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经典教学课件(48张)(共48张PPT)

合集下载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4《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件(42张)(共42张PPT)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4《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件(42张)(共42张PPT)
四大国在德国的占领区
美国为西柏林空运物资 的C-47运输机
柏林危机 ——德国分裂
1949年5月3日 美法英占区
西德
柏林
东德
柏林墙
1949年10月7日 苏占区
德国分裂 1949-1989
有警察的那端为东德
柏林墙
环绕西柏林的一 道围墙。1961年8月13 日,东德决定对封锁西 柏林四周的边界,随后 关闭勃兰登堡门,开始 在分界线上修建水泥板 墙、水泥墙、铁丝网、 碉堡、壕沟、铁栅栏等 隔离措施,总长达 169.5千米。
苏联的战略意图:实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
第三阶段:80年代中期到苏联解体,开始的标志是戈尔巴 乔夫上台。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美国重新获得优势,而苏联则 是全面收缩。
苏联的战略意图: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从对外 扩张转向全面收缩。
美国
经济: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1944年,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金融体 系。美国黄金储备占世界75%。
军事: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时间 1939年 1945年
武装部队 33.5万人 1230万人
军费开支 12亿美元 900多亿美元
美国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 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 它强大。……这意味着,我 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 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上协调各个党的活动;情报局将创办一份机关 报(初为半月刊,后改为旬刊);情报局设在南 斯拉夫贝尔格莱德
马歇尔计划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 至经济健全常态……美国政府能 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 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欧洲复兴计划 (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 仅仅是一目项的经:济遏援制助苏计联划吗?

岳麓版必修一 第24课《_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课件

岳麓版必修一  第24课《_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课件
真正的和平呢?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冷战”兴起的原因:
1、二战后,美苏两国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关系, 由合作走向对抗
2、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而苏联也 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为什么) 3、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冲突;
两国存在国家利益的冲突; 根本原因
4、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对冷战的兴起推波助澜
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 A 进行反苏的舆论宣传
B 建立北约组织
• C 实施马歇尔计划
D 实行军事援助
4.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①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
②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③刺激杜了鲁经门互主会义的
成立 ④标志了“冷战”的正式开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二战结束后,形成了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两极格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 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 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 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
冷战 开始 从此咨文中可以看出,美国发起冷战的目的是什么?
A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 B 进而向全世界称霸扩张
什么是“冷战”?“冷战”与两极对峙格局是 何种关系?
概念阐释:
“冷战”: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以外的一切敌 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 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 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我的一边坐着把 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 上的巨大的俄国熊, 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 野牛,中间坐着的是 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 驴。”
---丘吉尔
二战美后英的苏国三际国力首量脑对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战后的美国、西欧、苏联对比
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比率
美 经 工业生产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共28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共28张PPT)

柏林墙封网瞬间一 东德士兵突然逃往西德。
1949年, 美国 、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的代 表在 华盛顿 集会,签定了 《 北大西洋公约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得力工具,它是遏制苏 联的 军事政治 集团。
小结:都是超级 大国称霸的工具。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
1965年,美国海军 陆战队在越南岘港登陆。
所谓 “
特种战争
” (1961—1964年)就 是由美国提供“军 援”,派遣“顾 问”,指挥傀儡政 府的军队去镇压革 命人民以达到在越 南南部建立殖民统 治的目的。但在越 南人民的英勇抗击 下,“特种战争” 失败。
所谓“局部战争 ” (1965—1969)就 是美国大规模派兵 直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战,并把侵 越战火烧到越南北 方,从而使美国对 越南南方的“特种 战争”扩大为整个 越南的“局部战 争”。但美国局部 战争”也失败了。
成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联邦德国前总理阿登纳在 《回忆录》中说:“美国从 它面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安全 考虑出发……就必须关心欧 洲的复兴。
从1948年4月到1950年,共有16个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130 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 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的建立。
北 约 与 华 约 的 对 峙 示 意 图
2、冷战的表现:
阵营 领域 以美国为首的资 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 会主义阵营
政治 经济 军事组织
杜鲁门主义
(标志)
共产党和工人 党情报局 经济互助 委员会 华约
马歇尔计划 北约
美 苏 美苏 争霸 争 霸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一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课件(45张)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一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课件(45张)

第七单元
第24课
思考 1: 美国为什么要用“冷战”而不是直接的战争方式
来遏制苏联? 提示:(1)二战中美苏合作打败法西斯国家,共同挽救了人 类的命运;二战后,美国国内还有相当多的人们希望继续保持 与苏联的合作,用直接战争的方式遏制苏联得不到民众的普遍
支持。
(2)二战结束后,人们普遍希望实现和平,战争不得人心。 (3)二战结束后,苏联能在军事上与美国抗衡,一旦发生战 争,将会两败俱伤。
西欧的控制。
经济互助 ②苏联和东欧国家针锋相对,1949年成立了____________ 委员会 ,简称经互会。 ________
第七单元
第24课
思考2:如何认识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的关系?
提示:(1)联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 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 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 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
第七单元
第24课
苏联 是惟一能和美国抗衡的大国,努力扩大 (3)二战后________
自己在世界的影响。 社会制度 与__________ 意识形态 方面根本对立。美 (4)美苏两国在__________ 国积极地推行反共、反苏的政策。
(5)美苏两国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扩大了对方
的威胁,加剧了两国间的对抗。
第七单元 第24课
上述材料发出了怎样的信号?受其影响,国际局势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回答以上问题和学好本课,你需要完成以下探究目标: 1 .简述两极格局 ( 或“冷战格局” ) 形成的原因、过程
(“冷战”的表现)、影响。
2 .分析德国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原因,指出朝 鲜战争、越南战争的时间和影响。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4《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优秀课件(29张)(共29张PPT)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4《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优秀课件(29张)(共29张PPT)

铁幕
1946年,英国 前首相丘吉尔访问 美国,在富尔敦发 表演说,称苏联进 行扩张,“一幅横 贯欧洲大陆的铁幕 已经降落下来。在 这条线后面,座落 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 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铁幕演说”拉开序幕
基础识记: 美苏采取了哪些对抗行动导致两极格局的形成?
3、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一、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原因)
1、二战后,美苏势均力敌,欧洲衰落; 2、国家利益冲突 (1)美国实力强大,想称霸世界; (2)苏联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3、根因: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VS
二、美苏冷战、两极对峙 美苏在政治、经济和军事 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对抗行动导致两极格局的形成?
美国《时代》周刊 的一篇文章认为按目前 的速度和潜力,中国将 于2010年超过日本,于 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 界经济总额最大的国家。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将 对世界带来“威胁”。
苏联克里姆林宫
美想称霸, 企图遏制苏联
利益冲突
苏联积极扩大影响
2、美苏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
材料四: 杜鲁门:“我们赢得了胜利, 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在美 国人头上,全世界应该采取美 国的制度。” 斯大林:“这次战争和过去不 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 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 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依据材料四,指出冷战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冷战
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 切敌对行动,包括如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 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 建军事集团、代理人战争等。
一、美苏交恶
二、美苏冷战 三、功过是非
追根溯源
两极对峙 我来评论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件

1948年9月
一条线割裂了朝鲜半岛
朝韩分裂 骨肉分离 仁川失去父母的儿童
图说历史
苏 占 区 美 英 法 占 区 德意 志民 主共 和国
德意 志联 邦共 和国
1949年德国一分为二
1961年修建柏林墙 一堵墙硬是把一 个民族分成两半!
一条海峡阻隔了 大陆与台湾
1950美国媒体宣称“美 国第七舰队正在保护福摩 萨”
1949.1经济互助委员会
1955.5西德加入北约
1962.5意、土中程导弹发射架
时 间 轴
1962.10 古巴导弹危机
1955.5华约成立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我非常理解您以及美国人民 对于您所称为进攻性武器所感到的 忧虑,这的确是一种可怕的武器。 您和我都了解,这是一种什么性质 的武器。为了尽快地消除这一危及 和平事业的冲突,为了给渴望和平 的各国人民以保证,苏联政府除了 此前已下达的在武器的建筑工地停 止施工的命令外,现又下达新命令 拆除您所称为进攻性的武器,并将 它们包装运回苏联。
建立军事集团
经济封锁
外交对抗
方式
军备竞赛
攻击对方价值观
攻击对方社会制度
2.针锋相对——冷战
铁 幕 演 说 拉 开 序 幕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 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 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内。 ——1946年3月丘吉尔《和平砥柱》演说
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而且
第一章 大国博弈风云起
1.奠定基础——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世界 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世界 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划分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4《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件(共40张PPT)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4《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件(共40张PPT)

主要表现形式——“冷战”
COOL WAR
泛指美苏之间除直接的军事行动外的其他一切敌 对形式。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 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等。
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美苏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2)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苏联努力扩展自己的世界影响 (4)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成因?
2.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 3.初期表现:“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 健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 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 接受了美国 130 多亿美元的援助,其 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 乔治· 卡特里克· 马歇 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 尔 (George 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两极: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二战后的国际关系
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欧洲为中心→美苏为中心
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上曾这样描述英国:“我 的一边坐着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 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而中间坐着 的却是一条多么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பைடு நூலகம்
二战后的国际关系 美国今天是一个 强大的国家,没有 任何一个国家比它 更强大。这意味着, 我们拥有这样的力 量……就得挑起领 导的担子并承担责 任。
罗斯福的继任者:杜鲁门 (Harry .truman,1884-1972, 美国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

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经典教学课件(48张)

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经典教学课件(48张)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为什么对峙? ——“冷战”原因
以什么方式对峙? ——“冷战”
怎样对峙? ——“冷战”表现
对峙结果? ——“冷战”影响
德黑兰会议
英国首相丘吉尔:“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 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 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军事上:
(1949.8) (1955.5)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北约首脑举行会议( 2002年11月) 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在美国的策动下,1949年,美、英、 法、意等西方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图说历史:“冷战”的第一次高潮----柏林危机
柏林
。 1949年,美国策动了联邦德国 的成立,民主德国也在苏联支 持下建立了。图为东西柏林 的分界线——柏林墙的一段
援助欧洲恢复经济、稳定西欧资本主义, 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 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马﹡目的 ?
称霸世界
怎样对峙?——“冷战”表现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海报
工作人员将北约的标志安放 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议会大楼内
怎样对峙?——“冷战”表现
“苏冷 你联战 最人时 好对期 别美苏 惹国联 我人宣 !说传 ” 画 :
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开始
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 共产主义的渗入”。 ──1947.3杜 鲁门
实质:干涉别国内政,谋求世界霸权。
怎样对峙?——“冷战”表现
1948马歇尔计划
(1948年--1950年) 16个国家接受美国130多 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 是赠予,10%是贷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利益
极力扩大在 世界的影响
国家利益的冲突—பைடு நூலகம்原根本因
丘吉尔:铁幕演说 ----为“冷战”兴起推波助澜
----最先发出冷战信号
“从波罗的海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 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 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于 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到社会主义幽 灵的威胁。
假使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那 么……没有人会来冒犯它们。”
丘吉尔称 “人类历史 上最慷慨的举动”。
马歇尔计划包含着美国鲜明的政 治目的和经济目的,要“恢复世界 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 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 能够出现”,“这笔钱是要在我国 国内花掉的。它将用来购买我国农 民和工人生产的东西” 。法案规定, 接受援助的国家,其经济计划应受 美国监督,应撤消关税壁垒,降低 关税税率等。
1950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 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冷战”中的“热战”
“冷战”中的“热战” 1、朝鲜战争(1950---1953)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朝鲜分裂
日本投降后,苏联和美国军队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北 部和南部,以北纬38度为界。1948年,在北部和南 部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柏林墙成为东西德国分裂的 标志,1961年建造,1989年 11月10日拆除 。
一堵墙硬是把一个
民族分成了两半!
眺望封锁墙外的亲人
柏林墙封网瞬间,一东 德士兵突然逃往西德。
柏林墙 (1961—1989)
1948年“柏林危机”
观望柏林墙的那一边
两极对峙时的国际关系总体特征:
全面冷战,局部热战,冷热交织。
马﹡目的 ?
援助欧洲恢复经济、稳定西欧资本主义, 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 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称霸世界
怎样对峙?——“冷战”表现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海报
工作人员将北约的标志安放 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议会大楼内
怎样对峙?——“冷战”表现
“苏冷 你联战 最人时 好对期 别美苏 惹国联 我人宣 !说传 ”画

丘吉尔的话反映出二

战后国际力量发生了 哪些变化?

二战后的美国、西欧、苏联对比
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比率
经 工业生产
黄金储备
出口贸易
济 53.9%
74.9%
32.4%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重型轰炸



11065架
战舰 1200艘
核武器 武装部队 原子弹 1210万
军 10014架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本课线索
为什么对峙? ——“冷战”原因 以什么方式对峙? ——“冷战” 怎样对峙? ——“冷战”表现 对峙结果? ——“冷战”影响
德黑兰会议
英国首相丘吉尔:“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 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 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冷战开始
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开始
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 共产主义的渗入”。 ──1947.3杜鲁门
实质:干涉别国内政,谋求世界霸权。
怎样对峙?——“冷战”表现
1948马歇尔计划
(1948年--1950年) 16个国家接受美国130多 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 是赠予,10%是贷款。
——摘自丘吉尔1946年演说
丘吉尔演说中的“铁幕”指的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①苏联及社会主义的势力 ②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对抗社会主义国家
怎样对峙?——“冷战”表现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
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
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冰岛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1949北约
联 邦
民 德






瑞士
苏联
1955华约
西班牙
阿 尔 巴
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尼 亚 的正式土形耳成其
怎样对峙?——“冷战”表现
政治上:
经济上:
(1947.3)
(1947.9)
军事上(19:48)
(1949.1)
(1949.8)
(1955.5)
第七单元知识体系
二战之后的世界格局
新中国外交
二战后
四五十年代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建国之初的外交成就
六七十年代 八九十年代
多极化趋势出现 冲击两极格局
两极格局瓦解 多极化趋势加强
70年代的外交突破 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对立、对抗、抗衡。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影响:中美关系彻底破裂;冷战从欧洲扩展到亚洲。
“冷战”中的“热战”
2、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投下800万吨炸药,造成越南160 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 万难民流离失所。
美国人 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影响: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苏联军事实力大体赶上美国。
3 3
越战纪念碑 大多数美国人都认为越战是一场噩梦,几乎所有的 美国人都为此付出了代价,这段黑色的墙揭示了美国历史上黑暗的 一页,诉说着过往沉重的苦难,但是,它所体现出来的超越于政治 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敢于直面历史的勇气,却让参观者对美国人民肃 然起敬。
2004年4月3日,朝鲜金 刚山,韩国探亲者洒泪 告别朝鲜亲人
朝鲜战争备忘录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干 涉朝鲜内战,并入侵朝鲜;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 军入朝抗美援朝; 1953年7月,交战各方签订停 战协定。
美国总参谋长布莱德利:
“朝鲜战争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 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1065艘
1140万
苏 事 苏联:拥有世界上强大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
联政 治
美、社苏会强主大义,阵西营欧的衰领落导
西
以欧洲为中成心为的战争国的际废格墟局演变为

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 。
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国成为 西欧衰落 资本主义
世界霸主
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苏联成为 社会主义 日本衰落
世界领袖
妄图 称霸世界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北约首脑举行会议( 2002年11月) 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在美国的策动下,1949年,美、英、 法、意等西方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图说历史:“冷战”的第一次高潮----柏林危机
柏林
1949年,美。国策动了联邦德国 的成立,民主德国也在苏联支 持下建立了。图为东西柏林 的分界线——柏林墙的一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