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概况

合集下载

班会民族团结班会《云南少数民族概况介绍》

班会民族团结班会《云南少数民族概况介绍》

云南省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项目,对少数民族传统技艺 、表演艺术等进行保护和传承。
青少年在文化传承中扮演角色与责任担当
文化自信
青少年通过学习、了解和传承少 数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增
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传承创新
鼓励青少年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 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 代元素相结合,推动文化发展。
目的
增进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的了解,促进民族团结,弘扬中华文化 。
云南地理位置及民族分布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势复杂多样,山川壮丽,气候宜人。
民族分布
云南省境内有25个少数民族,如彝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瑶族、布朗族、普米族、拉祜族、景颇族、 怒族、纳西族、独龙族、傈僳族、佤族、畲族、藏族、阿昌族、布依族、德昂族、基诺族、蒙古族、水族、土家 族、仡佬族等,各民族和谐共处,共同为云南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彝族
01
02
03
04
人口与分布
介绍彝族在云南的人口数量及 主要分布地区。
历史与文化
追溯彝族历史,阐述其丰富多 彩的民族文化特色。
服饰与歌舞
展示彝族传统服饰,介绍彝族 歌舞表演艺术。
传统节日
列举彝族重要节日,如火把节 、彝族年等。
傣族
人口与分布
介绍傣族在云南的人口 数量及主要分布地区。
历史与文化
追溯傣族历史,阐述其 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
跨界合作
鼓励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之间进行跨界合作,共同推动少 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如与影视、动漫、设计等产业 合作,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班会活动成果回顾
01
02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4ppt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4ppt
多样性
各民族在云南高原上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相互交融,形成 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云南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与自然 环境和谐共生的生产生活方式,如梯田稻作、山地耕牧等。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1
服饰文化
云南各民族的服饰各具特色,既体现了民族审美观念,也反映了自然环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和饮食作为 独特的文化现象,吸引了众多 游客前来体验和了解。这些文 化元素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 梁和纽带的作用,促进了不同 民族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和饮食具有 极高的观赏性和体验性,可以 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通过 旅游开发,可以推动当地经济 发展和文化传承。
03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艺术
语言保护
近年来,云南省政府加大了对少 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力度,通 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推动少 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
化和信息化工作。
02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与饮食
各民族传统服饰展示
彝族服饰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鲜艳。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 脚长裤。女子服饰则更为华丽,以红色、黄色、黑色为主色调,头戴绣花帽,身穿绣花衣 、彩裙等。
推动民族经济发展
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和体验,带动了民族地区的旅游 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民族经济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头传统艺术。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语言多样性
云南各少数民族拥有自己的语言 和文字,语言种类繁多,语系复 杂。如彝语、傣语、苗语等属于 汉藏语系,而景颇语、载瓦语等

云南民族概况讲解

云南民族概况讲解

云南民族概况讲解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省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特色。

全省共有25个少数民族,包括彝族、白族、傣族、哈尼族、壮族、苗族、瑶族、布朗族、普米族、拉祜族、景颇族、怒族、纳西族、独龙族、傈僳族、佤族、畲族、藏族、阿昌族、布依族、德昂族、基诺族、蒙古族、水族和瑶族。

这些民族具有各自独特的语言、风俗习惯、服饰、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文化传统。

在云南的民族中,彝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占总人口的约1/4。

彝族的服饰以黑色或深蓝色为主,男女都喜爱蓄长发。

他们大多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和渔业。

白族是另一个重要的民族,占总人口的约1/5。

白族的传统服饰为白色或浅蓝色对襟上衣和长裤,女子头戴花环。

他们主要居住在洱海周围地区,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傣族是云南省的另一个主要民族,占总人口的约1/6。

傣族的服饰以短袖上衣和筒裙为主,颜色鲜艳。

他们居住在热带地区,擅长水田耕作和渔业。

此外,哈尼族、壮族、苗族等其他民族也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云南的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

这些活动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民族团结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文化宝库,每个民族都为这个宝库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通过了解和学习这些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文化差异,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云南少数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云南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

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25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彝族、哈尼族、傣族和白族最为知名。

这些民族保留了许多独特的传统和习俗,为云南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彝族是云南省最大的少数民族,人口众多。

他们的民族饮食以米饭为主,主要以农业为生。

彝族的服饰华丽多样,男子通常穿着白色或黑色的衣裳,而女子则穿着五彩缤纷的长裙,头上常戴着华丽的发饰。

与彝族相邻的是哈尼族,也是云南省的主要民族之一。

哈尼族是云南的农耕民族,他们擅长水稻种植和制作蜂蜜。

哈尼族的房屋多为土楼,这是一种独特的建筑样式,有着千年的历史。

哈尼族的土楼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傣族是云南省的另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地区。

傣族是一个热爱舞蹈和音乐的民族。

每年的泼水节是傣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节日里相互泼水,以象征洗去一年的晦气,迎接新的一年的好运。

白族是云南省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大理地区。

白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擅长手工艺制作。

他们制作的白族风味小吃非常有特色,如凉粉、糌粑饵、糯米酒等,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品尝。

除了这些少数民族,云南还有藏族、壮族、苗族、纳西族等众多民族。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传统习俗和节日活动。

这些多样的民俗文化构成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受到了现代化的冲击,一些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为了保护和传承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政府和社会各界致力于推广和保护这些传统文化。

不仅将它们作为旅游资源开发,还通过教育推广、文化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

云南的少数民族是中国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支,他们保留和传承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为云南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走进这片土地,感受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必将使你爱上这片美丽而多彩的地方。

云南少数民族简介

云南少数民族简介

云南少数民族简介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

云南省境内有多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为云南省增添了多彩的民族风情。

本文将向读者介绍云南省的一些主要少数民族,包括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和布朗族。

彝族是云南省最大的民族之一,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大部分地区,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云南的山区和边远地区。

彝族人民多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他们种植的主要作物有玉米、高粱和水稻。

彝族人民的传统服饰鲜艳多彩,形式各异,色彩非常丰富。

此外,彝族人民还有独特的民间音乐、舞蹈和文化习俗,世代相传,深受彝族人民的喜爱。

白族是云南省的另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也是中国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

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

白族人民多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他们擅长种植稻米、谷子和其他农作物。

白族的传统服饰以白色为主,非常雅丽。

白族人民还有丰富多样的民间音乐和舞蹈,例如拍手舞和长袖舞等。

此外,白族人民还有自己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刺绣和木雕等。

哈尼族是云南省的另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一带。

哈尼族人民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他们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和豆类。

哈尼族人民的传统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如哈尼族的梯田和木楼等。

哈尼族人民还有独特的民间音乐和舞蹈,例如走马灯、刀耕火种等。

此外,哈尼族人民还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米月节和剑川红虹月节等。

傣族是云南省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

傣族人民多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他们种植的主要作物有稻米、橡胶和咖啡等。

傣族的传统服饰色彩斑斓,独特鲜艳,很有特色。

傣族人民还有丰富多样的民间音乐和舞蹈,例如波澜舞和象步等。

此外,傣族人民还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和庆典,如泼水节和傣年节等。

布朗族是云南省的另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和勐腊县一带。

云南有多少个民族

云南有多少个民族

云南有多少个民族0126个云南总共有26个民族,分别是汉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汉族和25个少数民族杂居。

其中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有15个:白族、哈尼族、傣族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

白族共有160万人,其中云南有134万人,80%以上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

其他散居昆明、元江、丽江、兰坪等地。

佤族共有人口35.1万人,其中云南有34.7万多人,主要分布在沧源、西盟、孟连、澜沧、耿马县,镇康、双江等县也有少量分布。

傣族人口162万多人,其中云南有101.4万,世代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的肥沃富饶的坝子,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德宏两州和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的河谷坝区,小部分居住在景谷、景东、金平、双江等30多个县区。

怒族现有人口2.7万人,云南有2.6万,主要聚居在泸水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福贡县匹河怒族乡及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的菟峨,少数居住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

贡山、福贡两县的怒族,是当地最早的土著居民,自称“阿龙”和“阿怒”,在古代就与独龙族有亲属关系。

景颇族现有人口12万人,云南有11.8万人,主要聚居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及怒江州泸水县的片古岗地区,少数散居在腾冲、耿马、澜沧等县。

阿昌族现有人口2.77万人,云南有2.76万人,90%分布在陇川县的户撒和梁河县九保、曩宋等阿昌族乡。

潞西、盈江、腾冲、龙陵县也有少量分布。

阿昌族是云南境内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

傈僳族现有人口55.74万多,云南有55.71万人,主要聚居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散居在丽江、迪庆、大理、德宏、楚雄、保山及四川省凉山州等地区。

布朗族共有人口8.2万多人,云南有8.1万多人,主要聚居在勐海县的布朗山布朗族乡,以及西定和巴达等山区。

云南少数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
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 “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 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 “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主要分布于罗平多依河畔。罗平布依族 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独立的民族语言。 他们的祖先是从贵州、广西相继迁来的。 布依族是一个充满了风情魅力的民族。 每年的秋后,布依人就把上等的糯米挑
选出来,到次年三月三歌会时,从山
上挖回几种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并从中 提取出红、黄、蓝等五种颜色,并将五 种色汁分别掺进糯米后,再拿到多依河
边淘洗后蒸熟,五色花饭便做好
了。…… 五色花饭的妙处,不仅在吃的美味,更 在于那制作过程中的诗意:一湾碧水随 着布依少女的欢笑声被染成了五彩的颜 色……
布朗族受傣族的影响较大,布朗族 的竹楼和傣族的相仿,布朗族男人 女人都喜好抽烟和嚼烟,布朗人还 好喝一种经过发酵的酸茶… 布朗族 一般都要举行两次婚礼,头次简单, 第二次隆重。第一次婚礼是在定亲 以后举行。这次婚礼之后,妻子仍 住娘家,丈夫只是晚上才来住宿。 生育的孩子由女方家庭抚养。三年 后,就可以举行第二次婚礼。
景颇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部的德 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生活在亚热 带的景颇山上,景颇族的传说和故 事表明,景颇族最初生活在青藏高 原南部,直到约600年前,他们才 开始定居于此。景颇族青年男女在 相识和恋爱时,要先与对方“数家 谱”。如果不是同姓和同氏族的人, 才能考虑恋爱关系。
具有本民族风味特点的典型食品很多。 如竹筒鸡、生炸竹虫等,还有:蜂蛹 酱。
回族,在云南约有64.32万人。分布于云南 的大部分地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在回 族聚居的村寨都有回族的清真寺。回族的 节日多同宗教活动有密切的联系,主要的 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等。
清真寺是云南回族进行集会活动的主要场 所,也是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云南的 清真寺从布局上看有三个特点:一是分散; 二是数量多;三是其规模与当地的经济文 化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云南的旧式清真寺 建筑,既保存了伊斯兰教的艺术风格,又 有当地其他民族建筑的艺术风格,还带有 浓厚的中国古建筑特点。

云南少数民族介绍

云南少数民族介绍

在婴儿臀部及腰、背和肩等各部分皮肤出现的青色斑纹。原因是在皮肤真皮上有黑
色素细胞,它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日本人恰有这一人种胎斑的类似性,而且
在西日本九州、本州有许多人的血型是A型,这一点也与云南和泰国内地相同……
的“天照大神”和哈尼族的“阿匹梅烟”都为女性,亦同是太阳神;日本崇拜“谷
神”并奉樱花为国花,哈尼族也崇拜“谷神”,并视樱桃树、樱桃花为神花……

“傣族说”的看法仍出于鸟越宪、佐佐木和渡部等位学者。对于被认为是从云
南南下的泰国山岳地带的少数民族,他们曾经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发现在所有婴
儿的臀部都有胎斑,同时,也在西双版纳傣族中发现了胎斑。所谓“胎斑”,是指
哈尼族的服饰多为黑 色、蓝色镶彩色花边。
哈尼族
回族(hui zu)
有860万人,其中云南 有52.2万多人
回族
独龙族 (du long zu)
现有人口5800多人, 云南省有5500多人, 是云南特有民族中人 口最少的民族
独龙族
布朗族 (bu lang zu)
共有人口8.2万多人, 云南有8.1万多人。布 朗族是云南特有民族
有739万多人,主要聚居在 贵州省的南部和湖南省的 西部。云南的苗族有89.6 万余人,占全国苗族人口 的15%左右
苗族妇女的穿戴普遍比较 讲究,尤其是盛装,极为 精美,花饰很多,有的裙 子有四十多层,故名“百 褶裙”。
苗族
纳西族 (na xi zu)
有人口27.8万多人,云 南有26.5万多人。纳西 族为云南特有民族, 主要聚居于丽江
傈僳族
每当春天来临的这段时间, 生活在云南怒江峡谷的傈 僳族群众,都要到有温泉 的地方去洗浴。洗浴的人 们十分讲究文明礼貌,男 女之间彼此尊重,他们用 圣洁的温泉水洗去一年的 污秽,迎来吉祥。此种风 俗被称为“澡堂会”,距 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拉奏乐器 云南民族乐器----拉奏乐器的特色,尤 其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音乐十分柔和。 其中独弦的有傣族的“芋豪海”、佤族 的土筝等。张两根弦的有藏族的弦子, 壮族的马骨胡相土胡,彝族的牛角二弦, 傈僳族的“嘿核”“诘资”,傣族的芋 哦和芋光等。张3根弦的有彝族撒尼、 阿细支系的额胡,4根弦的有彝族四胡。
对话三: 上大学第一天遇到一个香港的MM, 她问我:“你哪里的?” 我说:“昆明的。” 然后她说:“昆明在中国么?” 我说:“没有啊,在越南呢!”, 她说:“哦,我还以为是缅甸的呢!” 还有人问我,你们那里是不是50块钱就可以买一个手榴弹啊? 我说是啊,所以我有很多的! 浙江的一个朋友还问过我说你们云南有没有食人族? 对话四: 有人去上海的时候跟人家说我们从来不养什么狗狗猫猫的,我 们都是养孔雀、猴子、大蟒蛇,他们真的相信了! 还有说,我们不吃肉,我们吃孔雀干巴。 问我们“是不是骑大象上学?” 说“是啊!” 又问,“那上课时大象怎么办?” “拴在学校操场的大树上。”
云南是一个资源异常丰富的省份,素有“动物王 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民 族文化聚宝盆”等诸多美誉。如果我们从经济社 会发展的现代化趋势来看,文化资源则是云南最 重要、最可宝贵的资源。 可以说,云南是一个文化资源富矿,而且这些丰 富而独特的资源正适应和吻合了现代市场经济和 知识经济的特征、要求、方向及趋势,蕴藏着极 高的经济价值,是我省塑造巨大的文化力和全新
哈尼族 炸竹虫
丽江粑粑
纳西族的“吹肝”、味道鲜美,别具风味,为传统的待客 必备之菜肴。将新鲜的猪胆吹胀擦上酒、盐、花椒等。食 用时再煮熟,拌以佐料即可食用。
佤族稀饭
(三)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看,云南
气候、地形、地貌以及生物的多样性 造就了旖旎迷人的自然风光,为影视 拍摄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条件。
• 吹奏乐器 现有的吹奏乐器大约是4类: 一是簧管乐器,主要有安金属簧片的巴乌、葫芦丝、 芦笙、排笙、得、班罗、盏西等;有安竹簧片的戎 芦笙、草巴乌、布惹、筚鲁、筚哩、扎比、哩鲁、 切楚来哦、模都、比尔、寸笛等;有安放草簧片的 窝博、谷杆儿等。 二是带哨的管乐器,比如波博(芦笙)、小闷笛、洞 巴、蚌背、册节、唢呐等。 三是没有簧哨的管乐器:比如勒绒、吐良、比笋、 太平箫、笛箫、矢遮、呗拖美浅、闹、独乐、道儿、 佤合洛、笛哩吐、阿乌:号筒、吹哩、山啦叭、刚 当、蒙别哩等。 四是无管簧的木叶、梅帕、指弦、口弦等。
• 外面人想象中的大象满街跑,鲜花遍 地开,各族人民唱着个邀请远方的客 人留下来的地方会在他们到云南后 统统瓦解,昆明已经是一座现代化的 城市了,人民生活和少数民族文化似 乎没什么关注,对于昆明人来说,少 数民族文化更多的是宣传云南,吸引 游客的一张名片,而远方的客人也只 能花钱到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看 商业化的表演了.
• 辣咪是傣语对各种酱的统称,其种类有“辣咪布”(螃蟹 酱)、“辣咪帕”(菜子酱)、“辣咪南诺”(酸笋酱)等近 10种。平时最常见是“辣咪帕”(菜子酱),其做法是: 把一块地上开花结籽的青菜的棵砍下来,舂细后装入罐 内腌四五天,发酸时去渣把酸汁倒进锅里煮,煮到水分 基本完时,取出晒干即成。食用时,加盐、葱、蒜、芫 荽、味精、辣椒,舂拌均匀盛入碗内,就可蘸其他鲜菜 吃,也可以用糯米饭直接蘸吃。味道酸辣,开胃下饭。
云南是各种气候类型的大融炉,“一山有四 季,十里不同天”;云南是地形地貌多样性 的博览馆,从海拔6400多米的雪域高原、冰 川奇观到海拔70多米的干热河谷,再到形态 各异的喀斯特地貌,加之江河峻峦交错分布, 几乎囊括了地球上所有的地形地貌特征;云 南是生物多样性的大观园,汇聚了3万多种 植物和数千种动物。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 为云南造就了香格里拉、三江并流、石林、 大理、西双版纳、腾冲火山热海等大批鬼斧 神工般的自然景观,使云南成为一片世界上 少有的最令人向往的神奇乐土。
对话五: 我同学和火车上的几个人说:我们的出租车就是大象,车 费按大象的便便重量算~~~ 几人兴奋:那能给我们个地址么?去云南找你们玩。 我同学:地址?我们多少年前就留网址了!
对话六: 一老乡的舍友,初次见面,知道她是云南的就问:你们部 落是不是经常打仗? 对话七: “你们肯定没有吃过鸡蛋吧?” “鸡蛋是什么啊?我都没见过!” “你们那么可怜啊?都没见过鸡蛋……” “是啊。我们都是吃孔雀蛋的!”
2、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
白族扎染、彝族刺绣、傣族织锦、 苗族蜡染、剑川木雕、剑川石雕、 个旧锡器、建水紫陶、版纳地毯、 东巴及傣族造纸、生斑铜及乌铜走 银工艺、户撒制刀工艺、户撒制刀 工艺
【创意峨山】
【创意石林】
以“彝族”元素为源进行的家居设计
【创意石林】
以“石林”为故事背景的主题纸艺设计
的形象力的无穷宝藏和财富。
• 云南文化资源的富足和厚重,体 现在哪些方面? • 云南文化资源的富足和厚重,至 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纵向来看,云南悠久的历史积淀 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元谋猿 人、腊玛古猿为代表的史前文化,古 滇青铜文化、大理南诏文化、爨文化、 抗战文化等构成了云南历史文化的主 线,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为代表 的文化足迹至今充满着无穷魅力,有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悠久的历 史文化和灿烂的民族文化,正是云南 重要的资源和财富。
象脚鼓
彝族大三弦

长鼓
吐良
毛管
彝族月琴
埙xūn
纳西胡琴

洞箫
口弦
木鼓
• 打击乐器 现在,云南地方的打击乐器品种形制已更加 丰富多彩了。定音类的打击乐器有编、琴、 七柯、竹琴、十面锣、嘎腊撒(崩当)、蹈道、 光钟(套鼓)等。不定音的打击乐器有属于鼓 类的象脚鼓、木鼓、司通、竹鼓、扁鼓、鱼 鼓、水鼓(格楞当)、光弄、光兵、老叼姆(小 鼓)等;有属于锣类的锣、南锣、小锣、大锣、 韵板、小当当等;有属于钹类的大钹、小钹、 傣钹、碗铃等;其它的还有竹筒、金钱棍、 羊皮块、木鱼、响巴等等。
一、云南概貌
云南省,简称滇、云,位于中华 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战国时期, 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 南,意即“彩云之南”,另一说 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省会是昆明市。
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 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 南。北回归线从本省南部横穿而过。 北回归线穿过的省份还有广西,广东
(二)从横向来看,云南多民族的共生 共存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
1、民族歌舞资源。
“会说话的就会唱歌,会走路的就会跳舞。”
目前,云南有已收集到的各民族民歌民曲2万 多首,舞蹈6718套,戏剧2000多个,器乐200 多种,叙事长诗50多部。
葫芦笙
牛角号
蜂鼓
马头琴
铜鼓
洞箫
笳管
芦管
葫芦丝
苏古笃
云南民族概况
云南印象?
云南印象?
• 对话一: 你是云南人啊? 是啊。 那太好了,下次我去拉萨旅游,就住你家了啊。 ……没问题,不过我家离拉萨稍有点远。 那你们怎么来上学? 骑驴到北京后坐飞机。 那一定很久才到吧? 习惯了,提前半年出发就行! ………………! 怎么不骑马呢? 在云南,骑马的都是穷人干的事情,像我们考出来的,都 是骑骆驼和驴的。而且,云南没有高考,考试都是比赛射 箭,射一公里以外摆的几个牌子,写着“清华”、“北大” 等等,一个人有三次机会,我第一次射清华,第二射北大, 都失败了,最后为了保险,射了最近的一块牌子,就是这 个学校……
对话二: 你是云南的? 恩! 哇!你们那里有大象吗? 恩!其实我们那里还有人类。 是少数民族吗? 恩!其实我们那里少数民族是多数。 哇!你们都骑大象上街吗? 恩!我们骑象的时候腰间都配着长弯刀,遇到不爽的外地人就砍 掉。 哇!不算犯法吗? 恩!当然不算,中央给我们每人三个杀人名额。 哇!太爽了! 恩!不过我还没用过呢! 哇!!!!!!!!(听众立刻消失!) 对这个杀人名额问题,有位老乡这么说: 不一样的,杀人名额你们没有我们多,因为我是少数民族!但是 我们没有独龙族、普米族、僳僳族那些民族的多!因为我们是属 于文明的少数民族,只有5个…… 还有问:杀人不犯法吗?等等 回答曰:中央给三个杀人名额,多杀一个就要写检讨了!
青苔傣语称为“改”和“捣”,它是从江河里捞出来洗净 后,加工成青苔干片的食用品。油炸青苔傣语称为“改 英”,它的做法是:先将青苔压成薄饼,撒上细姜片、盐、 水调成姜汤,晒干后而成干青苔片。待食用时,用剪刀把 干青苔片剪成巴掌大的小块,丢进油锅里煎黄就可以捞出, 当作餐桌上的一道菜。
炒芭蕉花
射觉策普:彝族风味菜,意为“撒盐的肉块”。由于 这种吃法是将肉切成块状煮食,而四川汉语方言称 “块”为“砣”,因而得此汉语名称--这就是有名的 “砣砣肉”。
4、民族节庆文化资源。 节日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1)宗教祭祀性节日 2)与历法有关的节日 3)生产活动节日 4)社交娱乐与集散节日
云南各少数民族几乎都有自己 独特的民族节日,如傣族的 “泼水节”,白族的“三月 街”,彝族白族的“火把节”, 傈僳族的“刀杆节”,瑶族的 “盘王节”,景颇族的“目脑 纵歌”,独龙族的“卡雀哇”, 佤族的“新米节”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弹奏乐器 现今流传的弹奏乐器(包括击弦乐器) 种类繁多,有赛芋、芋琴、迪克、葫 芦芋、穆芋、小三弦、大三弦、龙头 大三弦、彝族大三弦、月琴、木连、 达比亚、其奔、纳西琵琶、色古都、 牛腿琴、马腿琴。击弦乐器有竹弦琴 (布领)、芋罢(芋麦甫)等。云南少数 民族的弹奏乐器多半是抱持在怀中进 行演奏,犹其擅长演奏活泼跳荡的旋 律,节奏感很强。
石林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省会昆明市 约78公里,保护区总面积约350平方公里。建园于1931年的石林公 园,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是我 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世界闻名的喀斯特地区之一,被人们赞 誉为“天下第一奇观”。大约在2亿多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 海,沉积了许多厚厚的大石灰岩。经过了后来的地壳构造运动, 岩石露出了地面。约在200万年以前,由于石灰岩的溶解作用,石 柱彼此分离,又经过常年的风雨剥蚀,形成了今天这种千资百态 的石林。石林地区,奇峰怪石,平地挺起。有的矗立如林,有的 峻拔如墙。有的石峰高达三四十米,也有的只有几米。天晴时, 石峰呈灰白色,下雨时则变为赫黑色。置身石林,不仅可以得到 自然美的享受,还可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