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铁路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铁路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学会( C) A I 规定 : “ 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 ,
其 尺寸之大 ,必须要求解 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 的 体积变形问题 ,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 ,可以理解
由于 国内外对大体积混凝 土并 没有统一 的定 义 ,因此在实际工程 中主要 以混凝土结构物 的截
面尺寸 的大小来判断是否大体积 混凝土结构 的现
l 大体 积混凝土 的定义
什么是大体积混凝土? 目前 国内外的定义也
不尽相 同。日本建筑学会标准( S 5规定 : “ J S) A 结 凝 土 内部 的最 高温 度 与外界气 温 之差预 计超 过 2 ℃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5 。美国混凝土
从上述 国外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可知 :大 体积混凝土是 由在混 凝土浇筑的时候是否会产 生
2 混凝 土的收 缩 . 2
混凝土在空气 中硬结时体积减小 的现象称为 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不受外力 的情况下 的这种 自发变形 ,受 到外 部约 束时 ( 承条件 、钢筋 支
凝土 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 的混凝土结构就属 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等) ,将 在混凝土 中产生拉 应力 ,使得混 凝土开 裂 。引起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有塑性 收缩 、干燥收
针对性的分析 和探讨 ,并从设 计及施工两方面提 出了防止裂缝的主要的技 术措施。
【 关键词】 铁路 桥 梁
大体积混凝土
温度 应 力 裂缝
原 因 控制
目前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 内温度应力 与裂缝 控制 的研究也多集 中在水利工程 中的大坝、高层 建筑 的深基础底板 。而对于铁路桥梁中大体积混 凝土的裂缝 的研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随着高 墩大跨铁路桥梁越来越普遍 ,相应的大体积混凝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水利建设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比较多,混凝土重力坝、大型船闸、混凝土挡墙等建筑物,虽然设计时都分成好多块,但每一块都仍然有几百方,甚至上千方混凝土。

工程实践证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度较大,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机率较多,稍有差错,将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为了提高工程质量,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我们一定要减少和控制裂缝的的出现。

从裂缝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到,混凝土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之所以开裂,主要是混凝土所承受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的结果。

因此为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就必须从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强度性能和降低拉应力(特别是温度应力)这两方面综合考虑。

抗拉强度主要决定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及组成材料,要保证抗拉强度关键在于原材料的优选和配合比的优化(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已经确定),由于混凝土选用地材,从经济角度来考虑,原材料优化的空间相对较小,所以降低拉应力是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有效途径。

而降低拉应力主要通过减少温度应力和沉缩应力来控制温度裂缝和沉缩裂缝。

一、温度裂缝1、温度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较大引起的。

在混凝土结构硬化期间,水泥释放大量的水化热,如果散热不及时,内部温度就会不断上升,使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变大。

混凝土内部膨胀高于外部,此时混凝土表面将受到很大的拉应力,而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强度很低,因而出现温度裂缝。

这种温度应力一般在表面处较大,离开表面就很快减弱,因此裂缝只在接近表面的范围内发生,表面层以下结构仍保持完整。

二是由于结构温差较大,受到外界的约束引起的,当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在约束地基(例如桩基)上时,又没有采取特殊措施降低、放松或取消约束,或根本无法消除约束,则易发生深度、甚至是贯穿的温度裂缝。

2、温度裂缝形成的过程:一般(认为)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初期裂缝—就是在混凝土浇筑的升温期。

由于水化热,混凝土浇筑后2~3天内温度急剧上升,内热外冷引起的“约束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引起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摘要:文章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提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形成原因;控制措施cause cracks in mass concrete analysis and control measureschen whoyangjia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mation of cracks in mass concrete reasons for making a big volume of concrete crack control measures.keywords: concrete; cracks; causes; control measures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1.1温度裂缝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 混凝土将发生变形, 若变形遭到约束, 则在结构内将产生应力, 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产生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混凝土的内部因素,主要是由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 二是混凝土的外部因素, 主要是结构的外部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约束, 阻止混凝土收缩变形, 从而产生温度应力, 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极限抗拉强度时, 即会出现温度裂缝。

1. 2收缩裂缝影响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品种以及施工工艺、养护条件和外界环境等。

水泥标号越低,单位体积用量越大, 磨细度越大, 则混凝土收缩越大, 发生收缩时间越长; 骨料粒径越大收缩越小,含水量越大收缩越大; 用水量越大, 水灰比越高,收缩越大; 外掺剂保水性越好, 收缩越小; 养护时湿度越高、气温越低、养护时间越长, 收缩越小, 蒸汽养护与自然养护收缩小; 大气中湿度小、空气干燥、温度高、风速大, 收缩越快等。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类型及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主要包括干燥收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自身收缩裂缝、安定性裂缝、温差裂缝、碳化收缩裂缝等。

1.收缩裂缝。

影响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因素主要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水泥用量及水泥品种。

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混凝土收缩就越大。

水泥品种对干缩量及收缩量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的收缩量较小。

自身收缩是混凝土收缩的一个主要来源。

自身收缩主要发生在混凝土拌合后的初期。

塑性收缩也是大体积混凝土收缩一个主要来源。

出现裂缝以后,混凝土体内的水分蒸发进一步加快,于是裂缝迅速扩展。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及早覆盖养生。

2.温差裂缝。

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差过大会产生裂缝。

温差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

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更易发生此类裂缝。

温差的产生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混凝土浇筑初期,这一阶段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形成内外温差并导致混凝土开裂,这种裂缝一般产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第3天(升温阶段)。

另一种是在拆模前后,这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下降很快,从而导致裂缝产生。

第三种情况是当混凝土内部温度高达峰值后,热量逐渐散发而达到使用温度或最低温度,它们与最高温度的差值即内部温差。

这三种温差都会产生裂缝,但最严重的是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

3.安定性裂缝。

安定性裂缝表现为龟裂,主要是由于水泥安定性不合格而引起。

二、裂缝的防治措施1.设计措施。

(1)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采用“三低(低砂率、低坍落度、低水胶比)二掺(掺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引气剂)一高(高粉煤灰掺量)”的设计准则,生产出“高强、高韧性、中弹、低热和高抗拉值”的抗裂混凝土。

(2)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

应采用小直径、小间距的配筋方式,全截面的配筋率应在0.3%~0.5%。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分析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分析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分析桥梁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温度变化:混凝土是一种热胀冷缩的材料,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混凝土会产生体
积变化,导致裂缝产生。

2. 干缩变形: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分会逐渐从混凝土中蒸发,导致混凝土体积
收缩,如果没有采取措施控制干缩变形,就会产生裂缝。

3. 荷载作用:桥梁承受车辆荷载、风荷载等作用会引起混凝土受力变形,超过混凝
土的承载能力时,就会产生裂缝。

4. 应力集中:当桥梁的几何形状或受力状态不合理时,会引起应力集中,超过混凝
土的承载能力,造成裂缝。

针对桥梁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如下:
1. 设计合理:在桥梁设计阶段,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桥梁的几何形状和受力状态,尽量避免应力集中,减少裂缝的产生。

2. 控制温度变化: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采取降低混凝土温度的措施,
如使用低温混凝土、添加冷却剂等,以减少混凝土体积变化,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3. 控制干缩变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采取预应力、静力支撑等措施,减少
混凝土的干缩变形,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4. 加强养护管理:混凝土施工后需要进行养护,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减少干缩变形
和裂缝的产生。

还需要定期检查桥梁的裂缝情况,及时采取维修措施,防止裂缝扩大和进
一步损坏。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主要包括温度变化、干缩变形、荷载作用和应力集中等,通过合理设计、控制温度变化、控制干缩变形和加强养护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裂缝
的产生,保证桥梁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大体积砼产生裂缝的原因是由于砼内部水化热作用产生的温度与砼表面温度存在着温差,势必产生温度应力,而温度应力与温差成正比,当这种温度应力超过砼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因此,防止砼出现裂缝的关键就是控制砼内部与表面的温差。

砼因温度应力而产生的裂缝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因水泥水化热使砼内部温度升高,而在升温阶段砼内外温差过大,造成裂缝;第二阶段是砼内部温度达到最高后,砼因表面散热(或缩水)过快而产生较大的温降差,造成裂缝。

砼内部因水化热而温度增大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为砼浇筑后第三天。

这些裂缝大致可分为两种:1、表面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水泥产生大量水化热,使混凝土的温度上升,但由于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因而中心温度高表面温度低,形成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这个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2、贯穿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初期,混凝土处于升温阶段,弹性模量很小,由变形所引起的应力很小,故温度应力一般可忽略不计,但是过了数日,混凝土逐渐降温,这时温差引起的变形加上混凝土多余水分蒸发时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引起拉应力,当该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整个截面应会产生贯穿裂缝。

从影响结构安全的角度讲表面裂缝的危害性较小,而贯穿裂缝则会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所以应采取措施避免表面裂缝,并坚决控制贯穿裂缝的开展。

裂缝给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如何进一步控制温度变形裂缝的开展,是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施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条件比较复杂,施工情况各异,再加上混凝土原材料的材质各向异性较大,且混凝土由各种非均质材料组成,它的破坏很复杂,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温度变形裂缝,是涉及材料组成和物理力学性能及施工工艺等学科的综合性问题。

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的展开。

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规律根据大体积砼因水化热升温和降温阶段砼内部的应力变化,表面裂缝和收缩裂缝的内在联系及产生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规律有以下几点:(1)温差和收缩越大,越容易开裂,裂缝越宽、越密。

高铁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高铁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高铁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高铁桥梁工程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积混凝土在高铁桥梁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混凝土裂缝成为一个常见问题,严重影响了高铁桥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了解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于保证高铁桥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1.1 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混凝土在温度变化的作用下会产生热胀冷缩,特别是在高铁桥梁工程中,由于气温、日照等条件的变化,混凝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温度影响,从而引起裂缝。

1.2 水分蒸发引起的裂缝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分会慢慢蒸发,如果蒸发速度过快,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干燥收缩,从而引起裂缝。

1.3 外部荷载引起的裂缝在高铁桥梁工程中,外部的荷载对混凝土桥梁的承载能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荷载超过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就会造成混凝土的破坏,产生裂缝。

1.4 施工质量引起的裂缝混凝土在浇筑、养护等施工过程中,如果工艺和质量控制不到位,就会产生裂缝。

1.5 设计不合理引起的裂缝如果设计对于混凝土材料的选用、桥梁结构的设计等方面考虑不够全面,就会导致混凝土裂缝。

2.1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抗温变性、抗干缩性等性能,以减少裂缝的发生。

2.2 采用适当的混凝土材料选择质量好的混凝土原材料是控制裂缝的关键,材料中掺加适当的添加剂和控制混凝土的松散度,有助于减少裂缝的产生。

2.3 采用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承载能力。

2.4 采用合理的养护技术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合理的养护,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减少水分蒸发引起的裂缝。

2.5 设计合理的膨胀缝和伸缩缝在高铁桥梁工程设计中,可以增设一些合理的膨胀缝和伸缩缝,以缓解混凝土受到温度变化和外部荷载的影响,减少裂缝的发生。

2.6 建立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制度对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施工过程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确保施工工艺和质量符合要求。

铁路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铁路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铁路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摘要:随着我国铁路桥梁工程的兴建,大体积混凝土也越来越多的在铁路桥梁结构中加以运用,而在内部应力与外部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成为了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针对铁路桥梁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概述、铁路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作了简要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铁路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引言近年来,铁路桥梁工程建设发展迅速,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大体积混凝土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水泥水化热引起结构裂缝的混凝土结构,与一般的混凝土相比较,大体积混凝土具有混凝土数量较多、形体庞大、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高、工程条件复杂、混凝土绝热温升高和收缩等特点,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水泥水化热引起结构裂缝的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特别容易产生裂缝,对桥梁结构的使用耐久性、受力性、安全性造成严重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突破,已经成为施工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铁路桥梁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概述大体积混凝土,就是指混凝土结构有相对较大的体积,并且其结构断面的厚度相比一般的混凝土结构较厚一些,由于在硬化过程中,水化热的释放的时间相对比较集中,且温度较高,一般温度高于25℃,且由于混凝土体积较大,散热相对较慢,这样就很容易引起混凝土结构的变形,严重者将导致结构出现明显的裂缝。

二、铁路桥梁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1、水泥水化热反应的影响由于水泥在水化硬化过程中,结构内部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并且释放的时间相对较集中,从而直接造成结构内部的温度迅速增长。

经科学试验可知,水泥水化热温度可以到达70℃左右。

特别是体积较大的高墩台混凝土结构,由于结构体积较大,向外界散热较慢,使得结构物内部温度迅速升高,这样就在结构物内部出现温度梯度现象,使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大的压应力,结构外表面形成较大的拉应力,当增大到一定程度,超过混凝土的抗拉极限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裂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摘要】:随着我国铁路桥梁工程的兴建,大体积混凝土也越来越多的在铁路桥梁结构中加以运用,而在内部应力与外部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成为了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针对铁路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作了简要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铁路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中图分类号: u448.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铁路桥梁工程建设发展迅速,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大体积混凝土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水泥水化热引起结构裂缝的混凝土结构,与一般的混凝土相比较,大体积混凝土具有混凝土数量较多、形体庞大、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高、工程条件复杂、混凝土绝热温升高和收缩等特点,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水泥水化热引起结构裂缝的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特别容易产生裂缝,对桥梁结构的使用耐久性、受力性、安全性造成严重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突破,已经成为施工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温度是混凝土养护控制的基本要素,同时又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温度必须有利于混凝土的硬化,以避
免混凝土产生裂缝。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完全靠养护过程中的温度来保证,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由于温度不同而反映的抗压强度也不相同,见下图。

图1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温度的关系
目前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温差而造成的,温差主要有以下几种:(1)混凝土在浇注的初期,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即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要释放出一定的热量,由于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导致水化热积聚在混凝土的内部难以散发出去,常使混凝土的内部温度迅速上升,而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即为外部环境的温度,这就形成了内外温差,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无法及时的散发出去,使内外的温差增大。

这种内外温差在混凝土凝结初期产生的拉应力当超过混凝土最大的抗压强度时,就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2)在拆模前后,表面温度降低很快,造成了温度陡降,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3)外界环境气温变化产生的温差。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它的浇筑温度是随着外界气温变化而变化的。

特别是当气温骤降时,会大大增加内外层混凝土温差,这对大体积混凝土是极为不利的。

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控制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容易出现温度裂缝,需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防止裂缝的产生。

为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就必须尽最大可能提高混凝土本身的等级及组成材料的质量。

1.材料的选择
水泥:水泥的水化热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罪魁祸首,因此,水泥的选用十分关键。

大体积混凝土应该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比如火山灰水泥、矿渣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另外,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水泥的用量。

采用低水化热水与降低水泥的用量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减少水泥的水化热量,对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的上升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了混凝土内外温差,可以有效的防止裂缝的产生。

在具体的施工中,对于水泥的选用应建立一套严格的标准,应该选用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大型厂家的水泥,进场后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对其抽样检验,不满足规范要求的不得使用。

粉煤灰:粉煤灰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掺合料,它不但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可泵性,有利于混凝土的泵送施工;还可以起到替代部分水泥的作用,减少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水泥的水化热。

在对粉煤灰的选择中应注意细度以及粒度的选择,粉煤灰磨细加工应该要达到1级标准。

但是对于有抗渗要求的地下室混凝土,在参入粉煤灰时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计算及试验确定,不得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因此在粉煤灰的选用中还应考虑到具体用途,不能盲目的进行选择。

粗骨料:采用碎石,其粒径在满足钢筋间距以及泵送要求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的选用粒径大一点的,以此可以减少水与水泥的用量。

应该采用强度高、干净、针片状少的粗细骨料,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应该控制在不得大于1%,且不得含有有机物质及其他有害物质。

2.浇筑技术
混凝土的浇筑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
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技术而言,其需要注意浇注的种类及其浇筑方量等问题。

进行浇注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浇注顺序,根据核心筒墙、柱、梁、板混凝土的浇筑依次进行施工。

对于墙体浇筑时应确保其厚度维持在5cm,而高度维持在45cm最佳,对于浇筑的间隔时间来说应尽量保持在2h之内。

对于柱的浇筑过程而言应进行钢丝网片的设置。

进行梁、板混凝土的浇筑时应注意采取相同的坡度,等到筏板凝固后再进行二次浇筑,以确保浇筑环节的质量。

振捣应该快插慢拔,振捣必须密实,分层振捣时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该插入下一层混凝土,确保先后浇筑的两层混凝土的粘结良好,防止层间缝的出现,增强混泥土结构的密实性整体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应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收面处理,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收缩裂缝收面处理中应注意时机的把握,收面应该在混凝土初凝前,不得太晚,收面的同时应该将表面进行拉毛处理,当然收面也不能太早,太早的话应为混凝土尚未凝结,会导致效果的不佳。

3.混凝土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工十分关键,但是往往又被很多施工管理人员忽视,很多施工人员认为浇筑完毕也就意味着施工的结束,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若不及时合理的处理,裂缝就会发展扩大,严重影响到结构的受力性能。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应该及时
养护,炎热的夏季施工时应该可以采取洒水湿润养护,冬季施工时应该采取保温保湿的养护措施,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宜浇筑大体积混凝土。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该密切关注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通过调节循环水的流量及进口的水温来控制,确保内外温差不得大于25。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有特殊要求的话,还应根据情况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三、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混凝土的浇筑要由远到近、自下而上逐层沿混凝土的流淌方向连续浇筑,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后一层混凝土浇灌完毕,并沿混凝土推移方向逐段拆卸泵管。

(2)混凝土振捣时,要在出料口布置两台振捣棒,解决上部振捣;在流淌坡角处布置两台振捣棒,确保混凝土密实。

为了防止混凝土集中堆积,应该先振捣出料口处,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时,要慢插快拔,插点要呈梅花型方式布置,按顺序进行,不得有遗漏。

移动的间距不得大于45cm(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25倍)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cm以消除两层之间的连接缝隙。

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的表面出现浮浆及不出现气泡下沉为宜。

当混凝土出现泌水现象时将水赶至低洼处,用大功率抽水泵及时的抽出混凝土产生的泌水和基坑内的雨水。

(3)对已浇筑的混凝土,采取每隔半小时,进行一次二次振捣,以排除因为泌水而致混凝土在粗骨料、水平筋下部生成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握裹力,增强密实度,提高抗裂性。

浇筑成型后按设计标高用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木抹子抹平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

结语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是桥梁工程中容易产生与难以防范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得不到恰当的处理,将直接影响到桥梁工程的质量,并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产生,在采取一些技术措施后是完全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的。

参考文献:
[1]熊杰,袁勇.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与现场监测[j].混凝土,2009.
[2]张爱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的分析与控制[j].广东建材,2009.
[3]李海涛.铁路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j].铁道勘测与设计,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