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课外活动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社团活动方案

初中化学社团活动方案

初中化学社团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本社团活动的目标是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2. 活动内容2.1 化学实验探究通过组织一系列有趣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探索化学现象背后的原理和规律。

活动可以包括如下实验:- 酸碱中和实验:学生可以研究如何使用酸碱指示剂,观察酸碱溶液的变化,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 金属活动性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观察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现象,了解金属的活动性规律。

- 气体生成实验:学生可以研究如何通过化学反应制备气体,观察气体的性质和反应特点。

2.2 化学知识竞赛组织化学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巩固和提升化学知识。

可以设置个人和团队两个层面的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2.3 化学讲座和研讨邀请专业化学教师或专家进行化学讲座和研讨,让学生了解前沿的化学知识和研究成果,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3. 活动安排3.1 活动周期本社团活动将持续一个学期,共计12周。

3.2 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每周二下午3点至5点。

活动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

3.3 活动安排- 第1周:酸碱中和实验- 第2周:金属活动性实验- 第3周:气体生成实验- 第4周:化学知识竞赛(个人赛)- 第5周:化学知识竞赛(团队赛)- 第6周:化学讲座- 第7周:化学研讨- 第8周:酸碱中和实验- 第9周:金属活动性实验- 第10周:气体生成实验- 第11周:化学知识竞赛(个人赛)- 第12周:化学知识竞赛(团队赛)4. 资源需求为了顺利开展活动,需要以下资源的支持:- 化学实验器材和试剂- 讲座和研讨的嘉宾邀请- 竞赛奖品和证书5. 活动评估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实验报告和竞赛成绩等多个方面对活动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质量。

以上为初中化学社团活动方案,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初中化学社团活动流程设计

初中化学社团活动流程设计

初中化学社团活动流程设计一、活动目标本次化学社团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每周二下午3点至5点- 地点:化学实验室三、活动流程1. 活动准备- 社团指导老师提前准备好所需化学实验材料和设备- 活动前将实验室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环境安全卫生- 提前宣传活动内容和时间,让学生做好准备2. 活动开场- 社团指导老师向学生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标- 引导学生回顾相关化学知识,并提出问题激发讨论3. 实验演示- 社团指导老师进行化学实验演示,展示实验过程和现象- 解释实验原理和相关化学知识,引导学生理解4. 学生实验操作- 学生分为小组,每组4-5人,由一名学生担任组长- 社团指导老师分发实验操作指导书和实验材料- 学生按照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互相协作完成实验5. 实验讨论和总结-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学生小组之间进行实验结果的交流和讨论-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总结实验结论和相关化学原理6. 活动总结- 社团指导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宣布下次活动的时间和主题,并鼓励学生继续参与四、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穿戴实验服和安全眼镜,遵守实验室规定- 学生在实验操作前必须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和说明- 活动期间禁止食品和饮料进入实验室- 实验结束后,学生需要将实验器材和实验室恢复整洁以上为初中化学社团活动的流程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初中课外有趣化学实验教案

初中课外有趣化学实验教案

初中课外有趣化学实验教案
目标: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火焰的颜色是由于燃烧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产生的颜色而决定的。

材料:
1. 紫草酒精
2. 钳子
3. 火柴
4. 盐酸
5. 硫酸
6. 铜片
7. 铁片
8. 锡片
9. 镁片
10. 火焰颜色测试板
步骤:
1. 向一瓶50ml的紫草酒精中加入1ml的盐酸和1ml的硫酸,摇匀后即制得了彩虹火焰试剂。

2. 分别使用钳子夹取铜片、铁片、锡片和镁片,分别在火柴上点燃并将其放入试剂中。

3. 观察不同金属元素燃烧时产生的火焰颜色,并在火焰颜色测试板上找到相应的颜色。

4. 总结不同金属元素燃烧时产生的火焰颜色及其原因。

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小心操作火柴和试剂,注意安全。

2.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要避免接触皮肤。

3. 不得将试剂接触口腔或眼睛。

延伸探究:
1. 为什么不同金属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
2.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区分金属元素的方法有哪些?
3. 除了金属元素,有哪些其他物质在燃烧时会产生特定的颜色?
本实验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的神奇,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化学课外活动方案

化学课外活动方案

化学课外活动方案【篇一】化学课外活动方案一活动的目的及意义为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推动我院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更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断造就大批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选拔优秀作品参加今年我校、我省以及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的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化学课外活动方案。

二活动主题:“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三主办单位:XX农业大学团委承办单位:XX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团总支四参赛对象:化学与药学院全院学生五竞赛日程安排(一)初赛阶段(4月10日至4月19日)学院按照有关规定广泛发动,召开各班书记会议(4月10日),鼓励学生认真准备参赛作品,递交作品申办表(附件3),各班级请在4月19日下午六点前将班级申办表交学院团总支。

(二)复赛阶段(4月20日至4月25日)学院根据院评委会的意见,对初赛通过作品请相关优秀指导老师修整加工,然后反馈给参赛同学进行修改。

选出优秀作品给予理论支持和物质支持,院评审委员会按照参赛作品50%的比例评出优秀作品报送学校。

(三)决赛阶段(4月26日至5月9日)学院根据校评委会的意见,对通过学校初赛的作品进行继续修整加工,然后报送学校参加复赛。

按照作品分类各自评出一、二、三等及优胜奖。

六竞赛章程及评审办法(一)本届大赛遵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见附件1),作品资格审查遵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资格及形式审查实施细则》(见附件2)。

(二)评审工作的基本原则1、参赛作品分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规划方案《化学课外活动方案》。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的作者限本、专科生。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

初中化学小组活动策划

初中化学小组活动策划

初中化学小组活动策划活动目标本次活动的目标是通过组织化学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活动内容1. 实验探究:组织一系列简单但有趣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通过实践感受化学的魅力。

例如,可以进行物质变化实验、pH值测试实验等。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和解决一些与化学相关的问题。

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话题,如化学反应的应用、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

3. 知识竞赛:组织化学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可以设置多个环节,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或化工厂,让他们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化学实验的过程,激发他们对化学研究的兴趣。

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选择一个适合学生参与的时间,如周末或放假日。

活动时间预计为半天或一天。

2. 活动地点: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场所。

实验探究可以在学校实验室进行,小组讨论可以在教室或图书馆进行,知识竞赛可以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实地考察可以选择离学校较近的化工厂或实验室。

3. 组织形式:根据学生人数和活动内容的需要,确定合适的组织形式。

可以采用全体参与、分组轮流参与或分组竞争等形式。

4. 活动准备:提前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化学试剂、竞赛题目和奖品等。

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活动评估1. 学生反馈:活动结束后,向学生征求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活动的评价和建议,以便改进未来的活动。

2. 教师评估: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活动的效果,并记录下相关意见和建议。

结束语通过这次初中化学小组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这次活动能够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回忆,同时为他们的学习生涯增添一份色彩。

初三化学教案设计5篇

初三化学教案设计5篇

初三化学教案设计5篇初三化学教案设计5篇在教化学的时候,你肯定会发现其中很多的知识内容需要用实践来印证,那么不妨写一份教案吧,这样更能让学生们看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三化学教案设计例文,希望你喜欢。

初三化学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认识到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等具体探究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激发学生亲近、热爱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感触化学的魅力、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化学,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之情、探究之欲。

【教学难点】了解什么是化学。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视频录像、拓展教学内容的相关素材及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Internet超级链接)2、实验相关器材及用品:试管、烧杯、玻棒、白纸(用NaOH溶液书写“变化中学、探究中学”后晾干)、NaOH溶液、酚酞试液、澄清的石灰水、稀盐酸等。

学生准备:收集一些常见或不常见的材料、用品、食品、药品等实物和相关的说明书、商标等,以及相关的现代高科技信息资料。

【教学设计】1、教学方法:收集资料、指导阅读、实验展示、讨论交流、拓展探究2、教学步骤:3、活动与作业:请你参考下列主题(任选一个或多个)或自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查询相关材料或自主上网搜索(可参考课件)、,完成一篇小论文或自办、合办一期小报(报题目自拟,突出个性、特色)进行交流:①有关化学学科形成的历史②化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举例③探索学好化学知识的方法④你最感兴趣的化学前沿知识⑤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化学知识⑥其它(自拟)【点评】本课题是九年级学生系统地学习化学的第一课。

谭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视频导入”抓住了学生眼球,物质世界绚丽多彩的第一印象,浓缩了历史的变迁、拓展了求知的视野。

初中化学兴趣活动教案

初中化学兴趣活动教案

初中化学兴趣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通过丰富有趣的化学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对
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活动对象】初中生
【活动时间】1小时
【活动流程】
1. 开场介绍(5分钟)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实验一:色彩变化(15分钟)
教师向学生演示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如铁和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漂白粉和漠油的相互作
用等,让学生亲眼见到化学反应的奇妙过程。

3. 实验二:溶解性的实验(15分钟)
学生们分组进行溶解性实验,如研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观察溶解速度等现象,了
解溶解性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4. 实验三:制作彩色火焰(15分钟)
学生们用不同的金属盐溶液进行燃烧实验,观察不同金属盐燃烧后产生的火焰颜色,体会
化学反应中的色彩变化。

5. 实验四:实战操作(10分钟)
学生们小组合作,自行设计一项化学实验,制定实验流程和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际操作,
体验化学实验设计的乐趣。

6. 总结讨论(10分钟)
学生们汇总实验结果,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发现的现象,总结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和意义,展示自己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活动效果】通过这一系列丰富有趣的化学实验活动,学生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化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未来的
学习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初三化学课外活动竞赛获奖名单

初三化学课外活动竞赛获奖名单

303周业强 钟福智 贺景潮 304潘根亮 陈晋杰 B组:310李志生 309黄文标 林鸿沟 308刘小莲 李凯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07周婉婷 杨升升 306严伟健 钟婉文 305丁泽成 三等奖:
A组:301周畅辉 谢俊鹏 严傅敏 何健光 邓丽娟 302钟健珊 何燕斌 刘湛基 黄有维 潘嘉顿 何文达 303何智敏
初三化学课外活动竞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A组:303 丁静文 潘德健 302 丁景添 304谢卓诗 301 陈凯林
B组:305曹东 306黄志婷 刘海茵 308谢嘉敏 309黄凤娟
310陈俊杰
二等奖:
A组:301梁健红 陈伟强 302何思华 丁燕崧 刘子星
周倩仪 黄家城 何丽仪 李杏仪 袁仲康 304彭可强 何振忠 丁浩茵
B组:305丁盛全 刘庆波 肖超文 306利思敏 杨帆 何万东 陈倩茹 307吴忠婷 丁妙华 何丽珊 唐小兵 308邝丽珊 李才芳 黄志坚 罗爱玲 309陈檑 邓敏斌 彭可怀
310陈绮莉 刘庆波
集体优秀奖:302班;310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课外活动
————————————————————————————————作者:————————————————————————————————日期:
2013-2014学年化学课外活动方案活动时间2013年10月20日
参加者九年级5班全体学生
组织者张玉兰
活动内容制作“简易净水器”
实验用品:矿泉水瓶、小卵石、石英沙、膨松棉、纱布、活性炭、
剪刀、带导管的单孔塞
实验操作:
取一个空塑料饮料瓶,剪去底部,瓶口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将瓶子倒置,瓶内由下向上分层放置洗净的膨松棉、纱布、活
性炭、石英沙、小卵石等,就得到一简易的净水器。


实验说明:①小卵石、石英沙要洗干净,小卵石、石英沙起过
滤作用。

②家中如果没有带导管的单孔塞,可以在瓶盖上打几个小
孔替代带导管的单孔塞.
活动效果
化学课外实验设计
实验主题:制作“简易净水器”
实验目的:通过趣味实验,进一步提高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对化学世界的好奇心,和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加强对化学知识的认识,温
故知新; 实验尽量使用生活中的“废物”,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对象:九年级五班
活动形式:学生分组合作,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

实验成功后,在活动当天在现场展示成果,并交流里边所蕴涵的化学知识。

实验用品:矿泉水瓶、小卵石、石英沙、膨松棉、纱布、活性炭、剪刀、带导管的单孔塞
活动流程:
1、活动一个星期之前,学生进行分组。

分组后,教师提供方案和实验原理、操作步骤。

2、教师准备实验药品和仪器,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3、实验成功后,在活动当天,各小组选出代表展示实验成果,并揭示实验原理,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

活动步骤:
1.在教师的指导下,取一个空塑料饮料瓶,剪去底部,瓶口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将瓶子倒置(相当于漏斗),如果没有带导管的单孔塞,可以在瓶盖上打几个小孔替代带导管的单孔塞。

瓶内由下向上分层放置洗净的膨松棉、纱布、活性炭、石英沙、小卵石等,注意小卵石、石英沙要洗干净,小卵石、石英沙起过滤作用。

而活性炭起吸附色素,去除异味的作用。

这样就得到一简易的净水器。


2.观察实验现象:比较过滤前后水的颜色,气味,浑浊程度等。

3.展示净水器的净水效果(前后图片对比)
4.小组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2014-2015学年化学课外活动方案活动时间2015年3月5日
参加者九年级1班全体学生
组织者杨绘琳
活动内容制作“叶脉书签”——(氢氧化钠的腐蚀性)
【实验用品】树叶、软牙刷、10%氢氧化钠溶液(主
要)
【实验操作】
1、选择外形完整、大小合适、具有网状叶脉的树叶。

2、用水将树叶刷洗干净,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煮沸。

当叶肉呈现黄色后取出树叶,用水将树叶上的碱液
洗净。

3、将树叶平铺在瓷砖或玻璃板上,用试管刷或软牙刷慢
慢刷去叶肉,将剩下的叶脉放在水中轻轻清洗,稍稍晾干
后,夹在书中压平
活动效果
化学课外实验设计
实验主题:制作“叶脉书签”
实验目的:通过趣味实验,进一步提高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对化学世界的好奇心,和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加强对氢氧化钠的认识,温故知新;
活动对象:九年级一班
活动形式:学生分组合作,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

实验成功一星期后展示成果,并交流里边所蕴涵的化学知识。

实验用品:树叶、软牙刷、10%氢氧化钠溶液、烧杯、酒精灯、石棉网、火柴、三脚架、玻璃板
活动流程:
1、活动一个星期之前,学生进行分组。

分组后,教师提供方案和实验原理、操作步骤。

2、教师准备部分药品和仪器,学生自己准备树叶,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3、实验成功后,各小组选出代表展示实验成果,并揭示实验原理,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

活动步骤:
1、了解实验原理: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2、选择外形完整、大小合适、具有网状叶脉的树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类型的树叶。

(这是成功的关键,叶脉不硬的就会变成煮树叶汤)
2、用水将树叶刷洗干净,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

当叶肉呈现黄色后取出树叶,注意不要煮太久。

用水将树叶上的碱液冲洗净。

3、将树叶平铺在瓷砖或玻璃板上,用试管刷或软牙刷慢慢刷去叶肉,(注意动作一定要轻,避免将叶脉刷坏)将剩下的叶脉放在水中轻轻清洗,稍稍晾干后,夹在书中压平。

4、一个星期后取出,观察树叶变化
5、展示“叶脉书签”(前后图片对比)
6、小组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2015-2016学年化学课外活动方案活动时间2016年1月7日
参加者九年级4班全体学生
组织者王光强
活动内容在鸡蛋壳里加入白醋
【实验用品】鸡蛋壳、白醋、玻璃杯
【实验操作】
1、在玻璃杯中加入鸡蛋壳,倒入适量白醋。

活动效果
化学课外实验设计
实验主题:在鸡蛋壳里加入白醋
实验目的:通过趣味实验,进一步提高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对化学
世界的好奇心,和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加强对酸的认识,温故知新;
活动对象:九年级四班
活动形式:学生独自在家完成实验。

实验成功后展示成果,并
交流里边所蕴涵的化学知识。

实验用品:鸡蛋壳、白醋、玻璃杯
活动流程:
1、学生自己准备药品和仪器,教师提供方案和实验原理、操作
步骤。

2、实验成功后,各自展示实验成果,并揭示实验原理,与其他同学
交流讨论。

活动步骤:
1、了解实验原理:白醋是酸,具有酸的通性,能够与碳酸盐反应
生成二氧化碳
2、在干净的玻璃杯中加入鸡蛋壳,并倒入适量白醋。

3、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4、展示“在鸡蛋壳里加入白醋”(前后图片对比)5、小组讨论,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