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胆入药

合集下载

理性看待熊胆粉入药问题

理性看待熊胆粉入药问题

理性看待熊胆粉入药问题作者:王忠壮来源:《上海医药》2012年第05期中图分类号:R282.7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5-0033-03熊胆的入药始载于《唐本草》,于熊脂肪项下提及,迄今已有1 350多年的历史了。

中国历史上是以猎杀野生黑熊或棕熊的形式获取熊胆,现在用熊胆粉(人工引流熊胆汁干品)入药。

近年,养殖黑熊取胆汁一直被国内外动物保护组织所诟病,某涉及该业务的企业上市使动物保护组织及网民的反对、声讨达到顶点,各种声音混杂而鼎沸,笔者希望各界能从法律、法规、人类必需和动物伦理等多角度,给予客观认识。

1 各种涉及黑熊及产品的法律、法规及实施情况1.1 野生黑熊保护1975年7月1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CITES)生效,1995年2月16日该公约将黑熊列入附录一,即最高级别的濒临灭绝等级。

中国于1980年12月25日加入该公约,1981年4月8日生效。

1989年1月14日中国实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黑熊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1989年3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禁止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国家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

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许可证。

1993年8月13日国家林业部下达《关于清理整顿养熊场的紧急通知》,重申禁止从野外捕捉熊类。

2004年12月23日国家林业局等5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麝、熊资源保护及其产品入药管理的通知》,全面停止从野外猎捕熊类的活动。

从这些相关法规看,野生黑熊受到保护,国家禁止猎杀野生黑熊,最晚于2004年后就不再有野生来源的熊胆了,市场上也就不可能有批量的商品熊胆了。

熊胆简介及中医应用

熊胆简介及中医应用

熊胆来自本草纲目网动物类药材栏目熊胆,熊的胆囊器官,长约10~20厘米,宽5~8厘米,呈棕黑色或者灰黑色,中医以其胆汁,习称"胆仁"入药。

熊胆囊为扁长卵型,上细而下宽,皮有皱褶,顶部透明有光泽,胆仁味苦,气味清新或稍带腥味,胆仁按品质和颜色可以分为金胆,铜胆,墨胆,铁胆,和菜花胆,其中金胆,铜胆成色鲜亮,为上品;墨胆,铁胆色泽发黑而坚硬,为中品;品质最差者为菜花胆,成黄绿色,少光泽。

此外,质量上成胆仁品尝有回甜。

熊胆在我国产地主要为云南和东北,东北的产量最大。

此外,川,藏,贵,新疆,陕西,甘肃,湖南湖北,福建也有产,以"云胆"质量最优。

熊胆在中医中的记载熊胆为中国四大动物药材之首,熊胆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已有记载,列为上品,苦寒无毒,入肝、胆、心三经。

熊胆为强烈的解毒药,此外,历代很多医书都记叙了熊胆的作用(历代医书对熊胆的记载),《本草纲目》载:熊胆味苦、性寒,归肝胆心经,无毒,能清热、平肝、利胆、明目、杀虫。

而现代医药研究表明,熊胆有利胆、溶石、抑菌、抗炎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镇静、镇痛、抗惊厥、解痉、增强记忆等作用。

熊胆药方《食疗本草》单用熊胆和乳汁及竹沥化服,治疗小儿痰热惊痫;若用治子痫,可单用熊胆温开水化服。

《千金方》外涂熊胆,治疗久痔不瘥;也可用水调化或加入少许冰片,涂于患部,治疗热毒疮痈等。

《全幼心鉴》以熊胆少许,蒸水外洗,用治新生儿胎热目闭多眵《本草纲目》常以熊胆与冰片化水,外用点眼,如熊胆丸《齐东野语》熊胆丸:熊胆治目赤障翳:熊胆少许。

化开,入冰片一、二片,铜器点之。

或泪痒,加生姜粉些须。

《圣惠方》熊胆一分,青黛半两,蟾酥半两,黄连末半两,牛黄一分。

上药,都研如粉,以猪胆汁和丸,如绿豆大。

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外台》熊胆治蛔心痛:熊胆如大豆,和水服。

《摄生众妙方》熊胆治风虫牙痛:熊胆三钱,片脑四分。

上为末,用猪胆汁调搽患处。

熊胆的功效和作用

熊胆的功效和作用

熊胆的功效和作用熊胆是指熊科动物的胆脂,经常被用于传统中医药中,被认为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熊胆中主要含有胆汁酸、胆固醇、胆脂醇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利胆降脂、抗炎镇痛等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熊胆的功效和作用。

1.清热解毒:熊胆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作用。

中医认为,熊胆具有寒凉、苦寒的性质,可清热解热、凉血止血,并且对于心热、咽喉火炎、口舌生疮等疾病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祛痰止咳:熊胆能够祛除痰涎,对于咳嗽、咯痰等症状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熊胆可以舒张支气管、排除堵塞,促进呼吸道的通畅,减轻咳嗽和痰涎的症状。

3.利胆降脂:熊胆中的胆汁酸成分有助于分解和代谢脂肪,具有降脂减肥的作用。

熊胆可以促进胆固醇的排泄,降低血脂,有助于防治高血脂、高胆固醇等疾病。

4.抗炎镇痛:熊胆中的胆汁酸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有效对抗多种细菌感染。

熊胆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不适感,对于风湿痹痛、关节炎等炎症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5.润燥通便:熊胆能够润燥肠道、通便排毒,对于便秘、干燥引起的肠道问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熊胆可以增加肠蠕动,帮助顺畅排便,减少排便困难等不适症状。

6.保护肝脏:熊胆中的胆汁酸有助于保护肝脏细胞,促进肝细胞的修复。

熊胆具有解毒作用,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对于肝炎、肝损伤等肝脏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7.延缓衰老:熊胆中的胆固醇成分有助于维持皮肤弹性和健康,延缓皮肤衰老。

熊胆还可以清除自由基,具有抗氧化作用,对于减少皮肤老化、皱纹生成等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尽管熊胆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但是由于其采集方式非常残忍且对熊种群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使用和贸易熊胆的行为已经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限制和禁止。

建议人们尽量选择其他天然草药和药物来治疗疾病,而不是使用熊胆。

同时,也呼吁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共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主要动物中药

主要动物中药

主要动物中药中医药是中国悠久的医药传统,其中动物中药作为中药中的重要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动物中药以其独特的药理和丰富的药用价值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崇。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动物中药,并探讨它们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一、鹿茸鹿茸是指雄性鹿角盖顶的皮肉所长出的新生鹿角。

它具有补肾壮阳、益精强筋、壮骨髓、通络止痛、镇静安神的功效。

在临床上,鹿茸主要用于治疗肾阳虚、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不寐多梦、心悸健忘等症状。

二、熊胆熊胆是指熊胆囊中的胆汁,它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消肿止痛的作用。

在中医临床上,熊胆主要用于治疗热病烦渴、中暑头痛、咽喉肿痛、痈肿疔疮等症状。

三、鲤鱼胆鲤鱼胆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在中医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淋巴结结核、痈肿疮毒、跌打损伤等症状。

四、人参人参是指五加科植物东亚人参、国产人参或者西洋人参的根。

它具有补气益阳、生津止渴、健脾益胃的功效。

在中医临床上,人参主要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风寒感冒、虚热烦渴、胃弱食少等症状。

五、海马海马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海产品,它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在中医临床上,海马主要用于治疗肾阴不足、阳痿早泄、虚劳咳嗽、咳血吐血等症状。

六、鹿鞭鹿鞭是指雄性濒危动物鹿的阴茎,具有补肾壮阳、益精强筋、壮骨髓、通络活血等功效。

在中医临床上,鹿鞭主要用于治疗阳痿早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不寐多梦等症状。

七、甘草甘草是中药中的重要药材之一,具有缓冲毒、解毒、益气、和中的作用。

在中医临床上,甘草主要用于治疗气虚乏力、脾胃虚弱、心神不宁、咳嗽痰多等症状。

总之,动物中药在中医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药用价值在治疗各种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动物中药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为人类健康服务。

熊胆简介及中医应用

熊胆简介及中医应用

熊胆来自本草纲目网动物类药材栏目熊胆,熊的胆囊器官,长约10~20厘米,宽5~8厘米,呈棕黑色或者灰黑色,中医以其胆汁,习称"胆仁"入药。

熊胆囊为扁长卵型,上细而下宽,皮有皱褶,顶部透明有光泽,胆仁味苦,气味清新或稍带腥味,胆仁按品质和颜色可以分为金胆,铜胆,墨胆,铁胆,和菜花胆,其中金胆,铜胆成色鲜亮,为上品;墨胆,铁胆色泽发黑而坚硬,为中品;品质最差者为菜花胆,成黄绿色,少光泽。

此外,质量上成胆仁品尝有回甜。

熊胆在我国产地主要为云南和东北,东北的产量最大。

此外,川,藏,贵,新疆,陕西,甘肃,湖南湖北,福建也有产,以"云胆"质量最优。

熊胆在中医中的记载熊胆为中国四大动物药材之首,熊胆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已有记载,列为上品,苦寒无毒,入肝、胆、心三经。

熊胆为强烈的解毒药,此外,历代很多医书都记叙了熊胆的作用(历代医书对熊胆的记载),《本草纲目》载:熊胆味苦、性寒,归肝胆心经,无毒,能清热、平肝、利胆、明目、杀虫。

而现代医药研究表明,熊胆有利胆、溶石、抑菌、抗炎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镇静、镇痛、抗惊厥、解痉、增强记忆等作用。

熊胆药方《食疗本草》单用熊胆和乳汁及竹沥化服,治疗小儿痰热惊痫;若用治子痫,可单用熊胆温开水化服。

《千金方》外涂熊胆,治疗久痔不瘥;也可用水调化或加入少许冰片,涂于患部,治疗热毒疮痈等。

《全幼心鉴》以熊胆少许,蒸水外洗,用治新生儿胎热目闭多眵《本草纲目》常以熊胆与冰片化水,外用点眼,如熊胆丸《齐东野语》熊胆丸:熊胆治目赤障翳:熊胆少许。

化开,入冰片一、二片,铜器点之。

或泪痒,加生姜粉些须。

《圣惠方》熊胆一分,青黛半两,蟾酥半两,黄连末半两,牛黄一分。

上药,都研如粉,以猪胆汁和丸,如绿豆大。

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外台》熊胆治蛔心痛:熊胆如大豆,和水服。

《摄生众妙方》熊胆治风虫牙痛:熊胆三钱,片脑四分。

上为末,用猪胆汁调搽患处。

熊胆的功效和作用

熊胆的功效和作用

熊胆的功效和作用熊胆是指熊科动物的胆囊中分泌的胆汁,主要用于中医药方剂中,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以下是关于熊胆的详细介绍。

一、清热燥湿熊胆可以清热燥湿,主要用于治疗湿热病症,如湿热黄疸、湿热痢疾、湿热尿路感染等。

熊胆寒凉,能够清除体内的湿热,促进病邪排出,具有明显的退热、镇痛的效果。

二、解毒消肿熊胆具有明显的解毒消肿作用。

湿热病症引起的炎症、肿胀等症状,可以通过熊胆的功效得到缓解。

其寒凉的性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水肿,同时也具有抗菌作用,能够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三、明目降压熊胆还有一定的明目降压作用。

中医认为,熊胆具有清热明目、降低眼压的功效。

熊胆中的一些成分能够改善眼睛的血液循环,促进视力的恢复。

熊胆还可以降低眼压,对于病理性高眼压引起的视力损害有一定的疗效。

四、消食胃醒熊胆具有消食胃醒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胃纳不香、食欲不振、泛酸嗳气等。

熊胆具有温补脾胃的作用,能够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通过改善胃肠道功能,减轻消化不良症状。

五、化痰止咳熊胆还可以化痰止咳,适用于湿痰咳嗽、痰湿阻滞等症状。

熊胆具有破痰通络的作用,能够改善痰湿阻滞引起的咳嗽情况。

熊胆中的一些成分还具有抑制咳嗽中枢的作用,能够减轻咳嗽的频率和程度。

六、抗肿瘤熊胆还被用于抗肿瘤治疗。

熊胆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同时还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有助于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

七、祛风活血熊胆可以祛风活血,适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状。

熊胆具有温通经络的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疼痛部位的新陈代谢,减轻痛风和风湿病症状。

八、增强免疫力熊胆中的一些成分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和病理因素的能力,有助于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九、延缓衰老熊胆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过程,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因此,熊胆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熊胆--历代本草书籍汇编

熊胆--历代本草书籍汇编

熊胆(《新修本草》)熊胆为熊科动物棕熊和黑熊的干燥胆汁。

前者主产于东北、华北、陕西、四川、云南、青海、新疆、甘肃等地;后者主产于华北及东北地区。

味苦,性寒。

归肝、胆、心经。

功效清热解毒、止痉、明目。

临床用名熊胆。

【本草汇言】《药性论》:臣,恶防己,地黄。

主小儿五疳,杀虫,治恶疮。

《本草经疏》:熊胆气味与象胆同。

其所主亦相似。

时气热盛变为黄疸,热邪在足太阴也。

久痢,疳匿,湿热在手阳明也。

心痛疰忤,热邪在手少阴也。

入三经而除热邪,故能疗诸证也。

极苦而寒,故又能杀虫,治恶疮,点痔。

简误:凡胆,皆极苦寒而能走肝胆二经,泻有余之热,盖以类相从也。

小儿疳积,多致目内生翳障者,以肝脾二脏邪热壅滞,则二脏之气血日虚,闭塞日甚故也。

用此泻肝胆脾家之热,则内邪清而外障去矣。

如不因疳证而目生翳障,及痘后蒙闭者,多因肝肾两虚,宜滋阴养血清热为急,诸胆皆不得用。

《本草蒙筌》:味极苦,性恶地黄防己。

任为丸散,勿用煎汤。

治男妇时气热蒸,变为黄疸;疗小儿风痰壅塞,发出惊痫。

驱五疳杀虫,敷恶疮散毒。

痔病久发不愈,涂之立建奇功。

《药性解》:熊胆,味苦,性寒,无毒,入胆经。

主时气热盛变为黄疸,小儿风痰壅塞、惊痫疳蛪,杀虫散毒,可敷恶疮及痔。

入水分尘,如练不散者真。

恶防己、地黄。

按:熊胆入胆,从其类也。

清火定惊之功,较胜诸胆。

《本草备要》:泻热。

苦寒,凉心,平肝,明目杀虫。

治惊痫五痔。

涂之取瘥。

性善辟尘,扑尘水上,投胆少许,则豁然而开。

《本经逢原》:熊胆,苦入心,寒胜湿,手少阴、足厥阴药也。

其性洁不染尘,故能清心平肝,为时气热盛,变为黄疸之要药。

又能杀虫明目,除翳障疳痔,虫牙蛔痛,小儿惊痫瘈疭。

以竹沥化豆大许服之,去心中涎。

痔疮赤肿,水化点之即消。

凡实热之证,用之咸宜。

苟涉虚家,便当严禁。

《本草求真》:[批]凉心平肝。

熊胆专入心、肝,兼入脾、大肠。

味苦性寒无毒,功专凉心平肝。

惟其凉心,所以能治心痛、疰忤、热邪等症;惟其平肝,所以能治目赤翳障,恶疮痔漏等症,且能入脾而治黄疸湿邪,入大肠而治久痢疳蛪湿热,并治小儿风痰壅塞,发作惊痫,要皆除热凉血,而病自愈耳。

熊胆的中药功能主治

熊胆的中药功能主治

熊胆的中药功能主治简介熊胆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功效。

它主要来源于熊科动物的内脏器官,特别是熊的胆囊。

熊胆已经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在现代药学研究中也得到了不少关注。

以下是熊胆的几个主要功能和主治方面的介绍。

功能1.清热解毒:熊胆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有效降低体内炎症反应,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

2.散结消肿:熊胆能够促进淋巴液的循环,减轻淋巴结的肿胀,帮助身体排除毒素和废物。

3.清心:熊胆具有清热凉血的效果,可以安抚心神,降低血压,缓解心悸和失眠等症状。

4.祛痰止咳:熊胆能够增强肺部防御机制,促进痰液的排出,缓解咳嗽和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主治熊胆在中药学中的主治范围非常广泛,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病症或疾病,熊胆能够发挥有效的治疗作用:1.高热:熊胆可以清热解毒,有效降低体温,对于高热引起的症状,如头痛、口渴等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2.急性胃肠炎:熊胆具有抑菌作用,可以杀灭引起胃肠炎的病原菌,缓解胃痛、腹泻等症状。

3.黄疸:熊胆能够刺激胆汁的分泌,加速胆红素的代谢和排出,对黄疸引起的皮肤发黄和腹胀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4.感冒:熊胆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减轻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流鼻涕和发烧等症状。

5.心悸:熊胆可以清凉血热,安抚心神,对心悸不安、失眠多梦等症状有显著的舒缓效果。

6.支气管炎:熊胆具有抗炎作用,能够缓解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状。

使用注意事项虽然熊胆具有多种功效,但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用量控制:熊胆属于辛寒药物,宜小剂量使用,过量使用可能会有副作用。

2.禁忌人群:孕妇、儿童、肝肾功能不全和过敏体质者禁用熊胆。

3.药物相互作用:熊胆与某些药物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如避免与抗凝药物同时使用。

4.质量保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熊胆,以确保质量和安全性。

结论熊胆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清心、祛痰止咳等多种功能。

它在高热、急性胃肠炎、黄疸、感冒、心悸和支气管炎等病症中有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熊胆
解说:自福建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曝光后,熊胆成了关注的热点,究竟熊胆有什么作用,成为了商人尤其是药商利益区使的产物呢?
同期:权红【朝阳医院中医主任医师】:熊胆的药效。

解说:熊胆一直被视为中医中的名贵药材,在中医中常常用于治疗热毒,同时因为其具有保健功能,无论医疗和饮食领域都不乏熊胆制品的出现。

同期:权红:关于熊胆的历史极记录。

解说:据历史记载,熊胆药用价值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

《唐本草》就有熊胆入药的记载,从那时起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就使用了熊胆。

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熊胆可退热、清心、平肝、明目。

同期:权红:古人说的是熊胆,但是现在指的熊胆药用指的是胆汁,熊胆的作用和胆汁的一样的。

解说:古时,人们为了取熊胆,往往将熊杀死取出,自八十年代朝鲜发明活熊取胆后,国内养熊取胆业也就随即诞生。

同期:朝阳医院药事部:目前的这些药基本都是人工饲养的。

市民:对于活熊取胆的了解。

解说:最早的活熊取胆,要将一个金属管永久地插入熊的胆囊,另一端露在熊的腹部外面,虽然,近年来虽根据有关规定禁止对熊进行插管取胆,想到取胆熊每天所遭受的,难道就没有可以替代的方式么?
同期:
权红医生:人工合成熊胆目前还在临床阶段,目前还没有大范围的实用。

解说:在活体取熊胆依然继续的今天,被取胆的熊由于伤口长期开放,对于熊本身的伤害是不可避免的。

同期:权红医生:熊会得炎症等等。

解说:其实无论是人工合成还是其他药材,对于天然熊胆并不是不可替代【字幕:正规中医临床实践证明,银花、连翘、黄连、野菊花、苦楝根皮等50多种中草药均可产同样的医疗效果】。

而对于熊胆,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使用。

同期:权红医生:哪些人不能使用熊胆。

解说:虽然有可以替代熊胆的方式,但是活体取胆至今仍在继续真的要用这样的方式对待他们么?
同期:市民:有人说这样不痛,但是谁知道,他感受过么?
解说:据媒体报道2012上海凯宝药业需采购18吨熊胆粉
生命是平等的,面对笼中挣扎的黑熊,希望早日能够早日出来妥善解决熊胆问题的方式,让熊不再受到伤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