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文秘班(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共五篇]》
![《社会公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共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546a0ece2f0066f4332229.png)
《社会公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共五篇]》第一篇:社会公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第七讲社会公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导入】人类作为地球上具有最高智慧的生命,其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生产和生活中结成了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关系。
人是在社会中存在的,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人的交往本质,决定了人与生俱来就要面对社会的公共生活。
【提问】请大家想一想:1、人们走出家门进入社会公共生活中,社会公共生活包括哪些场所范围。
人们需要遵守什么行为规范。
2、在公共生活中,你经历过不讲社会公德的事吗。
【教师总结】出门上路—行人:右行;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或过街桥等。
外出乘车—乘客:按顺序上下车;上车买票等。
商场购物—顾客:公平交易;买后付钱等。
总之,人们在日常公共生活中需要知荣明耻,自觉履行道德和法律义务。
这既是锤炼人格品质、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公共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必然要求。
我们这一讲的课程内容就要探讨公共生活中公共秩序的意义和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道德要求。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
私人生活的领域主要是家庭和个人活动,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隐秘性,是家庭内部的事,是个人活动,隐私方面的活动,和社会生活没有关联的活动都是。
它和公共场所不同。
私人生活中的是非判断讲究个人私德,现在主要是家庭方面,称为家庭美德。
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的界限,具有社会性、公开性和透明性的特点,这方面的道德建设叫社会公德,是在社会公共场所起作用的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具有社会性、公共性,和影响他人的关联性。
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是什么。
公共生活的特征。
第一、活动范围的广泛性第二、交往对象的复杂性第三、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以上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三个特征。
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公共生活,它和私人生活是什么关系,特点是什么。
下面核心问题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小女孩为收废品的老大爷推车
他这样做值得吗?
叶树元,男,三台县水务局干部。主要先进事迹:他只是个普通的公 务员。15年来,他共拿出30多万元资助了33名贫困女生。尽管他债 台高筑,家庭破碎,寄人篱下,但他无怨无悔。为让爱心助学不因缺 钱而停顿,他到城郊包了几亩土地种花,在城里开了两家花店卖花。 为节省费用,他自己种花,自己运花。钱仍然不够,他又承包一些单 位的绿化工程,还利用自己摄影的专长,与人合作制挂历卖。备受众 人尊敬的叶树元,怀着对妻子和女儿的无限愧疚,离婚了,把全部家 产留给妻子,自己扫地出了门。他说:“我的资助是要回报的,就 是要受助者勤奋学习,好好做人,感恩社会;而不是给我什么,也 不是组织和社会给我什么。尽管我已欠债20多万元,但还是要把这 项爱心工程继续下去。
(三)爱护公物
• 对公物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尽的 责任和义务,它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 平,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 爱护公物是集体生活的需要。 • 爱护公物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需要。
学校
• 某学校的男生为了展示自己的“飞毛腿” 一脚便将安全应急指示灯踢碎了 • 学校的教室门也经常发出"惨叫” "砰" • 我们学校的凉亭里到处是同学的涂鸦;画 火柴人画爱心,某某爱某某,还有教室里 的课桌上也有涂鸦,有电话号码QQ号码 • · · · · · · · · · · · · · · · · · · ·
•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 远离不文明网络行为,远离不良网络信息, 不健康网络游戏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共同维护公共秩序
THANK YOU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 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二·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三· 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社会公德定义: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应当 遵守的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行为准则。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道德对社会关系的反映是以能动的方式来
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 动。
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
名 人 名 言
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
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
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
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
量所在。 ——马丁· 路德
知然而是聪明和自由的人,是你
在不差不错地判断善恶,使人形
同上帝!
——卢梭
◆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 道德修养的涵义 • 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 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 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 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
▼道德修养贵在自觉
◆应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 ◆应积极主动地进行道德修养 ◆应学会自知自胜、自我扬弃
•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必须做, 但你不一定喜欢做,这就 是责任的涵义。 • ——佚名
20名大学生咋被炒掉(节选自重庆某报)
今年7月初,重庆某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引进了 一批新人,都是2004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共 21人。短短3个多月时间里,该公司已陆续开 除了20名本科生。Why?
• 光靠科学和技术,不 能把人类带向幸福与 高尚的生活,人类有 理由将崇高的道德准 则的发现置于客观真 理的发现之上。 • ————爱恩斯坦
做 个 好 人 , 身 正 心 安 魂 梦 稳
行 些 善 事 , 天 知 地 鉴 鬼 神 钦
—— 上 海 城 隍 庙 对 联
李春华就是一个朴实而平凡的农家子弟, 他沉默寡言但乐于助人,他有超出一般“80后 ”学生的忍耐力和进取心,他的美德总是在平 淡的生活中积累着光芒,而且这光芒并不会随 着他的离去而消失,李春华的同学们永远会亲 切地称呼自己的班长叫“小花”。这是“小花 ”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可是,樱花每年依然绽 放,“小花”却轻轻的挥别了校园 。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 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 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社 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 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社会公德的主要表现
继承性 基础性 广泛性 简明性
一、继承性
• 千百年来,人类在共同生活、相互 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遵守的 公共生活基本准则。这些准则凝结 着人类的道德智慧,是社会公德的 重要组成部分。
四、简明性
• 社会公德大多是生活经验 的积累和风俗习惯的提炼, 往往不需要做更多的说明 就能被人们理解。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A:文明礼貌—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
B: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 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是社会主义人道主 义的基本要求。
C:爱护公物—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和义务。
中华之星——助人为乐
• 全二平 --内蒙古巴彦淖尔 市乌拉特前旗邮政局小佘 太镇邮政所所长兼乡邮员。 长期帮助一位叫任秀菊的 孤寡老人。老人重病在床, 全二平却依旧端屎端尿 , 并用自己的金钱来帮助老 人看病,直至老人去世。
• 林秀贞 --30多年来义务赡养孤寡老人,救危济 困,其中一位已在她家生活了26年。98年1月, 遇到一患病弃婴,她把婴儿抱回了家,花了 8000余元给他治病,并办理了领养手续,给了 孩子一个温暖的家。92年以来,先后出资4万 余元,资助本村和邻村的14名贫困学生考取大 中专院校。自98年起,在自家小厂里安排了8 名残疾农民就业,使他们用双手支撑起自己的 生活。她还专门请了一名炊事员,免费为他们 提供一日三餐,送开水、搞服务。自87年以来, 她先后为乡、村各项公益事业累计捐资3.91万 元。
爱护公物
2002年国庆节十天长假过后,天安门 广场留下了十几万口香糖的痕迹,平 均每块方砖粘有十几块口香糖,对此, 环卫部们先后设计了三套清洗方案, 皆因怕损坏方砖而放弃,最后仍然采 用人工铲除的方法,上百环卫工人用 了整整一个星期才将口香糖痕迹清除。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为了保持公共秩序和和谐,个人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
以下是一些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的例子:1. 尊重他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尊严和自由。
不论对方是哪个社会阶层、性别、年龄、种族或宗教信仰,我们都应该对待他们平等和友善。
2. 诚实守信:我们应该坦诚待人,遵守承诺,不说谎言,不欺骗他人。
诚实和守信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
3. 礼貌待人:我们应该以礼貌的方式对待他人,包括说“请”、“谢谢”、“对不起”等基本礼仪用语,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不对他人大声喧哗或无理取闹。
4. 尊重公共财产:我们应该爱护和珍惜公共财产,不随意破坏或恶意占用公共设施。
比如,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等。
5. 遵守交通规则: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包括守红绿灯、礼让行人、安全驾驶等。
这样可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6. 协助他人:如果看到有人遇到困难或需要帮助,我们应该伸出援手,尽力提供帮助。
这种关心和支持可以促进社会的团结和互助。
7. 尊重环境: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乱倒污水、不滥砍滥伐等。
定期参与环保志愿者等活动,积极参与绿色环保行动。
8. 尊重私人空间: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和隐私权,不擅自侵入他人的住宅或个人领域。
9. 担当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关心弱势群体,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共同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10. 守法遵纪:我们应该遵守法律和法规,不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并且主动接受法律的监督和裁决。
这些道德规范是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帮助我们与他人和谐相处。
当每个个体都能自觉遵守这些规范,社会就能实现秩序井然、和谐稳定的状态。
更重要的是,通过遵守这些规范,我们培养了自律、责任感和良好的品格,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因此,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对于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至关重要。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社会秩序和和谐发展的基础,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我们与他人相处的基本原则。
道德规范不仅是个人修养的表现,更是社会文明的象征,它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首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要求我们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是我们与他人相处
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不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不对他人进行侮辱和伤害。
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睦。
其次,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要求我们遵守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是社会运行的
基础,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基本保障。
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闯红灯、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等行为。
只有遵守公共秩序,才能保证我们的生活有序、安全。
此外,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要求我们关爱弱势群体。
在社会中,有一些弱势
群体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帮助,比如老人、残疾人、流浪者等。
我们应该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只有关爱弱势群体,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总之,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准则,是我们与他人相处的基
本原则。
只有遵守道德规范,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遵守道德规范,共同建设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有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有
许多,以下是一些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1. 礼貌:尊重他人,文明礼貌地待人,不使用粗鲁的语言或行为。
2. 诚实:诚实守信,不说谎,不欺骗。
3. 正义:不歧视他人,不侵犯他人的权利,不利用权力或地位来欺压他人。
4. 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逃避责任。
5. 公德:爱护公共财物,不乱扔垃圾,排队等候,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
6. 关爱他人: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意愿和感受,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7. 自律:自律,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不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事情。
8. 敬老爱幼:尊重老人和年幼者,不欺负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9. 爱国爱家:爱国爱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为国家和家庭的发展做出贡献。
10. 诚心诚意:做事情真诚、认真,不浮躁,不虚伪,不做欺骗的事情。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是个体与社会互动的地方,人们在这里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工作。
在公共生活中,道德规范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还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合作与和谐。
下面,我将从尊重他人、守时守信、诚实守信、爱护公物和尊重环境等几个方面阐述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首先,尊重他人是公共生活中的重要道德规范之一。
我们在公共场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不以人身攻击、侮辱或歧视他人,要平等地对待每个人。
我们要尊重他人的隐私,不偷窥他人的行动和思想,不私自查询他人的资料和信息。
此外,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选择,不私自干涉或指责他人的决定和行为。
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建立和谐的公共生活。
其次,守时守信是公共生活中的重要道德规范之一。
守时是指按照约定的时间进行行动或活动,不迟到或早退。
在公共场合,我们要严格遵守各种规定的时间,如上班时间、会议时间、开课时间等。
守信是指遵守承诺和信用,言行一致,不说谎、不打架、不盗窃等。
在公共生活中,我们要靠谱,做到言而有信,不轻易失信于人。
诚实守信也是公共生活中的重要道德规范之一。
诚实是指说真话,不撒谎不欺骗。
在公共场合,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虚报、不夸大,不忽略重大事实,不散布谣言。
守信是指履行承诺,遵守约定的规定和规则。
在公共生活中,我们要信守承诺,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不推诿、不拖延。
爱护公物也是公共生活中的重要道德规范之一。
公物是指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拥有的财产和资源,如学校、办公室、图书馆、公园等。
在公共生活中,我们要爱护公物,不随意破坏、乱涂乱画或偷窃公物。
我们要正确使用公物,不浪费和挥霍公共资源。
最后,尊重环境也是公共生活中的重要道德规范之一。
环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尊重和爱护环境。
在公共场合,我们要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不随地乱扔垃圾。
我们要节约用水、用电、用纸和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我们要保护自然环境,不破坏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性
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 次,被视为每个社会成员应遵守的 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社会为维护 公共生活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 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具备社 会公德素养。相对于社会其他道德 规范而言,社会公德有具有底线及 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的性质。
让座
公共秩序
谦让
帮助
广泛性
。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 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 础和适用范围。在一个社会中,社会守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在一定意义上讲,具有一 种场所道德的性质,就是说,你进入 这个场所,就要遵守为了维护该场所 公共秩序的道德要求。
看看新加波遵守社会公德的法规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抛杂物你、 随地吐痰,禁止在地铁里吃东西 吗,否则罚款。在禁烟区吸烟者 及失职的管理员属于初犯的罚款 1000元(新加波币,下同)以下 ,重犯者被罚款2000元。上公共 卫生间如不冲水,受批评,若再 犯,名字和相片将会上报。
1994年,18岁的美国青年费 伊在新加波破坏出租车, 向停放的出租车扔鸡蛋、 摘牌照,结果被判处有期 徒刑,连当时美国总统克 林顿亲自出面说清也无济 于事。
遵 纪 守 法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 ,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 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 生活中,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 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 守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 规定,对于一个公民来说,是否自 觉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纪律观念 强不强,法制意识强不强,体现着 他的道德风貌。
为善最乐
有一个著名的外国故事说:一个母亲因 为贫穷偷了食物给她的孩子们吃,结果被 起诉了。法官的判决是这样的,他说:“ 这个女人因为盗窃有罪,判罚xx元。而我 们所在的社会里还有这样一个母亲需要偷 窃来养活自己的儿女,在场的每一个人都 因为我们的冷漠有罪,每人判罚一美元。 ”法官说完,摘下自己的帽子第一个站了 起来,掏出一美元放在桌子上。在场的每 一个人都被震惊了,人们自发地排起队来 ,缴出了让每一个人终身难忘的一笔罚金 。
• 1995年,江苏县级城市张家港成为全国 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典范。2005年, 张家港再次入选全国首批文明城市, 也是入选城市(区)中唯一一个县级城市。 在这些城市,道路通畅,没有占道经 营的摊位、乱停乱放的自行车和乱七 八糟的街头小广告;公共场所听不到 污言秽语,看不到打架斗殴;街道上 没有痰迹、烟头、纸屑和其他垃圾。
微公益”时代来临 呼吁全民参与人人献爱
• 微慈善,微公益,就是生活中 我做点事情,促进人和人之间 友好。慈善并不是单纯地帮助 别人,慈善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显示出来的 是“你是谁”,助人者在自我 尊严、人生的价值感等方面, 都会产生变化。
在实现自身价值认同的同时,也对 社会有所助益,这就够了。应尽快 努力让政府主导的慈善转化为社会 化的慈善,我认为微慈善将成为趋 势,每一个公民的细小慈善行为是 未来发展方向,这也体现了我们社 会公德的广泛性。
思考一下: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 我们的哪些行为体现了社会公德?
一、社会公德作为维护社会 关系秩序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
• 继承性 • 基础性 • 广泛性 • 简明性
却未 在与 枝群 头芳 独同 欢温 笑暖
继承性
• 千百年来,人类在共同生活、 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共 同遵守的为人处世的道德传统, 这些道德传统中凝结着人类的 道德智慧,构成了社会公德的 重要组成部分。
爱护公物的标语
每一张凳子都不想接受鞋子的吻 请勿破坏,我正在你身后看着你 以爱护公物为荣,以损坏公物为耻 桌椅是知识的桥梁,请不要过河拆桥 桌椅的残疾,是你心灵的污点 课桌凳椅,不可损坏,相互监督,责无旁 贷 大家要有公德心,毀坏公物乞人憎 爱护公物尽本份,履行学生的責任
保 护 环 境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社会 公德的基本内容之一。保护环境主要是 指保护自然环境,诸如水环境、大气环 境、土壤环境、绿色环境、矿产资源、 动物资源等,也包括保护文物资源、文 化资源、社会管理资源等人文环境。热 爱自然、保护环境是当今时代社会公德 的重要内容
心中有德,言行文明; 胸中有法,幸福安宁。
本节课完
我们身边的现象
2012-6-11
2012-6-11
助 人 为 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 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救济的 时候,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人,都不能脱 离他人的帮助而存在,也不能脱离他人 的关心而生活。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依 存、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因此,在社 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 会主义道德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 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 要求。
回想一下,那些年,我 们乐于助人的那些事?
爱
护
公
物
爱惜和保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的基 本要求,它要求公民要关心、爱护和 保护国家财产,同一切破坏和浪费公 共 财 物 的 行 为 作 斗 争 。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 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 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 ,也是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
简明性
• 社会公德大多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风 俗习惯的提炼,它讲的是一些有广泛 共识的问题,往往不需要作更多的说 明就能被人们理解,如讲礼貌、讲卫 生、讲秩序等就是起码的生活共识, “不随地吐痰”、“不乱穿马路”等 公德规范,更是简便易行。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
• 文明礼貌 • 助人为乐 • 爱护公物 • 保护环境 • 遵纪守法
是交流思想的窗口,是沟通感情 的桥梁,它反映着个人的道德修 养,体现着民族的整体素质。我 们国家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 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今天,倡导和普及文明礼貌,是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的迫切需要; 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 助人,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何谓社会公德?
•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 生活中应该公共生活中遵守的行为准 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 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 起码的道德要求。《公民道德建设实 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 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 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