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代的社会导学案

合集下载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 掌握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3. 理解夏商周三代的经济状况和文化成就;4. 分析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过程及原因。

二、导学内容:1. 夏代的兴起和衰落;2. 商代的兴起和发展;3. 周代的兴起和统一。

三、导学重点:1. 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背景;2.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3. 夏商周三代的社会结构;4. 夏商周三代的经济状况;5. 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6. 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过程及原因。

四、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与夏商周三代相关的故事或事件,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探索欲望。

2. 进修:讲解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经济状况、文化成就等内容,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一时期的特点和重要性。

3. 深化:通过分组讨论或小组合作,让学生对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过程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培养其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夏商周三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塞位和影响,引导学生对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五、导学反馈:1. 提出几个与夏商周三代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检验他们对这一时期的理解和掌握水平;2. 安置相关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书籍,进一步了解夏商周三代的相关知识,拓展其历史视野和知识面。

六、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进修,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夏商周三代的知识;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参观博物馆,深入了解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文化遗迹;3. 鼓励学生进行历史钻研或论文撰写,深入开掘夏商周三代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七、导学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夏商周三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全面的把握和理解。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自主进修和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对夏商周三代的认识,提升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含答案解析)-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含答案解析)-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1)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

2.知道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国人暴动等史实。

3.知道分封制的内容,理解分封制的作用。

4.通过学习夏、商、西周,分析归纳导致朝代兴亡的主要原因,得出明君兴国,暴君亡国的历史结论。

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2)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夏商周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

学习难点:西周的分封制的作用与弊端。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王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2.考古学者在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 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了夏王朝的和等级界限。

3.夏朝历经400多年,到夏王在位时期,国力衰弱。

,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

二、商汤灭夏、武王伐纣4.夏朝后期,分布于今河北、河南一带的部族逐渐强大,的首领联络周围部族,起兵攻伐夏王桀,桀大败,夏朝灭亡。

约公元年,建立商朝,都城建在。

5.商朝为巩固统治,设置,制定,加强对和的控制。

商朝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更加腐朽。

6.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_,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7.公元年,周武王联合当时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史称西周。

三、西周的分封制8.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诸侯具有较大的,但需要向周王进献,并服从周王。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

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卿大夫、。

9.公元前841年,与民争利引起“ ”厉王逃亡。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夏商周时代的社会学案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夏商周时代的社会学案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学案第5课夏商周时代的社会一、夏商周的更替1、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史称“”。

起于公元前世纪前期,止于公元前年灭亡,历时约多年2、启建立了夏朝,夏朝历时多年,公元前世纪末,被所取代。

3、商王将都城迁到,史称“”。

4、公元前年,周军及各部落与商军在发生激战,周胜,武王建立周朝,定都,史称“”(2)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目的是。

周王的同姓或异姓贵族从周王那里得到、,建立起诸候国,史称“”。

分封出去的诸侯有相对独立的统治权。

2、西周实行的宗法制是以为基础,核心是。

这一制度起着维护西周和的作用。

(3)西周的灭亡1、周幽王时,太子的外祖父申侯联合,进攻镐京,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2、公元前年,平王把都城迁到,史称“”三、基础在线:基础知识,天天练1、现今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是()A、夏B、商C、西周D、东周2、下列事件中,发生在商朝的是()A、周公东征B、盘庚迁殷C、国人暴动D、平王东迁3、位于某某省卫辉市比干庙村的比干庙。

比干为商纣王之叔父,相传因不满纣王无道,被剖心残杀,葬于牧野。

下列关于纣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能言善辨,敏捷过人B、是历史上有名的末代暴君C、茺淫无度,终日寻欢作乐D、在牧野打败了前来讨伐讨伐的西周军队4、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纣自杀,西周灭商的战役发生在()A、牧野B、阳城C、洛邑 D、殷5、“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

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6、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A、世袭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分封制7、下列连线关系正确的是()①镐——某某某某②殷——某某某某③牧野——某某某某④洛邑——某某某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四、能力在线:能力提升,步步跟8、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原文大意:将同姓子弟亲戚分封为地方诸侯,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材料二周文王所封子弟同姓甚多,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夏商周时代的社会学案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夏商周时代的社会学案华东师大版

第5课夏商周时代的社会【自主学习】1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史称_____________ , _______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一—夏朝。

2. _____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

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史称a ??。

3. ____________ 公元前____________ 年,商纣王在与周部落激战,结果兵败自杀。

商朝灭亡后,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史称。

4. 为了加强,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

周王把土地和臣民分封给或贵族,历史上称为“”,分封出去的诸侯必须承担、、、定期朝见周王等义务。

5. 西周的宗法制是以基础的,核心是。

6. 申侯联合进攻镐京。

周幽王自杀,西周火亡。

公兀前年,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后人把周平王东迁以后的周朝称为“ ____________ ”。

【要点破解】要点一: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起国家的产生。

要点点拨:夏朝建立后,主区城堡和宫殿,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

以维护其统治,一般认为夏朝的性质是奴隶制的。

因此其国家政权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

我国的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春秋。

【例1】我国历史上的“上古三代”开始于()A.公元前11世纪B .公元前14世纪C.公元前16世纪D .公元前21世纪解析:我国历史上的“上古三代”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夏、商、周三代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史称“上古三代”。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故答案是D项。

要点二:分封制的作用。

要点点拨:周朝通过逐步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到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周时期众帮林立,加强了周王室与众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例2】(2010山东东营中考,1 )第^一届全运会于2009年10月在山东省举行,“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等是本届全运会的宣传口号。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过程;2. 掌握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3. 理解夏商周的统治地位和社会发展状况。

二、导学重点:1. 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过程;2.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3. 夏商周的统治地位和社会发展状况。

三、导学难点: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的理解;2. 夏商周的统治地位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把握。

四、导学内容:1. 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过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共传十七世,约有四百多年。

夏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被认为是中国文明的起源。

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他被封为夏禹,建立了夏朝的政权。

夏朝的结束是商汤推翻夏桀,建立商朝。

商朝也传了十七世,约有五百多年。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商汤是商朝的建立者。

商朝的结束是周武王推翻商纣,建立周朝。

周朝传了十四世,约有七百多年。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周武王是周朝的建立者。

2.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特点是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君主专制制度。

夏朝的政治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掌握在君主手中。

商朝的政治制度也是君主专制制度,但在商朝中期出现了贵族分封制的特点。

周朝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掌握在封建地主手中。

夏商周三代的经济特点是以农业为主导的自然经济。

夏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农业生产是社会经济的基础。

商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商朝中期出现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周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周朝中期出现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夏商周三代的文化特点是以礼乐为核心的传统文化。

夏朝的文化以礼乐为核心,礼乐是夏朝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朝的文化以礼乐为核心,商朝中期出现了甲骨文的记载。

周朝的文化以礼乐为核心,周朝中期出现了金文的记载。

3. 夏商周的统治地位和社会发展状况:夏商周三代的统治地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最高地位。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引入在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的三个重要朝代,它们的更替不仅标志着中国历史的发展阶段,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和文化的演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夏商周的更替,了解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

二、知识讲解1. 夏商周的历史背景夏商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真实历史记载的朝代,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夏商周三代的更替,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由部落联盟向封建国家的转变。

2. 夏朝的建立和衰亡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传说中由大禹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夏朝的衰亡主要是由于统治者失去民心,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王室衰落,最终被商朝所取代。

3. 商朝的兴起和发展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真实历史记载的朝代,商汤建立商朝,商朝的统治者实行世袭制,建立了一个封建王国。

商朝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演变,商朝是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向封建国家的转变的重要阶段。

4. 周朝的建立和统一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建立了周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行了封建制度,周朝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新纪元。

三、学习任务1.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过程。

2. 请同学们思考,夏商周三代的更替对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3. 请同学们选择夏商周三代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短文。

四、拓展延伸1. 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夏商周三代的文化特点和社会制度,对比三代的异同之处。

2. 请同学们探讨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宗法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3. 请同学们思考,夏商周三代的更替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启示?五、总结反思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过程,深刻认识到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和文化的演变,同时也意识到历史对我们的启示和警示。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 掌握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过程及其中的重要事件。

3. 分析夏商周之间的关系,探讨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原因和影响。

二、导学内容1. 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2. 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过程及重要事件3. 夏商周之间的关系及更替原因和影响三、导学步骤第一步:观看视频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第二步:阅读文献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过程及其中的重要事件。

第三步: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夏商周之间的关系,探讨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原因和影响。

第四步:总结提升总结讨论结果,掌握相关知识点,并展开思考,提升认知水平。

四、导学策略1. 视频学习法:通过观看生动有趣的视频,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认知和理解。

2. 阅读学习法:通过阅读文献,提高学生对夏商周历史的了解和把握。

3. 讨论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辨能力。

4. 总结提升法:通过总结提升,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五、导学评估1. 能够准确描述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 能够理清夏商周的更替过程及其中的重要事件。

3. 能够分析夏商周之间的关系,探讨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原因和影响。

六、拓展延伸1. 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更多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夏商周历史。

2. 可以组织同学们开展夏商周历史文化展览,增强学习动手实践的体验。

3. 鼓励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夏商周历史研究,培养学术兴趣和能力。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 掌握夏商周的更替过程及原因;3. 理解夏商周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导学过程:一、导入引入(5分钟)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代是如何更替的?这个更替过程中发生了什么重要事件?为什么会出现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让我们在本节课中一一揭秘。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理解夏商周的更替过程及其原因。

3. 思考夏商周的更替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背景和特点1. 夏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开国君主是启。

2. 商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开国君主是汤。

3. 周代: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开国君主是周武王。

二、夏商周的更替过程及其原因1. 夏商更替:夏商更替发生在公元前约1600年左右,主要原因是夏朝统治者贪暴无道,导致人民不满,最终被商朝所推翻。

2. 商周更替:商周更替发生在公元前约1046年左右,主要原因是商朝统治者腐败无能,导致内乱不断,周文王发动周君起义,推翻商朝建立周朝。

3. 夏商周的更替过程虽然各有不同,但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权更替的一贯特点:以推翻腐朽暴虐的政权为起点,建立新的王朝为目标。

三、夏商周的更替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1. 夏商周的更替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王朝更替,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多次王朝更替的先河。

2. 夏商周的更替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和社会制度,推动了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3. 夏商周的更替也为后来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奠定了坚实基础。

导学问题:1. 请简要介绍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夏商周的更替过程及其原因是什么?3. 夏商周的更替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哪些影响?思考拓展:1. 你认为夏商周的更替过程中最大的影响是什么?2. 如果你是当时的统治者,你会如何改变政治制度来避免更替的发生?3. 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现代社会政权更替的原因和影响。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过程,了解每个朝代的特点和重要事件,以及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导学内容:1. 夏朝的建立和特点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传说中是由禹传位给他的儿子启,建立在黄河流域,是奴隶社会的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七年级历史学科《夏商周时代的社会》导学案(第5课时) 设计人:闫引军 审核:
【学习目标】1.总结夏、商、周三代更替的时间,亡国与立国之君,包括盘庚迁殷、牧野之战、分封制、宗法制及东周建立等知识。

2.识记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

3.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重难点预测】
重点:分封制和宗法制。

难点:分封制在西周有助于稳定统治秩序,而在后世中央集权制下又成为离心因素;宗法制的具体内容及影响
【学习流程】
一、知识链接:
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史称“上古三代”。

那么,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并且大家熟悉的《封神榜》的故事就发生在商周时代,今天我们来学习《夏商周时代的社会》。

二、导读自学
(一)夏商周的更替
1.(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史称“上古三代”。

(完成课后课外学史)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是( )。

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今 ),史称“盘庚迁殷”。

商周之间著名的战争发生在时间( ),地点( )( 今 )。

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今 )历史上称“ ”。

(二)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或者目的是什么?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分封制实行的作用是什么?
2、西周实行的宗法制是以( )为基础的,核心是( ),宗法制在西周起到什么作用?
3、.请大家观察28页宗法制示意图,用自己的话解释什么是分封制什么是宗法制。

(三)西周的灭亡
1、犬戎攻破都城, ( )被杀死后,( )即位。

镐京经战乱残破不堪,
朝代 国都 起止时间 立国、亡国之君 重大事件 夏朝 商朝 西周
策略与反思纠错与归纳
( )年,( )把都城迁到( )(今 )。

( )在( )的东面,后人把周平王东迁以后的周朝,称为“ ”。

2、观察28页地图, 在下面标出夏商周都城的相对地理位置并标明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三、合作探究
(一)请大家观察28页宗法制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所学内容,从上到下写出每一个等级的名称。

2、请根据图中内容,说说宗法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四、知识梳理
夏商周的更替 周的分封制 西周的宗法制
五、课堂检测
1、商朝后期施用炮烙等酷刑的暴君是( )。

2、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同商军进行的战役是( )。

3、西周开始,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政治措施是( )。

4、商都殷位于今天的 ( )
A .陕西省内
B .山西省内
C .河南省内
D .河北省内 5、“武王伐纣”中,商纣王的军队阵前倒戈的主要原因是 ( )
A .周武王的军队十分强大
B .商纣暴政激起奴隶反抗
C .商朝前线牧野兵力薄弱
D .一些小国部落参与伐商
6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的用品的规定严格,如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西周社会等级森严
B 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C 西周手工业落后
D 西周经济发展不平衡 7、大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纣,建立西周,至今大约( )年 A 3059 B 3056 C 2056 D 964
六、课外拓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武王追思先圣主,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为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文为自封……封弟周公旦于曲阜……各以受封。


(1)上述材料叙述的是一项什么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施这一制度?
(2)根据材料,结合课文分析“周天子”与“各诸侯”之间是什么关系?请举例说明。

(3)结合课文内容对这一制度作出简要评价。

七、师(生)总结反思收获: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试着总结一下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