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发展

合集下载

青春期的女生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

青春期的女生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

青春期的女生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青春期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是身体、心理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变化的时期。

对于女孩子来说,青春期的到来标志着她们即将走向成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女孩们需要充分利用时间和潜力来塑造自己的未来,建立自己的自尊心,并为未来做好准备。

一、身体上的变化青春期是一个身体上变化最快的时期,女孩子会经历到如下的变化:1. 增高:女孩子的骨骼和肌肉都在迅速发育,这意味着她们的身高也会得到相应的增加。

2. 月经来潮:月经是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一个必要的生理变化。

当月经初潮出现时,女孩子的身体将会逐渐成熟,进入到青春期的第二阶段。

3. 皮肤和头发:由于荷尔蒙的影响,女孩子的皮肤和头发都会发生变化。

皮肤可能会出现暗疮和粉刺,头发也可能变得油腻、无光泽。

二、心理上的变化女孩子的青春期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变化,心理上的变化同样也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形成自我认同:在这个时期,女孩子会对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

她们开始寻求自我认同,并且在努力与周围的人相比较以获取自我价值的认可。

2. 情感起伏:青春期是情感变化的时期。

女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变得焦虑、沮丧甚至是愤怒,但是这些情绪在过一段时间后也会消失。

3. 探索自我:女孩子的青春期还特别强调了探索自我的举措。

她们会尝试新的事物,接触新的朋友,探索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倾向,并树立自我形象与自我价值。

三、社会上的变化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女孩子在社交和同伴互动方面也会出现很多变化:1. 独立性增强:在青春期,女孩子的独立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她们开始寻求自我独立,包括在家庭和社交生活中更自主。

2. 追求认同:青春期女孩子会有一种追求认可的渴求,她们想要被社区接受和理解,在家庭和同龄人当中,特别渴望认同。

3. 社交能力发展:女孩子在青春期的社交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她们开始学习如何与朋友、同伴和家人沟通,学会了协调自己的情感,以及对别人和他们所做的事情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

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

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青少年期是一个人从孩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会经历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上的显著变化。

以下是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的特点:1. 身体发育:青少年期是身体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之一。

身高、体重、肌肉力量等方面都会有显著的变化。

性器官的发育也开始,青春期的第一个迹象通常是乳房发育(女性)和阴毛的生长(男女都有)。

逐渐出现第一次月经(女性)和第一次遗精(男性)。

2. 性别身份:青少年期是性别身份形成的关键时期。

青少年开始对自己的性别身份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开始探索自己的性取向和性别角色。

这可能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或不确定。

3. 认知发展:青少年期的认知能力快速发展。

他们开始思考抽象的概念,更有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提出假设并进行推理。

他们开始思考道德和伦理问题,对未来做出决策和规划。

4. 情感和社会发展:青少年开始了解和经历不同类型的情感关系,包括友谊和恋爱关系。

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身份,独立性增强,并寻求与家庭和同龄人建立更好的关系。

他们也更加关注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扩展和深入分析:在青少年期,身体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个阶段的身体变化可能导致许多情绪上的起伏和不稳定。

青少年的情感和情绪常常会受到体貌自尊心的影响。

例如,女性在青春期初期和中期可能会对乳房发育的速度和外观感到不满意,而男性可能会对身高或肌肉发育感到自卑。

这种情绪的波动可能会导致自尊心的下降,增加抑郁和焦虑的风险。

在认知方面,青少年期的大脑发展迅速。

他们开始逐渐拥有成人的思维能力,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抽象的概念。

这种认知发展可以促使他们提出关于人生意义、道德原则和社会问题的更深入的问题。

在情感和社会发展方面,青少年面临着建立自我身份的任务。

他们开始寻找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兴趣,并试图在同龄人中找到归属感。

青少年也开始对爱情和性的探索感兴趣,但也面临着性取向和性别角色的困惑。

这一切都对他们家庭和社交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春期的变化

青春期的变化

青春期的变化青春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段时期,伴随着身体、心理和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变化。

这个时期的变化对于个体的发展和适应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青春期的变化以及对个体的影响。

一、身体变化在青春期,孩子们的身体开始经历许多显著的变化。

青春期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就是身高的急剧增长。

此外,性征的发育也是青春期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方面。

男生会经历声音变低、面部和体毛的出现,而女生则会有乳房发育和月经来潮的情况。

这些变化对于个体的自我认同和性别角色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心理变化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也是极为显著的。

由于身体上的变化,青少年经常会面临自我形象和自尊心的问题。

他们开始关注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对自己的外貌、体型和吸引力产生了极大的敏感性。

同时,他们也开始慢慢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身份,并且对性别角色的扮演有一定的探索。

此外,情绪的波动也是青春期中常见的现象,由于荷尔蒙水平的波动,青少年可能会经历焦虑、抑郁和愤怒等情绪。

三、社交变化在青春期,个体的社交关系也会发生重大变化。

朋友圈的重要性逐渐上升,同伴关系变得至关重要。

青少年更倾向于与同龄人建立紧密的朋友关系,他们寻求归属感和社会支持。

此外,青春期也是探索恋爱和建立浪漫关系的阶段。

他们开始发展对异性的兴趣,并尝试建立亲密关系,这对于他们的情感发展和社会技能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青春期是一个全面的发展阶段,涉及到身体、心理和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变化。

了解这些变化对于家长、老师和青少年自己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时期,给予青少年足够的支持、理解和鼓励是至关重要的,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变化,塑造积极的自我认同和健康的社交关系。

12-18岁生理发展规律

12-18岁生理发展规律

12-18岁生理发展规律
12-18岁是青春期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生理发展规律是非
常重要的。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经历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在生理发展方面,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规律:
1. 性征发育,在青春期初期,青少年开始经历性征的发育,包
括乳房发育、月经开始(对女性而言)、睾丸和阴茎发育(对男性
而言)等。

这些变化是由性激素的分泌引起的,是青春期生理发展
的重要标志。

2. 身体发育,在青春期,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男孩
通常在青春期末期或之后达到身高的最终成熟,而女孩则在青春期
初期或中期达到身高的最终成熟。

3. 生殖系统发育,除了性征的发育外,青春期还伴随着生殖系
统的发育,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对女性而言)和睾丸、精索、附睾(对男性而言)等器官的发育和功能的成熟。

4. 脑部发育,青春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前额叶皮
层和大脑皮层的发育。

这一时期的大脑发育与认知能力、情绪控制
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

5. 骨骼发育,青春期是骨骼生长的关键时期,骨骼密度和骨骼结构的形成在这一时期都发生重要变化。

营养、运动和激素水平对骨骼发育都有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12-18岁的青春期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阶段,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经历着身体各个方面的发展和成熟。

这一时期的生理发展规律对于青少年的健康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关注并引导他们健康、积极地度过这一时期。

发展心理学第七章 青少年期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第七章   青少年期的发展
7.自我认同的发展主要反映在哪些维度上? 8.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复习思考题
9.为什么说青少年期是心理性别强化的时期? 10.吉利根认为女性的“关怀道德”是如何发展的? 11.青少年的亲子关系有何表现?亲子冲突又有何
表现? 12.青少年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13.试对自己见到过或经历过的青少年问题行为进
四、青少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形式运算思维 (二)信息加工
五、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思维 (一)自我中心的产生 (二)自我中心与行为问题
六、青少年的学习 (一)新入学的适应 (二)青少年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青少年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
一、青少年期的心理社会性任务
如第二章所述,埃里克森把人的发展 分为八个阶段,青少年期的发展处于第五个 阶段———“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这个 期间,青少年试图回答“我是谁”、“我在 社会中的位置是什么”这样的问题。
行原因分析。
发展心理学第七章 青少年期的发展
第一节 青少年期的身体和认知发展
一、青春期的身体发育
(一)身体外形的变化 (二)内部机能的变化 (三)性成熟
二、青春期发育的心理适应 (一)对青春期变化的反应 (二)早熟与晚熟的影响
三、青少年的身体映像
(一)发育时间及身体魅力与身体映像 (二)身体映像的性别差异 (三)身体映像的影响因素
二、青少年期的自我发展 (一)自我概念与自尊的变化 (二)自我认同的形成
三、青少年期的情绪发展
(一)青少年情绪的基本特点 (二)青少年的情绪与家庭及同伴 (三)青少年的情绪与自我认同
四、青少年期的心理性别 (一)心理性别的强化 (二)心理性别的影响因素
五、青少年期的道德发展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一、身体和生理发展1.1 青春期是身体和生理发展最快速的时期,孩子的身体发生明显变化。

1.2 青春期的孩子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大、易激动、易冲动等情况。

1.3 青春期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和外貌十分关注,可能出现自卑情绪或自恋情绪。

二、认知和智力发展2.1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对自己和周围世界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2.2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对社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2.3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独立思考问题,对权威和传统观念有质疑和挑战。

三、情感和人际关系3.1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对异性产生浓厚的兴趣,可能出现初恋情感。

3.2 青春期的孩子对家庭和同龄人的关系有更多的需求和期待。

3.3 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对父母的反抗和挑战,对权威的质疑和不服从。

四、自我认同和角色认知4.1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探索自我认同,寻找自己的定位和角色。

4.2 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身份危机,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感到困惑。

4.3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建立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气质,形成独特的个性。

五、心理健康和自我管理5.1 青春期的孩子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扰,需要学会处理情绪和压力。

5.2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身心健康。

5.3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培养自律和坚强的意志力。

总结:青春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孩子们在这个阶段面临着身体、认知、情感、自我认同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任务和挑战。

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是人生中最特殊的时期,而初中生正身处于这个阶段。

青春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时期,不仅对他们的身体、心理和社交关系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身体的变化在青春期,初中生身体发生许多显著的变化。

身高迅速增长,体重也不同程度地增加,性征开始发育。

不少青春期的初中生会出现皮肤问题,如痘痘、油性皮肤等。

此外,他们的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也在不断发育和成熟。

这些变化虽然正常,却对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心带来了影响。

二、心理的变化青春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初中生也面临着许多心理的变化。

他们开始渴望独立,追求个人权利和自由。

他们对自己的形象和外貌非常敏感,对他人的看法也格外在意。

与此同时,初中生还经历着情绪的波动,情感的复杂性增加。

他们可能感到焦虑、悲伤或愤怒,甚至可能对学习和社交关系失去兴趣。

这些情绪的变化常常使他们感到困惑和无助。

三、社交关系的变化在青春期,初中生的社交关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他们开始渴望与同龄人建立紧密的友谊和深入的交流。

他们希望被接受和认可,并试图寻找自己在社交圈中的定位。

然而,由于身体和心理的变化,他们可能感到社交压力和不适应。

与此同时,初中生也面临着处理友谊关系的挑战,如嫉妒、背叛和归属感的失落。

这些社交关系的变化对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都有很大的影响。

青春期对初中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他们的学习成绩、职业规划和人际关系都在这个阶段得以塑造。

因此,对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如何应对、适应并充分发挥这个时期的潜力至关重要。

首先,他们应该理解和接受身体的变化。

青春期带来的各种变化是正常的,他们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关注健康饮食和适度的锻炼,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

其次,他们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青春期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的,但他们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的交流来获取支持和帮助。

建立良好的情感表达方式、培养积极心态和寻找适合个人的放松方式,都有助于他们应对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

发展心理学-青春期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青春期的发展
假想的观众:认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 别人的关注。
独特的自我:觉得自己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
自我的发展
自我意识发展的两个高峰期:
1-3岁、初中 关于自我的特征
高中(青年早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理想自我,现实自我 关心个性成长 自我评价的成熟 较强的自尊心自杀原因 1.生物因素 2.心理因素 3.社会因素
(1)疾病:
抑郁症 精神活性物质滥用 精神分裂症 慢性或重性疾病 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障碍 5%死于自杀。
第一位因素
第二位因素
终身自杀率1 0%
痛苦感、重负感、 累赘感、恐惧感、 自卑感、孤独感。
(二)自杀原因 1.生物因素 2.心理因素 3.社会因素
青春期的发展
青春期的生理发展
1、身体的发展 身高:
两个高峰期——1岁,初中 男女高峰期差异:女9岁开始,男13岁开始
体重:11-15岁之间迅速增长 第二性征出现:
与性成熟有关的身体外观 性器官的发育 脑垂体释放信号刺激体内性激素分泌 性机能的发育 对青春期发育的身心回应
头面部的变化 体内机能的增强
社会关系——同伴关系
逐渐远离团伙交往方式,选择相似的朋友 对朋友关系的重视 与异性朋友的关系,对异性产生好感的积极和
定义: 神经性贪食症也称为贪食症。
一种反复出现的发作性暴食,并有 过分控制体重的观念为特征的综合征。
与心 理相 关的 生理 障碍
Bulimia nervosa BN
这种饥 饿涉及心理 需要,并非 单靠食物便 能解饿。
与心 理相 关的 生理 障碍
Bulimia nervosa BN
发病与流行:
贪食症远高于厌食症。 90%为女性。 多为15~29岁。 发病年龄平均18~20岁。 较厌食症预后好。 多数由节食引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熟,直到15岁左右,青少年才完全进入形式运 算阶段。 开始认为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 后来提出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能够在形式运算水 平上进行推理,不过他们只对感兴趣的或认为很 重要的问题才进行这种推理。
8.1.1 皮亚杰的观点
形式运算带来的结果 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更可能努力地对父 母、老师、政府以及其他权威提出质疑; 开始好争辩,用抽象推理来发现他人漏洞,对家 长和老师的缺点更敏感; 更可能优柔寡断,因为他们能看到事物多方面的 特性; 看到理想和现实的差异,产生更多痛苦和困惑。
家庭关系 代沟与家庭冲突
当父母认为孩子还不能独立自主,而青少年又积 极寻求自主和独立性时,冲突就会产生; 青春期早期的冲突更大,主要原因是父母和孩子 对适当和不适当行为有着不同的定义与解释; 青少年的精细推理能力使他们能用更复杂的方式 去思考父母的规定,这也是造成冲突的原因; 早期的冲突可能导致亲子关系积极的发展;
8.2.1 自我的发展
自尊的发展 青少年从较为准确的自我认知中发展起自尊;较高的 认知能力使他们能够区分自己的各个方面,并在各方 面发展起不同的自尊; 青春期早期,女孩较男孩自尊水平低;女孩对身体外 表和社交成功更在意,同时,一些文化中的女孩处于 学业成就和社交成功不可兼得的困境中;男孩则背负 着更高的社会期望的压力,达不到期望时,也可能损 伤自尊; 社会经济地位和自尊水平呈正相关;
8.2.2 家庭关系与同伴关系
家庭关系 青春期的自主
自主是指独立性和对其生活的控制感,青少年会 越来越寻求自主; 青春期增长的自主性使青少年能更多地从父母的 角度来看待他们;同时自主性的增加改变了父母 和青少年的关系,形成更为对称和平等的关系; 文化与最终的自主程度相关,集体主义文化的个 体寻求自主性的热情较低,家庭责任感更强;
8.2.1 自我的发展
自我同一性发展 Erikson认为,男性会在发展出稳定的同一性之后 再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而女性的顺序则相反, 她们先寻求发展亲密关系,然后通过这些关系形 成他们的同一性。 心理的延缓偿付期是青少年推迟承担即将面临的 成人责任,探索各种角色和可能性的一个时期。
8.2.1 自我的发展
8.1.2 思维的自我中心主义
青少年高涨的自我意识使他们再次陷入思维
的自我中心主义,这种自我中心体现在两个 方面:一方面,青少年认为别人也像他们自 己一样关注他们,即发展出所谓的“假想观 众(imaginary audience) ”;另一方面, 这种自我意识还表现在他们的个体独特感上, 发展出“个人神话(personal fable) ”。
8.1.3 学业表现
青春期,学生的成绩随年级升高有一定程度
的下降,可能的原因有: 学习的内容更加复杂; 教师的评判标准更加严格; 学业成就存在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之间的差 异;
8.2 青春期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自我的发展 家庭关系与同伴关系
8.2.1 自我的发展
自我概念的发展 能够将自己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相区分,并能将 二者的观点综合起来思考自己; 自我认识更加广阔和抽象,从早期的生理特性、 心理特性的认识发展到对更抽象的人格特质、意 识形态和信仰等方面的认识; 为自我的一些相互矛盾的认识所困扰,后期逐步 能接纳这些矛盾的认识并将其整合到一个统合的 自我中去。
来,能根据种种的假设进行推理。它们可以想象 尚未成为现实的种种可能,相信演绎得出的结论, 使认识指向未来。 能进行归纳推理;在问题解决方法上表现出系统 性;钟摆问题;
8.1.1 皮亚杰的观点
每个人都能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吗?
青少年不是所有能力都一起突然从具体运算发展 到形式运算阶段,有的能力先发展,有的会慢慢
自我同一性发展 Marcia依据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的探索和承诺 状况,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状态模型:
同一性完成型,经历探索并形成了明确的承诺; 延缓型,正在经历探索,尝试各种选择,但还没 有形成承诺; 早闭型,没有经历探索就形成了稳定的承诺、信 念,这些承诺、信念多源于父母或重要他人; 弥散型,不主动探索也没有形成稳定的承诺;
8.2.1 自我的发展
自我同一性发展
自我同一性(identity)是指个体对过去、现在、将
来“自己是谁”及“自己将会怎样”的主观体验。 Erikson认为,青春期个体所处的心理社会性发展阶 段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其任务是发展起同一性并 避免出现同一性混乱,同一性发展状况对青少年的生 活影响很大。 同一性发展过程中,青少年会体验到巨大的社会压力, 他们也会更多依赖朋友和同伴作为信息来源。
8.2.2 家庭关系与同伴关系
家庭关系 代沟与家庭冲突
代沟是指父母和青少年在态度、价值观、抱负和 世界观方面的分歧; 现实中代沟不如想象中严重,在美国家庭中,父 母和子女在社会、政治、宗教问题上通常观点一 致,多数青少年和父母相处较好;但青少年通常 会在个人品味上和父母持相反观点;
8.2.2 家庭关系与同伴关系
8.2.2 家庭关系与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的特点
同伴关系在青春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同伴可以提供社会比较;同伴是社会比较时一个 重要的参照群体; 青少年倾向于将自己归入某个群体,其归属的群 体有两种:小派别和人群; 青春期对异性有了更多兴趣,同异性朋友呆在一 起的时间越来越多;
青春期的发展
教育科学系 发展心理学专业课 主讲:朱晓伟
Outline
青春期的认知发展 青春期的人格与 皮亚杰的观点
思维的自我中心主义 学业表现
8.1.1 皮亚杰的观点
青少年在认知上发展到皮亚杰所说的形式运
算阶段,主要特点是:
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
8.1.2 思维的自我中心主义
青少年自我中心主义的两大主要特征: 假想观众(imaginary audience)是指青少年认 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别人的关注;
个人神话(personal fable) 是指青少年过度强 调自己的情感与独特性,或是过度区分自己的思
想与情感和相信自己的与众不同。
8.2.2 家庭关系与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 在同伴中的受欢迎程度
受欢迎的青少年 高地位 有争议的青少年 受拒绝的青少年 低地位 被忽视的青少年 决定青少年地位的因素:男生首先是运动的参与, 其次是年级和智力;女生在男生眼里首先是身体 吸引力,在女生眼里是年级和智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