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教学目标1、了解夏朝建立和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的史实。

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史实。

掌握西周分封制的内容。

2、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历史;通过制作年代尺、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3、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史实,使学生首先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史实。

难点:西周分封制的内容。

三、教法设计: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交流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禅让”制,从首领更替的形式切入新课。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翻书引导生浏览全文,讨论以下问题:夏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引导生分析禹身份的转变)夏朝建立的标志:(让生讨论什么是“国家”)夏朝的历史地位设问:尧舜禹时代,实行禅让制,现在禹成了国王,他的王位由谁来继承?还是通过民主选举吗?那现在又实行什么制度呢?你能说说与禅让制的区别吗?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它统治了400多年,由于最后一个王非常残暴导致了灭亡。

你能写出他的名字吗?并根据小字内容你能说出他的暴行吗?设问:这样的暴君,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他?二、商汤灭夏生爱憎分明地回答:“推翻他。

”生踊跃讲述,积极争取机会。

商朝的建立与迁都。

让学生根据朝代建立要素归纳:商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商朝的重大事件——盘庚迁殷。

在地图册上找出迁都的时间、地方,并说说在今天的什么地方(河南安阳)写写、记记,。

请说出商朝的暴君,你能说说关于他的故事吗?向学生介绍神话传说《封神榜》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三、武王伐纣生按老师要求积极开动脑筋,以小组为单位,以多种方式呈现武王伐纣建立周朝。

四、西周的分封制1、西周的分封制让学生思考西周统治者怎样才能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目的)对被分封的诸侯采用什么办法控制?(方法)分封制实行的结果如何?(作用)讨论:分封制实行的利与弊。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学习本课叙述的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汤灭夏建商、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的经过,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讨论,让学生初步理解、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使学生首先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又认识到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压迫、剥削的残酷性。

其次,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夏、商、西周的建立和灭亡,构成了本课的主线索。

本课首先简要地叙述了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和夏桀无道为汤所灭、商朝建立的史实。

其次,叙述了盘庚迁殷后,商朝疆域不断扩大以及商纣的奢糜残暴和武王伐纣,西周的建立。

最后,叙述了周初统治者为巩固奴隶制政权而实行的分封制和西周的灭亡。

本课的重点有二。

其一是夏朝的建立。

首先,因为夏朝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生产关系方面的重大变革。

其次,因为夏王朝的建立,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其二是西周的分封制。

言其为重点,主要在于二者都是西周的重要制度,起到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分封制同时也是本课的难点。

尤其是在不正面介绍宗法制的情况下,要使学生明了分封制的内容,难度更大。

二、教法建议1.讲述夏朝建立时,建议教师根据课文绘制一幅《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并用投影或其他方式展示给学生,指导学生阅读《自由阅读卡》,参看卡下面的宫殿遗址。

使学生对夏朝都城建立的位置、殿堂的建筑,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随后引导学生讨论: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2.讲完夏朝建立后,建议教师说明,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春秋,使学生对奴隶社会有一个整体了解。

七年级历史教案(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学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学案【课标要求】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脉络,掌握西周的分封制。

能力目标: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

培养自己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

我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之一。

【学习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

【学习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自学课本熟悉知识完成下面表格)国家建立者都城建立时间灭亡时间灭亡时国君夏商西周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1.知识应用材料一西周统治者把土地、臣民封赐给同姓或异姓贵族,建立起许多小诸侯国,历史上称为“授民授疆土”。

材料二嫡长子继承制是为了防止诸子争夺王位,以确保王位的平稳更替。

(1)两则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怎样的政治制度?(2)如果你是当时一国的诸侯,那么你应该向当时的天子尽怎样的责任?(3)西周统治者采取上述政治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在当时起了怎样的重要作用?2.动脑筋(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你所了解的夏朝这一国家有哪些政府机构?从此“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我国也由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这一过程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你对此有何认识?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材料一夏桀说:“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

日有之哉?日亡吾亦亡矣。

”材料二商纣说:“呜呼,我生有命有天!”1.夏桀将自己的统治比喻为像太阳一样长久,商纣说他会有上天的保佑,没有人能能推翻他们的统治。

他们的话对吗?假如不对,请你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

2.夏桀、商纣最后被推翻的原因是什么?3.请你谈一谈两则材料蕴含的深刻道理。

四、知识整合五、巩固练习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2.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禹传位给伯益b.禹传子,家天下c.舜传位给禹d.启打败有扈氏3.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①夏桀②商纣③周厉王④周幽王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夏商西周的兴起与灭亡

夏商西周的兴起与灭亡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课叙述的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汤灭夏建商、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的经过,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首先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又认识到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压迫、剥削的残酷性。

其次,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

【教学重点】一是夏朝的建立;二是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难点】分封制同时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情境法、讲述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教学时数】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见学案)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夏朝的兴衰1、首先,回顾所学明确夏朝建立者是——禹。

2、其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前两自然段,提出相关问题详细讲解夏朝建立、发展的过程。

3、之后,通过让学生观看教材21页《夏桀把人当坐骑》的插图,并且阅读教材小字部分内容,让学生归纳出夏桀残暴统治的史实,了解夏朝衰败的原因。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1、让学生阅读教材21页,明确商汤灭夏的时间以及商朝的建立。

2、通过阅读教材,让学生找到:商朝多次迁都的原因?一直到哪位国君商都才固定下来?3、通过以往学生对相关影视作品的了解,让学生说出商朝有名的暴君是谁?并讲讲他的故事。

4、通过学习,让学生分析教材22页《史记》文献材料,明确商纣王的昏庸残暴以及商朝的衰败。

与此同时渭水流域的周国逐步强大,为灭商提供的条件。

5、通过阅读教材23页,让学生了解牧野之战的经过、商朝灭亡的时间、西周建立等知识点。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灭亡的过程。

(2)掌握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更迭顺序。

(3)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夏商西周的兴亡原因。

(2)运用比较法,分析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素养。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灭亡的过程。

(2)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特点。

2. 教学难点:(1)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更迭顺序。

(2)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兴亡背景。

(2)学生分享自己对夏商西周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灭亡的过程。

(2)学生总结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更迭顺序。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夏商西周的兴亡原因。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兴亡顺序及其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特点。

5. 课后作业:(1)绘制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兴亡时间轴。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知识掌握程度等。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知识掌握、问题解决能力等。

六、教学内容6. 夏朝的建立与灭亡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定都阳城。

夏朝的灭亡:夏朝末代王夏桀的暴政导致民不聊生,最终被商汤所灭。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素养提升教案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一、课标内容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二、素养目标1.唯物史观:知道国家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认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时空观念:知道夏、商、周三代更替,国家疆域不断扩大,掌握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

3.史料实证:知道考古学者发掘了夏、商、周时期的都城遗址及其大量文物,学会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形成重证据的意识。

4.历史解释:知道二里头遗址及其文物的发掘,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证实了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及其文明进程,学会在理解和辨析史料的基础上,形成历史认识。

归纳西周分封制的有关内容,结合文字和图片史料,概括分封制的作用。

5.家国情怀:通过理解夏、商、周朝代兴衰和更替的原因,明白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理解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分析夏商周灭亡的原因。

【教学难点】分封制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史记·夏本纪》书影“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si)氏。

”这是《史记·夏本纪》中对禹建立夏朝的描述。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王朝的产生。

后继的商朝和西周,国家的地域更为广大,建立了各项制度,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

夏、商、西周三朝是怎样更替的?(二)新课探究探究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夏朝建立教师讲解: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禹的儿子启不接受传统举贤禅让做法,直接继承禹的王位。

“家天下”形成:从此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材料研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合作探究:“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各指什么制度?“家”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天下为公:禅让制,传贤。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一)知识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历史;通过制作年代尺、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教学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教学难点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平等对话式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看flash动画──“大禹治水”导入:师:大禹因治水而威望大增,他凭借日益增长的威望和权力,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学生回忆夏朝建立的时间及意义)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建都阳城。

师:(出示幻灯片──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指出阳城的地理位置,夏朝的统治中心,国家统治机器-修筑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制订刑法;设置监狱)(出示幻灯片──说说你的想法: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生:(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师:是社会的进步。

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极为缓慢。

而在奴隶制国家中,奴隶主役使众多奴隶从事生产,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师:夏朝的建立,意义深远,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同时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3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一)知识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一个朝代的成立时间、成立者、衰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大体的熟悉,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学习本课培育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了解夏、商、西周更替顺序及其原因,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

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培育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归纳的能力。

二、进程与方式通过度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用意、编写和演出历史剧、讲故事的进程,培育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讨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熟悉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抵挡,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必然的形式和手腕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教学思路一、课前导学1.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况表格。

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手抄报、课件等。

二、教学渗透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

教学资源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多媒体背景音乐。

温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

“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

从此奴隶制在我国建立。

”二、学习新课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夏、商、西周三朝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单元时段】
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夏、商、周时期的历史。

【单元特点】
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说明由夏朝开始出现国家,到商与西周时期创造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

【内容标准】
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3、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4、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5、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6、以都江堰为例,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7、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8、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夏商周时期的更迭过程和基本历史史实;掌握分封制、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历史概念的意思和内容;掌握夏商周时期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通过学习夏商周时期的兴亡,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通过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春秋战国形势图”等,培养学生正确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对青铜器司母戊鼎、都江堰等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学习,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收集资料和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通过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创设一些历史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历史,逐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了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了解科技文化成就,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
1、夏、商、西周兴亡过程,分封制。

2、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水利工程都江堰、甲骨文。

3、齐、晋争霸、商鞅变法。

4、孔子,百家争鸣。

【难点】
1、世袭制与禅让制的区别。

2、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3、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4、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课时】7课时
【课型】知新课、活动课
【方式与方法】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多种形式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内容是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的一课,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是早期国家的产生,比较重要。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夏朝的兴衰。

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3、西周的分封制。

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若干个小问题,以图说文,让学生在讨论中,在老师的指导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对学生进行分组导学,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辩论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充分利用自学、讨论、辩论、表演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

运用多媒体课件,提供有关历史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的印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讲述“大禹治水”故事,引导学生回忆与大禹有关的史实,说明大禹因治水而威望大增,他凭借日益增长的威望和权力,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由此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落实目标)
(一)夏朝的兴衰
1、夏朝的建立
首先请同学看地图册《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并阅读课后自由阅读卡,为学生设疑:这些历史资料说明了什么?(夏朝已是早期国家了),并由此让学生总结出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特点。

然后提出问题: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请同学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2、末代暴君夏桀
观察《夏桀把人当坐骑》插图,引起学生注意,然后阅读教材,请同学讨论:夏桀比得上禹吗?表现在哪里?这样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自然能体会到夏朝的灭亡,并由此因此本课第二个内容――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对这部分内容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讲述;
1、提出问题:商汤为什么能灭夏?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自然记忆夏的灭亡和商的建立。

2、指导学生讨论:后世为什么把商朝又成为殷朝?当时商王盘庚为什么要迁都?引
出商王盘庚迁都的内容。

在讨论中加深印象。

3、观察《商都城示意图》,请同学指出商的统治区域,设问这样的一个大国是怎样灭亡的呢?过渡到暴君商纣。

请同学讲述纣王的残暴,给商的灭亡打下伏笔。

4、请同学表演“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增加趣味性,并引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佳话,在表演中使同学了解文王求贤若渴重用人才的品德。

文王的做法为武王伐纣奠定了基础,过渡到牧野之战
5、观察《牧野之战示意图》,请同学描述当时战争的景况,得出牧野之战导致商灭亡西周建立。

6、最后请同学分组讨论教材23页“动脑筋”分析回答: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指导学生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首先,夏桀、商纣的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

其次,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结束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深得人心。

最后,商汤和周武王能够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部落,抓住时机一举取胜。

并设问西周建立后怎样才能巩固统治,过渡到下一个内容。

(三)西周的分封制
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难点。

所以,采用提问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西周统治者怎样才能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目的)对被分封的诸侯采取什么办法控制?(内容)分封制实行的结果如何?(作用)请同学自由讨论,然后选派代表回答,各组可以互相辩论,在辩论中掌握知识,并且有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

问题解决之后,观察西周等级示意图,让学生到黑板前标出每一等级的名称。

三、课堂小结(反思完善)
针对本课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整合。

1、请同学制作一个夏商西周的大事年表,可以自己设计,并展示,教师给
予评价。

重要年代重要事件重要人物
夏朝建立禹
约前1600年汤灭夏,商朝建立汤
约前1300年盘庚迁殷盘庚
前1046年牧野之战,西周建立周武王(姬发)、姜尚
前771年西周灭亡周幽王
朝代开国之

建立时间都城
亡国之

夏启前21世纪阳城夏桀商(殷)汤前16世纪殷商纣王西周周武王前1046年镐京周幽王东周周平王前770年洛邑周幽王
四、感悟历史
学习了商朝的历史,对于商朝灭亡的史实,你有什么感想?如果你是商朝的一个国君,你将如何使商朝摆脱灭亡的厄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