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社课2孔德与斯宾塞和卢梭

合集下载

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和发展

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和发展

东欧各国教育社会学研究
1. 微观环境和教育的目的定向对个性形成的影响 2. 家庭结构、物质条件、教育水平等对儿童社会观念形成的影 响 3. 中学毕业生的社会化准备水平 4. 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新形势下教师职能的变化
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
1. 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开设教育社会学课程 2. 出版了一些教育社会学专著和研究论文 3. 1989年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
4
1、教育社会学学科的制度创建时期
创建 时期
20世纪初到“二战”结束 1907年苏则罗在哥伦比亚大学开设“教育社 会学讲座”,这时世界上第一个以“教育社会
学”命名的讲座。 1916年,斯奈登在哥伦比亚大学创建了教
育社会系。 1917年史密斯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以“教
育社会学”命名的教科书《教育社会学概论》。 1923年,斯奈登、史密斯和佩恩等人发起
更多地将目光转向高等教育中的教育机会不均等。 《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等》、《国家精 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
2 阿尔杜塞
其新马克思主义中的意识形态方面的论述对教育 社会学影响极大。
3 米歇尔.福柯
他认为个体是被“规训”集团中的那些人文科学 的人士用考试、测量和分类技术构建起来的。
日本教育社会学及其发展现状
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传统的教育社会学
证验性研究
实证主义社会学者倡导,重在社会学理论的建立,着眼于教育 系统与过程里面的群体关系 研究领域:教育制度与社会结构中其他因素的关系
学校内的人际关系 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学校与其组成分子行为与人格的影响
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新兴教育社会学
参考文献
• 钱民辉:教育社会学百年进程,《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5期。 • 杨昌勇: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三十年停滞沉沦之反思,《教育理

教育学记忆口诀(可编辑修改word版)

教育学记忆口诀(可编辑修改word版)

1 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洛克、 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d 高等教育 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孟轲(孟子) 的类型日益多样化;e 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记忆技巧:时间线索记忆学制趋势有 5 点, 记忆技巧 2:卢洛浮夸,太过苛求 2 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 记忆技巧:双孔特干涩 3 教学原则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性、 第一幼小要衔接,第二提早入龄延义年,第三普职教育要统一,第四高等教育要多样;第五终身受重视 12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a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 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量力性原则记忆技巧: 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b 根据作业难度,恰 直起弓,寻找一英(因)里外的狐狸当粮食。

4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案例)爱国守 当控制动机水平;c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d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 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力终身学习记忆技巧 1:3 爱 2 人 1 终身记忆技巧记忆技巧 1:抓关键词(情境、难度、反馈、 2:关爱教为终 5 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锻炼法、陶冶法、品德评价法。

记忆技巧:淘宝在唯品会上讲段(锻)子, 这给奇葩说起到了榜样作用。

6 教学方法 a 语言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 指导法;b 直观性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c 实践性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 d 研究性教学方法:讨论法、发现法 记忆技巧:动嘴(语言)、眼(直观)、手 结果归因)女生追男生,结果反而男生难为情。

记忆技巧 2:理解性的记忆——要想学生感兴趣, 首先创设好情境;学生上课要积极,反馈结果要多鼓励;要想学生信心高,作业难度要巧调控; 要想学生有动力,归到努力才更努力。

13 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简答) a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 教师应该是教 育教学的研究者 c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d 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e 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记忆技巧:学生不仅要在课上接受教育,还 (实践)、脑(研究)。

(完整版)教育知识记忆口诀

(完整版)教育知识记忆口诀

1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孟轲(孟子)记忆技巧1:最近股市很孟,不断跌停,很多人赔洛,陈奕迅就站在卢子上唱福夸.记忆技巧2:卢洛浮夸,太过苛求2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记忆技巧:双孔特干涩3教学原则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性、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量力性原则记忆技巧:直起弓,寻找一英(因)里外的狐狸当粮食。

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案例)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记忆技巧1:3爱2人1终身记忆技巧2:关爱教为终5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锻炼法、陶冶法、品德评价法。

记忆技巧:淘宝在唯品会上讲段(锻)子,这给奇葩说起到了榜样作用。

6教学方法a语言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b直观性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c实践性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d研究性教学方法:讨论法、发现法记忆技巧:动嘴(语言)、眼(直观)、手(实践)、脑(研究)。

动嘴:教授在讲坛(谈)读书;动眼:眼馋(参);动手:2次实战演练;动脑:武王思考如何讨伐(发)纣7布卢姆与布鲁纳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布卢姆记忆技巧:母亲用手掌握着刚出生的BABY,想象着将来会叫爸爸妈妈(认知)、会对人微笑(情感)、会跑会跳(动作技能)布鲁纳记忆技巧:纳米结构是科学家发现的。

8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简答)a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b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c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记忆技巧1:首富王健林建筑起家,考虑王思聪是不是接班,王思聪涉猎全面但很有个性,跟名人网上对骂。

(建设接班全面个性)记忆技巧2: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技巧赞助:慧同学)9外铄论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记忆技巧:外出寻找落花生10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董仲舒记忆技巧1:很多人不懂,格格的两个儿子(高尔顿、霍尔)为什么要微服私访。

社会学:第2章 社会学史

社会学:第2章 社会学史

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学的创立过程。

2、了解社会学的现代发展及中国社会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社会学的创立现代发展教学难点:社会学的创立教学内容:§2 社会学170年的历史回顾与其他任何一门社会科学一样,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也有着历史必然性,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社会学的创立与现代发展。

§2.1 社会学的创立一、社会学的起源和社会背景社会学不是凭空出现的,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和理论思想为前提条件。

1、社会变迁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也明显的暴露出来,欧洲社会面临着深刻的社会变革。

产业变革和政治革命的冲击波及到了欧洲社会的各个方面。

产业革命使机器大工业和工厂企业迅速发展起来,这就需要寻找新的市场,在寻找市场的过程中,促进了海运和陆路交通的发展,带来了商业和服务业的兴起。

资本主义带着大炮加商品,攻击着世界上闭关自守得社会。

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发生着变化。

2、社会主义的兴起早期的工业化和城市进程带来了农民、小手工业者和小私有者的大批破产,工业化导致了无产阶级的诞生,在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是资产阶级疯狂追逐高额利润,另一方面工人生活穷困潦倒、毫无保障。

马克思、恩格斯等社会革命家提出了社会主义学说。

3、都市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镇数目增加,中小城镇发展为大城市,城市化发展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城市人口增加,住房拥挤,环境污染工厂噪音、交通、人系关系复杂化、卖淫、吸毒、犯罪等问题以上问题使人们对资产阶级革命所宣告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和怀疑,人们强烈要求对社会的过去、现实和未来进行现实主义的分析和评价,来改变现有社会关系。

二、社会学产生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影响社会学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社会观,但对社会学诞生起直接推动作用的主要有四种思潮——人本主义历史决定论、机械的社会学说、批判理性主义、空想社会主义。

三、社会学产生的方法论基础1、自然科学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阅读书目

《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阅读书目

《西方社会学理论》阅读书目1.孔德:《论实证精神》2.斯宾塞:《社会学研究》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4.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5.迪尔凯姆(或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规则》(或《社会学方法的准则》)6.迪尔凯姆(或涂尔干):《社会分工论》7.迪尔凯姆(或涂尔干):《自杀论》8.迪尔凯姆(或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9.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或《社区与社会》)10.齐美尔(或西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11.齐美尔(或西美尔):《货币哲学》12.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13.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14.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5.韦伯:《儒教与道教》(或《中国的宗教》)16.韦伯:《支配社会学》或《支配的类型》(二选一)17.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18.韦伯:《学术与政治》19.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20.帕累托:《普通社会学纲要》21.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22.库利:《社会过程》23.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24.凡勃伦:《有闲阶级论》25.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26.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27.默顿:《科学社会学》(上下)28.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29.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30.米尔斯:《权力精英》31.达伦多夫:《现代社会冲突》32.Ralf Dahrendorf(达伦多夫). 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33.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34.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35.柯林斯:《互动仪式链》36.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37.George C. Homans(霍曼斯). “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Sociology.38.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39.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40.米德,乔治:《心灵、自我与社会》41.Herbert Blumer(布鲁默).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42.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43.Harold Garfinkel(加芬克尔). 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44.布迪厄(或布尔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与康华德合著)45.布迪厄(或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迪厄访谈录》46.布迪厄(或布尔迪厄):《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与帕斯隆合著)47.布迪厄(或布尔迪厄):《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与帕斯隆合著)48.布迪厄(或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49.布迪厄(或布尔迪厄):《实践感》50.Pierre Bourdieu(布迪厄).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51.吉登斯:《社会的构成》52.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53.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54.吉登斯:《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55.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56.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57.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58.福柯:《知识考古学》59.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60.福柯:《性经验史》(或《性史》)61.福柯:《疯癲与文明》62.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63.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64.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或《沟通行动理论》)(2册)65.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66.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2册)67.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及其后》68.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2册)69.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3册)70.瑞泽尔:《社会的麦当劳化》71.贝克:《风险社会》72.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73.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74.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

功能主义范式

功能主义范式

功能主义范式又被称为结构功能主义范式,或者被称为社会系统理论(social system theory),是由孔德和斯宾塞的一个论点衍生出来的:每个社会实体,不论是一个组织或是整个社会,都是有机体(organism),和其他的有机体一样,一个社会系统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对于整个系统而言,每一部分都有功用。

打个比喻来说,人身体的每个部分(如心、肺、肾、皮肤、大脑等)都各司其职。

除非每个部分都发挥功用,否则一个人就无法存活,同时,每个部分脱离了人体也无法单独存在。

又如一辆汽车,把汽车当成一个系统,包括发动机、轮胎、油箱等等,每一部分对整辆汽车都有各自的功用,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才能在道路上驰骋。

一旦把它们分开,每个部分就没有太大的用处了。

在法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研究中,功能主义范式的核心方法在于把社会看作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整体结构,社会中的各种现象是整体结构或系统的和结构成分,他们的存在或变化对社会系统都有一定的功能。

正是结构要素所发挥的功能,社会系统才得以维持运转。

例如,运用功能主义研究范式的社会科学家,可能会把警察的功能当作是执行社会控制,鼓励民众遵守社会规范,并且让违反规范的人接受司法制裁。

不过,我们也可以反问:罪犯的功能是什么?在功能主义研究范式下,我们可以把确保警察有事情做当作是罪犯的功能。

在类似的观察中,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犯罪和惩罚提供了社会价值再认定的机会。

抓小偷和处罚盗窃行为确立了集体对私人财物的尊重。

1.3.2.1阅读材料:功能主义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社会学理论的一个流派。

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可以说是社会学中功能主义的滥觞者,借用当时盛行的生物学与演化论观点,斯宾塞的社会演化理论强调不同的社会组织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之现象正如不同的人体器官满足不同的生理机能一般。

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也深受这个19世纪以来颇具影响力的演化论启发,他所著的社会分工论一书中也指出人类社会组织分化跟功能特殊化之间的关系,组织之间的功能互补成为社会稳定生存的重要条件。

第二三章社会学的历史发展和主要理论流派ppt课件

第二三章社会学的历史发展和主要理论流派ppt课件
本章内容完
一、传入时期(1891-1930)
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以“群学”之名开讲社会学; 1898年,严复翻译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
二、建设时期(1931-1951)
也可以称为早期本土化时期,包括两种倾向:其一是社会学传播与 研究中国实际问题相结合。他们注重社会调查,写出了很多研究 中国社会的著作,如陈达的《人口问题》、许仕廉的《人口论纲 要》、柯象峰的《中国贫穷问题》、李景汉的《中国农村问题》、 孙本文的《现代中国社会问题》等,涉及了中国人口问题、劳工 问题、贫困问题、农村城市问题等诸多现实问题。其二是西方社 会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 在这方面,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李达、瞿秋白、陈翰笙等 一批共产党人和许德珩、李剑华、姜绍辰、李平心、冯和法等一 批革命知识分子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此外,还有梁漱溟等领导的 乡村建设运动。
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有两个:
• 社会有机论 • 社会进化论
3.卡尔·马克思 (1818~1883年 )
马克思开创了批判社会学的传统 主要的社会学理论观点是:
• 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与动力; • 提出了社会冲突和社会革命不可避免论; • 论述了“经济基础决定论”。
4.迪尔凯姆(1858—1917年)
韦伯的主要理论观点
理解社会学,把社会学研究对象确定为“社会 行动” ,提出了社会行动的四种“理想类型”, 即目标合理的行动,价值合理的行动,情感行 动,传统的行动。
政治社会学,划分了三种统治权威类型,即个 人魅力型权威(克里斯马型权威Charisma)、 传统型权威、法理型权威 。
提出科层制组织形式。
论流派),各种社会学理论流派之间既相互对立、 批评,又相互补充。

关于卢梭的常考知识点

关于卢梭的常考知识点

关于卢梭的常考知识点简介: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其教育思想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誉为新旧教育的分水岭。

代表作《爱弥儿》卢梭是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通过教育代表作《爱弥尔》,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奠定了在教育史上显赫地位。

★常考题目如下:1.认为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这一观点源自于()A.《爱弥儿》B.《教育漫话》C.《普通教育学》D.《大教学论》2.《爱弥儿》的作者是()A.赫尔巴特B.卢梭C.杜威D.洛克3.“出自选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

这一论点出自的。

( )A. 洛克《教育漫话》B.卢梭《爱弥儿》C.康德《论演说家的培养》D.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自然主义教育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培养目标: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方法原则:正确看待儿童;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

1.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作品《爱弥尔》是由以下哪位教育家所著()A.捷克的夸美钮斯B.法国的卢梭C.美国的杜威D.法国的赫尔巴特2.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的18世纪的自然主义教育家(),强调教育要顺其自然,要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实施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杜威B.斯宾塞C.卢梭D.爱伦凯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卢梭认为:理想国家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学校教育由国家掌管。

对受教育者,即使不能完全免费,国家也要给予补贴。

教师需由本国公民担任。

体育是教育里最重要的部分。

卢梭属于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