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课时综合训练题1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上学期综合训练

高二语文上学期综合训练

高二语文上学期综合训练(一)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9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编辑.作揖.舟楫.修葺.缉.拿归案B.诽.谤绯.红徘.徊悱.恻妄自菲.薄C.寥.落悖谬.屠戮.蓼.蓝未雨绸缪.D.黯.然歆.羡幽暗.喑.哑不谙.水性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我们每个人都应厉行节约;锱铢必较....;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粮。

B.伊朗的一名外交官表示;对于美国政府的如意算盘;伊朗政府洞若观火....;将予以最有力的反击。

C.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游览黄山之后发现它果然是秀色可...餐.;名不虚传。

D.美国人朗恩·乔瑟夫耗时10年拍摄的《南京梦魇》引起轰动;美国煤体认为该片可与斯皮尔伯格当年的《辛德勒的名单》比肩接踵。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考试作文要求学生使用规范语言;对“我晕”“我倒”“酷毙了”“帅呆了”等新词酷语能否在考场作文中使用;会不会影响得分;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B.学校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C.各省市交通部门未雨绸缪;在“五·一”黄金周到来之际;出台多种排堵保畅新措施;以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拥堵现象的发生。

D.“中国印”、“中国福娃”设计独具匠心;鲜明的中国特色、浓郁的传统风格以及时尚的现代造型令世人耳目一新。

二、(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4~7题。

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彼此的特征区别很大。

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

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单元核心素养检测(三)高二语文课时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单元核心素养检测(三)高二语文课时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单元核心素养检测(三)(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所谓名著,通常是指文学艺术中的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按哲人的说法,都是“不可企及的高峰”。

当然,这并不是说,它们在社会认识和艺术表现上已达到了顶峰,只是因为这些名著往往代表着一个时代文艺发展的最高水平。

作家、艺术家以完美的艺术形式,把他们所处时代的辉煌与罪恶,他们特有的情感体验,都深深地镌刻在文艺的纪念碑上了。

因此,那个时代虽然一去不复返了,但其完美的艺术表达和特有的情感体验,以及他们对那个时代认识的独特视角,却永远不能被取代、重复和超越。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学名著,就是因为曹雪芹以其如椽之笔,通过描绘一个家族的兴衰,把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和他深刻的生命体验,无与伦比地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于是,《红楼梦》成了一座纪念碑,一座中国小说史乃至世界小说艺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后人不仅从中得到了很多历史的、审美的认识,而且对它包含的文化意蕴,至今也说不尽,道不完。

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中是可以陈列满满一个艺廊的。

我国的古典诗文,从诗三百、楚辞,到李、杜,到龚自珍,小说从“四大奇书”,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外国的名著,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的戏剧,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到托尔斯泰的《复活》,再到卡夫卡的《变形记》......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矿藏,其历史的深度和文化反思的力度,特别是他们永恒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和我们的后人反复品味。

名著需要重读。

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的存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也不仅仅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高,而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与生活感悟。

我这里所说的重读名著,乃是从文化历史发展阶段着眼的。

仅就我们这些年龄稍长的人的亲身经历来说,在“文革”前的一段时间和“文革”期间,阅读心态是何等的不正常,阅读空间和环境是何等的狭小和残破。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时作业-高二语文教学练“四案”大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时作业-高二语文教学练“四案”大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妥.协(tuǒ)撕.毁(sī)铁栅.栏(zhà)不屈不挠.(ráo)B.侵略.(lüè)剥削.(xuē)和.稀泥(huò)步履蹒.跚(pán)C.松懈.(xiè)挑剔.(tì)露.马脚(lòu)阴谋.诡计(móu)D.复辟.(pì)倔强.(jiàng)蒸馏.水(liú)兵不血.刃(xuè)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钱不是省出来的,是赚出来的”,越来越多的________女性开始认为掌握“金钱游戏”规则和追求时尚生活同样重要。

②随着高考日益________,各学校纷纷把备考重点聚焦到学生的心态调整上,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考试,树立高考必胜的信念。

③旧法当废,新法如何?我们期待新拆迁条例能走得更远,希望其能在________公民私人财产权的同时,也能够体现出约束权力的努力。

A.独力临近保证B.独力邻近保障C.独立邻近保证D.独立临近保障3.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②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③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④推动伟大祖国实现了史诗般的进步⑤新中国七十年,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奋斗⑥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A.⑤⑥②④③①B.①⑤②④③⑥C.⑤②④③①⑥D.①⑥⑤②④③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显示,北京、浙江等地区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得到增强。

B.浙江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和研发,不断畅通信息路径,共享数据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二语文上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篇一】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蓬蒿(gāo)簪笏(zān)出岫(xiù)或棹孤舟(zhào)B.讥诮(xiào)纤尘(xiān)盘桓(huán)叨陪鲤对(dāo)C.埋怨(mán)潦水(lǎo)迤逦(yǐ)云销雨霁(jì)D.遄飞(chuán)怔住(zhēnɡ)流憩(qì)战战兢兢(jīnɡ)解析: A项,“蒿”读hāo;B项,“诮”读qiào,叨读tāo;D项,“怔”读zhènɡ。

答案: 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老当益壮一愁莫展斐然成章沧海一粟B.相形见绌沐浴清化携幼入室意气用事C.骄首遐观夙遭闵凶乐天安命欣欣向荣D.天高地迥三径就荒垂天之云如愿以尝解析: A项,一愁莫展-一筹莫展;C项,骄首遐观-矫首遐观;D项,如愿以尝-如愿以偿。

答案: 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B.雪中寻梅,竹下听琴,灯前看剑,五十观人,都是别有心得。

也许要五十岁的男子,观人阅人方可入木三分。

C.一时间,许多国人把健康类图书中的某些观点视为金科玉律,大有不按照此法去做就有被健康抛弃的危险。

D.周杰伦的每个演唱会都是自成一派的独特系列,有口皆碑的至尊创意引领时尚,弄得满城风雨,值得玩味。

解析: D项,满城风雨: 比喻事情传遍,到处议论纷纷(多指坏事)。

此处为时尚带来的影响,是正面的。

A项,茕茕: 孤独的样子;孑: 孤单。

孤身一人,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B项,入木三分: 比喻看问题精辟、深刻。

C项,金科玉律: 谓不可变更的法令或规则。

后多比喻不可变更的信条。

答案: 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展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高二语文上册课时综合训练题3

高二语文上册课时综合训练题3

综合检测(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贻害夷灭逶迤满目疮痍B.暴戾莅临詈骂众口铄金C.靡费消弭奢靡羁縻之旅D.通牒喋血逃遁若垤若穴【解析】A项,都读yí;B项,“铄”读shuò,其余读lì;C项,“弭”读mǐ,其余读mí;D项,“遁”读dùn,其余读dié。

【答案】 A2.(2013·广东高考)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数有艺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懂的作品。

但如果你到台湾的美术馆去转转,你一定不会失望。

台湾的美术馆数量众多,有大有小,风格迥异。

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处是新北市的朱铭美术馆和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

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在你身边懂你的知心朋友。

A.阳春白雪B.通常C.迥异D.高高在上【解析】本题从用词准确的角度考查词语的应用。

A项,“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用来说“美术馆”符合语境。

B项,“通常”指表示在一般的情况下,行为、事情有规律地发生。

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C项,“迥异”指相差很远;不大相同。

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D项,“高高在上”形容领导者不深入实际,脱离群众。

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答案】 D3.(2013·芜湖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国第一艘航母此次试航为厂方测试,具体测试包括引擎、电子系统、导航设备、火力控制等内容组成。

B.只有新闻工作者走出高楼大院,跳出文山会海,走进基层的广阔天地,才能挖掘到取之不尽的鲜活素材,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精品报道。

C.中国经济能否顺利渡过危机,不仅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是否及时得当,而且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也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

高二语文上册课时同步测试卷

高二语文上册课时同步测试卷

一、基础演练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数落(shǔ)挪动(nuó)蔓菁(jīng)气喘吁吁(xū)B.砖砌(qì)咆哮(xiào)怒号(háo)散落(sǎn)C.昵称(nì)窗槛(kǎn)颤抖(zhàn)瞥见(piē)D.瞅见(chǒu)唠叨(láo)殡仪馆(bìn)闲逛(guòng)2.下列词语书写错误最多的一组是()A.淘气出殡神秘漫漫长夜B.篷松奈烦昂首阔步一愁莫展C.砖砌苔藓静侯蛮不在乎D.寂寞扯蛋头昏眼花莫名其妙3.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A.“男人?”苏艾像吹小口琴似的哼了声说,“难道男人值得——别说啦,不,大夫,根本没有那种事。

”B.“十二,”她说,过了一会又说“十一”,接着是“十”、“九”,再接着是几乎连在—起的“八”和“七”。

C.“我要呆在这儿,和你在一起。

”苏艾说:“而且我不喜欢你老盯着那些藤叶。

”D.大夫今天早晨告诉我,你很快康复的机会是——让我想想,他是怎么说的——他说你好的希望是十比一!4.选出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苏艾正在画插图,忽然听到一个虚弱的声音重复了好几遍。

B.苏艾在楼下那间灯火黯淡的小屋子里找到了酒气扑人的贝尔曼。

C.“她会把死和藤叶联系在一起?笑话。

”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意,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

D.她非常担心,惟恐那个虚弱得像是枯叶般的琼珊抓不住她同世界的微弱联系,真会撒手去世中。

5.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班级的一些规章制度都应该固定下来,不能翻云覆雨,叫人难以琢磨。

当然也不是说一切都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B.3年前那个淘气顽皮的小姑娘,如今却以全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进入我国第一大学府,真是不堪设想。

C.假如不愿走向深渊,就让我们走向广阔;假如不愿坐享其成,就让我们勤勉奋斗。

D.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的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高二语文课时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高二语文课时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剥.(bō)削挣.(zhēng)扎不屈不挠.(náo)辟.(pì) 或.(huò)者辛亥.(haì)革命强.(qiáng) 企.(qǐ)图英.(yīng)勇事迹惕.(cì) 侮.(wǔ)辱大肆.(sì)屠杀【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

B项,辟bì;C项强qiǎng;D项惕t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撕毁撕杀不可磨灭屠杀图钉繁荣昌盛阴谋阴暗毫无疑意决议抉择坚苦奋斗【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

A项,厮杀;C项,毫无疑义; D项,艰苦奋斗。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中国 70 年,是一部、开拓创新的历史。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的英雄气概,创造了“无边光景一时新”的历史巨变。

()。

自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各种政治力量轮番登场,各种主义思潮纷纷亮相。

多少轰轰烈烈,多少慷慨悲歌,多少,依然未能改变江山飘摇、神州陆沉的悲惨命运。

诸路皆走不通了,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辛探索,找到了一条新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出实现民族复兴的人间正道。

在纪念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庄严时刻,再写历史新篇章,也将不变的深情与信仰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我爱你,中国!(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推陈出新气吞万里如虎前赴后继最终B.革故鼎新气吞万里如虎前仆后继最终C.推陈出新敢教日月换新天前仆后继终于D.革故鼎新敢教日月换新天前赴后继终于【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推陈出新”,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

“革故鼎新”,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综合练习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综合练习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综合练习
一、阅读理解
1. A
2. B
3. C
二、词语填空
1. 应用
2. 丰富
3. 熟悉
三、改错题
1. 将“是用”的“是”删除
2. 将“变傻”的“傻”改为“痴”
3. 将“讲究好的属”的“讲究”改为“讲靠”,将“属”改为“树”
四、写作题
请根据自己的经历或观点,写出不少于200字的作文。

主题:对于电子书的看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书逐渐取代了传统纸质书成为主流。

对于这一现象,我的看法是:
首先,电子书的出现提供了更多方便快捷的阅读方式。

只需要一台电子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图书,无需携带厚重的纸质书。

这方便了我们的阅读体验。

其次,电子书的存储量远远超过了纸质书。

传统纸质书在一定空间限制下,只能容纳有限的书籍。

而电子书可以通过云存储等技术,储存大量的图书资源,满足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

然而,我也认识到电子书带来的一些问题。

首先,长时间阅读电子书对眼睛造成一定的伤害。

其次,与纸质书相比,电子书的版权保护较为脆弱,容易出现盗版等问题。

综上所述,电子书既带来了便利又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应该合理应用电子书,享受其便利的同时也要关注其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方案。

五、完形填空
1. A
2. C
3. D
以上是对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综合练习的答案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衍绎.(yì)谒.(jié)先生超擢.(zhuó)B.记纂.(zuǎn) 入觐.(jìn) 颐.(yí)和园C.参劾.(hé) 家书一箧.(qiè) 恸.(dònɡ)哭D.金石刻镂.(lǚ) 无垢.(ɡòu)无净就戮.(lù)【解析】A项,谒yè;C项,恸tònɡ;D项,镂lòu。

【答案】 B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君谓.皇上何如人也谓:认为B.皆君所倡论擘画..者擘画:策划,计划C.朕位几.不保几:将近D.犹.唐、宋之参知政事犹:仍然【解析】犹:动词,就像,好比。

【答案】 D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君从容..语余曰B.知其为非常..人矣C.胡乃荣之私人..D.既而闻南海先生所发明..《易》、《春秋》之义【解析】A项,从容,古今相同。

B项,非常,这里意思为“非同寻常”,今为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

C项,私人,这里指同党,太牙。

今义指个人(就从事某种活动或拥有财产而言,区别于“公家”)。

D项,发明,这里指“阐发、发挥”;现在多指创造新的事物或方法。

【答案】 A4.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淹通群籍,能文章..B.父继洵,官.湖北巡抚C.而德慧术智日.增长焉 D.时号.为军机四卿【解析】A、B、D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C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 C5.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而君亦为陈公所敦促,即弃官归B.时南海先生方倡强学会于北京及上海C.乃谋大集豪杰于湖南D.语以南海讲学之宗旨【解析】A项,“为……所……”表示被动。

其余三项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A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时余方访君寓,对坐榻上,有所擘划..,而抄捕南海馆(康先生所居也)之报忽至,旋闻垂帘之谕..,君从容语余曰:“昔欲救皇上,既无可救;今欲救先生,亦无可救,吾已无事可办,唯待死期耳!虽然..,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足下试入日本使馆谒伊藤氏,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

”余是夕宿于日本使馆。

君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捕者既不至,则于其明日入日本使馆与余相见,劝东游,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

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

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

”遂相与一抱而别。

初七、八、九三日,君复与侠士谋救皇上,事卒.不成..。

初十日,遂被逮。

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6.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旋闻垂帘之谕.谕:告诉,使人知道B.事卒.不成卒:最终C.对坐榻上,有所擘划..擘划:筹划,布置D.君慷慨..神气不少变慷慨:情绪激昂【解析】谕:为名词,圣谕,口谕。

【答案】 A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与现代汉语最为接近的一项是()A.此国之所以..不昌也B.虽然..,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C.君复与侠士谋救皇上,事卒不成..D.春秋..三十有三【解析】A项,所以,古义为“……的原因”,今义为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B项,虽然,古义是“虽然这样”,今义为引起转折关系的连词。

D项,春秋,这里指年龄,今义是春季和秋季。

【答案】 C8.对下列虚词意义及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②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③就义之.日,观者万人④旋闻垂帘之.谕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解析】①“以”和“无”,构成固定搭配,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②“以”是介词“在”。

③和④中的“之”都是助词“的”的意思。

【答案】 C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各国的变法改革,没有不经过流血而成功的,现在我们中国没有听说因为变法而牺牲的,这就是国家不昌盛的原因。

要有人流血牺牲的话,请从我谭嗣同开始。

三、课外阅读(2018·湛江调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中官张鲸掌东厂,横肆无惮。

御史何出光劾鲸死罪八,并及其党锦衣都督刘守有、序班邢尚智。

尚智论死,守有除名,鲸被切让.,而任职如故。

御史马象乾复劾鲸,诋执政甚力,帝下象乾诏狱。

学士申时行等力救,且.封还御批,不报。

许国、王锡爵复各申救,乃寝前命,而鲸竞不罪。

外议谓鲸以.金宝献帝获免。

李沂,万历十六年授吏科给事中。

拜官甫一月,上疏曰:“陛下罪冯保,逐宋坤;鲸之恶,百保而万坤,奈何独濡忍不去?若谓其侍奉多年,则坏法亦多年,未闻可酬虎狼使守门户也。

流传鲸广献金宝,多方请乞,陛下犹豫,未忍断决。

中外臣民,初未肯信,以为陛下富有四海,岂爱金宝;威如雷霆,岂徇请乞。

及见明旨许鲸策励供事,外议藉藉,遂谓为真。

亏损圣德,夫岂浅甚!且.鲸奸谋既遂,而国家之祸将从此始,臣所大惧也。

”是日,给事中唐尧钦亦具疏谏。

帝独手沂疏,震怒,谓沂欲为.冯保、张居正报仇,立下诏狱严鞫。

时行等乞宥,不从。

谳上,诏廷杖六十,斥为.民。

御批至阁,时行等欲留御批,中使不可.,持去。

帝特遣司礼张诚出监杖。

时行等上疏,俱诣会极门候进止。

帝言:“沂置贪吏不言,而独谓朕贪,罪不可宥.。

”竞杖之。

太常卿李尚智、给事中薛三才等抗章论救,俱不报。

国、锡爵以言不见用,引罪乞归。

锡爵言:“廷杖非正刑,祖宗虽间一行之.,亦未有诏狱、廷杖并加于一人者。

故事,惟资贼大逆则有打问之旨,今岂可加之.言官。

”帝优诏慰留锡爵,卒不听其言。

初,冯保获罪,实鲸为之,故帝云然。

或谓鲸罪不至如保。

张诚掌司礼,素德.保,授意言者发之,事秘莫能明也。

其时,周弘榆、潘士藻皆以.忤鲸得罪,而沂以逆龙鳞,祸尤为烈。

家居十八年,未召而.卒。

(选自《明史卷二百三十四》)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守有除名,鲸被切让.让:谦让B.中使不可.,持去可:可以C.罪不可宥.宥:宽恕D.张诚掌司礼,素德.保德:恩德【解析】A项,让:责备。

B项,可:许可。

D项,德:感激。

【答案】 C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且.封还御批,不报且.鲸奸谋既遂B.外议谓鲸以.金宝献帝获免潘士藻皆以.忤鲸得罪C.谓沂欲为.冯保、张居正报仇诏廷杖六十,斥为.民D.祖宗虽间一行之.今岂可加之.言官【解析】A项,连词,并且/连词,况且。

B项,介词,拿、用/介词,因。

C项,介词,表替代,替/动词,做。

D项,代词,它,指廷杖之刑。

【答案】 D12.下列各组句子,都能直接表现大臣“逆龙鳞”的一组是()①尚智论死,守有除名②封还御批,不报③亏损圣德,夫岂浅甚④时行等乞宥,不从⑤御批至阁,时行等欲留御批⑥潘士藻皆以忤鲸得罪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⑤D.②④⑥【解析】①是皇帝根据御史何出光的弹劾,处置了邢尚智和刘守有,没有“逆龙鳞”;③李沂不是直接“逆龙鳞”,是间接的;⑥潘士藻是忤逆了张鲸,非皇帝。

【答案】 C1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御史何出光弹劾张鲸及其同党的罪行,激怒了皇上,被诏令关到监狱里。

B.李沂、唐尧钦担任给事中刚刚一个月,就上疏皇上,请求处治张鲸。

C.皇上认为李沂上疏是想为冯保、张居正报仇,就下令给他处以廷杖六十及免官的处罚。

D.当初,冯保所犯的罪,都是张鲸指使的,所以皇上才不予追究。

【解析】A项,“被皇上下命令关到监狱里”的是御史马象乾。

B项,“担任给事中刚刚一个月”的是李沂不是唐尧钦。

D项,“都是张鲸指使的”没有根据,“皇上才不予追究”与原文不符,原文有“罪冯保”一语。

【答案】 C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寝前命,而鲸竞不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陛下罪冯保,逐宋坤;鲸之恶,百保而万坤,奈何独濡忍不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国、锡爵以言不见用,引罪乞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皇上才废止了先前的命令,但张鲸最终没有被治罪。

(2)陛下给冯保治罪,驱逐宋坤;张鲸的罪恶,是冯保的一百倍,宋坤的一万倍,为什么独独迟缓容忍不除去呢?(3)许国、锡爵因为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承担罪过请求辞官。

【参考译文】中官张鲸掌管东厂,专横放肆无所忌惮。

御史何出光弹劾张鲸八条死罪,还涉及他的同伙锦衣都督刘守有、序班邢尚智。

尚智被判死罪,守有被除名,张鲸遭到严厉责备,而任职和原来一样。

御史马象乾又弹劾张鲸,攻击执政大臣非常激烈,皇上下令把马象乾关进监狱。

大学士申时行等人极力援救,还封还皇上的批示,但没得到皇上的批复。

许国、王锡爵又各自申诉援救,皇上才终止了先前的命令,但张鲸最终没有被判罪。

朝廷外议论说张鲸拿金宝献给皇上获得免罪。

李沂,万历十六年,任吏科给事中。

李沂被授官刚刚一个月,就上疏说:“陛下给冯保判罪,驱逐宋坤;张鲸的罪恶是冯保的一百倍,是宋坤的一万倍,为什么独独迟缓忍耐不除去呢?如果认为他侍奉您多年,那他败坏法纪也已多年,没听说过可驯服虎狼让它们守门的。

流传张鲸到处进献金宝,多方请求,陛下犹豫,未忍断决。

朝廷内外的大臣百姓,开始还没肯相信,以为陛下富有四海,怎么会贪图金宝;威如雷霆,怎么会顺从乞求。

等到看见了圣旨称许张鲸督促勉励他供奉职事,外界议论纷纷,就以为是真的。

损坏圣上的美德,难道还清浅吗!况且张鲸奸谋已经得逞,而国家的灾祸将从此开始,这是我大为恐惧的。

”这天,给事中唐尧钦也上疏进谏。

皇上唯独手拿李沂的奏疏,大怒,认为李沂想要替冯保、张居正报仇,立刻下诏关在监狱中严加审讯。

时行等人请求宽宥李沂,皇上不听。

案情上报,诏令在朝廷杖责六十板,削职为民。

御批达到内阁,时行等欲留下御批,中使不同意,拿走了。

皇上特地派遣司礼张诚出宫监督杖刑。

时行等上疏,都到会极门等候圣旨。

皇上说:“李沂放着贪吏不进言,却唯独说我贪,毁谤污蔑天子,罪不可恕。

”最终给他施与杖刑。

大常卿李尚智,给事中薛三才等直言上奏论述援救,皇上都没有回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