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列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就其历史地位而言,隋朝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以关中为中心统治全国 B.开凿了大运河C.开创了为后世沿用的制度 D.为统治者提供了教训2.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开凿最早的运河,目前我国正在将其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A. 洛阳、涿郡B.洛阳、大都C.余杭、洛阳D.余杭、涿郡3.毛泽东曾用“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来评价四位古代帝王。

下列史实与“唐宗”有关的是A.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贞观之治D.陈桥兵变4.唐太宗曾说:“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

”这说明他A.鼓励手工业发展B.善于纳谏C.身为人君,不讲道理D.关心百姓生活5.武则天的统治,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其重要措施是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创立行省制度C.重视发展生产 D.开凿大运河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A.唐高宗统治初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初期7.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A.汉武帝 B.隋文帝C.唐太宗 D.唐玄宗8.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9.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这里的“胡”是指A.西夏 B.辽 C.金 D.吐蕃10.《西游记》中关于“唐僧取经”的故事广泛流传,它取材于唐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的史实。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下 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03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下 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03

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40分)1.“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

”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第82位。

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隋炀帝2.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要从洛阳沿大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B.通济渠—邗沟—江南河C.江南河—通济渠—邗沟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3.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这主要是肯定大运河()A.促进南北经济交流B.便利人们游玩江南C.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D.加快了隋朝的灭亡4.成语“馨竹难书”出自《旧唐书·李密传》:“馨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是李密(隋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为声讨哪一人物而写的()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宗D.唐玄宗5.“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

”“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6.贞观初,唐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为此,唐太宗()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7.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

这体现了武则天()A.严惩贪官污吏B.提倡节俭C.重视农业生产D.善于纳谏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该诗句真实反映了()A.唐朝的疆域辽阔B.唐朝民族关系和睦C.唐朝对外交流广泛D.唐朝盛世辉煌景象9.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

”下列史实,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B.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C.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D.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10.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唐朝著名诗人,他们的诗在内容与风格上具有不同特点,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A.阶级出身不同B.生活背景不同C.思想性格不同D.艺术追求不同11.小明在读《唐太宗传》时看到了这样的记载: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一.选择题(共25小题)1.隋初有官员进表,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魏晋以来频繁的战乱B.郡县制不适应时代发展C.户籍人口大范围流动D.征发劳役导致土地荒芜【解析】材料信息“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说明当时郡县数量过多,并结合所学知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魏晋南北朝长期的国家分裂战乱,政局比较动荡造成的,A项正确;导致郡县数量过多的原因是国家分裂战乱,不是郡县制不适应时代发展,排除B 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户籍人口大范围流动,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征发劳役导致土地荒芜,排除D项。

故选:A。

2.隋文帝即位之初就在中央设置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及六曹掌管全国军政机要,地方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裁减郡县数目,并将地方官的任免权收归吏部。

这些措施的实行( )A.实现了国家统一B.维护了长治久安C.加强了中央集权D.打击了豪强大族【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隋文帝“在中央设置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及六曹掌管全国军政机要,地方上……并将地方官的任免权收归吏部”可知,这些措施的实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削弱了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权力,因此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故选C;实现国家统一、维护长治久安、打击了豪强大族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D 项。

故选:C。

3.秦朝和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两个非常相似的朝代。

下列不是他们相似之处的是( )A.都是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B.都创立了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制度C.都修建了重大的工程D.都是在历史上统治了很长时期【解析】据所学知,秦朝和隋朝都是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都创立了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制度,都修建了重大的工程,ABC三项是他们的相似之处,不符合题意。

D 项不是他们的相似之处,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

故选:D。

4.据《新唐书》所载:武举产生于_____执政时期,考试的内容主要是武力才艺。

(完整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试题及答案

A.杨广B.杨坚C.刘邦D.杨勇2 隋朝建立后,都城定在A.长安B.洛阳C.江都D.涿郡3.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它的中心是在A.长安 B.江都 C.余杭 D.洛阳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南水北调C.加强了南北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5.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6.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A.武则天B.杨坚C.李世民 D.慈禧7.武则天称帝时,改国号为A.隋B.周C.唐D.宋8.“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人物是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9.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表明他A.重视发展生产B.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善于用人D.提倡节俭10.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A.洛阳B.长安 C.扬州D.成都11.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

唐朝全盛时期在位的皇帝是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12.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创于唐初,废除于清末B.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C.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D.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13.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词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

你知道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哪些吗?①唐三彩②白瓷③青瓷A.②③ B.①②③C.①③D.①②14.六次东渡,最终成功到达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高僧是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李白15.唐朝时,由日本派遣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A.留学生B.遣唐使C.节度使D.遣隋使16.中外交流源远流长。

下列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生活在唐朝的是①张骞②玄奘③鉴真④郑和A.①② B.①③C.②③D.②④17.唐朝时,被誉为“诗仙”的伟大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 D.吴道子18.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A.先秦时期 B.唐朝 C.秦汉时期 D.宋朝19.“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谦听则明,偏信则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A.XXX B.XXX C.XXX D.XXX2.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运河版、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听精华绝品。

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凿的?A.XXX B.XXX C.XXX D.XXX3.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请说出这条运河的中心是()A.长安 B.涿郡 C.余杭 D.洛阳4.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5.科举制度在历史上的作用不包括()A.改善了用人制度 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D.扩大了地方官员的选官权6.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A.权臣当道 B.XXX的暴政 C.土地兼并严重 D.隋末农民起义7.《旧唐书•魏征传》载:XXX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XXX逝,遂亡一镜矣!”这表明XXX()A.重视发展生产 B.虚心纳谏 C.注意任用贤才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8.若要为XXX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的是()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9.在美国的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XXX 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10.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了不少创造发明。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测试卷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分*26=52分)1.我国古代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政开始于(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2.隋唐时期,知识分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一理想变为现实的途径是( )A.参加文化交流 D.从事商业活动C.参加科举制度 B.从事农业生产3.下列对隋唐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了用人制度B.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不利于人才培养C.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D.对我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4.科举制的建立和完善,从本质上反映了统治者( )A.发展教育事业的举措B.笼络读书人的策略C.选拔有真才实学人才的需要D.巩固政权,扩大统治基础,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5.唐太宗在位期间,最为后人称道的是( )A.轻徭薄赋 B.知人善任,重视纳谏C.加强中央权力 D.完善科举制6.对武则天的评价,我们基本上给予肯定,主要是因为她( )A.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B.帮助体弱多病的唐高宗处理政务C.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D.当权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7.“致安之本,惟在得人”,体现了唐太宗的 ( )A.民本思想 B.农本思想 C.安全第一 D.人才观8.贞观年间的名臣中,敢于犯颜直谏的是(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李靖9.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A、吸取隋亡教训 B.巩固唐朝统治C.缓和君臣矛盾 D.减少决策失误10.“贞观遗风”是对哪位统治者执政的赞誉( )A.唐高宗 B.唐中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1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盛况()A.唐高祖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前期12.下列城市,既是唐朝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的是()A.洛阳B. 扬州C. 北京D.长安13.唐朝的全盛时期出现在( )A.唐太宗贞观年间 B.唐高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14.现在世界上众多国家的人们把中国人称为“唐人”,是因为( )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C.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D.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15.下列有关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吐蕃和唐“和同为一家”B.增强了汉藏友谊,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C.使吐蕃与唐会盟立碑于拉萨D.加强了唐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16.唐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盛况空前,其重要史实不包括( )A.遣唐使 B.鉴真东渡C.文成公主入藏 D.玄奘西游17.唐朝时期中外交往出现空前盛况的根本原因是( )A.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有巨大的吸引力B.唐朝疆域广大C.唐代对外交通发达D.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18.右图人物( )A.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B.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C.为中朝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D.为中非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19.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遣唐使到来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玄奘西行20.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建造于我国的(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21.赵州桥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A.鲁班 B.蔡襄 C.李春 D.毕昇2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我国晚唐时印制的()A.《甘石星经》 B.《内经》 C.《神农本草》 D.《金刚经》23.下列有关我国的发明中,对人类文明的传播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A.地动仪 B.印刷术 C.火药 D.麻沸散24.唐朝晚期,雕版印刷兴旺,著名的印刷中心有( )A.成都、洛阳 B.广州、泉州 C.长安、洛阳 D.长安、广州2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B.隋唐时期我国发明了活字印刷术C.杜甫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诗篇D.孙思邈是隋唐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26. 下列有关唐代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 饮茶之风风靡全国B. 人们可以用上青瓷碗白瓷壶C. 农民可以用曲辕犁犁耕,筒车灌溉D. 除夕夜,百姓挂年画,贴“桃符”二、列举题(共15分)1、四个繁华的大都市的名称(4分)2、列举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做出贡献的五位皇帝(5分)3、列举唐和吐蕃友好往来的史实(6分)三、简答题(18分)1、简述科举制的影响(6分)2、唐朝对外关系繁荣的原因(4分)3、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大运河为什么能够开通?(8分)四、材料解析题(15分)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隋朝大运河》图(1)读图后,请你从南到北填出隋朝大运河四段河道的名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初一下学期历史单元测试(第一单元)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到背面表格中,每小题3分,共75分)1.建立隋朝的人是XXX。

2.隋朝建立后,都城定在长安。

3.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在洛阳。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加强了南北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

5.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需要经过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6.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XXX。

7.XXX时,改国号为周。

8.“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人物是XXX。

9.XXX任命XXX和XXX做宰相,表明他善于用人。

10.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长安。

11.XXX时期在位的皇帝是XXX。

12.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13.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唐三彩、白瓷和青瓷。

14.最终成功到达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高僧是XXX。

15.唐朝时,由日本派遣来唐朝研究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遣唐使。

16.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中,生活在唐朝的是XXX。

17.唐朝时被誉为“XXX”的伟大诗人是XXX。

以下是初一下学期历史单元测试(第一单元)的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隋朝的建立者是XXX。

2.隋朝建立后,都城定在长安。

3.隋朝大运河的中心位于洛阳。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加强南北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

5.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需要经过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6.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XXX。

7.XXX时,改国号为周。

8.XXX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人物。

9.XXX任命XXX和XXX为宰相,表明他善于用人。

10.唐朝的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长安。

11.XXX时期在位的皇帝是XXX。

12.科举制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13.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唐三彩、白瓷和青瓷。

14.最终成功到达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高僧是XXX。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通过历史要素获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依据“589年”“陈后主”“北周外戚”等要素,我们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南北朝对峙形成B.杨坚建立了隋朝C.陈后主建立陈朝D.隋灭陈统一全国2.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而中国大运河尤其以隋朝大运河著称。

隋朝大运河的重要作用是()A.便于军事力量调动B.解决了北方缺水的问题C.便于帝王南巡游玩D.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3.“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这首《及第谣》中描述的制度及其正式诞生的时期分别是()A.世袭制隋文帝时B.科举制隋炀帝时C.科举制唐太宗时D.世袭制武则天时4.《唐摭言》中记载:“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材料反映出科举制的影响是()A.增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B.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养C.为西方文官制度奠定基础D.促进了全社会形成重学风气5.“隋朝统治到后来,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这则材料可用于说明()A.隋朝建立的背景B.隋朝灭亡的原因C.隋朝经济的发展D.隋朝统一的过程6.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相关的史实是()A.汉化改革,民族交融B.开凿运河,创立科举C.贞观之治,开元盛世D.封邦建国,巩固统治7.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

”由此可知,唐太宗()A.重视农业生产B.扩充国学规模C.注重虚心纳谏D.加强边疆管理8.武则天统治时期,政策稳健、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有“贞观遗风”之称,也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下历史第一单元检测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
1.这是中国历史之中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但它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

同时其在政治上确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影响深远。

那么这个朝代就是
A.唐朝
B.西汉
C.隋朝
D.东汉
2.图片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图片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的是
A.大运河
B.都江堰
C.长城
D.曲辕犁
3.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其实,大运河
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A.扬州、北京
B.杭州、北京
C.杭州、扬州
D.广州、杭州
4.“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唐代诗人李敬芳
的这首《汴河直进船》评述了大运河的利与弊。

你知道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
A.便利隋炀帝的出游 B.巩固西南边防
C.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D.巩固隋朝统治
5.年号多取吉利吉祥、国泰民安的含义,或是显示皇权的神圣。

“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其中
用“贞观”作为年号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6.李隆基(见右图)亦称唐明皇。

712年至756年在位,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
帝”,故亦称为“唐明皇”。

李隆基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最为
鼎盛的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那么,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中宗
D.唐德宗
7.金榜题名源于我国古代科举考试。

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
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与“金榜”有
关的进士科、殿试,分别开始于
A.秦朝、唐朝B.唐朝、唐朝C.隋朝隋朝D.隋朝唐朝
8.“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

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渡众生……”这是中
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

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
A.玄奘 B.鉴真 C.戒贤 D.戒日王
9.13岁的他即赞普位。

即位后,训练军队,很快平息各地的叛乱,统一各部,定都逻些(今拉
萨),建立了吐蕃奴隶制政权。

采取许多措施鼓励百姓学习和运用先进生产技术,发展农牧业生
产,使吐蕃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迅速呈现中兴之势。

材料中的他就是
A.怀仁可汗
B.尺带珠丹
C.松赞干布
D.颉利可汗
10.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武则天遗言无字碑,
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

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11.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12.“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
府……”伏尔泰在这里主要赞扬科举制度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官员素质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废除了门阀制度
13.莫高窟是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观察下列该窟中的壁
画和雕塑,我们可以发现莫高窟也是我国哪一宗教的艺术宝库
?
A.佛教
B.道教
C.儒家
D.伊斯兰教
14.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A B C D
15.脍炙人口的唐诗深受人们喜爱,唐代诗人辈出。

郭沫若:“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他赞誉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16.有位收藏家最近从古董市场上购得一座彩陶马,上面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黄、绿、青三色,
经专家鉴定是真品,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制作的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17.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

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A. 王羲之、吴道子、李白
B. 王羲之、吴道子、杜甫
C. 张旭、顾恺之、李白
D. 张旭、顾恺之、杜甫
18.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朝时印刷的 A .《甘石星经》 B .《金刚经》 C .《唐律疏议》 D .《黄帝内经》 19.诗仙太白系列酒独具“窖香浓郁、醇和绵软、甘冽净爽、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

荣获了中国优质酒、全国酒类评比金奖、五届四川名酒、重庆名酒等220多项荣誉。

那么,你知道该系列酒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哪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呢?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柳公权
20.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二、材料与问答
21. (共18分) 请你仔细观察右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1)右图描述的是_________(水利工程的名称)?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 .涿郡指今 B .余杭指今
(3)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 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 (4)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
22.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图一为大雁塔,图二为小雁塔。

唐朝时,新科进士齐集大雁塔下题名留念。

武举进士则在小雁塔题名。

图一 图二
材料二: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明经考试中,有一种“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

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材料四:唐朝时,新罗、日本全面学习唐朝,都曾通过考试选官。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代的什么选官制度?其中的武举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开始的?(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李世民统治时期的情况,你认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的“帖经”试题会助长什么不好的学习方法?进士科考诗赋在唐代有什么积极影响?(2分) (4)读了材料四,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23.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人物,作出了许多重要的成绩。

请你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有关下列历史人物的问题。

(14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图一中的历史人物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其在位时的年号是贞观,那么他就是谁?其为了加强汉藏友谊,把谁嫁到了吐蕃?
(2)图二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人们称她的统治为什么?
(3)图三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远赴天竺学习佛教,他就是谁?其归国后著有一部书籍名叫什么?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图四人物的名句,他就是谁? 七下历史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1-10 CABDB BDBCB 11-20 DBADB DBBAD 二、材料题
21.(1)隋;大运河(2)北京;杭州 (3)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4)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18分) 22.(1)科举制 ,武则天 (2)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3)是会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知识。

促进了唐朝诗歌的发展和繁荣。

(4)科举制在唐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选官制度。

(8分) 23.(1)唐太宗 文成公主(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唐太宗,玄奘,《大唐西域记》(4)李白(1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