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整理及练习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第六单元测试提优卷含答案

新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第六单元测试提优卷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第六单元测试提优卷含答案一、填一填。

1.如果☆+526=813,那么☆+326=( ),☆+546=( )。

2.□里最小能填几?597-201<□00 196+20□>400 65-3□(得数是二十多)3.一队小朋友参观博物馆,林林排在第47个,冬冬排在林林后面一个,而且排在队伍正中间。

一共有( )个小朋友参观博物馆。

4.一本故事书一共有232页,莉莉看了一段时间后,她还剩52页没看。

莉莉看完了( )页。

5.在400米赛跑比赛中,飞飞距离终点还有38米,龙龙落后飞飞12米。

龙龙距离终点还有( )米,他已经跑了( )米。

6.两个三位数相加,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0,十位上的数字之和是9,百位上的数字之和也是9。

这两个三位数相加得( )。

二、选一选。

(填序号)1.算式4□-□9,差不可能是( )。

A.一十多 B.二十多 C.三十多2.学校图书馆有一些故事书和文艺书。

故事书再添上46本,文艺书再添上64本,两种书的数量就一样多了。

原来文艺书比故事书少( )本。

A.22 B.18 C.1103.“剧场有450个座位,其中楼上有120个座位,其余的座位都在楼下。

话剧播放时,楼下有210人在观看。

”根据前面的条件,不能解决下面哪个问题?( )A.楼下比楼上多多少个座位?B.楼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C.楼下还有多少个空座位?4.亮亮去超市购物,账单如图所示。

他一共付了10张10元纸币给营业员。

他买的可乐可能是( )元。

账单牛肉:42元牛奶:21元面包:19元可乐:?元A.7 B.10 C.20三、算一算。

1.直接写出得数。

67-15= 64-18= ( )-53=38 600+( )=110081-37= 45+38= ( )+53=82 ( )-800=60055+37= 14+73= 70-( )=44 30+( )=12054-12=( )+28 64+( )=98-19 ( )-15=37+442.在□里填合适的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六(1)》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六(1)》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六(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六(1)》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加减法的运算规律,以及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数字认识,对加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和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接触到加减法运算。

2.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加减法运算。

3.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情境,如购物、分水果等,引导学生自然地接触到加减法运算。

教师提问:“在这些情境中,我们需要用到什么数学知识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加减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课件,向学生介绍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例如,讲解加法时,可以设置一个情境:有小猫和小狗,一共有几只?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讲解减法时,可以设置一个情境:有小猫和小狗,有几只离开了?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2022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易错题归纳

2022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易错题归纳

2022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易错题总结归纳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除法以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有剩余,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除法列竖式计算方法:(1)先写“厂”表示除号。

(2)在除号里写被除数。

(3)除号外面左侧写除数。

(4)把商写在除号的外面,被除数上面,并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5)把除数和商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6)用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乘积得结果写在横线下面,与个位对齐。

4、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先想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再利用乘法口诀试商。

5、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第二单元时、分、秒1、认识钟面:(1)钟面上最短最粗的针是时针,较短较粗的是分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1圈,也就是60小格,1时=60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

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1分=60秒2、认识整时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时针、分针、秒针全部重合的时间是12时,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的时间是6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间是3时和9时。

3、认识几时几分方法:时针指在两个数之间,算小数,时针指在12和1之间,算12时,分针指着几,表示几个5分钟。

4、记录时间有两种方法:(1)文字法:如:5时50分;(2)用电子表法记录时刻时,几时就写几,再写“:”,后面写分时要占两位,分针不够整十的,十位要用0占位。

如:8时零5分写作8:055、认识大约几时方法:时针接近几就是几时。

此时,分针一般指在数字12左右。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但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于两步计算的加减法问题,他们还缺乏一定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情境,如购物、做饭等场景。

2.准备两步计算的加减法题目,用于学生练习。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购物、做饭等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妈妈买了2个苹果,又买了3个香蕉,一共有几个水果?”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两步计算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如:“小明有3个橘子,小红给了他2个,小明现在有几个橘子?”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解题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题目,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两步计算的加减法题目,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第六单元 第5-6课时 同步练习(2课时+答案)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第六单元 第5-6课时 同步练习(2课时+答案)苏教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6.5 两位数加三位数一、按要求做题1.算一算。

2.改正下列竖式中的错误。

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15+308= 84+361= 152+408= 256+518=4.一台平板电脑多少元?5.李阿姨带的钱可以任意买两件不同的玩具。

你知道李阿姨最少带了多少元吗?6.填一填。

6.6 两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一、按要求做题1.算一算。

2.改正下列竖式中的错误。

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568+56= 89+821= 478+965=4.后3分钟录入了多少个字?5.马小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其中一个数个位上的9看成了6,十位上的3看成了8,结果算出的和是596,原来正确的得数是多少?参考答案第5课时一、1.2.3. 523;445;560;774 (竖式、验算略)4. 536+227=763(元)答:一台平板电脑763元。

5. 171+268=439(元)答:李阿姨最少带了439元。

6.第6课时三位数加法的笔算(2)1.2.3. 624;910;1443 (竖式、验算略)4. 208+96=304(个)答:后3分钟录入了304个字。

5.方法一:86-39=47 596-47=549答:原来正确的得数是549。

方法二:596-50=546 546+3=549答:原来正确的得数是549。

解析:方法一:马小虎往计算时将39看成了86.得出得数596,86-39=47.就是得数596多加的数。

596 -47= 549,就是原来正确的得数。

方法二:根据题意倒推,十位上的3看成了8,可知多了5个十,即50,所以596-50=546。

个位上的9看成了6.可知少了3个一,即3.所以546+3= 549。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第六单元综合练习_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第六单元综合练习_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第六单元综合练习_含答案1.直接写出得数。

46+34= 28+45=64-27= 70-48=94-78= 67+24=1200-500= 43-18=2.填一填。

(1)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和是(),差是()。

(2)比236多109的数是(),比506少123的数是()。

(3)小明的身高是116厘米,小红的身高是134厘米,小红比小明高()厘米。

3.在里填上“>”“<”或“=”。

76+3382+4598-5332+15154+376987-389415+237798-309723-541798-616320+456178+312450+243463+1784.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的算式中,()的结果小于200。

①645-206 ②935-803 ③618-399(2)三年级共有828人,二年级再增加88人就和三年级的人数同样多,二年级有()人。

①740②916③906(3)商店里有468千克水果,已经卖出了389千克,还剩下()千克。

①79②89③995.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56+128= 904-236=*726+354= 800-204=58+270+243= 785-312+274=6.估一估,按要求填一填。

(填序号)① 395+225 ② 726-183③ 239+155 ④ 812+208⑤ 416-219 ⑥ 986-297⑦ 176+453 ⑧ 428+261结果大于600 结果小于6007.完成下面的表格。

借出还剩原有故事书358本394本()本科技书282本()本840本童话书()本455本769本文艺书286本476本()本8.解决问题。

(1)一件上衣106元,一条裤子98元,买这样的一套衣服,带300元够吗?(2)康雅小学组织学生分三批参观科技展览馆,已知第一批去了125人,第二批去了142人,最后一批去了133人,则该小学一共去了多少人?(3)海洋馆9时开馆,到10时馆里有234人参观,10~12时有98人离馆,有156人进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六(2)》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六(2)》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六(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六(2)》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减法运算。

本节课通过各种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减法运算的意义,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巩固基础的练习题,又有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题,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运算,对减法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退位减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耐心引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减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减法运算的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减法运算方法。

2.难点: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

2.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教学卡片、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2.准备实物模型,如小动物、水果等,用于创设情境。

3.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学生完成练习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模型或图片,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如小动物比赛、水果拼盘等,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减法问题。

例如:“小兔子有10个萝卜,它吃掉了3个,还剩下几个萝卜?”2.呈现(10分钟)展示减法运算的算式,如“10 - 3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答案,并分享给大家。

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强调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算式接龙”、“减法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减法运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5课《练习六(2)》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5课《练习六(2)》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5课《练习六(2)》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练习六(2)》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5课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之后,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加减法运算基础,但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如连续运算、混合运算等,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思考,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进行连续运算和混合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利用练习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如购物场景,引入加减法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理解运算过程。

3.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解题方法,互相学习。

5.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运算规律和注意事项。

6.拓展: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提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流程图、列表等形式,展示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和步骤。

八. 说教学评价1.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思考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
1、口算两位数的加法:
(1)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再把两个结果加起来;
(2)一个两位数加另一个两位数的整十数,再用它们的结果加上剩下的一位数。

2、口算两位数的减法:
(1)整十数与整十数相减,个位数与个位数相减,再把两次所得的差相加;
(2)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被减数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3)把减数凑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用它们的差再加上多凑的数或减去少凑的数。

3、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计算时,一定要看清运算符号。

4、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
(1)计算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2)加法验算方法: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后再加一遍,两次得到的结果相等就说明计算结果正确,不相等,则说明计算结果不正确,需要重新计算。

5、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笔算方法:
(1)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2)当个位不够减需要退位时,如果十位上是0,无1可退,就要从百位上退1当成10个十先传递到十位,再从十位退1到个位,当成10个一再计算。

(3)减法验算方法:
差+减数=被减数(最常用的)
被减数﹣差=减数
练习题
一、填空。

1、72比38多(),比102少48的数是()。

2、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差是()。

3、在一道减法算式中,减数和差都是55,被减数是()。

4、在()里填上“>”、“<”或“=”。

305+297 () 600 103+306() 500 732-223()500 345()199+150
400()1200-800 631-232()400
5、算式()的得数大于600。

(填写序号)
①399+297 ②299+198
③402+198 ④203+399
6、估一估,算式()的得数在400~500之间。

(填写序号)
①56×8 ②124+483
③802-443 ④1000-598
7、根据每组第一小题的得数,直接写出后面的得数。

(1)210+391=601 410+391=() 510+391=()
(2)403+478=881 403+468=() 403+458=()
(3)849-350=499 749-350=() 649-350=()
8、小明的画片比小亮少49张,比小乐少57张。

小亮和小乐的画片相比,()的画片多,多()张。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60=780 440+()=700
()-300=500 580-()=500
二、选择题
1、309+597≈()
A、700
B、800
C、900
D、1000
2、下面各数中,和其他数有区别的数是()
A、111
B、333
C、979
D、555
3、张平家蔵书800本,汪涵家蔵书比张平家多一些,程龙家比张平家少得多。

汪涵家藏书可能是()本,程龙家藏书可能是()本。

A、900本
B、750本
C、1200本
D、380本
4、按规律填数:52
5、424、()、222
A、333
B、313
C、323
D、303
三、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88+22= 72-18= 600+900=
63-36= 200-90= 700+400=
350+80= 72-39= 1800+900=
290+100= 640-40= 100-37=
886-465-278= 645+365-378= 765-363+1 68=
四、连一连。

1、估一估,连一连。

119+256 312+206 122+189 535-233 500 -101
300多 400多 500多
602-216 710-199 240+252 699-288 265 +248
2、算一算,连一连。

208+337 594-135 654+346
102 117 545 364 459 1000
285-168 289+75 267-165
五、解决问题。

1、某纺织厂5月份已经生产了462匹布,还要生产358匹,纺织厂5月份一共要生产多少匹面布?
2、今天有384位旅客去南京,昨天去南京的旅客比今天少48人,昨天去南京的旅客有多少人?
3、花店昨天上午卖出鲜花272朵,下午卖出86朵。

今天卖出的比昨天少33朵,花店今天卖出鲜花多少朵?
4、星光剧场共有500个座位,昨天已经卖出了245张票。

光明小学二年级共有253人,想观看今天的演出,剩下的演出票够吗?
5、本月家庭消费情况:水费108元电费180元电话费93元
(1)妈妈大约要带多少元去缴纳这三项费用,最接近多少元?在最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300元 400元 500元
()()()
(2)算一算,这三项费用共多少元?
六、思维冲浪
参考答案
一、1、34 54 2、1099 899 3、110
4、><><=<
5、①④
6、①④
7、(1)801 901 (2)871 861 (3)399 299
8、小乐 8 9、420 260 800 80
二、1、C 2、C 3、A D 4、C
三、1、
110 54 1500 27 110 1100 430 33 2700 39 0 600 63
2、647 1008 634 307 143 632 570
四、略
五、1、462+358=820(匹)
答:5月份一共要生产820匹布。

2、384-48=336(人)
答:昨天去南京的旅客有336人。

3、272+86-33=325(朵)
答:花店今天卖出鲜花325朵。

4、500-245=255(人)
253<255
所以剩下的演出票够。

答:剩下的演出票够。

5、(1)400元(√)
(2)108+180+93=381(元)
答:这三项费用一共381元。

六、1、8
2、(答案不唯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