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药区划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中药资源学 第三章我国的中药区划及其分区特征

中药资源学  第三章我国的中药区划及其分区特征

第二节 东北华北和西北温带地区
➢ 天山南坡、西昆仑山:新疆软紫草、麻黄、 阿魏、新疆党参、雪莲花等。
➢ 南疆盆地绿洲平原:甘草、肉苁蓉、麻黄、 锁阳、罗布麻。
➢ 北部的阿尔泰山地:赤芍、麻黄、秦艽、肉 苁蓉、白鲜皮、天仙子、甘草等。
2020/10/5
36
第二节 东北华北和西北温带地区
➢ 药用动物资源种类及其分布
仅为划分中药区提供依据,也为合理的引种新品
种和变野生药材为家种、家养,给予科学指导。
➢ 对家种药材分布状况研究,为药材生产的合0/5
5
第一节 我国的中药区划
(三)中药区划为调整药材生产结构提供科学 依据
➢ 不同药材的分布区相互重叠,构成不同地区具有 不同的主要药材品种,这是划分不同中药区和实 现药材生产区域化的客观基础。
2020/10/5
24
第二节 东北华北和西北温带地区
➢ 药用动物资源种类及其分布
➢ 黄淮海辽平原:山东阿胶,牛黄,全蝎,蟾蜍, 土鳖虫等。
➢ 黄海:石决明,牡蛎,海螵蛸,瓦楞子,海狗 肾,海马等。
➢ 黄土高原晋东山区:五灵脂,鹿茸,麝香,土 鳖虫等。
2020/10/5
25
第二节 东北华北和西北温带地区
三、内蒙古中温带野生中药区
(一)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状况 ➢ 范围:黑龙江中南部,吉林西部,辽宁西北部,
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中部和东部,涉 及6个省,约98万平方公里。 ➢ 气候:东北部和中部-半湿润大陆性季风,西部 -干旱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气候。 ➢ 土壤:东部平原-黑土,草甸土,风沙土;内蒙 古高原-黑钙土。
➢ 药用矿物资源种类及其分布
➢ 黄淮海辽平原:代赭石,滑石,硫磺,浮石, 石膏等。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外业调查情况简报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外业调查情况简报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外业调查情况简报黄璐琦;陆建伟;郭兰萍;孙丽英;张本刚;张小波;赵润怀【摘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从2009年开始筹备,2011~2012年先后分3批在全国22个省(区、市)启动了655个县的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共有8 000多名来自不同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普查队,按照全国统一普查技术规范和进度要求,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外业实地调查,获得了大量普查基础数据.前期启动的10个省(区、市)已完成70%以上的普查试点任务.据统计,截至到2013年5月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收集到资源调查样方套3万个,涉及药用物种9 000种,其中普查重点品种429种,采集标本47 665份、药材样品2 944份,拍摄药用植物形态及生态照片54万张,收集民间和民族传统医药知识500条.【期刊名称】《中国现代中药》【年(卷),期】2013(015)007【总页数】3页(P535-537)【关键词】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外业调查【作者】黄璐琦;陆建伟;郭兰萍;孙丽英;张本刚;张小波;赵润怀【作者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办公室,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北京 10002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办公室,北京 10070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北京 10002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办公室,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办公室,北京 10070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北京 10002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办公室,北京 10070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办公室,北京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办公室,北京 100700;中国药材公司,北京 100195【正文语种】中文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从2009年开始筹备,以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在2011~2012年先后分三批在全国22个省(区、市)启动了655个县的中药资源普查试点,组织了8 000名来自不同学科专业的技术人员普查队,按照全国统一普查技术规范和进度要求,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外业实地调查[1-2],获得了大量普查基础数据,前期启动的10个试点省(区、市)已经完成了70%以上的普查任务,其他各省(区)的外业调查工作也在顺利进行,普查试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

本刊2010年总目次

本刊2010年总目次

基 于 G S的上 海市 购物 中心 区位 评价 研究 … …… ……… ……… ……… …… …… 武 占云 ,王远 飞 (5 ) I 1 2 长江 中游 末次 冰期风成 堆积及 其 环境指示 … ……… …… ……… …… 于玲 玲 ,贾玉连 ,陈晓玲 ,等 ( 5 ) 1 8 我国城市 增长路 径 的非 对称 特征分 析 … ……… …… …… ……… ……… ……… … 张 思彤 ,石柱 鲜 ( 6 ) 1 3
疏水 性离子 液体对 含 C 废水萃 取性 能的研究 …… ……… ……… … 刘 军安 ,张 u
谦 , 晓文 ,等 ( 0 任 8)
毅 , 元弟 ( 6 赵 8)
左旋 多 巴在 纳米材料 修饰 界面上 的 电子 传递 … ……… ……… ……… …… ……… … 涂
铁 、 催化活 化杉木 屑制备 中孑 炭 与孔结 构表征 … ……… ……… ……… … 黄 明增 ,陈燕 丹 , 镍 L 黄
湖北地 区啮齿 动物分 布及地 理 区划研究 …… …… ……… ……… …… 段 海 生 , 国权 ,杨振 琼 ,等 (2 ) 许 1 9
基于 C L O A I P数 据 的气溶胶 光学厚 度反 演研究 ……… ……… …… 朱忠敏 ,龚 威 ,余 娟 ,等 (3 ) 1 5
基于地 图代数 障碍距 离变换 的空 间引力模 型研 究 …… ………… …… 王 丽,王 海军 ,李 青 ,等 (4 ) 1 0 日全食对 地基 G S和 微波辐 射计 气象观 测影 响分析 P ………… …… 万 蓉,李武阶 ,陈 渡 ,等 (4 ) 1 5
丹 ,邵 亮 (3 4)
空 时 的 四 单 形 自旋 泡 沫 量 子 跃 迁 与 度 量 涨 落 … … … … … … … … … … … … … … … … 邵

中药资源学 第三章--中药资源的分布与区划(第二节)

中药资源学  第三章--中药资源的分布与区划(第二节)
“南药”基地,四大南药(槟榔、砂仁、 巴戟天、益智)、广藿香、肉桂、广郁金、草 果、高良姜、儿茶、木蝴蝶、千年健、山奈、 沉香、相思子、胡椒、鸡血藤、红豆蔻、血竭、 苏木、芦荟、樟脑、何首乌、陈皮等。
(六)内蒙古中温带野生中药 区
(六)内蒙古中温带野生中药区 (1)
区域分布:黑龙江中南部,吉林西部,辽宁、
(五)华南亚热带、亚热带家 种、野生中药区
(五)华南亚热带、亚热带家种、野生中药区(1)
区域分布:福建东南部,广东东南沿海,云南西
南部,香港、澳门、台湾岛及其周边的全部岛屿。 203个县、45.60万 km2。
气候特点:南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冬暖夏凉,年降水量1500-2000mm。
(二) 华北暖温带家种、野生 中药区
(二) 华北暖温带家种、野生中药区
区域分布:辽宁南部,北京、天津、山东、河
北与山西中部和南部。674个县、91.3万km2。
气候特点:年降水量东南部>600mm,西部黄
土高原<500mm
主要土壤:东部丘陵山地-酸性黄壤,中部丘陵
山地-褐色土,黄土高原-黑垆土,黄淮海平原-潮 土、盐渍土、水稻土
二、中药资源区划的原则与依据
二、中药区划的原则与依据
中药区划基本原则
应保持与农业区划的协调和不同等级区划 的衔接
保持一定行政区划单元的完整性
二、中药区划的原则与依据
中药区划主要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地貌、土壤、生物(植被)、水文等 社会因素:
区域生产力水平、中药生产特点、发展方 向、途径和措施等。
资源分区教学要求
自学为主,结合中国行政区划地图
了 解:我国中药区划的分布情况 重点掌握:一级区划的中药资源特点

中药资源学 第三章--第二节-中药资源区划

中药资源学  第三章--第二节-中药资源区划

五味子,俗称山花椒、秤砣子、药五味子、面藤、五梅子 等,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 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 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功效在于滋补强壮之 力,药用价值极高。
(二) 华北暖温带家种、野生 中药区
(二) 华北暖温带家种、野生中药区
我国的中药区划
分区命名原则
一级区(9个) → 地理方位 + 热量带 + 药材生产方向
二级区(28个) →地理位置 + 地貌类型 + 优势中药资源名称
→ 我国的中药区划—— 一级区9个 二级区28个
① 东北寒温带、中温带野生、家种中药区 ② 华北暖温带家种、野生中药区 ③ 华东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家种、野生中药区 ④ 西南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家种、野生中药区 ⑤ 华南亚热带、亚热带家种、野生中药区 ⑥ 内蒙古中温带野生中药区 ⑦ 西北中温带、暖温带野生中药区 ⑧ 青藏高原野生中药区 ⑨ 海洋中药资源区
资源特点:中药资源极丰富,地道药材品质
优良,民族药丰富多彩。
资源种类:药用植物4500种,药用动物300种,
药用矿物200种。
(四)西南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家种、野生中药区 (3)
地道药材:
“川药”、“贵药”、“云药”、“藏药” 等,川芎、川贝母、当归、三七、附子、云木 香、巴豆、黄连、南沙参、川乌、川楝子、茯 苓、麦冬、玄参、吴茱萸、杜仲、厚朴、何首 乌、丹参、芍药、石斛、麝香、冬虫夏草、熊 胆、穿山甲等。
地道药材(1):
川贝母、冬虫夏草、麝香、鹿茸、熊胆、 牛黄、豹骨、胡黄连、大黄、甘松、天麻、黄 连、雪莲花、雪上一枝蒿等,其中冬虫夏草、 大黄野生资源占全国的80%。
(八)青藏高原野生中药区 (4)

中药区划名词解释

中药区划名词解释

中药区划名词解释
中药区划是根据中医药学理论和实践,将中国传统药物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或分类系统,以便于中医药学研究、教学和临床应用。

中药区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分类:
1. 中药材分类:根据中药材的来源、性质、药用部位等特征,将中药材分为草本药材、木本药材、动物药材、矿物药材等不同类别。

2. 中药性味分类:根据中药的药性和味道,将中药分为寒、凉、平、温、热五性,以及苦、辛、酸、甘、咸五味等不同类别。

3. 中药归经分类:根据中医理论中的经络学说,将中药归入不同的经脉系统,如归肝经、归心经、归肺经等,以便于应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

4. 中药功效分类:根据中药的功效和作用方式,将中药分为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平肝降火等不同类别,以便于指导中药的使用。

5. 中药配伍分类:根据中医理论中的药物组方原则,将中药组合成不同的方剂,以实现药物的协同作用、增强疗效等目的。

通过中药区划的分类体系,可以对中药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和理解,有助于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和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合理使用。

2010版中国药典植物分类系统与拉丁学名修订意见

2010版中国药典植物分类系统与拉丁学名修订意见

2010版中国药典植物分类系统与拉丁学名修订意见2010版《中国药典》植物分类系统与拉丁学名修订意见158个品种经专家审议,同意对所研究的29个品种的拉丁学名进行修订(拼写错误16处,定名人错误2处,删除1处,异名10处),详细内容如下: 页码药材品名植物名植物拉丁学名备注误正14 中国高等植土荆皮金钱松 Pseudolarix Pseudolarix amabilis物3卷50页 kaempferi Gord. (Nelson) Rehd.26 拼写错误川乌乌头 Aconitum Aconitum carmichaeliicarmichaeli Debx. Debx.42 拼写错误木贼木贼 Equisetum hiemale L. Equisetum hyemale L.50 拼写错误毛诃子毗黎勒 Terminalia Terminalia belliricabillerica (Gaertn.) (Gaertn.) Roxb.Roxb.62 中国高等植石斛铁皮石斛 Dendrobium candidum Dendrobium officinale物13卷678Wall.ex Lindl. Kimura et Migo页 62 中国高等植石斛马鞭石斛 Dendrobium Dendrobium fimbriatum物13卷669fimbriatum Hook.页 Hook.var.oculatumHook.108 菜豆属改为赤小豆赤小豆 Phaseolus Vigna umbellata Ohwi豇豆属;中国calcaratus Roxb. et Ohashi高等植物7卷234页 108 菜豆属改为赤小豆赤豆 Phaseolus angularis Vigna angularis Ohwi豇豆属;中国Wight et Ohashi高等植物7卷234页 118 拼写错误吴茱萸吴茱萸 Evodia rutaecarpa Eu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Juss.) Benth.118 拼写错误吴茱萸石虎 Evodia rutaecarpa Euodia rutaecarpa(Juss.) Benth. (Juss.) Benth.var.officinalis var.officinalis(Dode) Huang (Dode) Huang118 拼写错误吴茱萸疏毛吴茱Evodia rutaecarpa Euodia rutaecarpa萸 (Juss.) (Juss.)Benth.var.bodinieri Benth.var.bodinieri(Dode) Huang (Dode) Huang127 中国高等植羌活宽叶羌活 Notopterygium Notopterygium物8卷576页 forbesii Boiss. franchetii H.de1Boiss.132 拼写错误附子乌头 Aconitum Aconitum carmichaeliicarmichaeli Debx. Debx.142 拼写错误苘麻子苘麻 Abutilon Abutilon theophrastitheophrastii Medic. Medic.143 拼写错误松花粉油松 Pinus tabulaeformis Pinus tabuliformisCarr. Carr.147 苦瓜属改为罗汉果罗汉果 Momordica Siraitia grosvenorii grosvenori Swingle (Swingle) C. Jeffrey 罗汉果属;中国高等植物5ex A. M. Lu et Z. Y.卷217页 Zhang158 拼写错误泽泻泽泻 Alisma orientalis Alisma orientale (Sam.) Juzep. (Sam.) Juzep.179 修订定名人; 韭菜子韭菜 Allium tuberosum Allium tuberosum 中国高等植Rottl. Rottl. ex Spreng.物13卷151页 180 修订定名人; 钩藤钩藤 Uncaria Uncaria rhynchophylla中国高等植rhynchophylla (Miq.) Miq.ex Havil.物10卷562(Miq.) Jacks.页 183 重楼云南重楼 Paris polyphylla 建议删除见附注Smithvar.yunnanensis(Franch.) H.-M.183 重楼七叶一枝Paris polyphylla Paris polyphylla 见附注花 Smith var.chinensis Smith(Franch.) Hara208 拼写错误通草通脱木 Tetrapanax Tetrapanax papyrifer papyriferus (Hook.) (Hook.) K. KochK. Koch228 拼写错误断血流风轮菜 Clinopodium Clinopodium chinense chinensis (Benth.) (Benth.) O. KuntzeO. Kuntze229 拼写错误淫羊藿淫羊藿 Epimedium Epimedium brevicornubrevicornum Maxim. Maxim.231 中国高等植续断川续断 Dipsacus asperoides Dipsacus asper物11卷113C. Y. Cheng et T. M. Wall.ex Henry页 Ai244 中国高等植蒲公英碱地蒲公Taraxacum sinicum Taraxacum物11卷770英 Kitag. borealisinense Kitam.页 260 拼写错误薤白薤 Allium chinensis G. Allium chinense G. Don Don236 拼写错误; 天山雪天山雪莲 Saussurea Saussurea involucrata中国高等植莲 involucrate (Kar.et (Kar.et Kir.)物11卷577Kir.) Sch. Bip. Sch.-Bip.页 47 拼写错误瓦松瓦松 Orostachys Orostachys fimbriatafimbriatus (Turcz.) (Turcz.) Berg.Berg.附注:由于七叶一枝花(也称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的种下有多个变种,且都作为药材重楼的基源,变种中包括《药典》05版记载的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 H.-M.及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 (Franch.) Hara,所以建议删除《药典》05版记载的云南重楼(变种)及七叶一枝花(变种),改为七叶一枝花(也称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从2010_2014年国内获批中药新药的治疗领域看中药研发方向

从2010_2014年国内获批中药新药的治疗领域看中药研发方向

Table 2 Declared periods of new drug in different
therapeutic fields
领域
平均申报周期/月
妇科
31.50
呼吸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
48.32 51.02
消化系统
53.16
心脑血管系统
62.65
准的治疗领域,妇科平均为 31.50 个月(约 2.6 年); 其次是呼吸系统,为 48.32 个月(约 4 年);其他领 域药物均在递交申请后,经过 51.02~62.65 个月(4~ 6 年)获得批准生产。而批准生产数量最多的心脑血 管药物所需时间最长,是最短申报周期的近 2 倍。 3.3 各治疗领域的主要疾病
收稿日期:2014-12-11 作者简介:张婧波(198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药研发项目管理。Tel: 18649100996 E-mail: 705zjb@ *通信作者 邢 花,女,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新药研发与医药政策及项目管理。Tel: 13504908295 E-mail: gsglxyxh@
期来看,妇科、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药物平均申报周期较短;从批准率来看,泌尿生殖系统、儿科为批准率较高的 2
个领域。由此推断心脑血管系统是中药研发的经典领域;泌尿生殖系统、儿科和妇科为中药新药研发较有前景的领域。
关键词:治疗领域;中药新药;研发方向;心脑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selecting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rend and direction of new drug in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MM). We sorted out the new drugs of CMM approved by the 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CFDA) during 2010—2014 through database retrieval, analyzed their indications, declared period and approval rates, then discuss and suggest the predominance of CMM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recent five years, among the new drugs of CMM approved by CFDA, their main indications are those for cardiovascular system, respiratory system, and urogenital system. The declared period from short to long is gynaecology system, respiratory system, and urogenital system. From the point of approval rates, urogential system and pediatric system are higher than others. Comprehensive the above three factors, we get that cardiovascular system is a classic indication for CMM; Urogenital system, pediatrics system and gynecologic system will be the potential fields for CM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therapeutic field; new drug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direc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rdiovascular system; urogenital syste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1 单因素区划 单因素区划是对影响中药资源分布和质量的某一生态环境要素进行区域划分。单因素区划可进一步划
分为: 气候区划、地形区划、土壤区划、水文区划、植被区划和自然灾害区划等。目前, 单因素区划方 面, 关于药用植物的气候适宜性的区划研究成果最多, 其他因素方面的区划成果较少。 ( 1) 气候区划。 基于气候要素的单因素性区划研究, 如对 定西地区黄 (红 ) 芪 [ 11] 、暗紫贝母 [ 12] 、四川乌头和 附子 [ 13] 、 苍术 [ 14] 、青蒿 [ 15] 、秦巴山区花果种子类中药材 [ 16] 等的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在相关研究中, 作者在分 析了药材的生长习性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的基础上, 确定了药材的最适宜区、一般适宜区和不适宜区。 ( 2) 地形区划。基于地形要素的单因素区划, 如张小波等 [ 17] 分析了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对 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并应用 G IS技术开展了基于地形的青蒿种植区域划分。 1 2 2 综合因素区划
离散点的测量数据转换为连续的数据曲面。主要应用 G IS的空间插值来实现, 其特点是只根据插值要素自 身的空间分布特征拟合生成函数方程, 方程中只包含自身的特征值和地理位置, 而不包含其它地理要素。
第 3期
张小波等: 中药区划研究进展
67
现阶段采用构建模板法对药材的适宜性评价和区划进行了大量研究, 如郭兰萍等 [ 25] 运用构建模板的 方法对苍术进行了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 郑小华等 [ 26 ] 运用该方法对中药产地的气候资源进行分析, 得到 陕南中草药种植气候生态区划图; 陈士林等 [ 27~ 29] 对黄芩、管花肉苁蓉、西洋参等药材的适宜性区划研究 等。
定性描述是在对中药资源分布情况进行实地调查 研究基础上进行的, 对于所研究药材及其生境特点、 生态条件等方面的辅助资料有限的情况下, 该方法较 为适用。由于该方法中定性的因素较多, 用定量的方
法对生态因素的研究较少, 若干重要界线的确定带有假定、推测的成分, 因此区划方案图较粗糙、准确性 较差,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生产实践的指导。
综合因素区划是在综合分析各单项因素的基础上, 对中药资源所在地的自然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和区域 划分。综合因素区划是今后中药生态区划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 1) 基于综合生态要素的评价研究, 如刘峻明 [ 18] 等在研究了青蒿的生物特性的情况下, 结合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建立了青蒿适生地分析综 合评价系统。 ( 2) 基于综合生态要素的生态适宜性区划, 如文山优质三七 [ 19] 、乌拉尔甘草 [ 20] 等的生态适 宜性区划研究。
张小波, 郭兰萍, 黄璐琦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 100700 )
摘 要 在分析过去中药区划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对中 药区划的类 型和研究 方法进行了 归纳和总 结。中药 区划类型, 按照区划对象可分为中药资源区划和外部环 境因素区划 。中药资源区 划按照区 划地域的大 小可 分为全国中药资源区划和地区中药资源区划, 外部环境因 素区划按照 区划要素 的构成可划 分为中药生 态区 划和中药生产区划。中药区划方法包括: 定性描述法、模 糊数学方 法、构建模板法、构 建模型 法和基 于遥 感图像的区划方法。 关键词 中药区划 区划类型 区划方法
中药生态区划是研究中药资源所在地的自然条件的空间分异规律, 并按照自然条件的空间分异规律对 其进行区域划分。主要以药用动植物所在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 以药用动植物的生境特征、药用动 植物与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为依据, 对药用动植物生存和有效成分积累有影响的自然条件, 根据其空间分 异规律进行区域划分。按区划要素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区划和综合因素区划。目前, 中药生态区划研究的 重点为单因素区划, 其中关于药用植物的气候适宜性的区划研究成果最多, 而关于药用动物、矿物资源以 及针对其它生态因子和综合因素进行的自然条件区划的研究成果较少。
全国中药资源区划是以全国范围内的中药资源和中药材生产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 从分析影响中药资 源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入手, 突出区划的地域性、综合性和宏观性 [ 3] ; 在查明中药资源 和中药材生产条件的基础上, 按照地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各地中药生产条件和特点的相对一致性, 进行 划分。如 ∀中国中药区划 # 将全国划分为 9个一级区和 38个二级区 [ 4] 。
第 3 1卷 , 第 3期 2 0 1 0 年 6月
中 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h inese Journa l o f A gricultura l R esources and R eg ional P lann ing
V ol 3 1, N o 2, pp64 69 June, 2010
区域农业
中药区划研究进展*
66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0 年
气候和地形等生态因素对青蒿生物量和青蒿素产量影响的基础上, 进行了广西青蒿生产适宜性区划研究。 目前, 还没有其他专门针对中药资源所在地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区划研究的相关文献。
2 中药区划的等级
中药区划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并具有一定等级的区划体系。不同类型的区划起着不同的作用, 各
第 3期
张小波等: 中药区划研究进展
65
1 1 2 省域中药资源区划 目前已有江苏、贵州、浙江等省进行了省域中药资源区划 [ 5~ 7] 。如在江苏省中药资源区划研究中, 把
江苏省中药资源共分 5个一级区、 14个二级区。在贵州的中药资源区域分布和区划中, 把贵州自然植被 区域划分为 8个植被区, 并对各植被区的中药资源区域分布进行了统计和介绍。 1 1 3 跨区域中药资源区划
3 2 模糊数学法
模糊数学法在中药区划中应用的原理是以某种药用动植物道地产区的生态因子为依据, 通过对不同地
区生态因子与道地产区生态因 子的相似程度的比较, 进而根 据相似程度来进行区划 的方法。如 濮社班 等 [ 23]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 以石柱县的气候因子为基础, 选择与黄连生物学特性有较大关系的气候生态因 子, 对我国黄连引种栽培进行区划。肖小河等 [ 13] 以四川乌头和附子的主产地 (绵阳和凉山 ) 的气候因子
1 3 中药生产区划 中药生产区划是在中药资源区划和中药生态区划的基础上, 研究中药资源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的空
间分异规律, 并按照社会经济条件的空间分异规律对其进行区域划分。主要以中药资源分布区的社会经济 条件为研究对象, 以分析研究不同地区中药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关系为主要内容, 综合研究不同社会经 济条件下对中药资源的空间差异性和变化规律的影响, 根据各要素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区域划分。从理论 上讲, 凡具有比较稳定的地域分异现象的一切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都可以进行区域划分。但是中药生产区 划中只能选择对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生产和流通等有显著影响, 而且又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的社会经 济条件进行区域划分, 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交 通运输等方面的区划。如张小波等 [ 21] 结合广西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 并在综合分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
构建模板法中大量的计算过程是由计算机来完成的, 并把区划结果以地图形的形式输出。该方法不但 能完成定性描述法、模糊数学方法的基本功能, 而且还能克服上述两种方法的不足, 增强了区划方案图的 准确性。由于大区域内的气候条件不但水平方向上有变化, 而且垂直方向上也有变化。因此, 利用空间插 值方法衍生出的曲面数据, 来代替真实的数据会存在一定误差, 应用插值数据进行区划时应根据区划区域 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对插值结果进行拟合和修正。如对气象数据的空间插值结果, 可以根据气象站 点的数字高程数据进行拟合和修正, 最终得到准确的面状气象数据。现有文献中应用该方法进行中药区划 时均未对插值结果进行拟合和修正。 3 4 构建模型法
为基础, 根据模糊集合论分别建立乌头、附子与气候要素的隶属函数模型, 综合评价了四川省乌头和附子 产地气候条件的生态适宜性, 并将四川划分为 3个乌头不同适宜区和 4个附子不同适宜区。
模糊数学方法适用于具有明确的道地产区、道地药材的生境特征已经明确的情况。模糊数学方法是对
定性描述方法的发展, 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区划方法的不足。但由于模糊数学方法运算较为复杂, 而且区划
结果仍然是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 因此区划方案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依然较差。
3 3 构建模板法
构建模板法 (或称数值分析法 ) 的原理是通过将区划范围内的点状数据转化为面状数据, 再以中药
材道地产区的生境特征为标准, 依据区域内生态条件与道地产区的相似程度进行区域划分。点状数据转换
为曲面数据的理论基础是, 空间上距离较近的点比距离较远的点其特征值具有更大的相似性即空间数据的 自相关性, 根据空间数据的自相关性, 可以利用已知样点的数据对任意未知点的数据进行预测 [ 24] , 并将
如长江三峡库区中药区划中将三峡库区的中草药资源划分为 4个一级中药分布区, 11个二级中药分 布小区 [ 8] 。在羌药资源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中, 将羌族地区的羌药资源, 按自然植被和生物气候垂直带, 划分为 5个带 [ 9] 。 1 1 4 县域中药资源区划
如贵州省习水县中药资源区划中把习水县划分为东北部低中山、中部低中山、中南部低中山、南部低 山等 5个区 [ 10 ] 。 1 2 中药生态区划
1 中药区划的类型
中药区划是以区域内的中药资源、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区划对象, 依据中药资源的地域分 异规律对其进行区域划分。按照不同的区划对象可把中药区划分为中药资源区划、中药生态区划和中药生 产区划。 1 1 中药资源区划
中药资源区划是以特定区域内所有中药资源为研究对象, 以中药资源所在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 地域分异为参考, 依据中药资源的地域分异规律对中药资源进行区域划分。中药资源区划按照区划地域的 大小, 可分为全国中药资源区划和地区中药资源区划。目前中药资源区划方面, 只有在第三次全国中药资 源普查时进行了全国中药资源区划, 而区域性中药资源区划研究成果较多。 1 1 1 全国中药资源区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