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创伤急救常识(2020新版)
创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创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创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是指在处理创伤患者时,必须掌握的四项关键技能。
这四项技术包括: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
1. 止血:这是创伤急救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因为失血过多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止血的方法有直接压迫法、加压包扎法、止血带法等。
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伤口的位置、大小和出血的严重程度。
2. 包扎:止血后,需要用干净的绷带或布料包扎伤口,以防止感染和进一步的出血。
包扎时要尽量保持伤口干燥,避免使用脏污的绷带或布料。
同时,包扎的力度要适中,既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
3. 固定:对于骨折或脱臼等严重的创伤,需要进行固定,以防止伤势加重或恢复过程中出现错位。
固定的方法有用夹板、绷带等物品将伤肢固定在身体上,或者用石膏将伤肢包裹起来。
4. 搬运:在完成上述三项技术后,需要将伤员安全地搬运到医疗设施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搬运时要注意保护伤员的头部和脊柱,避免二次伤害。
如果可能,最好由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搬运。
以上就是创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伤
员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应对,如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等高级急救技术。
创伤现场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3、颅骨骨折脑组织向外膨出或腹部开裂肠子外露者, 除消毒纱布敷盖外,环周用纱布圈套住或用干净碗扣 住,然后再包扎。
(一)绷带包扎
1、环形包扎法: 用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
第一周可稍斜绕,以后
各周均平绕,绕第二周 时将第一周外露的斜角反折压住,这样不易脱落。
2、螺旋形包扎法:先环形包扎二周,然后由下向上 斜形缠绕,每周重叠约1/2 至 1/3。
1、颅顶部出血:用拇指压住单侧或双侧耳屏前一
指宽处的颞动脉,即可止血。
2、面部出血:用手指按压面动脉,位置在下颌角前半寸
的凹陷处。
3、头颈部出血:术者在伤员后面,一手拇指置于伤 员颈后,四指在颈前压迫气管旁边的颈总动脉,可以 止住头颈、口喉部的出血。但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因 交感神经受压和脑部供血不足,出现头晕、脉博减慢、 血压下降,甚至心跳仃止。
(三)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血流较慢的伤
口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毛巾、布块等盖住创口,绷 带或三角巾扎紧即可。
二、包扎
包扎的目的是止血和保护创口,因此在包扎之 前应对创口作简单处理,称为裹伤。
1、一般的创口用消毒纱布、干净毛巾等复盖。 2、凡有开放性骨折断端外露,除非有重要血管 神经被卡着要立即解除外,原则上现场不予复位, 以免将细菌带入内引起感染。
2、前臂骨折:在前臂外侧捆扎一块木板,长度自 肘后至手指,然后用三角巾悬挂。如无木板,稍厚的 杂志、书包均可代用
3、大腿骨折:将一块长度为足跟至腋下的木板放在 外侧,用6~7条布带绷扎固定,或直接将患肢与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创伤急救四项技术

固定的方法
上肢固定法:(讲解示范) 下肢固定法:(讲解示范) 骨盆固定法:(讲解示范) 其他部位的固定。
固定的注意事项
1:伤肢有明显出血应先止血。 2:应将跨伤处上下关节一起固定。 3:现场固定时,一般不得进行整复,不 能回纳外露断骨。 4:肢体突出部位固定包扎时应加软垫。 5:固定包扎时松紧应适宜,並应露出指 (趾)末端,以便观察血运情况。
指压颈动脉止血
指压肱动脉止血
指压桡、尺动脉止血
指压指动脉止血
指压股动脉止血
屈肢加垫止血
上臂出血屈肢加垫止血
小腿出血屈肢加垫止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上止血带注意事项
1:止血带适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轻微 出血不宜 使用; 2:橡胶止血带不宜直接扎在皮肤上; 3:上止血带后,应做好明显标志,派专人护送,並 向接收医护人员叫交待清楚,优先处理; 4:上止血带时间过长,每隔一小时,应放松1—3 分钟,以避免肢体坏死; 5:前臂及小腿一般均不宜上止血带;上臂上止血带 时,应避开上臂的中1/3处; 6:不能用铁丝、电线、细绳索等替代止血带。
要点:严防受伤脊柱弯曲和扭转; 使用硬质担架或木板搬运。
方法:由多人分别扶托伤员的头颈、肩、背、腰、 臀部和四肢,要求动作一致,始终保持脊柱正 直的情况下抬至担架(木板)上,用沙袋、衣 服等软物填塞头颈等两侧,再用布带固定身体, 以防止晃动。颈椎骨折时,可用颈托或水平方 向稍加牵引。
Thank You
四:伤员搬运
伤员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应 尽快用合式的方法搬运至交 通工具上(或直接),迅速 平稳地送医院作进一步抢救 治疗。
常用搬运方法
1:徒手搬运: 单人搬运:搀扶、背、抱等; 双人搬运:人椅式、平托式等; 多人搬运: 2:器械搬运: 担架及其代用品搬运。 .
常见创伤急救常识

常见创伤急救常识
常见创伤急救常识包括以下内容:
1. 大面积出血:及时止血是急救的首要任务。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压迫伤口进行止血,如果出血严重,还可以使用止血带或者扎带进行止血。
2. 骨折:在急救骨折时,要尽量保持骨折部位不动,可以使用固定带或者毛巾进行固定,避免进一步损伤。
然后将伤肢抬高。
3. 创伤性窒息:当有人因窒息而无法呼吸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者胸外按压进行急救。
4. 烧伤:对于小面积、浅度烧伤,可以用冷水冲洗伤口,并涂抹创面抗菌药膏进行保护;对于大面积、深度烧伤,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
5. 中毒:急救中毒时,应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告知中毒物质、中毒途径和症状,并尽量阻止进一步中毒。
如果中毒物质为化学物质,可用清水冲洗患者的受污染部位。
6. 深度刺伤:当有人被刺伤时,应尽快洗净伤口,用干净的敷料进行覆盖,然后送往医院就诊。
7. 高空坠落:当有人从高处坠落时,应先确保患者的安全,然后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尽量保持患者的其他身体部位不动,仅保持呼吸道通畅。
8. 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医学紧急情况,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是关键。
应迅速拨打急救电话,然后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以上是常见创伤急救常识的简要介绍,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情况下的急救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急救步骤还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并及时求医。
此外,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提高自救和救人的能力。
创伤救护的四大技术

创伤救护的四大技术
创伤救护的四大技术包括:
1. 人工呼吸:包括口对口呼吸和口对鼻呼吸,通常用于无法自主呼吸或呼吸急促的患者,可以维持氧气供应,保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2. 心肺复苏: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组合来恢复停止骤停的心脏功能,在心脏骤停等急救情况下,可以通过快速有效的心肺复苏来维持患者的生命。
3. 止血措施:包括直接压迫、提升患肢、使用止血带、止血夹等方法,用于控制创伤患者出血,保护患者生命。
4. 骨折固定:通过合理的固定方法,如夹板、绷带等,来保护骨折部位,减少骨折移位和伤口进一步损伤,维持骨折的稳定性,有助于伤口愈合和康复。
常见创伤的急救处理

常见创伤的急救处理创伤是指外界物体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常见的创伤包括割伤、擦伤、挫伤、撞伤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创伤情况,因此了解常见创伤的急救处理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创伤的急救处理方法,以帮助您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
1. 割伤的急救处理割伤是指物体切割皮肤和组织所造成的创伤。
处理割伤时,首先应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轻轻按压伤口,以止血。
如果伤口较大或出血较多,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继续按压伤口。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用清洁的水冲洗伤口,但不要使用肥皂或碘酒等刺激性物质。
处理完伤口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包扎伤口,并尽量保持伤口处的卫生。
2. 擦伤的急救处理擦伤是指皮肤摩擦或刮擦而引起的创伤。
处理擦伤时,首先应用清水冲洗伤口,以去除伤口上的污物。
然后用抗菌药膏涂抹在伤口上,再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如果伤口较大或出血较多,应按照割伤的急救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3. 挫伤的急救处理挫伤是指外力作用下,皮肤和组织受到挤压或撞击而引起的创伤。
处理挫伤时,首先应用冷敷物(如冰袋或冷水毛巾)冷敷伤口,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冷敷时间应控制在15-20分钟,每日可进行多次。
如果伤口较大或疼痛无法缓解,应及时就医。
4. 撞伤的急救处理撞伤是指身体部位受到外力撞击而引起的创伤。
处理撞伤时,首先应用冷敷物冷敷伤口,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冷敷时间和频率同样应控制在15-20分钟,每日可进行多次。
如果伤口较大或疼痛无法缓解,应及时就医。
5. 骨折的急救处理骨折是指骨头断裂或折断的创伤。
处理骨折时,首先应稳定伤肢,避免进一步移动。
可以使用软垫(如折叠的衣物或毛巾)支撑伤肢,并用绷带或绑带固定。
如果伤者出现明显的疼痛、肿胀、畸形或无法移动伤肢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保持伤肢的稳定。
总结:常见创伤的急救处理包括割伤、擦伤、挫伤、撞伤和骨折等。
在处理这些创伤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止血、清洁伤口、冷敷和固定伤肢等。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
1. CPR(心肺复苏术):当遇到意外伤害时可能导致生命威胁,如心脏性猝死等,所以在野外急救过程中执行心肺复苏术非常重要。
2. 止血:掌握压迫止血法和包扎止血法。
除了在伤口处施压外,戴上手套、处理成膏状的大丁玲药膏或中药丸敷贴在伤口上都能起到止血的作用。
3. 骨折固定:正确的骨折固定措施可以预防或减少骨折现场取消移植产生的损伤。
简便易行的方法是用木板或棍子作为固定垫在肢体两侧进行简单的固定操作。
4. 伤口处理:及时清洗、消毒伤口并涂上药膏进行处理,以利于伤口的愈合和避免感染。
创伤急救四大技术

创伤急救四大技术
创伤急救四大技术是快速止血、迅速包扎、固定患处和搬运伤员,每一种急救技术都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快速止血:当患者受到外伤时易导致出血现象,要学会止血术,具体止血术又包括了加压包扎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避免伤口部位流血过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
2、迅速包扎:伤口处理好后可使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可以避免伤口部位流血过多,也可避免伤口出现感染,利于伤口愈合,包扎的手法有螺旋包扎法和螺旋反折包扎法。
3、固定患处:若患者受到骨关节部位的损伤,或者出现软组织损伤面积过大,可选择外部固定或内部固定,可减少患者会有痛苦,也避免出现并发症,转运伤员也方便一些。
4、搬运伤员:当危重患者经过处理后,可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搬运,及时送患者去医院进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四种创伤急救常识(2020新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四种创伤急救常识(2020新版)
创伤的处理原则,对大量出血的患者,首先采取止血方法;对切割伤、刺伤等小伤口,若能挤出少量血液反而能排出细菌和污物;伤口宜用清水洗净,对无法彻底清洁的伤口,须用清洁的布覆盖其表面,不可直接用棉花、卫生纸覆盖。
割伤浅的伤口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拭干后,用碘酊或酒精消毒、止血,然后包扎,一般都能较快痊愈。
对较小伤口外用“创可贴”即可。
对较深的伤口,应立即压迫止血,速到医院行清创术。
刀伤伤口不可涂抹软膏之类的药物。
刺伤先将伤口消毒干净,用经灭菌过的针及镊子,将异物取出,再消毒后包扎伤口。
异物留在体内易化脓感染,指甲的刺伤不易处理,可先将指甲剪成V字形口,将刺拔出或到医院处理。
若被针、金属片等刺伤而留于体内,应到医院在X线下取出。
深的伤口可能
有深部重要组织损伤,常并发感染,可用抗炎药物治疗。
不洁物的刺伤要预防破伤风,要到医院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挫伤钝力打击所致的皮肤和皮下软组织损伤,皮肤无裂口,伤部青紫,皮下淤血,肿胀,压痛。
轻者可用伤湿止痛膏外贴伤处。
对胸腹部挫伤及头部挫伤,应考虑有无深部血肿或内脏损伤出血,要到医院观察诊断。
扭伤常发生在踝部、腰部、颈部及手腕等处。
一般处理原则是让患者稳定情绪,固定受伤部位,用冷湿布敷盖患处。
手足扭伤者可抬高患部。
颈部、腰部扭伤者在搬运时不可移动患部。
扭伤常伴有关节脱位或骨折,宜到医院诊疗。
另外,扭伤后无论轻重,不可即刻洗澡、胡乱按摩,须观察一周后视情况而定。
扭伤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局部封闭(0.25%—0.5%普鲁卡因)、药物外敷内服、理疗等。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