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区果树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合集下载

南京地区果树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南京地区果树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南京地区果树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南京地区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区。

在南京地区,果树产业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产业,给当地经济和农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贡献。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果树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加以重视和解决。

本文将对南京地区果树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1. 产业规模:南京地区的果树产业规模较大,种植面积广泛,主要种植的果树包括梨树、苹果树、桃树等。

据统计,南京地区的果树种植面积约为100万亩,年产量达到100万吨以上,是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2. 品种特色:南京地区的果树品种以当地适应性强的品种为主,如河套梨、黄河蜜桃等,这些品种在南京地区有着独特的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3. 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南京地区的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水果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对优质、绿色、有机水果的需求更加迫切,这为南京地区的果树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4. 技术支持:南京地区的果树产业在生产技术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支持,例如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方面都有相关的技术研究和推广。

但是整体来看,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南京地区果树产业存在的问题1. 品质和安全问题:由于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足,一些果品的品质和安全问题受到了质疑。

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病害感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南京地区果品的市场竞争力。

2. 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南京地区的果树产业中,以种植规模大但品种单一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样容易造成市场供求失衡,导致价格波动较大,农民的收益不稳定。

3. 产业链条短板:从生产到销售,南京地区果树产业的产业链条还不够完善,农民对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了解不足,导致了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4. 技术创新不足:南京地区果树产业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方面的创新不足,一些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无法得到有效应用,影响了果树产业的效益和发展。

江苏省果树设施栽培现状与发展对策

江苏省果树设施栽培现状与发展对策
( 荔省 农 业 科 学 院 园 艺研 究 所 . 苏南 京 2 o l 扛 江 1 o 4
摘 要 :rj 近 年 来 果 树 设 施 栽 培有 较 大 发 展 . 培 种 类 有 草 莓 、 萄 、 等 。 生 产 中 仍 存 在 种 植 面 积 不 大 、 fj省 = 栽 葡 桃 但 品种 结 构 不 合 理 、 施 结 构 差 、 培 技 术 不 到 位 等 问题 针 对 存 在 问题 提 出 了今 后 江 苏 省 果 树 设 施 栽 培 的 发 展 方 设 栽
占 8 。设 施 栽 培 生 产 上 采 用 的 品 种 较 多 . 由 于 0 且
我省 果树设 施 栽培分 布 较广 . 苏南 、 中和苏北 苏
被 福 日期 :o l 2 o 2 1
各地 设施 条件 和栽 培 习惯 不 同而选 用 了不 同 品种 ,

些 地 区 也 在 不 断 引 进 新 品 种 试 种 。 目前 生 产 上 采
轮 作 防病 效果 显 著 , 非 茄 科作 物 实行 3年以 与 上 轮作 。注 意 调节 好 棚 内温 湿 度 . 免 出 现 冷 凉环 避
… … ● … … … … … … … … … … … … … … …
目前我 省果 树设 施栽 培生 产上 . 除草 莓外 的其
… … … … … … ● … … … … … ● … … … ● '
3 2 选 用 无 病 种 子 厦 做 好 种 子 处 理 I 作 .
境. 适时 精 细定 植 茄 苗 , 止根 部 造 成伤 口 , 强 中 防 加 耕. 提高土 壤 的通透性 。 施增 施有机 肥 、 实 培育 壮苗 、
向 和相 应 措施 = 关 键 词 : 树 : 施 栽 培 ; 状 :发 展 对 策 果 设 现 中围分类号 : 68 ¥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果树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果树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果树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果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
意义。

以下是我对果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1. 科学种植,果树的选择和种植技术对产量和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建议农民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果树品种,合理进行植株
密度、施肥和灌溉管理,采用有机栽培或者绿色种植技术,以提高
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2. 技术培训,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组织果树种植技术培训班,
向果农普及先进的种植管理知识和技术,提高果农的种植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病虫害防治、采摘和贮藏等环节的技术要求。

3. 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议建立果树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
包括统一的种植标准、采摘标准、包装标准等,以确保果品的质量
和安全。

4. 加强品牌建设,鼓励果农成立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统
一包装、统一销售,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果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

5. 加大科研投入,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果树产业科研的投入,
培育新品种、新技术,提高果树的抗逆性和产量,推动果树产业的
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

6. 增加农业保险覆盖,鼓励果农购买农业保险,降低因自然灾
害等因素导致的收益损失,提高果农的种植积极性和风险承受能力。

7. 发展深加工产业,鼓励企业投资建设果品深加工厂,加工生
产果蔬饮料、果脯、果酱等系列产品,提高果农的附加值和市场竞
争力。

总的来说,果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果农共同
努力,通过科学种植、技术培训、标准化生产等措施,不断提升果
树产业的整体水平,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南京地区果树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南京地区果树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南京地区果树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1. 引言1.1 南京地区果树产业现状简介南京地区是中国果树产业的重要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果树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

南京地区的果树种植品种主要包括苹果、梨、桃、李子等,其中以苹果和梨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

南京地区的果树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产量逐年增加,品质也得到了提升,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南京地区的果树产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主要包括生产技术不够先进、果园管理不够规范、市场营销不够有效等方面。

这些问题影响了果树产业的发展和提升,亟需找到解决之道。

为推动南京地区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还需要加强市场营销策略,拓展果树产品的销售渠道,开拓新的市场。

南京地区的果树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只要加强技术研究和市场开拓,果树产业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更多机会。

2. 正文2.1 南京地区果树种植品种及产量分析南京地区的果树种植品种主要包括苹果、梨、桃等,其中苹果是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大的果树品种。

苹果栽培主要集中在南京市郊的农村地区,以南京市江宁区、六合区、高淳区等地较为集中。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优质品种的引进,南京地区的果树产量逐年增加,尤其是苹果产量在近几年有明显提升。

除苹果外,梨、桃等果树种植也有一定规模,但产量相较苹果来说较低。

南京地区的果树种植以水果采摘游玩为主要销售形式,吸引了不少城市居民前来体验采摘乐趣。

目前南京地区的果树产量虽然不断增加,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树病虫害防治不到位、种植结构单一、市场营销不畅等。

需要进一步加强果树种植管理,推广耐病、高产的新品种,提升果树产量和品质。

南京地区的果树种植品种主要以苹果、梨、桃等为主,产量逐年增加。

但仍需解决病虫害防治、种植结构单一等问题,以提升果树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2.2 南京地区果树产业存在的问题南京地区果树产业的品种单一化问题。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果树业是农业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果树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分析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果树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1. 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果树业的产业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一些传统的果树品种过多,而优质新品种的种植比例较低,导致市场上果实品质参差不齐,竞争力较弱。

2. 科技水平不高我国果树业的科技水平相对滞后,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导致产量和品质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效益。

3. 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些果农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和化肥过量,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安全性,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4. 市场营销渠道不畅我国果树业的市场营销渠道比较落后,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难度较大,导致产品滞销和价格波动较大,果农收入不稳定。

5. 品牌建设不足目前我国果树业缺乏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品牌建设不足导致了行业整体形象的不佳以及市场竞争力的较弱。

二、对策研究1. 优化产业结构针对果树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该引导果农转型更新,加大对优质新品种的推广和培育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优质丰产的果树品种,提高果树品质。

2. 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果树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引进先进的果树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升果树产量和品质。

3. 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果树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推动果树产业绿色生产,保障果实品质和安全,提升果树产业的社会形象。

4. 拓宽市场营销渠道鼓励果农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展果树产品的销售渠道,支持果农开展直接销售和电商销售,提升果农的销售渠道和市场竞争力。

5. 加强品牌建设加强对果树业品牌建设的支持,培育知名度高、品质优良的果树品牌,提升果树产业的整体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果树业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果树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我国果树业发展不平衡。

目前,我国南方农业条件适合水果树的种植,而北方农业条件适合果树的种植。

这导致南方水果供应过剩,而北方水果供应不足的问题。

对策: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调整农业结构,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果树种植的布局。

我国果树品种单一。

目前,我国果树主要种植的品种有限,以苹果、梨、桃等为主。

这导致市场供应不足且品种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水果的需求。

对策:加强果树品种的研究与推广,培育新的优质品种,提高品种的丰富性和市场竞争力。

果树病虫害防控困难。

果树病虫害对果树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而目前果树病虫害的防控仍然存在一定困难。

对策:加强果树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防控体系,推广绿色、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控技术,提高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

第四,果树产业链短板问题突出。

目前,我国果树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发展不平衡,农民的果树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果品加工水平不高,果品市场开发能力不足。

对策:加强果树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加强果品加工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提高果品的附加值。

加强果品市场开发,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果品的市场竞争力。

果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重视。

目前,果树产业存在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的问题,长期来看,这将对果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对策:加强果树产业的资源保护与环境治理,推动果树产业的绿色发展。

加强科研力量,推动果树种植和加工技术的创新,提高果树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将有助于推动果树业的稳定发展,实现果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果树产业存在问题和下步建议

乡村果树产业存在问题和下步建议

乡村果树产业存在问题和下步建议乡村果树产业存在问题和下步建议一、引言乡村果树产业一直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乡村果树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深入探讨乡村果树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下步建议。

二、问题分析(一)市场需求单一乡村果树产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市场需求单一。

传统的果树种植主要以供应乡村居民为主,市场需求较为有限,导致果树种植在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难以获得合理的收益。

由于市场需求单一,部分果树品种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种植农户难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导致种植积极性不高。

(二)技术水平落后乡村果树产业的第二个问题是技术水平落后。

传统的果树种植模式和管理手段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种植技术,直接影响了果树产业的效益和质量。

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也制约了果树产业的发展。

(三)生产环境恶劣乡村果树产业的第三个问题是生产环境恶劣。

部分果树产区存在土壤退化、病虫害频发、自然灾害频繁等问题,给果树的生长和发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果树产业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

三、下步建议(一)多元化市场需求针对果树产业市场需求单一的问题,应该引导果农多元化种植,培育多元化的果品品种,提高果树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需求前景广阔的情况下,适当调整果树种植结构,提高果农的种植积极性。

(二)加强科技创新乡村果树产业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广适应当地的果树种植技术,并引进先进的种植管理手段,提高果树产业的生产效益和质量,在减轻果农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果树产业的竞争力。

(三)改善生产环境针对乡村果树产业生产环境恶劣的问题,应该加强土壤改良,强化病虫害防治,加强自然灾害防范,改善果树的生长环境,提高果树的抗逆性,增加果树的产量。

四、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乡村果树产业存在市场需求单一、技术水平落后、生产环境恶劣等问题,而应对这些问题的下步建议主要包括多元化市场需求、加强科技创新和改善生产环境。

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对策

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对策

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对策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果树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年产值约1万亿元,从业人口1亿人左右,果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人均果品占有量达195kg。

目前,我国已成为果树产业第一大国,果品贸易在世界果品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对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持具有特别的意义。

当前,我国水果面积和产量居前6位的树种分别是柑橘、苹果、梨、桃、葡萄和香蕉,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种植业中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仅次于粮食、蔬菜,排在第3位。

果业在保障食物安全、生态安全、人民健康、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产业现状种植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增据国家农业统计发布数据,2019年园林水果(不包括西瓜、甜瓜、草莓等瓜果类,核桃、板栗、榛等干果类)面积1227.67万hm2,年产量为1.90亿t,分别比2015年增长9.5%、17.5%。

其中柑橘种植面积为261.73万hm2、产量为4584.54万t,分别比2015年增长17.4%、26.7%;苹果种植面积为197.81万hm2、产量为4242.54万t,种植面积比2015年下降0.2%,产量比2015年增长9.1%;梨种植面积为94.07万hm2、产量为1731.35万t,分别比2015年下降3.4%、4.8%;葡萄种植面积为72.62万hm2、产量为 1419.54万t,分别比2015年增长1.4%、7.8%;香蕉种植面积为33.03万hm2、产量为1165.57万t,种植面积比2015年下降7.1%,产量比2015年增长9.7%。

主要果树产业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2002年及2008年国家实施苹果、柑橘和梨等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以来,主要果树优势生产区域基本形成,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如苹果产业布局主要为环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优势区,两大产区2018年苹果种植面积分别占我国苹果总面积的26.9%、57.2%,产量分别占我国苹果总产量的36.0%、53.0%,生产集中度在85%以上;西南冷凉高地和新疆2个特色产区2018年苹果种植面积分别占我国苹果总面积的5.9%、3.4%,产量分别占我国苹果总产量的4.1%、4.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地区果树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作者:童晓利韩金龙郭成宝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9年第08期摘要通过对南京地区果树生产现状的调研,分析南京地区果树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与适度发展、果树新品种引进与种苗体系建设、现代果园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政府扶持与科技服务和建立健全市场体系等5个方面的建议,为南京果树产业深层次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果树产业;现状;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08-0248-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8.065Abstract To offer scientific support and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the profound development of fruit industry in Nanjing,an 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fruits production in Nanjing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fruits production.Then,five reasonable proposals related to the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moderate development,the introduction of fruits seedlings and establishment of fruits seedling system,production technique extension of modern fruits industry,and government suppor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as well as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ng of market system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 Fruit industry;Current situation;Problems;Proposal南京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地区,江苏省西南部,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东),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节点城市。

地貌特征属宁镇扬丘陵地区,以低山缓岗为主,低山占土地总面积的3.5%,丘陵占4.3%,岗地占53%,平原、洼地及河流湖泊占39.2%;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常年平均降雨117 d,平均降雨量1 106.5 mm,相对湿度76%,无霜期237 d,年平均温度15.4 ℃,年极端气温最高39.7 ℃,最低-13.1 ℃。

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土壤特征与城市定位等因素,为南京果树产业发展提供了较优越的生产条件和发展前景[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需求量日益增多,南京果树发展势头较好,种植品种达20多个,主要栽培品种有桃、梨和葡萄,其次为梅、蓝莓、柿、猕猴桃、枇杷和板栗,零星栽培品种有李、杏、樱桃、石榴、柑桔、无花果、银杏、苹果等,果树种类不断增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栽培方式不断创新,产量与效益不断提高。

南京果树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产业发展在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南京都市农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尚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2]。

现将南京地区果树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 发展现状1.1 传统果树栽培品种面积大且效益高2017年南京果树面积为1.21万hm2,其中桃、梨和葡萄占果树面积的60.8%,桃面积0.38万hm2,梨0.15万hm2,葡萄面积0.20万hm2;总产量为12.15万t,总产值为11.37万元;露地栽培面积为0.71万hm2,设施栽培面积为0.50万hm2,主要品种梨、桃、葡萄设施栽培面积为0.4万hm2,占设施栽培面积的79.42%。

1.2 特色果树品种发展势头看好随着南京都市农业的发展,市民对果品多样化的要求与日俱增,樱桃、猕猴桃、甜柿、石榴、枇杷、板栗和无花果等特色果品需求不断增多。

2017年,特色果树面积比上年增加近253 hm2,总产值增加为122万元,而梨、桃、葡萄面积增加103 hm2,总产值增加3 598.56万元。

1.3 区域特色明显,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果树面积和产量的增加,全市各区果树特色发展定位明显。

(1)葡萄。

江宁区果品生产主要是以葡萄为主,辅之以桃、梨、李、蓝莓等其他鲜果生产。

全区葡萄面积现有467 hm2,平均产值达15万元/hm2以上,吸纳了许多社会富裕劳动力,扩大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2)桃。

具有代表性的是汤山宁西社区种植的10多hm2无锡水蜜桃;其他油桃、黄桃等品种在淳化、湖熟、禄口、横溪等街道都有广泛种植,面积超过200 hm2。

(3)梨。

规模种植有一定影响的是湖熟商桥社区金陵脆梨,面积7.07 hm2,已经挂果,逐渐进入丰产期,产量控制在3万kg/hm2左右。

浦口区重点发展优质桃和葡萄产业,其中桃树新品种有:雨花露、重冠大白桃、黄山早露等;葡萄新品种有:夏黑、阳光玫瑰、金田玫瑰、醉金香等。

盘城街道“滁河湾”牌葡萄被评为江苏名牌农产品。

六合区着重培育桃、梨、草莓等优势果品以及猕猴桃、薄壳山核桃、石榴等特色果品;溧水區“五莓(梅)”种植面积达2 440 hm2,其中草莓580 hm2、蓝莓880 hm2、青梅360 hm2、黑莓533 hm2、杨梅87 hm2。

2017年底“五莓(梅)”鲜果产量2.21万t。

其中:草莓1.09万t、蓝莓0.32万t、青梅0.16万t、黑莓0.59万t、杨梅0.05万t。

鲜果销售收入3.72亿元,其中草莓2.6亿元、蓝莓0.71亿元、青梅0.12亿元、黑莓0.16亿元、杨梅0.08亿元。

拥有中亮、龙力佳等4家龙头果品加工企业,加工产值达2亿多元。

“五莓(梅)”产业已成为溧水特色农业的一张名片,成为农业的主导产业。

1.4 创建一批名优水果品牌2016年被列入南京名牌产品的果树生产公司或者合作社有9家:南京龙力佳农业有限公司的“龙力佳”青脆梅、南京浦口区盘城葡萄合作社“滁河湾”、建邺区江心洲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的“江心雨露”葡萄、南京中亮有机蔬果食品公司的“中亮”黑莓蓝莓果汁、南京禾秀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南京瑶田园艺发展有限公司的“宁高”和“瑶田”梨、江苏大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快果”黄玉梨、南京绿航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绿轩”猕猴桃,其中溧水黑莓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此外,一批注册商标有代表性的即江宁区汤山宁西社区无锡水蜜桃,“汤山红”、“云桃仙谷”品牌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谷里13.3 hm2农汇谷“富兰特”蓝莓、浦口区盘城街道“滁河湾”牌葡萄被评为江苏名牌农产品;栖霞区八卦洲街道的派缘葡萄等都为南京都市农业发展增添亮点。

1.5 新品种与新技术推广应用近年来,通过大力推广果树新品种、绿色防控、设施栽培、标准化栽培、肥水一体化等一大批新技术,极大的提高了南京果品生产质量和档次。

桃树新品种有:雨花露、重冠大白桃、黄山早露、锦绣黄桃等;葡萄新品种有:夏黑、阳光玫瑰、金田玫瑰、醉金香等;梨栽培品种:黄冠,翠冠,苏翠1、2号等。

栽培方式由过去的露地栽培不断转为设施栽培,主要设施为大棚、连栋温室和架式[3];栖霞区八卦洲街道是南京农业嘉年华的主办地,其葡萄限根栽培面积达20 hm2、草莓架式栽培面积达2 hm2,为广大市民展示了农业最新技术与栽培模式,满足了市民的观光休闲采摘需求,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的致富途径。

2 存在问题2.1 缺乏科學引领,发展后劲不足近年来,南京果园面积不断增加,但规划性不强。

现有果园主要集中在示范园区或者城市近郊,在果园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缺乏合理规划、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等科学论证,有些地区种植果树不是本地农民而是浙江、安徽等地农民来南京承包土地经营。

再加上南京果园主要集中在丘陵山区,土层浅,土壤瘠薄,主要灌溉方式落后,水分利用率低,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发展后劲不足。

2.2 品种搭配不合理,配套技术跟不上南京地区果树栽培主栽品种以桃、梨和葡萄为主,在上市期、品质、产量与效益上都存在发展不平衡,特色果品如樱桃、石榴、鲜食枣、枇杷、无花果等适宜采摘的小水果种植比例失调,规模种植的果品与国内主产区的供应期相吻合,造成价格和品质都没有市场竞争力。

南京地处长江流域,夏季雨水较多,而大部分果树种植户忽视避雨和设施栽培,不利于果树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2.3 机械化程度低下,难于产业提升虽然果树产业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组织,但均是从事果树种植生产,果品储藏、保鲜和深加工企业甚少,产业结构单一,全市的果树生产目前还是以农户个体为主。

这种模式较难实行产业化经营,很难实行标准化安全生产,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容易出现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不高的问题。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越来越少。

据2016年南京市农村从业人员情况调查,乡村从业人员116.97万人,其中从事农业人数17.86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5.27%;而从事工业人数为36.65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3.33%。

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下,新型农民培育显得十分迫切,现有生产者的自身素质、年龄、文化程度等,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2.4 科技支撑能力不够,难于高效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水稻、小麦、油菜等传统农业生产占主导地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传统的种植业比例逐年缩小,逐步转入以园艺蔬菜为主的高效农业。

这些新型产业在布局、品种、技术服务等方面远远不能和传统农业相比,虽然后期也有合作社、公司、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但不能满足果树产业现代发展的要求。

有些果园或者果农为了追求较高的经济价值,盲目引种,技术上依靠外地苗农、农药和化肥供应商给以指导,造成市场上品种混乱、有的品种结果迟或者不结果、质量次、产量低等许多问题,制约了果树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2.5 产后加工薄弱,产业化水平低主要表现在果品深加工能力不强、知名品牌不多、销售渠道落后。

由于果树经营分散、规模不大、机械化水平不高,造成生产成本高,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合作社、家庭农场,但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产品处于初级阶段,精深加工能力弱、果品加工企业少,全市仅江宁区、溧水区和六合区有果品冷藏设备,储藏总量为1万t左右,果品加工如果酒、罐头、蜜饯等5 000余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