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级上册第二单元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共33张ppt[可修改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案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设计课题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单元第一单元学科中国历史年级七年级学习目标1.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2.知道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及三朝更替的顺序。

3.了解西周分封制及其作用。

重点夏朝的建立与西周的分封制难点西周分封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利用《烽火戏诸侯》视频导入2、师:同学们对于“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应该是耳熟能详了,那你们知道“诸侯”这个词来自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吗?3、生:(周朝)4、师: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王朝又是谁建立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学观看,思考吸引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学生观察地图,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都城:阳城;建立者:禹统治区域: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生:大。

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加深直观印象让学生多思考,多动脑禹没有继续实行禅让制,他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夏朝大禹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这个天下变成了他们家的天下,称为:世合作讨论,增加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让学生学会感悟历史,辨别历史人物袭制。

生:修筑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学生回答:建立时间:公元前1600的功过是非突破难点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关于分封制的内容,加深知识的积累和记忆年;建立者:汤都城:毫生:(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影响;盘庚迁都;此后保持了相对稳定。

)学生:国土面积逐渐扩大。

学生回答:分封制。

学生回答:分封对象:亲属、功臣,将他们封为诸侯;分封内容:土地和平民、奴隶诸侯国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生:统治残暴,失去民心,激化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亡国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夏、商、西周三朝的建立和灭亡过程,总结了朝代建立和灭亡的规律,一个朝代要建立和加强巩固,要有一个贤明的君主,要任用贤能,发展生产,而暴政往往是国家总结提升灭亡的重要原因,这是我们需要吸取的教训,不仅是以前,现在我们也要发对暴政,建设和谐、民主、法治的社会。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清单(部编版2024)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清单(部编版2024)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座遗址:二里头遗址 一次迁都:盘庚迁殷 两种制度:世袭制、分封制 三个朝代:夏、商、周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必背考点1 夏、商、周的更替★必背考点2西周的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的对象)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起周王朝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分封制”。

朝代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 亡国君 国家性质 \形势重点夏 禹 公元前2070年 阳城 桀 奴隶制国家开创世袭制 商汤公元前1600年亳 纣 牧野之战 西周 周武王 公元前1046年镐京 周幽王 分封制 东周春秋公元前770年 洛邑 周平王 争霸 春秋五霸 战国 公元前475年\\兼并 战国七雄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国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③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作用加强了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实质确立了西周社会的等级制度弊端诸侯国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当各诸侯国的国力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为春秋诸侯争霸埋下隐患。

总结归纳1、禅让制建立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出现剩余,私有制和国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世袭制随之出现。

因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盘庚迁到新邑后,并没有将其叫作殷,甲骨文中称之为大邑商,商朝也不称为殷朝。

周灭商后,用商王田猎区殷原这个“殷”地名称呼商人。

于是,商朝也就称为“殷”或“殷商”。

3、分封制的影响(1)积极影响: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有利于西周政治文化的稳定和延续;通过分封制,西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卣yǒu 觥gōng 盉hé 觯zhì

斝jiǎ

觚gū
夏朝的经济
酒器


粮食
多、精、美
粮食剩余 实用性、艺术性结合
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手工业技艺精湛
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美; 如实反映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二、商朝 1.建立:
前1600年 亳 成汤
2.盘庚迁殷:
3.政治经济情况 :
4. 灭亡:

势力范围向边远地区大大扩展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扩大统治区域、交通网络、众星捧月
前1046年
西周共传12个王,276年
前771年
武 成王 康王 昭王 穆 共王 懿王 孝王 夷王 厉王 共和 宣王 幽
王诵 钊 瑕

王 繄扈 囏 辟方 燮 胡 满
静王
宫涅
繁荣昌盛 的时期
前1046年 商纣王
三、西周
1.西周的建立:前1046年 镐京 武王
周文王像
姜尚
周武王


牧野之战形势图



岐山


武王伐纣

朝歌
牧野 × 前1046年
盟津

周武王进兵方向 各部落会兵方向

水 武王伐纣战争图
三、西周
1.西周的建立:前1046年 镐京 武王 2.实行分封制:
(1)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分封? (2)周天子封什么人为诸侯? (3)天子赏赐诸侯哪些东西? (4)受封的诸侯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 (5)西周实行分封制起了什么作用?
由盛到衰的 转变时期
繄 yī 囏 jiān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复习知识点)

第二单元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夏朝起止时间: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者:禹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巩固统治:建立了一整套国家机构,制定“夏历”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灭亡:夏桀实行暴政,约公元前1600年为汤所灭二、商汤灭夏商朝起止时间: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盘庚迁殷: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商朝日益强盛灭亡: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商朝灭亡三、西周的分封制起止时间: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建立者、都城:周武王镐京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灭亡: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周幽王是为犬戎所灭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成就: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代表是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镜商周时期: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利簋(g uǐ)成分:铜、锡、铅制作工艺高超,方法:泥范畴造法(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二、甲骨文记事定义:甲骨文是中国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发现: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内容:记载内容十分丰富地位: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意义: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农业: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手工业: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业等都有所发展商业: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开设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广泛流通二、王室的衰微原因: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渐瓦解表现: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不在听从王命,各自为政,诸侯不在定期向天子纳贡,导致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国势力崛起。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知识点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知识点新人教版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此外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2.中心地区: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二、商汤灭夏1.夏朝灭亡:夏朝后期,商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落,起兵攻伐夏王桀,夏王朝灭亡。

2.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

商王盘庚时迁都到殷。

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

三、武王伐纣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周部落日益强盛。

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四、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3.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4.西周的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商代重要城市分布图。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分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分析

人教版七年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五课时:四大方面1.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单元内容概览2.青铜器与甲骨文二.单元重难点提示3.动荡的春秋时期三.单元学法点评4.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四.单元知识梳理5.百家争鸣一,单元内容预览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朝嬴政统一六国.被称为先秦时期这一时期创造了从青铜器为代表的灿烂的青铜文明.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分封制实行初期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但因其缺乏对诸侯国的有效约束.周天子逐渐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东周时,历史开始进入列国纷争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先进的生产力推广力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变革.战国时期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诸侯国的改革,加速了奴隶社会的瓦解,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形成.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百家争鸣‛特别是儒家学说的产生和传播,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二.单元重难点提示1.重点,: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

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成就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

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的修建,老子和孔子的成就,百家争鸣。

2.难点,:夏商西周衰亡的原因.分封制的作用,青铜文明的概念。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及与汉字的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及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商鞅变法的影响,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3.突破重点突破难点措施: A.突击重点①关于朝代更替问题。

可用朝代口诀歌来解决。

先交代整体内容,然后提出要求。

为减轻学生负担,学到那哪记到哪。

比如第4课和第5课时涉及前半句,‚夏商和西周‛,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对于夏朝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在教材中首次出现公元前的字样,要让学生交代历史纪年的方法a.公元纪年b.干支纪年c.年号纪年‚贞观之治‛d.民国纪年e.世纪年代扩展学生视野。

重点介绍公元纪年法(和数学上数轴联系)。

对于本章还应在上一章的知识基础之上。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4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4课
历史七年级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 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学习目标
1. 掌握夏、商、周三朝更替的基本史实。 2. 知道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国人暴动等史实。 3. 理解西周分封制的含义和作用。
※知识梳理




的 产
夏朝的兴亡




建立
时间、建立者:约公元前2070年、 禹 评价:这是中国历史上的 ①____第__一____个王朝,标志着中 国早期②____国__家____的产生
A. 桀 C. 文王
B. 纣 D. 武王
4. “我一路赶车来到古都安阳,我脑海里翻涌着的是洹河堤埝上商王
的迁徙,殷墟遗址上殷商巍峨的宫殿群……看那貌似符号一样的甲
骨文字,却把中华文明史推进几百年。”材料中迁都的“商王”指
的B是 (
)
A. 汤
B. 盘庚
C. 纣
D. 桀
5.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说明这句话正确的历史事
12.《左传》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对这句话理解最准
确的是(D )
A.原始社会末期发生了部落之间的战争
B.夏朝产生了阶级分化
C.夏朝设置了监狱
D.夏朝为镇压奴隶反抗而制定了刑法
13. 《荀子》中有这样一段话:“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由此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受封对象主
要是B ( ) A. 官僚
西周的 兴亡
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目的:为了稳定周初的
⑦___政__治____形势,巩固疆土
过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历史上册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历史上册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2.东周建立:后来,____周__平__王_____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9/14/2019
6
9/14/2019
7
1.(2018·湖南张家界)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夏朝是中国历史
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者是( B )
A.黄帝 B.禹 C.忽必烈 D.周武王
2.《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反映了我国禅让
对的稳定。
8.纣的残暴统治:_商__纣__王____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
国力,对内修筑豪华宫殿,征收重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三、武王伐纣 9.公元前__1_0_4_6_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___牧__野___决战,商军
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周__武__王__建立周朝,定都__镐__京___,史称西
——《史记·周本纪》
9/14/2019
21
(3)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从谁开始的?这一局面反映了我国古代 哪一制度的出现?
启。世袭制。 (4)材料二反映的是周朝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实施在当时有什么样的作用? 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9/14/2019
22
19
(2)我们常说“学史明智”“以史为鉴”,那么夏、商、西周三代的兴亡 有什么相似之处?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相似之处:开国之君都是比较英明的君主,而国家灭亡都是由于后继者 施行了暴政。启示:要稳定国家的政权,必须实行仁政,以人民利益为重, 体察民情,关心人民疾苦。
9/14/2019
20
【制度创新】 材料一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材料二 (周)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 之后于蓟……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余各以 次受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 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 的产生和发展共33
张ppt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目标 1.知道夏、商、西周建立的基本情况, 包括时间、都城、开国亡国之君等。
2.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如牧野之战。
3.重点掌握西周分封制的相关内容。
自主学习一
阅读课本P18—19,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 在课本上画下来。 1.夏朝的建立者、时间、都城分别是什么? 2.夏朝的统治中心在哪里? 3.谁在位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4.夏朝建立了哪些国家机构? 5.夏朝的亡国之君是谁?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军队倒戈,商纣 逃回鹿台自焚而死。商亡。
商朝这样一 个大国是怎 样灭亡的呢?
周的国力日益强大
周 文



牧野之战兵力对比 为什么周 武王能以
交战双方 战士少人胜数多?
周武王的军队 4万多人
商纣王的军队 10万多人
三、商 朝
1.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周武王 (姬发)建立西周。 2.都城: 镐京
周 厉 王
(2)西周灭亡: 公元前771年,西周为犬戎族所灭。
烽 火 戏 诸 侯
朝代 都城
建立 时间
灭亡 开国 亡国 时间 君主 君主
重要 事件

阳城
约公元前 约公元前 2070年 1600年


世袭制代 替禅让制
商殷
约公元前 公元前 1600年 1046年

纣 盘庚迁殷
西周 镐京
公元前1046 公元前
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广袤的疆域 ,在“家天下”的社会,你会采取什 么措施来巩固广阔的疆土?
自主学习三 分封制
阅读课本P21,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在课 本上画下来。 1.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2.周天子分封的对象是谁? 3. 诸侯享有什么权力? 4.分封制下诸侯要履行什么义务? 5.周朝的贵族分为哪几个等级? 6.西周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
7.夏朝的国家机构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
也。
——《淮南子·原道训》
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出现了镇压 人民的刑罚;统治者筑城郭以保护自己;制定了历 法——“夏历” 。
二里头遗址出土文物
铜爵(jué)·盛酒器
镶嵌十字纹方钺(yuè)·兵器
二、商 朝
2、商朝的发展
盘庚迁殷
原因:黄河水患,政治劫乱
疆域不断扩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3.商朝灭亡:
亡国之君:商纣王
商朝这样一 个大国为什 么会灭亡的 呢?
商纣——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荒淫无度,修建离宫别馆、 苑囿台榭;宠爱美女妲己,终日 歌舞,他还造酒池肉林,酗酒无 度。用“炮烙之刑”残害人民, 还用其他的酷刑向他进谏的忠臣。

771年
武王
周幽王 分封制
北京一带称燕蓟之地
西周分封形势图
有哪些重要的
封国?
山西为三晋之地
前1046年
山东称齐 鲁大地分封制的来自用?合作探究(1)积极作用: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 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消极作用:
周王室衰微;诸侯各自为政,争夺霸 权,形成割据局面。
4、西周的灭亡
周厉王统治暴虐无道,为了防止民众议 论。他派人严密监视百姓的言论,稍有不 满,就将其处死。平民百姓彼此不敢交谈, 路上只能交换眼色,史称“道路以目”。长 期的压迫终于引发了国人暴动,起义的平 民赶走了周厉王。
一、夏朝
1.建立者: 禹 2.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 3.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 4.统治中心: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5.地位: 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朝是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6. “家天下”开始: 启


继袭
承制

制代
的替
变禅

化让
制 启

禅让制



世袭制


历史上将这种把国王权位视为一家一族的私产, 实行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称世袭制。
贵族等级: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西周等级示意图
天子
我把土地和平民、
奴隶分给你,但
是你要……


诸侯
阶 以后我在自己的
级 封国以里…我卿…就大可夫



治 平民
阶 级
奴隶
3.西周分封制
目的: 稳定局势,巩固统治
对象: 宗亲、功臣,建立诸侯国
内容: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 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 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但要向周 王进纳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3.西周分封制
目的: 稳定局势,巩固统治 对象: 宗亲、功臣等,建立诸侯国 诸侯的权力: 管理土地和人民 诸侯的义务:
向周王进纳贡品,并服从周王调兵
3.西周分封制
目的: 稳定局势,巩固统治 对象: 宗亲、功臣等,建立诸侯国 诸侯的权力: 管理土地和人民 诸侯的义务:
向周王进纳贡品,并服从周王调兵

自主学习二
阅读课本P20,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在课 本上画下来。 1.商朝的建立者、时间、都城分别是什么? 2.商朝多次迁都,最后迁到哪里?为什么? 3.商朝建立了哪些国家机构? 5.商朝的亡国之君是谁? 6.商朝是怎样灭亡的?
二、商 朝
1、商朝的建立 建立者: 汤 时间: 约公元前1600年 都城: 亳
陶盉(hé)·温酒器
陶鼎(dǐng)·煮肉器
8.夏朝的亡国之君:
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它统治了400多年,由于最后 一个王非常残暴导致了灭亡。 你能写出他的名字吗? 你能 说出他的暴行吗?

9.夏朝灭亡: 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桀)
约公元前1600年, 商的首领汤联合一些部 落,发动推翻夏朝统治 的战争。双方大战于鸣 条(今河南封丘),夏 桀战败,夏朝灭亡。成 汤建立起新的王朝—— 商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