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针药罐结合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30例即时疗效观察

针药罐结合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30例即时疗效观察
维普资讯
针 灸 临 床杂 志 2 0 年 第 2 0r 7 3卷第 1 期
针 药罐结合推拿 治疗急性腰扭伤 3 O例 即时疗效观察
殷 光磊 , 汪 凡
( 浙江省人 民医院, 浙江 杭州 301) 104 摘 要: 目的: 观察针药罐结合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每位 患者均进行针刺、 中药熏
轻。 32 治疗结果 .
患者取俯卧位 , 阿是穴、 取 肾俞 穴、 阳关 、 腰 次
穴、 秩边 穴 、 中 穴 。用 15寸 毫 针 直 刺 至 12寸 左 委 . .
作者简介 : 殷光磊(99 )男 , 医师 , 17 一 , 住院 浙江中医学 院研究生 , 从事针
灸专业。
经针药罐治疗后痊愈 5 , 例 有效 l 例 , 6 无效 9 , 例 经推拿治疗后痊愈 7 有效 5 , 例, 例 无效 2 , 例 总有效 率为 9 .% 。 33 4 典型 病例 张某某 , ,o岁, 部扭伤 l , 男 4 腰 天 自贴伤膏效 不 显; 就诊时患者扶入诊室。体检 : 左侧 【 . 椎旁压 e. k 痛, 直腿抬高试验及“ ” 4 字试验均( , 一)x线摄片示腰
右。
3 例 患者 均为 20 . 066期 间的 门诊 病人 。 0 0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0 .
其中男 l 例, l 例 ; 7 女 3 年龄最小 l 9岁, 最大 6 岁; l 病
程为 l 天。 ~3
纳入标 准参 照 国家 中 医药 管 理 局 19 颁 布 的 94年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 /0 19 4 有关急性 (Y T0 . —9 )
行走, 常保持一 定 强迫 姿 势 。也 有 在 受 伤后 数 小 时或 隔夜才 出现疼 痛者 。③ 受 伤 部位 压 痛 明显 , 椎 问盘 无 突 出症 体征 。④ x线 摄 片 检查 排 除 骨 折 和其 他 疾 病 , 排 除骨质损 伤及病 变 。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消渴痹证的临床护理分析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消渴痹证的临床护理分析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消渴痹证的临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消渴痹证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6例气虚血瘀型消渴痹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和消渴痹证中医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比照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评分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临床应用卓有成效,能够有效缓解气虚血瘀型消渴痹证患者临床症状,加速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微循环,提高患者预后。

【关键词】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气虚血瘀型;消渴痹证;护理消渴病痹证患者临床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口渴等,病情教严重者会诱发肢体感染、缺血性坏死,最终导致患者截肢,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的首选方式,具有通畅血脉、消散瘀滞的效果[1]。

本次研究选取气虚血瘀型消渴痹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共选取86例于2019年12月-2020年10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治疗的气虚血瘀型消渴痹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

观察组:男20例,女23例,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为(61.22±3.71)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病程12年,平均病程为(6.54±1.23)年。

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为(62.71±3.57)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病程13年,平均病程为(6.67±1.17)年。

刺络拔罐配合电针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观察

刺络拔罐配合电针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观察
l m ba p a n y u p n p us c p c u e u r s r i b c p l g l a u un t r
一 - … 一 一

勇 葛海柱
( 广东省 高州市中医院,广 东 高州,550 ) 220 中图分类号:R 7 . 文献标识码:A 24 4 3 文章编号:17 -80(0 0 0 000 6 4 6 2 1 )1- 7 ・ 7 0 2 【 摘 要 】 目的:刺络拔罐 配合 电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将 9 例患者 ,随机分为 2 5 组。对照 组 4 例采用常规电针sc ; 0 a ? 治疗组 5 例在电针治疗的基础上再行阿是穴或十七椎刺络拔罐放血疗法。 5 疗程 1 ~
【 关键词 】 急性腰扭伤 ;刺络拔罐 ;放血疗法
急 性腰扭 伤是 腰部 肌 肉、筋膜 、韧带等 软组 织 因 外 力作用 突然 受到 过度 牵拉 而 引起 的急性撕 裂伤 。本 病 发作 突然 ,常有 剧烈 腰部 疼痛 ,腰 部活动 障碍 而对 患者 的生活 、工作 构成 影 响。针灸 是本 病 目前常 用治 疗 方法之 一 。笔者 采用 电针 治疗基 础 上再在特 定 穴位
32统 计学 方法 .
1 临床资料 1 . 1诊断标准:①有明显外伤史。②腰部有明显的疼 痛 部位及 局 限性压 痛 点 ,少 数病例 可 有牵扯 性下 肢疼
痛 。③有 腰肌 紧张 ,腰 部僵 硬 ,部分病 例有 脊柱 前突
采用 S S 1. P S3 0分析 软件进 行 数据处 理 。
刺 络拔 罐放血 治疗 此病 收到 良好疗 效 , 结果报 道 如下 :
以上 两组 病例 治疗 7天 为 1 程 ,一般 治疗 1 疗 ~2
个疗程,治疗期间均卧床休息,腰部制动。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I观 察指 标 :治疗 后两 组病 例 的疗 效 , 比较两 组病 . 例之 间疗 效及 恢复 情况有 无 差异 。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对PHN患者的镇痛作用及血清IL-18、TNF-α的影响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对PHN患者的镇痛作用及血清IL-18、TNF-α的影响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对PHN患者的镇痛作用及血清IL-18、TNF-α的影响韩海涛;李美康;李婕;李秀娟;赖菁菁;李伟茜;秦红玲;黄瑾明;宋宁;陆璇霖【摘要】[目的]探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镇痛作用及对患者血清IL-18、TNF-α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莲花针拔罐组、单纯拔罐组和加巴喷丁组三组,并设立5个观察点,于每个观察点取患者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8、TNF-α的含量,并比较三组患者VAS评分。

[结果]第10次治疗后,莲花针拔罐组和加巴喷丁组患者疼痛症状较单纯拔罐组明显减轻(P<0.05);第15次治疗后,莲花针拔罐组较其余两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P<0.05)。

莲花针拔罐组随着时间推移,血清中IL-18、TNF-α水平持续下降(P<0.05);第10次治疗后,莲花针拔罐组血清中IL-18、TNF-α水平较加巴喷丁组及单纯拔罐组明显下降(P<0.05)。

[结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能明显改善PHN患者的疼痛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抑制促炎因子IL-18、TNF-α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有关。

【期刊名称】《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21)004【总页数】4页(P8-11)【关键词】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IL-18;TNF-α【作者】韩海涛;李美康;李婕;李秀娟;赖菁菁;李伟茜;秦红玲;黄瑾明;宋宁;陆璇霖【作者单位】[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2.12A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最严重的并发症,以疼痛持续时间长且疼痛较为剧烈为该疾病主要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严重者可出现轻生念头[1]。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6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

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46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用普通针刺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可以进行比较。

常见临床症状有:肩、手及腕等关节疼痛、活动受阻;手背红肿、皮肤温度高,手指伸直状,不能屈曲或屈曲剧痛。

其中有肌肉萎缩和运动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例。

1.2 方法:1.2.1 观察组:采用壮医中特制的莲花针,取肩髃、肩臑、极泉、肩髎、外关、合谷、曲池、手三里等穴。

先用壮医莲花针叩击刺破红路、龙路分支,然后在叩击部位使用拔罐逐瘀法,吸出淤血滞血,8-15分钟后取罐,消毒棉签清理淤血,最后再用壮医活络酒涂于患处逐瘀。

每两天行一次,两周为一疗程,1-3个疗程[2]。

1.2.2 对照组: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穴位及方法进行常规针刺治疗。

两天一次,一疗程两周,1-3个疗程。

1.2.3 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标准采用fugl-meyer法:①痊愈:肩手关节运动正常,疼痛消失,浮肿消失,无肌肉萎缩;②显效:肩手关节运动轻度受限,屈曲时略有疼痛感,关节疼痛减轻,浮肿明显好转;③有效:关节活动受限,疼痛略减轻,手浮肿有所好转;④无效:各临床症状均无明显好转或甚至有所加重[3]。

1.3 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χ±s),计数资料采用t 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观察组46例患者中,治愈5例,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3%。

拔罐放血疗法结合针刺及浮针治疗重症急性腰扭伤验案1则

拔罐放血疗法结合针刺及浮针治疗重症急性腰扭伤验案1则
前1日医嘱.
按语: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是因外力或腰部用
力不协调,导致 腰 软 组 织 急 性 损 伤,出 现 腰 部 疼 痛、
活动 受 限,而 无 骨 折、脱 臼、皮 肉 破 损 等 症,属 于 中 医
腰 痛(寒 湿 证).
“腰部伤筋”范 畴 [1]. 该 病 病 因 很 多,主 要 病 因 为 外 伤
并 注 意 防 寒 保 暖 ,注 意 休 息 和 工 作 的 姿 势 及 强 度 ,加
强 腰 背 肌 的 锻 炼 ,以 改 善 局 部 的 血 液 循 环 ,并 嘱 患 者
第 2 日 复 诊 . 第 2 日 患 者 没 有 复 诊 ,联 系 患 者 ,患 者
诉 腰 部 疼 痛 明 显 缓 解 ,不 影 响 生 活 工 作 ,嘱 其 继 续 遵
刺腰部 压 痛 点,然 后 拔 火 罐,
3 mi
n 后 去 罐,再 次 用 碘
伏消毒,擦拭干净后行针刺治疗.针刺取穴:以阿是穴
为主配合肾俞、大 肠 俞、委 中.针 刺 方 法:患 者 取 俯 卧
位,医者用 0
30 mm×40 mm 毫 针 依 次 针 刺 阿 是 穴、
肾俞、大肠俞、委 中,得 气 后 依 次 施 捻 转 泻 法,不 留 针,
n. 治
诊 断 为 腰 痛 ,予 酮 咯 酸 氨 丁 三 醇 注 射 液 肌 内 注 射 、甘
慢 行 走 . 因 患 者 有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嘱 其 佩 戴 腰 带 ,
椎 体 上 缘 “许 莫 氏 结 节 ”形 成 ;腰 椎 骨 质 增 生 . 急 诊
露醇+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静脉 滴 注 后 症 状 未 见
然后行浮针治 疗.浮 针 操 作:于 患 者 腰 部 压 痛 点 距 痛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护理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护理
腹 部 7例 、 头 部 2例 。 额
做到放手 不放 眼。③ 监督指导 : 尔教老师在学 生下科后进行
巡查 , 记录 操 作 巾 … 现 的 问 题 。针 对 共 性 问 题 集 巾 讲解 , 个
治疗方法 : ①壮医莲仡 针拔罐逐 瘀疗法 : 先用莲 化针 刺破穴似 ( 大椎 、 肺俞 、 定喘 、 俞等八 ) 皮肤 , 心 处 然后在 I l f 】
实 习 护 生 创 造动 手操 作 的 机 会 , 保 证 操 作 安 全 。 这 种 以 示 并
教 室 练 习 为 主 导 , 分 利 用 有 限 的 科 室 实 际 操 作 机 会 , 巾 充 集
命 体征。同时观察患 者疼痛 部位 、 时问 和性质 , 毒损害 病
又 神经 ¨现 额部 、 顶 部 剧 烈 疼 痛 及 眼 睑 、 膜 、 膜 甚 至 令 : 头 角 结
山东医药 2 1 00年第 5 鲞箍 4 塑 0
术 的 实践 、 专科 护 理 知 识 的 学 习 、 定 护 理 技 术 及 々科 医 疗 指
仪 器 的培 圳 从 观 摩 开 始 , 易 难 , 作 时 带 教 护 十 严 格 先 操
个 月的 l 3例 、3—2 l 4个 月 的 1 2例 , 变 在 胸 背 部 2 例 、 病 1 腰
施 。我 院设完善 的电教室 和护理示教室 , 配有 专门的永教室
老 师 , 责 日常 的护 理 教 学 T 作 。我 们 依 托 示 教 室 和科 室 开 负 展 护 理 实 习 教 学 , 教 老 师 负 责 集 中学 习 护 理 T 作 制 度 、 爪 护 理 风 险 教 育 和 集 中 模 拟 训 练 指 导 ; 室 带 教 护 十 负 责 临 床 操 科
带 状 疱 疹 后 遗 神 经 痛 ( H 是 带 状 疱 疹 ( Z 最 常 见 的 P N) H ) 效 ; 时 也 改 善 受 损 局 部 的微 循 环 , 进 局 部组 织 的 代 谢 , 同 促 使

药物罐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

药物罐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6月第14卷第17期ChinaPracMed,Jun2019,Vol.14,No.17・139・药物罐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赖以毅何春军【摘要】目的评价药物罐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5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治疗组患者采用药物罐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拔罐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治疗前,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为(17.31±4.13)分,与对照组的(17.65±3.8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0.05)。

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为(8.02±2.11)分,低于对照组的(10.01±2.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发应<结论药物罐能有效地治疗急性腰扭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药物罐;疗效D0I:10.14163/ki.ll-5547/r.2019.17.075急性腰扭伤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腰痛”的范畴,作用机理是腰部软组织受外力作用产生的急性撕裂伤,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

急性腰扭伤可使腰紙部肌肉的附着点、骨膜、筋膜和韧带等组织撕裂1']0腰扭伤患者疼痛剧烈、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在最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症状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西医治疗急性腰扭伤不外乎口服止痛药、卧床休息、封闭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法十分被动,不仅受制于止痛药物的副作用,而且治疗时间长、病情恢复慢。

中医疗法治疗本病具有明显优势,有安全、疗效可靠等优点。

本院采用中药药物罐治疗急性腰扭伤取得不错疗效,选择2018年1~7月本院收治的5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药物罐与普通拔罐疗法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9月*富川县民族医医院(542700)2012年7月22日收稿摘要:目的:观察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急性腰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自2010年11月~2012年2月将门诊确诊急性腰扭伤病例5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急性腰痛,对照组24例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1~5天后比较疗效。

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治愈5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3.3%。

结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

关键词:莲花针疗法;拔罐疗法;急性腰扭伤;壮医特色疗法中图分类号:R245.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8-0029-02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程先明*水征,未予特殊处理。

现患儿已9月龄,仍有频繁泄泻,大便一日少则四五行,多可七八行,色青,质稀,夹有奶块,甚则呈水样,无脱水征,但面白神萎,舌淡,边有齿痕,鸡心苔,苔白厚腻,考虑为泄泻日久,损伤脾阳,正气亏虚,痰浊未化,证属脾虚,不属热泻。

可选用四步艾灸法治疗。

取穴:中脘、神阙、天枢。

操作:点燃一根艾条,燃烧部位离皮肤3公分左右,先回旋灸神阙3分钟,再分别雀啄灸神阙、中脘、天枢各2分钟,紧接着以神阙为中心,沿任脉循行部位往返灸3~5分钟,往返灸需达到中脘及关元穴,最后分别对中脘、神阙及天枢施以温和灸,以所灸部位皮肤潮红为度。

每日一次,连续5日为一疗程。

治疗两日后,家长即反映患儿大便已由青转黄,一疗程后,患儿大便每日已减至1~2次,稍成形,后患儿因故中断治疗4天,大便次数增至每日3次左右,质稀,色黄。

经继续治疗一疗程后,患儿痊愈,大便每日一行,色黄,成形,精神好。

3讨论灸法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及防病保健的功效,《神灸经纶》云:“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霾,走而不守,善入脏腑。

取艾之辛香,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朱丹溪认为,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故一切气血凝涩而无热象的疾病,均可用温气的方法来治疗。

艾灸疗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的作用,以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艾灸亦可扶阳固脱,升阳举陷,阳气虚弱不固,轻者下陷,重者虚脱。

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加,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阳固脱。

《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伤寒论》也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故临床上阳气虚脱、气虚下陷等病症均可以用艾灸疗法来治疗。

艾灸治疗慢性泄泻甚合该病病机,临床上已取得了良好疗效。

而回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气血;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的热敏化程度,疏通局部的经络,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的准备;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温和灸则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的经气活动,发动灸性感传,开通经络。

此四步艾灸法联合应用,可以加强艾灸透热及传热作用,使所灸腧穴联络的脏腑及经络得到更有效的调节及疏通,加强治疗效果。

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中脘为胃之募,腑之会,可用治一切腑病,尤以脾胃的疾患为先,有疏利中焦气机、补中气、化滞和中之功;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为大肠经募穴,是脏腑经气聚集输注之处,通过艾灸可激发和调整脾运功能,故天枢穴有补虚利湿之功用。

诸穴相配,可起温补脾胃、通调肠腑、补虚利湿之效,从而治疗慢性泄泻。

参考文献[1]董廷瑶.幼科刍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9-95.[2]韩新民,汪受传,虞舜,赵霞,王静,尹东奇.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J].中医儿科杂志,2008,3(4):1-3.[3]陈日新,陈明人,付勇,张波,迟振海.艾灸慢性腹泻(脾虚型)天枢穴气至病所的临床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1,337(42):24-26.1一般资料52例患者中男35例,女17例:年龄19~55岁,平均35岁。

治疗前诊断为腰扭伤,均有外伤史,受伤后腰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

2方法将52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

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治疗组运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28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珠海联邦制药)0.3g Bid 口服。

3病例选择标准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急性腰扭伤的诊断标准:①有腰扭伤病史;②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③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块,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

4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年龄在16~80岁之间,性别不限;③非妊娠期妇女及月经期女性;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能按医生要求完成治疗者。

5排除标准①急性腰扭伤伴有严重基础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局部有皮肤感染者;有全身性免疫疾病而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类可能影响结果判定者;不愿加入本试验,妊娠期妇女及月经期女性;年龄小于14岁和大于80岁。

②不能配合治疗,无法判断疗效及资料不全者。

③排除腰椎各部骨折、结核、肿瘤者。

治疗方法:主穴:a:肾俞穴、阿是穴、大肠俞。

b:委中穴、阿是穴、大肠俞穴,两组穴位交替使用。

嘱其患者平卧于治疗床上,皮肤常规消毒后,选用莲花针(苏食药监械生产许2001—0323号)垂直叩刺选取穴位(每次叩刺4~6穴),使局部皮肤潮红,隐隐出血为度,每穴一般可叩打5~10次,然后选用玻璃罐(北方罐)用闪火法吸拔叩刺部位及腰背部膀胱经上皮肤,一般吸拔火罐10个,留罐10~15分钟,每日治疗一次。

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0.3Bid 口服,两组的有效率为96.4%、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6结果其中治疗后腰疼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10例治疗2~3天后症状缓解非常明显,可以正常弯腰取物,自由旋转、行走,治疗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83.3%,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

7结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能充分地缓解疼痛及恢复腰部的功能活动,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

8讨论29内蒙古中医药*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753200)2012年7月2日收稿摘要:目的: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方法:在门诊挂号处设置预检分诊台,对疾病进行初步分类,关注传染病人的分诊。

结果:有效隔离传染病疑似病人,控制了传染病的传播。

结论:作为分诊人员应熟悉常见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及流行特点、熟悉各种传染病的症状和体征、对疑似传染病者首先分到感染性疾病科就诊,使门诊传染病病人得到快速、便捷的服务。

关键词:预防;控制;传染病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8-0030-01医院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关键环节吴惠琴*冯玉霞*1做好预检分诊工作。

预检分诊台根据患者所患疾病初步分类,并引导患者前往各自的就诊区域,以减少患者间交叉感染的概率,也避免患者寻找就诊科室带来的不便,耽误患者诊疗的时间,同时可避免增加病原微生物扩散的机会。

2明确医院内各个区域的划分。

可分为感染控制区域(病区、检验科、洗衣房)、感染预防区域(门诊部、辅助诊疗室等)、感染保护区域(行政办公、图书室、职工食堂等)。

以标准预防为主,各区域制定相应的消毒隔离制度。

3感染控制区域内是隔离硬件设施建设与软件制度管理的关键部门。

呼吸系统传染病建有负压病房,实行单向气流,天花板进风口应离开病床垂直处1~2m ,回风口设在病床患者头侧墙脚处。

同时限制这类人员在院内活动。

4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含患者的生活垃圾)装入带有警示标示黄色塑料袋中,损伤性废物装入利器盒后,在院内转移至医疗废物暂存处,再由医疗废物暂存处专职人员交由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无害化处置。

5在疾病流行高峰季节,对高度疑似患者,除隔离患者外,还应做好患者陪同人员的登记,并在第一时间内报告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便尽早采取防控措施,防治疫情的扩散。

6各类标本的采集、运输、存放、预处理、培养(分离)、鉴定以及菌种的保持,都应加强生物安全意识与防范措施。

因此,门诊分诊人员还要熟悉常见的传染病的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以便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避免污染侯诊大厅和诊室等公共场所,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扩散。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266109)**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266100)2012年7月16日收稿关键词:针刺疗法;音频;肠梗阻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8-0030-01针刺配合音频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97例栾玉芬*周相苍**鞠智云**我科自2009年以来,对诊断术后炎性肠梗阻的97例患者采用针刺配合音频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患者97例,其中男68例,女29例;年龄6~76岁。

原发病为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后37例,胃穿孔一期行胃大部切除后8例,阑尾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行阑尾切除术后3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15例,闭合性腹部损伤肠破裂修补术后2例,子宫全切术后3例。

结合文献报道的临床特点,该97例患者均诊断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2治疗方法取穴:双侧足三里。

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直刺双侧足三里1.5寸,得气后留针30分钟。

同时使用LY —3A 音频治疗机,治疗时将绒布浸湿,尽量使病灶位于两级之间,采用并置法,电流强度一般以患者能耐受为准,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5次为一疗程。

3治疗结果本组97例患者经过针刺配合音频治疗,其中69例在1~2天内肠梗阻症状完全解除,其中18例3~5天内肠梗阻症状完全解除,治愈率100%。

4讨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属中医学“肠结”范畴。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因腹部手术的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因素而导致肠壁广泛水肿以及炎性渗出,形成,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并存的粘连性肠梗阻。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脾肾气虚、胃肠传导无力所致。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

”本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扶正祛邪之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刺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也可增强机体免疫力[1]。

配合音频治疗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吸收渗出液,减轻肠壁的水肿,消除炎症,松解粘连,促进肠蠕动,使肠功能得以较快地恢复。

两者合用,故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1]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26.急性腰扭伤以腰部不适或腰部持续性剧痛,腰部不能挺直,俯、仰、转侧均感困难,翻身、咳嗽、呼吸等腹部用力活动疼痛加重等为主要表现的腰部肌肉、韧带、筋膜、小关节突等组织急性扭伤,多因突然遭受间接外力所致,俗称“闪腰”、“岔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