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术的基本手型
温州南拳基本动作

温州南拳基本动作
温州南拳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武术,基本动作包括以下几个:
1. 站立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外扣,膝盖微微弯曲,上身保持挺直,两手自然下垂。
2. 直拳:将拳头握紧,手心朝下,手臂伸直,从前方直线推出力量,再快速缩回。
3. 钩拳:将拳头握紧,手心朝下,手臂微曲,从一侧向外旋转出力,再迅速回收。
4. 上钩拳:将拳头握紧,手心朝下,手臂微曲,从下方向上方旋转出力,再快速收回。
5. 下勾拳:将拳头握紧,手心朝上,手臂微曲,从上方向下方旋转出力,再快速回收。
6. 踢腿:站立时,将一脚抬起,然后快速伸直腿,朝前方或侧方踢出。
以上是温州南拳的一些基本动作,练习时需注意动作的准确度、力度和协调性,并结合呼吸进行练习。
武术五步拳

并步抱拳
左脚向右脚靠拢成并步,同时左勾和 右掌变拳,回收抱于腰间,目视前方。
完整示范
谢谢!
基本手型
掌、拳、勾
起势
抱拳于腰间,头左转,眼睛平视 左方。
弓步冲拳
成做弓步,左手向左平搂收回腰间抱 拳,冲右拳,目视前方。
弹踢冲拳
重心前移,右脚向前弹踢,同时冲左 拳,收右拳,目视前方。
马步架打
右脚落地,向左转90°下蹲成马步,同时 左拳变掌,屈臂上拳 变掌向左下盖,掌外沿向前,身 体左转90°收左拳,上动不停两 脚屈膝下蹲成歇步,同时冲左拳, 收右拳。
提膝穿掌
两腿起立,身体左转,随即右拳 变掌,顺势收至右腋下,右拳变 掌,由左手背上穿出,同时左腿 屈膝提起,眼随手动,看右手的 方向。
仆步穿掌
接提膝穿掌,上动不停,左脚落地成仆 步,沿左脚内侧穿至左脚面,目视做掌。
虚步挑掌
左腿屈膝前弓,右脚前上成右虚 步,同时左手向后划弧成勾手, 右手顺右腿外侧向上挑掌。
武术图解--《五步拳》图文教案

武术图解--《五步拳》图文教案是入门拳套也是学习武术入门之基本拳术组合小套。
他包含了武术中最基本的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和拳、掌、勾三种手型及上步,退步步法和搂手、冲拳、按掌、穿掌、挑掌、架打、盖打等手法。
通过五步拳的练习可以增进身体的协调能力,掌握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要领,提高动作质量。
为进一步学习武术打下基础。
:1、缠腕冲拳2、冲拳弹踢3、马步架打4、歇步冲拳5、提膝穿掌6、仆步穿掌7、虚步亮掌1、预备式:两脚并拢,双手握拳抱于腰间,拳面与小腹在同一个平面,双肘后顶,向左摆头,目视左前方。
2、左弓步搂手冲拳:2——1,弓步搂打之马步搂手:(过渡动作)左脚向左横跨一大步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向左搂出,掌指朝上,虎口撑开。
目视左方。
2——2,弓步搂打之弓步冲拳:左掌变拳收回腰间,拳心朝上。
马步向左拧腰转胯成左弓步,右拳同时内旋击出,拳心向下,力达拳面。
目视前方。
3、弹踢冲拳:右拳外旋收回腰间,拳心向上。
左拳拧旋击出,同时右脚向前弹出,脚面绷平,力达脚尖。
左拳拳心向下。
上身直立。
目视前方。
4、马步架打:右脚前落成马步,左拳变掌向上撩架,右拳向前击出成平拳。
眼看右方。
5、歇步冲拳:5——1,歇步盖打之转身盖掌:向左转身,左脚后撤右脚后方,左掌变拳收回腰间,右拳变掌从上向左下横盖。
目视前方。
5——2,歇步盖打之歇步冲拳:下蹲成右歇步,右掌变拳收回腰间,左拳平拳击出,目视前方。
6、提膝穿掌:左拳变掌下横盖,起身右腿直立,左脚提膝,同时右拳变掌从腰间向右上方穿出,目视右掌。
7、仆步穿掌:左脚向左落步成左仆步,左掌向左下方穿出。
目视左方。
8、虚步挑掌:右脚向前上步成右虚步,左掌顺式向上向后成下勾手(低不过肩,高不过耳端)。
右掌向前向上挑出,掌指向上,右肘微曲。
目视前方。
收式:左脚向右脚并拢,双手变拳收回腰间。
向左摆头,目视左前方。
说教材内容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
学习五步拳为培养武术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初步建立武术套路的基本概念奠定了基础,在练习中主要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提高动作的速度和连贯性,进而养成经常运用套路锻炼身体的习惯。
初学武术基本功有哪些招式

初学武术基本功有哪些招式武术基本功就像盖房子要打地基一样的,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有更高的建树。
有些学生为了练好少林基本功,常常不分昼夜勤学苦练,训练量很大,但是效果却不好。
首先说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是值得表扬的,但是方法欠妥。
只有科学合理的武术训练,才能提高武术水平。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初学武术的基本功知识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一、手型1、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
拳握紧,拳面平,腕要直2、掌:四指并拢伸直向后伸张,拇指第一指节弯屈扣虎口处3、勾:五指尖撮拢,屈腕二、冲拳1、动作方法:预备姿势,两脚左右平行站立与肩同宽,两手握拳抱贴于腰侧,拳心向上。
动作过程:(以右侧为例)右拳从腰际向快速冲击,拧腰顺肩,右肘过腰时右前臂快速内旋,平拳拳心向下,立拳拳眼向上,臂要伸直,高于肩平;同时左肘后引,挺胸立腰收腹,眼向前看。
2、动作要点:冲拳时拧腰顺肩,肩肘放松,拳走直线,急旋前臂,要有寸劲力达拳面。
三、架拳1、动作方法:预备姿势与冲拳同。
动作过程:右拳向下、向左、向上经头前向右上方划弧,前臂急速内旋在头上右上方架起拳眼向下,眼随拳走,上架同时向左甩头眼看左方。
2、动作要点:拳过肩急旋放松,肘外屈使臂略成弧形,力点在尺骨外侧四、推掌1、动作方法:预备姿势与冲拳同。
动作过程:右拳变掌从腰侧向前快速推出。
右肘过腰时前臂旋内、坐腕、挑指成侧立掌,臂要伸直,掌跟高于肩平。
成侧立掌时,手腕后屈并向拇指一侧旋转使小指一侧向前,两眼平视。
2、动作要点:拧腰、顺肩、旋臂、坐腕要协调一致。
立掌沿直线要快速有力,力达掌根。
五、亮掌1、动作方法:预备姿势与冲拳同。
动作过程:右拳变掌臂伸直,经体侧向右,向上划弧至头右前上方前臂内旋,抖腕、亮掌,臂略成弧形,掌心向前上(或向上),手指向左,眼随右掌转动。
抖腕、亮掌同时稍向左转体、甩头,眼视左前方(见图8)。
2、动作要点:抖腕、亮掌、甩头要配合一致,同时完成,运行时肘腕放松,定势时挺胸、立腰、直颈。
武当拳十八式基本动作(图文)

武当拳十八式基本动作(图文)展开全文一、基本手型(一)手型:扣指掌、八字掌、虎爪掌、龙爪掌、剑指、捶(拳)。
1、扣指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内扣于虎口处。
(图5-1)2、八字掌:虎口撑开,拇指和食指形成汉字的“八”字,其余三指和食指并拢,也可分开。
(图5-2)3、虎爪掌:拇指屈扣于虎口(不贴拢),其余四指并拢,二三节指骨弯曲(不贴指肚)。
(图5-3)4、龙爪掌:五指分开,拇指竖直,其余叫指梢节微扣,虎口撑圆,掌心凹空。
(图5-4)5、剑指:中指与食指伸直并拢,其余三指屈于手心,拇指压在无名指第一指节上。
(图5-5)6、拳(捶):五指卷紧,拳面要平,拇指压手食指、中指第二节上。
(图5-6)(二)手法:按掌、托掌、撩掌、穿掌、云掌、旋掌、撞掌、推掌、架掌、插掌、撩拳、掳手、掖掌、拨掌。
l、按掌:八宁掌型自上向下按,劲贯掌心。
2、托掌:掌心向上,仰掌托出,沉肩垂肘,力达掌心。
3、撩掌:手心向前上,直臂向前撩出,速度快,劲贯掌心。
4、穿掌:手心向上,臂由屈到伸,沿身体某一部位穿出,力达指尖。
5、云掌:在头顶或头前方,手心向上,以腕关节为轴向外平圆外旋或内旋,动作要灵活。
6、旋掌:以腕关节为轴,手掌由里向外、向上或向下屈臂缠绕或平旋。
7、撞掌:掌心向前,指尖向外,单掌或双掌屈臂向前撞击,力达掌根。
8、掖掌:掌心向后下,沿肋向侧下方掖出,高与髋平;沉肩塌腕,臂微屈,力达掌根。
9、拨掌:(裹学)臂微屈,掌由体前内旋或外旋向左,或向右拨动,劲贯掌外沿。
10、插掌:直掌向下或向斜插入,劲贯指尖。
11、推掌:掌由腰间旋臂向前立掌推出,劲贯掌外沿。
12、架掌:展开肘部,屑臂外旋,以前臂和掌外沿向上起,力达前臂和掌外沿。
13、掳手:两臂弯曲,手掌心向外,一手掌心向上,借助身体运转向外侧划弧,力达两手。
14、撩拳:拳自下向前上方撩击,力达拳背。
(三)步型:熊步裆(弓步)、鹤步裆(独立步)、虎步档(马步)、鹿步裆(横档步)、狮步裆(仆步)、龟形步、盘龙裆(歇步)、麒麟步(跟步)、鸦雀裆(虚步)、含鸡裆(丁步)、跪步。
传统杨氏28式太极拳介绍

传统杨氏28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流派,它具有特定的动作要领和要求。
在杨氏28式太极拳中,基本手型可以分为掌、拳、勾三种,而基本步型则包括开立步、弓步、虚实步、侧弓步、仆步和独立步六种。
此外,杨氏28式太极拳的身形和身法在拳术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套太极拳中的每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要点,例如在单鞭动作中,勾手时要力达勾顶,弓步时右腿微曲,左掌力达掌心并与勾手形成向外的对撑力。
白鹤亮翅动作中,两臂旋转时需要自然伸展,不过于伸直或弯曲。
左右搂膝拗步中,需要先左转再右转,两手在面前画弧向左右转动,弓步推掌时力达掌心。
以上是杨氏28式太极拳的简介,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动作要领,建议查阅相关教学资料或视频。
部队教学档案之《军体拳》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军体拳军体拳是由拳打、脚踢、摔打、夺刀、夺枪等格斗基础动作组成的一种拳术套路。
通过军体拳训练,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格斗技能,对培养军人坚忍不拔,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具有重要意义。
一、手型和步型(一)手型1.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节。
2.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分立掌、插掌和八字掌。
3.勾:五指第一节捏拢在一起,屈腕。
(二)步型1.马步:两脚平行开立(约为足长的三倍半),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膝部不超过脚尖,大腿接近水平,全脚掌着地,重心落于两腿之间,挺胸、塌腰、两拳抱于腰间,拳心向上,目视前方。
2.弓步:两拳抱于腰间,拳心向上,左(右)脚向前一步,左(右)腿屈膝半蹲,右(左)腿在后挺直,脚尖里扣,自然挺胸,目视前方。
左脚在前为左弓步,右脚在前为右弓步。
3.虚步:两手叉腰,右腿屈膝半蹲,左脚向前,微屈膝,脚跟离地,脚尖稍向内扣,虚点地,重心落于后脚,挺胸、塌腰,目视前方。
左脚在前为左虚步,右脚在前为右虚步。
4.仆步:两脚左右开立,右腿屈膝全蹲,全脚掌着地,脚和膝外展,臀部接近小腿。
左脚挺直仆平,脚尖里扣,全脚掌着地。
左掌置于右胸前,右拳抱于腰间,目向左平视。
仆左腿为左仆步,仆右腿为右仆步。
二、军体拳第一套预备姿势当听到“军体拳第一(二、三)套,预备”的口令后,在立正基础上,身体稍向左转,同时右脚向右后撤一步,两脚略成“八字形”屈膝,体重大部落于右脚。
两手握拳,前后拉开,左肘微屈,拳与肩同高,拳眼向内上,右拳置于小腹前约10厘米处,拳眼向上,自然挺胸、收腹,目视前方。
第一段(一)弓步冲拳:右拳从腰间猛力向前旋转冲出,拳心向下,同时左拳收于腰间,成左弓步。
用途:击面、胸或腹部。
(二)穿喉弹踢:左拳变掌向前上猛插,掌心向上。
右拳收于腰间,同时抬右腿,大腿略平,屈膝,脚尖向下绷直,猛力向前弹踢,并迅速收回。
用途:掌穿喉,弹裆或小腹部。
(三)马步横打:右脚向前落地成右弓步,同时左手前伸变八字掌,右拳自然后摆左转身成马步的同时,左手抓拉收于腰间,右拳向前猛力横击,臂微屈,拳与肩同高,拳心向下。
初中体育武术基本拳法五步拳

总结
五步拳是结合长拳的主要步型、步法和手型、手 法编成的组合练习.
教法提示:(1)先掌握单个动作,然后再练习 两个动作以上的组合动作,并逐渐过渡到整套组 合动作的练习。 (2)组合动作的练习,主要是巩固和提高武术 的基本动作,教学中先以步型、手型、手法的训 练为主,而后再逐渐做到“手、眼、身法、步” 的协调一致。 (3)待动作熟练后,可左右势互换,重复练习。
(四)歇步盖冲拳
动作做法: (1) 左脚向右脚 后插一步,同时右拳变掌 向左下盖,掌外沿向前, 身体左转90°,收左拳; 目视右掌(图5-1);
(2)上动不停,两腿屈膝下 蹲成歇步,同时冲左拳, 收右拳;目视左拳(图52)。
(五)提膝仆步穿掌
动作做法: 两腿起立,身体左转。随 即左拳变掌,顺势收至右腋下;右拳变 掌,由左手背上穿出,手心向上。同时 左腿屈膝提起,目视右手(图1)。
上动不停,左脚落地成仆步;左手掌指 朝前,沿左腿内侧穿至左脚面。目视左 掌(图2)。
(六)虚步挑掌
动作做法: 左腿屈膝 前弓,右脚前上成右 虚步。同时左手向后 划弧成勾手,右手顺 右腿外侧向上挑掌。 目视前方(图7)。
(七)并步抱拳
动作做法:左脚向右脚 靠拢成并步。同时左 钩手和右掌变拳,回 收抱于腰间。目视前 方(图8)
(-)弓步冲拳
动作做法:成左弓步, 左手向左平搂收回腰 间抱拳;冲右拳。目 视前方(图2)
(二)弹腿冲拳
动作做法:重心前移, 右腿向前弹踢,同时 冲左拳,收右拳。目 视前方(图3)
(三)马步架打
动作做法: 右脚落地, 向左转体90°,下蹲 成马步,同时左拳变 掌,屈臂上架,冲右 拳;目视右方(图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拳术的基本手型
★掌:四指卷拢,拇指屈压于食指中节,掌面要平,任何四指不准凸出掌面(图)。
★拳:四指伸直并拢向后伸张,拇指一节屈拢于食指一侧。(图)
★勾:五指尖捏拢屈腕。(图)
拳术的基本步型
☆并步:两脚内侧靠近直立。
☆开立步:两脚左右平行站立和前后平行站立。
☆弓步:前腿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膝盖向前与脚尖垂直,后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两脚全
掌着地。
☆马步:两脚平行开立大于肩宽,两腿屈膝半蹲,大腿屈平。
☆仆步:一腿全蹲,脚尖稍外展,另一腿伸直平铺地面,脚尖内扣,两脚全掌着地。
☆虚步:一腿屈膝半蹲,大腿近似水平,另一腿稍屈膝前伸,脚拇指虚点地面。
2
☆高虚步:两脚前后开立步站立,屈膝全蹲,后腿膝盖前插与前腿膝窝小腿外侧贴紧,臀部坐于
后腿脚跟处。前脚全掌着地,后脚前脚掌着地。
☆歇步:两脚前后交叉站立,屈膝全蹲,后腿膝盖前插与前腿膝窝小腿外侧贴紧,臀部坐于后腿
脚跟处。前脚全掌着地,后脚前脚掌着地。
☆插步:同弓步,前腿脚尖外展,后腿脚跟提起。
攻防动作
单人
原地和上步上架直拳(图甲、乙、丙)还原势:同预备势。
★原地和上步直勾拳(图甲、乙、丙)还原势:同预备势。
原地和上步下砸弹踢(图甲、乙、丙)还原势:同预备势。
双人
★上架直拳:(图甲、乙、丙)还原势:同预备势。
3
直拳勾拳:(图甲、乙、丙)还原势:同预备势。
★下砸弹踢:(图甲、乙、丙)还原势:同预备势。
4
组合动作
★搂手勾踢:(图甲、乙、丙、丁)
★缠腕冲拳:(图甲、乙、丙、丁)
★砸拳平衡:(图甲、乙、丙、丁)
5
★跃步冲拳:(图甲、乙、丙、丁、戊、己)
少年拳:(第二套)
预备势:直立抱拳(图)
★抡臂砸拳(图)
★望月平衡(图)
6
★跃步冲拳(图甲、乙、丙、丁)
★弹踢冲拳(图)
★马步横打(图)
★并步搂手(图)
7
★弓步推掌(图)
★搂手勾踢(图甲、乙)
★缠腕冲拳(图甲、乙)
★转身劈掌(图甲、乙)
★砸拳侧踹(图甲、乙)
8
★撩拳收抱(图甲、乙、丙)
武术操(第二套)
手型变换
望月平衡
9
插掌搂手
砸拳侧踹
劈掌换打
10
分掌蹲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