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八)文科数学-双向细目表

合集下载

最新推荐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双向细目表(定稿)

最新推荐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双向细目表(定稿)
分项细目
了解
(识记)
理解
掌握
应用
综合





公理1

A
0.95
公理2

A
0.9
公理3

A
0.85
公理4

A
0.85
等角定理

A
0.8
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A、B、C
0.8
3
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A、B、C
0.8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A、B、C
0.8
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A、B、C
0.8
1
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秦九韶算法

B
0.8
进位制

B
0.65


简单随机抽样

A
0.95
抽签法

A
0.95
随机数法

A
0.9
系统抽样

AC
0.7
1
分层抽样

B
0.88
频率分布

BC
0.7
总体密度曲线

A
0.95
茎叶图

BC
0.8
1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B
0.8
标准差与方差

AC
0.75
1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

A
0.8
1
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分项细目
了解
(识记)
理解
掌握
应用

全国数学双向细目表

全国数学双向细目表

考试内容能力层次高考要求07年理解有关集合的概念和意义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全特称命题的否定理解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映射与函数理解有关概念抽象函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单调性的方法二次函数掌握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掌握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函数的图象理解有关概念,利用特值、单调、周期、奇偶判断零点与方程理解有关概念,会求零点区间、个数利用函数知识解应用题掌握应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难度问题函数的综合问题掌握综合运用函数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推理与证明数列的概念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概念全国高考数学(新课标)知识双掌握由Sn求an的公式掌握能利用函数的奇偶性与图象的对称性的关系描述函数图象14(二次函数是偶函数求字母)函数的定义域·解析式·值域掌握有关概念集合与集合运算掌握有关术语和符号,能正确地表示出一些简单的集合1(不等式)函数的奇偶性等比数列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6(等比性质)掌握差比裂项求和三角函数概念公式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用三角函数线表示正弦、余弦和正切;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和差倍公式掌握通过公式的推导,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9(二倍角、和差公式约分,含π/4的)求值图象与性质掌握会用三角函数线画正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由诱导公式画余弦函数的图象;理解它们的性质;会用"五点法"3(一个半周期闭区间上图象)用"五点法"画函数y=Asin(ωx+Φ)的简图图象变换掌握利用三角知识求范围最值掌握运用所学三角知识解决实际问题A 、ω、Φ的物理意义y=Asin(ωx+Φ)的图象三角最值及综合应用掌握数列的综合应用理解掌握有关概念及解决实际问题等差数列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16(基本量求d )了解共线向量,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理解向量,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平面向量的坐标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实数与向量的积,向量加法与减法,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4(线性运算的坐标表示)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等问题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向量垂直的条件向量综合掌握综合不等式的概念性质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证明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均值不等式掌握并会简单的应用;解不等式掌握二次不等式、简单的分式不等式的解法掌握简单的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直线方程及位置关系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掌握两点斜率公式:一点和斜率求出直线方程的方法;点斜式、两点式和一般式,熟练求出直线方程.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成的角、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条直线的位直关系了解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线性规划的意义掌握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向量、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数量积正余弦定理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17(实际测量,用字母表示)线性规化不等式的应用灵活运用有关概念绝对值不等式理解不等式|a+b|≤|a|+|b|圆与圆理解16(外切)直线与圆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1(交点个数,结合向量共线类似椭圆问题)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理解椭圆的定义、概念双曲线了解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13(几何性质应用求离心率)抛物线了解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7(从坐标考抛物线定义)轨迹方程了解直线与圆锥曲线掌握综合综合应用熟练掌握综合线面、面面平行线面、面面垂直18(面面垂直化为线面垂直,存在问题)三视图掌握三视图8(体积)体积计算了解会求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会处理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问题8,11了解球的概念11(球内接三棱锥)掌握球的性质、表面积、体积公式,球面距离综合圆的方程球椭圆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算法初步掌握程序框图5(求和)古典概型掌握计算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和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20(1)几何概型了解计算几何概型概率20(2)了解独立性检验了解线性回归的方法简单应用了解茎叶图掌握频率分布直方图抽样导数概念运算掌握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的定义和导数的几何意义;基本导数公式;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会求某些简单函数的导数;掌握导数求切线10导数应用了解可导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数的关系;可导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19掌握平均数与方差计算12统计掌握会求一些实际问题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9掌握导数证明不等式、恒成立了解复数的有关概念及复数的代数表示和几何意义掌握运算法则,能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15说明21题必考有选修选考复数08年09年10年11年12年备注4(全特称命题的真假)321(2)(二次函数最值及解含参二次不等式)11(指对都有的不等式)12(画图象求最值)12(综合周期、奇偶绝对值画图求交点个数)11(指对都有的不等式)10(求零点区间)18(1)9(奇偶与指数不等式结合)12(图象与对数运算结合)知识双向细目表(文史类)1(绝对值不等式与有限集)1(有限集)316(奇偶性求和)1(不等式)1(有限集)1(不等式)8(和与项的比)1517(1)14(由和求公比)7(用到定义)11(二倍角化为二次函数求最值)17(1)107、11(用到)17(1)6(由定义得解析式并判断图象)11(单调区间、对称轴)16(由图象求ω、Φ进而求值)9(由图象求ω、Φ)12(求和)8(性质应用)17(求完通项、和后求和最值)17(2)13(通项应用)9(共线条件)2(用数量积坐标运算求夹角)5(由垂直求字母)7(由垂直求字母)13(由垂直求字母,非坐标)7(二次不等式解法,三个范围公共解)21(2)(讨论解含参二次不等式)20(斜率取值范围,化为不等式问题)10(线段点到原点距离)61114520(1)(1次比2次型不等式求范围)17(2)17(实际测量求值)16(解三角形求线段长)15(解三角形后求面积)17(2)20(2)(分成弧的比)20(2)(结合OA、OB垂直类似椭圆问题)20(1)由定义性质求方程20(1)椭圆定义4(离心率)42(直接求焦距)5(渐近线求离心率)1014(弦中点求抛物线方程)4(知切点求切线)9(定义应用求距离)10(用到)20(2)(切线方程)20(2)代入法求轨迹并讨论什么曲线16(求交点与原点组成三角形面积)20(2)(弦长问题)12(平行垂直判断)1812(平行垂直判断)18(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面面垂直转化,求体积)18(1)1819(1)1811(三视图求全面积)1587(三视图求体积)1818(2)19(2)14(球内接正六棱柱求球的体积)7(知内接长方体求表面积)16(球中直角三角形)18(由直观图得三视图计算体积,证线面平行)9(平行、垂直,体积计算)5(求关于直线对称的圆)13(求圆的方程)20(1)(由三点定方程)20(1)(结合抛物线条件求圆的方6(三数输出最大)10(条件结构)56(图的含义)19(2)14(估计古典概型)618(2)19(2)3(散点图观察正负相关)3(相关系数的理解)16(说明直观含义)19(2)(画图并由图估计平均数)19(1)(分层抽样人数)19(1)(估计比例)(3)(用分层更好)421(切线求字母,切线与定直线围成面积)1321(1)(切线求字母)13(知切点求切线)21(1)(2)(恒成立求字母范围)21(1)(求极值)21(1)(单调区间)19(1)。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一、试卷编制的具体步骤1、进行总体构思,确定试卷的目标要求明确考试的目的(为什么考)和性质:是期前预备性(摸底、预测、分组)的,或者是期中形成性(诊断、激励)的,还是期末总结性(评定)的;根据考试目的确定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合格标准)。

2、拟订命题计划,设计多项细目表命题计划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二是规定试卷中试题的分布,即具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和所占比例。

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考试目的、性质与要求,设计好试卷多项细目表,这是试卷编制的依据。

3、选择题型,实施编制4、编选和审查试题,组编试卷5、检查、修改、试做、复核、调整、编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二、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目前在“学习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细、明确地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案例2:高三月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学2010届高中教学质量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理科)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目的:检查前一阶段复习效果考试范围: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必修3和选修2-3中的概率和统计、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选修4-1极坐标和参数方程。

高中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高中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4
0.8
恒成立

选择8
4
0.75
函数概念(多选)

选偶性

选择10
4
0.45
指数运算

填空11
4
0.9
复合函数

填空12
4
0.8
分数指数幂

填空13
4
0.8
最值应用问题

填空14
4
0.6
定义运算

填空15
4
0.4
集合简单运算

解答16
15
0.85
函数最值、单调

解答17
15
0.8
集合运算

解答18
15
0.7
函数性质、图像

解答19
15
0.5
函数性质简单运用

解答20
15
0.47
函数性质综合运用

解答21
15
0.35
能力考查目标说明:
1、识记:对知识的记忆和辨识;
2、理解:对知识、原理、概念、方法的领会判断及简单应用;
3、应用:在识记、理解的基础上,对相对单一的知识、原理、概念、方法、规律进行推理、加工并做出判断、得出结论;
4、分析与综合:对明确的多方面、多层次的知识、原理、概念、方法、规律、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加工并得出结论、做出明确阐述;
5、创造性应用:调用已有的各方面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设定的目标和问题。
检测双向细目表
高级数学学科命题人审核人
检测内容(考点)
能力考查目标
题型
题号
分值
设计难度

最新推荐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双向细目表(定稿)

最新推荐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双向细目表(定稿)

最新推荐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双向细目表(定稿)最新的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双向细目表包括集合的含义、表示和基本关系、空集的概念、并集、交集、补集、函数的概念、定义域、表示法、解析式、分段函数、映射、单调性、值域、奇偶性、图象、抽象函数、根式、指数幂的运算等知识点。

要求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应用、综合和理解,包括识记、填空和解答题型。

五年的高考考试频数为0.7至1,难度在0.6至0.95之间。

基本初等函数包括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要掌握它们的概念、性质、图象以及特殊点等内容。

此外,还要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以及根据具体函数的突象判断相应方程解的情况。

对于几何学,要了解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球和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空间几何体的投影研究空间几何体的投影,包括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掌握三视图的画法,能够根据给定的图形画出其三视图。

理解主观图的画法,能够根据给定的图形画出其主观图。

了解平面图与直观图面积的关系,能够根据给定的图形计算其面积。

掌握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根据给定的图形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

理解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根据给定的半径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

了解几何体内切球和外接球的问题,能够根据给定的图形计算其内切球和外接球的半径。

空间几何体的投影是几何学中的重要内容,包括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掌握三视图的画法,可以根据给定的图形画出其三视图。

此外,理解主观图的画法,能够根据给定的图形画出其主观图。

在计算面积方面,需要了解平面图与直观图面积的关系,并能够根据给定的图形计算其面积。

在计算体积和表面积方面,需要掌握棱柱、棱锥、棱台的计算方法,以及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此外,需要了解几何体内切球和外接球的问题,能够根据给定的图形计算其内切球和外接球的半径。

本文介绍了数学必修三中的两个知识点:圆的方程和算法概念,以及一个统计学知识点。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一、试卷编制的具体步骤1、进行总体构思,确定试卷的目标要求明确考试的目的(为什么考)和性质:是期前预备性(摸底、预测、分组)的,或者是期中形成性(评定)的;根据考试目的确定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合格标准)。

2、拟订命题计划,设计多项细目表命题计划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和所占比例。

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考试目的、性质与要求,设计好试卷多项细目表,这是3、选择题型,实施编制4、编选和审查试题,组编试卷5、检查、修改、试做、复核、调整、编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二、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价”六种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案例2:高三月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学2010届高中教学质量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理科)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目的:检查前一阶段复习效果考试范围: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必修3和选修2-3中的概率和统计、排列组合、二程。

命题计划:按照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科试卷的试题类型、试卷结构组配试卷;试卷中试题为第一建议:为了把握好试题方向,所命试题要以近两年的高考原题为参考依据,但是,为了考试公平,过四分之一,可以适当改编,或从各地模拟题中选择,还可以从教材中选择或改编题目。

高三质量检查数学(文科)命题双向细目表

高三质量检查数学(文科)命题双向细目表
必修5
线性规划
运算求解能力
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
0.70
16
填空题
4
必修1
对数运算
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
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
0.35
17
解答题
12
必修4
三角函数
运算求解能力
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
0.75
18
解答题
12
必修3
概率与统计
数据处理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应用意识、运算求解能力
14
必修1
选修1-1
函数与导数
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
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
0.30
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的比例=4:4:2整卷预期难度0.6
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
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
0.50
12
选择题
5
必修1
必修4
集合、平面向量
推理论证能力、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化归与转化思想0.源自013填空题4
必修5
解三角形
运算求解能力
化归与转化思想
0.75
14
填空题
4
必修3
算法初步
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
化归与转化思想
0.70
15
填空题
4
化归与转化思想
0.60
19
解答题
12
必修2
立体几何
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运算求解能力
化归与转化思想
0.50
20
解答题
12
必修5
应用题(数列)
运算求解能力、应用意识

高考文科数学双向细目表

高考文科数学双向细目表

证明过程 解决最值问题
√ √
命题的概念

命题及其关系
常用基本逻辑用语
命题及其关系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常用基本逻辑用语
简单的逻辑连接 词
全称量词与 存在量词
充分、必要、充要条件 或、且、非 全称量词 存在量词
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 √
√ √
实际背景

椭圆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
简单性质
圆锥曲线与方程

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空间直角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算法的含义、 算法的含义与思想

算法初步
程序框图 基本算法语句
随机抽样
顺 输序 入、 、条 输件 出分 、支 赋、 值循 、环 条逻 件辑 、结 循构 环语
句 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

√ √
样本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 、折线图

三角恒等变换
积化和差、和差化积 半角公式
√ √
解三角形
正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应用
三角形度量问题
数列的概念 与简单的表示法
数列的概念 列表、图像、通项公式表示法 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函数
√ √ √
等差数列的概念

数列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概念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生活中的优化问 题
合情推理与 演绎推理
函数的最值 实际问题 归纳和类比推理 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
√ √ √
推理与证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Ⅱ两卷合计150分,全卷易、中、难之比为7:2:1




达成
目标
优秀率
及格率
平均分
5%±3%
70%±5%
98±5
1.着重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突出基本初等函数、导数及应用、立体几何、三角函数。
3.及时反馈学生本阶段复习效果相关信息,指导下一阶段的复习,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必修
解三角形
解答题


必修
棱锥、直线与平面垂直、体积
解答题


必修、
函数,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
解答题
(Ⅰ)易
(Ⅱ)中

必修、选修一
直线与圆、双曲线
解答题


选修一
导数及其应用
解答题
(Ⅰ)易
(Ⅱ)中

选修一
几何证明选讲
解答题



选修一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解答题中Biblioteka 分选修一不等式选讲
解答题


合计
150分
云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双向细目表
文科数学
题号
涉及模块
试题考点内容
题型
难度
分值
备注
必修
集合
选择题


I卷合计60分
选修一
复数
选择题


必修
不等式性质
选择题


必修
分段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选择题


必修、必修
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与垂直、充要条件
选择题


必修
三视图
选择题


必修、必修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随机抽样
选择题


必须
三角函数化简与求值
选择题


必修
线性规划
选择题


必修
程序框图、数列求和
选择题


选修一
抛物线方程及性质
选择题


必修、选修一
函数性质、导数、不等式
选择题


必修
古典概型
填空题


Ⅱ卷合计90分
必修
平面向量
填空题


必修
几何体的体积
填空题


必修
数列
填空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