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同一种材料制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合集下载

科学实验报告——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科学实验报告——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4、把几个回形针串在一起,把2个小木块粘在一起, 预测沉 浮并说明理由。
5、观察记录,讨论实验发现。
我们的发现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 变。
有新的问题 吗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报告单
班级 小组
日期:
探究的问题
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小木块、小刀、胶带、水槽
1、把橡皮和苹果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
2、把橡皮和苹果分别按1/2、1/4、1/8、更小的要求切小, 预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我们准备 这样做试验
3、把回形针和小木块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报告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报告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报告篇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目标: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3、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学过程:一、观察物体的沉浮: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

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

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

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

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沉浮实验实验报告单

沉浮实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时间 两河小学 11.23 年(班)级 实验名称 三年级 实验者 沉浮实验
实想:木块和塑料在水中的浮的,金属是沉的。
实验过程:1、先预测这三样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记录在表格中。2、分别把木块,塑 料和金属轻轻的放入水中。3、过三分钟以后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并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金属沉在水底,木块和塑料浮在水面。
我认为:金属类材料制成的物品一般在水中是沉的,塑料和木块制成的物品一般在水中是 浮的。
疑问:物体的沉浮情况只和物体的制成材料有关系吗?
指导老师
白沙
评定等级

沉浮子实验报告

沉浮子实验报告

鸡蛋沉浮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鸡蛋在淡水和盐水中的浮力大小对比二、实验日期2014年9月4日三、实验材料1.玻璃杯2.食盐3.鸡蛋4.茶勺5.筷子四、实验过程1.取出玻璃杯,倒入自来水(就是淡水),水量约为杯子容量的3/4;2.将鸡蛋放入淡水中;鸡蛋很快沉入水底:3.取出鸡蛋,往水里加入3大茶勺食盐;4.拿筷子在杯中快速搅拌,使食盐充分溶解在水里;5.将鸡蛋放入刚刚搅拌好的盐水中;6 .鸡蛋没有沉入水底,而是浮在水面上:五、实验结论:1.清水的浮力小,在清水中鸡蛋会沉入水底;2.盐水的浮力大,在盐水中鸡蛋会浮在水面。

六、理论基础(摘自科学网):把生鸡蛋放在淡水中,它会下沉,因为鸡蛋的重力比浮力略微大一些。

实验报告单学科科学实验名称沉与浮任课教师李素丽实验教师李素丽篇三: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1课、吹泡泡液体的配制方法一:用泡好的热茶水滤掉茶叶后加入一些白砂糖,搅匀之后滴入一些洗洁精,搅匀后冷却。

这种水用来吹泡泡非常好,因为白砂糖能增加泡泡的张力,所以泡泡能吹得很大,而且对学生的刺激也会小一些。

方法二:吹泡泡的最佳配方为:2份洗涤剂、6份水、1——4份甘油。

因为,泡泡破了是由于水分的蒸发,因此要在溶液中加入具有吸水性的吸湿剂,防止水的蒸发,甘油就是这种物质。

2课、观察和识别植物的方法观察项目: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六大器官,即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观察要点:1.根:根的形状,直根系、须根系。

2.茎: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匍匐茎;茎的形状;(圆形、方形、三棱形)3.叶:形状、边缘、叶脉、颜色等。

4.花:颜色、花瓣数量、雄蕊、雌蕊。

5.果实:形状、有无果实、味道、颜色等。

6.种子:大小、形状、颜色、味道等、3课用一个手指能否阻止坐在椅子上的同学站起来实验要求:一名同学端坐在椅子上,双脚前放。

另一个同学用手指抵在他的额头前,不让他的身子前倾,试一试,这位同学能站起来吗?实验结果:坐在凳子上的同学无法站起来。

全新版五年级必做分组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全套)

全新版五年级必做分组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全套)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探究浮力的大小的实验报告

探究浮力的大小的实验报告

探究浮力的大小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探究浮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并了解浮力与物体的体积和密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水槽、各种大小和形状的物体(如木块、塑料球等)、测量工具(如尺子、天平)、水桶、水。

实验步骤:
1. 准备水槽并将水注入水槽中,确保水的深度足够覆盖实验所需的物体。

2. 选择一种物体并测量其体积和质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3. 将物体轻轻放入水中,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并记录下来。

4.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物体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发现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的浮力较小,而密度较小的物体在水中的浮力较大。

同时,我们也发现物体的体积对浮力的大小有一定的影响,体积较大的物体在水中的浮力较大。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和体积有关。

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的浮力较小,而密度较小的物体在水中的浮力较大。

此外,体积较大的物体在水中的浮力也较大。

这些结论符合浮力的基本原理,即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成正比,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

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浮力的大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一些实验方法和技巧。

同时,也意识到了浮力与物体的密度和体积之间的关系,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都将有所帮助。

希望能够继续深入学习物理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实验报告单#优选.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实验报告单#优选.

知识链接:潜艇工作原理潜水艇为什么能在水中上下沉浮呢?因为它的两侧有水舱。

充水时潜艇下降;排水时潜艇上升。

排水靠的是压缩空气。

潜艇为什么能在水中下潜、上浮,甚至悬停呢?这主要与重力和浮力有关。

根据“浮性定律”(或阿基米德定律),任何物体在液体中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本身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当物体的重量大于浮力时它就会下沉;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等于浮力时就会悬停在液体中,这两个力大小相等,但方向正好相反。

潜艇在水中时,这两种力也都会作用在潜艇上。

如上所述,潜艇本身的重量叫做重力,潜艇入水部分所排开海水的重量叫做浮力,要使潜艇下潜只要使它的重量大于它的浮力就行了,那么怎样增加潜艇的重量呢?在潜艇上都设有压载水舱,只要往空的压载水舱里注水,潜艇就变重了,这时潜艇的重量就会大于它排开水的重量(即大于浮力),潜艇就逐渐下潜。

当潜艇正常上浮时,用高压空气分步骤把压载水舱里的水挤出去,使之充满了空气,使潜艇在水下的重量减轻了,当潜艇的重量小于它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时(即小于浮力时),潜艇就会上浮,直至浮出水面。

另外,也可以采用操舵的方法将航行中的潜艇调整到距水面30米的安全深度(安全深度是为了防止与水面船只碰撞的限制深度),继续上浮到10—30米深度时是危险深度,上浮到10米左右时属于潜望深度,到达潜望深度后就可以排水上浮了。

潜艇下潜和上浮的原理就跟鱼类差不多,鱼儿腹中有一种可充满气体的囊状鳔,其作用类似于潜艇上的压载水舱,是鱼在水中沉浮的主要调节器官。

当鱼要下沉时,挤出鱼鳔中的气体(潜艇是向压载水舱里注水),使身体的重量加重;相反,鱼要上浮时,通过摄取水中的气体来充满鱼鳔,使身体的重量减轻提出问题潜艇是怎样实现上升下潜的?做出猜测寻找证据(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知识链接:死海死海是一个内陆盐湖,位于巴勒斯坦和约旦之间的约旦谷地。

西岸为犹太山地,东岸为外约旦高原。

约旦河从北注入。

约旦河每年向死海注入5.4亿立方米水,另外还有4条不大但常年有水的河流从东面注入,由于夏季蒸发量大,冬季又有水注入,所以死海水位具有季节性变化,从30厘米至60厘米不等。

五年级科学《沉和浮》单元教案

五年级科学《沉和浮》单元教案

五年级科学《沉和浮》单元教案课题单元沉和浮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时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学习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实验记录表。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

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一、观察物体的沉浮: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板书:浮。

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板书: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组织交流: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引导思考: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5、收回小刀、萝卜和橡皮,出示回形针和木块,引导思考: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提供材料回形针10枚,木块3块组织交流8、小结: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板书设计: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砖块沉木块浮塑料块浮猜测与沉浮相关因素: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边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五年级
实验名称
同一种材料制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同一种材料制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器材
水把
实验步骤
1、先展示实验用的已盛水的水槽,并出示实验用的橡皮、胡萝卜;
2、同学们根据以往的经验,推测橡皮在水中的沉浮,再推测把橡皮切成两块、四块、八块的沉浮;3、把橡皮放入水槽中,橡皮沉入水底,再实验把橡皮切成1/2、1/4、1/8时是否沉入水底,并记录实验结果;4、同学们根据以往的经验,推测胡萝卜在水中的沉浮,再推测把胡萝卜切成两块、四块、八块的沉浮;5、把胡萝卜放入水槽中,橡皮沉入水底,再实验把胡萝卜切成1/2、1/4、1/8时是否沉入水底,并记录实验结果。6、比较两次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
同一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制成物体的材料有关,与物体的体积大小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