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止出国的64件国宝级文物
尼雅之谜

尼雅之谜说到尼雅遗址的发现,绕不开一个叫斯坦因的人,此人是匈牙利裔英国人。
有人把他誉为伟大的考古学家和探险家,有人说他是丝绸之路上的盗贼和魔鬼。
1901年1月,斯坦因首次发现尼雅遗址后,前后4次进入遗址,获得了空前考古发现,掠走了大量珍贵文物,仅第一次考察劫掠的文物就达12箱。
关于尼雅遗址的归属,我国清末民初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根据所出汉简资料在《流沙坠简补遗考释》中,考证认为系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精绝国”故地。
王国维从未到过新疆,更来涉足尼雅遗址,但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学者举出尼雅遗址不是精绝国故地的反证。
因此,学术界基本形成共识,尼雅,这个深藏于沙海荒漠的梦幻般古国遗址,就是《汉书,西域传》中记载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精绝国故地。
尼雅遗址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在这狭长的区域内沿尼雅河尾闾散布着残存程度不一,规模不等的房屋、果园、佛教寺院、佛塔、田地、古桥、古桑树、冶炼坊址、陶窑、水池、灌溉渠道、供水系统和墓地等各类遗迹百处以上。
这些众多类型的遗迹,或被茫茫黄沙湮没,只暴露出梁柱干枯的顶端;或被高大枯死的红柳沙包覆盖,或被无情的风沙吹蚀得面目全非。
一些棺木也因风沙肆虐而从地下露出,尸骸暴野,似乎述说着这片――曾经的绿洲的沧桑历史。
就在这片土地上,斯坦因之后,美国人亨廷顿、日本人橘瑞超都曾涉足,这是旧中国的一段伤心史。
1959年,新中国考古工作者进人尼雅,标志着尼雅考古工作新时代的开始。
1988年,在日本友人小岛康誉先生的热情协助和慷慨支持下,中日共同尼雅遗址考察拉开帷幕,尼雅考察进入前所未有的全面考察时期。
特别是1994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对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中日联合考察给予了全面支持,签发了中国境内对外国考察队的第一号发掘许可证。
中日联合考察队九进尼雅,获得了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为新疆考古史书写了辉煌的一页。
特别是1995年的考察成果被列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并列入20世纪中国考古100项大发现之一。
细数珍贵到禁止出国展览的中国冷兵器珍品!

细数珍贵到禁止出国展览的中国冷兵器珍品!从02年中国国家文物局颁布《文物出国(境)展览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了第一批禁止出国展览的藏品,到2019年8月19号国家文物局发布《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共计195件(组)国家文物被规定禁止出国展览。
那么到底是什么文物这么珍贵,以致于为了保护其完整性需要禁止出国?今天小编就跟大家来扒一扒这195件文物中的顶级冷兵器藏品!一、大玉戈出土时间:1974年出土地点: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所处时期;商代前期馆藏地点:湖北博物馆具体规格:长94厘米、宽14厘米、厚仅1厘米大玉戈属礼仪用玉,主要用于古代高级贵族的仪仗之中,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整体呈扁长形,通体光素,由刃和柄两部分组成。
刃部的一边平直,一边略成弧形,两边均有刃,头部较为尖锐。
柄部略成长方形,上下两侧有稍微凸起的脊。
刃部和柄部相交之处有一个圆孔,在使用的时候以绳子穿过圆孔,将大玉戈固定在木柄之上。
94厘米的身长在目前出土的玉戈中是最长的,堪称“玉戈之王”。
大玉戈的出现,证明盘龙城在商代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商金杖出土时间:1986年出土地点:四川广汉三星堆所处时期:商代馆藏地点:三星堆博物馆具体规格:长142cm 口径2.3cm金杖是已出土的中国同时期金器中体量最大的一件。
金杖系用金条捶打成金皮后,再包卷在木杖上;出土时木杖已炭化,仅存金皮,金皮内还残留有炭化的木渣。
在金杖一端,有长约46厘米长的一段图案,图案共分三组:靠近端头的一组,合拢看为两个前后对称,头戴五齿巫冠,耳饰三角形耳坠的人头像,笑容可掬。
另外两组图案相同,其上下方分别皆是两背相对的鸟与鱼,在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叠压着一支箭状物。
三、七孔大玉刀出土时间:1975年出土地点:河南偃师二头里村所处朝代:夏朝中晚期馆藏地点:河南洛阳博物馆具体规格:长65厘米,最厚处0.4厘米七孔大玉刀的形体扁平,呈肩窄刃宽。
两侧有对称的凸齿,近肩处有等距且排成一条直线的七个圆孔。
中国64件禁止出国展出文物之一

中国64件禁止出国展出文物之一
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纸本
西夏。
出土经书共九册,完本者有封皮、扉页,封皮左上侧贴有刻印的长条书签,书名外环以边框;封皮纸略厚,呈土黄色,封皮里侧另背一纸,有的纸为佛经废页,背时字面向内。
全页版框纵30.7厘米,横38.0 厘米,四界有子母栏,栏距上下23.5 厘米,无界格,半面左右15.2 厘米。
版心宽1.2 厘米,无象鼻、鱼尾。
上半为书名简称,下半为页码,页码有汉文、西夏文、汉夏合文三种形式。
每半面十行,每行二十二字,每字大小1 厘米左右。
通篇字体繁复、周正、秀美。
包括《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等四种经文,白麻纸本,木活字版精印,蝴蝶装,封皮贴有书签,首页载有“集经”、“藏译”、“番译”者的名字。
共有9册,达10万字,是一部保存较好的木刻本西夏文佛经。
该经书的内容在印刷中有版框栏线交角处缺口大、版心行线与上下栏线不相接、同一面同一字笔锋形态不一、栏线及版心行线漏排、省排、经名简称和页码用字混乱、有错排、漏排、数字倒置等活字版印本特征,因此这部1991 年出土的西夏文佛经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它的发现将木活字的发明和使用时间提早了一个朝代,对研究中国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术具有重大价值。
这是藏传佛教经典的西夏文译本,也是现在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之一。
199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拜寺沟方塔出土。
现藏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国家博物馆24件不能出境文物介绍

国家博物馆24件不能出境文物介绍
1. 陶鹰鼎
2.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3. 后母戊鼎
4. 利簋
5. 大盂鼎
6. 天亡簋(未展出)
7. “虢季子白”青铜盘
8. 四羊方尊
9. 孝端皇后凤冠
10.人面鱼纹彩陶盆
11. 滇王之印
12.舞蹈纹彩陶盆
13.子龙鼎
14.LUOTI浮雕彩陶壶
15.诅盟场面请铜贮贝器
16.船形彩陶壶
17.青瓷莲花尊
18.吴“赤乌十四年”款青釉虎子
19.红山玉龙
20.隋椭圆形绿玻璃瓶
21.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
22.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
23.隋绿玻璃盖罐(“镜里千秋”展馆一个特别不起眼的地方)
24.象牙梳
以上24件珍品,除备注外,都在负一层的「古代中国」展馆展出。
当然,国博里处处是国宝,件件是精品。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24件禁止出国的国宝之外,像三星堆青铜面具、击鼓说唱陶俑、金缕玉衣、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这几件也都在负一层的古代中国馆)等都是值得我们观看的珍宝。
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文物禁止出境,保护国宝文化的重任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文物流失和文化侵略也在不断加剧。
为了保护国宝文化遗产,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文物保护政策,禁止将重要的文物出境展览。
这些政策体现了我国对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
首先,禁止出国展览文物可以保证文物的完整性。
每一件文物都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一旦被移动或搬迁,就很有可能造成文物的损坏甚至失窃。
因此,禁止出国展览文物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留在国内为人们所见,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国家文化和历史。
其次,禁止出国展览文物可以维护国家的尊严。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国家,我国有着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历史。
这些文化宝藏不仅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代表。
将这些文物带到国外展览,无疑是对国家文化和政治尊严的侵犯和削弱。
因此,禁止出国展览文物有助于维护国家政治和文化尊严,展现出我国的文化自信和历史底蕴。
最后,禁止出国展览文物还可以促进文化遗产的维护和传承。
由于我国的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种类繁多,文物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但是,通过将文物留在国内进行展示和传承,可以促进文物的更好维护和传承。
同时,还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关注和学习文化遗产,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持续发展。
总之,禁止出国展览文物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是保护我国文化遗产和维护国家尊严的必要措施。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和管理,激发广大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让国宝文化得以更好地继承,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这些历史文物被禁止出国展览,外国人想看,只能来中国了

这些历史文物被禁止出国展览,外国人想看,只能来中国了文物,都是宝贝。
它是历史的见证,经过千秋万载,好不容易留存下来,让后人一窥古代的生活。
有诗写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记录在史书上的历史,终究只看得见,摸不着,然而文物,却让人们能触摸——当然,仅限于眼睛,不能动手——过往,更贴近感受古人的日常。
因其珍贵,所以文物出国出境展览,都是很纠结的,既要文化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又怕一失手成千古恨,再厉害也补不齐。
于是那些文物中最珍贵者,是不允许出国出境展览的。
它们包括——历代出土古尸;宗教场所的主尊造像;质地为象牙、犀角的文物;元以前书画、丝作品;宋、元有代表性的孤品瓷器。
我们就来看看这其中的代表作,有着怎样不凡的传奇——汉红地对人兽树纹罽(音:济)袍,1997年出土于尉犁营盘汉晋墓地。
其男主人推测是丝绸之路上的富商。
此件长袍很有希腊风情,是当时东西方交流的见证。
至于如何有希腊风情,看看图就知道了——怎样,风格很大胆吧?陶鹰鼎。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代表作品。
仰韶文化处于黄河中游地区,距今5000-7000年。
1957年,太平庄农民在犁地,突然犁一震,还以为挂了块石头呢。
挖出来一看,哟,样子还不错,中间还是空的,家里正好缺个喂鸡的盆呢,于是就用上了。
第二年,考古队在周边做田野考古,他把鸡食盆交了上去,当时就轰动了。
我在想,到底是鼎很牢固还是他的犁,太薄了呢?两下一撞,居然没烂,真是万幸啊。
虢季子白盘。
西周虢国的子白,奉命与猃狁打仗,杀敌五百,俘虏五十,大胜——别觉得这战果也太平常,当时到处人都少啊——周王赐宴,奖赏。
子白造了个盘,以资纪念,并在内刻字记录了他打仗、受赏的过程。
别看以盘来命名,实际上,此国宝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
自清末中期出土以后,碾转换了几任主人,留到了太平天国护王陈坤书手里。
此君不识货,居然将之做了马的喝水盆。
直到淮军将领刘铭传占领常州,才从马厩里把这国宝挖了出来。
国博24件禁止出国的文物的介绍和特点

国博24件禁止出国的文物的介绍和特点国博馆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
然而,由于它们的独特性和价值,有些文物被禁止出国展览,只能在国内展示。
下面将介绍其中的24件禁止出国的文物,以及它们的特点和背后的原因。
1.《仰韶彩陶猪》:这件猪形陶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代表作品之一。
它精致的制作工艺和鲜艳的彩绘使其成为中国陶器艺术的瑰宝。
由于其文化价值和稀缺性,这件文物被禁止出国展览。
2.《西周青铜钟》:这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件重要代表作品。
钟身上雕刻着精美的纹饰,整体造型庄重大气。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遗存,也是青铜工艺的杰出代表。
由于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件文物被禁止出国展览。
3.《秦始皇兵马俑》:这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陶俑的杰作。
兵马俑的壮观规模和细致的雕刻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由于其独特性和重要性,这些文物被禁止出国展览。
4.《敦煌莫高窟壁画》:这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壁画以其丰富多样的题材和精湛的绘画技巧而闻名。
它们不仅揭示了敦煌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也展示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独特风格。
由于其保存状况脆弱,这些壁画被禁止出国展览。
5.《明代宫廷画》:这是明代宫廷绘画的代表作品。
它们以其丰富的题材和精湛的绘画技巧而闻名。
这些画作不仅展示了明代宫廷生活的繁荣和盛世气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
由于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这些文物被禁止出国展览。
6.《清宫文物》:这是清代宫廷文物的代表作品。
它们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器物、衣物、书籍等。
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清代宫廷的奢华和庄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状况。
由于其独特性和历史价值,这些文物被禁止出国展览。
7.《洛阳白马寺壁画》:这是中国佛教壁画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壁画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绘画技巧而闻名。
它们不仅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也展示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独特风格。
由于其保存状况脆弱,这些壁画被禁止出国展览。
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
6
大盂鼎
西周
陕西省岐山县
清道光初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
7
虢季子白盘
西周
陕西省宝鸡
清道光年间
中国国家博物馆
8
凤冠
明
北京市昌平县
1957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
9
嵌绿松石象牙杯
商
河南省安阳市
197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0
晋侯苏钟(一套14件)
西周
山西省
不明
上海博物馆
11
大克鼎
西周
陕西扶风
1984年
马鞍山市博物馆
22
朱然墓出土贵族生活图漆盘
三国(吴)
安徽省马鞍山市
1984年
马鞍山市博物馆
23
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1965年
大同市博物馆
24
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
北齐
山西省太原市
1979年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25
涅槃变相碑
唐
-
-
山西省博物馆
26
常阳太尊石像
唐
山西省博物馆
27
大玉戈
商
青海省都兰县
1983年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62
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纸本
西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
1991年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63
青花釉里红瓷仓
元
江西省景德镇
1974年
江西省博物馆
64
竹林七贤砖印模画
南朝
江苏省南京市
1960年
南京博物院
战国中晚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禁止出国的64件国宝级文物
国宝名所属年代出土年份和地点现藏馆所
1、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新石器时代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中国国家博物馆
2、陶鹰鼎新石器时代1957年陕西省华县太平庄中国国家博物馆
3、司母戊铜鼎商后期1939年河南安阳市武官村中国国家博物馆
4、利簋西周早期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临中国国家博物馆
5、大盂鼎西周康王时期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村中国国家博物馆
6、虢季子白盘西周清道光年间陕西宝鸡虢镇虢川司司中国国家博物馆
7、凤冠明代1957年北京市昌平县定陵中国国家博物馆
8、嵌绿松石象牙杯商代1976年安阳市殷墟妇好墓中国国家博物馆
9、晋侯苏钟(一套14件)西周厉王时期1992年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八号墓被盗上海博物馆
10、大克鼎西周晚期1890年陕西扶风法门镇任村村上海博物馆
11、太保鼎西周初期传清道光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天津博物馆
12、河姆渡出土朱漆碗新石器时代1977年浙江河姆渡遗址T231 浙江省博物馆
13、良渚出土玉琮王新石器时代1986年余杭反山12号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4、水晶杯战国1990年杭州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5、淅川出土铜禁春秋中期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河南博物院
17、齐王墓青铜方镜西汉1980年山东淄博大武乡窝托村南古墓五号陪葬坑淄博市博物馆
18、铸客大铜鼎战国1933年寿县朱家集(今属长丰县)李三孤堆楚王墓安徽省博物馆
19、朱然墓出土漆木屐三国(吴)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马鞍山市博物馆
20、朱然墓贵族生活图漆盘三国(吴)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马鞍山市博物馆
21、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北魏1965年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大同市博物馆
22、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北齐1979年山西太原娄睿墓山西省博物馆
23、涅盘变相碑唐代山西省临猗县大云寺遗物山西省博物馆
24、常阳太尊石像唐代山西省运城盐湖区安邑镇道观遗物山西省博物馆
25、大玉戈商代前期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湖北省博物馆
26、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湖北省博物馆
27、曾侯乙墓外棺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湖北省博物馆
28、曾侯乙青铜尊盘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湖北省博物馆
29、彩漆木雕小座屏战国1965年湖北省江陵望山1号墓湖北省博物馆
30、红山文化女神像新石器晚期1983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女神庙主室西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31、鸭形玻璃注北燕1965年北票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辽宁省博物馆
32、青铜神树商代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三星堆博物馆
33、三星堆出土玉边璋商代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一号祭祀坑三星堆博物馆
34、摇钱树东汉1990年四川绵阳何家山二号汉墓绵阳市博物馆
35、铜奔马东汉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的东汉墓面甘肃省博物馆
36、铜车马秦代1980年陕西秦始皇陵封土西侧侧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37、墙盘西周中期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家村村陕西扶风周原博物馆
38、淳化大鼎西周1979年陕西咸阳淳化县史家塬塬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39、何尊西周1963年陕西宝鸡东北郊贾村村陕西宝鸡市博物馆
40、茂陵石雕西汉陕西西安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石刻刻陕西茂陵博物馆
41、河姆渡出土陶灶新石器时代1977年河姆渡遗址T243 浙江省博物馆
42、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代1625年陕西西安大秦寺遗物物西安碑林博物馆
43、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唐代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唐代窑藏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44、兽首玛瑙杯唐代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村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45、景云铜钟唐代陕西省西安景云观遗物物西安碑林博物馆
46、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唐代1987年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宫法门寺博物馆
47、八重宝函唐代1987年四月初八佛诞日法门寺地宫宫法门寺博物馆
48、铜浮屠唐代1987年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宫法门寺博物馆
49、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战国1974年河北平山县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50、中山王铁足铜鼎战国1977年河北平山县中山国王墓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51、刘胜金缕玉衣西汉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河北省博物馆
52、长信宫灯西汉1968年河北满城县陵山河北省博物馆
53、铜屏风构件5件西汉1983年西汉南越王墓广州南越王博物馆
54、角形玉杯西汉1983年西汉南越王墓广州南越王博物馆
55、人物御龙帛画战国中期晚段1973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一号墓湖南省博物馆
56、人物龙凤帛画战国中期晚段1949年湖南长沙东南郊楚墓湖南省博物馆
57、直裾素纱禅衣西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幕湖南省博物馆
58、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西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幕湖南省博物馆
59、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西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幕湖南省博物馆
60、红地云珠日天锦北朝1983年青海都兰县热水乡血渭吐番墓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61、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本续》纸本西夏1991年宁夏贺兰县拜寺沟方塔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62、青花釉里红瓷仓元代1979年江西宜春丰城县收集江西省博物馆
63、竹林七贤砖印模画南朝1960年江苏南京西善桥南朝墓葬南京博物院
64、“五星出东方”护膊汉晋1995年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新疆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