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肿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疖的名词解释

疖的名词解释
疖(jiē)又称脓疮,是一种皮肤感染引起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形成脓肿。
以下是对疖的名词解释。
疖的定义:疖是一种局部皮肤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形成皮下脓肿。
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
疖的病因:疖的病因主要是细菌感染。
细菌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繁殖并引起感染。
常见的感染途径包括划伤、擦伤、挤压痘痘等。
此外,个人卫生习惯不良、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因素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疖的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和温度升高等。
疖的早期症状类似于蚊虫叮咬或轻微的痘痘,之后会逐渐发展成红肿疼痛的脓肿。
严重疖还可能出现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疖的诊断:疖的诊断通常是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如红肿疼痛的皮肤局部,有时可见到脓头。
需要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来确定感染的细菌种类以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疖的治疗:对于轻度的疖,可以进行自我管理,如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挤压疖头、局部热敷等。
对于严重感染或多发性疖,应咨询医生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切开排脓、局部抗生素外用、口服抗生素等。
疖的预防:预防疖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避免划伤皮肤、保持皮肤清洁等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的风险。
同
时,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的休息等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机会。
总结:疖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症,主要表现为红肿疼痛的局部脓肿。
疖的治疗包括局部处理、外用抗生素和口服抗生素等。
预防疖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提高免疫力。
外科常见疾病疖病症状治疗和预防

外科常见疾病疖病症状治疗和预防外科常见疾病——疖病:症状、治疗和预防疖病,又称“疖肿”或“大世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疾病,主要由葡萄球菌引起。
疖病症状明显,并且容易恶化和复发。
本文将详细介绍疖病的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疖病。
一、疖病的症状1.1 红肿:疖病的早期症状是局部皮肤红肿,常伴有疼痛或触痛。
发生在面部时,可能导致面部部位的红肿变形。
1.2 高热:由于疖病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烧。
体温可以达到38摄氏度以上,甚至超过39摄氏度。
1.3 分泌物:在疖病的病程中,患处可能会出现脓液分泌物。
这些分泌物通常是黄色的,有时会有恶臭。
1.4 皮肤坏死:如果疖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皮肤坏死。
坏死的皮肤通常表现为黑色或暗紫色。
二、疖病的治疗2.1 局部治疗:对于较小的疖病,局部治疗可能足以解决问题。
患处可用温水清洗,并使用抗菌洗液进行创面消毒。
同时,患处可敷上消炎药膏,并使用湿润敷料促进伤口愈合。
2.2 服用抗生素:对于复杂或较大的疖病,口服抗生素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药物和大环内酯类药物。
但是,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并严格遵守用药时间和剂量。
2.3 外科手术:对于较大的疖病或复发性疖病,外科手术可能是必要的治疗方法。
手术的目的是清除感染的组织,促进伤口愈合及疖病的消除。
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伤口,避免感染和复发。
三、疖病的预防3.1 保持个人卫生:疖病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因此保持个人卫生至关重要。
每天洗澡,并使用抗菌洗涤剂清洗皮肤,尤其是易生疖病的部位。
3.2 避免挤压:对于有疖病症状的患者,应避免挤压或刮擦患处。
这样可以减少疖病蔓延的风险,并防止感染的加重。
3.3 避免接触感染源:疖病主要由葡萄球菌引起,因此应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细菌的物品或表面,如污染的衣物、毛巾或床上用品等。
3.4 加强营养:良好的营养状态可以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外科急性感染相关基础知识

外科急性感染相关基础知识疖【概述】疖是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扩展到皮下组织。
致病菌大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人体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通常都有细菌到磨擦和刺激,都可导致疖的发生。
疖常发生于毛囊和皮脂胆小鬼丰富的部位,如颈、头、面部、背部、腋部、腹股沟部及会阴部和小腿。
多个疖同时或反复发生在身体各部,称为疖病。
常见于营养不良的小儿或糖尿病病人。
【治疗措施】对炎症结节可用热敷或物理疗法(透热、红外线或超短波),亦可外敷鱼石脂软膏、红膏药或金黄膏。
已有脓头时,可在其顶部点涂石炭酸。
有波动时,应及早切开引流。
对未成熟的疖,不应俐意挤压,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面部疖,有全身症状的疖和疖病,应给予磺胺药或抗生素。
并注意休息,补充维生素,适当增加营养。
【临床表现】最初,局部出现红、肿、痛的小结节,以后逐渐肿大,呈锥形隆起。
数日后,结节中央因组织坏死而变软,出现黄白色小脓栓;红、肿、痛范围扩大。
再数日后,脓栓脱落,排出脓认,炎症便逐渐消失而愈。
疖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但若发生在血液丰富的部位,全身抵抗力减弱时,可引起不适、畏寒、发热、头痛和厌食等毒血症状。
面部,特别是所谓“危险三角区”的上唇周围和鼻部疖,如被挤压或挑刺,感染容易沿内眦静脉和眼静脉进入颅内的海绵状静脉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出现延及眼部及其周围组织的进行性红肿和硬结,伴疼痛和压痛,并有头痛、寒战、高热甚至昏迷等,病情十分严重,死亡率很高。
【预防】注意皮肤清洁,特别是在盛夏,要勤洗澡、洗头、理发、勤换衣服、剪指甲,幼儿尤应注意。
用金银花、野菊花煎汤代茶喝。
疖周围皮肤应保持清洁,并用70%酒精涂抹,以防止感染扩散到附近的毛囊。
痈【概述】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中医称为疽。
颈部痈俗称“对口疮”,背部底部开始。
【治疗措施】1.全身治疗病人应适当休息和加强营养。
疖 诊断

疖诊断
……
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可伴发热、恶寒、口干、便秘、小便黄等症状。
一、有头疖患处皮肤上有一色红灼热之肿块,约3crn大小,疼痛,突起根浅,中央有一小脓头,脓出便愈。
二、无头疖皮肤上有一红色肿块,范围约3cm左右,无脓头,表面灼热,压之疼痛,2—3天化脓后为一软的脓肿,溃后多迅速愈合。
三、蝼蛄疖好发于儿童头部。
临床上可见两种类型。
一种以疮形肿势小,但根脚坚硬,溃脓后脓出而坚硬不退,疮口愈合后,过一时期还会复发,常一处未愈,他处又生。
另一种疮大如梅李,相连三五枚,溃后脓出而疮口不敛,日久头皮窜空,如蝼蛄窜穴之状。
四、疖病好发于项后、背部、臀部等处,几个到数十个,反复发作,缠绵数年不愈。
亦可在身体各处散发,此处将愈,他处又起。
尤好发于皮脂分泌旺盛、消渴病及体质虚弱之人。
第1 页。
疖肿超声报告单

疖肿超声报告单摘要:一、疖肿超声报告单简介二、疖肿超声报告单的主要内容1.疖肿部位2.疖肿大小3.疖肿形态4.周围组织情况5.血流情况三、报告单的意义和应用四、如何解读疖肿超声报告单1.疖肿类型的判断2.炎症程度的评估3.并发症的预警五、注意事项正文:疖肿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性疾病,主要由葡萄球菌引起。
超声检查在诊断疖肿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通过对疖肿部位、大小、形态、周围组织情况和血流情况的观察,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一、疖肿超声报告单简介疖肿超声报告单是针对患者皮肤疖肿部位进行超声检查后,医生根据检查结果所填写的一份专业性报告。
报告中主要包括疖肿的部位、大小、形态、周围组织情况和血流情况等信息。
这份报告对于医生诊断和治疗疖肿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二、疖肿超声报告单的主要内容1.疖肿部位:报告单上会详细标注疖肿发生的位置,以便医生了解疖肿的具体部位。
2.疖肿大小:报告单上会给出疖肿的直径或面积,以便医生评估疖肿的大小。
3.疖肿形态:报告单上会描述疖肿的形态特征,如边界清晰、形状规则等。
4.周围组织情况:报告单上会描述疖肿周围组织的状况,如是否有炎症、组织水肿等。
5.血流情况:报告单上会描述疖肿周围的血流情况,以便医生判断炎症程度。
三、报告单的意义和应用疖肿超声报告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报告单的分析,医生可以判断疖肿的类型、炎症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报告单还可以用于监测治疗过程中疖肿的变化,为疗效评估提供依据。
四、如何解读疖肿超声报告单1.疖肿类型的判断:根据报告单中疖肿的形态、大小、周围组织情况和血流情况,医生可以初步判断疖肿的类型,如单纯性疖肿、脓肿等。
2.炎症程度的评估:通过报告单中疖肿周围血流情况的描述,医生可以评估炎症的严重程度。
3.并发症的预警:如报告单显示周围组织水肿、炎症蔓延等现象,医生可以提前预警并发症的风险,如淋巴结炎、败血症等。
疖肿 病情说明指导书

疖肿病情说明指导书一、疖肿概述疖肿(furuncle)又称疖子、疖,临床常见的外科感染之一,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侵袭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导致毛囊局部发生的急性化脓性病变。
多发于皮肤裸露和摩擦处,如头面部、颈后、背部、臀部、腋下等部位。
表现为红、肿、热、痛的小结节,逐渐肿大,顶部冒出黄白色脓头,通常破裂流出脓液后,即可消退痊愈。
英文名称:furuncle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无遗传性发病部位:皮肤常见症状:红、肿、热、痛的小硬结、圆锥形隆起、黄白色小脓头主要病因: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感染机体而引起的检查项目:体格检查、痰液涂片检查、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血常规检查重要提醒:发生于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被挤压时可能会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表现为畏寒、高烧、头痛、呕吐、昏迷甚至死亡。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疖肿的发病特点三、疖肿的病因病因总述:主要病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胞菌属、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的单独或混合感染。
一般情况下,正常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常有细菌存在,但在全身或局部抵抗力减低时,细菌可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形成疖。
基本病因:暂无资料。
危险因素:暂无资料。
诱发因素:1、平时不注意个人卫生。
2、经常处于高温环境或排汗较多。
3、长期饮酒。
4、皮肤被搔抓或擦伤。
5、患有其他皮肤病,如痤疮、湿疹,使皮肤屏障受损,易发生疖。
四、疖肿的症状症状总述:主要病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胞菌属、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的单独或混合感染。
一般情况下,正常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常有细菌存在,但在全身或局部抵抗力减低时,细菌可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形成疖。
典型症状:1、皮损症状(1)皮损特点:起初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的小硬结,以后逐渐肿大,呈圆锥形隆起。
疖与疖病诊断与治疗PPT

疖与疖病的区别:疖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疖病是多个疖的聚集
疖与疖病的症状:疖表现为红肿热痛,疖病表现为多个疖的聚集,疼痛剧烈
疖与疖病的治疗:疖的治疗主要是局部治疗,疖病的治疗主要是全身治疗
疖与疖病的预防: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损伤,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和饮食习惯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疖:皮肤表面红 肿、疼痛的肿块, 通常由细菌感染 引起
疖病:皮肤表面 反复出现疖,可 能与免疫系统功 能异常有关
症状:红肿、疼 痛、发热、皮肤 表面出现脓疱
诊断:根据症状 和体征,结合实 验室检查如细菌 培养和免疫学检 查进行诊断
观察症状:红肿、疼痛、发热等 触诊:检查皮肤是否有硬结、压痛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细菌培养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等 诊断标准: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治疗方案:根据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抗生素、手术等
流
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细菌感染
避免过度挤压, 防止细菌扩散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饮食均 衡、睡眠充足等
定期进行皮肤检 查,及时发现并 治疗皮肤问题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避免抓挠,防止皮肤破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均衡、睡眠充足等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均衡、适量运动等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术后护理:保持 伤口清洁、定期 换药、避免感染 等
手术风险:感染 、出血、瘢痕形 成等
局部治疗:使用外用药膏如 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 等,以减轻症状
抗生素治疗:使用抗生素如 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以控 制感染
疖肿诊断详述

疖肿诊断详述
*导读:疖肿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疖肿多发生在人体受压的部位,如颈部领圈处或臀部。
疖肿在形成的过程中往往有剧烈的搏动性跳痛,尤其如果疖肿长在前额或下颌等皮肤组织致密、张力较高的部位,会痛得更加厉害。
一般过一两天后,红色肿物的中央会形成脓拴,二三天后会自行破溃。
也有的疖肿可能不发生破溃而自行消失。
疖肿虽不是很严重的疾病,但是因为毛囊间紧密相邻,若不及时处理已经长出的疖肿,不仅疼痛难忍,而且容易引起周围皮肤的感染,会长出更多的疖肿来。
首先,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否则葡萄球菌侵入毛囊、皮脂腺及皮下组织,就会化脓而发病。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ZZ-2锦兴牌紫外线治疗仪照射可以方便快捷彻底治愈疖肿。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疖肿的诊断,疖肿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疖肿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第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疖肿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疖肿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主要诱因是机体抵抗力低下、皮脂腺分泌过旺、皮肤破损和湿疹、痱子、瘙痒等皮肤病。
疖病多见于炎热季节,往往以头、面、颈、腋下及臀部等常受摩擦的部位为多见,常见于营养不良的小儿或糖尿病患者。
最初为与毛囊一致的炎性丘疹,渐渐增大成为粉红或暗红色浸润结节,具疼痛和触痛等特点。
疖肿的临床诊断:
1、起病时为一硬结,有局部红、肿,疼痛及压痛。
数日后,病源扩大,中央出现黄白色脓栓,继而软化,破溃,脓汁排出,炎症减轻渐愈。
2、疖肿较大时,可有发热,头痛及乏力等全身症状,白细胞数增高。
3、面部疖肿如合并颅内感染时,面部肿胀严重,可伴寒战,高热,头痛等海绵窦感染性栓塞。
4、初起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的小结节,渐增大呈锥形隆起。
数日后,隆起的中央变软,可有黄白色脓点。
疗多能自行破溃,其中有一脓栓。
5、疖可引起其近侧区域的急性淋巴结炎,偶有造成全身化脓性感染者。
6、面部的疖可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表现为眼部及其周围组织红肿、头痛、寒战高热、神志不清等,病情危重。
7、注意与局部皮肤病相鉴别。
疖肿病中医诊断:
1、暑疖
证候:初起局部皮肤潮红,次日发生肿痛,根脚很浅,范围局限,多在1寸左右。
一种是先有黄色脓头,随后疼痛增剧,自行破溃,流出黄白色脓液,肿痛即逐渐减轻;另一种结块无头,潮红疼痛,肿势高突,2~3天成脓切开脓出黄调,若迁延1周以上,切开则脓水稍薄,或挟血水,再经2~3天收口。
辨析:暑疖以夏秋季节发病、红肿痛为辨证要点。
病机:暑热侵犯,日久化毒,毒壅血瘀,热肿生腐,形成暑疖。
2、蝼蛄疖
证候:疮形、肿势虽小,而根脚坚硬,溃破虽出脓水,而坚硬不退,疮口愈后,过一时期还会复发,往往一处未愈,他处又生;或疮大如梅李,相联三、五枚,溃破脓出,其口不敛,日久头皮串突,舌苔黄,脉虚数。
辨析:本证以肿势紧硬,疮口不敛,日久头皮窜空为特征。
病机:素体气血虚弱,毒壅血瘀,血肉腐败,脓毒腐骨。
3、疖病
证候:好发于项后、背部、臀部等处。
可在一定部位有儿个到数十个,反复发作,缠绵经年不愈;也有在身体各处散发,一处将愈,他处又起,或间隔2周,月余再发。
舌红苔薄,脉细数。
辨析:本证以身体各处散发,好发于项背发际为辨证要点。
病机:阴虚内热,染毒而发。
消失。
疖肿虽不是很严重的疾病,但是因为毛囊间紧密相邻,若不及时处理已经长出的疖肿,不仅疼痛难忍,而且容易引起周围皮肤的感染,会长出更多的疖肿来。
原文地址:/cc/2014/0805/188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