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合集下载

高粱

高粱

高粱根系发达,入土深,根细胞渗透压 高(15~20个大气压),吸水力强,根 的内皮层中有矽质沉淀物,使根非常坚 韧,能承受土壤缺水时收缩的压力。这 是高粱抗旱原因之一。 高粱在孕阶段,根的皮层薄壁细胞破坏 死亡,形成通气组织,与叶鞘的类似组 织相连,氧气可通过通气组织送往根部, 保证呼吸作用的进行,因此高粱抽穗后 具有很强的抗涝性。
二、保全苗、壮苗的技术措施 高粱植株高大,密度小。因此,因缺苗而减少的产量 远比水稻小麦大,必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1.提高种子质量 ①种子充分成熟,发芽率高,生活力强,无霜冻害。 ②播前要进行种子清选,晒种,打破休眠,提高整齐 度、发芽率。 2.播种深度要适宜:高粱的芽鞘出土能力较其他作物 弱。因此覆土尤其不能过深。普通高粱3~4cm,杂交 种要浅些。 农谚道“一寸全苗,二寸缺苗,三寸没苗”。
高粱自播种至出苗所需时间因温度不同而异: 7~8℃ 20天 12~13℃ 14~16天 16~18℃ 6~8天 一般每升高0.9℃缩短一天。 生产上为了缩短出苗时间,可在温度较高时播 种。
高粱孕穗期下 层根横切面
1.表皮 2.厚壁细胞机 械组织 3.薄壁细胞 4.通气组织 5.中柱鞘 6.初生木质部 导管 7.后生木质部 导管 8.髓
2001年全世界高粱栽 培面积为7.14亿亩, 中国0.23亿亩。
500 400 300 200 100 0 西班牙 意大利 秘鲁 墨西哥 中国 印度 亩产kg/mu
全世界高粱平均单产 为99kg/亩,单产最 高的国家为
西班牙412.5kg/亩)
意大利(300kg/亩) 秘鲁(257kg/亩) 墨西哥(208kg/亩)
2.种子的休眠:休眠期的长短与品种和环境 条件有关。 ①果皮种皮厚度、种皮内色素多少。 ②单宁含量影响酶的活性。 ③种子充分成熟,积累营养物质多,则休眠期 短,反之则长。 ④种子成熟时温度高、含水量低时休眠期短, 反之则长。 ⑤普通品种休眠期长,杂交种短。

高梁米的功效与作用

高梁米的功效与作用

高梁米的功效与作用高粱米的功效:高梁米又叫蜀黍、芦稷、茭草、茭子、芦穄、芦粟,高粱米的功效是和胃、消积、温中、涩肠胃、止霍乱,高粱米的作用是治脾虚湿困、消化不良及湿热下痢、小便不利,高粱脱壳后即为高梁米,高粱分红高梁米、白高梁米;红者又称为酒高粱,主要用于酿酒,白者用于食用。

高梁米的功效与作用名称:高粱米别名:蜀黍、芦稷、茭草、茭子、芦穄、芦粟性味:味甘、性温、涩归经:入脾、胃经功效:和胃、消积、温中、涩肠胃、止霍乱主治:脾虚湿困、消化不良及湿热下痢、小便不利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来源:高粱脱壳后即为高梁米,高粱有红、白之分;红者又称为酒高粱,主要用于酿酒,白者用于食用。

适用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高粱米的作用:1、高粱米治小儿消化不良:红高粱一两,大枣十个。

大枣去核炒焦,高粱炒黄,共研细末。

2岁小孩每服二钱;3--5岁小孩每服三钱,每日服二次。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2、高粱米治手腕腱鞘囊肿:高粱米糠120--180 克、白酒适量,前一味上锅蒸半小时,酒调匀,趁热敷患处,每日 1 次,注意匆烫伤。

车前绿豆粱米粥做法:将车前子60克、橘皮15克、通草10克纱布包,煮汁去渣,入绿豆50克和高粱米100克煮粥。

用法:空腹服,连服数日。

功效:治老人前列腺炎、小便淋痛。

高粱米赤豆水功效:温中涩肠,健脾益胃,利水消肿。

常食对脾虚久泻,小儿消化不良有一定疗效。

材料:高粱米150克,赤豆100克,陈皮10克,冰糖约180克。

做法:1、分别将高粱,赤豆洗干净,用水浸泡过夜。

2、陈皮用温水浸软,洗净。

3、煲中放约1500克清水,先下赤豆,再中火煮半小时,再下高粱、陈皮、改用小火煮1小时。

4、放冰糖,拌匀即可食用。

高粱米猪肚粥材料:高粱90克、莲子60克、猪肚100克、稻米50克、胡椒3克、盐3克做法:1、将高粱米炒至褐黄色有香味为止,除掉上面多余的壳;2、把猪肚,莲子肉,胡椒洗净,与高粱米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至高粱米熟烂为度,调味即可。

高粱营养特点及利用(精)课件

高粱营养特点及利用(精)课件
详细描述
高粱的淀粉含量较高,适合酿酒微生物的生长和发酵。因此,高粱是酿造白酒、 啤酒、威士忌等酒类的重要原料。在酿酒过程中,高粱的淀粉被微生物分解成糖 类,再经过发酵和蒸馏等工艺过程,最终变成酒类产品。
饲料
总结词
高粱秸秆和籽粒加工后的副产品可作为饲料,用于养殖业,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 效益。
详细描述
渐增加。
酿造业
高粱是酿造业的重要原料,如白 酒、啤酒等。随着酿造业的发展 ,对高粱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畜牧业
高粱作为饲料原料,在畜牧业中 也有广泛应用。随着畜牧业的发 展,对高粱作为饲料的需求也在
增加。
市场价格
受供求关系影响
高粱的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较大。当供大于求时,价 格下降;当供小于求时,价格上升。
高粱不仅籽粒可以作为粮食,其秸秆和加工后的副产品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以作 为饲料用于养殖业。高粱秸秆富含粗纤维、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经过适当加工 后可作为牛、羊等牲畜的饲料。同时,高粱籽粒加工后的副产品如麸皮、米糠等也可作
为饲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
工业利用
总结词
高粱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和纤维素,可加 工成各种工业产品,如变性淀粉、纸张 、生物降解塑料等。
生物技术应用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改良高粱品 种,提高其品质和抗逆性。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 绿色生产技术和设备,降低能
耗和减少废弃物排放。
05
高粱的市场前景
市场需求
食品加工
高粱作为谷物的一种,在食品加 工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高粱米 、高粱面等。随着人们对健康饮 食的追求,高粱食品的需求量逐
香味和口感。
高粱米

高粱概念

高粱概念

高粱概念高粱,禾本科,高粱属。

1年生草本。

秆实心,中心有髓。

分蘖或分枝。

叶片似玉米,厚而窄,被蜡粉,平滑,中脉呈白色。

圆锥花序,穗形有带状和锤状两类。

颖果呈褐、橙、白或淡黄等色。

种子卵圆形,微扁,质粘或不粘。

性喜温暖,抗旱、耐涝。

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类。

我国栽培较广,以东北各地为最多。

谷粒供食用、酿酒(高粱酒)或制饴糖。

糖用高粱的秆可制糖浆或生食;帚用高粱的穗可制笤帚或炊帚;嫩叶阴干青贮,或晒干后可作饲料;颖果能入药,能燥湿祛痰,宁心安神。

中文名称:高粱别称:蜀黍、木稷、荻粱、乌禾、芦檫二名法:Sorghum 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属:高粱属起源与历史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起源问题目前尚未定论,但是许多研究者认为高粱原产于非洲,以后传入印度,再到远东。

高粱分布广,形态变异多。

非洲是高粱变种最多的地区。

斯诺顿(1935)收集到17种野生种高粱,其中有16种来自非洲。

他所确定的31个栽培种里,非洲占28种;158个变种里,只有4个种在非洲以外的地方。

中国高粱(S.bicolor var.kaoliang)又名蜀黍、秫秫、芦粟、茭子等。

关于它的起源和进化问题,多年来一直有两种说法:一说由非洲(或印度)传入。

二说中国原产。

因为高粱在中国经过长期的栽培训化,渐渐形成独特的中国高粱群,许多植物学形态与农艺性状均明显区别于非洲起源的各种高粱。

中国高粱叶脉白色,颖壳包被小,易脱粒,米质好,分蘖少,气生根发达,茎成熟后髓部干涸,糖分少或不含糖分等。

另外,中国高粱与非洲高粱杂交,F1容易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

说明两种高粱遗传距离差异较大。

高粱是我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

有关高粱的出土文物及农书史藉证明,最少也有5000年历史了。

如《本草纲目》记载:“蜀黍北地种之,以备粮缺,余及牛马,盖栽培已有四千九百年”。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3~4米。

高粱

高粱

高粱文章目录*一、高粱的概述*二、高粱的功效与作用*三、高粱的分类*四、高粱的药方选录*五、高粱的服用方法*六、高粱的选购方法、保存方法高粱的概述1、高粱的概述高粱,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种仁。

种子成熟后采收。

1年生草本。

秆实心,中心有髓。

分蘖或分枝。

叶片似玉米,厚而窄,被蜡粉,平滑,中脉呈白色。

圆锥花序,穗形有带状和锤状两类。

颖果呈褐、橙、白或淡黄等色。

种子卵圆形,微扁,质粘或不粘。

性喜温暖,抗旱、耐涝。

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类。

我国栽培较广,以东北各地为最多。

谷粒供食用、酿酒(高粱酒)或制饴糖。

糖用高粱的秆可制糖浆或生食;帚用高粱的穗可制笤帚或炊帚;嫩叶阴干青贮,或晒干后可作饲料;颖果能入药,能燥湿祛痰,宁心安神。

2、高粱的别名木稷、y粱(《广雅》),芦(《食物本草》),蜀秫、芦粟、获粱(《纲目》),番黍(《瓯治遗事》)。

3、高粱的性状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4米。

茎圆柱形,节上有黄棕色短毛。

叶互生,狭披针形,长达50厘米,宽约4厘米;叶鞘无毛或被白粉;叶舌硬膜质,先端圆,边缘生纤毛。

圆锥花序长达30厘米,分枝轮生,无柄小穗卵状椭圆形,长5~6毫米,成熟时下部硬革质而光滑无毛,上部及边缘有短毛。

颖果倒卵形,成熟后露出颖外,亦褐色。

有柄小穗雄性,其发育程度变化甚大。

花、果期秋季。

4、高粱的性味归经性味甘涩,温,无毒。

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5、高粱的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种仁。

种子成熟后采收。

6、高粱的产地分布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高粱的功效与作用1、高粱的化学成分、营养成分高梁的特点是粒大、颗匀、皮薄、口感好、着壳率低、营养价值高,每克含蛋白质8.9克、脂肪3.8克、热量353克。

高粱的主要利用部位有子粒、米糠、茎秆等。

子粒中主要养分含量为粗脂肪3%、粗蛋白8%~11%、粗纤维2%~3%、淀粉65%~70%,是酿酒、淀粉工业的重要原料。

2、高粱的功效作用 2.1、高粱味甘、性温、涩,入脾、胃经。

中药学_高粱根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高粱根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高粱根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根>>>
名称:高粱根 别名:蜀黍根、瓜龙(《纲目》), 高粱七(《贵州草药》)。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根
原始出处:《纲目》 引自:《中药大辞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根
药材基源: 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根。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根
性味: 《贵州草药》:"味甘,性平。"。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根
应用举例: ①治心气疼痛:高粱根煎汤温服。(《纲 目》)
②治横生难产:高粱根,阴干,烧存性, 研末,酒服二钱。(《纲目》)
③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陈高粱 根七个,红糖五钱。水煎服。(内蒙古 《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④治喘咳:高粱七五钱,蒸冰糖服。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根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根
功能主治: 平喘,利尿,止血。治咳嗽喘澜,胃气疼 痛,血崩,产后出血。
①《纲目》:"煮汁服,利小便,止喘满; 烧灰酒服,治难产。"
②《贵州草药》:"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安神定志。"。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根
相关疾病症状: 安神、产后出血、利尿、利水、利小便、 难产、平喘、清热利湿、烧灰、通络、小 便不利、消肿止痛、血崩。
应用举例: 神失常):高粱七一两,石菖蒲、水灯芯 各五钱,苦竹叶五片。煨水服。(《贵州

中药学_高粱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高粱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高粱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
名称:高粱 别名:蜀黍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
引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
药材基源: 禾本科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以 种子入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
生态环境: 全国各地。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
性味: 甘,平。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
备注: 高粱佛焰苞能清热止血,治一切失血之病。 高粱根能利小便,以及膝痛,脚跟痛。
中药材:高粱药用价值详解>>>
谢谢!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
功能主治: 燥湿祛痰,宁心安神。主治湿痰咳嗽,胃 痞不舒,失眠多梦,食积。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
用法用量: 0.5~1两。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
相关疾病症状:
安神、化痰、霍乱、健脾、健脾止泻、利 气、宁心、宁心安神、脾虚泄泻、祛痰、 涩肠、食积、失眠、失眠多梦、温中、下 痢、小便不利、消化不良、泄泻、燥湿、 止霍乱、止泻、止泄。

高粱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高粱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2《药性切用》
味甘微温,黄粱性平,白粱、青粱微凉,俱能益 气和中。可以酿酒。粟之大者为高粱
2.胃痉挛:高粱60克,陈灶心土1块,水煎后, 澄清去渣顿服。不论寒、热、虚、实均可用。
3.痢疾:高粱霉包6克,为末,烧酒少许,拌 匀,开水冲服;高粱根1个,红糖120克,熬成水 服。
4.崩漏:高粱霉包15克,百草霜3~6克,水煎 服,红糖为引。
5.带下:以多年高粱根,炒后研末,用红糖水 或米汤送下,每次9克,日服3次。
6.足跟痛:高粱根数个,鸭蛋2个,煮汤,滤去 渣,加白糖调服。
7.自汗:高粱子、葱、盐、羊肉汤共煮粥食。
8.便血:高粱花9克,焙干研末,黄酒调服。
9.倒经:红高粱花,煎加红糖服。
10.脚气:陈高粱若干(以五六年者为佳),焙 黄为细末,干涂患处。
高粱
1《本草分经》
甘温而涩,温中涩肠胃,粘者与粟米同功。
3《食物疗法》
高粱主产于我国北部地区,其性味甘、涩,温, 入脾、胃二经。高粱米或碾粉熟食,有健脾益 胃,充饥养身的作用。煮粥滋养,宜为脾虚有水 湿者食用。高粱米还具温中、燥湿、收敛的功 效。高粱叶可和胃、止呕,高粱根利水止血,高 粱霉则有燥湿、收敛、止血的功效。
【应用实例】
1.食积:高粱子30~60克,水煎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食物疗法》
高粱主产于我国北部地区,其性味甘、涩,温, 入脾、胃二经。高粱米或碾粉熟食,有健脾益 胃,充饥养身的作用。煮粥滋养,宜为脾虚有水 湿者食用。高粱米还具温中、燥湿、收敛的功 效。高粱叶可和胃、止呕,高粱根利水止血,高 粱霉则有燥湿、收敛、止血的功效。
【应用实例】
1.食积:高粱子30~60克,水煎服。
6.足跟痛:高粱根数个,鸭蛋2个,煮汤,滤去 渣,加白糖调服。
7.自汗:高粱子、葱、盐、羊肉汤共煮粥食。
8.便血:高粱花9克,焙干研末,黄酒调服。
9.倒经:红高粱花,水煎加红糖服。
10.脚气:陈高粱若干(以五六年者为佳),焙 黄为细末,干涂患处。
高粱
1《本草分经》
甘温而涩,温中涩肠胃粱微凉,俱能益 气和中。可以酿酒。粟之大者为高粱
2.胃痉挛:高粱60克,陈灶心土1块,水煎后, 澄清去渣顿服。不论寒、热、虚、实均可用。
3.痢疾:高粱霉包6克,为末,烧酒少许,拌 匀,开水冲服;高粱根1个,红糖120克,熬成水 服。
4.崩漏:高粱霉包15克,百草霜3~6克,水煎 服,红糖为引。
5.带下:以多年高粱根,炒后研末,用红糖水 或米汤送下,每次9克,日服3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