伏等信息,监测和分析沙蚀现象,为防护工程和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3. 海洋污染监测:利用遥感技术的多光谱特性,可以检测海面上的不同污染物,例如石油泄漏、悬浮物和藻类水华等,实现对海洋污染的实时监测与预警,为海洋环境保护和灾害应对提供数据支持。
4. 海岸植被研究: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植被指数反演海岸带植被的分布和状况,例如沿海湿地、潮滩和红树林等生态带,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二、遥感技术在海洋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海洋环境是指海洋中活生物、非活生物和物理因素的组合,其研究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得如下信息:1. 海洋水体参数测量:通过遥感技术获得水体的温度、盐度、悬浮物浓度、光学特性等信息,可以揭示海洋环境变化,以及研究海洋生物圈与水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2. 海洋生物资源研究: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海洋表面的生物荧光信号,分析水生植被分布、鱼群迁徙和异常群体增长情况,为海洋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 海洋气候变化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海洋表面的温度、风向、波浪高度等数据,研究海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全球气候模式验证和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海岸线动态监测与海岸带规划的方法

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海岸线动态监测与海岸带规划的方法一、引言海岸线是海洋和陆地之间的交界线,它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海岸线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给海岸带的规划与管理带来了挑战。
因此,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海岸线动态监测与海岸带规划成为重要的课题。
二、海岸线动态监测的技术方法1.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是监测海岸线动态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获取高分辨率的卫星图像,可以观测到海岸线的位置和变化情况。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高精度的海岸线动态数据,为后续的海岸带规划提供依据。
2.激光雷达测量技术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可以通过向海岸线发射激光束,并接收海岸线反射回来的信号来获取海岸线的地形信息。
这种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的优势,可以提供准确的海岸线地形数据。
3.无人机航拍技术无人机航拍技术在海岸线动态监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搭载相机等设备,无人机可以在低空飞行并进行航拍,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
这种技术具有成本低、实时性强的优点,适用于小范围海岸线的监测。
三、海岸带规划的技术方法1.多源数据融合海岸带规划需要综合海岸线动态监测数据、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等多源数据。
通过将不同数据源融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海岸带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状况,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海岸带规划面临的数据量庞大、复杂性高的挑战,传统的人工数据分析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而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海岸带的海岸线监测数据、气象数据、物理学模型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更为准确的结果。
3.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技术海岸带规划需要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因此,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技术在海岸带规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将海岸带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可以实现最优的海岸带规划方案。
四、案例分析以某海岸带规划为例,通过应用卫星遥感技术、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和无人机航拍技术,对海岸线进行动态监测。
如何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海岸带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分析

如何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海岸带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分析海岸带作为陆地和海洋交界的区域,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土地利用经常发生变化。
因此,如何对海岸带的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遥感技术以其非接触性、广覆盖性和多时间尺度的特点,成为了海岸带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分析的重要工具。
第一篇:遥感技术概述遥感技术是利用航空器或卫星从空中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方法。
通过接收和记录来自地球表面的辐射能量,如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等,遥感技术可以获得大量的图像和数据。
这些图像和数据具有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可用于监测和分析海岸带土地利用的变化。
第二篇:海岸带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海岸带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取有关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速度等信息。
首先,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影像解译,将图像中的不同颜色和纹理与海岸带中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应起来。
然后,通过时间序列图像的比较,可以识别和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
最后,通过面积统计和空间分析,可以计算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和变化速度。
第三篇: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分析海岸带土地利用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
自然因素如海岸侵蚀、海平面上升等会导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人类活动如城市扩张、旅游业的发展等也会改变海岸带的土地利用格局。
遥感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监测不同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程度,为保护海岸带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篇:海岸带土地利用动态分析的应用海岸带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分析在海岸带管理和规划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可以通过监测土地利用变化来评估海岸带的生态环境状况,并制定保护措施。
其次,海岸带土地利用动态分析可以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制定土地规划和管理政策。
最后,对海岸带土地利用的动态分析还可以为城市规划、旅游发展、海洋资源开发等提供参考。
结论:海岸带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分析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遥感技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江苏省海岸侵蚀现状遥感监测与防治对策

84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年 第7期江苏省海岸侵蚀现状遥感监测与防治对策崔丹丹1,吕林1,周永2,邓慧丽2,张慧铭2,张东2,3,沈永明2(1.江苏省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心 南京 210017;2.南京师范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 210023;3.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 210023)收稿日期:2020-09-01;修订日期:2021-06-2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447,U 1609203);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与资源重点实验室.作者简介:崔丹丹,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海域动态监视监测通信作者:张东,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信息技术与海岸带资源开发管理摘要:文章利用卫星遥感解译㊁潮汐数值模拟㊁G I S 空间拓扑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水边线进行水位订正,推算出2019年度江苏沿海的遥感海岸线,对江苏省海岸侵蚀现状进行了遥感监测与评估㊂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江苏省共有侵蚀岸线长58.55k m ,占全省大陆海岸线的7.39%㊂废黄河三角洲侵蚀型海岸的侵蚀岸段平均年侵蚀后退59.24m ,主要表现为盐养围堤的冲刷水毁;辐射沙洲北翼淤长型海岸的侵蚀岸段年平均侵蚀后退152.28m ,表现为潮间带上部坡度变缓,海岸线持续内移㊂全省海岸带侵蚀总面积为7.2448h m 2,强侵蚀岸段主要分布在南八滩闸北侧,新洋河口两侧以及斗龙港南侧区域㊂文章同时结合江苏海域动态监管工作经验,提出了5点海岸侵蚀灾害防治对策:①加强天-空-地一体化多手段联合监测,精确监控海岸侵蚀灾害发生范围与程度,了解海岸侵蚀强度与等级;②联合多平台海洋观测,深入开展致灾因素分析,了解海岸侵蚀灾害的发展与变化趋势,逐步完善灾害预警机制;③根据不同的海岸类型与海岸侵蚀特征,有效开展多策略的海岸防护整治,减少海岸侵蚀灾害损失;④加快海岸带保护修复,明确海岸带开发活动的适宜空间与适宜程度,优化海岸带空间布局;⑤强化海岸责任管理,明确监管职责㊂关键词:江苏;海岸侵蚀;遥感;侵蚀速率;侵蚀强度;灾害防治中图分类号:P 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1)07-0084-06R e m o t e S e n s i n g M o n i t o r i n g an dP r e v e n t i v e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o fC o a s t a l E r o s i o n i nJ i a n gs uP r o v i n c e C U ID a n d a n 1,L Y U L i n 1,Z H O U Y o n g 2,D E N G H u i l i 2,Z H A N G H u i m i n g 2,Z H A N G D o n g 2,3,S H E N Y o n g m i n g2(1.S e aA r e aU s eD y n a m i cS u r v e i l l a n t a n d M o n i t o r i n g C e n t e r o f J i a n g s uP r o v i n c e ,N a n j i n g 210017,C h i n a ;2.S c h o o l o fM a r i n e S c i e n c e 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N a n j i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j i n g 210023,C h i n a ;3.J i a n g s uC e n t e r f o r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I n n o v a t i o n i nG e o g r a p h i c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R e s o u r c e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 ,N a n j i n g 210023,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 t h i s s t u d y ,r e m o t e s e n s i n g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t i d a l n u m e r 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 ,a n dG I Ss pa t i a l t o p o a n a l y s i s t e c h n i q u e sw e r e u s e d f o r t h e 2019r e m o t e s e n s i n g c o a s t l i n e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i n J i a n gs u P r o v i n c e .C o a s t a l e r o s i o n s t a t u sw a sm o n i t o r e da n de v a l u a t e d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i n2019,第7期崔丹丹,等:江苏省海岸侵蚀现状遥感监测与防治对策85 t h e t o t a l l e n g t ho f t h e e r o d e d c o a s t l i n e i n J i a n g s uP r o v i n c ew a s58.55k m,a c c o u n t i n g f o r7.39%o f t h e p r o v i n c i a lm a i n l a n dc o a s t l i n e.T h ea v e r a g ea n n u a l e r o s i o no f t h ee r o d e dc o a s t i nt h eY e l l o w R i v e rD e l t a r e c e d e d59.24m,m a i n l y d u e t o t h e e r o s i o n o f t h e a q u a c u l t u r e d i k e.A n d t h e a v e r a g e a n-n u a l e r o s i o n i nc o a s t ss h i e l d e db y R a d i a lS a n d y R i d g e s r e c e d e db y152.28m,w h i c hs h o w e dt h a t t h eu p p e r s l o p e o f t h e i n t e r t i d a l z o n eb e c a m e s l o w e r a n d t h e c o a s t l i n e c o n t i n u e d t om o v e i n w a r d. T h e t o t a l a r e a o f c o a s t a l e r o s i o n i nJ i a n g s uP r o v i n c e r e a c h e d7.2448h a,o fw h i c hY a n c h e n g w a s t h e l a r g e s t.T h es t r o n g l y e r o d e dc o a s t sw e r e m a i n l y d i s t r i b u t e do nt h en o r t hs i d eo fN a n b a t a n s l u i c e,o nb o t hs i d e so f t h eX i n y a n g R i v e re s t u a r y,a n do nt h es o u t hs i d eo fD o u l o n g P o r t.A n d c o m b i n e dw i t h t h ew o r ke x p e r i e n c e o f d y n a m i c s u p e r v i s i o no f J i a n g s u s e a a r e a,t h e p a p e r p u t f o r-w a r d f i v e r e l e v a n t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o f c o a s t a l e r o s i o n d i s a s t e r s:1)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 j o i n tm o n i t o r i n g o ft h ei n t e g r a t i o no fs p a c e,a i ra n dl a n dt oa c c u r a t e l y m o n i t o rt h es c o p ea n d e x t e n t o f c o a s t a l e r o s i o nd i s a s t e r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i n t e n s i t y a n d g r a d e o f c o a s t a l e r o s i o n;2)j o i n t m u l t i-p l a t f o r mo c e a no b s e r v a t i o n s,c a r r y o u t i n-d e p t ha n a l y s i so f d i s a s t e r-c a u s i n g f a c t o r s,u n d e r-s t a n d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c h a n g e t r e n d so f c o a s t a l e r o s i o nd i s a s t e r s,a n d g r a d u a l l y i m p r o v e t h e d i s a s t e rw a r n i n g m e c h a n i s m;3)a c c o r d i n g t od i f f e r e n tt y p e so fc o a s t s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c o a s t a l e r o s i o n,e f f e c t i v e l y c a r r y o u tm u l t i-s t r a t e g y c o a s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a n dr e m e d i a t i o nt or e d u c e t h e l o s so fc o a s t a l e r o s i o nd i s a s t e r s;4)s p e e du p t h e p r o t e c t i o na n dr e s t o r a t i o no f t h ec o a s t a l z o n e,c l a r i f y t h e s u i t a b l e s p a c e a n d s u i t a b i l i t y o f c o a s t a l z o n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c t i v i t i e s,a n do p t i m i z e t h e s p a t i a l l a y o u to f t h ec o a s t a l z o n e;5)S t r e n g t h e nt h em a n a g e m e n to f c o a s t a l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i e s a n d c l a r i f y s u p e r v i s i o n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i e s.K e y w o r d s:J i a n g s uP r o v i n c e,C o a s t a l e r o s i o n,R e m o t e s e n s i n g,E r o s i o n r a t e,E r o s i o n i n t e n s i t y,D i s-a s t e r p r e v e n t i o n0引言海岸侵蚀是海岸在海洋动力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后退的现象[1]㊂随着海岸带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海洋经济的不断提升,我国沿海地区受海岸侵蚀灾害影响的风险日益增强[2]㊂江苏海岸具有北部侵蚀型与南部淤积型并存的特征,苏北沿海地形复杂[3-5]㊂从北到南,既有北部的海州湾水下浅滩地形,又有中部的废黄河三角洲侵蚀型海岸地形[6-7],还有中部和南部的辐射沙洲淤长型地形[8],海洋动力条件特殊㊂正是这种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水动力条件造成了江苏滩涂㊁浅海面积大,海岸掩护条件差,海洋环境脆弱,极易遭受海洋灾害的侵袭[9-11]㊂为了监控海岸带侵蚀状况,江苏省在盐城市滨海县的振东闸至射阳县的射阳河口约60k m的粉砂淤泥质海岸进行了长期观测,并于2018年在大洪港-三圩港㊁苏北灌溉总渠两地分别开展了1.8k m 和2.5k m重点岸段的实地监测,用于了解侵蚀海岸的长度以及平均侵蚀速度㊂实地监测是了解典型冲刷岸段的冲刷状况的重要手段,可以为海岸带修复提供基础依据,但是这些少量的实地监测岸线相对于江苏漫长的海岸线来说,无法全面掌握全省海岸带的整体侵蚀情况及其发展趋势㊂卫星遥感技术具有数据获取方便㊁重复观测时间短㊁覆盖范围大㊁经济高效等优点,弥补了传统海岸带侵蚀监测的不足[12-16]㊂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来开展江苏省海岸带侵蚀现状的监测与风险评估,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具有急迫性,对开展全省的海岸侵蚀防护㊁海岸修复㊁海岸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㊂1数据源与方法1.1数据源研究区分布如图1所示㊂本研究重点基于遥感86 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年技术和潮汐调和计算技术,推算2019年度的遥感海岸线,分析海岸线后退引起的海岸侵蚀状况,用到的数据有以下几种㊂(1)遥感影像数据㊂根据影像数据质量以及影像成像时刻的潮位情况,收集了2019年度覆盖江苏省沿海的两个时相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其中美国陆地卫星L a n d s a t 8-O L I 遥感数据3景,欧洲哨兵卫星S e n t i n e l -2遥感数据5景(图1)㊂影像经过几何精校正处理,位置误差小于0.1个像元㊂(2)潮位观测数据㊂根据遥感海岸线推算时对潮位数据的处理需求,在研究区内共收集了沿海分布的10个潮位观测站的潮位数据,用于潮汐调和常数推算和遥感影像成像时刻潮位模拟,站点位置分布见图1㊂(3)岸滩剖面地形观测数据㊂综合考虑全省的海岸带类型㊁岸滩坡度变化等因素,收集了28条断面地形观测数据㊂其中全省分布的14条断面来自江苏 908 调查,盐城市滨海-东台分布的13条加密观测断面来自江苏省2014 2017年开展的典型岸段冲淤动态变化监测㊂(4)历史海岸线数据㊂收集了2018年度的江苏沿海遥感海岸线数据,用于海岸侵蚀现状分析㊂图1 研究区位置1.2 研究方法图2为江苏省海岸侵蚀灾害遥感监测与分析技术路线图㊂首先利用基于潮汐分带校正的海岸线遥感推算方法[17],得到2019年度的遥感海岸线,同时推算平均大潮低潮线,合成得到潮间带范围,推算结果见图1;然后利用基线法和面积法,基于2018 2019年度遥感海岸线的位置变化,确定海岸的侵蚀情况,计算对应的岸线长度㊁侵蚀岸段的空间分布以及岸段的侵蚀速率;利用体积法,基于潮间带的面积㊁岸滩坡度与体积变化,确定海岸的泥沙侵蚀量,并对岸段的侵蚀强度进行分级[17];最后结合研究结果和实际管理工作经验,提出海岸侵蚀灾害的防治对策㊂图2 海岸侵蚀灾害遥感监测与分析技术路线2 江苏省海岸侵蚀现状2.1 江苏海岸侵蚀类型根据江苏沿海的水动力特征㊁岸滩冲淤特点以及冲刷的表现,江苏省的海岸侵蚀表现为两种类型:(1)侵蚀型海岸的海岸侵蚀㊂该类型海岸主要分布在烧香河口以南㊁射阳河口以北的废黄河三角洲海域㊂海岸侵蚀主要表现为风暴潮灾作用下的低标准养殖海堤的冲刷水毁,导致海堤崩塌,养殖塘荒废,在退养还湿的政策引导下,海岸线后退㊂这种海岸侵蚀灾害具有短期灾害效应,造成的灾害集中,损失较为明显㊂第7期崔丹丹,等:江苏省海岸侵蚀现状遥感监测与防治对策87(2)淤长型海岸的海岸侵蚀㊂分布在射阳河口至梁垛河口的辐射沙洲北翼海域㊂在海域的自然岸线岸段,近岸有较宽的植被带分布,岸滩宽平;在海域的围垦岸段,由于进行了高涂围垦,养殖围堤外侧的潮滩明显宽度缩短,植被带也相对狭窄㊂在这些岸段,海岸侵蚀表现为平均大潮高潮线持续内移,海岸线后退,潮间带上部坡度变缓,侵蚀的泥沙向海输运,可能引起潮间带下部或潮下带向海伸展㊂因此虽然海岸带还表现出一定的向海淤长特征,但是其本质上是一种海岸侵蚀现象㊂这种海岸侵蚀灾害具有长期缓慢变化效应,短期来看,灾害的危害并不明显㊂但是长期来看,对湿地生态环境退化以及自然状况下的滩涂自我恢复等会产生持续性消极影响㊂2.2江苏省的侵蚀岸线与海岸侵蚀速率表1列出了江苏省及沿海三市海岸线冲刷状况㊂2019年度江苏省侵蚀岸线58.55k m,占全省海岸线7.39%㊂江苏省的侵蚀岸段主要分布在盐城市,重点包括6个岸段㊂其中,灌河口南侧岸段㊁南八滩闸北侧岸段㊁运粮河口北侧岸段位于废黄河三角洲侵蚀型海岸,海岸侵蚀的主要原因是低标准围海养殖用海围堤的冲毁以及后续的退养还湿,使得海岸线后退,岸滩坡度陡化,潮滩宽度减小,属于人工海岸的侵蚀;新洋河口南北两侧岸段㊁斗龙港南侧岸段以及川东港两侧岸段位于江苏中部沿海受辐射沙洲掩蔽的淤长型海岸,岸滩冲刷主要表现为海水侧植被边缘带侵蚀后退,岸滩整体坡度变缓,平均大潮高潮线位置向陆一侧移动,海水高潮位更靠近陆侧,属于自然海岸的侵蚀㊂在废黄河三角洲侵蚀型海岸,海岸平均侵蚀后退59.24m;在辐射沙洲北翼淤长型海岸,海岸平均侵蚀后退152.28m㊂表12019年度江苏省及沿海三市侵蚀岸线基本情况地区侵蚀岸线长度/k m平均侵蚀距离/m占本级行政区岸线长度比例/%连云港市1.26-13.250.66盐城市55.76-150.0617.74南通市1.53-14.620.54江苏省58.55-139.647.392.3海岸带侵蚀面积本研究利用2018年度㊁2019年度的遥感海岸线进行拓扑合成处理,生成江苏省海岸带侵蚀区域多边形,统计全省及沿海三市海岸带侵蚀面积,结果如表2所示㊂表2江苏省及沿海三市海岸带侵蚀面积情况地区海岸带侵蚀面积/h m2面积比例/%连云港市0.00640.09盐城市7.260199.55南通市0.02600.36江苏省7.2925100.00可以看到,2019年度江苏省海岸带侵蚀区域中盐城市的侵蚀面积最大,占全省海岸带侵蚀面积的99.55%;连云港市和南通市以稳定岸线为主,海岸侵蚀轻微,海岸带侵蚀区域非常小,分别占比为0.09%和0.36%㊂在盐城市的侵蚀区域中,射阳河口以北废黄河三角洲侵蚀型海岸的海岸带侵蚀面积占6.35%,由于海岸整治修复工作的开展,该岸段的海岸侵蚀状况得到较好的控制㊂射阳河口以南淤长型海岸的海岸侵蚀面积占93.65%,主要原因是所在海域的泥沙供给发生改变,在自然岸线上,部分潮上带植被湿地的泥沙被海水冲刷和向海搬运,滩涂下部延伸,潮滩变宽变平㊂2.4海岸带冲刷体积与冲刷厚度依据潮间带平均大潮高㊁低潮位高差的平均值作为潮间带平均厚度,利用不同年份的潮间带面积变化,推算出潮间带冲刷体积的变化㊂表3列出了2018 2019年江苏省及沿海三市潮间带体积冲刷状况和平均冲刷厚度㊂表32018—2019年江苏省及沿海三市潮间带侵蚀状况地区海岸侵蚀体积/万m3海岸侵蚀厚度/c m 连云港市0.0020.321盐城市115.86510.783南通市0.0641.032江苏省115.9319.912在苏北沿岸往复流的作用下,辐射沙洲陆岸岸88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年滩的泥沙少量向海州湾和长江口输运㊂在旋转流的作用下,近岸部分泥沙向岸外辐射沙脊群输运,导致陆岸的泥沙搬运到潮间带以外㊂因此在潮流动力对泥沙的搬运作用下,自然岸线受侵蚀最为明显㊂盐城市射阳河口至梁垛河口之间的海岸线以自然岸线为主,潮间带上部的侵蚀和海岸线后退,导致盐城市的海岸带冲刷体积占江苏省岸滩冲刷总体积的99.93%㊂连云港市和南通市多以人工岸线为主,受侵蚀程度相对较小,仅占全省冲刷体积的0.07%㊂在冲刷厚度方面,盐城市的冲刷岸段的冲刷厚度远大于连云港市和南通市㊂2.5海岸侵蚀强度根据海岸带侵蚀厚度的大小分级,确定出海岸侵蚀强度㊂2019年度江苏省海岸强侵蚀岸段和侵蚀岸段主要分布在盐城市的南八滩闸北侧㊁运粮河口北侧㊁新洋河口两侧以及斗龙港南侧岸段;轻微侵蚀岸段主要分布在灌云县的埒子口南侧㊁滨海县的灌河口南侧㊁滨海港北侧㊁射阳县的新洋河口北侧以及启东市的蒿枝港外侧岸段㊂3研究结论江苏沿海海岸侵蚀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高海平面与风暴潮结合对淤泥质海岸产生冲刷以及沿海沙源逐渐匮乏共同造成㊂通过提取与对比多时相遥感海岸线数据,定量分析了2019年度江苏沿海的侵蚀岸线分布㊁岸滩侵蚀速率㊁侵蚀面积等基本情况,确定了岸滩侵蚀强度等级㊂根据遥感定量监测与分析,结论如下:(1)江苏省共有侵蚀岸线长58.55k m,占全省大陆海岸线的7.39%㊂沿海三市中,连云港和南通市的侵蚀岸线较短,各有1.26k m和1.53k m,分别位于埒子口南侧和蒿枝港外侧,占全省侵蚀岸线长度的2.15%和2.63%;盐城市的侵蚀岸线最长,为55.76k m,占全省侵蚀岸线的95.22%,其中,射阳河口北侧侵蚀型海岸的侵蚀岸线长10.21k m,射阳河口南侧淤长型海岸的侵蚀岸线长45.55k m㊂(2)全省侵蚀岸段平均侵蚀距离为139.64m㊂连云港市和南通市的海岸侵蚀后退距离较短,分别为13.25m和14.62m,盐城市平均侵蚀距离较大,为150.06m㊂按照岸线类型来分,废黄河三角洲侵蚀型海岸的侵蚀岸段平均侵蚀后退59.24m,主要表现为盐养围堤的冲刷水毁;辐射沙洲北翼淤长型海岸的侵蚀岸段平均侵蚀后退152.28m,表现为潮间带上部坡度变缓,平均大潮高潮线持续内移,海岸线后退且深入至植被带内㊂(3)江苏省海岸带侵蚀总面积为7.2448h m2㊂其中盐城市侵蚀面积最大,为7.2601h m2,占全省侵蚀面积的99.55%,主要分布在新洋河口至川东港岸段;连云港与南通侵蚀面积较小,分别为0.0064h m2和0.026h m2,分别占比0.09%和0.36%㊂(4)江苏省的强侵蚀岸段主要分布在南八滩闸北侧,新洋河口两侧以及斗龙港南侧区域;侵蚀岸段主要分布在运粮河北侧㊁斗龙港两侧以及川东港两侧;轻微侵蚀区域主要分布在埒子口南侧㊁灌河口南侧以及蒿枝港外侧区域㊂4海岸侵蚀防治对策针对江苏省海岸侵蚀灾害压力不断增强的现状,为有效缓解侵蚀灾害压力,降低灾害发展强度,减少受灾损失,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沿海滩涂资源,提出如下海岸侵蚀防治对策㊂(1)加强天-空-地一体化多手段联合监测,精确监控海岸侵蚀灾害发生范围与程度,了解海岸侵蚀强度与等级㊂在充分发挥高技术监测优势的基础上,扩大侵蚀海岸的时空动态监测效率㊂(2)联合多平台海洋观测,深入开展致灾因素分析,了解海岸侵蚀灾害的发展与变化趋势,逐步完善灾害预警机制㊂发挥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整合优势,联合现有的省级海洋环境预报㊁海洋生态调查网络㊁海洋地质监测等平台,逐步建立起多因素综合影响下的海岸侵蚀灾害防护预警机制㊂(3)根据不同的海岸类型与海岸侵蚀特征,有效开展多策略的海岸防护整治,减少海岸侵蚀灾害损失㊂辅助修建丁坝㊁土石堤等导水建筑,改善或优化近岸水动力环境,保持滩涂的稳定,减少潮上带和潮间带上部的海岸侵蚀㊂(4)加快海岸带保护修复,明确海岸带开发活动的适宜空间与适宜程度,优化海岸带空间布局㊂强化滨海植被㊁滩涂湿地等的保护,减少植被破坏,合理控制地下水开采,并强化海岸带规划,科学开第7期崔丹丹,等:江苏省海岸侵蚀现状遥感监测与防治对策89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应性评价,明确海岸带开发活动的适宜空间与适宜程度㊂(5)强化海岸责任管理,明确监管职责㊂从政府部门管理层面,强化海岸管理,形成统一管理㊁分段负责的多效管理体制,做到海岸开发和保护并行㊂参考文献[1] 张晓龙,李培英.现代黄河三角洲的海岸侵蚀及其环境影响[J ].海洋环境科学,2008,27(5):475-479.[2] 王玉梅,姬元雪,郑楠楠,等.基于三角模型的烟台市海洋经济脆弱性评价[J ].海洋环境科学,2019,38(5):703-711.[3] 王艳红,张忍顺,吴德安,等.淤泥质海岸形态的演变及形成机制[J ].海洋工程,2003,21(2):65-70.[4] 彭修强,夏非,张永战.苏北废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动态演变分析[J ].海洋通报,2014,33(6):630-636.[5] WA N G YP ,G A OS ,J I AJ J ,e t a l .S e d i m e n t t r a n s po r t o v e r a n a c c r e t i o n a li n t e r t i d a l f l a t w i t h i n f l u e n c e s o f r e c l a m a t i o n,J i a n g s u c o a s t ,C h i n a [J ].M a r i n eG e o l o g y ,2012,(291-294):147-161.[6] 陈可锋,陆培东,王艳红,等.南黄海辐射沙洲趋势性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J ].水科学进展,2010,21(2):267-273.[7] 任美锷.江苏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M ].北京:海洋出版,1986:101-119.[8] 张忍顺,陆丽云,王艳红.江苏海岸侵蚀过程及其趋势[J ].地理研究,2002,21(4):469-478.[9] 韩雪,黄祖英.江苏主要海洋灾害特征及防灾减灾对策[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32(9):75-77.[10] 沈正平,韩雪.江苏省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初探[J ].人文地理,2007(6):47-51.[11] 王芳,朱跃华.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模式及其适宜性评价[J ].资源科学,2009,31(4):619-628.[12] G E N SR.R e m o t es e n s i n g of c o a s t l i n e s :d e t e c t i o n ,e x t r a c t i o n a n dm o n i t o r i ng [J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R e m o t eS e n s i n g,2010,31(7-8):1819-1836.[13] 马小峰,赵冬至,邢小罡,等.海岸线卫星遥感提取方法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2007,26(2):185-189.[14] A L E S H E I K H A A ,G H O R B A N A L IA ,N O U R IN.C o a s t l i n ec h a n g ede t e c t i o n u s i n g r e m o t e s e n s i n g [J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 ,2007,4(1):61-66.[15] E K E R C I NS .C o a s t l i n eC h a n g eA s s e s s m e n t a t t h eA e ge a nS e a C o a s t s i nT u r k e y U s i n g M u l t i t e m p o r a lL a n d s a t I m a g e r y [J ].J o u r n a l o fC o a s t a lR e s e a r c h ,2007,23(3):691-698.[16] 崔丹丹,张东,吕林,等.基于潮汐分带校正的海岸线遥感推算研究[J ].海洋测绘,2017,37(5):52-55.[17] 张东,崔丹丹,吕林.江苏省海岸线时空变化遥感监测技术㊁方法与应用[M ].北京:海洋出版社,2018.。
遥感技术在监测海岸线时空变化中的应用与研究

域界线至大神堂岸段 ; ②大神堂至蛏头沽岸段; ③蛏 头沽至永定新河 1岸段 ; 5 ④永定新河 E岸段 ; l ⑤永定 新 河 口至海河 口岸 段 ; 海河河 E岸 段 ; 海河 口至 ⑥ l ⑦
独流减 河 I岸段 ; 独 流减河 口岸 段 ; : 1 ⑧ ⑨独 流减 河至
摘要 : 利用多期遥感数据, 监测天津滨海新区近1年来海岸线的冲淤变化及潮滩利用 , 0 结合历史海岸线资料,
对 其 变 迁 特 征 和 成 因 进 行 分 析 . 用 天 津 市 2 0 — 0 0 个 时 相 的 遥 感 影 像 、 地 利 用 数 据 和海 域 使 用 规 划 资 料 , 利 0 2 2 1 年4 土
津冀 南线岸 段 。
单元 的划 分 , 岸单元 确定 为 : 津冀 北海 域行政 区 海 ①
3 试 验 区海 岸 线 数 据 提 取 与成 因分 析
依据 四期数 据 ,分 别得 到2 0 — 0 4 ,0 4 02 20 年 20 — 2 0 年 ,0 8 2 1 年 的相邻 周期 填 海 造陆 变 化 图 , 0 8 2 0 —0 0
航 空 影像数 据 , 以及该 区域 的土 地利用 数 据 。
22 数 据处 理 .
遥感数 据处 理包 括 图像 的几 何校 正 、 嵌配 准 、 镶 假彩 色合成 及 图像增 强等 步骤 。 何校 正 以1 万 地 几 : 5 形 图为底 图 。 确保校 正效 果 . 为 首先校 正 了2 0 年 的 02
中 图分 类 号 :2 P3 文 献 标识 码 : A D I1 . 6 6i n10 — 2 02 1. .0 O :03 9 .s.0 1 0 7 . 20 2 9 s 0 4
1 前 言
海岸 带作 为海 陆之 间的过 渡地带 .是 地球 上生
如何利用遥感数据进行海岸线测绘与变迁分析

如何利用遥感数据进行海岸线测绘与变迁分析遥感数据在海岸线测绘和变迁分析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利用遥感数据进行海岸线测绘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海岸线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海岸线的动态变化。
同时,利用遥感数据进行海岸线变迁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海岸线的走向,为海岸线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遥感数据在海岸线测绘和变迁分析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一、遥感数据在海岸线测绘中的应用海岸线是陆地与海洋交界的界线,其位置和变化对海岸带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都具有重要影响。
传统的海岸线测绘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测量,费时费力且成本较高。
而利用遥感数据进行海岸线测绘可以大幅提高效率和精度。
遥感数据主要分为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两种类型。
航空遥感常用的数据有航空摄影和激光雷达数据,而卫星遥感则包括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合成孔径雷达数据。
这些遥感数据可以提供多时相、多源波段、多分辨率的信息,有助于掌握海岸线的全貌和动态变化。
利用遥感数据进行海岸线测绘首先需要进行图像解译。
通过对底片、影像或雷达数据进行解析,可以辨识出海岸线的特征。
常见的海岸线特征包括海岸边界、滩涂和海岸植被等。
利用计算机辅助解译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提取出海岸线的位置。
二、遥感数据在海岸线变迁分析中的应用海岸线是动态变化的,其受到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利用遥感数据进行海岸线变迁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海岸线的变化趋势,为海岸线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依据。
海岸线的变迁分析主要通过比较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来实现。
利用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技术,可以发现海岸线的移动、侵蚀或者扩张等现象。
在进行海岸线变迁分析时,还可以结合其他地理信息数据如地形、潮汐和风速等,从而获得更全面的解读。
海岸线的变迁分析不仅可以告诉我们海岸线的历史变化,还可以预测未来的趋势。
通过建立变迁模型,可以利用过去的变化数据来预测未来海岸线的发展。
这对于制定海岸线保护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预防海岸线侵蚀带来的环境和经济损失。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海岸线变迁监测的步骤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海岸线变迁监测的步骤一、引言海岸线变迁是指海岸线发生变化,包括海岸侵蚀、海岸冲积和海平面上升等现象。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岸线的变迁成为世界各地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监测和管理海岸线的变化,测绘技术被广泛运用。
二、遥感数据获取首先,了解海岸线变迁的步骤是获取遥感图像数据。
通过卫星遥感或航空摄影等手段,可以获得大范围的海岸线图像数据。
遥感数据可以提供高精度的空间分辨率,用于海岸线的分类和变迁分析。
此外,还可以获取多期的遥感数据,以实现时间序列分析,揭示海岸线的时空变化规律。
三、数据处理与校正获得遥感数据后,接下来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与校正。
首先,对图像进行几何校正,消除地理坐标系统误差和图像畸变。
其次,对图像进行辐射定标,将数字值转换为物理量。
通过遥感软件的处理,可以获取准确、可靠的海岸线位置信息。
四、海岸线提取与分类在数据处理与校正后,可以进行海岸线的提取与分类。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基于像元级和对象级的图像分析技术。
在像元级上,可以使用阈值分割、边缘检测等方法提取海岸线。
在对象级上,可以应用目标检测、图像分割等算法,进行精细的海岸线提取和分类。
五、海岸线变迁定量分析通过海岸线提取与分类后,接下来需要进行海岸线变迁的定量分析。
可以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定量计算,如海岸线的变迁速率、变迁幅度等指标。
此外,还可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海岸线与其他地理要素进行空间叠加和关联分析,揭示海岸线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六、海岸线变迁监测与管理海岸线变迁监测与管理是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海岸线变迁研究的最终目的。
利用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海岸线变迁的动态更新和实时监测。
通过监测海岸线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和预警海岸侵蚀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保护海岸带的生态环境和资源。
七、结论综上所述,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海岸线变迁监测的步骤包括遥感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与校正、海岸线提取与分类、海岸线变迁定量分析以及海岸线变迁监测与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可视化 的方式,以江苏沿海海岸 线为研 究对象,通过 2 0 a的遥 感 图像研 究其 变迁情 况,分析探 讨其 形成 的驱
第2 7卷
第1 期
洛阳理工学 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L u o y a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进 行大 气校 正 ,以获得 准确 的地 表辐 射特 征 ,然 后 用 1 : 5 0 0 0 0地 形 图进 行 几 何精 校 正 的处理 ,进 而对 图 像 做直 方 图均衡化 等 图像增 强处 理 ,最后进 行镶 嵌配 准 。在研 究 中用 7 4 2( R G B)波段 合 成影 像 作 为海 岸
V0 1 . 2 7 No . 1
Ma t .2 0 1 7
2 0 1 7年 3月
江 苏 海 岸 带遥 感监 测 及 时 空 变化
赵 明月 ,牟乃 夏 ,刘 文宝,曹 益铭 ,徐 玉静
( 山东科技 大学 测绘科 学与工程 学院,山东 青 岛 2 6 6 5 9 0 )
摘
要 :由于各种地质 因素、气象因素 的相 互影响作 用 ,工业化 、城镇 化使得 海岸线 和沿岸 土地利 用类型 处于
潮高潮的水陆分界线 ,砂质海岸在遥感影像上 的反射率高于其他地物 ,文中的海岸线是砂质海岸线靠陆
地 的一侧 。
本 文采 用 的是 C a n n y算 子半 自动提 取人 工海 岸线 ,用 E N V I 软 件进行 分 类 和密 度 分割 ,用 I D L确定 阈
收 稿 日期 : 2 0 1 6—1 2—1 0
带的解译 图像 ,用 4 3 2( R G B )标准假彩色合成图像作为植被提取影像 。
2 研究方法
首先 分析 江苏 海岸 带 的整个研 究 区域 ,然 后 划 分 出灌 河 口段 、大 丰 港段 和老 坝 港 等 变化 较 为 明显 的 区域 ,最后 分别进 行 土地利 用变 化和 海 岸线 变 迁 的解 译 与 分 析 。海 图上 海 岸线 的确 定 方法 为 多年 平 均 大
作者简介 : 赵 明月( 1 9 9 1一) , 女 ,山 东滨州人 , 在读硕士研 究生,主要从 事遥感应用与监测方面研究
1 6
洛 阳理工学 院学报 ( 自然科学 版)
第2 7卷
值 之后 用 C a n n y算子 提取 水 边 线 ,后 期 通 过 A r c G I S软件 进 行 人 工 修 正 。对 于 天 然 淤 泥质 海 岸 线 的提 取 , 根据李 秀梅 文 章 中的算 法用 三角 形 模 型推 算 大 潮平 均 高 潮 位 的水 边 线 。首 先 选 取 多 幅代 表 影 像 获 取 瞬 时水 边线 ,然 后采 用修 复 归一化 水体 指 数 的方 法 提 取 瞬 时 水 边线 ,之 后查 阅验 潮 资 料 算 出大 潮 平 均 高 潮 的潮 高 ,进 而推算 出高潮位 水边 线 ,采用 1 : 1 5 0 0 0 0的海 图修 正 。最后 用 E N V I 利 用 专 家分 类 和监 督 分 类 方法 结合 提取 土地 利用 类 型 ,再 在 A r c G I S中进行 矢 量化 ,对 比实 地 调查 记 录进行 修 正 ,最 后 进行 属 性 对
动 力 , 并提 出 了相 关 的 改进 创 新 的 建议 。
关键词 :遥 感;江苏海岸 带;土地利 用;时空变化
DOI : 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6 7 4—5 4 0 3 . 2 0 1 7. 0 1 . 0 0 5
中图分类号 :U 6 5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5 4 0 3 ( 2 0 1 7 ) 0 1 — 0 0 1 5— 0 4
江苏海岸带因为沿岸的快速工业化使得海岸线与沿岸 的土地利用发生 了较大的变化 ,其 变化会 引起 周 围生 态环 境 的改 变 ,影 响着人 们 的生 活 … 。 因此 ,海 岸 带 的变 迁 以及 海岸 带 土 地 利 用类 型 的研 究 对 整
及 土地 利用 类型进 行 了分析 和计 算 。
1 . 2 数据源及预处理
文 章 中选取 了 1 9 9 0年 、1 9 9 5年 、2 0 0 0年 、2 0 0 6年及 2 0 1 0年共 5个 年份 的 L a n d s a t 遥感 影像数 据 进行
分析 , 并且各个年份都备有 2幅 一 3 幅影像作为解译参考 ,以便能更好地提取海岸线信息。首先是对图像
方法 更为 高效 。
1 研究 区域及数据来 源
1 . 1 研究 区域
江苏海岸带位置非常优越 ,海岸线从南起长北侧 ,北到鲁苏交界的绣针河 口,东侧为黄海 ,其岸线 长度约 1 0 0 0 k m,其海岸带大多为粉砂淤泥质海岸 , 但也有部分砂质海岸和基岩港湾。海岸带的开发就成 为新兴 的经 济增 长点 。其 中典 型的有 灌河 口段 、大 丰港段 和老 坝港 段 ,本文选 取 了这 3 个 点 对其 海岸 带 以
体 海岸 带 的生态 环境保 护 以及 了解 海 岸带 生 态变 化 有 着 深 远 的 意义 。由 于 自然 和 人 为 的原 因 ,使 得 海 岸 线 不断地 变 化 J 。与传 统 的方 法相 比 ,利 用 卫星遥 感方 法监 测海 岸线 的变化 具有 非 常大 的优点 ,主要 表
现为卫星的数据获取非常方便 ,可以克服传统的实地调查的限制 ,可对 同一 区域进行重复监测 ,比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