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_许保生

合集下载

中国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现状综述

中国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现状综述

中国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现状综述中国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现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多元化。

目前,中国的残疾人职业教育机构包括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和培训中心等。

特殊教育学校主要面向智力、视力、听力和肢体残疾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职业技术学校则提供更为系统和专业的技能培训,使残疾人能够掌握实际的职业技能,并提高就业能力。

另外,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更新。

为了满足残疾人就业市场的需求,职业教育机构积极探索开设残疾人适应性就业技能培训课程。

这些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酒店管理、厨师、护理等多个领域,有针对性地培养残疾人的特长和技能。

此外,中国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中还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和师资水平。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投入。

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提高了残疾人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将培训的重点从理论教育向实践教育转变,提高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然而,中国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大城市相对于农村地区拥有更多的残疾人职业教育资源,致使残疾人在就业机会上存在差距。

其次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

目前,残疾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总体素质较低,存在培训资源匮乏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总之,中国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投入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好的职业教育机会。

然而,仍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和财力物力的投入,推动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残疾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为残疾人融入社会提供更好的支持。

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探析

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探析

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探析作者:何子良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8年第6期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智力障碍和听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已成为特殊教育学校重要的发展任务和目标,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点以及短板。

纵观整体职业教育不难发现,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个职业院校的学生个体、师资力量、教学模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想要发展智障学生和听障学生的职业教育,必须对当前残疾人职业教育现状进行系统、科学的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找出问题,目的在于从根本上促进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在残疾人职业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职业教育普及率低和办学层次低等问题,导致出现残疾人职业教育整体发展不均衡现象。

有些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并不合理,教材使用单一,教学方式单一,师资水平比较低。

有些特殊教育院校仅仅将劳动技能课更改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开设课程之前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就业因素以及社会需求因素开展整体规划,而是综合考虑师资情况设置课程。

还有些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专业课程与听障学生专业课程、设备通用,没有为听障学生和智障学生分别设置专业的课程和设备。

在为智障学生设置的所有专业中,除了家政保洁、种植养殖外,没有适合智障学生的专业。

在教材选用方面缺乏统一建议或要求,教材使用较为混乱,大多数学校均由教师自编教材或自选、自配教材,教材缺少衔接性、系统性以及专业性。

学校缺少统一的教材和教学计划,全凭任何教师自行安排和掌握。

在教学组织方面,坚持以集体教学为主,教学内容随意,缺少完整教学体系,多数情况下,任课教师随意找内容进行讲解,普遍具有随意性。

此外,残疾人职业教育还存在就业保障体系以及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等情况,在国家积极就业政策的影响和支持下,残疾人就业体系虽然越来越完善,但有些地方并没有全面贯彻和执行相关政策。

有些地方缺少配套文件保障智障和听障学生就业,在开展职业教育的院校中,很少有院校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政府对就业保障体系没有监管,导致残疾人就业体系存在缺陷。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验实训更为重要——访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许保生院长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验实训更为重要——访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许保生院长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验实训更为重要——访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许保生院长夏有为【摘要】许院长介绍了特殊教育职业院校的专业定位与特点,提出培养应用性人才实验实训教学更为重要.为此,在加强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在实验实训教学体系改革、加强领导、规范管理及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与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At first,the president introduces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for the special education,then put forward that experiment teaching is mnore important for cultivating application-orientation talents.It is therefore that the authority of college takes many measures a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training bases inside and outside campus,carrying out the reform of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training teaching system,improving experiment management,standardizing and 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and so on.Then obvious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期刊名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年(卷),期】2017(036)006【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特殊教育;职业院校;实验教学;实训【作者】夏有为【作者单位】《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编辑部,上海20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夏有为(简称夏):贵校是所与一般高校不同的特殊院校,请问你们学校的定位是什么?有哪些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有何联系?许保生(简称许):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是全国第一所独立设置,也是浙江省唯一一所主要面向残疾人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办高等院校,2014年4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并经教育部备案正式建立,是专科层次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

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残疾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而残疾人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在西方,从学校到工作被认为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笔者拟运用从学校到工作的理论,研究和探讨解决残疾人的职业教育问题。

从学校到工作:职业教育的核心“从学校到工作” (school to work , STW是一场萌芽于20 世纪70 年代的欧洲、盛行于90 年代欧美的带有全球性的职业教育思潮和运动。

“从学校到工作”又称为“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

从学校到工作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与实现途径,至今它对欧美、日本及我国的职业教育仍然具有重要影响。

这次职业教育思潮和运动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变化,社会竞争激烈,青年人难以适应变化迅速的环境,就业压力加大等。

各国为了促进青年顺利就业,于是纷纷开始了“从学校到工作”的运动。

有的国家政府十分重视青年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如美国政府在1994 年颁布《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案》( School to Work Opportunity Act ,简称STWOA,并提供超过15亿美元的拨款来推动“从学校到工作”这项职业教育运动。

“从学校到工作”的职业教育思想揭示了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即职业教育就是要促进青年人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有效过渡,提高就业率,降低失业率。

这种思想突破了长期以来我国对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到底是经济发展还是人的发展这一问题的争论。

通过研究,大家认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是青年人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它是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结合点和实现途径。

实践已经证明,“从学校到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对促进青年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是有效的。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STW(从学校到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从培训市场来看,它指由学校到职业培训之间的过渡,这是由学校到工作之间过渡的第一阶段;从劳动力市场来看,它指由职业培训到工作之间的过渡,这是由学校到工作之间过渡的第二阶段;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指一个人一生中从普通教育结束到有报酬的就业开始这一段;从机构的角度来看,指专门的培训体系、机构与课程,它们为青年普通教育结束后的就业或升学做准备;另外,也指一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策略,包括系统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

浅谈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 键词】 关 残疾 人 中等 职 业教 育 ; 状 ; 展 现 发
[ 中图分类号】 7 O G 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6 2 12 (0 90 一 (4 0 17 — 1 82 0 )8 O( — 4 ) )
式 ( 疾 人 职 业 高 中 、 疾 人 职 业 中 专 、 校 ) 如 残 残 技 ,
式 , 甘肃 省 兰州 市 特殊 教 育 中专 、 如 山西 省 特殊 教 育 中专 。
人 职 业培 训 的 普通 机 构 有 17 9 4个 .74万人 次 残 7.
疾 人 接 受 了职 业 教 育 与 培 训 . 有 1 . 人 次 获 得 并 0 7万
2专业设置 .
形 成 了适 合 残 疾 人 生理 要 求 和就 业 需要 的专 业设 置 聋人倾 向于注重 视觉效 果和手 工操 作 的专

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经过 多 年 的发 展 . 至 20 截 O 8年 底 . 国 省 ( 全 自 治 区 、 辖 市 )市 ( 、 ) 县 ( 、 ) 级 残 疾 人 直 、 地 州 、 区 市 三 职 业 教 育 培 训 机 构 ( 、 业 ) l5 系 专 达 7 7个 . 受 残 疾 接
1办学模 式 .
形成 了三种 办 学模 式 : 1 传 统 的职 高 办 学模 ()

基 础 教 育 参 考

参∥
生理 障 碍 限制 . 尝试 了健 全人 从 事 的专 业 . 如社 会 福利 事业 管理 盲人倾 向于非 视觉 专 业 . 如针 灸推 拿 、 摩 、 琴调 律等 。 按 钢
享 受 社 会 发 展 成 果 的 一 个 重 要 途 径 近 年 来 . 党 在 和 国 家 的重 视 和 大 力 扶 持 下 . 国 残 疾 人 中 等 职 业 我 教 育 得 到 了 较 好 的 发 展 但 是 .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在

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现状与对策分析

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现状与对策分析

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现状与对策分析1. 引言1.1 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残疾人群体的生存状况逐渐得到关注,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也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目前,我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增强。

国家对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通过补贴、减免税收等方式,鼓励企业为残疾人提供培训机会。

2.培训方式多样化。

目前,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方式包括线上培训、线下培训、就业培训等多种形式,满足了不同残疾人群体的需求。

3.专业化教育机构逐渐兴起。

一些专门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育机构陆续建立,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培训服务。

尽管有上述进展,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残疾人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培训资源分配不均等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现有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探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对策和措施,以期促进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全面发展。

1.2 问题分析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在我国长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由于残疾人本身的特殊性,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他们在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往往遇到较大困难。

许多残疾人缺乏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对职业技能培训缺乏积极性,这导致其学习效果不佳。

现有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部分培训机构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无法满足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一些培训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使得残疾人毕业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社会对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关爱,使得残疾人就业面临更大的困难。

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通过深入分析和有效对策来解决,促进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与进步。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深入探讨当前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残疾人就业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有效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现有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分析,以及对现存问题与挑战的探讨,本研究旨在发现存在的瓶颈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增加培训效果。

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现状与对策分析

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现状与对策分析

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现状与对策分析【摘要】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在现实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政策支持不够、培训机构建设不完善、技能培训内容不适应需求、辅助设施改善不足及社会认知不足等问题。

为改善现状,需加强资金投入、促进公平就业及实施多元化培训方式。

只有通过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合力,才能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技能培训资源,让他们在职场中展现自己的价值。

提高社会对残疾人的认知,消除对他们的歧视和偏见,才能真正实现残疾人的就业平等和社会融合。

【关键词】残疾人, 职业技能培训, 现状分析, 挑战面临, 政策支持, 培训机构建设, 技能培训内容, 辅助设施改善, 社会认知提升, 需加强资金投入, 促进公平就业, 实施多元化培训方式1. 引言1.1 现状分析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分析:目前,我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覆盖面较窄,很多残疾人无法获得专业的培训机会,导致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较弱。

有的培训机构设施陈旧,师资力量不足,培训内容滞后,无法满足残疾人不同的技能需求。

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存在辅助设施不足的问题。

很多培训机构缺乏无障碍设施和专门的辅助技术,无法有效地帮助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使得他们面临较大的学习障碍。

社会对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认知还不够,存在偏见和歧视,导致一些培训机构对残疾人的培训态度不够积极,甚至拒绝接纳残疾人学员,使得他们无法融入正常的培训环境。

当前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提升培训机构建设水平,改进培训内容和辅助设施,提高社会对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认知水平,为残疾人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培训服务。

1.2 挑战面临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在当前社会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残疾人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存在着较大的就业歧视和社会偏见,这导致他们难以获得平等的培训机会和资源分配。

部分残疾人由于身体或智力上的特殊情况,导致他们在接受技能培训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困难,需要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探析

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探析

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探析作者:何子良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8年第06期[摘要] 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残疾人职业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残疾人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公平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在所有残疾人中,智力障碍、听力障碍是弱势群体中重要的人群,这些重要人群的职业教育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和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必须不断提高残疾人职业教育水平和质量。

因此,明确智障和听障学生的职业教育情况以及现状,对促进残疾人职业教育良好发展、完成特殊教育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残疾人;职业教育;智力障碍;听力障碍[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035-01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智力障碍和听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已成为特殊教育学校重要的发展任务和目标,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点以及短板。

纵观整体职业教育不难发现,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个职业院校的学生个体、师资力量、教学模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想要发展智障学生和听障学生的职业教育,必须对当前残疾人职业教育现状进行系统、科学的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找出问题,目的在于从根本上促进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在残疾人职业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职业教育普及率低和办学层次低等问题,导致出现残疾人职业教育整体发展不均衡现象。

有些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并不合理,教材使用单一,教学方式单一,师资水平比较低。

有些特殊教育院校仅仅将劳动技能课更改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开设课程之前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就业因素以及社会需求因素开展整体规划,而是综合考虑师资情况设置课程。

还有些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专业课程与听障学生专业课程、设备通用,没有为听障学生和智障学生分别设置专业的课程和设备。

在为智障学生设置的所有专业中,除了家政保洁、种植养殖外,没有适合智障学生的专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6期第37卷(总第183期)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No.6,2012General No.183Vol.37论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许保生(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筹),浙江杭州310023)摘要:残疾人职业教育有助于提升残疾人的就业机会,消除残疾障碍,平等融入社会。

改革开放后,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在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和办学层次上都有了较大进步,但仍然存在办学基础较弱、残疾学生获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较低、中高职衔接矛盾大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通过夯实学校基础、加强内涵建设、打通中高职教育联系、加强合作交流和拓宽办学模式等措施加以改进。

关键词:残疾人职业教育;残疾人就业;实训基地建设;专业设置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35(2012)06-0095-05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相对弱势的特殊社会群体,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残疾人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也指出:要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支持特教高中、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拓宽专业设置,改革培养模式,加快残疾人技能型人才培养;帮助农村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

[1]目前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残疾人职业学校教育;二是普通学校招收残疾人进行职业教育;三是残疾人与健全学生一起随班就读,接受职业教育。

[2]我国大部分中重度残疾人主要接受第一种形式的职业教育。

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残疾人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

一、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意义(一)残疾人职业教育有助于提升残疾人的就业机会国际卫生组织(WHO)《世界残疾报告》指出:对残疾患儿而言,乃至对所有儿童而言,教育是他们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参加工作、涉足其他社会活动领域的一种手段。

可见,教育和就业有着重要的关系。

无论残疾与否,缺乏足够的教育都将面对贫困和被社会淘汰的风险。

据统计,2010年全国残疾人城镇实际在业人数441.2万,1749.7万农村残疾人稳定实现就业。

但对比当年8502万残疾人的总数可知,尚有众多的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无法实现就业。

[3]虽然国家出台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等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特殊扶助政策,但残疾人就业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就业率偏低、稳定性差、层次不高的总体趋势并没有改变。

具有一技之长是就业的根本,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是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残疾人成才的基本形式和有效途径。

(二)残疾人职业教育有助于残疾人消除障碍,平等融入社会残疾人作为一个弱势群体,要消除残疾障碍,59*收稿日期:2012-08-12作者简介:许保生(1959-),男,浙江富阳人,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筹)副教授。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浙江省听障生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Y201122571)成长为有用之才,很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强自立,掌握一门职业技能是重要的条件之一。

职业教育是直接为企业生产和社会发展培养和培训一线生产、管理、技术、服务人才的,或者说是为人们就业和发展准备的教育。

残疾人通过职业教育获得职业技能,可以促进就业,通过就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不仅可以帮助残疾人实现其社会价值,增强残疾人的自信和服务社会的勇气,也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尊重,消除社会的各种歧视和偏见,实现残疾人与健全人相互理解、和谐共处。

这既是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的迫切愿望,也是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二、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一)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各级政府、教育行政机构和各级残疾人组织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国的残疾人职业教育事业,特别是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

1.已形成一定的办学规模。

根据《201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开办特殊教育普通高中班(部)179个,在校生7207人;其中聋高中145个,在校生6198人;盲高中19个,在校生1009人。

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班)131个,在校生11572人,毕业生6449人,其中4781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全国有7150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877名残疾人进入特殊教育学院学习。

[4]2.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专业设置,办学层次有明显提高。

比如盲人专业有:针灸推拿、音乐;聋人专业有:工艺美术、计算机应用、烹饪、设计、家电维修、美容美发等。

在办学层次上,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联合高等院校开展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展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许多原来是专科层次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学院已开始培养本科层次的人才,满足了许多残疾人继续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

3.办学条件有明显改善。

近年来,残疾人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级政府和残疾人组织给予残疾人职业学校许多政策和资金扶持,使得许多学校在教学场所、师资队伍、教学科研等软硬件上都得到大幅提高。

同时在办学经验与教学经验上也有了一定的积累,拥有了一支较稳定的特教师资队伍。

(二)残疾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1.办学基础条件较为薄弱。

2007年中国残联和教育部颁布施行了《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对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设置进行了统一的标准规范。

但是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有许多学校未能达到《标准》规定的办学要求,其中资金和师资问题又是困扰残疾人职业学校发展的两大基础问题。

首先,目前残疾人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仍不健全,尚未确立专项残疾人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和适应当地经济水平的经费标准。

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学校的校舍建设、后勤配备、教学与实训设备添置、师资引进等多项工作都受到影响。

其次,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较严重。

专任教师数量不足,教师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有39650人,其中本科毕业有17479人,研究生毕业仅有405人,专任教师主要还是以专科学历居多;其中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的有22056人,仅占55.6%。

特殊教育行业非常缺乏高学历高层次的专门人才,这对学校专业建设、科研创新都造成不利影响。

而针对残疾人职业学校的特点,残疾人职校教师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特教知识,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符合这类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就更加缺乏。

2.残疾学生获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较低。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我国残疾人口中接受中等教育的比例很低,残疾人接受过中等教育(高中、中专)的比例仅为5.62%。

[5]以上数据表明,整个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残疾人获得更高学历、更加系统的职业教育的瓶颈。

与此同时,当今社会还存在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职业教育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仍然不够,导致最终69进入残疾人职业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数量和质量总体水平都不高,直接影响到残疾人职业学校教育水平的提升。

而对残疾学生而言,职业教育能满足他们学习技术、自强自立的基本需要,有着十分重要且特殊的意义。

目前这种教育状况,对残疾人群体的教育提升、就业发展及未来生活等各方面都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对残疾人中高等职业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带来了挑战。

3.中高职衔接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严重。

就浙江省而言,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教育行政机构负责对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整体的建设与发展、专业设置要求等方面进行规划、指导和管理,对招生录取制度、残疾人职业教育教学制度、职业教育对象评估、鉴定制度等都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各个学校大都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对市场或企业需求的自我判断,来设置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有些设置与变动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结果造成省内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学校之间没有方向统一的培养目标,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各自为政;同时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之间也缺乏相应的统一规划和协调,没有相应的专业相衔接,导致许多学生因专业不对口而无法继续深造。

2011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明确表示要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与衔接,为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指明了大方向,但对一些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问题,仍然没有非常明确的指导意见,这势必会影响到中高职教育衔接工作的开展。

[6]三、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对策(一)夯实基础,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在落实好现有投入和政策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和残联应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生均经费补助标准,保障特殊教育职业学校有充沛的资源。

残疾人职业学校应按照《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的要求,改善学校硬件建设,引进一批符合要求的优秀教师,扎实搞好自身基础建设。

为提高残疾人职业训练的质量,应加大残疾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外两块内容,校内实训以满足实践教学任务、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目的;而校外实训则是在真实工作环境中,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为目的,促使其提前实现职业人的身份转换。

作为残疾学生,接触社会和企业的机会相对较少,要做到顺利就业,并能长期与就业单位保持雇佣关系,毕业前在实训基地锻炼好动手、交际与团队协作等能力尤为重要。

因此,残疾人职业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同时,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并根据校外实训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校内实训项目及课程内容,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做好校内外实训项目的衔接。

(二)提升能力,狠抓学校内涵建设1.提高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应根据市场需求、区域经济热点和发展趋势、残疾学生特点,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科学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并尽可能邀请企业参与专业课程的开发与编写,融生产于教学,争取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或特色品牌专业,实现自身的差异化竞争力。

残疾学生因为生理上有障碍,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局限性,建筑、化工、交通等专业虽然社会需求量大、就业面宽,但由于存在着一定的职业危险性,因而不适合他们。

而营销、商业、服务等行业因流动性大、工作中需要大量的语言沟通和交流也不适宜残疾学生。

因此,为了确保残疾人职业教育学校所设专业有较强生命力和发展空间,专业设置必须遵循下列两个原则。

(1)专业设置要发挥残疾人的特长、避开他们的生理缺陷。

残疾人因为生理上听力或视力的损失,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低于普通学生,但他们除去听力和视力之外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却和常人无异甚至超过健全人。

如聋人有超强的视觉观察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手的灵活表达能力;盲人敏锐的听力、记忆力和手的敏感程度都超过普通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