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碎石级配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合格证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合格证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合格证通常是在工程建设领域中用于确认碎石材料符合特定标准和质量要求的文件。
以下是一个通用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合格证模板,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扩展。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合格证合格证编号:[编号]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工程地点:[工程地点]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供货单位:[供货单位]合格证发放日期:[日期]材料信息1.1 碎石名称:[碎石材料的名称]1.2 材料来源:[材料产地]1.3 规格:[碎石的规格和级配]1.4 生产日期:[碎石生产日期]技术要求2.1 碎石质量标准:符合国家标准 [标准编号] 的要求。
满足建设项目中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2.2 碎石物理性质:颗粒形状:[描述碎石的颗粒形状,如圆形、角形等]含泥量:符合标准要求,不超过 [标准规定的含泥量]。
2.3 碎石稳定性:经过水泥稳定处理,稳定性符合要求。
稳定性试验结果: [测试结果,如稳定度、流动度等]生产和检验过程3.1 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采用现代化生产设备。
3.2 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措施。
定期对生产线进行质量检查和维护。
检验报告4.1 碎石检验报告:进行了物理性质测试。
进行了稳定性测试。
4.2 报告编号:[检验报告编号]4.3 检验机构:[检验机构名称]4.4 检验日期:[检验日期]签发单位5.1 签发单位:[签发单位名称]5.2 签发人:[签发人姓名]5.3 签发日期:[签发日期]备注[在此添加任何其他相关信息或特殊说明]此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合格证模板提供了一个组织文件的结构,确保所有关键信息都得到记录。
在实际使用中,请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调整和修改。
同时,根据法规和标准的变化,确保合格证中的信息保持更新。
第二章 基层施工技术 之级配碎石与水泥稳定碎石

目录
01 级配碎石组成设计 02 级配碎石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03 水泥稳定碎石组成设计 04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 05 水泥稳定碎石质量控制
级配碎石
u 级配碎石基层由各种粗集料按最佳级配原理修筑而成的 。
u 级配碎石是用大小不同的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逐级填 充空隙,并借黏土黏结的,经过压实后,能形成充实结 构。级配碎石强度是由摩阻力和黏结力构成,具有一定 的水稳性和力学强度。
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形成机理:水泥自身水化反应、并在 与细集料离子交换、化学激发和碳酸化等作用下,形成了水 泥与细集料的水泥土胶体,水泥土胶体与碎石颗粒粘结、包 裹,在一定压实和养生条件下,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基层结 构。
03 水泥稳定碎石组成设计
目前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中存在的一些现象
Ø 室内成型方式与现场不匹配; Ø 控制指标单一; Ø 压实指标偏低; Ø 规范规定的混合料级配范围太宽,难以保证工程质量; Ø 规范修订的不同步性;
鉴于半刚性基层具有刚度大、强度高,抗冲刷性能好等优点,虽存 在温缩和干缩裂缝等问题,但可通过一定技术手段消除,因此是作为基 层的较佳方案。多年来,我国90%道路采用半刚性基层。
03 水泥稳定碎石组成设计
在一定级配的碎石中,掺入适量水泥和水,按技术要求 进行拌和、摊铺,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和养护成型,该 类基层称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Ø施工完成的级配碎石底基层、基层禁止开放交 通,以避免表层在车辆的行驶作用下松散;
Ø运料车在铺筑好的底基层、基层上行驶时,速 度应控制在15km/h以下,并禁止急刹车及在级 配碎石层上调头。
03 水泥稳定碎石组成设计
常见的基层类型及优缺点
刚性基层: 水泥混凝土、高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回弹模量>2500Mpa)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1. 引言1.1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的重要性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是道路、场地基础和路基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法。
它通过将选定的级配碎石与水泥混合,经过施工、压实和养护等步骤,形成坚实的路面结构。
这种施工方法具有以下重要性:1. 提高路面承载力: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可以增加路面的承载力,使其能够承受各种车辆的行驶和荷载,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2. 提高路面的稳定性: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施工中形成坚实的路面结构,能够有效抵抗外部荷载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保持路面的平整和稳定。
3. 减少路面裂缝和沉陷: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可以有效减少路面的裂缝和沉陷现象,提高路面的整体质量和耐久性。
4. 提高施工效率: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简单易行,施工周期短,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工程成本。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在道路建设和基础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路面质量、延长使用寿命,保障交通安全和通行畅通。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1.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
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几项准备工作:1. 地基处理:在进行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之前,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包括清理表面杂物、填平均匀、挖掘平整等工作。
地基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施工的质量和稳定性。
2. 确定施工分区:根据施工计划和设计要求,确定施工的分区和顺序。
合理的施工分区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避免材料浪费和交叉污染。
3. 配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水泥、碎石和其他辅助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和搅拌。
确保每一批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稳定性。
4. 设备检查:检查施工所需要的设备和机械,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如发现故障或损坏,应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以避免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5. 施工人员培训: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使其熟悉施工流程、安全操作规范和质量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可控。
水稳配合比1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一、设计依据1、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2、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3、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二、设计要求1、等外公路路面基层2、水泥剂量5%3、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3.0MPa 压实度≥95%。
三、原材料说明1、水泥 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2、碎石: 经筛分确定按 碎石 4.75mm -31.5mm ∶石屑(0-4.75mm)=65%:35%;掺配后级配满足设计要求。
3、水 日常生活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步骤1、根据水泥稳定碎石标准土工击石报告2、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依据设计要求 水泥剂量为5%。
3、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将5%水泥剂量的混合料 按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 T0804-1994 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其结果如下表(详细见后附表)5%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击实试验检测结果五、确定试验室配合比由击实得最大干密度为2310kg/m3 每立方米材料的干料质量为2310kg故每立方米水泥质量为2310×5%÷(1+5%)=110kg每立方米干土质量为2310-110=2200kg每立方米碎石质量为2200×65%=1430kg每立方米石屑质量为2200×35%=770kg每立方米水质量为2310×5.4%=124.7kg故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碎石∶石屑∶水=110∶1430∶770∶124.7。
路面基层水稳碎石配合比设计书

路面基层水稳碎石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JTJ034-2000《公路基层施工技术规范》2.设计图纸二、试配要求1.集料级配符合下表要求:方孔筛尺寸(mm)31.5 26.5 19.0 9.5 4.75 2.36 0.6 0.075 a x*e(d9}!s X通过质量百分率(%)100 90~100 72~89 47~67 29~49 17~35 8~22 0~72.水泥与碎石的比例在(4:100~5.5:100)之间。
3. 水泥稳定碎石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应≥3.5MPa。
三、材料1.水泥:采用无锡恒安水泥,标号为P.O32.5,三天抗折强度为3.9 MPa,三天抗压强度为18.3 MPa,符合规范要求。
2.碎石:1#料为19~31.5mm, 2#料为4.75~19mm,3#料为0~4.75mm,均为宜兴碎石。
3.水:饮用水。
4.原材料按JTJ058-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进行试验,试验结果符合规范要求,资料附后。
四、按JTJ034-2000《公路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进行初步配合比的计算1.确定水稳碎石集料的组成:1.1根据以上三个集料的筛分结果,进行图解法集料组成设计,根据图解法设计计算三个集料的比例确定为:1#料(19~31.5mm):2#料(4.75~19mm):3#料0~4.75mm=34%:30%:34%%~1.2 根据以上三个集料的比例,进行取样做混合集料的筛分,结果符合《锡东大道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指导意见》要求。
2.根据《公路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初步确定四个水稳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和确定四个配合比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2.1 根据《公路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和以往经验初步确定四个水稳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为:①水泥:碎石=4:100;②水泥:碎石=4.5:100;③水泥:碎石=5:100;④水泥:碎石=5.5:100。
2.2 根据以上确定的四个配合比,进行标准击实试验,确定四个配合比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分别为:1号配合比:最大干密度为2.352g/cm3、最佳含水量为4.8%;2号配合比:最大干密度为2.359g/cm3、最佳含水量为5.0%;3号配合比:最大干密度为2.372g/cm3、最佳含水量为5.0%;4号配合比:最大干密度为2.380g/cm3、最佳含水量为5.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

4.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内蒙古国道242甘临一级公路工程第三项目部路面底基层施工采用4.5%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确定原材料由水泥、集料、水组成,其中砂砾,集料由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掺配组成。
一、设计依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09《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二、设计要求要求配合比7d无侧限抗压强度≥2.5MPa,确定混合料各组分的具体掺配比例,为路面底基层施工做准备:原材料三、设计过程1、基层级配要求: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分别对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砂砾进行水洗筛分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计算确定集料比例为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砂砾=20:5:5:70。
.强度:无机结合料设计无侧限抗压强度(7d)为2.5Mpa;.压实度:现场压实度要求≥97%,制作无侧限强度试件时试件质量计算按97%控制;3.材料要求:粗细集料集料规格: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天然砂砾厂地:富山碎石场水:地下水级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压碎值:<26%;针片状含量:≤20%;塑性指数:<9%;②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产地包钢冀东方水泥厂规格型号:P.S-B32.5缓凝3天胶砂强度:≥11Mpa28天胶砂强度:32.5~35.0Mpa;初凝时间:≥3小时;终凝时间:≥6小时;细度:≤10%;安定性:必须合格。
4、确定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限制水泥用量,选取最经济的一组配合比作为施工配合比,试定以下五组配合比:3、水泥稳定碎石重型击实试验本试验采用重型击实法,击实筒的规格为φ152×120mm,击实层数3层,锤击次数为98次/层。
水泥稳定碎石、石灰土配合比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某高速公路路面基层施工采用5%剂量的水泥稳定碎石铺筑,由试验确定原材料由水泥、集料、水组成,其中集料由1#料碎石(9.5~31.5)mm、2#料碎石(4.75~9.5)mm、3#细集料(0.075~4.75)mm 混合组成。
一、设计依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无机结合料试验规程》 JTJ057-9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J051-93《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J059-95二、设计要求以7d无侧限抗压强度≥5.0MPa为设计标准。
三、试验内容本次试验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做准备,以确定混合料各组分的具体配合比。
试验项目主要有以下内容:1、原材料试验2、配合比设计3、水泥稳定碎石重型标准击实试验4、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5、水泥稳定碎水泥剂量标准曲线试验四、原材料试验选用的原材料和各项性能指标如下:1、1#碎石:产地浙江余杭,材料粒径(9.5~31.5)mm,压碎值平均为15.8%。
2、2#碎石:产地浙江余杭,材料粒径(4.75~9.5)mm,小于0.075 mm颗粒含量为0.2%。
3、细集料:产地浙江余杭,材料粒径(0.075~4.75)mm,小于0.075 mm颗粒含量为6.3%。
4、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P.O32.5,产于上海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5、水:饮用水。
五、配合比设计1、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应符合以下要求: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基层原材料要求,分别对1#料、2#料、3#料进行水洗筛分试验,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通过筛分计算确定集料比例为1#料:2#料:3#料=28:29:43。
2、确定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限制水泥用量,水泥采用外掺法,故我们试定以下三组配合比:六、水泥稳定碎石重型击实试验本试验采用重型击实法,击实筒的规格为φ152×120mm,击实层数3层,锤击次数为98次/层。
级配碎石水泥稳定层施工方案

级配碎石水泥稳定层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现场勘测:对施工区域进行勘测,明确土地的地质条件、荷载要求等。
2.材料准备:准备符合规定标准的级配碎石和水泥。
3.设备准备:准备挖掘机、压路机、水泥搅拌机等必要的施工设备。
4.勤务人员安排:根据工程规模和工期确定所需的工人和管理人员。
二、施工工艺流程1.清理施工区域:先清理施工区域的杂物、植被等,确保施工区域清洁。
2.挖掘坑槽:按照设计要求,使用挖掘机挖掘出稳定层的坑槽,坑槽宽度为设计要求的1.2倍,深度为设计要求的1.5倍。
3.压实底土:在坑槽中铺设一层土石方,根据设计要求利用压路机对底土进行压实,保证稳定层的牢固。
4.碎石铺设:将级配碎石平铺于坑槽中,厚度为设计要求的1.2倍,再利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确保碎石的紧密连接。
5.水泥混合:将水泥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入水泥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搅拌时间为3-4分钟,直至水泥均匀。
6.水泥稳定层铺设:将混合好的水泥倒入坑槽中,与级配碎石进行充分的混合,再利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使水泥稳定层紧密连接,厚度为设计要求的0.1米。
7.砂浆层施工:在水泥稳定层上铺设一层砂浆,砂浆厚度为设计要求的0.05米,再利用木板或刮平机将砂浆表面刮平。
8.养护:施工完成后,对碎石、水泥稳定层和砂浆层进行湿养护,保持适度的湿度,养护时间为7-14天。
三、施工注意事项1.确保材料的质量:采购符合规定标准的级配碎石和水泥,严禁使用劣质材料。
2.控制施工工艺: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碎石厚度、水泥比例等参数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均匀碾压:在进行碾压时,要保持均匀的力度和速度,避免碎石和水泥稳定层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
4.养护及时性: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湿养护,避免水泥稳定层干燥龟裂。
通过以上施工方案,可以确保级配碎石、水泥稳定层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使道路的承载力、稳定性和耐久性得到提高。
同时,施工中要注意安全,保护环境,遵守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进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