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居住区规划..

合集下载

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

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

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3.2.2 老年人设施新建项目的配建规模、要求及指标,应符合表3.2.2-1和表3.2.2-2的规定,并应纳入相关规划。

表3.2.2-1 老年人设施配建规模、要求及指标配建指标建筑面项目名称基本配建内容配建规模及要求用地面积2积(m/2(m/床) 床) 居家式生活起居,餐饮服老年公寓务、文化娱乐、保健服务用不应小于80床位 ?40 50,70房等生活起居、餐饮服务、文化市(地区)级养老不应小于150床娱乐、医疗保健、健身用房?35 45,60 院位及室外活动场地等生活起居、餐饮服务、文化居住区(镇)级养娱乐、医疗保健用房及室外不应小于30床位 ?30 40,50 老院活动场地等生活护理、餐饮服务、医疗不应小于100床老人护理院 ?35 45,60 保健、康复用房等位注:表中所列各级老年公寓、养老院、老人护理院的每床位建筑面积及用地面积均为综合指标,已包括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及用地面积。

表3.2.2-2老年人设施配建规模、要求及指标配建指标建筑面项目名称基本配建内容配建规模及要求用地面积2积(m/2(m/床) 床) 普通教室、多功能教(1)应为5班以上; 市(地区)级老年室、专业教室、阅览室(2)市级应具有独立?1500 ?3000 学校(大学) 及室外活动场地等的场地、校舍阅览室、多功能教室、应有独立的场地、建市(地区)级老年播放厅、舞厅、棋牌类1000,2000,筑,并应设置适合老人活动中心活动室、休息室及室外4000 8000 活动的室外活动设施活动场地等活动室、教室、阅览室、2居住区(镇)级老应设置大于300m的室保健室、室外活动场地?300 ?600 年活动中心外活动场地等镇老人服务中心应附设不小于50床位的养活动室、保健室、紧急老设施;增加的建筑面居住区(镇)级老援助、法律援助、专业积应按每床建筑面积?200 ?400 年服务中心 2服务等不小于35m、每床用地2面积不小于50m另行计算2小区老年活动中活动室、阅览室、保健应附设不小于150m的?150 ?300 心室、室外活动场地等室外活动场地小区级老年服务活动室、保健室、家政服务半径应小于500m ?150 —站服务用房等(1)不应小于10床位,每床建筑面积不应休息室、活动室、保健2托老所小于20m; ?300 —室、餐饮服务用房等 (2)应与老年服务站合并设置注:表中所列各级老年公寓、养老院、老人护理院的每床位建筑面积及用地面积均为综合指标,已包括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及用地面积。

《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2018修订版

《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2018修订版

《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50437-2007局部修订条文(2018年版)2 术语2.0.1 老年人设施facilities for the aged专为老年人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

2.0.2 (取消该条)2.O.4 老年养护院nursing home for the aged为无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居住、医疗、保健、康复和护理的配套服务设施。

2.0.7 (取消该条)2.0.8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day care center for the aged为老年人提供日间休息、生活照料服务及其他服务项目的设施。

3 配建要求3.1 分级3.1.1 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学校(大学)按服务范围分为市级、区级。

老年学校(大学)宜结合市级、区级文化馆统筹建设。

3.1.2 老年人设施应按服务人口规模配置,并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表3.1.2 老年人设施分级配建表注:1 表中▲为应配建,△为宜配建;2 服务人口为城镇集中建设区内的规划常住人口;3 老年服务中心(站)不宜独立占地设置,应与社区服务中心(站)统筹建设;4 表中未涉及的老年人设施配建项目可根据城镇社会发展需要增补。

3.2 配建指标及设置要求3.2.1 老年人设施中养老院、老年养护院应按所在地城市规划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每千名老人不应少于40床。

3.2.1A 老年人设施应分区、分级设置,人均用地不应少于0.1㎡。

3.2.2 (取消该条)3.2.3 (取消该条)3.2.4 服务人口为5~10万人时,养老院、老年养护院配建要求和指标应符合表3.2.4的规定。

表3.2.4 养老院、老年养护院配建要求和指标3.2.5 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服务中心(站)配建要求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城市应根据服务人口规模至少设置1处市级老年活动中心;设市城市的区服务人口大于50万人时,应至少设置1处区级老年活动中心,服务人口大于150万人时,应至少设置2处;2服务人口为5~10万人时,老年服务中心宜与社区服务中心统筹建设,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3 服务人口0.5~1.2万人时,老年服务站宜与社区服务站统筹建设,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

老年人(老年公寓)建筑设计要求要求规范

老年人(老年公寓)建筑设计要求要求规范

老年人(老年公寓)建筑设计规范来源:收集点击数:1036次更新时间:2010-8-20 11:18:35老年人(老年公寓)建筑设计规范(JGJ 122—1999)1 总则1.0.1为适应我国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使建筑设计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对建筑物的安全、卫生、适用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设计。

l.0.3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应为老年人使用提供方便设施和服务。

具备方便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可兼为老年人使用。

1.0.4老年人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老龄阶段 The Aged Phase60周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段。

2.0.2自理老人Self-helping Aged People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依赖他人帮助的老年人。

2.O.3介助老人 Device- helping Aged People生活行为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设施等帮助的老年人。

2.O.4介护老人 Under Nursing Aged PeoPle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

2.0.5老年住宅 House for the Aged专供老年人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住宅。

2.0.6老年公寓 Apartment for the Aged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是综合管理的住宅类型。

2.0.7老人院(养老院) Home for the Aged专为接待老年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起居生活、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2.O.8托老所 Nursery for the Aged为短期接待老年人托管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场所,设有起居生活、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可分日托和全托两种。

老年人(老年公寓)建筑设计规范

老年人(老年公寓)建筑设计规范

老年人(老年公寓)建筑设计规范来源:收集点击数:1036次更新时间:2010-8-20 11:18:35老年人(老年公寓)建筑设计规范(JGJ 122—1999)1 总则1.0.1为适应我国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使建筑设计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对建筑物的安全、卫生、适用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设计。

l.0.3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应为老年人使用提供方便设施和服务。

具备方便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可兼为老年人使用。

1.0.4老年人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老龄阶段 The Aged Phase60周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段。

2.0.2自理老人Self-helping Aged People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依赖他人帮助的老年人。

2.O.3介助老人 Device- helping Aged People生活行为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设施等帮助的老年人。

2.O.4介护老人 Under Nursing Aged PeoPle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

2.0.5老年住宅 House for the Aged专供老年人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住宅。

2.0.6老年公寓 Apartment for the Aged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是综合管理的住宅类型。

2.0.7老人院(养老院) Home for the Aged专为接待老年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起居生活、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2.O.8托老所 Nursery for the Aged为短期接待老年人托管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场所,设有起居生活、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可分日托和全托两种。

加强老年人住房保障提供适宜的老年人居住环境和住房补贴

加强老年人住房保障提供适宜的老年人居住环境和住房补贴

加强老年人住房保障提供适宜的老年人居住环境和住房补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住房保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提供适宜的老年人居住环境和住房补贴,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全面加强老年人住房保障。

一、完善老年人居住环境老年人居住环境的改善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致力于提供适宜的老年人居住环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增加老年人公共设施的建设。

建立配套完善的养老院、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提供娱乐、健身、康养等功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2. 优化老年人居住区的设计。

老年人居住区的规划应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设置便捷的交通、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步行道、休闲区等,方便老年人的生活与社交。

3. 鼓励社区互助与支持。

构建老年人互助网络,鼓励邻里间相互照顾和支持,提供社区层面的服务和帮助,增强老年人的生活安全感和归属感。

二、加大住房补贴力度住房补贴是老年人住房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提供适宜的住房条件,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住房。

加大建设和分配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力度,确保老年人有保障的住房选择。

2. 加强住房补贴政策的落实与监管。

建立完善的住房补贴申请与审核制度,确保补贴资金的公平、公正分配,杜绝腐败现象。

3.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住房保障。

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投身老年人住房保障事业,通过社会捐赠、志愿者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住房援助。

三、加强政策保障和法律法规建设加强老年人住房保障还需要健全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并推动其有效实施:1. 完善住房保障政策。

制定全面的住房保障政策,明确老年人住房保障的范围、资金来源和补贴标准等,确保政策的可操作性和透明度。

2. 健全住房补贴申请与管理机制。

建立便捷的住房补贴申请渠道和行政审批程序,加强对住房补贴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补贴资金的有效使用。

3. 加强对住房市场的监管。

建立健全住房市场的监管机制,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的监管,防止过度投资和诈骗现象的发生。

浅谈老年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计

浅谈老年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计

浅谈老年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计1. 引言1.1 老年居住空间设计的重要性老年居住空间设计的重要性在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年人群体的数量不断增加,他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重要。

一个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居住空间设计可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舒适度,减少他们面对居住环境的种种困难和障碍,有利于维持他们的健康和幸福。

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的重要性还在于促进老年人的独立生活能力。

通过合理的设计,老年人可以更加自主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不需要过多依赖他人的帮助。

这不仅可以增强老年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还有助于延长他们的自主生活时间,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老年居住空间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只有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和特点,设计出符合他们需求的居住环境,才能真正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让他们享受到晚年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1.2 无障碍设计的定义无障碍设计是指在建筑、交通、通信等方面,为适应各类人群的需求,特别是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方法。

无障碍设计旨在消除环境中的各种障碍物,使所有人都能够方便、安全、自主地使用建筑和公共设施。

无障碍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全面设计”,即从设计的最初阶段就考虑到各种无障碍要求,而不是事后再进行改造。

无障碍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价值观念,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尊重。

在老年居住空间中,无障碍设计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加他们的生活自主权和幸福感。

无障碍设计在老年居住空间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推广。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老年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在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老龄化,老年人群体的需求日益凸显,他们在居住环境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也日益显现。

通过对老年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计进行研究和探讨,不仅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居住环境的适应性和舒适性,更能够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他们的健康寿命,并且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关爱。

老年人居住区规划

老年人居住区规划

老年人居住区规划老年人居住区规划对于一个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老年人居住区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设计一个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居住区。

一、老年人居住区规划的重要性老年人居住区规划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老年人需要适宜的住房环境来满足他们生活的需求。

例如,老人们需要易于到达的医疗设施和社交活动场所,以保证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其次,老年人居住区规划也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安全问题。

老年人在行动和反应能力上可能会受到限制,因此,这些居住区需要有良好的无障碍设施和相应的安全措施,以减少他们发生意外的风险。

最后,老年人居住区规划还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社交需求。

老人们通常喜欢与同龄人一起参与社交活动,因此规划中需要有社交空间和活动区域,以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二、老年人居住区规划的设计原则设计一个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居住区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舒适性与便利性:老年人需要一个舒适和便利的居住环境,因此居住区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到老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例如,住宅楼应具有无障碍设施,如扶手和电梯,方便老年人的出行。

此外,社区应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务和周边设施,如超市、药店和公园,以满足老年人的日常需求。

2.社交空间与活动设施:老年人居住区规划还应该充分考虑到老人们的社交需求。

规划中应包括公共广场、休闲场所和社交活动室等公共空间。

这些地方可以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供丰富多样的社交活动,如棋牌、舞蹈和养生课程等。

3.医疗与健康设施:老年人需要易于到达的医疗设施和健康服务。

因此,老年人居住区规划中应该安排医院、诊所和养老院等设施,以满足老人们的健康需求。

此外,还可以设置健身中心和健康咨询服务等,为老年人提供保健和健康管理方面的支持。

4.安全性与无障碍设施:老年人居住区规划中的安全措施至关重要。

规划中应包括良好的街道照明、安全监控系统和防止跌倒的设施,以减少老年人发生意外的风险。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居住区规划建设研究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居住区规划建设研究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居住区规划建设研究摘要:现代居住区规划多注重户型新颖、绿化美观、设施现代化,却忽视了人口老龄化给居住区规划带来的新要求。

本文旨在根据老年人群的特殊需求,在居住区规划建设初期理念中就纳入老年人口对居住区的诉求,提高老年人的居住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居住区规划建设一.绪论1.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明显加剧,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居住区作为现代人类最基本的生活环境,其规划建设也必定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而目前大部分居住区规划建设未意识到老年人群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因此,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居住区的问题急待关注在居住区规划建设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本研究与以往研究之不同以往相关研究大部分是从表面现象或住宅的数量上考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

本研究主要从我国老年人群特殊的生理、心理及其他方面的需求出发,重新审视居住区规划建设。

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考察,引入国外较合适的理论和对策,结合我国实际,在规划设计、后期管理及其它具体方法层面提出合理措施,为避免相似问题的出现提供可靠依据,也为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居住区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1.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1]。

中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2.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素(1)人口学因素生育率降低了的同时死亡率的下降使整个社会的人口逐渐向中老年堆积,逐渐形成了人口老龄化的现象。

(2)情感因素现代社会中,高强度的压力导致生理心理年龄的提前衰老,加快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3)社会经济因素经济的增长,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先进的医疗条件,使死亡率逐渐下降;同时,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有所改变,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越来越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阶的处理 台阶上下采用不同的材质和颜 色,以便识别。
研究成果
2.2.3 室内走廊的设计要点
•连续扶手 使用近圆形的扶手。 扶手端部向下方或墙壁方向弯 曲。 •光线充足的照明设计 不应和其他房间产生亮度差。 洗手间入口和有台阶的地方应设置 位置低的壁灯。
•便于使用的扶手高度和材料 设置扶手高度约 700 ~ 800mm , 注意材料的手感和耐久性。
•扶手的设置 安装牢固,近圆形的扶手沿楼 梯两侧安装。 扶手端部向下或墙壁弯曲。
2.2.5 卫生间设计要点 无障碍设计,面积比普通住宅的厕所大。 独用卫生间应设坐便器、洗面盆和浴盆、淋浴器。 选用洁具便于乘轮椅者使用,平底防滑式浅浴盆。 地面材料防滑并易清洗。 冷、热水混合式龙头宜选用杠杆式或掀压式开关。
2、发达国家老年住宅的范例——德国
“照料护理式住宅” 不来梅老年住宅 护理理念
环境理念
建筑理念
2、发达国家老年住宅的范例——美国
美国老年住房五种模式 独立式住宅 老年公寓(集合住宅) 养老院 护理院 老年养生社区(综合老年人住宅小区)
3、结论
在财富积累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的情况下,以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为主的 方式解决老年人的居住问题。
•居室窗台的高度在750~800mm左右; •窗 台 的 宽 度 要 适 当 增 加 , 一 般 不 少 于 250 ~ 300mm; •矮窗台里侧应当设置高0.9~1m的安全栏杆
2.2.2门厅的设计要点
•适当照明和易操作的开关 考虑换鞋和上下台阶,门 厅具有足够的亮度,不应 产生浓重的阴影部分。 采用醒目的开关。
•设置扶手 楼梯的扶手应安装牢固。 采用近似圆形的扶手, 沿楼梯两侧连续安装。 端部向下方或墙壁弯曲。 如果有可能最好与走廊 连接在一起。
•坡度平缓的楼梯 为尽可能缩短万一跌落下来的距离,可采用带平 台的折跑楼梯。踏面高度不应大于150mm,踏面 宽度不应小于300mm。
2.1.5 院落设计要点
•房檐的设置 在户门处可设置宽 大的房檐。 •设置对讲话筒
•充足的照明 门廊要保持充足的 照明, 为了防止楼梯上产 生浓重的阴影,注 意照明的位置和角 度,可设置低位灯。 •设置扶手 台阶边应设置连续 式扶手。 •坡度平缓的台阶 存在地面高差时, 应在台阶附近设置 斜坡。
•设置车库 车库应设计在户门 附近,从车棚到大 门处不被雨淋到。
•防滑地面材料的铺设 引道和台阶斜面的地面铺设应平坦, 不应产生积水情况。 注意铺地材料选用浸水后仍防滑的 材料。 路中央设置井盖时,不应突出地面, 注意井盖不要突出。
标题:老年人居住区
前言
一、老年住宅分析 二、老年住宅研究
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
全球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72个 1999年全球老年人口已达到5.93亿 全球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 11%。
世界百岁老人约14.5万
中国老龄化社会五大特点:
1.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大。
•楼梯形状 楼梯坡度平缓,宜带休息平台。 避免上层楼梯缩进走廊或下层楼梯露出走廊的情况。
•充足照明 为了不产生浓重的阴影, 可设置多个照明灯具。
•宽敞楼梯 楼梯可并行通过使用拐 杖的老人与搀扶人。
•方便的开关 除感应灯外,安装带暗 示功能的大面板开关, 使用上下楼两侧都可操 作的双路开关。
•台阶面和台阶高度 台阶面使用防滑材料。 设置防滑条时和台阶在 一个平面上。 台阶垂直部分应设置挡 板,台阶边沿不应突出。
•安装告警装置 安装防火告警装置或预 留安装告警装置的配管 配线。
•光线充足的照明 在考虑厨房整体照明的 同时,还应考虑操作台 局部的照明。 •使用方便的杂物柜 杂物柜使用频率高,应 设置在使用方便的位置。
1、发达国家老年住宅的研究背景
比较项 传统家庭观 主体家庭结构 西方型社会 社会风尚是独立自主,互不拖累 亲子分居小家庭为主体 东方型社会 社会公德应赡养老人,敬老爱幼 多代同堂大家庭为主体
老年福利体制
老年福利对策 老年住宅形式 社区服务目标 老年居住福利设施
政府立法,社会保险
增强老人独立生活能力 低层独立式住宅或公寓 援护纯老年家庭 满足老人对居住环境多样性需求
浴室设计要点
•设置扶手 浴室出入口附近、浴缸边以 及水龙头一侧的墙壁上应设 置水平和垂直扶手。 •开关方便且安全的门 最好采用拉门或折叠门。 门上应安装安全玻璃等 不易破碎的玻璃。
•设置紧急告警装置 为了便于安装紧急告警 装置,应事先设置备用 配置管线。
•看护用空间 浴室应保证看护时必要 的空间。
•使用方便的开光装置 应设置带指示功能的大 面板开关。 走廊长的房间,应在多 处设置控制开关。
•宽敞的走廊 方便老年人依靠拐杖或与搀扶 人共同通过,宽度不应小于1m。 进房间的入口的宽度不得小于 800mm。
•无阶差地面 地面应无阶差,各房间 地面的高差应控制在 3mm以内。
•防滑地面 地面使用防滑材料。 考虑跌到的可能性,避 免采用坚硬的材料。
•机能回复训练室。
•医务室:包含日常健康管理、咨询、诊察、配药的设施。
2、建筑设计
空间布局体现老年人自立性、健康性、安全性。
设备与设施按老年人的人体尺度和心理、生理特点进行设 计。
体现适用性,兼顾老人与照顾者的使用要求,空间具可改 造性。
2.1 住宅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点
2.1.1住宅的坡道无障碍设计要点 在有台阶的地方应设置坡度平缓的台阶和斜面,标准见下表。 在坡道的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档台。
•操作性好的水龙头喷头 安装在触手可及的位置, 选择使用方便且可调节 水温的水龙头。
•防滑地面材料 应选用防水防滑地面铺 设材料。
•尽量少设置台阶 不得以设置台阶时,应 设置扶手
•高度适当的浴缸 浴室地面到浴缸边的高 度避免过高,应为 30cm~50cm。
2.2.6厨房设计要点
•使用方便的操作台设计 合理的操作流线设计。 操作台高度适合老人坐 着操作。
•设置信箱和留言板 设置位置不应妨碍 通行,使用高度要 方便所有用户。
•留 足 轮 椅可转 身的空 间
•地面铺设防滑材料 地面铺设浸水后也防 滑的材料,地砖之间 的缝隙不应过宽。
•方便的出入口 宽度要确保轮椅可以通 过,门宽大于等于 800mm,出入口不设置 台阶,宜选用推拉门、 自动门。
2.1.3 公用走廊设计要点
3)容积率
容积率在1.0~0.1之间均可进行老年住宅开发;
合适容积率的用地可做“两代居” 模式的老年住宅开发;
低容积率的用地适合低密度的老年综合社区的开发。
•入住对象的多样性
•建筑形式的多样性 •老年公用建筑等设施 •服务医疗人员的配备
4)配套设施 健康老年人日常活动半径的设置为 450米,以此设置服务 设施。 小区内专为老年服务的公用建筑的设置。例如以下: •护理室:护理与日常监护活动基地。
•坡度平缓的台阶 踏步踢面高不宜大于 120mm , 踏 面 宽 不 应 小 于380mm。
2.1.2 楼厅和电梯的设计要点
•电梯内部设置 轿 厢 壁 上 离 地 0.9m 和 0.75m 处 有 扶 手 设 置 ; 正 对电梯轿厢门的壁上悬挂 倾斜的镜面。 电梯按钮操作盘设在适合 乘轮椅者使用的高度,且 两侧都可进行操作。 电梯开门时间较长,且门 口装有光电管装置,防止 夹伤。 •设置电梯 超过3层要配备电梯。 电梯尺寸要适应担架 的长度。 电梯与楼面无高差。 电 梯 最 小 尺 度 1400mm(w)X1350mm( D) •设置休息椅 可设置椅子,方便等 候电梯时,可以坐下 休息或放置行李。
2.2.4 楼梯的设计要点 楼 梯 的 宽 度 不 应 小 于 1200mm,满足两人搀扶通过; 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净宽, 踏步沿口不应突出,作成圆角, 楼 梯 带 有 500 ~ 600mm 的 暗 示区; 扶手半径以30 ~40mm 为宜, 扶手与墙之间应有40~50mm 的空隙; 扶 手 可 设 置 为 双 重 高 度 (900和750mm两种)
2 .高龄化趋势显著。 3.“未富先老”。
4.“空巢”老人(即独居老人和仅与配偶居住在一起 的老年人)迅速增加。 5.城乡老龄人口差异被填平,农村养老问题严重。
第一部分 国外老年住宅分析
1、发达国家老年住宅的研究背景
建立在“先富后老”基础上的养老模式 发达的生产力水平
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
从关注老年人的心理感受出发
2)地面 选用吸音浸水后也防滑的材料; 耐磨损。
2.2 住宅室内空间的设计要点 2.2.1门窗的设计要点 门的宽度满足轮椅进出,不设门槛,外门净宽不得小于1.1m,内门 通行宽度不得小于0.8mm; 门轻易于开启,宜用推拉门代替平开门,不许使用玻璃门; 门的把手应选用旋臂较长的拉柄,拉柄高度在0.9m~1m之间;
政府立法,社会家庭共担
增强家庭养老功能 对层集合式住宅或公寓 援护住宅养老环境 开发社区服务网点,收养在宅养 老有困难者
2、发达国家老年住宅的范例——德国
与家人同住的老人仅占老年家庭总数的1/4 截止到 2002 年,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已占德国 总人口的24% 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以平均年龄为 82岁的老年女性为 主 20世纪90年代德国倡导“照料护理式住宅”,并迅速发 展为德国老年住房的主要模式。)
•无突出的墙壁 灭火器、留言板等 应设置在不妨碍走 廊通行的位置上。
2.1.4 公用楼梯设计要点
•易识别的台阶面 为避免台阶面产生阴影,应考 虑采光与照明的情况,改变台 阶的颜色和材质,可便于识别。
•踏步的防滑措施 台阶面使用防滑材 料,台阶面边沿设 置防滑条,要和台 阶面保持在同一平 面。
•楼梯的宽度充足 考虑楼梯可并行通过 使用拐杖的老人和搀 扶 人 , 宽 度 约 120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