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针挑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针药并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L i s h a , e t . T C M Ho s p i t a l o fMi a n y a n g , S i c h u a n , Mi a n y a n g 6 2 1 0 0 0 , C h i n a .
【 Ab s t r a c t 】O b j e c i t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i m p o r t a n c e o f w a r m i n g y a n g i n t h e g o u t y a r t h i r t i s t r e a t m e n t u n d e r t h e
o d s :1 1 6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o g r o u p s , 6 1 i n c a s e s t h e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 a c u p u n c t u r e c o mb i n e d
中 图分 类 号 : R 5 8 9 . 7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4 — 7 4 5 X( 2 0 1 7 ) 0 2 ~ 0 3 1 7 — 0 3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4 - 7 4 5 X . 2 0 1 7 . 0 2 . 0 4 3
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研究概况

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研究概况黄琪琳;陈日兰;朱英;廖子龙【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2页(P675-676)【作者】黄琪琳;陈日兰;朱英;廖子龙【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312.897现将近年来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三棱针放血治疗李扬缜[1]取照海、太冲、丘墟、地五会、足临泣、解溪、委中、阿是穴及足背部瘀阻比较明显的络脉,每次选2~3穴用三棱针快速点刺出血5~20mL。
治愈26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
乌英别兢[2]取患处阿是穴、内庭、太冲,刺络放血,每穴5mL。
并与口服消炎痛及别嘌呤醇对比。
结果刺络放血组疗效、疼痛减轻程度、血尿酸下降水平均优于药物组。
左政等[3]将90例急性痛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用阿是穴刺血,对照组45例急性期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缓解期改服苯溴马隆片。
结果21天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6.7%、55.6%,两组血尿酸均有下降,治疗组痛风石的形成明显少于对照组。
2 火针放血治疗章珍明[4]取患侧行间、太冲、内庭、陷谷、阿是穴,用火针点刺放血,出血量轻症约10mL,重症30~50mL,一般为20mL左右。
对照组予吲哚美辛治疗。
治疗期间均行痛风健康教育。
结果治疗组即时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96.67%,对照组分别为36.67%、66.67%。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均有下降,下降程度大致相近。
胡丰村等[5]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选取患处局部高度肿胀、充盈、青紫的络脉用火针点刺放血,每次总出血量控制在50mL以内。
对照组先给消炎痛肠溶片,疼痛控制后改服别嘌呤醇。
苗药药酒涂搽结合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苗药药酒涂搽结合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摘要】目的:分析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苗药药酒涂擦+火针+拔罐放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观察,按1:1的比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分别给予西药基础治疗、苗药药酒涂擦+火针+拔罐放血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尿酸、血沉水平、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给予苗药药酒涂擦+火针+拔罐放血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红肿、疼痛症状。
【关键词】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期;苗药药酒;火针;拔罐放血;疗效【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2-0211-02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组指因遗传、代谢缺陷等因素致使机体尿酸合成、排泄障碍、嘌呤代谢紊乱,使尿酸盐晶体形成,并在机体关节及周围组织中异常沉积,诱导炎性因子释放,从而引起的以急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炎症病变性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主诉为受累关节处红肿、疼痛、活动功能受限,在凌晨和夜间两个时间段疼痛症状尤为明显,不及时控制易进展为关节畸形,引发相关并发症,对患者生活、工作影响大。
有研究表明,针刺、拔罐放血、中药内服等中医治疗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取得较明显的疗效[1]。
本文就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苗药药酒涂擦+火针+拔罐放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接收的10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
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医湿热痹阻证型以及《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相关评价标准[2];处于急性发作期;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关节疾病者;对本次研究用药过敏者。
蒙医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蒙医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蒙医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在2022年8月份至2023年8月份收治的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通过随机平衡法的方式为分成了参照组实验组,每组40例。参照组:单纯服用蒙药;实验组:服用蒙药联合放血疗法。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实验室数据。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佳,实验数据显优,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时,提供蒙医放血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提倡。
【关键词】蒙医放血疗法;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以及基础组织导致的病损或者炎性反应,患者起病较急,易在夜间发病,患者的足拇趾关节红肿、剧痛,甚至无法睡眠、行走,而该病的发生与当前社会环境变化,饮食结构改变有着较大的关系,疾病逐渐呈现年轻化,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在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而城市高于农村。为患者提供规范的治疗,可以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机率。本文就蒙医放血疗法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进行讨论,详见下文: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时间范围2022年8月份至2023年8月份,患者的年龄在32-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4±1.26岁。分析所有患者的基础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P>0.05,可开展本研究。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服用蒙药治疗,方中包括:白云香25g、草决明、麻仁、文冠木各15g;诃子、川楝子、桅子、苦参、广木香、当归、血竟、三七、黄柏、蒲公英、车前子各10g;对于血希拉偏盛的患者可以添加知母、石膏、柴胡;巴达干偏盛的患者添加荜茇、桂枝;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添加蜈蚣、乳香、没药【2】。所有药物研成结末,调成丸剂,早晚各3-5g,温水送服,每个疗程为30天;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提供放血疗法,每5天治疗一次;放血时,依据患者的病情、病程、疼痛部位,确定相关的穴脉,确定放血的时间。若患者的热病未成熟,为患者放血前,服用三子汤,将正血与病血分离。明确患者的体质,待放出血的血液由暗红色转为鲜红色时,止血、包扎。
针刀+阻滞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2 1 年 1 月第 9卷 第 3 0 1 1 2期
补益肾气,增强肾气固摄尿液之功效。
・
中医中药 ・ 1 7 7
著性差异 ( <00 )。研究表明针刺能明显改善老年女性O BF床 P . 5 A  ̄  ̄
症状 ,疗效确切 、稳定、无不 良反应。 4讨 论 膀胱过度活动症 归属于祖 国医学 “ 淋症 ”中 “ 劳淋 ”、 “ 虚淋”
穴,气属阳,统于督脉 ,针刺之可振奋阳气,有提升固摄之力。共同
针刀+ 阻滞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赵 德 民 王 文 பைடு நூலகம்。
( 1吉林省榆树市 中医院骨科 ,吉林 榆树 10 0 ;2吉林省榆树市人 民医院骨科 ,吉林 榆树 10 0 ) 3 40 34 0
【 摘要】目的 探讨针刀 十阻滞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 3 0例患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例资料。结果 本 组病例一次性治愈 2 例 ,局部红肿消失,关节功能正常;2例患者治疗 2 8 次后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总有效率达 10 0 %。结论 针 刀+阻滞
1 . 3治疗方法
患者仰 卧位 ,在受累 关节红肿处寻 找波动感最 明显处定点 ,用 记 号 笔做标 记 ,皮 肤常规 消毒 ,由标记 点处注 入阻滞 液 (%利多 卡因 1
受限。痛风性关节炎突出特点是高尿酸血症和结缔组织结构 ( 特别是
软骨滑膜 )的尿酸钠晶体沉着 。核酸 ( N 和R A)氧化分解 产生嘌 D A N 呤 ,嘌呤在肝脏 氧化成 ( ,6 - 2 ,8三氧噪 呤)就 叫尿 酸 。约 占体内总 尿 酸的8%,称 内源 陛尿酸 。另外一部分 是从食物 中核苷酸分解 而来 0 的。约 占体 内总尿酸的2%,称外源性 尿酸。故本病 内源性代谢 紊乱 0 比外源性 因素更 为重要 ,有 家族倾 向 ,遗传模 式尚不清楚 。痛 风时滑 膜组 织和关节软骨释 放的尿酸钠 晶体被关节液 中的自血球吞 噬, 白血 球被 破坏释放 出蛋白酶和炎性 因子进入滑液 。酶 炎性 因子使 关节液 中 的白血球增多 ,于是有 了更多 的吞噬尿酸盐结 晶的 白血球相继 破裂释 放 出酶和炎性成 分 ,形成恶性 循环 ,进一步导 致急性滑膜炎 和关节软 骨 破坏 。痛风石 围绕尿酸盐结 晶产生的大小不 同的晶体 肉芽 肿。针刀 通 透剥离滑膜囊 。使其滑液 外溢 ,促进沉 淀于 滑囊 内的尿 酸盐结晶排 除 ,囊 内压力 下降 ,解 除神 经末梢受压 ,恢复 微循环 ,使痉 挛性及缺
针刺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针刺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田菁;刘波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
【年(卷),期】2012(021)001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饮食调控并口服双氯芬酸钾片和碳酸氢钠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针刺放血治疗,均治疗10d评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总页数】1页(P130)
【作者】田菁;刘波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中医医院,辽宁大连116013;辽宁省大连市中医医院,辽宁大连116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9.7
【相关文献】
1.针刺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0例疗效观察
2.三焦辨证结合循经取穴针刺放血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3.针刺放血联合改良抽气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4.雾化联合针刺放血治疗急性咽炎临床观察
5.针刺放血结合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沙高峰【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9(0)27【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荆门市中医医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曲安奈德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灸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血尿酸、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生活质量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评分,血尿酸、CRP、PCT,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生活环境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评分,血尿酸、CRP、PCT低于对照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生活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血尿酸、炎性因子,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总页数】2页(P104-105)【作者】沙高峰【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中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1【相关文献】1.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观察2.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3.针灸疗法联合清热利湿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探讨4.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5.探讨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评《战胜骨关节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竹叶石膏汤联合针刺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

医药科研竹叶石膏汤联合针刺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杨善钐 (腾冲市中医医院,云南腾冲 679100)摘要:目的:探究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施行竹叶石膏汤联合针刺治疗的效果。
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为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均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入本院治疗,共62例。
将上述患者行抽签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竹叶石膏汤联合针刺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实验室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治疗后实验组中医症候积分相比对照组较低(P<0.05)。
实验组实验室指标相比较对照组较低(P<0.05)。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对照组较低(P<0.05)。
结论: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中采取竹叶石膏汤联合针刺治疗,可改善其相关症状以及指标,同时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能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由此可见,此种治疗方法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竹叶石膏汤;针刺;痛风急性发作期;中医症候积分;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痛风属于临床上多见的疾病,由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降低导致的晶体性关节炎。
该病在临床上的症状一般体现为高尿酸血症以及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急性关节炎以及痛风石和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1]。
相关研究指出,此病的发生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
在临床上多采取西药治疗,尽管能够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患者较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对其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关研究指出,中医在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为此,探究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施行竹叶石膏汤联合针刺治疗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为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均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入本院治疗,共62例。
将上述患者行抽签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医针挑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
2013-05-15T14:34:29.4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9期供稿 作者: 李世够
[导读] 痛风性关节炎俗称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
李世够(广西德保县中医院内科
广西德保 533700)
【中图分类号】
R2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402-02
【摘要】
目的 观察壮医挑治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讲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应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壮医针挑疗法。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73.33%,两
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壮医挑治疗法对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
效。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
壮医针挑 临床研究
痛风性关节炎俗称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现今,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
痛风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通过我国部分流行病学调查,痛风性关节炎约占关节炎患者的
4.58%[1]。痛风的首发症状是急性痛风性
关节炎
,亦是痛风的最基本的类型。发作多起病急骤,呈爆发性,其疼痛性质为刀割、咬噬样,关节及周围组织多存在红、肿、热、痛症状。初
次发病时绝大多数侵犯第一跖趾关节
,其次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关节[2,3]。目前,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处理,选用药物为秋水
仙碱加非甾体类抗炎药。这些药物有明显的毒、副作用,部分病人无法耐受坚持治疗。壮医针挑疗法疗法是流传于广西壮族地区、应用广
泛的一种古老治病方法,壮医针挑治疗本病疗效满意,且无任何副作用。因其具有安全可靠、施治方便、副作用小、疗效好、见效快等优
点。逐渐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所选择。我们通过采用壮医挑治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
下。
1
资料方法
1.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男56例,女4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29岁,平均56.3岁。随机分组,组性别,年龄,病程资料,经统计学处
理,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于197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4]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主穴为双侧太冲、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曲池,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或陶片逐层挑破皮肤、皮下纤维,并于针挑点针刺
放血;患处阿是穴,为中心点,上下左右各距中心点约
2cm共5个针挑点,常规消毒,用三棱针迅速点刺5个针挑点,垂直刺入约0.3-1.5cm
(视患者年龄、体形等选择针挑的深度),然后稍用力挤压,可见白色石灰状物质被挤出,直至挤压再无渗出物为止然后给患处消毒加压
包扎。治疗期间,要求低嘌呤饮食,减少外源性嘌呤来源,禁食高嘌呤的饮食,如动物内脏及海产品
(肾、肝、肉汁、脑、沙丁鱼等)。忌食
辛辣燥热,禁烟酒,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及情绪激动。针口
2天内不用水洗,防止感染。一般针口完全愈合需3~5天。
对照组给予口服秋水仙碱片,首次剂量为1mg,以后每2h给药0.5mg,24h总量不超6mg,第2天改为每次0.5mg,每日2次。治疗组与
对照组均
1月后检查血清尿酸值。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痛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评定标准[5]。
(1)
临床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正常。
(2)
显效:主要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主要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
(3)
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关节功能及主要理化指标有所改善。
(4)
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明显改善。
2.2
治疗结果
2.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采用卡方检验χ2=4.7059,P=0.0301<0.05
2.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尿酸变化比较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血清尿酸变化比较(x-±s)
注:采用t检验,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尿酸,t1=0.4016,P1=0.6895>0.05;治疗后比较两组血清尿酸 t2=2.1794,P2=0.0334<
0.05
;
3
讨论
壮医对痛风的认识及治疗作用
痛风在壮医中的病名是“隆芡”,壮医认为痛风(隆芡)是因内伤饮食,邪毒(热毒、湿毒等)入侵,阻滞龙路、火路,使气血运行不畅,痹
阻于筋骨肌肉关节而致
[6]。
针挑疗法是传统医疗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理论依据《素问•调经论》“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
乃平
”;壮医针挑疗法调理体表神经、血管(壮医称为龙路、火路)网结,疏经隧之滞,提升正气,逐毒外出,针挑直达病灶。其机理在于激
发人体正气,将阻滞于人体二路内的邪毒,从体表上的特定气聚部位
(穴位)拔出或驱出,使人体三气恢复同步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7];
壮医针挑所选择的穴位
(即挑点)是龙路、火路网络在人体体表的网结,在网结挑治,以达排毒逐瘀之目的[8]。通过挑刺皮肤浅表络脉,一
方面直接祛除局部瘀血、邪毒。并且通过针挑刺激人体穴位、经络,从而达到通条
“龙路”、“火路”两路,增强“谷道”、“咪胴”(胃)、“咪隆”(脾)
功能,从而达到
“驱邪外出”之目的。壮医针挑疗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运用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医记载的“九针者从南方来”,提示壮医针挑
疗法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针挑疗法较之于西医方法简、便、廉、验的特点,易于推广,治疗效果理想。我们要充分运用针挑特色技法在
治疗疾病方面的特殊功效,促进壮医特色针挑疗法的不断发展,并在临床应用方面提供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史方.上海市关节炎病抽样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12):1136.
[2]Suresh E. Diagnosis and manage of gout: a rational approach. Postgrad Med.[J] 2005,81:572-579.
[3]Kim KY
, Ralph Schumacher H, Hunsche E,et al.Aliteratu re review of the epide miology and treatment of acute gout. Clin
Ther,2003,25(6):1593-1617.
[4]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3.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2辑[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79-183.
[6]
庞声航.王柏灿,莫滚.中国壮医内科学[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
[7]
黄汉儒.中国壮医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70-75.
[8]
黄柏灿.已故老壮医罗家安挑治小儿疳疾经验简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7,(2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