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原创】《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4.4分类和回收利用3-教科版

4. 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垃圾. 节约资源。
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2.知道垃圾分类.方法,垃圾回收利用的好处,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学会做堆肥。
养成垃圾分类. 节约资源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并学会分类. 分装的有效回收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材料,正确处理有毒垃圾。
教学准备:1.有不同品种的塑料瓶等可回收的不同材料的物品。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处理垃圾学生思考,请大家说说如何有效地处理垃圾,学生汇报。
处理垃圾最好的办法是回收利用它们,让它们变废为宝,读相关内容,引出课题。
二、识别可回收利用的垃圾1.谈话:生活中有许多废弃物通过回收,是完全可以重新加工利用的。
比如:金属. 塑料、玻璃等。
学生看图,并读出相关内容。
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它们来自哪些物品?学生回答。
怎样回收利用它们呢?学生交流. 汇报归纳小结:生活中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很多,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
回收垃圾中的废旧材料再加以利用,可以节约资源. 节约能源. 减少垃圾. 减少污染。
2.了解回收利用垃圾的方法及好处出示相关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回收利用的好处:减少占地,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
3.家庭垃圾中可回收材料的识别提问:在家庭垃圾中,你发现都包含了哪些可以被回收利用的材料呢?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76页的表格,结合家庭生活经验,进一步识别哪些材料属可回收垃圾。
三、垃圾的分类和分装1.你认为垃圾应该处理才便于有效回收?生活垃圾可分为几类?标识是什么?观察讨论。
明确:垃圾的回收利用,需要把其中可利用的材料区分和集中起来。
要有效地回收,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旧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
2.垃圾的分类出示垃圾分类表格(见教材77页),向学生做简单介绍,使之进一步明确科学处理垃圾过程中的垃圾分类方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课件)

许多金属可以被熔化 后再利用。回收利用 废金属,既节约能源 又节约矿石资源。
新课学习
思考:在家庭垃圾中,包含哪些可以被回 收利用的材料?
材料
来自的物品
回收物品的材料分类
纸
报纸、课本、牛奶包装盒等
金属 塑料
易拉罐、家用电器、车等
饮料瓶、包装盒(袋)等
玻璃
酒瓶、镜子、开水瓶等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可以被回收的?那怎么进行分类呢?
(4)1~3个月。腐熟后的垃圾可以用来做底肥。
新课学习
制作原理:堆肥法主要利用多种微生物的作用,将植物有机 残体,进行矿质化,腐殖化和无害化,使各种复杂的养分, 转化为可溶性养分和腐殖质,同时利用堆集时所产生的高温 来杀死原材料中所带来的病菌、虫卵,达到无害化的目的。
堆肥法总结 堆肥法可以杀死垃圾中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 腐熟后的肥料无臭味,复杂的有机物被降解为易被植物吸收 的简单化合物,成为高效有机肥料或肥底。
除了废电池,还有那些垃圾在处理时也需要注意呢?
新课学习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日光灯管、水银温 度计、油漆筒、药品等都是有毒垃圾,需要 特别的处理。
医疗垃圾也要集中进行处理。否则会传 染疾病,危及我们的健康。
新课学习 堆肥
思考:家庭垃圾中有约1/3是碎菜叶、 蛋壳等厨余垃圾。这些怎么处理最好?
这些垃圾和院子里的枯叶、杂 草等能够通过堆积自然分解, 成为有用的有机肥料。让我们 在学校里做一个堆肥箱。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
分类和回收利用
新课导入
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我们可以从垃圾中回 收它们并重新加工利用。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 圾的数量,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
4.4垃圾的回收利用与分类教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 废纸回收:回收废纸,再利用生产新纸品。
- 塑料回收:回收塑料,再利用生产塑料制品。
- 玻璃回收:回收玻璃,再利用生产玻璃制品。
- 金属回收:回收金属,再利用生产金属制品。
5. 环保行动
- 个人行动:从自身做起,做好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产生。
- 社区行动: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活动,宣传环保知识。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垃圾分类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垃圾分类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垃圾分类重点,强调垃圾分类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垃圾分类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针对以上教学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全面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理解透彻。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
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一本《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特别是第4单元“垃圾的回收利用与分类”章节。这将作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资料。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
(1)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通过讲解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家庭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
(3)垃圾处理方式:介绍垃圾填埋、焚烧、堆肥等处理方式,让学生了解各种处理方式的优缺点。
然而,我也注意到,对于一些垃圾分类的细节,比如某些特殊垃圾的处理方式,学生们还存在一定的混淆。这提示我,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细致地讲解这些难点,并设计更多的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巩固理解。
六年级科学下册4.4分类及回收利用说课稿教科

分类和回收利用一、说教材:1、地位、作用:《分类和回收利用》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教课单元第四课内容。
本单元的课程编排是建立在前几册已经学习的“资料”“空气和我们的生活”以及“生物与环境”等环境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从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下手睁开检查研究,本课《垃圾的回收利用》是本单元教课内容的一个要点,教材的编写企图是经过最切近学生生活实质的垃圾问题下手睁开检查、采集、分类等体验活动,以此为打破口来引起学生对整个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的思虑,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让学生认清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性和紧急性。
为后边《观察家乡的环境》和《我们的环保行动》打下基础,使《课标》中关于环境教育的要求获取全面落实。
本课研究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商讨垃圾回收利用的好处要修业生按小组采集资料,向大家介绍回收利用某种资料带来的好处,而后我再把一些数据资料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感觉回收资料带来的好处,同时认识回收标记,学生在认识回收资料的好处后,再让学生分组体验垃圾资料的回收分类过程。
提升学生对垃圾回收意义的认识。
第二部分:商议建立一个资源回收中心。
学生在体验分类回收过程中,知道了我们平常生活中可回收的垃圾资料不外乎有玻璃、金属、纸张和塑料等这几大类,要建立班级回收中心,第一让学生理解作好哪些准备,而后指引学生从回收箱的设计、搁置地点、谁来管理等问题睁开谈论,最后完成共识,形成一个完好的回收中心方案。
鼓舞学生课后去实行这套方案。
而后再指引学生商讨回收的资源如何办理等问题。
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一套完好的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案。
二、教课目标:依据教材的编写企图,联合六年级学生实质,依据课标精神,我确立了以下教课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一个垃圾的回收分类过程,认识可回收利用的资料,认识一些常有的可回收资料的分类方法。
认识回收标记,2、能力目标:经历各种门路查阅、采集资料,认识垃圾回收利用的好处,培育采集、办理信息的能力。
六年级科学下册4.4《分类和回收利用》说课稿教科版

一、说教材:1、地位、作用:《分类和回收利用》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教课单元第四课内容。
本单元的课程编排是成立在前几册已经学习的“资料”“空气和我们的生活”以及“生物与环境”等环境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从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下手睁开检查研究,本课《垃圾的回收利用》是本单元教课内容的一个要点,教材的编写企图是经过最切近学生生活实质的垃圾问题下手睁开检查、采集、分类等体验活动,以此为打破口来引起学生对整个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的思虑,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让学生认清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性和紧急性。
为后边《观察家乡的环境》和《我们的环保行动》打下基础,使《课标》中对于环境教育的要求获取全面落实。
本课研究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商讨垃圾回收利用的利处要修业生按小组采集资料,向大家介绍回收利用某种资料带来的利处,而后我再把一些数据资料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感觉回收资料带来的利处,同时认识回收标记,学生在认识回收资料的利处后,再让学生疏组体验垃圾资料的回收分类过程。
提升学生对垃圾回收意义的认识。
第二部分:商讨成立一个资源回收中心。
学生在体验分类回收过程中,知道了我们平常生活中可回收的垃圾资料不外乎有玻璃、金属、纸张和塑料等这几大类,要成立班级回收中心,第一让学生理解作好哪些准备,而后指引学生从回收箱的设计、搁置地点、谁来管理等问题睁开议论,最后达成共鸣,形成一个完好的回收中心方案。
鼓舞学生课后去实行这套方案。
而后再指引学生商讨回收的资源怎样处理等问题。
在学生心目中成立起一套完好的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案。
二、教课目的:依据教材的编写企图,联合六年级学生实质,按照课标精神,我确立了以下教课目的。
1、知识目标:经历一个垃圾的回收分类过程,认识可回收利用的资料,认识一些常有的可回收资料的分类方法。
认识回收标记,2、能力目标:经历各样门路查阅、采集资料,认识垃圾回收利用的利处,培育采集、办理信息的能力。
科学《分类和回收利用 》说课稿(两篇)

分类和回收利用说课稿(一)一、说教材:1、地位、作用:《分类和回收利用》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教学单元第四课内容。
本单元的课程编排是建立在前几册已经学习的“材料”“空气和我们的生活”以及“生物与环境”等环境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从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入手展开调查研究,本课《分类和回收利用》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教材的编写意图是通过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垃圾问题入手展开调查、收集、分类等体验活动,以此为突破口来引发学生对整个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让学生认清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后面《考察家乡的环境》和《我们的环保行动》打下基础,使《课标》中关于环境教育的要求得到全面落实。
本课探究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垃圾回收利用的好处要求学生按小组收集资料,向大家介绍回收利用某种材料带来的好处,然后我再把一些数据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回收材料带来的好处,同时认识回收标志,学生在认识回收材料的好处后,再让学生分组体验垃圾材料的回收分类过程。
提高学生对垃圾回收意义的认识。
第二部分:研讨建立一个资源回收中心。
学生在体验分类回收过程中,知道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可回收的垃圾材料不外乎有玻璃、金属、纸张和塑料等这几大类,要建立班级回收中心,首先让学生明白作好哪些准备,然后引导学生从回收箱的设计、放置位置、谁来管理等问题展开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形成一个完整的回收中心方案。
鼓励学生课后去实施这套方案。
然后再引导学生探讨回收的资源如何处置等问题。
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案。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六年级学生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一个垃圾的回收分类过程,认识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了解一些常见的可回收材料的分类方法。
认识回收标志,2、能力目标:经历各种途径查阅、收集资料,了解垃圾回收利用的好处,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4-4《分类和回收利用》 教科版

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材简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单元的第四课时。
垃圾分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学生通过校园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对日常生活垃圾的分类有一定的认识,比如了解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有害垃圾等。
但他们对垃圾分类的生活积累还是挺单薄的,对有些垃圾的区分存在着困难,对垃圾回收利用的意义认识不够。
因此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学习,特别注重透过表象去分析其内在的原因和依据,真正知其所以然。
有的垃圾弃之为害,用之就为宝。
可回收垃圾中的废旧材料再加以利用可以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成本、减少垃圾、减少污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可回收垃圾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
垃圾中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人们过去习惯上都是垃圾混合收集,这样收集不利于垃圾中可利用物质的回收和循环利用,降低了可用于堆肥和焚烧的有机物质的资源化和能源化价值,还可能造成严重的交叉污染和二次污染。
垃圾分类收集既可以提高废品回收率又避免危险废物危害环境,有利于垃圾资源化、无害化。
“垃圾混装”是垃圾,“垃圾分类”便是资源。
【学情分析】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到科学课的学习。
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知识的获取、方法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正逐渐的进入到科学探究之中,为解开未知的世界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到垃圾已经污染到我们的环境,对身边的环境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悟。
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垃圾可以通过填埋和焚烧等方式进行集中处理,并能感受到从源头上控制垃圾的数量才是真正解决垃圾问题的根源所在。
因此本课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健康环保的生活态度。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垃圾回收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方法,有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成本、减少垃圾、减少污染等作用。
2.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新编)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课件

课后小结
1、同学们说说你通过今天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呀? 2、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下课了!
—— 小朋友们再见——
下次再见!
—— 期待——
分类和回收利用
一、填空。
3、回收塑料制品在生活中很常见,因为 塑料能够__多__次__熔__化__成__型___,回收利用塑 料能够_减__少__环__境__污_。染 4、废电池里含有三种有毒物质是 __汞_____、_____铅__、___镉_______。 5、_医__疗__垃__圾_______也要集中进行处理, 否则会传染疾病,危及我们的健康。 6、做个堆肥箱垃圾腐熟一般要_1_-_3_个__月。
分类和回收利用
1、当我们没有办法减少一些材料的使 用量时,可以通过回收垃圾中的原材料, 重新加工利用,以减少垃圾的数量 ( √ )。 2、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大多是由玻璃、 金属、纸、塑料等制成的( √ )。 3、废电池就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垃 圾( √ )。 4、要有效地回收垃圾中的原料,必须 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 √ )
纸
类 塑料
铜水壶、铜导线 旧书、废本子
矿泉水瓶、塑料饮料 瓶
玻璃 酒瓶、饮料玻璃瓶
可回收 垃圾
废金属
不可回收 垃圾
废电池
厨余 垃圾 剩饭剩菜
纸张 医疗垃圾 蛋壳
塑料 玻璃
废水银 不能吃的 温度计 菜叶菜梗
废日光灯管 煤灰
分类和回收利用
一、填空。
1、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 我们可以从垃圾中_回__收_它们并 _重__新__加__工__利__用_。这样做不但能够 _减__少__垃__圾__数_,量而且能够 _节__省__大__量__自__然__资。源 2、在我们的生活中,我经常在 回收的物品有_塑__料__瓶__、_报__纸____、 __易__拉__罐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六年级下册-打印版
《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
【教学目标】:
1.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2.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垃圾中有些材料可以回收利用,垃圾的分类、分装便于有毒垃圾的处理。
教学难点:垃圾的分类。
【学情分析】:
垃圾从源头分类涉及到千家万户和每个公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既感受到自己是垃圾
的受害者,又是垃圾的制造者。在教学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亲身经历,认识到自己也
是垃圾的治理者。垃圾分类对学生来说是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
【教学准备】:
1.有回收标志的不同品种塑料瓶,如聚醋塑料饮料瓶、高密度聚乙烯塑料酱油瓶等,其
他可回收的不同材料的物品;
2.回收垃圾的相关图片;
3.教师在校园一角选定安放堆肥箱的场地,放置好堆肥箱。
【课前活动】:
1.开展一次由4—6人一组,到附近废品收购站的调查活动,询问工作者:他们回收到
了什么?这些回收来的东西有什么用?注意:活动时应做好采访记录。
2.指定2—3名同学查阅关于“有毒垃圾”的信息,做好汇报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去过废品回收站调查,谁来说说这些废旧物品中都有些什么材料?
学生思考、汇报。
过渡:这些废品中有些可以回收利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分类和回收利用
二.交流导学,归纳提炼。
(一)识别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1.塑料——能多次熔化成型,回收利用废塑料能减少环境污染;
2.玻璃——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材料制取玻璃便宜,因为玻璃熔化的温度比用生材料
科学-六年级下册-打印版
熔炼的温度低很多。
3.许多金属材料可以被熔化后再利用。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节约能源又节约矿石资源。
4.在家庭垃圾中,包含哪些可以回收利用的材料?学生小组讨论并完成教材76页的表
格,派代表进行汇报。
小结:了解回收垃圾的方法及好处。
(二)垃圾的分类和分装:
1.垃圾有效回收的探讨:
问:(1)平时在家里,有些生活垃圾是否都得到了回收和在加工利用呢?为什么?
(2)你认为垃圾应该怎样处理才便于有效回收?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小结:垃圾的回收种类包括很多,如: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回收垃圾中的废旧
材料再加工利用,可以减少成本、节约资源、减少垃圾、减少污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
事。
2.垃圾的分类和分装:
问:你们家的垃圾匪类、分装了吗?每一类包含的是哪些?
学生思考、汇报。
出示垃圾分类表格(见教材77页),向学生做简单介绍,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垃圾的分类
方法,完成表格。
过渡:生活中垃圾分类、分装还便于有毒垃圾的处理。同学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垃圾是有
毒垃圾?
3.查阅“有毒垃圾”小组向同学们汇报。
小结: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医疗垃圾、大多数充值卡(手机卡、上网
卡、电话卡等)都是有毒垃圾,处理不当将会直接危害到人体健康。
(三)动手操作——做一个简单的堆肥箱:
谈话:家庭垃圾中约有三分之一是碎菜叶、蛋壳等厨余垃圾。同学们呢知道吗?它们利
用得好,就是宝贝噢!
请打开课本78页,自己阅读堆肥的方法。
带学生到校园一角的生物园,自做一个堆肥箱。
小结:垃圾分类、分装并不难!只要我们人人参与,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周围的环境
一定会变得更加清洁和美丽。
教学评价设计:
1.利用身边的材料为家庭、班级设计分类垃圾箱,要求设计简易图片贴在上面,让老人
和孩子能识别。
2.组建一个以班级或学校的资源回收利用中心站。
科学-六年级下册-打印版
设计特色简述:
课前安排学生到废品收购站去采访,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垃圾可回收利用。在此基础
上进一步学习《分类和回收利用》,明白垃圾的分类、分装便于回收利用和处理有毒垃圾,
同时还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再让学生把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动手自制垃圾分类
箱、自制堆肥箱,进行堆肥,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